语文点拨教学法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当下技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是独自成为一套体系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却是密不可分的。基于此,笔者对技校语文“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法的实施进行了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点拨教学法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文点拨教学法管理论文 篇1: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是大势所趋,相关课程教学改革须顺势而动。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应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入手。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的整合应遵循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文化性和在地性等原则;现代汉语教學方法的革新则应在讲授法的基础上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尝试点拨教学法、文化渗透法和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应用型人才    现代汉语    教学改革

高校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话题,课程改革则是教学改革的抓手和核心所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是大势所趋,在此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应顺势而动,这对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而言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

随着近二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分类不断细化。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建设,到近几年提出的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地方应用型高校目标,我国高校逐渐走向分类化发展道路,高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随之发生变化,相关教材和课程建设须提上日程。

在当前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呼声渐高,实际动静其实不大,地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一直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现象,这种不正常的教学现象亟待改变。现代汉语课程作为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新闻学、广告学等众多文科专业广泛开设的一门语言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高校分类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分化的背景下,教学改革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试以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略陈浅见。

二、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学科而言,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自己的特色。笔者对安徽省以合肥学院为代表的十二所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十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均有“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词,占比高达80%;除此以外,有七所高校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复合型”的特点。由此可见,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倡导的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目标基本一致,为地方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的共识。现代汉语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现代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称“普通话”),不仅是我国教师、公务员、播音员、主持人,以及旅游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语言,还是中小学基础课“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现代汉语课程承担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汉字的教学任务,其在满足地方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和地方其他领域的人才需求上意义明显。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尽一致等方面。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1]。具体而言,即传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汉字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但当前地方高校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仅限于此,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方法仍然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性教学内容欠缺,区域文化未能在课程中得到体现,学生对有关语言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培养。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当前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因此,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有关问题必须被提上日程,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这种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是颠覆原有内容与做法,必须在坚持现有基本框架和基本做法的基础上,对课程有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充实和优化,从而为有效培养适合地方需要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服务。

三、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探析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教学改革与“985”或“双一流”等研究性高校有一定区别。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外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质是对教材有关内容的重新整合,教学实践则主要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地方高校现代汉语教学内容整合的原则例析

围绕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需要选取适合学生汉语运用能力培养和地方语言文化传承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2]。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应在保留现代汉语知识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即在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和调整。这种补充和调整应在遵循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文化性、在地性等原则基础上展开。现代汉语课程通常由绪论、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和修辞等六个部分组成,下面我们拟以现代汉语课程中的词汇教学和汉字教学等为例展开论述。

实用性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和目标。现代汉语教学内容要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少讲或不讲过于形而上学的枯燥理论,不在有关概念术语上进行过多纠缠,多讲或精讲未来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内容。为地方输送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任务,故语音部分应把声母、韵母、声调和语音规范化列为教学重点,理论色彩较强不具实用价值的音位可以不讲;文字部分应把造字法作为重点,对增强中小学识字教学效果有重要帮助,而对汉字结构等学生熟知的内容可以少讲,对汉字的形体演变等与古代汉字有关的内容可以放到古代汉语课程中,以为其他教学内容留下教学时间。

实践性是现代汉语教学的特有属性之一。从学科属性而言,现代汉语属于社会科学,但研究和学习十分重视语料的调查与收集,因此,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十分接近自然科学。现代汉语教学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能让学生动手动脑的项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协作完成有关语文实践。如结合当前众多的网络语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语言使用的校园调查,例如“‘呵呵’的语义流变和校园使用情况调查”“网络语言粗鄙化的校园调查”等。此外,实践教学课程化应成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方向。所谓实践教学课程化即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把有关实践教学从理论教学中拆分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单列。这样可以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更有利于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位于安徽六安的安徽省属本科地方高校皖西学院,目前已把“皖西地区语言文字规范化调查”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列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共一个学分,十六学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指导和验收,并以独立成绩的方式计入学籍档案。此举把应用性、地方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一石三鸟之效。

文化性是语言的天然属性。现代汉语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华夏文化的结晶。文化教学是复合型人才成长的要素之一。我国高校现代汉语教学历来以语言形式教学为中心,有意无意地忽略内容和文化的挖掘与学習。为了激发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文化洞察力和文化创造力,发挥现代汉语课程的文化传承功能,现代汉语教学不能排斥文化因素。“语言教学应适当地引进文化教学,这样能大大提高语言问题的解释力”[3]。语言的文化研究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现代汉语词汇的文化语言学研究成果颇丰。现代汉语课程要适当吸收利用当前文化语言学的有关成果,为发挥现代汉语课程的文化传承功能服务。词汇教学中可适当增加词的理据分析这一教学内容,如“熊猫、雪花、玉米”等事物名词的由来,“雪白、笔直、漆黑”等状态形容词的理据分析,以及“年方及笄、结发夫妻、杵臼之交”等成语与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关联分析等。

在地性是地方高校课程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地性指教学内容要与所在省市的地理特征或地域文化的联系。地方高校大学生通常来自本省,本乡本土教学内容更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的在地性可通过尽量选择与乡土有关的语料实现,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现代汉语学习兴趣,增强语言学习效果,又可以强化区域文化传承。在地性教学内容最突出的表现是地名研究。地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专有名词,其与地方的历史、文化等联系极为密切,结合词汇教学有针对性安排学生进行特定省市的地名研究,是强化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在地化的有效途径。

(二)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方法革新例析

高校课堂教学一贯以讲授为主,现代汉语教学也是如此。讲授法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简单有效,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拓展效果有限。地方应用型高校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复合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实语言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为此,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在讲授法的基础上要进行一定的革新,其中点拨教学法、文化渗透法和社会调查法应成为地方高校现代汉语教学的“必备神器”。

强化现代汉语学习的问题意识,善用点拨教学法。问题意识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问题的发现需要学生提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和一定量的课外文献阅读。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现代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和“拨”。“点”是启发诱导,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如词汇部分合成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雪花、灯花、泪花、心花、校花、警花”为什么都称为“花”?“老师、老乡、老虎、老鼠、老酒”中的“老”的语素义和作用有何不同?“拨”是拨乱反正,即引导学生从纷繁复在的语言表象中建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要特别注意的是,点拨要做到适时和适度。适时即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必须在学生自己产生疑问又有弄懂弄通的欲望而不得时再点拨;适度指的是教师针对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以问促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如此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能逐渐得到提高。

利用现代汉语的文化属性巧用文化渗透法。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与华夏传统文化联系极为密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机,巧妙地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的导入,启发学生发现语言文化现象。汉字教学中可挑选部分文化意味较强的汉字,让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和工具书寻找答案。如汉族风俗孩子一般都随父姓,但为什么汉字“姓”却是女字旁?原来这与远古社会姓的起源等姓氏文化有关;古代神话人物“盘古、后羿、后稷、刑天”为什么使用这类名字?这与这些神话人物的事迹、特长和身份等因素,以及有关汉字的古义有关。如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自觉性学习。

突出地方高校的社会需求,用好社会调查法。社会调查时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为培养以后服务地方社会、报效桑梓的能力,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以往现代汉语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社会调查要复杂得多,调查对象的选定、调查环节的设计、调查的社会实施、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均需要精心谋划,合理安排。以前述市县地名调查为例,可组织学生以学校所在城市或家乡所在县市的地名为对象,进行城市道路地名调查和道路标志牌中汉字地名和拉丁文地名的规范化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会从平时身边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中发现存在的语言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此既可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中的语文现象,又可培养学生的在地情怀和公共关怀意识。

在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围绕培养适合地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相关课程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和有关教师继续付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

[2]江佳慧.地方高校“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8(4):28-30.

[3]张德岁.语言类课程的文化教学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6):111-113.

作者:黄克顺

语文点拨教学法管理论文 篇2:

技校语文“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法的实施

摘 要:当下技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是独自成为一套体系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却是密不可分的。基于此,笔者对技校语文“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法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校语文 任务驱动 说写一体 实施

所谓的“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是技校语文在进行教学时,使用的理论依据是通过情境设置进行教学,创建一个合适的“任务驱动”平台,旨在把大纲中要求学习的应用文和口语交际进行组合,把学习内容放在每个工作任务和专题活动中进行设计,把语文的学习放在某个设定好的现实场景中,学生采取自我操作和小组相互配合等方式来完成任务,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素质进行综合提升,使他们掌握实用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现如今,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重点要明确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强调联系当今社会生活,着眼于整体教育水平,坚持完整的结构规划,重视训练的效率。根据技校语文课程所涉及的任务,明确技校语文教学应确立的大语文教育观,把语文教学和育人这两点内容进行结合,还要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较高的职业能力这两点进行合理结合,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以职业的根本需要为出发点,设置目标明确的活动项目,组织一些具有鲜明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实现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任务驱动、说写一体”的理论基础是大语文观,把写、说二者结合为一体,把和职业学校有联系的专项学生活动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设计出与标准相符的活动,实施一些和语文有关的基本实践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基础

学校应该做的是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生活创新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如何让他们慢慢地养成好的习惯,关键是学校和老师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进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某种能力的人才,这种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这就要求从业者和学习者除了要具备综合的、内在和外在的素质,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深厚的职业能力基础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之上,把语文教学中要求学习的知识和要求掌握的应用文文体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编排在某种特殊的符合学习内容的情景中。这样以自我实践和自主探究方式来完成设计的目的,加深学生的记忆,变相地帮助学生提高实用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保障了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

2.以大纲要求中的实用原则为核心

教学模块中的内容大多是按大纲中所要求的,主要涉及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等。通常应用文所涉及的写作文种有会议记录、说明书等。口语交际包括的内容有接待、交谈、介绍、演讲等。这样将不同的应用文写作文种和口语交际类型创设在同一个任务中去,要遵循实用原则,以任务为驱使,活动场景不同,完成的工作任务也不同。任务的设计也有明确规定,要求工具性和实用性同时具备,目的是实现在任务的作用下,学习如何规范地写和规范地说。

3.遵循具备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原则

职业学校的学生要面临的是一毕业,就马上进入工作角色,所以就更需要培养各种能力,而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学校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锻炼。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要考虑全面,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色、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状况,设计一些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任务,保证学生在较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并能够及时地学以致用,对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最终目的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与知识。现以教育部开展的“文明风采”征文活动为例,设计一项任务,开展“创业之星报告会”。详细的活动内容包括:邀请一些创业的成功人士作现场报告,还要进行一些模拟演讲和采访等,制订计划。在进行活动时,学生要参与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开报告会、准备采访内容,再进行采访、模拟创业之星进行演讲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提高语文水平。

三、“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法的设计要求

“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法的任务是围绕总要求开展的,分步骤完成每一个分解的任务。在进行教学时,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学习语文的全面能力,重点要做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以具体任务为例,每个环节的活动要体现出教师所占的主导地位、还有学生的地位。以下以“创业之星报告会”的任务为例,进行具体内容的设计:

1.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

首先表明模块的具体任务,请成功人士来做报告,再制订计划以及发简报,做好模拟采访工作。然后提出规定的学习内容:比如在某个任务中要学习和掌握演讲和采访的关键,学会如何去写写作计划和规划简报,还要了解人物的成长史,深刻体会理想对于职业的重要性。

2.创设特殊的场景,细化不同的任务

根据活动涉及的场景,采访创业之星,并举办报告会。在进行采访时,要完成的任务包括计划制订和现场采访,计划制订可详细地分为选择要采访的目标对象、联系被采访对象、详细记录采访内容。举办报告会涉及的内容有写详细的演讲稿,进行演讲,最后写简报。

3.出示具体的示范例子,做分析点评

任务中提到的计划和简报,要给出一个例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范例文章的分析,引导学生不断去进行设想,通过与“案例”进行前后比较,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4.不断学习知识,深化学习能力

在对范例进行分析后,指出应用文的文种种类和口语交际各个不同的知识点,包括概念、特点等内容。指导学生依据范例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感性认识,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明确任务的要求。

5.任务驱动,进行分工合作

活动准备的内容有:挑选本校本专业创业之星的真人真事,对相关资料做收集整理,阅读相关的传记手册,明确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小组的基本活动介绍是:以5人为单位,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明确所要采访的对象和方案,制订合理的计划,编写合适的提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采访,并做采访记录。采访完成后,以采访资料为依据,每位学生要做的是,为采访对象写一篇与其事迹报告有关的演讲稿,为小组演讲打基础。汇报完小组演讲后,选择一些较优秀的报告,进行合理的修改,派一名同学进行演讲,为班级间的交流工作做铺垫。

6.成果汇报以及综合评价

依据组别的不同,在班级进行报告会的模拟活动后,每个小组要做的是写活动简报,并进行总结。

四、“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技校语文教学中,可以开设一些具有挑战能力的“任务”,让技校生能够不甘人后、展示自我。虽然现在部分技校生在学习上有很明显的不足,但是他们自己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产生了求异思维,“成人意识”也比较明显。他们希望的是能够不断的尝试和挑战,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还渴望老师和同伴的鼓励。所以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还要善于激发疑点,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能勇敢抒发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的热情。

在阅读教学任务的设置时,课堂讲解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要鼓励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讨论,互相质疑,让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挑战的过程。除此以外,教完每篇课文后,要以课文要点为基础出难题,让学生不断地尝试挑战。比如,学习完《景泰蓝的制作》《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关于植物的新发现》,要求以课文的基本内容为依据,写一篇相关的科普小论文;在学《敲门》这篇文章时,在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后,引导学生去发现同龄人邓伟的闪光点,发现他不怕困难,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学完《故都的秋》《黄山记》《南州六月荔枝丹》,提出让学生多游览家乡名山,访问故土名胜的要求,通过对“碑刻”、“题记”、“楹联”等古迹的游览,学习其中蕴藏的历史典故、文化精粹。实践表明,这些任务的实现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给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全面的挑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任务驱动、说写一体”的教学中,教师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指出完成任务所要具备的学习条件和资源。学生根据任务,以小组为单元,不断的进行自觉学习和合作学习,寻求一个能合理完成任务的确切方法。教师要做的是参与课堂的学习进程,掌握学习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进行点拨。教师和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渠道对完成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效果评价。

五、结语

教学法充分地把“任务驱动、说写一体”这一设计原则体现出来,教师在进行详细的操作时,配合学校活动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创设情景。教学法的设计要求不仅包括实用这一特点,还要求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映红.技校语文教学“瓶颈”及其破解初探[J].职业技术,2011(01).

[2]康忠玉.对技校语文教学教法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3]韩永利.技校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J].才智,2011(10).

[4]张莲春,尹敬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07).

[5]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10).

作者:黄小旦

语文点拨教学法管理论文 篇3:

点拨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点拨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何点拨才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文章主要从选准点拨的突破口、点拨时机两个方面论述。教师通过钻研教材,从文本的背景、题目、文眼等关键处寻找突破点,于无疑处生疑,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渐入佳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突破口;点拨;时机

当学生思维云遮雾绕之时,同学间激烈争论之际,教师及时出手,适时点拨,会收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在学生豁然开朗的同时,可将课堂引向深入。而点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否在恰当的时机,选准突破口,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渐入佳境,全身心投入课堂,在积极思考的同时,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

一、钻研教材,把握“点”机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小到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到教学内容的分析。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了解学情,做好学生的问题预设,才能应对出其不意的课堂生成,准确选择恰当的时机,适时点拨。比如,教学《长亭送别》时,讲到“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这句曲词,我抓住这一点进行点拨:青山、疏林、淡烟暮霭是自然界的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要阻挡莺莺的视线,莺莺的埋怨是否显得无理?这种无理而怨的表达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这种手法对人物情感的表达有什么好处?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明白正是这种看似任性的埋怨,使读者感受到莺莺送别张生时极度痛苦、极度伤心、极度留恋的情感。

二、找准“点”源,拨在“点”上

(1)背景激发。我们知道,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其人其事和写作背景。因为很多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思想内容往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阅读这类作品时,背景就是突破点。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我选择以背景为突破口设计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作者的心境如何?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什么?在这种心境下,作者笔下的景物会有什么特点?作者摹写荷塘月色的目的何在?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明白了作者的写作动机,再去阅读思考,教师再于细微处巧妙点拨,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2)扣住文题。文题是文章的眼。扣住文题,就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以此为突破口拓深点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想北平》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作者为什么要用《想北平》来做题目?而不是“忆”或是“念”?北平在老舍心中到底是怎样的?北平之于老舍具有怎样的意义?这样学生随着对问题的思考,对文章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也体会到了老舍和北京亲如母子的关系,以及老舍对北京的深沉的爱与眷恋,学生对老舍内心的情感感受也会更深刻。

(3)抓住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窗口,它最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意境,时常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所以文眼也是很好的“点”。如教闻一多的《发现》一文时,我抓住文眼进行点拨。诗人在“发现”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祖国之后,仍然不甘心地追问。以“在我心里”结尾可以说词警意丰,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反复品味之后回答:这一句既揭示悬念,指出这才是诗人真正的“发现”,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既升华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又使作者爱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学生思考揣摩的过程中,学生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4)于无疑处生疑。有些文章表面上没有疑问,但只要我们细细体味,还是可以从中发现疑点的。而这些疑点的点拨对文章的理解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亮点。如《项脊轩志》中有一段回忆祖母的文字,字里行间透露着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希望孙儿将来重振家威的期盼。在教学时,我设置了这些问题:作者回忆了祖母的哪些细节?这些细节蕴含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大都从语言角度回答,比如“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耶?”调侃的语气,流露的是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以及看到孙儿酷爱读书的欣慰。“顷之”,祖母就将其祖父曾用的象笏拿来,并说“他日汝当用之”,可见祖母对归有光期许之殷切。我紧接着问:作者为什么没有回答祖母?这一疑问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辩论。最终学生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做出了回答:作为担负重振家族声威重任的归有光,在写作此文时仍没能取得功名,自觉有负祖母的期望,愧对先人。此无声处恰恰体现归有光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一念及此,怎不顿生悲凉之感。再读此文时,学生的朗读就更深沉,满目苍凉。

(5)比较拓展。有些文章在选入教科书时,也同时选择了与之内容相关或相反的另一篇文章。比如“必修一”中的《江南的冬景》与《西地平线上》,“必修五”中的《报任安书》和《渔父》,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就其中相同或相异的地方进行点拨。比如,《渔父》的教学完成之后,就可以与《报任安书》进行比较点拨:面对生存选择,司马迁和屈原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他们各自的选择体现了他们怎样的价值观?你怎么看待他们的选择?学生在深入讨论之后,就能明白中华民族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备课时,吃透教材,就能找准“点”源;只要教师上课时善于观察,把握学生的动态思维,就能及时点拨,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武永明.关于个性化阅读相关问题的思考[J].语文建设,2007(07).

[2]王雅玲.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摆正“教”与“学”的位置[J].教学与管理,2002(15).

作者:李莹莹

上一篇:专业施工图审查管理论文下一篇:金融危机与企业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