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2022-04-23

认识语文审美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语文教学首先强调的是传统性、民族性文化的教与学,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应是中学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篇1:

古典文学教学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及策略转换

[摘 要] 中国古典文学是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但目前的古典文学教学实践正在遭遇普遍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这种认同危机不仅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关,还与社会文化、学校课程设置以及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古典文学课程教学,在当前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下,必须进行教学策略转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关键词] 古典文学;民族文化认同;策略转换

古典文学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它不仅传承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在我国民族文化性格塑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更是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我们的古典文学教学大都局限在纯文学研究的瓶颈里,对教学过程中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缺乏重视。本文拟从目前古典文学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出发,深度剖析当代大学课程教育中民族文化认同薄弱的文化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古典文学教学中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可行性策略转换。

一 古典文学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表象

在当前大学教育中,中国古典文学教学正遭遇普遍的教学瓶颈,即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低,具体而言,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象。

第一,当代大学生古典文学的知识积累非常贫乏,对古典文学普遍缺乏兴趣。这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古典文学及其所传承的民族文化普遍缺乏认同的重要表象之一。根据笔者的课堂调查,除了中小学学过的文章和诗歌之外,大部分学生没有更多的古典文学知识积累。即使在中学阶段,会被要求背诵许多古典文学和文化知识,但那也仅仅限于几页复习稿纸上零散的内容,至于教师布置的其他拓展阅读,则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真正看过,因为一点也不感兴趣。很难理解,学生对日韩欧美明星趋之若鹜,能准确记得所爱明星的星座、爱好、过往情史,为了一张演唱会或者见面会的门票而“上下求索”,甚至负债。但是对于自己国家优秀的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化,他们居然不感兴趣。他们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追星,却不知道“知人论世”说出自孟子,也没有读过孟子的书。这种现象在一些二本三本院校尤其严重。

第二,古典文学的阅读能力非常有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古典文学阅读能力非常有限。以最基本的句读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不懂句读,一百字以内的文章标点对他们而言是很有难度的作业,这说明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孩子没有培养出古文诵读的语感。很难想象,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看懂一篇唐宋散文,即使在工具书的帮助下,看懂一篇两三百字以内的唐宋文章,对很多学生而言也很有难度。在古典文学中,唐宋散文相对简单,尤其是宋代文章,充分体现了古文运动以来追求文从字顺的审美趋向。一般而言,宋代散文语言都比较平易,生僻词较少,所以中学语文课本较多选录。如果阅读唐宋文章尚有难度,更不必说先秦两汉的高文了。至于古典诗歌的感发与想象能力,则更显得一片空白。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感发特征,大部分学生似乎是不知道的。笔者曾经尝试让学生将《诗经》的某些篇章改写成散文,允许加入自己的想象去解读,但结果是绝大部分都交的翻译稿,五十余学生中,只有一两篇写出了一点情怀。可见,学生对古典诗歌中的情感缺乏“同情”心。这并非全是时代隔膜的原因,毕竟很多情感都是可以超越时代的,主要还是学生古典文学阅读能力有限、审美水平不足所致。

第三,对古典文学及其所传承的民族文化在审美上存在诸多误区,不仅不能理解民族文化,甚至出现嘲弄情绪。这种现象,在古典文学教学过程中并不少见,是民族文化认同困境的最突出表象,也是教学过程最棘手的地方。比如在先秦文学教学中,对屈原作品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和忠君情结,学生的理解就多种多样。在对屈原及其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后,有些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屈原对楚国的深厚感情,以及与怀王沟通中的忠诚、愤懑、无奈等情绪;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屈原的忠君爱国有点神经质的味道,不喜欢,甚至看不起这种行为;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只看到两个男人的相爱相杀,认为屈原这是同性恋行为。当然,如果作为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这种解读似乎也是可以的。可惜他们并不是严肃的学术研究心态,而是嘲笑与戏弄,这真正是古典文学的悲哀。

所有的认同都建立在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从目前的古典文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古典文学及其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受制于其古典文学阅读能力的有限,大部分学生并不曾真正读懂过古典文学的作品,也不曾真正理解过这些作品中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精神。因为不了解,所以缺乏信心,对民族文化缺乏认同。

二 古典文學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困境探源

从上述表象看来,古典文学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状况着实堪忧,但这种状况的普遍存在并非学生单方面的原因,若仅仅归结于学生学习不努力,是不客观也不科学的。笔者以为,古典文学教学存在普遍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从客观来讲,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层面的渊源:

首先是社会层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网络信息的覆盖面广,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很大,社会的各种审美趋向和认知潮流会迅速地对学生造成巨大影响。而目前的社会现状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审美精神在多种价值体系的挤压下,缺少立足之地。尤其网络自媒体的发达与盛行,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毫无保留地带到人生观还很稚嫩的大学生面前,将他们在学校课程教育中好不容易获得的一些正能量击得粉碎。比如如今社会层出不穷的“碰瓷”现象,就极大地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精神。教师在课堂上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是,在真实的社会处理中却没有权威性,甚至走向了反面。这就是社会层面的负能量,影响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此外,一些与当代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领域,没能在民族文化审美精神方面给大学生们以正确的指引,也带来其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淡薄。比如各类电视节目。除中央电视台近年来的“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重视民族文化外,各大地方台录制节目均是娱乐至上,缺少民族文化认同精神,甚至间接宣扬拜金主义,以及带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个性精神等等,这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造成极坏的影响。总之,受社会诸多层面的影响,很多学生逐渐偏离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审美精神,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与传承也大打折扣,民族文化认同感自然淡薄。

其次是学校层面。现行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精神并不重视。以中国语言文学系为例,相对于十年前的教学大纲标准,很多古典文学课程已经被砍掉。比如在最新的教学大纲里面,从前开设的“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典文献学”都没有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也由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这些变动会给学生们一个很明确的暗示,即这些课程都不重要,当然也就不必重视了。课程被废除,学生的古典文学学习内容必然有所减少,其所传承的民族文化也随之失去了最主要的传播通道。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专业。何况,一些理工学校本来就不重视文学基础教育,连大学语文课都没有,甚至也没有开设相关方面的选修课,学生能接触到的古典文学课程和民族文化课程就更少。没有学习渠道,民族文化认同感自然缺乏。何况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的授课局限于纯文学或者纯学术视角,以知识传授为主,忽略审美层面的教育与引导。古典文学的学习本有语言层面的障碍,如果缺乏教师的审美引导,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很难建立。

再次是家庭层面。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受社会现实的影响,一般家庭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并不高,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家庭少之又少,有些家长为了生存需要,甚至会给孩子灌输相违背的理念,导致学生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家庭基因。在校外课程培训方面,只有少数从事与民族文化相关工作或者对民族文化有特别爱好的父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古典文学爱好,大部分家长更愿意花钱去培训孩子的外语或者钢琴这种将来能比较快速带来经济效益的课程。

所以,古典文学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的出现,绝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原因,社会认知、学校课程设置以及家庭教育都是重要因素,在某些条件下,甚至是关键性因素。

三 民族文化认同困境下古典文学教学策略转换

要改变当前古典文学教育中呈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当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合作,也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改变的。但是,作为古典文学课程教育,如何走出目前的教学瓶颈,并改善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却是可以迅速做出调整的,笔者以为,在当前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下,必须调整教学目标,转换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手段。

首先,调整教学目标,加强民族文化审美教育。要应对当前古典文学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必须从教学目标层面做出调整,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做法,将学生民族文化情感的培育列入教学目标,加强古典文学中的民族文化审美教育。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至少要分两个层面进行:一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弥补中学教学漏洞,从阅读、想象、感发等基础能力提升层面着手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之美,其中特别注意肃清社会上对古典文学以及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的种种误解。比如《论语》的教学,很多学生并没有读过《论语》,不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因受到一些质疑民族文化理念的蛊惑,开口闭口就是孔老二,对《论语》嗤之以鼻。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知识传授与审美教育同时进行,通过审美引导与教育,端正学生对《论语》的学习态度,使其认识到《论语》的审美精神,才能真正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心态问题,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学生古典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引导。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对古典文学审美也会有一个心路历程。此时的不理解不代表将来也不理解,有些情怀的确是需要等到他们年纪大一点、社会阅历丰富一点后才能理解的,但是在那个能够理解民族文化的年纪到来之前,不要急着去否定它。

其次,转换教学思路,巧用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在当前古典文学教学呈现瓶颈状况的情形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自信感和认同感,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进和提升。案例式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教学方法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盛行,它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而且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实效价值,能让学生在进行案例探究的过程中,相对轻松地掌握相关知识和原理。不过,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不仅有比较成熟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比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及平时注重对教学案例的积累。在案例选择过程中,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具有实践价值的案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案例的正能量程度以及审美价值问题,如此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比如中国先秦时期,诗乐舞是一体的,很多音乐观念同时也是文学观念。关于音乐(文学)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有很多讨论,如《礼记·乐记》中有一段著名的话:“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1]又荀子的《乐论》中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2]荀子肯定音乐是应人的心理与生理需要而产生,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在于寓教于乐,“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促进“民和睦”相处,因而提出“音乐——人心——治道”的模式,认为音乐可以感发人心,从而影响社会风尚,决定政治治乱。这个知识点如果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即使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有魅力,也很难让学生真正产生兴趣。但是,如果转换一下教学思路,尝试用案例式教学,将“音乐与社会治乱”作为一类案例进行研究,组织并引导学生从先秦的音乐理论出发,分工协作,一边学习先秦典籍中的基本观点,一边寻找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实例,从《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到刘欢《从头再来》、张韶涵《隐形的翅膀》、汪峰《飞得更高》等,把深奥的先秦典籍和诗歌理念实例化,配合学生熟悉的歌曲歌手,则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内容,见识到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管理智慧,而且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古典文学理念的当代价值,大大加强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再次,改进教学手段,利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在课堂教学之外,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的好途径。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可以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变化。具体而言,有以下可以參照的手段。第一,结合地域文化和文学传统,通过对实地文化考察或当地文献研读活动等形式,在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所传承的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可。第二,开展节日文学教育,通过对传统节日的学术研究,开展一系列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民族文化的审美体验,进而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像上元、七夕等节日,近年来受网络媒体的影响,已经在学生中形成了一定的节日氛围,如果能顺势引导,将社会娱乐氛围中的传统节日学理化、仪式化,则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识又能大进一步,并由此对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妇女观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甚至可以引发学生对现代爱情观和妇女观的思考。至于端午、中秋等早已家常化的节日,则更不需要太费劲,稍稍引导就可以有好的效果。第三,通过有意识地校园文化活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培育民族文化审美自信与认同感。目前,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众多,学生也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开展活动。如果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古典文学文化的活动,或者为学生活动提供学术支持,也能取得惊喜的效果。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曾在学校晚会活动中表演过历代服饰的演变,开展过元宵灯展猜谜活动等,学生非常参与热情很高。实践证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相关古典文学知识,而且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更进一层。

当然,走出目前古典文学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是一个不断摸索改进的过程,笔者以上所列举的这些方式,仅是一家之言。走出这个困境,还需要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积累经验,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完善。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认同不仅是一个文化价值观导向问题,还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从目前大学教育中的古典文学教学现状来看,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已经出现危机,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作为古典文学类的课程教育,更有责任积极寻找应对策略,解决当前的教学瓶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 滕一圣.礼记译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 王威威.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责任编辑:姜海晶)

作者:余莉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篇2:

用好语文教材,强化审美教育

认识语文审美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语文教学首先强调的是传统性、民族性文化的教与学,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应是中学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著名教育科学家乌申斯基就曾明确指出:“在民族语言照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1]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其实质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符号,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生命传递。汉民族的文化精神主要是通过汉民族语言来传播和发展的,汉民族语言浸透着汉民族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浓厚的审美因素,而这首先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如《诗经》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显然,这首诗不仅仅是爱情的表达,更是一种道德审美和伦理观念的表达,即“淑女”要与“君子”相配,美貌要与德才结合,推崇的是一种美与才、容与德并举的伦理规范和道德风尚。其他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千古名句更是一个人舍生取义的高尚精神的写照。这些诗句蕴含的是一种价值取向及道德审美,是一种内在的美,这种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千百年来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不息。

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时往往讲究含蓄美,常常通过意象来表达一种情感,如“月”,在古典诗词中不仅仅是一个天体,更是思乡的代名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的委婉疑问点出了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怀念。又如“梅花”,它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芳香,因此,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作《梅花》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既写出了梅花的香气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还有如“荷花”“菊花”“柳”等都可以入诗,诗人在吟咏这些对象时,往往借物寓意,托物言志,含蓄表达自己的志趣。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感知、联想、想象去体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会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和浸润,并且以这种意象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来对照自己、提升自己。

古典诗歌往往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而这又给学生提供了张扬美感的机会。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中蕴含着5幅画面:松叶上滴落的雨珠、如纱的月光、淙淙奔流的山泉、踏月归来的姑娘、分莲叶而归的渔船……学生在想象中感觉到王维诗中细腻的刻画、精到典雅的特色,以及一种清新、优雅的气度。又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会让学生想象到雄浑苍凉的边塞落日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会让学生想象到一幅游子悲秋图。教师在教授这些诗词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幅画,并题上相关的诗句,就会成为一幅题诗画。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时又会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美的教育。对于古典诗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之下,通过对其内涵、意象、意境的挖掘与品悟,往往能够获得对艺术作品更高层面上的审美体验。另外,古典诗词铿锵的音韵、语音的平仄、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能引发美感,显现出美的趣味和意蕴,让学习者体验到音律的和谐之美。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的因素,教师不应只停留在对诗词等语言文字的讲授之上,还应注重从绘画、戏曲、书法等艺术中去挖掘,给学生以精神上美的享受。如丰子恺先生的《竹影》一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语言艺术,更应该涉及中国的绘画艺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描竹影——谈竹画、借月描影——听父论画等环节,让学生明白中国画的欣赏要点:重在神似。如果只停留在字面上,停留在课文中,显然有悖于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也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没有真正完成感受中国绘画艺术魅力的教学任务。同时,教者可以再加以拓展,穿插国画欣赏活动,让学生对照多媒体展示的徐悲鸿的《八骏图》、吴昌硕的《墨竹》、齐白石的《虾蟹戏》等名画,来说说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体味中国竹文化,体味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美。

中国传统戏曲也选编进了中学语文教材。实践活动《走进戏曲天地》,让学生通过品赏戏词、欣赏脸谱、演唱《说唱脸谱》等活动,去感受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另外,语文教材“附录”中编有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语文教师对此也不应忽略,应该引导学生去欣赏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名家代表作品的飘逸、刚劲、雄壮之美,让学生领略中国书法艺术之博大精深,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美的集大成者。中学语文教学是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要从古典诗词、绘画、戏曲、书法等各个方面和角度挖掘其内在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 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学说[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57.

(作者单位: 甘肃省镇原县新城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鲁亚山)

作者:王志平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篇3:

少数民族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动,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如今教育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有主人翁意识,而在高中阶段,语文一直都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语文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并将其渗透到自身的教学中。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本文将针对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少数民族文化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语文课堂;运用策略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学科的主要科目,重要性就显而易见。语文学科对学生将来的生活与学习以及将来工作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备受社会的关注。语文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丰富的文化,从而形成文化素养。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让学生加以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加民族自豪感。而目前由于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方式以及繁重的学习压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极大的抑制作用。针对这个问题,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利用丰富的教学设备来制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将少数民族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一、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掌握不够

语文教材中区域文化和地方文化色彩不够丰富,少数民族文化在语文教材占比的份额较少,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文化不够了解,这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极为不利的[1]。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没有了然于心,在进行教学时就难以分辨哪些文化存在消极元素是不宜渗透的,那些是适合学生收纳的。

(二)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渗透不重视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受到高考的影响,更多语文教师只关注目前考试频率最高的教学内容。教学往往都是针对应试教育出发,忽略了学生成长需要受到古今中外文化的熏陶和感染[2]。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语文学习较为枯燥、单调,学生常常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不高。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主要包括节日风俗、民居建筑、少数民族服装等。这些文化代表着我国层次化、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渗透应本着潜移默化的原则,不能把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思想、道理用生搬硬套的方式讲述给学生,这种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高,难以对包罗万象的民俗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二、少数民族文化渗透于高中語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升民族自豪感

作为语文教学,学生所能吸收到的文化应当是多元的。作为语文教学,应当多不分彼此地让学生能够在自身的语文学习中像蜜蜂采花酿蜜一样,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感染。作为语文教学,应当多渗透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渗透少数民族文化,学生多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可以形成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以形成学生热爱伟大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假如学生能够对伟大中华民族相关民族的生活产生兴趣,那学生所增强的不仅仅就是对祖国伟大民族的热爱,而多生成的是不断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3]。

(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纳程度

语文教材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地方有很多,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发掘课文中体现出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接纳程度加深。将传统文化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借鉴古人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作为学习的榜样。

(三)筑牢强国根基

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部分学生出现了“以洋为尊”的势头,照搬西方节日过起了圣诞节、情人节更追捧起了外国西餐、音乐、服饰等,将少数民族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解决文化自信问题,更能建立起高中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更好的发扬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4]。

三、少数民族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培养,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来,否则,教师的热情再高,都没有教学效果。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般是由教师进行范文解读,在教师分析其写作特点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但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让学生从小学直到高中阶段一直在练习,而学生在此阶段已经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厌倦,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5]。教师在发现这个问题后,要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似初中以及小学,会对身边的事物感到兴趣。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对这件事物较为感兴趣,而结果则会非常好,而没有兴趣时,即使再简单,效果都会非常差。

因此,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在进行民族文化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积累的民族文化素材以及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将学习民族文化重视起来。

(二)提高学生文学创作素养

在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与生理都接近成年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写作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基础都不同,因此自学效果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因材施教[6]。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三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这一章节时,通过教师讲述《叶限》中以鞋定情、神鱼等都是桂南地区壮族民间的文化元素。在经过教师讲述后,让学生自我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深刻感情,让学生将自己理解的内容进行总结,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记忆。教师在学生进行总结后,可以提出“你可以为文章再次进行结尾重写吗?”等相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通过学生自己理解的文章人物情感发展来进行结尾重写,在此过程中,既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提升还激发了写作热情并对创作思维进行拓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利用学生自己的理解与心中所想通过写作来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写作指导,来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使学生片面化的思维得到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三)创新语文教育课外手段

教师在进行少数民族相关知识讲述时,可以把语文课堂逐步从室内讲堂转移到社会讲堂,不把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利用课外时间或户外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再认知[7]。比如,让高中生在“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庆典中了解传统文化,并围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在学校或班级进行朗诵、演讲、故事叙述、舞台剧、美术摄影、文学创作等比赛,把高中生注意力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又如,组织学生进行“我与传统文化有个缘”主题活动,动员高中生积极参与,并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网站和“知识角”等形式对每个人的成果进行展示,活跃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看看各个少数民族的人文风光、文化背景、传奇人物、民间艺术等走进高中校园课堂,了解传统文化,使高中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变为浓厚的兴趣爱好。

(四)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

充足的阅读知识积累,以及宽阔的阅读视野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使得信息传播渠道也变得多样起来。在此时代发展下,使得学生兴趣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此对阅读的兴趣大幅度下降[8]。与此同时,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没有支配自己时间的机会,这也是学生忽视阅读重要性的其中一个原因。在教师进行民族文化教学之前就要对学生讲述阅读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以及重要性,明确其价值。在教师的指引下,要积极开展阅读活动,以此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周阅读一个少数民族中的其中一个故事,在阅读后进行阅读体会的写作,利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将组员的阅读体会进行交换学习,通过这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培养自主写作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国少数民族发展概述》、《此画怎讲》等教育类科普节目,通过观看节目来激发学生对于少知识的自主学习,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还对其他知识的学习进行提升。

(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评价

教師的合理评价在学生的学习当中是重要步骤,在对学生的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发展,还要注意评价的尺度。在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的快速发展,而迫切的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表情变化来及时探析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学生能够全面,以及健康的进行语文民族文化学习。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还要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来发现他人的优点,以及发现自己的短板之处,并对他人好的学习习惯或方法进行学习。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多元化,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注意教学成绩不是所有,而让学生学到知识才是关键点,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语言组织能力,以此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结束语:通过上述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优秀传统的文化承载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延续的精神根脉。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继承和创新。所以,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教学中是势在必行的,但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师应注意把握渗透的力度和尺度,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以及语文知识相互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张朝勇.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8(14):70-70.

[2]汪玉秀,汪生福.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J].读写算,2020(24).

[3]雷静.试论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8,000(007):171-172.

[4]项文婵.浅析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06):249.

[5]吴桂平.渗透语文课堂传承民族文化--初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9,000(015):38-39.

[6]梁洪德.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少数民族知识分析——基于多元文化教育视角[J].科幻画报,2018,000(003):P.96-97.

[7]邹龙怀.少数民族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读天下(综合),2018,000(006):P.252-252.

[8]张丹.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中华辞赋,2019,000(002):P.66-66.

作者:王建芳

上一篇:高校实践教学环境设计论文下一篇:以学促教信息技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