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2024-04-20

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通用9篇)

篇1: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为了认真落实县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县毕业班工作研讨会精神,充分认识抓好高三毕业班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抓好高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引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命题研究,把握高考新方向,强化高三教学管理和指导,力争使本届毕业班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为此,特拟定本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一、通过对上学的高三高考情况的总结,学校和教务处制定毕业班教学工作计划。

二、定目标

1、努力提高各学科的合格率和平均分,力争使各科平均分、合格率达到或超过县平均水平。

2、一、二本目标:

高中:一本达到县教育局规定的两人,二本力争在今年5个二本的基础上,提高一倍。加强艺体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和属科专业知识的训练。并总体提高各科平均分。

具体是:(1)、文化科

高三(1)班一本1人,高三(4)班一本1人,二本高三(1)班二本3人,高三(2)班二本3人,高三(3)班二本2人,高三(4)班二本2人。

(2)、艺体

力争在今年上二本线15人的基础上,达到25人。高三(1)1人,高三(2)8人,高三(3)班4人,高三(4)班12人

三、成立高三年级教学管理领导小组

1、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成员的毕业班挂班领导小组和成立由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高三年级组长及班主任为成员的毕业班工作小组,同时以经验丰富的老师成立毕业班督导与顾问小组。切实抓好毕业班工作。

2、为了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任务,把工作任务分解到月、周,把任务落实到人,充分认识到毕业班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毕业班工作一盘棋的思想,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组合,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努力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制定挂班领导制定,必须与所挂班级的奖惩制度挂钩。

四、工作思路:

1、分层指导教学与复习,做好备考工作,力求整体提高。按层次召开学生思想动员会(即为文化科的一本、二本人选;艺体的一本、二本人选以及后进生)。

2、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指导,高三年级组要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根据各学科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按照学校对本届高三的目标,讨论研究共商良策。

五、工作重点:

狠抓平均分和及格率、确保合格率、力争在高分率上有所突破。

六、加大教学常规管理的力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毕业班教师教学计划和提高方案

开学初,每个毕业班教师必须拟定提高本班学科教学质量的详细方案,复习计划。

2、抓好常规,确保秩序

继续贯彻《松桃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手册要求》,抓好教学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有关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实行常规检查“三签字”(教研组长、各组督导与顾问、挂组行政领导),确保毕业班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3、集体备课,增强实效性。

由高三年级组牵头进行高三教师与教研组其他优秀教师的“同伴互助”结对活动,加强学科教学的研究和交流,强化集体备课制度。全体高考各学科科任课教师在督导与顾问的带领下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及教材、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并找出其规律,有的放矢地制订教学及复习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增强实效性。

4、目标教学,提高针对性。

初、高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积极尝试分层教学,使优秀生持续发展,中等生得到提高,学困生和后进生达到合格。教学中要研究及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强化教学和管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些学生颁发冲刺一本、二本“种子选手”荣誉证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切实做好培优工作,力争提高优秀率。

5、强化练习,增强“实战能力”。

认真组织对近三年来中、高考试题和考纲研究,充分使用好教材样卷及高中模拟卷,把握正确的高考改革趋势,明确复习方向和重点,遵循“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认真总结近几年高考复习指导工作,研讨新形势下中、高考复习策略,制订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实施合理、可行、有效的高考复习模式和方法。广泛地收集信息,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及强化练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6、定期召开“三会”

定期召开学生思想动员会、月考质量分析会、家长会。

7、认真落实松教通【2012】114号文件落实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四个一”规定: 即一月一监测、一月一公示、一月一分析、一月一上报。

8、充分利用资源,强化真实成绩。

督导与顾问小组要随时指导与监控毕业班工作。并参与平时的月考出卷、高考模拟试题和高考命题研究。并随时对毕业班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要求每次考试实行单人单桌,严格考风考纪,每次都基本能以真实的成绩进行质量分析。

9、要求毕业班班主任定期召开主题班会。

进入高三,我校很多学生觉得基础差,升学压力大,感到精神高度 紧 张,身 心 疲 惫,厌 学 情 绪 增 加,一 部 分 学 生 因 成 绩 老 是 没 有 起 色,心 情 压 抑,自暴自弃;还有一部分学生因自我感觉良好而过早地放松了学习。我校高三年级针对不同的问题,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的机会,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平稳的心态。开学初的主题为“新学期,新计划、新起点”;学期中主题是“人生梦想”;最后三个月主题是“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考前安排主题是“高考考前动员大会”等等,不断激励学生,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2: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展示学校教学水平和自身内涵的窗口,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为此,学校将成立以龙黎明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班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本届毕业班的工作,做到全校上下一盘棋。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将毕业班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立足本部门特点,切实发挥好指导、督促、调研、服务等职能作用,形成一套职责分明、协调合作的管理网络和以领导小组、年级组和班主任为核心的“捆绑式”管理机制。领导小组将本着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周到的服务意识,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力争我校2014年高三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工作目标

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推进,稳步提高”的原则,通过团队合作,确保2014年高考成绩在2013年基础上稳步求进,力争2014年高考一本上线1-2人,二本上线人数超过2013年的二本总人数。

二、总体思路

形成一个团队,建设好两块阵地,突出三个教学层次,狠抓四项落实。即形成一个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的战斗团队:抓好学生的班风、学风和教师的教风、研风两块阵地建设。突出尖子生的培优、后进生的补差以及特长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三个层次,即抓前促后带中,促使大面积学生成绩整体提高:狠抓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落实、课堂教学效果的落实、考试命题和分析的落实。

三、主要工作

1、教学计划:整个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3年8月底到2014年3月上旬):

进行第一轮复习。这轮复习要侧重于落实课本、夯实基础。各学科教学要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在复习过程中,要精心指导学生立足书本,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力求做到细致、全面、扎实,在广度上不留边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从近年来的高考命题特点看,第一轮的复习十分重要,这轮复习抓得好,既有益于大面积提高成绩和后进生的转化巩固,又为培尖育优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2014年3月上旬到4月初):

重点要抓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进行专题复习,完成学科内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相关应试技巧训练。每周每学科以1-2套试题为宜,采取练练评评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期间,通过几次月考(综合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缺补差。通过模拟考试,使学生在感觉上把平时的学习与陌生的高考接轨,对高考有全面的认识。

第三阶段(2014年4月初到5月中旬):这一阶段主要是大考前的调整。一是要对个别同学进行补缺补差,在整体复习的同时,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对个别同学的滑坡现象及时扼制,对一些不适应的因素及时排查。二是进行平台式的练习,不搞高难度的检测,但要在一个稳定的平台上温和地练习,使学生有热身感无恐惧感。三是要留下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我调节,教师要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四是要进行考试技术指导,包括考前准备,考试心态的调节等。各学科老师也可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整理、反思我们的复习工作,研究考前来自各地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

第四阶段:(2014年5月中旬到6月初)回归课本,即查缺补漏,指导学生看书,心理指导咨询阶段。

2、测试计划:

1、总计划大型模拟考试8次。命题以自主命题为主,引进使用试题为辅。2013年8月~2013年12月(第一阶段复习前期和中期):每月大型测试1次,定位为阶段性测试,共4次;主要采取自主命题。2013年元月~2013年4月(复习第一阶段后期和第二、第三复习阶段):大型考试2次,定位为高考模拟考试。1次自主命题,1次引进使用试题。另外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利用自习和周六下午,进行学科小检测,每2周各科轮流完成1次,共4次全学科小测试。

2、晚自习安排:实施学生全员上晚自习制度,共三节。下晚自习后继续辅导学生到10点。

3、培优补差

(1)特优生的培养:文理科科均确定学生总人数的5%作为培养对象,争取为有个别学生高考能上一、二本打好基础。

2013年9月:第一次选苗阶段。

2013年9月~2013年10月:第一批学科跟进培养阶段。

2013年11月~2013年12月:补苗;第一批学科继续培养;第二批学科跟进培养。

2014年1月~2014年4月:根据模拟考试情况分次及时补苗,全科跟踪培优。

2014年5月~2016年6月:全科补养,个别指导,稳苗培养。

(2)优秀学生的培养:

主要针对年级文理科前十名的学生,补短腿学科,争取这些学生高考成绩大幅度提高。

(3)希望生的补差:

主要选总成绩在年级后80名的学生,分类培养,分科提高,争取总成绩整体

提高,促使部分学生高考成绩取得好成绩。

四、具体工作安排:

篇3: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 网络新词新语指的是“网络用语”, 是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 也有象形字词。网络新词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递最新的社会发展信息。

吴伟清在《网络新词新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文中将网络新词新语定义为互联网上产生的新词语。安康、余春苗、林妍在《网络新词语与流行文化》一文总结得出, 网络新词新语是指由一定的网络用户群体在网络虚拟空间大量使用的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和鲜活性等网络特色的词语。网络新词的使用者是在汉语语境下的用户群体。网络新词, 这个研究对象是汉语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是汉语普通话在网络这个特殊“地域”中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

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已经成为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一个部分。如何进行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教学, 充分发挥网络新词新语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如何改善和加强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这一任务十分必要。

二、新疆塔城托里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汉语教学概况

塔城托里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有五个班, 分别为三个文科班, 两个理科班, 学生总数249人, 近几年来, 该校实行新版汉语教学计划, 高二年级结束时已完成了高中三年的汉语课程的教学计划 (6本必修教材, 6本选修教材) ;高三开始实行汉语专项训练。部分学生已参加过汉语水平考试 (HSK) , 并有学生获得HSK中等8级证书。从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高考专项强化训练为主, 但从强化训练及模拟试题的题型分析来看, 知识性的考题还是占了其中的主要部分, 试题对汉语能力的考查仍然显得相当薄弱。通过对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模拟考试成绩的统计, 其中, 有34%的学生成绩在100分以上 (试卷总分150分, 其中汉语基础知识70分, 阅读50分, 作文30分) , 有66%的学生成绩是在100分以下。在试卷卷面统计中发现学生在作文方面失分较多。

学校很重视汉语教学, 每年均派出部分教师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各类教师进修及培训, 2012-2013学年由一位汉族教师为高三年级理科班教授汉语课程, 其它班级的汉语课程均由哈萨克族教师教授。

三、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分类及有限整理

1. 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分类

在对黄爱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的处理研究》一文的研读基础上, 笔者认为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分为如下八类。

(1) 旧词新义类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即选择一个在意义上与新事物有相同、相通之处的旧词语, 再赋予它新的含义。例如:“菜单、窗口、恐龙、青蛙”, 等等。

(2) 完全创新类汉语网络新词新语, 其中, 包括谐音创造, 如:斑竹 (版主) 、大虾 (大侠) 等;外来借词, 如:伊妹儿 (电子邮件、E-mail) 、猫 (调制解调器、modem) 等。

(3) 英语缩略类汉语网络新词新语, 如:BBS (电子公告牌系统, Bulletin Board System) 、WWW (万维网World Wide Web) , 等等。

(4) 拼音缩略类汉语网络新词新语, 如:“MM (妹妹) 、GG (哥哥) , 等等。

(5) 数字谐音类汉语网络新词新语, 用与中文读音谐音的阿拉伯数字串成的符号来代表词语甚至句子。如:“9494 (就是就是) 、5555 (呜呜呜呜, 哭声) 、886 (拜拜了) 等。

(6) 表情符号类汉语网络新词新语, 使用它们在电子邮件和新闻稿中表达感情和语气。如:“ (挤眉弄眼) 、^0" (哈哈大笑) 、*_* (看花了眼) ”, 等等。

(7) “火星文”类汉语网络新词新语, 是指由繁体字、异体字及各种符号组成的特殊文字。如:“ (我是中国人) ”、 (心情不错哦) , 等等。

(8) 其它网络广为流传类汉语网络新词新语, 此类新词新语因近期发生某一事件, 或某一事件因广为流传, 或因媒体宣传或炒作某一事件而形成的网络新词新语。如:“好声音”、“元芳你怎么看”、“高富帅”、“白富美”、“江南Style”, 等等。

2. 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有限整理 (2012年12月31日、2013年4月1日两次整理)

笔者在撰文之前通过“搜狗新词”及“百度搜索”汇总并整理出2012年十大网络用语:“好声音”、“元芳你怎么看”、“高富帅, 白富美”、“你幸福吗”、“江南Style”、“躺着也中枪”、“舌尖上”、“最炫民族风”、“给跪了”, “”。

其中, “”一词在2013年4月1日“百度搜索”中的相关词条为100, 000, 000条;“好声音”的相关词条为89, 400, 000条;“舌尖上”的相关词条为26, 900, 000条;“江南Style”的相关词条为20, 300, 000条;“最炫民族风”的相关词条为16, 600, 000条;“高富帅, 白富美”的相关词条为15, 000, 000条;“你幸福吗”的相关词条为12, 000, 000条;“给跪了”的相关词条为4, 950, 000条;“躺着也中枪”的相关词条为4, 730, 000条;“元芳你怎么看”的相关词条为1, 990, 000条。

四、调查设计及实施

目前,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大致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被调查者应用行为, 包括使用方式、时间、频率、地点等进行实证调查与定量研究;二是对被调查者的行为模式、行为类型与行为逻辑进行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本研究属于第一类研究, 即“应用行为”的实证调查研究, 主要目的在于系统调查和总结、分析哈萨克族学生中学生群体在在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应用行为方面的基本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汉语学习的总体状况、网络学习行为、对网络中汉语新词新语的认知能力。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新疆塔城托里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采用了抽样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13年三月, 采用了班级集中发放并回收问卷, 共发放问卷20份, 回收问卷20份, 经检查有效问卷20份。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

(1) 性别:男生10%, 女生90%。

(2) 专业:高三文科班。

(3) 生源地:100%的学生来自县城。

五、调查分析

1. 高三年级学生汉语学习情况以及汉语学习兴趣分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着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 如果学生对某件事有了兴趣, 他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 持之以恒地去接触它。从问卷中我们发现20名学生中14名学生参加过汉语水平考试 (MHK, HSK) , 而没有考过的有4名, 汉语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 但部分学生学汉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 问卷第四题是“学习汉语中那一项内容最难”, 13名受访者选择“语法”, 原因是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差, 所以, 学习汉语语法困难较大,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很重要, 教师经常给学生进行汉语语法、课文内容、汉语练习的方面的讲授,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上课时积极性不高, 总是照本宣科, 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除了课文以外学生也只有依靠参考书、词典来进行汉语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不高, 水平也只有简单的读写能力;学生学习汉语中环境问题也不可无视, 县城中没有很好的汉语交际环境, 学校的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故障或管理等原因使用率不高,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常使用哈萨克语交流, 一天学习汉语的时间也只有一到两个小时, 对于学习汉语的学生而言一天只有两个小时学习汉语, 除了一两个小时外均用自己的母语来进行交流, 其汉语水平很难提升。学习第二语言, 必须进行更多的交流, 在交流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汉语学习兴趣, 从而使汉语语法、语音、听力水平同步提高。问卷中还提到上课举手方面的问题, 有13名选择上课偶尔举手, 笔者分析学生为什么“偶尔举手”的原因为:一是学生汉语水平较低, 汉语基础不高, 即使举手也没有水平回答问题;二是上课时学生不注意听讲;三是学生对汉语没有兴趣, 学生没有沉浸于汉语学习中。16名学生选择在上课时认真听讲的状态只能保持20分钟, 这也对学习汉语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2. 高三学生网络新词新语学习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进步, 青少年作为年轻一代与网络联系更加紧密, 接受新生事物也更快。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 哈萨克族高三年级学生的网龄大部分为1至3年, 而且上网主要目的是信息获取, 用QQ或MSN等即时交流。受访者认为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影响, 但影响很小。而在问卷对受访者考察“顶”、“赞”等网络新词新语时, 知道或使用过的学生极少, 从中笔者判断网络新词新语还没有完全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学生也认为此类网络新词没有太大的必要进行掌握。同时, 因为其汉语水平较低, 对网络新词也没有很大的兴趣,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台家用电脑, 而调查中学生的年龄均为18岁, 可以看出学生还没有对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普遍认识。

3. 网络新词教学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教师引导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汉语是国家通用语言。在汉语学习中, 学校、教师能否把网络新词新语融入到教学中, 而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也是本研究的关键所在。从问卷中得知, 哈萨克族中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汉语, 形成了一定的汉语基础, 因为没有更好的条件接触网络新词新语, 所以, 现在仍对网络新词新语较为陌生, 应该将网络新词实施于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汉语教学中。兴趣是汉语学习的先导, 学生都喜欢接受新的事物,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合理地穿插网络新词新语的教学, 可以使学生提高汉语学习兴趣, 同时丰富了汉语词汇;同时, 另一方面要给学生提醒网络新词虽然好用, 但因为网络新词新语不完全符合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要求, 所以, 不能过分使用。

六、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教学对策

1. 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教学环节

兴趣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汉语网络新词新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也能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学生都喜欢接受新的事物, 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把网络新词新语带进课堂上, 用新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快速地记忆汉语网络新词新语, 使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网络新词新语的教学;再如, 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用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来讲一段小故事、笑话或即兴表演等。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已普遍使用, 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 来进行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是很好的手段, 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相关音视频, 如:流行歌曲、幽默的录音或短片等, 可以使学生学习在汉语网络新词学习以外同时理解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产生情况,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

3. 发挥第二课堂教学的潜在优势进行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学习

第二课堂学习是近些年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之一, 第二课堂学习的形式有:竞赛、语言学习角、广告创意大赛等。第二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 可激发学生多看课外书, 多听广播, 多和身边的同学用汉语交流。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汉语角”的形式, 自己创作一些表演, 比如:现在带有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广告很多, 现在的学生也喜欢创新, 自己可以模仿设计一些汉语小广告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七、结束语

汉语网络新词新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涌现, 使得近些年人们对这些网络新词新语有了关注和热情, 这些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可以代表社会的变化, 经济的进步。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和教学中, 利用学生喜欢新的事物的这一特点, 辅以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学习, 把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带入到汉语学习课堂中, 可以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兴趣氛围和语言环境氛围的共同影响下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华锦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论[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丁文楼.双语教学与研究[M].乌鲁木齐:民族出版社, 2007.

[3]梁林梅, 赵建民.大一学生网络应用行为调查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1) .

[4]施宇.大众文化语境下网络新词的传播学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 (12) .

[5]黄爱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的处理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0) .

[6]林玲.汉语网络新词的判定及造词方式[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8, (2) .

[7]行玉华, 白迪迪.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的教学策略[J].天津电大学报, 2012, (6) .

篇4: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席勒曾写过一篇童话:一个圆的一部分被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它就四处去寻找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青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并与蚯蚓谈天说地。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那部分,它高兴极了,觉得自己又是一个完整的圆了。它开始飞快地滚动,在快速的滚动中发现世界整个变了样,青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都欣赏不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都丢失了。于是它又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那部分丢在路边,然后慢慢滚动着向前……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材料源自德国诗人、作家、哲学家席勒写的一篇童话,里面包含丰厚的哲学意味,旨在启发同学们思考人生追求的目的和意义,考查的落脚点在“人文与精神”层面。

【写作立意】

审题时,要理清童话的象征意义:①一个完整的圆象征完美;②一部分被切去的圆象征残缺;③寻找遗失部分象征追求完美的过程;④寻找遗失部分过程中欣赏到风景,象征追求完美的过程是丰富的,过程已经产生意义;⑤找回遗失部分象征追求的结束;⑥完整的圆开始飞快地滚动,象征过程被忽略、省略;⑦圆丢掉找回的部分,慢慢滚动向前,象征开始享受过程……

童话的内涵如此丰富,如果仅从一个象征意义出发立意,比如“追求完美”“残缺是一种美”“享受慢节奏的生活”等,有点偏题。应该结合几个象征意义的内在联系来立意,比如“完美是理想目标,过程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残缺是另一种意义的完美”“完美存在于过程,而非结果”“享受过程之美”,等等。

【评分标准】

文章立意不片面,能从“完美”与“残缺”、“过程”与“目标”、过程的“快”与“慢”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立意,可得44分以上。如果材料运用有匠心,分析准确到位,构思巧妙,观点明确,表达生动,句式灵活,可得50分以上。

立意以“完美”与“残缺”或“过程”与“目标”中的一方面为主,另一方面也提及,算基本符合题意,语言表达无误,结构完整,可得40~43分。

立意片面,只谈“残缺”不谈“完美”,或只谈“过程”不谈“目标”等,只能得36~40分。至于二者均不涉及,与话题无关的,得分不超过36分。

义乌中学 傅婷婷、伏 锐

崎岖人生亦有味

● 金华考生

正如不曾存在扁平人物,我也未见过完美人生。毛姆名利双收,却是口吃的矮子;孔子志趣超凡,然一生不顺。但坑坑洼洼的崎岖人生,亦有它的美,有它独特之味。

人生总是有缺陷的,但人们总尝试着填补起伏人生的不平坦,尝试着让自己的人生臻于完美。只是要做一个保持完美的扁平人物,必然受到幸福被压缩的痛。如天王刘德华,永远展示给世人完美无缺、英姿飒爽的形象,于是他的家庭遭受隐忍之痛,他也鲜有享受亲情的时光。如此说来,他的人生也并没有因自己努力追求而趋于圆满。他追求完美的努力,只是一刀刀剜去了镜头背后的幸福,编织一张华丽却空虚的网。

完美是有缺陷的,如同选择做一个完整的圆就失去了信步看美景的悠闲。因此智者总会放下对完美的执念,转而向缺陷给人的震撼迈步。雕塑维纳斯完美的双手被砍去,却给人扑面的强烈震动;小说家总是给笔下的正面人物增添一点负面情感,却使之更生动,呼之欲出。

徐悲鸿说,荒山里才出劲松。温室里的湿度、气温都达到了完美境界,却只能培养出平庸而毫无看点的树木。人也一样。那平坦的人生大路走惯了,只会出现一个个四肢无力的软弱之人;而选择攀爬险峰峻岩的人,就像荒山野岭里长出的劲松,有奇诡灵动的飘逸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有味》一书中,记载了数个有味的人生。只是其中没有含金汤匙出生、靠家庭关系平步青云的人,只有那些咬紧牙关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小人物。他们不曾完美,而是充满漏洞和缺口,但他们也因此尝遍世间百味,不枉来世间走一遭了。

生活对那些顺畅无阻的圆形人生来说,就像冰上滑过,倏忽万里,只是他们没有留下任何足迹。而那些有缺憾的人生,就像是穿钉鞋行走在崎岖山路上,步履维艰,身后却有深深的痕迹。“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富贵自在的人生磨去人的棱角,像一个圆;而倜傥非常之人,选择丢掉圆的一部分,用更慢的行走、更真实的触觉,去体悟人生。

韩寒说,搞砸了是一种美。比起畅通完善的人生,我更热爱“搞砸了”的人生。在狭窄的生活中横冲直撞,在崎岖人生路上一往无前,亦有它的滋味。

得分: 54分

点评: 此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充实、饱满。文章抓住“圆”与“缺”及其关系来立意,围绕“完美”和“不完美”展开,切合题意。开篇以毛姆和孔子的例子引出“崎岖人生亦有味”的题旨,然后通过对比论证阐述“完美”的不足和“不完美”的意义,文末再次点题,首尾呼应。全文亮点有三:一是处处点题,逐层对比;二是例子多多,内容丰富;三是文字顺畅,功底不错。标题中的“亦”甚为妥帖,若换作“更”,意思迥异。

不过,文章基本着眼于“为什么”,在“怎么办”层面有待补充;举例宜再精选并有详略;若能联系实际,增加个人感受,则更佳。

坐着“绿皮车”去“拉萨”

● 金华考生

鸣笛声响起,“绿皮车”轰隆隆地向前行去。不时他会被“哐当、哐当”的声音惊醒,瞥一眼窗外,不再是绿色翻滚着的稻田,不再是左右繁密的绿色枝条,是荒漠,是草原,是高耸的山峦,就这样进了拉萨。远远地望见白宫红宫,每天都经历着别样的美好。

那样辛苦的日子不复了。从拉萨回到长三角,只需看一日白茫茫的云海。云海虽美,却不若我大好河山;飞行虽快,可我们怀念半个月中无聊的美好。

风景需一路慢行去体味,这种慢节奏却被当今社会遗忘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书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风景,印刷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再也回不去“洛阳纸贵”的年代,三五十块钱数十万字的书便可拥有,而带来的是不知珍惜与浅尝辄止。这样的书虽然完美,却不若魏晋之人花上数日誉写一遍,虽会有所疏漏,以致不完整,但如此字字句句细细品上一番,倒是比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看上十本要意义重大些。誊写便是那一节节“绿皮车”,载着我们看尽去“拉萨”路上的繁花盛景。

“绿皮车”存在于城市、存在于乡村、存在于旷野,但究其本真,存在于我们一片真心之中。

在这个车水马龙的年代,“绿皮车”只是一种被遗忘了的选项,白领、金领选择了“飞机”,而绝大多数人也会看上“高铁”,“绿皮车”只是少数人的消遣。

但历史的真实不该如此,“绿皮车”终究是个“平易近人”的选项。日本以其机械化、自动化的工业生产闻名,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是个“匠人之国”。任何职业的人都可以成为匠人,匠人精神便是用长久的时间、集中的精力给予一件事,为之毕生努力。尤以一家寿司店的匠人为最,奥巴马在品尝后对其寿司赞不绝口。他身为匠人,用七八年的时间钻研煮寿司中的饭,又用上两三年练习刀工。这数十年历史,不在于职业追求,而在于人生意义路途之美,其他行业的匠人大约也是如此。日本这样繁忙的国度都有如此多人乘坐着“绿皮车”,在去往“拉萨”的路上,找到了极致的风景,而“拉萨”也只成了一个不太重要的符号。

世界上难有臻于完美的事,“绿皮车”虽不完美,但美在其前往“拉萨”的旅途;“飞机”“高铁”看似完美,却全然失了人在旅途的真实意义。

让整个世界坐着“绿皮车”去“拉萨”,前往世界之巅。

得分: 52分

点评: 作为考场作文,这篇文章存在一定“风险”。细心的赏识者会认为此文富有创意,大为赞赏;而粗略的评阅者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难免打压。

细细品味,文章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一是标题大胆,夺人眼球;二是构思新颖,想法独特。作者借“绿皮车”隐喻慢生活及实现方式,以“拉萨”暗喻目的地、心中向往的境界,并以此两个意象串联全文,印证“风景需我们一路慢行去体味” 之主旨。文中多处对比,举例有虚实详略,将“书”喻为“风景”,颇为别致。

篇5: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主持人:吴秀华

时间:2013年3月18日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岁月如歌,青春如画,转眼间,2013年中考离我们只有80多天了。为了让同学们飞得更高,考得更好。今天,我们盘信民族中学九年级全体师生意气风发聚在一起,隆重举行迎中考百日誓师大会。这百日誓师,是圆青春梦想的动员令,是扬人生志气的进军号,是表必胜豪情的铿锵曲

同学们,中考是你们人生旅途的第一个加油站,他意味着你们的希望,你们的前途,甚至是命运和未来,如何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考出理想的分数,我认为要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的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中考形势的正确分析,我们要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去迎接挑战,我们的现实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我们有很好的机遇:一是学校上下精诚团结,校风校貌空前严整,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环境;二是我们遇上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能力极强的教师队伍;三是我们有教育意识空前的家长的鼎力支持;四是我们有273多名遵守纪律,勤奋学习,成绩优秀的你们;五是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考措施。

我们面临的形势:一是中考竞争依然激烈,二是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值较高,三是时间紧、任务重,同学们要在不到90天的时间里完成七门课的复习和梳理。

同学们:“九年魔剑、今日策马闯雄关,一朝试锋、六月扬眉凯歌还”。让我们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直面现实,挑战现实,走过艰难,走过挫折,走向成功。

现在我宣布:盘信民族中学2013年中考誓师大会现在开始。第一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初三(7)班麻婉晴同学发言; 第二项:有请老师代表杨光福老师发言

第三项:龙校长作大会总结

龙校长的讲话,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大家一定不要辜负龙校长希望。为此,我们唯有在竞争中不断超越,在拼搏中熠熠生辉。既然我们选择了中考,我们就没有理由退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好好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做好手中的每一道题,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全力实现我们心中的梦!

各位同学,刚才我们聆听了同学、老师和领导的精彩发言,我们面对关注的目光,听到助威的呐喊,心中应该充满了力量!在余下的80多天里我们要像猛虎一样,神速地、旁若无人般地向着中考终点那一道线猛冲过去。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撞线,是人生中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撞线,它对翻开你生命中崭新的一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会让你的人生如诗如歌,让你的梦想成为现实,会让你登上一座座众人仰慕、风光无限的巅峰!

接下来就让青山见证我们永恒的激情,让大地见证我们铿锵的誓言。有请全体同学起立,举起你们的右手,我们一起宣誓。请麻婉琴同学领宣。

第五项:集体宣誓,领宣人滕春竹

篇6: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一、民族地区中学实施分层教学的背景

(一) 为了教学的需要, 我们学校高中年级一般

来说分了两个层次的班级:重点班、平行班。针对不同的班级实行相应的管理方式, 实行相应的目标考核制度, 这样更有利于老师教学的标准把握。但是分层次的标准并不是以历史成绩为主, 所以无论是重点班还是平行班, 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只有实施分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二) 班级人数多, 生源差异严重, 水平参差不

齐。我所带的高一年级, 每班人数均在60人以上, 学生来自县城中学及各乡镇中学的学生, 历史成绩从80多分到十几分, 甚至几分, 水平相差很大。如果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仍然采取同一教材、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教学手段、同一教学评价的“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 势必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 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 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

存在差异性, 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程度和历史知识积累量的不同, 这必然导致他们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历史知识的智能有所不同, 所以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因人制宜, 才能实现异步达标。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 对于激发学生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减少学生流失, 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起点低, 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竞争性, 淡化形式, 注重实际, 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因此实施分层教学适合民族地区中学的教学实际。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历史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原则,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以下谈谈几点做法:

(一) 了解学生, 给学生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 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 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在对学生分层之前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有全面的了解,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水平、记忆发展水平和学习的意志、品质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 然后进行分层。其具体作法是:开学初先根据学生入学成绩进行初步分层, 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为优秀生;B为中等生;C为学困生, 比例为1:3:2。然后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 教师通过多次的观察和测试摸底, 充分弄清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等, 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 给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 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 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并得到发展。高一起始阶段侧重初中知识的巩固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目标不宜过高, 重在打实基础, 培养学生的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为以后稳步提高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目标、认知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优秀生要求在巩固所学基础上有所提高, 能基本运用初中知识, 巩固高中基础知识。中等生要求巩固初中知识, 理解高中基础知识。学困生要求达到熟悉初中知识, 认知高中基础知识。这样, 较好地兼顾了三个层次的学生, 收效不错。

(三) 实施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分层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因材施教, 因人而教,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同样的教学内容, 教师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并灵活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每节课定出A、B、C三个层次的目标,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 选择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目标, 使学生充分把握自己的学习能力, 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 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应把评价作为手段,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同时产生一种前进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 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 只要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就给以肯定性评价, 并鼓励他们向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篇7:盘信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管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个作文题采用“感悟名言”的方式命题,引导同学们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写作立意】

审题的关键是理解“向后看”“向前看”“懂生活”“能生活”的内涵,以及“向后看”与“懂生活”、“向前看”与“能生活”之间的逻辑关系。

“向后看”是一种审视、反思或总结,“向前看”是一种追求、探索或信念与希望。“生活”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还可以是社会的。不能把“向后看”等同于“沉湎过去”,把“向前看”等同于“积极向前”,而忽略了“看”;也不能脱离“生活”,大谈社会发展史,比如“以史为鉴”;更不能扔掉“向后看”“向前看”,只抓“生活”一词,大谈要思考生活、好好生活等。

【评分标准】

能针对整句名言谈感想,将“向前看”和“向后看”结合起来,辩证地谈两者关系的,属于准确立意。如果材料新鲜典型,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练达、有亮点,可得54分以上。

文章虽有所侧重,但“向前看”“向后看”两点都提及了,属于切合题意,有一定思辨能力,可得48~53分。

仅谈“向前看”“向后看”中的一点,基本符合题意,只要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可得42~47分。

盲目否定“向前看”“向后看”其中一方面,只能得36~41分。如果写“以史为鉴”“思考生活”,属于离题作文,得分不超过36分。

瑞安中学 蔡瑞琛

瞻前顾后,生活之道也

● 温州考生

在历史的时间长轴上,我们渺小如芥子,唯有瞻前顾后,才能生活。

瞻前,是为了更奋力地前进。

海子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我们理应怀揣梦想,奋斗在人生的路上。没有梦想,没有瞻前的意识,便会如蝼蚁一般因循前人之路,庸碌无为。向前看,我们才有方向感,有追求。停步不前不是生活的常态,只有向前不断进发,才是最契合生活律动的节奏。远方,有着未知的美丽,正如汪国真的诗曰:“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瞻前,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瞻前,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在寻找前进的路,我们太多时候在迷惘当下,却不曾抬头望向前方。前方,海阔天空,鸟语花香。

顾后,是为了懂得生活,不被外力左右。

苏格拉底说:“不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回首往事,是为了汲取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时常往后看,我们才会有信心向前走。设想一个人只是盲目地追求未来,一味地向前冲,那么结果必然是悲壮的,就像那骑士堂吉诃德一般,没有想过自己的往事,不曾意识到那个属于骑士的时代早已过去了。“超脱”于生活之外,与风车战斗,这是悲哀的。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得太过迅速,以致人们根本来不及停下匆忙的脚步,认认真真地梳理一下过去,总结经验。直到动车相撞的悲剧发生时,我们才如梦初醒。印第安人有句谚语:“当双脚走得太快的时候,停下来等一等我们的心灵。”是的,生活需要我们回头看。反省过去,懂得生活,才能更好地生活。

顾后是一种成熟。当我们学会“三省吾身”,学会生活之道时,我们才有底气前行在历史的时间轴上。

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着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这是在向我们阐述在人生路上向前看的思想,沉湎于过去,只会增加我们展翅高飞的负担。契诃夫的小说中也有一枚戒指,上面刻着:一切都不会过去。这告诉我们要珍惜过去的经验,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汗水、心血,都是我们的财富,不应该抛弃,这是我们通向未来、通向成功的助力。

瞻前顾后,是一种成熟的智慧,是一种圆润的光辉,指引我们在人生路上昂扬坚定自信地行走,走出一段最美好的生活。

得分: 58分

点评: 文章亮点有二。一是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开头一句紧扣命题,点明论点:“唯有瞻前顾后,才能生活”。接着从“瞻前,是为了更奋力地前进”与“顾后,是为了懂得生活,不被外力左右”两方面展开论述,阐明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进一步强化中心论点。

二是善于引用名言警句,合理表达文章观点。从海子到苏格拉底,再到犹太王戒指上的铭文和契诃夫小说中的话,信手拈来,皆成文章,既丰富了内容,又美化了语言,增强了感染力,表现出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开阔的阅读视野。

昨天、今天、明天

● 温州考生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生活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从某种角度看,它是前进的。生活作为动词,它是即时的,是当下的;生活作为名词,它便有了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三种存在形式。

萨特曾说,有些人喜爱过去的生活,因为过去于他们有一种文化或审美的价值。过去的,可以是一段记忆,它曾寄存在你的躯壳,依赖灵魂的主宰,或多或少在你的人生篇章上留下印痕。回忆它,就好比翻阅日记,在你指间抚搓而过的纸页发黄发脆了,那些或哭或笑的片段便如同落叶归于厚土,使人生厚实起来。过去的,可以是一段历史,有人说忘记即是背叛。历史是属于一个人抑或一个朝代,都具备其独特存在的意义,它很多时候被当作过去的副本,即便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历史是古与今的桥梁,是过去的生活的载体,不应该被忘记。面对昨天的一切,我们或许应该学会放下什么、握住什么。

明天,即未来,它超越当下的时间构图,又以当下为基础。向前看,看到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的昨天,或许是昨天没有的,或许是昨天已有的,它都可以以一种虚浮却无比真实的存在形式架构于未来的土壤之上。无论如何,我们多半希望看到生活的美好,就像儿时在门前守望巷口吆喝卖糖葫芦的小贩到来般的心情,轻盈而又沉甸甸,没有什么可以让它熄灭。

人生即在俯仰之间,俯首是春,仰首是秋,就像奔波的流水,不可遏止。因此,在转向过去抑或未来的过程中,现在也就死去了。我们的思想可以发散到过去,灵魂可以飞翔至未来,但精神与躯体的内核却从未游离现在。昨天固然珍贵,明天纵使美好,今天才是生活真正的模样,不离不弃地与内核同在同亡。当翻阅史籍,与历史对话时,是为了明白今天的生活如何沉淀;当仰望天空,以光速穿越时,我们要记得背后的草地是我们现在栖身的地方。

生活,即活在当下。向后看,我们看见菲薄的流年,看见如花的容颜,感受历史的浪潮,品味古书的深远,我们懂得过好当下的生活;向前看,我们望见一个国家的崛起,望见一枚卫星的升空,遐想不同的生活,盼望青果的成熟,这样,我们才能活在当下,活得精彩。

昨天、今天、明天,生活的列车不靠站。

得分: 50分

篇8:民族地区中学历史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素质,素质教育

新课程体系以全新的理念,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变教堂为学堂, 要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深远的影响, 为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可是, 由于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教学设施配备和学校硬件建设的差异、社会力量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的差异、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 这对不同地区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而我们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的高中历史教学即将面临一些困境, 这既是新的机遇, 也是新的挑战。下面谈谈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协调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首先, 我们老师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也就选择了奉献, 选择了责任。其次, 要有与时俱进教育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完成五个转变: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3.由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应提倡发现性学习, 由学生自己通过发现性学习所获取的知识更具有长久性和实用性。4.由重教学结果到重教学过程转变。教学结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过程更为重要, 在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体验, 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培养各种创新能力。5.由单一教学向合作教学转变。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 我们每一个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显得十分有限,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之间要通力合作, 发挥集体的智慧, 形成教育合力, 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 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对于每一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进行反思, 我们历史老师有一个优势, 在一个班上课后进行反思, 发现的问题可以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让反思成为我们的一个习惯, 同时反思也可以促进我们教师的成长。

二、搞好课堂教学设计, 做到“四化”

1.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化。

(1) 问题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主线, 也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 用好教材的原有问题 (不能迷信教材与教参, 注意答案的开放性) ; (3) 教师创设问题 (挑战性、开放性、思考性、层次性) ; (4) 问题的处理 (问题的分解—化难为易) ; (5) 学生提出的问题。

2.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化。

课堂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 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如《美国联帮政府的建立》一课中, “美国独立战争”这一目, 教材的线索是美国内战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知识点有序的罗列。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丰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完整的历史概念, 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否则, 毫无目的的问上一两个问题, 为问而问, 既不能给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又不利于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3. 学习步骤合理化。

我认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步骤设计至少必须有以下四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的环节:第一, 复习旧知识—找到新知识立足点;第二, 出示新内容—告知学生学习目标;第三, 呈现新知识—嫁接同化形成新网络;第四, 巩固检测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迁移、转化。

4. 学习结果的可测量化。

我们要想知道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 学生是否已经获得了所教的知识, 就需要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测量化。

三、开展好活动课, 寓教于乐

活动课有利于创设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活动课有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特征。

1. 活动的自主性。

历史活动课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地制定活动的计划, 确定活动的形式, 选择活动伙伴, 组织活动开展, 参与活动过程, 展示和评价活动成果等,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发挥指导、咨询的作用, 成为整个活动中的一份子。

2. 创造性。

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及灵活运用中表现的创造性因素。活动课中观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创造提供自由发展的舞台, 从而能够充分发掘他们自身的创造潜力。活动课一方面需要教师讲授, 但更多的要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参加或接触学科实践、社会实践, 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并在实际中直接或间接的吸取新知识, 培养提高学课能力。

篇9:中学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渗透

一、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是世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影响了亚洲和整个世界, 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尽的魅力。而近代以来, 因累受西方列强的入侵, 及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民族文化不断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之后, 外来的流行文化蜂拥而入, 从日本动漫、好莱坞大片到近年的“韩流”等等, 轮番轰炸我们的青少年, 外来商业文化、快餐文化横流, 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甚至有被边缘化和被遗弃的可能。如果没有自身的民族核心文化,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不可能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 而学校教育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尤为重要。

二、音乐教育在民族文化教育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是人的教育。”爱因斯坦也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 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可见音乐教育对于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形成来说是多么重要。优秀的民族音乐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正如德国歌剧大师瓦格纳所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如《诗经》中的民歌《伐檀》和《硕鼠》, 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痛恨之情。《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进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熏陶。

三、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渗透的实施办法

1. 精选蕴涵深刻民族文化内涵的音乐作品为教学内容。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民族文化渗透并非易事。本人认为, 首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遴选工作。音乐新课标重点强调:“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因此, 首先要精选一些健康的, 长期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 蕴涵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的, 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如《阳关三叠》、《黄河大合唱》、琵琶曲《十面埋伏》等等;其次要精选一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歌曲, 如蒙古长调、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新疆维吾尔族的《阿拉木汗》等等;再次是一些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 如《我的中国心》、《乡恋》、《江南》等等。这些音乐作品无不蕴涵着中华民族高尚的情操和高远的情韵, 其深厚的人文内涵、鲜明的艺术特色, 无不令人倾倒。

2. 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途径。

要想使学生乐于接受民族音乐, 对学生进行成功的民族文化渗透, 还得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渐趋完善和成熟的特殊阶段, 自我意识强, 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对知识信息的摄取有较强的主动性和明显的选择性。面对这样的学生, 音乐教学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除音乐本身的魅力外, 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音乐活动也极为重要。我的课程设计可分成三个方面。

(1) 情感体验。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的欣赏和学习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运行的体验过程, 所以, 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感受的主要实践方式, 也是师生交流的最佳切入口。音乐课的课程设计必须突出音乐性、情感性, 以情为媒, 进而实现民族文化的渗透。

(2) 形体活动。根据中学生好动求新的特性, 可在音乐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形体活动, 这种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能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 能使学生的听觉和运动觉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促使学生更生动、准确地感受音乐, 从而更好地达到渗透民族文化的目的。形体活动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是以体验音乐情绪为主的简单形体活动, 其次是以创编为主的音乐表演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可以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主题、情绪、意境即兴创编适当的形体表演活动, 也可以是以体验音乐风格为主的舞蹈活动。

(3) 合作探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进行合作探究式教学, 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课前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的音乐资料;课堂教学过程中, 设计与民族文化有关的导向性问题, 让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学习、合作探索的空间。通过合作探究, 进行民族文化方面的引导, 能在理性层面上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上一篇: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下一篇:一本大学有哪些学校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