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论文

2022-04-20

摘要: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取代广播电视成为主要的文化娱乐传播形式,尤其是在影视作品领域,文化创意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尤其是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日益提上日程,知识产权侵权延伸到这一虚拟世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论文 篇1:

创新扩散视角下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创新扩散相关理论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创新扩散相关理论的不断改革,形成了一种创新型的扩散视角理论,在此种创新扩散视角下,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本文就创新扩散视角下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策略展开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创新扩散;知识产权;策略

知识产权制度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依法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权,并受到保护的法律制度,其中知识产权制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分别为:著作权利制度、专利制度以及商标制度等;在知识产权制度实施过程中,没有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其智力成果。实施知识产权制度,可以起到激励创新,保护人们的智力劳动成果,并促进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种激励和保护机制。

一、创新扩散视角下著作权制度完善策略

1.拓宽合理使用范围以鼓励创新扩散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主要指的是在法律规定的特殊范围内,使用者可以在不用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以及不用付出任何相应费用的前提条件下自由地使用著作权作品,此制度最早实施于英国,随着英国判例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最后将此项制度以成文法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实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主要是为了鼓励薪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同样是推动我国创新信息扩散的有效措施,所以,在鼓励创新扩散的视角下,想要有效地完善我国著作权法,首先非常有必要扩宽著作权制度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其中我国著作权法当中的第13条中重新解释了复制权,将数字化方式的复制行为纳入到著作权人控制的复制权利范围内,同样临时复制也属于复制权利范围内,然而,伴随着临时复制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复制形式,由于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用户通过浏览网页即可对作品阐述一种新型临时复制,此种复制是否属于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利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争议,经过欧盟法院的判定,此种临时复制不构成侵权,由于这种临时复制属于网络传播的必经过程,是著作權法合理使用制度的例外[1]。

2.完善权利穷竭制度以促进创新信息扩散

第一,权利穷竭主要指的是在著作权保护范围内的作品当在市场上首次销售过后,其便可以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作品创造者没有权利干涉市场上的自由交易,也就是说作品创造者的相关权利穷竭;此制度主要用于调整作品购买者与市场自由交易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作用是减弱著作权的专有性,以及减少著作权对作品在市场上自由交易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而为作品的广泛流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由于作品传播对于创新扩散而言至关重要,制定知识产权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其权利穷竭制度,使得为推动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第二,目前我国实施的著作权制度没有构建健全的权利穷竭制度,仅仅是呈现了不适合使用权利穷竭制度的情况,并没有清楚地解释权利穷竭制度的真实内涵,也没有深入分析权利穷竭制度的真正意义,其中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当中的第81条当中只是在以往的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对其不适合使用权利穷竭制度的情况进行细致化的阐述,并且也增加了一条法律制度条款,那就是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传播作品的行为纳入此条法律条款进行监管,使得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传播作品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创新扩散的视角下,在制定著作权法过程中,立法者应当高度重视权利穷竭制度的重要性,将权利穷竭制度纳入到著作权法的第四章《权利的限制》当中,并且科学、明确地规定可以使用权利穷竭的范围和情况,不断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当中的权利穷竭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上作品的自由交易,推动创新信息飞速的扩散和传播[2]。

3.重新审视保护技术措施的合理性以推动技术发展

就我国目前实行的著作权法而言,其将技术纳入到保护范围当中,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质疑,主要是因为技术措施会阻碍社会公众的言论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等方面权利,以及阻碍社会工作对作品进行合理的使用,另外,由于技术措施的发展会对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著作权法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主要提现在未经允许不可躲避、避开、破坏以及破解技术措施等行为,同样也不可随意对技术措施进行修改,然而,这些行为正式分析技术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我国信息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著作权法将技术措施纳入到保护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我国相关科学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就我国当前著作权法的修正结果来看,立法者不仅没有重新审视保护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反之在我国著作权法的第78条当中增加了禁止规避技术措施的行为,加大了规避技术措施行为的惩罚力度,立法者之所以如此修正,主要还是为了更加有效的惩罚规避技术措施的行为,更有效地保障著作权的法律效力,在技术扩散的视角下,规避技术措施的行为证实此项技术措施存在一定的缺点,对此项技术措施进行规避行为,其实是对此项技术措施进行完善的一种方法,所以,通过强化技术措施保护的规定并不能有效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目前有很多法律学者和法律专家一致认为废除保护技术措施的规定过于坚决,在制定技术保护措施规定过程中,立法人员应当充分考虑规避技术措施以外的情况,进而为技术措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前提条件和空间,使得更好地保护著作权[3]。

二、结语

总而言之,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科学革命的时代发展中产生,并且受到我国科学信息技术革命的严重影响,因此,在创新扩散的视角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必然需要遵守创新扩散发展的规律,致力于推动创新信息的传播,鼓励创作出更多完善的产品,以及提升产品的服务水平和生产水平,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法律权益,让著作权人的作品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唐伶俐.创新扩散视角下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策略研究[J/OL].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08):118-123.

[2]刘颖.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3.

[3]沈凤君.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

作者:胡又丹

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论文 篇2:

论网络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摘要: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取代广播电视成为主要的文化娱乐传播形式,尤其是在影视作品领域,文化创意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尤其是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日益提上日程,知识产权侵权延伸到这一虚拟世界。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具有许多不同于现实世界侵权的特征,本文介绍了文化创意产业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状况,现有法律体系的薄弱之处,保护知识产权速哦面临的困难,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有益探索。有助于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对其立法的建立、健全和相关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有所裨益。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制度;网络环境

作者简介:薛凯(1990-),男,汉族,河北邢台人,郑州大学法学院13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理学。

一、引言

知识产权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企业利润增加、个人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我国政府多次重申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立场,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在2010年,国家版权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曾经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3个多月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依法破获了一批重大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惩治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有效规范了网络版权市场秩序,这对于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积极影响。①

二、文化创意产业简介

文化创意产业,即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有时也简称创意产业,美国称版权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创新、个人创造,它是一套围绕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所组织起来的新型生产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涉及跨行业的交叉领域,从传统的手工艺、出版业和音乐艺术,到以更高科技和服务含量为导向的领域,如视听、设计和新兴的交互式多媒体(人们借助电脑,通过键盘、显示器、鼠标、数据手套、摄像头、麦克风等外围输入设备以及与相应的软件配合就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等。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意产业提供的文化产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知识创新的成果很难被知创新者控制;

第二,对知识产品的个人消费并不能影响他人的消费,无数个人可以共享某一公开的信息资源;

第三,知识产品是一种易逝性资产;

第四,知识产品具有公共性,越多人使用就会越有价值,扩张社会的无形类资源总量。③

三、网络环境下的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特征有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强融合性等,这意味着创意产业最重要

的资产就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一种对创新的激励机制、保护机制、引导机制和加速机制,使创新得到蓬勃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的创意产业具有自己的特点

1.虚拟性。在传统物质环境中,智力成果总是与相应的实体性载体结合在一起;而在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的非实体性决定了文化作品极容易被传播,易被他人非法使用,这增加保护工作的难度。

2.专有性弱化。网络信息的公开性正在削弱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智力成果的垄断权,并且网络信息使用者的知识产权专有意识在逐渐淡化。

3.时空无限性。网络消除了信息交流中的时空障碍,使我们很容易接触到海量资讯,是名副其实的信息大爆炸时代。④

(二)网络环境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冲击

在网络环境下,作品通常是以数字化的形式的创作、传播、使用,侵权行为很容易发生,引发了一些现行知识产权管理法规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得著作权人维护合法权益更加困难。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有学者认为主要涉及一下五个方面:一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安全和控制;二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法律问题;三是网络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四是网络经营者和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和义务;五是网络环境下的“国际私法新问题”。⑤

1.在网络环境中文化产品的著作权问题

自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产生以来,纸张是主要的信息载体。不过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不仅记录在纸张上,而且被刻录在硬盘、软盘或光盘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加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我们正式进入了网络时代,存在于网络上的文化作品与其他固体形式的作品并無本质的区别,一经产生就受《著作权法》的保护。⑥

为了个人学习或欣赏,复制一部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这已经是被各国法律制度所认可。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个人将作品数字化再“上载”到网上,就会侵犯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用户从国际互联网上复制作品以供自己使用,已经损害并将继续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

2.知识产品在网络中的传播发行问题

版权作品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以电子数据流形式传播,将成为版权作品发行传播的重要形式。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出版发行自己的作品,这些新情况将对我国著作权法中出版社的权利、出版合同等现行出版制度造成冲击,出现的新问题涉及著作权及其领接权、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各个方面,成为著作权法律亟需解决的复杂问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发表权是作者的基本权利之一。为应对互联网对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挑战,2001年著作权法修订时新增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司法解释也确认了作品的网上发表和传播予以保护。⑦

快播公司侵权案是作品网络传播技术进步与著作权法律保护制度发生碰撞的典型案例。快播公司开发一款流媒体点播平台,由快播服务器软件和快播客户端播放器软件两部分组成。点播网站站长将非法获取的影视作品上传至点播平台,网络用户使用客户端播放器软件搜索影视作品,快播公司将搜索直接指向点播网站站长发布侵权影视作品的页面,快播公司为点播网站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通道。在这一模式中,快播公司客观上为侵权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帮助,主观上具有过错,在调查中获知快播公司积极联系点播网站站长,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其行为构成了网络信息传播权的间接侵权。

网络服务提供商不会直接提供内容,只提供搜索链接、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声称自己没有能力审查作品的版权状况,不应当对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他们利用了避风港原则制度的漏洞,由于相关配套制度缺失,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打法律的“擦边球”。一些网站以提供搜索链接、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名义,鼓励、怂恿员工甚至雇佣他人假借“网友”的名义大肆非法传播他人作品,攫取巨额非法利润,破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⑧

四、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的困境

(一)识产权制度对创意产业的双重影响

1.积极作用

知识产权制度以知识成果的产权明确界定和有效保护为主要特征,为自主创新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和一个外部的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对促进自主创新和发展创新型国家具有关键的作用。

(1)积极推动作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仅有效维护了产权人的合法利益,而且激励竞争者进行更多的发明创新,带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2)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为国内创建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能够吸引国外的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推动本国的技术创新,促进国际的科技交流和合作。

2.消极作用

(1)在一定期限内他人未经权利人的同意不得使用或仿制其专利技术,使得先进技术未能得到全社会的充分利用;阻碍了科技成果更大范围的传播,使得科技成果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降低。也延长了发明与创新的循环周期,如果专利保护期限越长,个人独占利益越大,社会潜在损失也越大。

(2)对知识产权过高保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利的,忽视本国的国情。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可以利用知识产权合法地垄断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市场,造成价格垄断或技术垄断;而国家的民族企业往往不善于运用知识产权交易规则,在知识产权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平衡国内外利益,制定双赢的知识产权制度。⑨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道德困境

有权威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制约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软件盗版。但是2000年人民日报网络版曾经做过一个题为“你会购买盗版软件吗?”的網上调查活动,共有1642位网友参与了此次调查活动。结果显示,67%的网友选择了会购买盗版软件,10%的网友由于认为其质量没有保障而不会购买盗版软件;7%则认为盗版软件是不合法的,所以不会购买,这说明广大网友的法律意识还有待加强;另有4%则因为盗版软件没有升级服务而不会购买。

近七成的人会使用盗版作品,从法律角度来说,人们的法律思维较淡薄,我国国民素质还有很大提高空间;不过从现实生活而言,这也是迫不得已的,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民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购买力较低,而进口软件价格昂贵,迫使单位和个人购买盗版软件,这是不能单纯的以道德的标准来评论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还在追求基本的物质生活时,是不会考虑更高层次的需求。⑩

无论何时都要尊重和保护知识创造者的权利和利益,这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表现,但是,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根本无法购买那些昂贵的软件,严格的软件保护就是不合理的。获得英国政府赞助的“知识产权委员会”曾提交一份报告,肯定了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不应该盲从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法律和措施,应该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11

(三)文化企业知识产权的流失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我国市场经济的缔造者和参与者;文化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占据首要位置。文化企业的繁荣不仅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为国内民众甚至世界民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随着我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企业必将面临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现实中文化企业面临着知识产权流失的困境,从知识产权流失的渠道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1.企业改制中的知识产权流失。包括企业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破产等,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无形资产,造成知识产权被低估或漏评。

2.企业合资。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合资合作中,忽视了企业无形资产的保护,知识产权流失很严重,尤以企业商标权的流失为甚。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在合资时允许外商无偿使用企业商标,低估中方企业商标价值,外商买断或获得商标使用许可后,以各种理由不使用中方商标,转而大力宣传外资商标,实际中民族品牌被大量抹去,代之以外商品牌。其中第三种方式是外商实施扼杀我国民族品牌的商标战略的惯用手段。

3.企业人员流动中的知识产权流失。企业员工在调动、跳槽时,通常把企业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客户资源带走,再通过各种手段躲避法律规制,从事与原企业相竞争的工作,削弱了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一)建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2005年1月份国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成立,并启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项目,于2007年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指导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制定和施行将对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产生深远的促进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应以这一《纲要》为指导,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和运作能力。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应该包括:

1.知识产权创造战略。企业应当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首先在对自身技术能力分析后,充分发挥技术比较优势,加强与其他先进企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合作。

2.专利运用战略。取得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主要任务,然而,专利权的价值并不在于权利本身,而是着眼于专利权的战略运用。创造发明运用的主要形式有:一是通过专利的排他性独占权实现企业生产产品的利益最大化;二是通过授权许可直接从知识产权获得许可费收益。

3.专利群战略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专利群就是研究开发的专利涉及多种知识产权类别、学科和技术领域,还关系到其他企业甚至国外的知识产权。另外,现代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总是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研究开发战略相协调,从经营战略的顶层设计到具体的各个环节实施都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制。

制定知识产权战略使企业获得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谋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策略和手段。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资源、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将会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12

(二)对于文化企业知识产权流失问题,可以实施对策有:

1.提高企业管理层保护无形资产的,规范企业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建立知识产权部门,综合管理企业知识产权;

2.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估,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建立健全人才的激励保护机制,制定科学的员工学习培训机制,实施内部流动制度,加强契约关系。13

(三)采用网络安全技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除了法律手段外,使用技术手段也是防范网络信息资源侵权的一种重要手段,根据我国现有网络技术水平可以采取的技术手段有:

1.访问控制技术,即对特定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否能访问和访问的深度和广度的控制技术;

2.数据加密技术,即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将信息(或称明文)经过加密钥匙及加密函数转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接收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还原成明文,防止网络传输中数据被窃取;

3.数字水印技术,即在保存或传送的原始数据中嵌入特定的版權信息,不容易被人觉察或注意到。用这种方法来判定原始数据的版权,可以作为法律上侵犯版权的证据。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4

(四)网络作品附载权利管理信息

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量的海量性,即方便民众轻松获取信息,也给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合法利用造成了障碍。例如,想转载网上作品,寻找权利人授权往往是异常困难的;如果作品在上网时都加载了一定的著作权信息,如作者、联系方式、授权条件、权利有效期等,则著作权授权就有了较明确的方向,著作权电子商务也得以顺利开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CT以及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将这种著作权信息定义为权利管理信息(或称版权管理信息)。所以,要在信息时代确保合法使用网络作品并对作者权益进行充分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建立作品权利管理信息的附载机制。15

六、总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互联网科技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贸易、研究、教育、娱乐等方式,并将继续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如果我们能够群策群力,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制度,并汲取全球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全球竞争力,一定能够实现创意产业的跳跃式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石。

[注释]

①赵红仕.百度、快播公司侵犯著作权案解析[J].中国版权,2014.

②陈昌柏.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优化配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59.

③上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优化配置>第158页.

④曾一盺,邱力生,刘华,任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5.

⑤王威.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之新探[J].改革与战略,2007.

⑥周兴芳.数字网络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2).

⑦张海兴.著作权模式下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⑧赵雁北.浅论电影版权侵权的救济途径[J].观察与思考,2014.

⑨乔瑜.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J].法制与经济,2012.

⑩曾一盺,邱力生,刘华,任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李刚.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2毛金生.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3朱雪忠.国有知识产权流失问题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0(2).

14王林廷.论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知识产权保护[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2).

15杨鸿.〈反假冒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执法规则研究[J].法商研究,2011.

作者:薛凯

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论文 篇3:

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支撑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末初建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2004年,我国提出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凸显。如果说我国最初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挑战的话,那么党的“十七大”所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则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的、自主的选择。

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制度创新,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无疑就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那么,在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下,我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权制度呢?吴汉东教授在他主编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中给出了答案。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制度是柄双刃剑,它在发挥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创新精神和物质利益以促进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进一步创新的障碍而增加进一步创新的成本。基于此,吴教授提出:“我们不仅要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而且必须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只有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才能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

那么,何谓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有何不完善之处?应该如何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这一制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呢?吴教授与他的合作者们写出了这本书,以与众读者分享他们的思想与智慧。

这本书的第一章作为全书的纲领,对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作了一个基本分析:第二章至第十三章分别对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的各具体制度的现状加以评价,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以完善法制:第十四章阐述知识产权法典化问题;第十五章分析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协调与完善;第十六章论述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的完善。这样的篇章体例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不仅指法律规则的完善,更包含法律规则的切实执行。”而且,“由于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规则及其执行是以一定的知识产权政策和知识产权战略为基础和指导的”。因此,“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还意味着具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政策和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战略”。

比照这一“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标准,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虽然信守了国际承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确实存在不完善之处。如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中关于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存在缺位,既表现为实体法的缺位,对一些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不能依据法律加以确认,也表现为法律责任的缺位,从而不能对相关滥用行为加以规制。再如,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执法与司法也存有不足,致使知识产权制度难以落到实处。另外,我国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都有待进一步强化。这一系列的不足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借鉴国际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知识产权法的研究,加快知识产权体系化与法典化进程,注重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从而服务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中国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是吴汉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基金项目“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于2008年4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知识产权专业的学习者、研究者,从事知识产权执法与司法的实务工作者,如果您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与前景有不解不处,如果您关心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请找来这本书静心阅读,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作者:刘 睿

上一篇:篮球课程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城市输配风险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