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奖学金制度完善论文

2022-04-15

摘要高校奖学金制度是高校教育激励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奖学金制度的德育功能却有所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对奖学金制度进行系统、科学的优化,整体提高奖学金制度的激励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德育功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奖学金制度完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奖学金制度完善论文 篇1:

我国高校国家奖学金评定制度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摘 要] 在当前现有的高校各项制度中,奖学金评定构成了其中很关键的高校制度。高校通过设置国家奖学金的途径与措施,应当能够突显奖学金本身具备的激励价值与导向意义。与此同时,评定国家奖学金还能体现必要的资助性意义。截至目前,多数高校都已意识到公正评定奖学金的必要性,因此也在着眼于健全现有的具体评定机制。然而不应忽视,高校在现阶段的评定奖学金全过程中仍然表现出多种漏洞或者弊端,高校对此亟待探求健全评定制度的有关举措。

[关键词] 我国高校国家奖学金评定制度;现存问题;完善策略

[

从根本上来讲,高校奖学金体现为资助学生以及激励学生的重要价值。近些年以来,各地高校都设置了相应比例的国家奖学金。在各个学期中,高校通常都会经由全方位的评定过程,从而筛选出当前能够拥有奖学金资质的学生。但是实质上,高校目前现存的各项基本评定制度尚未达到最优的透明性以及公开性[1]。探究其中的根源,就在于高校及其有关部门在涉及评定国家奖学金的某些操作中仍然欠缺信息透明度。在某些情形下,本该获取奖学金的在校生还可能由于恶性竞争从而丧失获取资格。因此可以得知,高校只有通过健全评定机制的途径与方式,才能在根源上保障国家奖学金能够得以正确发放。

一 高校评定国家奖学金的重要意义

国家奖学金指的是有关部门针对高校学生设置的专项性物质奖励,高校设置上述奖学金的根本宗旨在于实现针对优秀生的适当奖励与资助,从而鼓励同学们在自身的未来学习以及未来实践中精益求精,并且获取更优的成绩[2]。在目前的状况下,高校奖学金日益表现为多样化的趋向,其中涉及到专项性的成果奖励以及其他种类的物质激励。因此可见,国家奖学金的设置与发放在客观上有助于认同在校生当前拥有的优良业绩与成果,同时也创建了良性竞争的整体校园氛围。

奖学金本身体现为多层次的价值与作用,其中的核心价值应当包含激励性、学生导向性以及资助在校生的特征。经过分析可知,奖学金最为关键的价值应当落实于全面实现在校生的激励[3]。高校如果能正确完成评定奖学金的整个操作过程,则能够借助外界刺激与外界激励的途径与方式来调动同学们在面对各学科学习时的热情,同时也突显了奖学金特有的激发作用与鼓励作用。在目前看来,高校有必要借助发放与评定奖学金的举措来鞭策后进生并且鼓励优秀生,从而创建了优良的校园氛围。

二 奖学金评定制度的现存问题

(一)欠缺透明性较强的评定方式

从当前的评定奖学金具体流程来看,目前仍有较多高校并没能全面关注创建透明性的奖金评定方式,针对某些关键性的评定信息没能将其呈现给全体在校生。由此可见,现阶段高校仍然欠缺透明性较好的评定奖学金具体机制。例如截至目前,很多在校生在面对奖学金评定的有关操作时仍然表现为迷茫性,这是由于同学们没能全面明确与之有关的评定细则以及其他操作规程[4]。除此以外,仅有少数的在校生已经知晓可以运用公开答辩或者自我推荐等途径来评定奖学金。至于那些极少获得奖学金的在校生而言,针对奖学金的关注就表现得更少。

(二)忽视公开与公示评定结果

在每个学期的时间段内,各个院系通常都要经由评定过程来选出可以拥有国家奖学金的优秀学生。然而实质上,很多院系及其负责人员并没能真正将上述的评定结果公示给全体师生,以至于奖学金评定的整个操作流程都欠缺公开性。近些年以来,多数高校已经能够借助网络公告或者张贴公式等方式来实现上述评定结论的全面公开。但是与此同时,高校针对整个评定操作却并没能予以公示。此外,某些高校院系甚至不去公布当前阶段的评定结果,上述现状很可能阻碍了正确发放国家奖学金[5]。

(三)仍然存在潜在的恶性竞争现象

在校生如果拥有了该学年的国家奖学金,那么意味着将会增添自身的经济收入,并且获取特定比例的物质激励。因此由于受到上述的利益驱动,以至于当前仍有很多院系表现为恶性的奖学金竞争状态。例如某些在校生为了获取该学年的评定资质,通常就会暗中勾通院系辅导员或者其他负责人员,从而借助某些不当的途径或者方式来确保自身获取竞争资质。探究其中根源,就在于高校在评定国家奖学金的同时并没能密切关注最根本的学生德育。与此同时,有关负责人员即便察觉到了上述的恶性竞争,那么对此也表现为漠视甚至纵容的心态。

三 探求完善举措

截至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致力于构建完整度较高的奖学金评定机制,尤其是涉及到国家奖学金而言。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奖学金体现为数额较高以及评定过程较为复杂的特征,因此有必要从源头入手逐步健全并且优化当前的各项评定措施。高校只有在优化评定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创建可行性与科学性更强的评定操作机制。与此同时,高校运用上述举措也有助于避免表现为不透明或者不公正的评定结果。具体在现阶段的有关实践中,高校还需关注如下的评定制度完善举措。

(一)运用民主方式来评定国家奖学金

高校如果要獲得健全度更高的评定奖学金有关制度,则需全面着眼于民主评定。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全面引进民主评定的举措在客观上有助于给出科学的评定结论,同时也消除了潜在性的不良竞争行为[6]。从本质上讲,国家奖学金通常都是仅限于特定的资金与资源,然而申请获得上述奖金的在校生总数却是相对较多的。在此前提下,高校在筛选申请人时就要格外关注全方位的公平竞争,确保运用公正并且公平的筛选方式来实现民主评定,从而创建了民主性更强的高校管理氛围。

具体在评定奖学金的有关实践中,作为各个院系有必要将竞争机制全面引入整个评定过程。与传统方式的奖学金评定予以对比,可见公开竞争更加吻合了民主评定奖学金的宗旨与目标。例如近些年以来,很多高校院系都在致力于引进现场答辩的评定环节。在申请人全面完成答辩的前提下,评定委员会再去对其予以综合性的评判,然后运用公式的做法来呈现评定结果。

(二)公开全部的评定信息

某些高校院系之所以无法获得公正性较强的评定结果,其中根源就在于欠缺公开信息的认识。由此可见,各个学院都要将当前的评定结论予以全面公开,确保在现有的公开信息中包含各项有关的获奖信息。在此前提下,高校还需凭借信息化手段来实现针对信息获取渠道的全面拓宽,确保能够依托多样化的网络载体来完成多层次的信息公开操作[7]。例如在目前看来,某些高校已经设置了便捷化、固定化并且覆盖率较高的学生网络平台,确保将当前的各项评定信息全部上传至校内的学生平台。

除此以外,高校还需妥善监督评定奖学金的各个流程与步骤。这是由于,高校是否具备健全度较高的评定监督模式,其直接关乎奖学金的发放能否达到公正性。因此从现状来看,高校以及各个内部院系都要致力于强化奖学金监督,针对涉及到国家奖学金的各项事宜予以全面监督,以便于保障在校生应有的知悉权利。

(三)全面量化现有的评定指标

从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然过多依赖于定性化的奖学金评定方式。具体而言,高校在设置多层次的评定奖学金指标时,通常都会涵盖学生综合素养、基本道德水准以及其他各项主观指标。然而实质上,上述评比方式很可能趋向于随意性以及主观化,其中欠缺应有的客观因素[8]。在过多依赖主观印象的前提下,奖学金评定就会表现为某些人为倾向,甚至还可能丧失最基本的公正性。

因此为了全面加以改进,当前针对国家奖学金有必要设置更多的量化评定指标。相比于定性化的评定指标而言,量化指标体现为更优的科学性,同时也避免掺入多样化的主观评判。例如对于高校而言,可以通过设置量化分值的方式来开展评选。此外,高校针对某些含糊性的现行评价指标都要予以相应的改进,从而确保同学们都能凭借直观观察来透彻了解奖学金评定的具体环节与具体流程,对于自身在现阶段的弱点与缺陷也能够予以妥善弥补。

近些年以来,很多高校都在着眼于运用奖学金来实现全方位的激励作用,针对在校的优秀生予以相应的物质激励。由此可见,国家奖学金在本质上构成了不可或缺的高校奖励措施,其能够激励同学们逐步提升自身现有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具备引导全面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完善现存的奖学金评定模式过程中,高校部门仍需秉持公平透明的宗旨与目标,在此前提下提升了国家奖学金应有的实效性与激励性价值。

参考文献:

[1]罗丙能.“稀缺—竞争—行为”理论框架下西部地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奖学金制度改革探视——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08):75-78+96.

[2]史志慧,寇文逸,石茳霞,等.一種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评定高校综合奖学金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8,39(04):52-53+15.

[3]冯朦,花子健,杨中婕.基于高校精准资助工作过程的思考——以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1):231-232.

[4]尚以迪.关于高校奖学金评定制度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5,34(07):111-112.

[5]田苏宏,方璐.从奖学金激励功能探析高校奖学金评定制度的优化[J].高校辅导员,2014(01):67-70.

[6]王再军.高校奖学金量化评定模式探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04):101-103.

[7]马艳艳.委托代理理论下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的激励机制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6):23-24.

[8]吴涛,许华山,王丽莎.论高校奖学金评定程序的完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01):17-19.

作者:贾越

高校奖学金制度完善论文 篇2:

论高校奖学金制度德育功能的发挥

摘要 高校奖学金制度是高校教育激励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奖学金制度的德育功能却有所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对奖学金制度进行系统、科学的优化,整体提高奖学金制度的激励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 奖学金制度 德育功能

Discussion of Playing the Role of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in College Scholarship System

ZHANG Yuri

(Student Work Depart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Key wordsscholarship system; moral function

高校奖学金是政府、高校和社会资助机构设立、评定并发放给品学兼优学生的奖金。高校奖学金制度是指高校中奖学金从设置到评定、发放以及后期管理而形成的一整套工作体系,该体系以学生评价为基础,通过授予荣誉和发放奖金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和资助,以实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达到刺激需要、激发动机、诱导行为之功能,使学生充分激发其内在潜力,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1 奖学金制度的概况及其与德育的关系

我国高等学校奖学金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奖学金形式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各高校校设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各社会组织或个人设立的奖学金等。

奖学金制度的运行机制的核心是激励理论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实施和应用。激励理论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激励的含义是指激励者针对激励对象的需要,设置外部诱因进行刺激,以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并使其按照激励者的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激发是调动个体的行为动机,鼓励是对个体的行为加以控制。相对应的高校奖学金制度的运行机制其实就是把奖学金和荣誉称号作为一种外部诱因,对学生进行刺激,调动其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按照教育者的期望和培养目标,努力奋斗,不断进步,成长成才。奖学金制度的基本行为过程是“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教育者的价值观和导向性。德育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因此奖学金与德育工作有着紧密的关系:首先在我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奖学金与德育互为载体,互相促进。奖学金有着明显的德育功能,也是德育工作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重要载体和工作环节,而德育对奖学金制度有着明显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两者在工作实践中表现出很强的交互性。

2 奖学金制度德育功能弱化的现实困境

2.1 价值导向异化

各高校的奖学金制度都把道德品质的水准作为一个重要考核内容,在综合测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20%一40%)。但由于我国社会正处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四个深刻变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不断向校园渗透。部分师生对于奖学金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有的学生为了能够胜出,不惜降低道德标准,作假制假,不择手段。而在具体实施测评中,对道德水准的评定往往难以操控和量化,因此测评程序容易走形式,而结果也容易造成一种简单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就是测评成绩非常均衡,相互之间分数没有差距,甚至“老好人”型的同学得到高分,日常敢于管理,“得罪”了同学的得到了低分。这种现状一方面使同学认为道德测评可有可无,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同学的积极性。部分获奖学生通常不去思考奖学金提供者的苦心、学校、国家的导向价值,而只把获奖归因于个人努力,认为是“应该的”,从而使奖学金对获奖学生的导向功能大打折扣。同时大部分高校对学生奖学金的使用没有行之有效的督察办法,致使有些获奖学生把奖学金用来请客吃饭、沉迷网络或大肆挥霍,而未获奖学生的内在价值观会被这种情形误导,从而失去对奖学金“神圣”性的追求。

2.2 工作实践落后

奖学金制度主要包括奖学金的设立、奖学金评定标准设置、奖学金的评定审核、奖学金的发放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高校奖学金制度设立已经有二十多年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制度体系不完善。二奖学金的设立不科学,严重脱离教育工作实际。三奖学金评定标准差别大,测评体系不合理。四奖学金评定过程不尽公平。五是奖学金后期管理以及整个评定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发挥不显著。

2.3 理论研究不足

奖学金制度的优化以及其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系统科学的研究,然而国内研究却很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把奖学金制度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研究往往只涉及其中的某个环节或部分,比如,研究者往往只侧重于奖学金测评方法或是奖学金后期管理等单个方面的理论研究;二是定量研究不够,基本上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定性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讨论;三是实证研究不够,相关的数据收集很不充分,大部分论文的观点缺少事实材料的支撑。

3 奖学金制度德育功能强化的路径选择

3.1 提升奖学金制度的认识高度

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奖学金制度的认识高度仍然不够,致使奖学金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教育届普遍认为奖学金制度是高等教育大众现状下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资助的有效方法,在这种观点下高校属于“给予”方,学生是“被给予”,颇有些施善的心态即做也“应该”,不做也是“本份”,因此虽然大部分高校对此项工很重视,但认识的高度不够。而国外高校对奖学金的认识,却值得我们深思,他们认为:学费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服务所支付的价格,对优秀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也是一种价格,或者可以看成是学费的打折。在学校这种组织中,学生既是学校服务的客户,学生的人力资本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生产的投入品,学生素质的高低无疑影响到这种生产的效率。优秀的学生不仅自己能很快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同时还能产生“同群效应(peer effect)”,提高所在班级的教育质量,同时优秀学生的入学还能提高学校的声誉。优秀的学生无疑能给学校带来很多好处,优秀学生是稀缺的,奖学金就是学校获得这种优秀的“投入品”支付的价格。从以上这个角度来认识,面对目前我国高校生源争夺的逐渐“白热化”,好的奖学金制度不仅是对学生的吸引,也是高校对自身的重要投资,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一个学校吸引优质生源、引导教育学生的有力的核心“武器”。

3.2 优化奖学金制度的系统机制

奖学金制度是一整套体系,系统能否发挥最大的效用,需要进行整体的优化。因此要从奖学金的设置、评定标准的制定、评选程序的规范、奖学金的发放管理,以及一以贯之的德育功能的全过程体现与发挥,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架构,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整个制度体系进行优化,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出奖学金制度的德育功能。如:一些研究中提出目前奖学金面窄、量小,应该大幅提高获奖比例和金额以期得到更好的激励效果。这种观点表面正确,其实不然,如果奖学金幅度过大和金额过高会使学生觉得获奖太容易,反而会降低奖学金的激励效果。因此,奖学金设置时就综合考虑到在校学生的教育背景、个人状况、家庭条件、学校当地的消费情况以及国家的其它奖励资助政策,合理设定奖学金额度、覆盖面、形式等才能制定出具有最大激励效果的奖学金架构体系,否则只片面而独立的强调某方面的因素是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的;再如对奖学金的后期发放和管理中就既需要考虑到学生合理改善生活条件的方面,也要考虑有效控制和督察奖学金使用、并要求获奖学生作出相应回馈活动,以及中止奖学金的条件和原则等,而这方面的综合设计将极大提高奖学金的德育功能。

3.3 大力发挥学生和专业教师在奖学金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各高校从事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基本上都是学生工作干部,学生在奖学金评定中基本处于“被评”地位,主动参与评价的机会十分有限,专业教师也只起到辅助的作用。而具体的工作现状就是学生工作干部任务太重,匆忙中必然会忽视一些工作的深入挖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使德育功能发挥不足。学生和专业教师由于在评定中处于辅助地位,有些情况不了解,就经常会出现对评定工作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因此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势,都能显著提高奖学金透明度和公信力,从而大大提高的奖学金整体效能,促进奖学金德育功能的发挥。

3.4 加强奖学金制度的科学研究

高校奖学金制度是高校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正向激励的重要的工作体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和科学的研究,而国内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严重不足。近年来高等教育决策对量化分析结果的依赖愈来愈大,美国高校已经广泛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于管理和决策之中。如数据挖掘(data mining)作为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美国高校在管理中广泛应用,它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分析数据,从而获取潜藏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最终提高决策效率,收到了卓著的成效。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来自全世界优质高等教育的巨大挑战,如2011年7月5日中新网报道《内地17状元入读港大,被最高达48万奖学金挖走》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据香港媒体3日报道,内地共17名省级和市级状元被香港大学最高达48万元(港币,下同)的奖学金‘挖’走,情愿舍弃内地学生趋之若鹜的北大、清华。”“另外3名北京女状元伊思昭、朱竹和梁倩以676分的高分获港大取录,每年获得16万元全额奖学金。他们原本都报考了北大。”虽然“状元”们选择的出发点各有不同,但其中奖学金的吸引无疑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国高校的管理和决策亟需强化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所需面临的问题除了包括“是什么”,“怎么样”外,更应该重视“为什么”以及将来“怎么办”等等。单纯依靠“经验”已经很难确切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持续积累数据,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利用科学先进的统计分析工具,进行深度探索,才有可能更加科学客观地解答这些难题,奖学金制度及其德育功能的发挥也是亦然。

参考文献

[1]郭孝峰,魏彤儒,张健.高校奖学金制度效能的理性审视与实践探求——基于十五所高校奖学金制度的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2]曹淑江,董泽宇.美国“重叠集团”案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6(10).

[3]常童善.试述大学对入学考试发展与改革的影响——哈佛大学奖学金项目及加州大学综合评审制度之启示.中国考试,2008(11).

[4]左显兰.对新时期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改革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

[5]蒋国华.激励理论在高校奖学金评定中的应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2).

作者:张浴日

高校奖学金制度完善论文 篇3:

本科高校奖学金评定的新思路

[摘 要] 本科高校奖学金是政府、高校、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对于优秀本科学生的一种奖励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设立奖学金的目的在于激励、引导、示范、反馈和展示高校的育人成果。以南京审计大学的奖学金评定改革为例,展示了书院制下奖学金评定的新思路及出现的新问题和解决思路。

[关键词] 奖学金 ;书院制 ;奖学金评定

[

奖学金评定在高校一直是师生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让奖学金评定与时俱进,满足师生期待,值得深入研究,对此南京审计大学做出了一些尝试。

一 什么是奖学金

本科高校奖学金是政府、高校、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对于优秀本科学生的一种奖励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首先,奖学金来源于政府、高校、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简单说,就是来源于财政经费和捐赠。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主要以财政经费为主,捐赠比例较低。其次,奖学金的目标人群是优秀本科学生。这就涉及一个“何为优秀学生的问题”。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当然是优秀;某一项目有突出成绩也是优秀;某一方面有很大进步算不算优秀呢?笔者认为,这同样是优秀。再次,奖学金是一种奖励形式,它的内在奖励价值应该是高于外在的经济价值的。最后,奖学金是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抓手。

在我国,目前高校奖学金的大致体系是:1.最高等级的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拨款,财政部和教育部负责执行,每年50000名高校在校生(包括研究生)获奖,奖励金额为8000元。为此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制定了《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教财〔2007〕24号)以及《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0号)。2.省政府奖学金,由各省设立的省级奖学金,省级财政拨款,基本上就是“金额缩小版”的国家奖学金。比如浙江省、云南省、山东省等设立的省政府奖学金,奖学金金额都是6000元。也有不同的,比如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全称是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目标人群是参与境外学习活动的学生,有全奖和半奖。3.高校奖学金,由高校财政拨款,目前主要由高校负责学生事务的部门负责执行,获奖比例大致为高校在校生人数的30%左右,奖励金额各高校自行确定。具体又可以分为综合奖学金和各类单项奖学金。4.社会组织或个人捐资设立的奖学金。近年来,这类奖学金有增长势头,但相对于国家财政拨款,此类所占比例仍然不高。

二 为什么要设立奖学金

有研究认为“高校设立奖学金,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奖学金评选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奖学金激励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全校教风、学风以及师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等。”[1] 也有研究从奖学金的功能角度出发,认为奖学金“主要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树立榜样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反馈功能、共振功能、资助功能”。[2]

1 大家普遍认可,设立奖学金的目的

第一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这一点从奖学金的定义也很容易看出,奖学金是一种奖励形式,奖励的直接作用就是激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論表明,在满足最基础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人们都有进一步的社交和尊重需求。而在学校范围内,奖学金的确是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肯定和尊重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及时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无疑可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2 奖学金对学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奖学金可以把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让学生可以实时评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成才;同时,通过专业评估机构对学生的评估(比如麦可思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评估),可以发现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奖学金的设计中如果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针对,引导作用就会更加明显;除此之外,奖学金评定的过程对所有学生是一次非常好的德育引导过程,学生要在此过程中学习公平,学会“合理期待”与“道德应得”。

3 奖学金的示范作用十分明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动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即值得学习的人或事,榜样教育是一种积极引导的模式,正确的榜样教育能够创造良好的氛围。而奖学金的设立正是为了寻找和展示这些榜样,然后积极地发挥榜样的作用,为高校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4 奖学金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很大

前文说过,高校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外界反馈,可以适时调整奖学金的导向;同时,“一个高校的办学理念等因素会一定程度上落实在奖学金的条例中,而且奖学金制度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学校必须在课程设计、学分计算、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奖学金制度提供相应的事实”[3]。因此,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动态评价过程,这种反馈可以为学校改善学生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帮助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5 奖学金是学生就业的重要展示材料

就业是学生上学的最终出口,一切以就业为导向固然有不足,但是不考虑就业是不可取的。这就给高校工作者提了一个问题:国家奖学金和省级奖学金级别高,得奖率又严格控制,对学生就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展示材料;可是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的是校级奖学金,如何增加校级奖学金的社会认可度就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了。

三 南京审计大学的奖学金体系及优点

一直以来,大家都对奖学金评定的标准问题有很多探讨。内容上,从最开始的唯成绩论,发展到成绩加德育测评,然后进一步加入了校园文化活动测评,近年又加入了创新创业方面测评。测评项目增多以后,各个项目之间的比重如何分配又成为新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南京审计大学(以下简称南审)的奖学金制度改革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南审奖学金的总体体系仍然是国家级别的国家奖学金和南审特有的审计长奖学金,结合校级奖学金的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南审进行书院制改革,学校成立四大书院,学生宿舍实现专业混住以来,南审的校级奖学金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让所有学生有出彩机会”的指导思想下,南审的校级奖学金体系包括了最高级别的校长奖学金、综合奖学金和各类单项奖学金,其中单项奖学金又包括了专业学习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少数民族学生励志奖学金以及各书院自设的单项奖学金。而这其中,素质拓展测评与学生成绩结合的奖学金评定标准、综合奖学金和专业学习奖学金的互补申请方式以及书院自设单项奖学金是最大的亮点。

1 学生素质拓展测评只制定了一份校级层面的指导意见

设立了六个参考指标:校园文化活动参与、文明寝室建设、课外体育锻炼(含晨读晨练)、集体贡献度、社会服务能力和创新创意实践能力等。六个指标的成绩加权平均后再按比例折算成等级。而测评的具体规则由各书院根据书院目标和学生情况自行拟定和修订。例如,笔者所在的书院就在与学生充分讨论并付诸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书院标准,并首次将“集体贡献度”这一指标交给书院各班级拟定标准、公示执行。

2 确立了奖学金评定标准“两条腿走”的思路

一条腿是学生的专业学分绩点,另一条腿则是学生的素质拓展测评等级。这有点类似于某些省份高考录取的“分数加等级”法。学分绩点和素质拓展测评等级同时达标就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综合奖学金;素质拓展测评等级不达标,但是学分绩点达标的学生可以获得专业学习奖学金(综合奖学金和专业学习奖学金不兼得);而素质拓展测评等级很高,学分绩点不足的学生还有机会争取各类书院单项奖。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争取合适的奖学金。

3 各书院都制定了富有特色的单项奖学金体系

比如笔者所在泽园书院,设置敦品励志类、求知励学类、拓才励能类,即三大类共九个单项奖学金。包括了敦品励志类的义工奖、道德风尚奖;求知励学类的读书奖、专业竞赛奖、励学奖;拓才励能类的社会工作奖、体育单项奖、美育单项奖、实践创新奖。同时,设置书院最高级别的“书院荣誉奖”以及表彰三大类中最优秀学生的“书院标兵奖”。

4 通过以上种种改革措施,南审的奖学金评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1)丰富的层次提升了奖项设置的灵活度。如前所述,南审的奖学金分为校级层面的校长奖学金、综合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以及书院层面的各类单项奖学金。校级层面的奖学金由学校统一制定规则,而书院单项奖则是完全由各书院自行设立。书院在制定单项奖时一方面充分考虑了书院特色和学生培养导向,另一方面又广泛吸取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灵活、务实的方式制定书院自己的单项奖,这在书院制改革前是无法想象的。

(2)奖学金的覆盖面有极大突破。书院制之前,南审的奖学金覆盖面与很多高校类似,大约在30%左右。改革后,校级层面的奖学金覆盖率在35%左右;书院层面的单项奖重在激励,获奖面也达到了30%。以泽园书院2016年奖学金评定结果来看,在参与奖学金评定的4381名二三四年级学生中,校级层面有1660人次获奖,比例达到37.9%;書院层面有1344人次获奖,比例达到30.7%。虽然两个层次的奖励存在部分重合,但奖学金整体覆盖面还是达到了56%。

(3)目标激励作用明显。奖学金本身就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激励政策。南审书院制改革后丰富的奖学金项目使得这种目标导向的作用愈加明显。以泽园书院励学单项奖来看,励学奖要求学生在上半年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自行提出前进目标,下半年奖学金评定时达到目标的学生可以申请励学奖。2015年首次评选励学单项奖时,书院200多人申请,最终达到目标的只有17人;2016年第二次评选时,申请人数已经达到了769人,最终达成目标的获奖学生达到了201人。从每年递增的申请人数和获奖人数来看,这一单项奖的激励作用明显。

(4)书院荣誉奖这一书院层面的最高奖为全书院树立了榜样。泽园书院除了设立了三大类九个单项奖外,还特别设立了书院最高单项奖:书院荣誉奖。书院荣誉奖表彰为书院做出突出贡献和带来良好声誉的学生,2015年、2016年两次评选中,共有25名学生获得大奖。这中间,有书院吉祥物的设计者、书院国旗班的旗手、女足校队队员、运动会健将、学科竞赛能手等等,这些学生成为书院榜样和骄傲。

(5)奖学金网上申请系统的使用,带来了便利性、提升了公平性、促进了主动性。从2014年开始,南审把奖学金申请完全搬到了网上,所有奖项学生必须主动在网上系统完成申请,大部分限制性条件也通过网络直接设置,网络自行完成了奖学金的初审工作。这一来,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工作量并没有因为奖学金的覆盖面大幅提升而骤然成倍增加。同时,要求学生主动对照标准、自行申请奖项,也给了学生很好的审视自己、确认目标和达成程度、并主动自我管理的锻炼。

四 奖学金体系存在的问题

1 奖学金是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但现行奖学金体系普适性很高,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贴合度不够。简单来说,南审现行的奖学金体系除了与审计署有关的“审计长奖学金”,其他所有的奖学金可以整体搬到其他任何一个学校,包括书院的单项奖。这是一套可以广泛推广的奖学金体系,但是少了一点“南审特色”。

2 奖学金的覆盖面有大幅提升,目标激励作用初见成效,但是仔细看覆盖面集中在提优补差,中间学生参与不足。奖学金,优秀学生获奖无可厚非;南审的奖学金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以泽园书院的励学奖为例,大量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努力达成自己的进步目标后获奖。但是我们也发现,励学奖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激励效果不足,部分学生申请了励学奖,由于进步空间有限,往往最后没能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打击了部分成绩中等学生的积极性。

3. 校级奖学金的社会认可度不足。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的最高奖励就是校级奖学金,而校级奖学金里面社会认可度最高的就是综合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之类的荣誉称号。学校和书院设立的各类新的奖学金,尤其是书院单项奖,虽然落款都是学校,但是在用人单位眼中的“知名度”远远不如综合奖学金。这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尴尬,很多奖学金最终变成了简历里的一个“等等”奖学金;在某些算积分的选拔里,也得不到应有的承认。这是奖学金评定系统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五 解决的可能途径和仍待研究的问题

1 二级学院专业奖学金的加入

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书院层面,奖学金的设立都是通用型居多,很少有专业类奖学金。主要难度就在专业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上,既要考虑专业特色,又要形成一套专业能力评价体系,二级学院对此大都不擅长。但尽管如此,二级学院依然有二级学院的优势。二级学院与用人单位往往联系紧密、与历届校友也有很多交往,这不仅是专业奖学金制度制定方面的优势,更是奖学金来源以及推广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渠道。

2. 通过社会投入进一步加大奖学金覆盖面

尽管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增加奖学金覆盖面,希望更多同学大学期间拥有获得肯定的机会,但是仅靠财政预算,总盘子还是很有限的。虽然我们强调,奖学金更重要的是荣誉、是激励,奖金没那么重要,但我们还是希望预算能够更丰富,奖励的种类和金额都能增加的。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学校增加预算外,引入社会投入是更现实的途径。事实上,很多学校都已经在尝试了,很多高校都设立了企业命名的专项奖学金、校友奖学金,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这是双赢的局面。

3 奖学金是学生就业时的重要展示材料

因此增加奖学金的社会认可度十分重要。解决认可度的途径从学校来说,就是要增加奖学金本身的宣传和报道,不仅是面向学生宣传,更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宣传,增加校级奖学金的知名度。同时通过社会投入进入奖学金体系,一方面增加奖学金总体预算、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好的一次宣传机会。

六 结语

综上,奖学金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的确是一个重要抓手。但是现代积极心理学也告诉我们,类似奖学金这样的以奖惩为驱动力的所谓外在驱动力,并不是驱动人们前行的终极动力,甚至在某些时候“胡萝卜加大棒”的奖惩还会起反作用。可能造成你的成绩反而下降、创造力缺失、为得奖而得奖、思维短视、走捷径以及发生不道德行为。而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顶端一层——自我实现,也是不能通过外在驱动力来实现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只有包含了兴趣和使命感的内在驱动力才是终极动力。在这个层面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自己的技能,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笔者认为,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有一天,不需要奖学金,学生也能通过内在驱动力,“自主”学习、“精通”专业、达成“目标”。

参考文献:

[1]宁杭玲.论高校奖学金激励作用的发挥[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83-85.

[2]潘俊宇,戴荣四.关于高校獎学金评定工作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3):71-73.

[3]谢丽辉.论本科生奖学金制度与本科生的培养[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2):81-84.

(责任编辑:张宏玉)

作者:邢晓璠

上一篇:行政法合法预期保护论文下一篇:文本挖掘的网络舆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