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法律制度完善论文

2022-04-26

摘要: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应按权利人与被继承人生前形成的是扶养关系还是被扶养关系,分别讨论。扶养关系中,权利人是扶养人,其遗产酌给请求权应属债权。被扶养关系中,权利人是被扶养人,其遗产酌给请求权属于拟制遗赠。遗产酌给请求权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等也应根据其性质做相应二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遗嘱继承法律制度完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遗嘱继承法律制度完善论文 篇1:

论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摘要:遗嘱继承制度在继承法律制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现行《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该制度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存在诸多立法空白,造成遗嘱继承中的许多制度无章可循。其中尤其以遗嘱形式及效力、遗嘱自由的限制以及遗嘱执行人制度这三方面内容最为复杂,如何完善遗嘱继承制度是我国法学理论及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嘱遗继承;遗嘱形式;遗嘱自由;特留份;遗嘱执行人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量不断上升.相应的可供继承的遗产在数量及种类上也日益增多,涉及继承的遗产纠纷愈发复杂。关于遗嘱继承制度的现行法律规定主要是我国的《继承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这些法律法规在制定之初具有较高的社会引导价值。但是,1985年制定的《继承法》在如今社会生活发生巨大转变的背景下显然已经体现出相当的滞后性,难以适应新时期调整继承关系的需要了。完善我国的遗嘱继承制度能够更好的平衡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以及相关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利益,使法律定纷止争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遗嘱继承制度所涉问题广泛,本文仅就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论述,以期对于将来《继承法》的修订有所裨益。

一、我国现行法中遗嘱继承制度的立法不足

(一)遗嘱形式及效力不尽合理

1.遗嘱的设立程序和形式标准没有规定

一是对各种遗嘱的设立程序没有规定。在适用时需要引用其他条款,如设立公证遗嘱时,需依据《公证法》规定的公证程序,给遗嘱人带来极大不便。二是设立遗嘱的形式标准不够具体合理。如各类遗嘱的制作方法有哪些?公证遗嘱应当审查的事项有哪些?对录音遗嘱在什么场合下可以启封?口头遗嘱的有效期间为多长等等,均没有明确规定。

2.关于不同形式遗嘱的效力层级区分不合理

这主要体现在对公证遗嘱的效力规定过高。我国《继承法》第20条第3款规定:“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最高人民法院《继承法若干意见》第42条规定:“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但这样规定公证遗嘱的优先性并不科学、合理。理由是:第一,在生活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得遗嘱人最初的意志发生变化而需要重新考虑并重新立遗嘱是很正常的,这也是遗嘱人意思自治和遗嘱自由原则的体现。如果遗嘱人已订立了公证遗嘱,但需要“废旧立新”,就因为没有或来不及再立新的公证遗嘱而导致后立的其他形式的遗嘱均归于无效,这就违反了遗嘱自由原则,限制了遗嘱撤销权的行使,不利于保护遗嘱人的权利和自由。第二,根据我国《继承法》第20条的规定,公证遗嘱具有绝对优先的效力,这就“排斥了用其他遗嘱形式撤销公证遗嘱的可能,不利于保护遗嘱人的意思自治”,在程序上也过于烦琐。

(二)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遗嘱自由限制的立法缺失

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的继承法都基于本国的民族传统、法律文化规定了特留份制度,其目的都在于限制遺嘱人的遗嘱自由,保护一定范围内近亲属的利益。在这些国家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继承法律制度中,对特留份的权利主体、特留份权利人的顺序、特留份的数额、扣减权以及特留份请求权的时效等问题都作了规定。

一般认为。特留份是指法律规定的遗嘱人不得以遗嘱取消的由特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虽然我国《继承法》中规定了“必要的遗产份额”,对遗嘱自由也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这种限制作用非常有限。我国继承法对遗嘱自由限制过于原则的立法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难免出现难于操作的情况,而且在“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的主导下,给了法官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必继份”制度的缺陷主要包括:首先,适用的主体范围过于狭窄。既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双缺”继承人范围过窄,在客观上造成遗嘱人的遗嘱自由权过大。其次,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中,必要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这无疑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不仅不符合法律语言精确性的要求,而且也使得执法难以统一。再次,遗产份额的标准不明确。遗嘱人留出多少才算是法律的必要遗产份额?最后,必继份权利的救济机制不健全。无救济的权利等于没有权利,《继承法》以及《继承法若干意见》并没有规定“必继份”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问题,从而使得该权利形同虚设。

(三)我国遗嘱执行人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

我国继承法虽然规定了遗嘱执行人制度.然而在立法上的缺陷却极为明显。我国《继承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这条规定只是明确了遗嘱执行人的产生方式(即可以由遗嘱人指定),不仅遗嘱执行人的法律地位和资格不明确,而且对于具体如何操作(例如遗嘱执行人的权利、职责和遗嘱执行人解除、执行程序等)也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继承法若干意见》中对此也只字未提。对于遗嘱执行人制度过于原则化的规定可操作不强,不利于继承人、受遗赠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保护。

二、完善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若干立法建议

(一)合理设计遗嘱的形式及效力

立法应当按照科学合理以及便民原则设计遗嘱形式,在确认遗嘱形式及其效力时,应遵循以下准则:第一,能体现遗嘱人的真是意思;第二,能保持遗嘱原状:第三,法院能够认定。笔者就根据此准则,通过对两大法系关于遗嘱形式立法的比较借鉴,提出完善遗嘱形式及效力的建议。

1.公证遗嘱优先效力的废除

公证遗嘱的优先性具有如下的缺陷:与遗嘱继承立法目的不相符合:违背了遗嘱自由原则:限制了遗嘱人的遗嘱撤销权。遗嘱是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最后所设立的遗嘱必然在很大的程度上如实地反映了被继承人的生前意思,法律不应该强行规定公证遗嘱的效力至上。在遗嘱形式立法完善过程中,应当将公证遗嘱放在同其他形式遗嘱同等的位置上,公证遗嘱也可以为其他合法有效的遗嘱方式变更和撤销。

2.将录音遗嘱改为录音录像遗嘱,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法律制度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应随着的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考虑到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像机、光盘等的普及,录音录像遗嘱形式必将日益增多,所以,笔者建议应将录音遗嘱改称为录音录像遗嘱,一方面符合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和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视听资料证据遥相呼应。

3.口头遗嘱的规范化

我国口头遗嘱没有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订立口头遗嘱,而只是笼统的规定在危急情况下可以订立口头遗嘱,同时也没有规定该口头遗嘱的有效期,像日本、瑞士、法国等国家均规定了口头遗嘱的有效期限。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继承法可以参考借鉴瑞士民法的规定:“因意外情况,如迫近死亡危险、无通讯工具、瘟疫或战争等,使遗嘱人不能以任何他种方式制作遗嘱时,遗嘱人有权订立口头遗嘱。为此,遗嘱人必须在两名见证人面前宣布其最后遗囑,并要求证人用必要的形式记录下来。”笔者认为应明确口头遗嘱的有效期,如6个月,在遗嘱人能够以其他方式订立遗嘱时,经6个月,口头遗嘱归于无效。

(二)建立特留份制度

盲目、机械地照搬外国法律是不可取的,我们应敢于移植、善于研究、不断修改,结合我国家庭伦理观念及国情适当地借鉴国外有关特留份制度的规定来制定我国的“特留份”制度,一项完整的特留份制度包括主体范围、特留份份额、特留份的放弃与剥夺,具体如下:

1.明确特留份权利主体的范围

特留份权利主体就是法律所规定的,为了其利益而在被继承人全部遗产中保留其中的一部分遗产份额供其法定继承人继承。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有关的继承立法中都明确了特留份权利主体的适用范围。如《日本民法典》第1028条规定:“直系尊亲属为继承人时,特留份为被继承人财产的三分之一,直系卑亲属或配偶为继承人时,特留份为继承人财产的二分之一。”国外对享有特留份权的主体往往限定于和被继承人的血缘关系、姻亲关系较近的直系尊亲属、直系卑亲属和配偶,而不像我国以同时符合缺乏劳动能力和没有生活来源作为限制条件。因此,我国《继承法》应该在原有基础上明确权利主体的范围,可以将第十九条对于“必留份”的规定继续保留,另增加特留份制度的规定。这并不冲突,将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规定为特留份权利人,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限定在近亲属范围内,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如果特留份权利人放弃继承或丧失继承权则准用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给予第二顺序继承人特留份权利,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具体规定特留份份额

我国的现行法律对特留份的保留应按照全体特留份主义原则计算,即《继承法》可以这样规定:特留份为遗嘱人所有的财产的一部分,是遗嘱人也不能自由支配的部分。至于该部分占遗产的百分比,以保护特留份人的必要生活以及未过分限制遗嘱人的遗嘱自由的意志为准。笔者认为可以将特留份的数额规定为全部遗产总额的一半。

3.特留份权利的剥夺

同法定继承权一样。特留份权利也应该在违背遗嘱人初衷情节恶劣的情况下被剥夺,回归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我国《继承法》第七条是对法定继承权的剥夺情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第七条的规定也作为特留份权利丧失的情形。

(三)明晰遗嘱执行人的法律地位及权责

1.遗嘱执行人的法律地位

对于遗嘱执行人的法律地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学者们认识也不一致。代表性观点有二种,第一种观点倾向于采用代理权说,即认为遗嘱执行人是遗嘱人的代理人。第二种观点主张采用固有权说中的任务说。认为遗嘱执行人既不是遗嘱人的代理人,也不是继承人的代理人,更不能是遗产的代理人。遗嘱执行人有其独立的固有地位,这种地位决定于其执行遗嘱的任务或职责。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任务说。首先,如果采用代理权说,则当遗嘱人已死亡而遗嘱中未指定遗嘱执行人.或指定的遗嘱执行人拒绝履行职务时是否可以由遗嘱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继承开始地点的基层组织作为遗嘱执行人?由谁来指定?这可能都是个问题。因为民法上的代理是以被代理人的人格存在为基本前提的,被代理人的死亡是代理权终止的法定事由.而这时已不可能由遗嘱人自己再去“委托代理”了,那么这些单位或者组织作为遗嘱执行人是否合法就成为一个问题。其次,采用代理权说也无法解释当继承人不配合遗嘱执行人执行职责时,遗嘱执行人可以起诉继承人的问题。

2.遗嘱执行人的权利和义务

应当明确规定遗嘱执行人有如下权利和义务:查明遗嘱是否合法真实:清理遗产,包括对遗产的占有权、交易权、处分权:管理遗产:诉讼代理:召集全体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公开遗嘱内容:按照遗嘱向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分配遗产:排除各种执行遗嘱的妨碍,必要时可申请法院帮助排除妨碍:请求继承人赔偿因执行遗嘱受到的意外损害:除法定继承人或遗嘱人生前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担任遗嘱执行人的,遗嘱执行人有请求报酬的权利,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中确定遗嘱执行人的报酬.也可以指明不给遗嘱执行人报酬。如果遗嘱中没有明确报酬的,遗嘱执行人可以请求合理的报酬,也可自愿放弃报酬。

3.遗嘱执行人的责任

由于遗嘱执行人一般是无偿服务的,因此如果遗嘱执行人在执行遗嘱过程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给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的,他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其所应负的责任不应过重,立法上应当只限定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但如果遗嘱中指定给付遗嘱执行人报酬的,该遗嘱执行人属于有偿执行遗嘱,对其因过错造成的损害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遗嘱执行人系两人以上的,他们应对全部遗嘱执行事务共同承担责任,但遗嘱人在遗嘱中有特别指示要求其各自独立执行职务的除外。

4.遗嘱执行人资格的辞任和撤销

这一方面可参考台湾地区的经验,赋予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对遗嘱执行的监督权,将“不能适当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作为撤销资格的法定理由(不考虑其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在程序上强调应通过诉讼程序进行,即在《继承法》中明确规定遗嘱执行人不能适当履行自己职责时,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消其遗嘱执行人的资格。

作者:赵俊

遗嘱继承法律制度完善论文 篇2:

论遗产酌给请求权之性质

摘 要: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应按权利人与被继承人生前形成的是扶养关系还是被扶养关系,分别讨论。扶养关系中,权利人是扶养人,其遗产酌给请求权应属债权。被扶养关系中,权利人是被扶养人,其遗产酌给请求权属于拟制遗赠。遗产酌给请求权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等也应根据其性质做相应二分。

关键词:遗产酌给请求权;权属性质;被扶养人

自然人死亡后,一般情况下,其遗产由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继承,其他人不能分得。但为保护特殊人员的利益,法律设立了遗产酌给请求权制度。遗产酌给请求权是指继承人之外的人因与被继承人生前形成过扶养或被扶养的关系,而享有分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一、遗产酌给请求权之性质

通说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性质有五种,即债权说、继承权说、附有优先权的债权说、法定遗赠说和特殊性质的权利说。学界普遍认为遗产酌给请求权是一种债权,张玉敏主张它是基于法律规定和扶养事实而发生的,是受扶养人和扶养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所享有的债权。台湾学者史尚宽亦主张其为债权。檀林飞认为遗产酌给请求权应当属于法定债权,因为该权利不具有物权和继承权的属性,在其权属性质方面应当属于债权,又因这种债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特定事由而产生,故为法定债权。王利明主张,从法律效力上看该请求权应当是法定遗赠。也有学者主张遗产酌给请求权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权利,马俊驹,余延满认为遗产酌给请求权生产是由于被继承人与权利人之间有扶养关系,其目的在于保障继承人之外与死者有扶养关系的人的权益。所维护的不仅是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之人的权益,还包括对被继承人生前尽了较多扶养义务之人的权益。

笔者认为,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应按权利人与被继承人生前形成的是扶养关系还是被扶养关系,分别讨论。

(一)扶养关系。扶养关系中,权利人是扶养人,其遗产酌给请求权属于债权。因为其取得此权利是由于其之前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这一事实,而对被继承人的遗产所享有的权利,性质上与遗赠扶养协议相似,认定为债权进行保护更为适宜。且权利人在被继承人生前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付出了较多的精力或者物质,此处权利人的酌给请求权似有被继承人对扶养人进行“还债”的意味。对其的优先保护合乎情理,将该权利认定为债权,其效力优先于受遗赠权、继承权获得清偿,是保护该权利的有效途径。

(二)被扶养关系。被扶养关系中,权利人是被扶养人,其遗产酌给请求权应属拟制遗赠。因为该权利的产生是基于被继承人生前对权利人的扶养,是被继承人道义责任在其死后的延伸,道义责任不应该凌驾于被继承人的遗嘱自由之上,所以被扶养关系中,权利人的遗产酌给请求权不应适用于遗嘱继承。被继承人对被扶养人即这里所谓的“权利人”的扶养是出于自愿而不是基于法定,如果权利人可以根据基于自愿的扶养关系,要求分得被继承人以遗嘱形式处分的遗产,自愿就演变成了“强迫”,这显然有违意思自治的私法精神。若将此处的遗产酌给请求权也认定为债权,其效力自然高于被继承人的遗嘱,会产生违背被继承人意志的结果,于理不合。而将其认定为拟制遗赠,在没有遗嘱之时,权利人可以分得适当财产,不违背被继承人的意志;在存在遗嘱之时,遗嘱优先,又充分尊重了被继承人的意志自由,在逻辑上更能自洽。

二、继承法第十四条的适用

我国《继承法》①第十四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一条规定:“依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可以分给适当遗产的人,分给他们遗产时,按具体情况可多于或少于继承人。”

(一)适用范围。依据上述法规,不能断定遗产酌给请求权的适用范围,有学者认为遗产酌给请求权不仅适用于法定继承,亦适用于遗嘱继承。以为遗产酌给请求权人请求酌给遗产的权利来源不是继承权,而是基于请求权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特定的扶养关系。因此,这一权利的行使不应因继承人继承遗产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持相反观点者认为,在遗嘱继承中,被继承人以遗嘱明确了遗产的归属,有了对自己财产如何处分的意思表示,此时却强制分配已作安排之遗产给其他人显然背离了被继承人关于财产归属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遗产酌给请求权适用于法定继承,但不适用于遗嘱继承。根据前文笔者对遗产酌给请求权性质的二分,其适用范围也应有所区分。若权利人为扶养人,其权利性质为债权,不论是在法定继承中还是在遗嘱继承中,“债权人”的利益都应首先被保护,因此该遗产酌给请求权不但适用于法定继承,亦适用于遗嘱继承。但若权利人为被扶养人,其权利性质为拟制遗赠,效力在遗嘱继承之后,法律推定的拟制遗赠不能与当事人真实意思相违背。因此该遗产酌给请求权适用于法定继承,但不适用于遗嘱继承。这一观点面临的最大争议是被扶养人若不能获得适当救济,就会面临生存问题,但是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将其强加为公民义务不具备正当性。

(二)构成要件。同样,两种不同性质的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构成要件也要分别讨论。第一,当被扶养人为权利人时:其一权利人为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其二被继承人扶养权利人之状态须持续到继承开始时,其三权利人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其四遗产没有为被继承人以遗嘱的形式处分。第二,扶养人为权利人时:其一扶养人是继承人之外的人;其二扶养人对被继承人的扶养较多;其三扶养人未获被继承人的适当遗赠。

(三)数额。虽然《贯彻<继承法>的意见》中规定,酌给权人取得遗产份额,按具体情况可多于或少于继承人。通说与司法解释一致,但笔者认为,非亲密血亲间的扶养行为作用甚大,但并不比亲人之间的继承关系更为重要。若确实更为重要,以至于对其权利的保护程度要超过法定继承人,那被继承人自会在生前以遗赠等形式对其作出安排,既然未作安排,法律不可做无端推测。因此遗产酌给请求权权利人享有的遗产份额不得高于继承人所得的遗产份额更符合常理。

三、结语

我国继承法明文规定遗产酌给请求权制度值得肯定,但过于笼统,对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性质、构成要件和份额都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建议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此项制度进行完善,予以详细规定。完善此项制度的关键是对遗产酌给请求权性质的认定,建议分别按扶养关系和被扶养关系将其性质在司法解释进行区分和明确,进而对其适用范围、构成要件等做相应二分,自然清晰明了。(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注解:

①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参考文献:

[1] 张玉敏.继承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64.

[2] 史尚宽.继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70.

[3] 檀林飞:遗产酌分请求权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湖北警官学报,2012(02):141.

[4]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篇、婚姻家庭篇、继承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520.

[5] 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938.

[6] 公青:遗产酌给请求权的适用范围[J].人民法院报,2006(02):B02版.

[7] 陈志超:遗产酌给请求权不应适用于遗嘱继承[J].人民法院报,2006(03):B02版.

作者:张侃

遗嘱继承法律制度完善论文 篇3:

我国遗嘱继承制度之口头遗嘱的完善建议

[摘 要]我国《继承法》法律条文过于简单,粗略。我国的遗嘱继承制度规定了五种遗嘱形式,其中口头遗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的发展,此口头遗嘱制度已存在一定的不符我国国情之处。文章拟对口头遗嘱制度及其缺陷略作论述并对遗嘱形式的完善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口头遗嘱;缺陷;完善建议

一、我国继承制度现状

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现行继承法尽管简单,但与当时的社会是基本相适应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人民拥有的个人财产也日益增多,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有了私人的生产资料,公民对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财产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状和尊重群众的继承传统,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继承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

二、遗嘱继承制度之浅析

(一)遗嘱继承的概念

遗嘱继承是指依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财产继承制度。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共同构成我国的继承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作用。

(二)遗嘱继承制度的价值所在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遗嘱继承制度,使公民能够充分行使对其个人财产的所有权。

第二,法律赋予财产所有人自由处分自己死后遗产的权利,能够促使晚辈孝敬长辈、赡养老人,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法律上确立遗嘱继承制度,使公民能够针對其家庭成员的实际需要,提出较为合理的遗产分配方案。

(三)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种类

我国《继承法》为适应我国的民族习惯和文化水平的需要,规定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公证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等五种方式。

三、口头遗嘱制度之浅析

(一)口头遗嘱的概念

口头遗嘱,是指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所立的特别遗嘱。

(二)口头遗嘱的有效要件

实质要件是指遗嘱人立遗嘱之时必须是处在危急情况。所谓危急情况,一般指遗嘱人生命垂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来不及或无条件设立其他形式遗嘱的情况。

形式要件为以下几点:第一,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第二,应当有两个以上的无利害关系见证人在场见证;第三,遗嘱人要以口述形式表示其处理遗产的真实意思。

(三)口头遗嘱的价值所在

口头遗嘱作为一种特别的遗嘱方式,容易为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人接受和使用,而且在危机状况下,只有口头遗嘱制度才符合当事人的需要,使遗嘱人能及时地支配、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

四、口头遗嘱制度的完善建议

我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五 款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首先应当肯定的是,口头遗嘱确定了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然而本文认为此款的规定在立法上有三个不足之处:

首先,对“危急情况”这一概念的规定过于笼统,没有明确规定到底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危急情况”;其次,没有对在场见证人的责任范围进行确立;再次,对口头遗嘱的有效期限规定过于模糊,法律只规定了遗嘱人在能够用书面形式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时,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遗嘱人在危急情况消失后应另立遗嘱,但并未规定应在多长时间内另立遗嘱。

这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口头遗嘱的方式规定不清晰,过于笼统、原则化。遗嘱的方式规定得科学与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遗嘱人意愿能否实现。

笔者认为,“在危急的情况下,遗嘱人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人应当将遗嘱人的口头遗嘱做成记录,并签名,盖章。如果当时没有条件做记录,则应当在事后尽快按照会议写出遗嘱人的遗嘱内容,注明遗嘱设立的时间,并说明情况,由全体见证人签名、盖章后封存。危急情况解除后满一个月,口头遗嘱失去效力。”

口头遗嘱是与普通遗嘱相对应的特别遗嘱,即特殊情况下不能完全按照严格的普通遗嘱形式订立的遗嘱。关于口头遗嘱的有效问题,本文也沿袭了现行法的规定,只承认在危急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对于口头遗嘱的失效问题,择通过规定期限(一个月)来限制其效力,其目的在于保障对遗嘱法定形式条款的履行。而考虑到口头遗嘱的不固定性,易于被伪造、篡改,应当有2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人还应当将遗嘱人的口头遗嘱做成记录,并签名、盖章。若受当时条件限制未能记录,则应当在事后尽快按照回忆写出遗嘱内容,并由全体见证人签名、盖章后封存。

[参考文献]

[1]张玉敏.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人民出版社,2006.

[2]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M].法律出版社,2004.

[3]刘春茂.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4]聂斌.论我国遗瞩形式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

[作者简介]徐崇文(1988—),女,湖南岳阳人,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理学。

作者:徐崇文

上一篇:大型超市促销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