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善论文

2022-04-25

钟君安:广东日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广东省检查机关规范司法行为监督员,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司法部)、“2012—2016年度广东省优秀律师”等称号。马克思曾说过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善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善论文 篇1:

完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法律制度的思考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促进竞争,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但对权利的滥用也可能妨碍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许可行为的再调整有助于弥补知识产权法价值功能的不足和界定知识产权行使的适当边界,该制度的引入对塑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促进技术的迅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

知识产权许可是由知识产权人在保留所有权的前提下以一定的条件允许他人使用其知识产权的行为。①知识产权通过许可合同将新技术运用于生产和流通过程,可以大规模地降低生产技术成本,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获益。同时,通过许可授权使知识产权人获得可靠的、较高的投资回报,有利于鼓励创新,刺激对研究和开发的更多投入。

一、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许可调整的必要性

知识产权往往会使权利人在某一特定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地位,甚至于垄断地位或支配地位,而市场支配力上的不平等,导致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通过许可协议实施具有限制意义的行为,来实现对被许可人的控制和对第三人使用知识产权的否定,以谋求知识产权的最大利益。如果许可协议中的限制条款超越合理界限而可能危害了正常的竞争秩序,那么它就与反垄断法存在潜在的冲突。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法所赋予的合法垄断权利,不恰当地扩展知识产权的权限,利用许可协议来瓜分市场,或者阻止新技术进入市场,或者谋取不正当的商业利益,则有可能构成知识产权垄断权滥用。这种滥用可能会限制知识产权的创新,违背了知识产权法的宗旨,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反垄断规制。

二、国外反垄断立法对知识产权许可的调整

(一)TRIPS协议的相关规定

TRIPS协议第40条的规定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该条第2款以举例的方式列出了三种应予禁止的限制性商业行为: (1)独占性回授条件,即许可方要求被许可方将其针对被许可技术做出的任何创造发明所产生的知识产权,以独占的方式,在许可方不做弥补考虑或者不附加对等义务的情况下,返授给许可方。(2)禁止有效性质疑,即要求被许可方承诺不对所涉及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3)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即许可方向被许可方提供技术时搭售其他有体货物或者技术,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②

(二)欧共体的相关规定

欧共体委员会1996年1月31日颁布的《技术转让协议集体适用欧共体条约第81条第3款的第240/96号规章》。该规章第1条为“基本豁免”条款,规定集体豁免适用的条件和基本范围,凡符合规定条件并在豁免范围内的技术许可协议,不受《欧共体条约》第85条第(1)项的禁止;第2条为“白色清单”条款,列举了一般不影响竞争、不妨碍获得豁免的许可合同条件;第3条为“黑色清单”条款,规定凡包含了本条列举的限制性条款的许可合同,皆不予豁免,而且不适用合同无效的可分性规则,以防当事人规避法律;第4条为“灰色清单”和“通知异议程序”条款,包括未列入基本豁免和前两类清单的合同条款,由当事人通知欧共体委员会,其豁免与否取决于欧共体委员会4个月内是否提出异议。

(三)美国的相关规定

美国的《知识产权许可反托拉斯指南》为公众判断其许可合同行为是否会触犯反托拉斯法提供了指导。《指南》在第四部分规定了三个一般原则:(l)在确认是否触犯反托拉斯法时,反托拉斯部门将知识产权与其他财产同样对待;(2)反托拉斯部门并不假定知识产权产生反托拉斯意义上的市场支配力,即知识产权独占权本身并不能必然得出权利人具有市场支配力的结论。(3)反托拉斯部门承认知识产权许可有利于企业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参与竞争。其第三部分是关于对知识产权许可同进行反垄断法分析、评估的方法和原则。其第四部分是关于按照“合理原则”评估许可合同的一般原则,包括对反竞争效果的分析、效率和正当性和反垄断的“安全地带”。

三、我国反垄断立法对知识产权许可的调整与不足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合同法》第334条规定:技术转让合同可以约定让与人和受让人实施专利或者使用技术秘密的范围,但不得限制技术竞争和技术发展。《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29条规定,技术进口合同中,不得含有限制性条款。《反垄断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反垄断法》,但是对于知识产权的规定还是比较散乱,这些规定散见于一些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中,显得不系统、不成体系。

其次,对知识产权许可规定的内容不够明确,大多是原则性规定,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于知识产权许可就没有进行明确的、正面的界定,只是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角度进行说明,较简单含糊。也未列出知识产权许可行为的具体形式,这使得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正确理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

四、制定指南性行为规则,完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制定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法律制度时,国外大多是在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的范围内进行规定。在规范的具体内容方面,它们都有相关的《指南》或《规章》。这对我国建立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的规定实际上比其他国家的规定已经前进了一步。但是,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仅仅第55条不可能完全解决知识产权领域适用中的复杂问题。而这些就需要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在这方面的经验,由反垄断执法机关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指南或规章加以解决。在我国,由于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的行政法规也是法院审理案件适用的法律依据,因此反垄断执法机关制定的这种指南如果经国务院批准,从而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这就有利于它在行政执法中和司法活动中的遵照适用,增强其权威性和执行效力。

在制定具体的规章或指南时,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于解决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可以借鉴美国《指南》的一些作法,首先明确两者具有共同的目的——鼓励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增进消费者福利。在确认知识产权的行使是否违法反垄断法时,应将知识产权与其他财产同样对待,不应将知识产权神圣化和绝对化。

第二,在具体规定规制方式时,可借鉴美国的“本身违法原则”及“合理原则”,借鉴欧盟“白色清单”、“灰色清单”以及“黑色清单”的划分。

第三,在具体规定规制内容时,可用列举式与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对那些危害明显的知识产权许可行为进行列举,加以规制;在此基础上,再采用一般条款作为补充。这样,既增加规章的可操作性,又能适应随着现实经济生活的发展而有可能出现的新的知识产权的限制竞争行为。

[注释]

①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②乔生,薛航 《WTO规则与欧共体反垄断及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立法的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8卷 200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陈晓波等.美国反垄断法及其政策述评[J].江苏社会科学. 1996.

[3]刘宁.知识产权若干理论热点问题探讨[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12.

[4]李青.知识产权许可与反垄断行为[N].《企业文化》杂志.

[作者简介]苗海忠(1977—),男,河北邯郸人,贵州大学法学院2007级法硕,研究方向:民商法。

作者:苗海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善论文 篇2:

钟君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

钟君安:广东日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广东省检查机关规范司法行为监督员,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司法部)、“2012—2016年度广东省优秀律师”等称号。

马克思曾说过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加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体制、运行机制和符合科技规律的法制体系,但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虽然有力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也对我国现有的法制体系,尤其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广东日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钟君安,就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展开探讨。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发布“机动车刮水器”案,这是2019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中关于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中较为典型的一个案子:“机动车辆的刮水器的连接器及相应的连接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瓦莱奥清洗系统公司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称厦门卢卡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制造、销售的雨刮器产品落入其专利权保护范围,请求判令卢卡斯公司、富可公司、陈少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及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瓦莱奥公司同时提出了临时行为保全(又称临时禁令)申请,请求法院裁定卢卡斯公司、富可公司、陈少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卢卡斯公司、富可公司等不服上述部分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这个案例具有非常典型意义:第一,本案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敲响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第一槌”,标志着技术类案件统一上诉机制顺利启动,也是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判职能的首次展现。第二,最高人民法院还在本案判决中首次探讨了判令停止侵害的部分判决制度和临时禁令制度的关系,阐明了判令停止侵害的部分判决尚未发生效力时临时禁令的价值,倡导人民法院在做出部分判决的同时,支持专利权人关于责令停止侵权行为的保全申请。通过裁判引领了提升司法保护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的良好导向。第三,功能性特征是专利案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案判决对于功能性特征认定标准的详尽阐述,有助于澄清司法实践中的认识偏差。

虽然这个案子最终以胜诉而告终,但纵观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还是较为突出,钟君安律师认为有以下几点: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知识产权激励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二、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较高风险;三、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未能形成系统的法律体系。

钟君安建议首先要完善知识产权激励体制,建立知识产权高端化、效益化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和国际合作。其次,国家应成立专门机构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過程中的资金方面的问题,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我们应该积极推行专利政策法律化,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用法治手段来完善市场的缺陷,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完善立法之外,还应完善执法和司法方面的不足,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当然,知识产权法院应大力推行司法改革,重点破解产权人举证难、维权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等问题。最后,还要加快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惩戒严重失信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不管是上述提到的案例,还是近些年其它知识产权案子,不难发现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越加重视,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法官还是律师,如想处理好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不仅需要拥有丰富、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且也要具备知识产权相关技术领域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因此,我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还要培养专业型以及复合型的人才,以满足科技创新需要。

最后,提到新型科技手段在专利维权中的运用,钟君安认为新型科技手段的运用像硬币一样,存在不同的两面,其有维权的作用,亦存在侵权的风险。在知识产权侵权事件发生后,新技术诸如AI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举证难的问题,例如:在5G网速遍布人群、信息流通飞速的时代,针对网络平台的知识产权侵权,靠人工搜集证据的话,存在巨大的工作量及难度,而人工智能则可以轻松解决搜集抄袭证据等这些耗费大量精力的工作,可以迅速解决维权人诉讼中举证难的问题;此外,人工智能和新技术还可以在很多细节方面帮助原创者维护自己的权力。关于侵权方面,其实网络上已经层出不穷,很多侵权人将原创者的作品运用新型技术手段进行简单的“加工”,就是模棱两可的“再创作”式抄袭,其实已经对原创作者实施了侵权行为,而很多人对证据的侵权行为并不知情,很有可能引来猝不及防的诉讼风险,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我希望国家能够加强科技立法体系建设,依法保障和推动科技创新,能建立高效行政执法体系,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能妥善协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关系,优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而我们作为公民,也应增强知识保护意识,建立良好守法体系。我深信中国越加健全的司法体系尤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定会更好促进我国科技飞跃发展。”

责编/马铭阳

作者:陈淑莲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善论文 篇3:

对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简要分析

(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摘 要: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主要是由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若干法律行政法规或司法解释等共同构成,是保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有条不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努力过渡,十分需要完善的知识产权法保驾护航,因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十分重要。以下将结合自身对我国该法的认识,谈谈看法。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措施;认识和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交往日益密切,在保护我国正常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要想使我国的民族企业、民族工业掌握世界顶尖核心技术,优化知识产业,就应当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投入和保护力度。

一、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的重要性

1.是保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井然有序发展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中,部分人会找寻法律的漏洞,实施智力成果侵权行为,由于实施侵权行为的成本较少,加之被侵权人的维权成本高,因此被侵权人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如此,便增长了侵权行为人的嚣张气焰,造成恶性的侵权循环。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加大对侵权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2.是普及我国知识产权法,消除此领域法盲现象的必然之举

通过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加大普及力度,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知法、懂法、用法、护法,形成良好的法律风气,从而消除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资源知识产权家底不清、权属不明,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不足以及民间文艺资源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等现象。

3.是促进知识产权法律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知识产权法律全球化,是指在经济发展阶段,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形成的一种在知识产权领域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一切法律相交融发展且逐渐一体化的趋势。“TRIPS”协议,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便是知识产权全球化的一种重要体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采取无偿使用他人科研成果、技术发明的做法,一直到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起始,知识、技术作为有价值的商品,资本才不断为社会公众所认可接受。因此,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意义重大。

二、我国对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现状

1.對知识产权法在权利归属上的保护

任何国家发展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其目的之一无非是激励本国国民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是改善人民生活方式的重要过程,尤其是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今天,谁能够站在知识领域的尖端,谁便拥有主导的力量。随着知识产品的商业化生产,知识产权归属于创造者的原则渐渐让位于保护投资者的需要。

2.对知识产权法在权利客体上的保护

传统上认为构成知识产权法客体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识别性的知识产品,如商标、字号等,另一种则是创造性的产品,如文艺作品、专利技术等,所以具有知识产权客体的必要特点是需要具有创造性和识别性,而并不是但凡具有无形性或非物质性特点的财产都会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但近年来的知识产权立法,开始缓慢动摇知识产品传统上应具有的创造性或识别性特征。

3.对知识产权法在权利内容上的保护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建立和健全的過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为迅速,直至今日已经建立起了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知识产权权利类型日益丰富,一面通过调整旧法增加新的权项,一面通过颁布新法,增加权利种类。例如,在我国的专利法上就增加了许诺销售权;著作权法上也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禁止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权

等。与此同时,知识产权的权利内涵也日益增加,文化产品的复制权也涉及将作品数字化的权利上。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还会渗透到无形财产法。

三、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建议

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法的革新和优化,力图运用先进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完善著作权法,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健康发展。其一,积极借鉴国外的做法,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和意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其二,协调好本国知识产权法与其他各法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地修正、完善等方式,消除法与法之间相互矛盾的现象。其三,明确权利归属。要将知识产权保护的责任真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避免“踢足球”、互相推诿的现象。

概言之,为了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促进我国智力成果不断发展以及经济贸易全球化,我们应当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认识到实践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积极总结经验,优化我国的智力成果保护机制,将我国由制造大国带向“智造强国”的康庄大道上。

参考文献:

[1]范晓波,郭强.中国知识产权管理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2]杨晨.用知识产权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编辑 司 楠

作者:童天阳

上一篇:小型商贸公司网络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子通信行业技术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