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输配风险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极大的推动了城市电网的规划与改造,同时,智能电网的自愈、清洁、节能等特征也给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结合智能电网的特征与要求,从分布式电源入网、配网自动化、数字城网、节能环保等方面探讨新形势下的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城市输配风险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市输配风险分析论文 篇1:

区域保护控制和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

摘 要:实现城市电网优化运行,区域保护控制和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很关键。从系统构架与协调策略、连锁信息区域电网线路保护、实时信息多级链式电网区域备自投三大方面分析了区域保护控制技术;从动态无功优化配置、控制技术考虑因素与控制系统架构三大方面分析了协调电压控制技术。两大控制技术分析研究,可为我国城市电网优化运行、智能化、绿色化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城市电网;电网优化;区域保护控制技术;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

引言

我国电网建设与运营取得巨大成就,保障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運行时间的增长,潜在风险与技术难题逐渐显露。因此,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安全性、稳定性是当前电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大方向,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研究人员与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要求,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不断优化[1-5]。本文以城市电网优化运行为例,对区域保护和输配协调电压两方面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1 区域保护控制技术

在面对电网遇到紧急情况时,区域控制技术非常重要,它是修复电网并恢复供电的关键技术。

1.1 系统构架与协调策略

区域保护控制系统包含继电功能及稳定自控功能,在控制端以集中分布结构进行系统的整体统一调度与调控。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离不开信息采集器、中央控制处理中心及信息传输部分。电信号传输转化为数据信号,依据数据信号的改变进行统一控制,具体如图1所示。

保护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并没有集中处理的信息管理中心,而是通过周边各个区域进行数据信息交流,然后直接控制系统实施保护措施,如图2所示。

控制系统由总站与子站构成。子站搜集的信息通过通信系统送达至控制系统总站,由总站进行统一的信息管理调度,再将处理好的信息依次下发至各子站。信息涵盖范围很广,如电流量、电压量及开关量等。在区域保护控制的协调策略中,根据范围由小到大依次可分为站域保护控制、线路保护控制及区域保护控制。站域保护控制主要涉及各个元件,线路保护是确保连锁的连续保护,而区域保护可确保一定区域内的设备不会超过额定负荷,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2 区域电网纵联保护

城市电网中大多采用110V的合环设计开环运行,使得区域电网组成复杂,分支线路较多。若对各分支采取特定保护措施,不仅使得操作手段复杂,消耗时间较长,还会阻碍保护效果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在线路保护中通常采用纵联保护技术手段。但随着技术发展和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手段所存在的缺陷也逐渐突显。例如保护配合困难、保护措施不协调、保护效率低下。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保护线路安全,通常采用常规保护与纵联保护相结合,即既要对常规线路与一些主要的电网线路进行具体保护与控制,还需整体采用纵联保护,在不同的电压之间设置电压间隔,保证出现问题时可及时控制。例如,在多级线路中,不同的变电站设置不同的控制子站,及时判断各个元件的安全与否,通过控制子站的信息收集与交流,使得各个分支之间进行有效信息传输,增强整体联系,有利于区域电网的信息调控,进而实现线路保护。

1.3 多级链式电网区域备自投

实时信息的多级链式电网区域备自投(EMS备自投)在保证电网稳定与安全性方面十分显著。为了提升供电稳定性,在常规的电网铺设搭建中广泛采用备用电源系统。而随着电网智能化的推进与其规模的不断增加,EMS备自投控制系统也被不断加入多级链式电网的搭设中。然而,这种技术手段还存在较大技术难点与缺陷:

首先,EMS在遥感数据与相应电力信号采集时,会涉及到人工采集与自动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后,统一进行调度调控。这之间的操作命令确定、下达、执行的整体流程消耗时间较长,约有8s~10s,若进一步分析,时间还会增加,极大拖延运行速度。

另一方面,EMS精度与准确性也存在一定差异。EMS系统收集的信息并没有明确指标,仅仅是依据后台电路中的不同电流、电压等信息产生的数据,使得错误率大大提升。这种调控方式与信息采集手段离不开网络参与,一旦网络存在漏洞或出现故障,极易导致信息转换出错,使得调度过程与结果受到影响。

电网区域备自投是在符合整体链式电路结构的基础上,依据系统的开关变化,凭借自身的操作系统进行逻辑判断,分析出电路问题所在,例如是开关问题,还是线路故障,抑或压力不稳等,这时备自投就会自动跳开故障位点的开关、合上开环点的开关,使得整体电网线路供电得以恢复,如图3所示。

2 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

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是基于调度控制层面的,包含着动态无功优化配置、动态无功多目标电压协调等方面。

2.1 动态无功优化配置

暂态电压跌落后,需采用急速电压恢复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地点与电压容量,帮助故障后的电路迅速恢复至故障前的电压状态。大容量、大电压的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接入电路后能够发挥有效作用,但其价格需求较高,且有一定的面积需求,导致无法在所有电网系统采用,因此我国许多城市电网铺设小容量、小电压的STATCOM,极大程度上规避自身缺陷,缩短配置周期。

当前无功优化配置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模态分析、先进算法及时域仿真。这些优化方法固然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并不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出故障电网系统的电压情况,再加上涉及数据量较大,导致计算量相对庞大,无法在大城市大规模电网体系中起到有效作用。

暂态电压跌落严重性有两大指标:其一,单个故障节点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通常指电网受到了难以恢复的干扰,进而使得系统平衡性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数据计算能够定量反映出现故障的位点对整体电网电压的影响程度。其二,多个故障集下节点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主要体现在节点故障并不能够仅依靠一次故障情况进行分析,而要对所有故障进行归纳总结,考慮多方面状况,利用公式计算推导电压跌落严重情况,其优化需确保网络电压失稳隐患区域的分析,通过集中、分散等方式的选址及相关公式,计算确定出最优无功配置方案。

2.2 动态无功多目标电压调控

在城市电网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中,首先需考虑基于动态与静态的无功组合协调控制策略的站级无功电压控制,其中涉及到内部的STATCOM与MSC(交换中心)两者之间的组合配置与调控。依据公式进行相应分配策略的制定,或将系统给予的参考电压进行转化,转化后的功率作为参考功率,再比较参考功率与实际功率,得到相应调整策略。對于组合协调控制策略,采用站级无功电压控制模式,需对变电站中遥感装置传递的信息进行收集,并遥测STATCOM的信息模式。

在动态无功多目标电压协调控制技术中,采用“小目标”的规划思想对全局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调控,形成有效的电压控制模式,合理优化配置,既能够帮助城市大规模电网稳定电压,还能够增加电能传输效率,进而使得电网系统不断完善。这里涉及到了三级电压控制,由于其是主题控制系统的中间点,利用EMS技术对电网整体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可保证各个电压区域的设定值合理明确,降低电能损耗。在二级电压协调控制中,首先要考虑到暂态电压稳定的动态无功备用评估,再进行数据计算、电能调配补充,用来协调二级电压系统。

2.3 控制系统架构调控

随着城市电网规模不断扩张,电压规模等级随之增加,使得电网内部系统的结构框架也要相应改变。由于系统的反调现象可能导致电能资源浪费,因此将STATCOM纳入电网中的AVC系统,有效调整电网电能分配,可使电网系统在中枢控制线路中及时进行电能调度与控制。与发电机不同,STATCOM能够快速调整体系电压,起到电压支撑的作用,帮助电压达到稳态,增强系统动态备用能力,有效调度源头的电能资源并合理分配。

这种技术手段并不仅仅局限于电压与电流通量较高的电网系统,在一些较小的电网体系中同样适用。这种框架结构中的一级电压控制主要依托于STATCOM设施对各种指令与信息的采集接收;二级电压控制则通过数据变量的协调变换,保证数据分配合理。最后便是电网自动电压的调控,其系有限范围上的调控,也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结语

本文从紧急控制平面中的区域保护控制技术出发,针对系统构架协调策略、连锁信息的区域电网线路保护及实时信息的多级链式电网区域备自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调度监控平面中的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涉及到动态无功优化配置、控制技术考虑因素,本文可为我国城市电网优化运行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袁佳歆, 陈柏超, 万黎,等. 利用配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方法[J]. 电网技术, 2004, 28(19):81-84.

陈兴华, 朱长胜, 王海龙,等. H桥级联STATCOM的控制策略及仿真[J]. 电网技术, 2009, 33(19):119-122.

李贺.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分析及预控措施[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23).

[王家华.电网运行风险量化评估及管控的探索及实践[J]. 云南电业, 2016(10).

陈麦霞, 陈干民, 陈怡芳. 電网运行风险管理基础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4).

作者:田野

城市输配风险分析论文 篇2:

城市电网规划改造与智能电网

摘 要: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极大的推动了城市电网的规划与改造,同时,智能电网的自愈、清洁、节能等特征也给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结合智能电网的特征与要求,从分布式电源入网、配网自动化、数字城网、节能环保等方面探讨新形势下的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

关键词:城市电网 规划 改造 智能电网

1 引言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将建设以特高压工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的环节,也为城市电网的规划与改造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城网是为城市供电的各级电压电网的总称,也是我国电网的主要负荷集中中心,城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电网的新形势下,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又将发生哪些变化,体现哪些新特征?下文将给出详细分析。

2 智能配电网(Smart Distribution Grid-SDG)

智能配电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提出了以下几个要求:

(1)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强,可以解决供电不间断问题。

(2)智能配电网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破坏,避免大面积的停电。

(3)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以及可再生能源上网的即插即用。

(4)支持与用户的互动,使用智能化电表,采取分时电价,以提升用户的知情权。

(5)对配电网及其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全面采集配电网及其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在线诊断和风险分析。

(6)实现配电管理与用电管理信息化,对配电网的实时运行与离线管理数据高度融合、深度集成。

3 新形势下的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

3.1 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城市电网规划城网规划难以及时跟进城市需求,城网结构很难与城市规划与电力的条块分割相适应,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城网规划的负荷预测、远景估计等带来了难度。另外,城网规划还存在城市网络的电源点落后于城市建设、设备老化现象严重、供电不可靠因素增大、配网的设备更新与技术革新都不如主网快、城市电网改造涉及面广,停电难度大等问题。

3.2 新形势下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的原则

城网规划与改造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计算与规划,建设出电网结构优化、运行安全可靠、兼具经济高效和节能环保特征的城市电网,进而不断提高城网的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以满足城市经济增长的需要。

在新形势下的城网规划中,应注意远近结合、协调发展,有明确的分期规划,同时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城网规划年限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致,一般规定为近期规划5年、中期规划10-15年、远期规划20-30年。

要求实施后达到以下水平:(1)充足的供电能力。(2)坚强合理的网架结构。(3)规划与改造后的城市电网与上级输电网相协调。(4)输变配电投资规模达到经济合理、比例适当。(5)体现区域差异,技术经济指标合理,与社会环境相协调。

3.3 新形势下城市电网规划的编制

(1)城网的现状分析:城市的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城网的布局,负荷分布的现状。

(2)负荷预测:进行总量、分区和空间负荷预测。

(3)制定技术原则:各个分期的规划技术原则。

(4)电力(电量)平衡:电网有功、无功的电力和电量平衡。

(5)确定远期电网的初步布局,作为编制分期规划的发展目标。

(6)根据预测负荷和现有的电网结构,经过分析计算,编制近期的分年度规划和中期规划。

(7)根据近、中期规划确定的最后阶段的城网规模和远期预测的负荷水平,编制远期规划。

3.4 构建节能、绿色、智能的新型城市电网

智能电网倡导节能、绿色,构建新型城市电网的挑战与基于同在。新形势下的城网规划与改造需要考虑:多适应的电网规划优化、节能减排下的电网规划方法、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区域电网协调规划、考虑全寿命周期或成本管理的电网规划、城市电网规划改造和二次系统规划依据等。

3.4.1 新能源对城市电网规划的影响

随着风电、光伏等各类清洁能源的大量出现,对配电网要求具有相应的接纳能力,在实现自愈、互动和兼容的基础上,支持对分布式能源(微网、电动汽车、各种储能装置等)的即插即用(plugandplay)。

所以,城市配电网在规划与改造等方面也应随之跟进,开展相应的智能配电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新的智能化设备,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兼容性,提高供电能力、改善供电质量,提升城市电网的安全预警和应急供电能力。

分布式能源的容量一般在50MW以下,主要是指:在电力负荷区域内,能源利用率较高,绿色环保的可提供电、热的发电装置,例如:太阳能、燃料电池、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

城网电网的规划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有几点要求:

(1)除专线接入的情况外,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容量应小于接入线路容量的10%-30%。

(2)接入点的短路电流与分布式电源机组的额定电流之比,也即短路比,应大于10:1。

(3)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的短路容量应小于断路器遮断容量,如果出现超限情况,应加装短路电流限制装置。

(4)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数kW至数十kW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要求0.4kV;数十KW至7-8MW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要求10kV;8-30MW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要求35kV或66kV;而30-50MW容量的分布式电压,并网电压等级要求66kV或110kV。对分布式电源所发电力,应采取就近消纳为主的方式,除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外,原则上不允许分布式电源向电网反送功率。

3.4.2 积极推进城市配电网自动化

目前,北京市电力公司已经在京实施了东西城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将配网的自愈功能作为亮点,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的验收。天津、大连、上海等大中型城市以及南宁、兰州等省会城市都已纷纷投入对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中,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已遍地开花,各种智能小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工程建设工程日益增加。

在城市电网的规划与改造中,对智能配电网的实施要求如下:

(1)为提高城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在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城市电网发展的需要,按照因地制宜、分区分层管理的原则,确定科学合理的配网自动化发展规划。

(2)在城市电网规划中,必须考虑到使配网自动化的功能与一次系统相协调,同时按照经济和实用的原则,考虑一次设备的性价比。在一次设备具有良好基础的条件下,开展配电网自动化的规划。

(3)由于城市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城市在中心区、城区和郊区的负荷情况以及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来规划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进度,但应满足信息交互要求。

3.4.3 开展数字化城网的信息建设进程

智能电网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IEC61850通讯规约的使用和不同设备间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对于数字式城网的建设,在进行其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中,应具备统一的规范。

城网自动化的一揽子项目,包括:电网项目规划和管理、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办公、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电网营销和招投标管理等,都将建立在城市电网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平台基础上。

所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应按照纵向贯通、横向集成、高度统一,进行数据共享,不断完善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和畅通。

3.4.4 建设节能环保的绿色城网

在城网的规划中,应遵循智能电网“奉献清洁能源”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电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城网工程的噪声、工频电磁场、通信干扰等必须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2)考虑同杆并架和紧凑型的线路走廊,节约城市用地,并推广采用节能型的电网设备,淘汰各种高能耗产品。

4 结语

作为电网的用户侧,城市电网的规划与改造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相信在智能电网建设的推动下,城市电网的明天会更绿色、高效、美好。

参考文献:

[1]王伟,李笑蓉.城网规划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09(8).

[2]刘昱.城网规划负荷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9.

作者:黄佳珍

城市输配风险分析论文 篇3:

海南电网创建国际先进水平电网企业的基本措施

所谓创先即是以科学的方法谋划公司新一轮发展,使企业在电网发展、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内部管控及社会责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这就要用“全球视野定标杆、结合实际寻路径、持之以恒求实效”的方法推进电网企业科学发展。

目前海南省的城市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为12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9小时。要以提高公司综合效益为目标,对核心业务的全过程实行精细控制,更加注重细节管理,将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提高管理的成本意识,讲求管理效益,靠管理控成本,向管理要效益,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综合最优。要通过创先工作全面提升电网企业管理能力,秉承“服务永无止境”理念,努力减少客户停电时间,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快电网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实现“三大转变”:即从制度化向标准化转变、从规范化向精细化转变、从专业化向便捷化转变,真正做到责任到位,管理到位,执行到位。

一、在电网企业科学规划中创先

海南国际旅游岛定位高、标准高、质量高,这对电网的规划发展,以及新的能源环保绿色电力的供应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离不开坚强绿色电力作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同步发展,实现共赢。要谋划海南省“十二五”电力建设规划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规划,开展《海南电网5~10年科技发展规划》、《海南电网智能电网战略发展纲要》等项目研究。大胆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科学合理调配网内各类发电资源,实现经济高效、节能环保运行。坚持电源与电网、输网与配网、城网与农网统筹规划,坚持技术性与经济性综合平衡,坚持低碳、智能、绿色先进理念,做好海南电网发展十年规划。按照国际先进水平电网的要求,把提高供电可靠性作为总抓手,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智能高效、安全可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海岛特色电网。以粤琼跨海联网工程、昌江核电站和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为省级主网架新的支撑点,改变海南220千伏单一大环网和主电网与区域电网功能不分的结构形态,构筑结构更加清晰的全省220千伏主电网和区域电网;因地制宜采用高新可靠性电网接线形式和智能化技术,规划建设好海南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将电网规划纳入各市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电网发展最终目标,不断提高电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在电网企业建设与改造中创先

根据海南电源布局和负荷分布特点,注重优化具有海岛特性的主网结构,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能力和抵御强台风等自然灾害能力。积极推进海南联网二期工程建设,逐步增强与南方主网联网通道,进一步提高海南电网电力安全保障能力和电力资源配置能力。加快配网建设,实现配网可靠。要加大配网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省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投资不低于电网总投资的70%。逐步完善全省配网结构,重点提高全省10千伏及以下配网技术装备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环网率和转供能力、导线绝缘化率,大幅度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能源资源和电力资产的高效利用;引导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调整,适应风能、太阳能等新电源的并网接入,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客户的用电需求,促进各类客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调节。

三、在电网企业安全运行中创先

超前科学地分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采取有关调控措施,最大限度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从防止人身事故、电网事故和设备事故等方面入手,实施电网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逐步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基于闭环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013年底,儋州、海口、三亚、万宁率先达到3钻水平,整体2钻水平;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分层次、分专业的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2015年底达到整体3钻水平;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2020年达到整体4钻水平以上。统筹公司投资决策职能,建立健全电网发展绩效管理体系;全面规范电网规划建设流程,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监控有力;全面推动政企合作,构建电网建设的和谐环境;推行电网标准化设计和建设;全力以赴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提高工程质量,严控工程造价,严把工程验收关,实现零缺陷移交;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物资等环节的全过程考核机制,确保电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四、在电网驾驭复杂智能电网中创先

在海南电网大力推广三维一体化GIS输配电地理信息技术,2015年实现输配电线路故障的自动定位,至2020年全面实现输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故障自动隔离、故障修理资源调配的协调运转。加快电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及变电站综合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的应用,推行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组织体系,实现“一体化、规范化、集约化”管理。至2015年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设备全面推广状态检修,实现海口、三亚、儋州、琼海四大片区运维一体化。2020年全省电网运行设备状态管理达到“数字化”,实现全省运维一体化。开展海南电网三道防线协调配合技术研究,加快调度决策支撑系统智能化步伐,大力开展调度通信、自动化、安防基础设施建设、自动化系统主设备升级改造、监控系统容灾备用建设。

五、在电网企业提高安全供电可靠性中创先

以智能配电网建设作为切入点,积极推进配网自动化和县级供电企业调配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对配电网的灵活调控和优化运行。强化转供电和综合停电管理,全面推行可靠性“预分配”制度,推广应用先进的带电作业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供电可靠率。智能电网的发展将使电能信息由传统的单向流动向交互式流动转变,电网运行技术与经营理念都将产生重大变革。海口、三亚城市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2015年控制在240分钟内,2020年小于10分钟。以节能发电调度为技术支撑,线损“四分”管理为突破口,加大电网节能减排投入,推广应用节能降损新技术、新工艺,重点开展高损耗输变电设备更新,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完善配电变压器布点等工作,科学解决配电变压器过载及电压质量差等问题,不断优化配电网络,实现综合线损逐年下降。海口、三亚综合线损率2015年下降到4.3%,2020年下降到4.0%以内。让“万家灯火、南网情深”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六、在电网企业供电营销优质服务中创先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始终是企业得于生存与发展的主力军。要以客户为中心再造业务流程,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加快全省营配体制改革,构建起以营销为龙头的客户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各项服务的科技化水平,建立完善咨询、查询、故障报修、网上营业厅、短信平台等功能一体化的技术支持平台,通过便捷服务、紧急服务和特殊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高效、规范、贴心的供电服务。切实加大增供扩销力度,全力拓展供用电市场。加强负荷预测分析,增强市场掌控能力。强化科学调度管理,灵活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细化分解增供扩销目标计划,建立增供扩销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率先在全国建设和应用省级集中、覆盖所有客户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营销监控指挥系统、营销综合分析系统、营销自动化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五个省级集中”系统,满足客户对优质服务和智能电网发展的需要。完善终端建设,科学引导客户用电,提高负荷利用率,2015年底实现100千伏安及以上客户终端覆盖100%,2020年底实现专变客户终端覆盖100%。扩大预付费覆盖范围,实现专变客户预付费占总电费比例2015年底达到20%,2020年底达到35%。建立营销内控机制,形成内部风险(现状)评估、内部风险识别、内部风险控制的内部风险常态闭环管理模式。2015年实现全省2350个物业小区44万户供电服务、抄表到户目标,全省供电服务到户率达100%;远程抄表率2015年达20%,2020年达35%。

七、在电网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中创先

以持续提升公司价值为目标,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实施自上而下的预算集约管控。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预算管理机制,在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科学化、精益化上下功夫,做实项目预算,提升成本精益管理,强化预算考核,实现预算对经营业务的集约调控,全面提高经营管理和经营绩效水平。构建预算管理“项目准入、编制审查、分析监控、考核评价”四个环节的闭环管理体系。优化投资管理流程和决策手段、有效提升投资效益。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物资合同管理体系,构建供应商管理评价体系和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仓储策略,实施科学仓储管理,健全物资供应网络,实现物资及时高效配送。建立统一的资产电子标签系统,集成资产的实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实现帐、卡、物的一致和联动。实行资产投资及更新决策一体化流程管理,将资产管理建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过程,包括资产战略制订、网络规划与设计、资产建设与运维以及资产绩效后评价,覆盖并贯穿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构建界面清晰、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现代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资产管理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八、在电网企业提高现代科技水平中创先

根据海南省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热带岛屿省份的实际,以近期需要和长远目标结合的方式,实现关键电网技术领域的重点突破。特别是结合海岛地理特征、气候特点,科学优化海南电网结构,有效提高电网抗台风、耐腐蚀、防雷电等能力,提高海南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电网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提高电网运营效率。通过优化海南电网科技资源配置,推进节能降耗,提高全省电网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2010-2015年,技术实施重点包括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智能化诊断技术,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式能源大量接入电网的规划、运行、控制技术,输电设备防雷策略及综合治理关键技术。2016-2020年,重点研究智能开关相关技术与规范,开展高强度、耐高温、低弧垂、低电阻、轻型输电技术研究,研发极端天气预警系统的专家系统,研究符合海上风力发电场长距离输电的要求,研究轻型直流输电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的广泛应用和并网技术,更加注重科技进步,提高公司科技水平。

九、在电网企业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中创先

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国家的一项重大部署。信息化是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先进的重要标志。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信息化在促进公司新一轮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和技术支撑作用,用信息化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推动管理创新。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全方位服务、资源集约化管理”三大理念重点开展电网企业分析决策系统、六大企业级应用系统和综合技术平台建设。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覆盖全公司的高速综合数据网络。建成以虚拟化为特征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以面向服务架构(SOA)为原则的集成服务和多渠道、可视化信息展现。在2020年前,建成信息化安全体系、标准体系、管控体系,建成系统功能完备率、系统覆盖率、流程固化度、系统实用化度、决策支持度达到95%以上的信息化企业。推进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体化、现代化、智能化企业级信息平台,实现企业人、财、物资源集团化运作和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一体化。全面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

十、在电网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中创先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而环保绝色的电力供应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必不缺的动力之源。提供优质供电服务,提高供电服务效能,实现电网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价值的最大化,是海南电网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电网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要以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为重点,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强化节能发电调度,为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并网创造条件。坚持节省用地并与环境相协调,集约建设输变电设施,推行同塔双回或多回架设线路,变电站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降低综合线损为主要目标,在电网规划建设、经济运行、配电网改造、线损“四分”管理等各方面开展降损增效工作。适时推动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储能应用,积极为客户提供节能技术和能源评估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把电网企业打造成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绿色平台”。以可靠电力供应支撑“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发展,重点做好国际旅游岛东、西、南、北、中五个功能组团和一个海洋功能组团供电规划和建设,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大型旅游主题公园、精品景区、免税商场、西环铁路、民用机场等省内重点工程提供优质配套供电服务。细分客户群体,研究客户个性化服务策略。提高节能诊断服务覆盖比例,对新增大客户提供节能诊断的基础上,2015年前对所有大型商场、四星级及以上酒店、地市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大专院校和地市级及以上政府机构进行节能诊断,协同专业机构每年至少对100家工业企业客户进行节能诊断。到2020年底,综合线损率控制在5.0%以内;大型工业客户接受节能减排服务的比例在2020年底达到70%以上。

十一、在建设绿色电网科学发展中创先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国际旅游岛应是一个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休闲度假胜地。国际旅游岛建设离不开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氛围,更离不开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文环境。在海南电网发展方式上,要更加注重低碳发展和绿色环保,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新能源、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把公司打造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平台,在低碳发展中体现央企的社会责任。积极研究运用计算机、通信、控制等先进技术,建设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并为各类清洁能源快速灵活接入电网创造条件。大力支持海南水电、气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发展,改善电源布局,优化电源结构,促进海南绿色电力发展。2015年和2020年海南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例分别达到50%和70%以上。通过技术标准的建立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将低碳、智能、绿色理念融入到电网工程建设中,不断提高智能电网建设与管理水平。

作者:金戈鸣

上一篇: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论文下一篇:高校建设工作师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