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视阈下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2022-04-30

摘要:政治经济学作为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理论依据,彰显了马克思《资本论》的生命力与解释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本论视阈下国际金融危机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本论视阈下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篇1: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与一般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不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独特的视阈和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历史性否定,没有像黑格尔理论和众多后现代理论那样,停留在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感性的物质层面,对现代性展开了现实的超越。而从资本维度对现代性内在逻辑的深刻剖析,使马克思把握了现代性的根本,为人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指明了实践批判的方向,并为人们探索新型现代性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正是这种独特的视域和维度使马克思不可超越,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习、研究《资本论》的热潮充分说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没有过时,依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马克思;现代性;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当代意义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现代性”概念,但他一生在批判现代社会,并明确地认为“‘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1]。因此,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或许是早期现代性——被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出色的社会分析家”[2]。英国著名学者吉登斯甚至把马克思和韦伯、涂尔干并称为三大古典现代性理论的代表。无论是赞同他的观点,还是否定他的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理论观点的影响。与一般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不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独特的视域和维度,正是这种独特的视域和维度使马克思不可超越,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视阈

从什么样的视角来批判现代性,这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与其他现代性批判之间差异的根源所在,它决定了彼此之间的所有分歧。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对现代性的一种高度现代的解说”[3]。

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视域之内展开的,其基本概念、范畴、原则和观点都是这一基本视域的外在展现。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人类历史实践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总是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理解精神或物质因素,因此,对唯物史观来说,任何存在都是社会历史性的存在,是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规定和中介的存在。这就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任务就在于“实证”地描述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揭示“感性世界”本身的存在原理,而不是去建构抽象的观念体系。唯物史观终结了“思辨”和“意识的空话”,而代之以“实证科学”和“真正的知识” [4]。

作为基本的理论视阈,一方面,唯物史观摧毁了抽象形而上学观念体系的内在性和自足性,而将其奠基于现实生活的“生产”之基础上,由此探索社会存在及其历史向度的现实依据,并展开对“当今之生产”的批判。另一方面,唯物史观走出了“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公式”和纯理论,直接参与到现实生活的“生产”中去,改造现实本身。

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马克思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社会现实采取了“实证”的、辩证的立场和态度。一方面,马克思从来都不否认,对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制度安排所释放出来的改变传统社会的巨大能量和所创造出来的丰硕的社会财富,他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意义上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贡献。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4]另一方面,马克思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所暴露出来的危机和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马克思指出,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爆发了“自杀式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4] 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充分表明,资本主义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就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后现代主义研究者特里·伊格尔顿所指出的那样,面对现代性,马克思鲜明地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了现代历史是文明与野蛮交织的历史真相,从而与保守的浪漫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现代主义都保持了距离:“马克思主义在赞美现代的巨大成就方面超过了未来主义,同时以它对这一时代的无情谴责超过了反资本主义的浪漫派。它既是启蒙主义的后裔,又是它的内在批判者。”[5]马克思对待现代性的辩证立场和态度并不是停留在现代性具有好的一面、也具有坏的一面这一简单的、甚至是诡辩的看法上,它既非两个对立观点的简单折中,也非两个极端观点的抽象综合,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否定。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辩证批判采取的是一种外在超越的逻辑——正视现代性不可化解的内在矛盾,并通过矛盾的最终解决,以求现代性的终结,使之更有利于人类与社会的进步[6]。这种辩证法立场显然不是赞成与反对、肯定与否定的二分思维所能概括的,因为它是现代性客观的辩证法本身所必然决定和要求的。

同样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历史性否定,没有像黑格尔理论和众多后现代理论那样,停留在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感性的物质层面,对现代性展开了现实的超越。这种超越不仅否定现代性所带来的消极效应,而且否定承载实现现代性的整个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仅仅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揭露、谴责和控诉的理论批判,而是在对现存的不合理世界的理性批判基础上提出从现实本身所生发出来的阶级革命的主体诉求,指明现实要经受革命性变革的必然出路,从而对现实进行彻底改造,在变革旧世界中建构新世界。因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不再是关于先于或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生产”理念的纯粹理论,而是实践地批判现实的理论武器。

二、商品—资本—异化: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内在逻辑

基于现代资本主义现实的存在关系,以及从理论的逻辑结构上看,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有三个基本的范畴,即商品、资本和异化。其中,商品是现代性的逻辑起点;资本是最核心的范畴,是现代性的内核;异化则是现代性所展现的本质特点。马克思正是以这三大基本范畴(尤其是资本范畴)作为重要的概念工具,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视域下对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刻揭示。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无疑是商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作为商品形式的劳动产品是社会经济的细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7]在商品关系中包含了一切现代关系的萌芽。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地位的确立带来了商品关系的全面实现,同时也表明现代(马克思称之为“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现代社会中,商品成为最基本的中介因素,几乎一切存在物都采取了商品的形式(或者说,通过市场)来确证自身的存在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于是,商品拜物教成为现代的普遍现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商品被认作是从总体上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抽象,即所谓现代社会的“抽象总体”。因此,商品就是现代社会的历史出发点,商品范畴也成为马克思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进行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

商品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但资本才是其现代性批判的核心的逻辑环节。商品本身并非现代所特有的现象,商品的资本化才是现代性的现象。也就是说,作为商品关系全面和最终展开的表征、作为商品的现代形式,资本才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规定。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8],资本是一种“普照的光”,是“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7]。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灵魂——资本具有一种根本性、总体性的意义,其原则制约和规定了现代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从而造就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现代。基于现代社会成为了以资本为原则的时代,马克思以“资本”本质地命名了“现代”,把现代揭示为“资本时代”(而非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诸多现代哲学家所谓的“理性的时代”)。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的基础是资本的运作,现代性是在现代生产基础上资本运动的产物,是随资本运动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资本的内在本性及其逻辑规定了现代性的生成和发展,决定着现代社会的命运。可以说,现代性的逻辑就是资本的逻辑,资本的逻辑推动着现代性的逻辑发展。所谓“现代化”,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和全球扩张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紧紧围绕资本逻辑的分析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剖和分析就成为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从本质上讲,现代性无非是资本的现代性,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是资本批判,或者说,资本的现代性批判。

资本逻辑其实是资本扩张的逻辑,因为资本具有扩张的本性。“整个《资本论》的主题便是揭示资本的内在扩张本性,以及这种扩张产生的巨大动力和深刻危机。”[9] 一方面,资本以价值增殖和效率强制为原则通过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创造了物质财富无限扩大的可能性和整个世界的文明化,以强制的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4] 。另一方面,它却导致了自然力的巨大破坏、社会生产的极端无序、阶级矛盾的激化和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冲突。更为重要的是,资本的扩张逻辑导致了人的异化。

异化是以资本逻辑为运作机制的现代性所展示或规定的人的基本存在形态。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规定了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工人只有当他对自己作为资本存在的时候,才作为工人存在;而他只有当某种资本对他存在的时候,才作为资本存在。资本的存在就是他的存在、他的生活。”[10]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造成现代人异化的根源,而人的异化根源于劳动异化。只要资本逻辑在发挥作用,人的异化就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资本统治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疏离,同时也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对峙。贪婪是资本的本性,无休止地追逐剩余价值和实现自身的增殖乃是资本存在的惟一理由;资本活动的惟一根据也就是赚钱、发财,从而满足自身难填的欲壑。资本的逐利性使得资本会通过冒险家的探险、新航线的开辟和海外殖民以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融资等各种手段奔走于世界各地,开辟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最能实现高额垄断利润的产品销售地即世界市场。然而,资本要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除了要造就身无分文、可供榨取剩余劳动的劳动力主体——工人,还得让他们与无限多的生产资料相结合,于是就必须疯狂地去占有自然和支配自然,使自然界成为实现资本增殖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储备库”。至此,“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來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4]由于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由于我们过高地估计了人类理性、智力,自以为我们人类能够征服、控制自然,人类已经严重地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从而反过来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存在根基和未来发展的命运。

另外,由于资本逻辑的存在和渗透,使得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物化的机器也成了统治人的工具,成了工人的对立物。马克思指出:“科学通过机器的构造驱使那些没有生命的机器肢体有目的地作为自动机来运转,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11]科学及其应用,虽然从它们的源泉来看是劳动的产品,然而在它们进入劳动过程的一切地方,它们都表现为被并入资本的东西。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12]。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使用从一开始就增加了人的剥削程度,甚至排挤工人,加剧了贫富分化。

在资本全面而深刻的规定中,不仅人而且自然也成为“纯粹的有用性”而失去诗意的感性光辉,发生了普遍异化,而不是以其丰富性和全面性展示于人。自然、人、思想、知识、职业等一切事物都受到价值抽象的统治,一切关系都成为“纯粹的金钱关系”,失去了超验的价值和神圣的光辉。

基于资本统治导致现代人的异化(人被沦为物,被物性化)和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马克思最终得出结论: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资本主义必将被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所替代,由此,资本主义现代性必将终结(被外在地超越)。但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并不意味着现代性本身的终结,而是意味着现代性的重写。恩格斯曾直截了当地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1]恩格斯认为,虽然启蒙学者标榜,理性是资产阶级现代性思想及其制度的核心,然而,“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1]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真正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1],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理性王国。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可以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也赞同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事业。

基于马克思将资本理解为现代性的本质范畴,并以资本为最基础的概念对现代性展开全面的批判,把现代性的一切弊病和危机都归因于资本,可以说,他创立了一种现代性批判范式——资本现代性批判范式,或者说,他开辟了一条新的现代性批判路线——资本批判路线。这一新的批判范式或路线既是空前的,其开辟构成了对黑格尔理性现代性批判范式(或路线)的超越,也是绝后的,其确立同马克思以后的现代性研究者(包括后现代主义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超越资本现代性: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作为千年思想家,他虽然生活在现代性大发展的19世纪,却以超凡的社会洞察力和历史前瞻性,树起了现代性批判的大旗,开启了现代人的自我反思、质疑和批判之路,这使其思想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在20世纪甚至获得了更加深远的影响。深刻反思20世纪以来人类遭受的现代性大屠杀和种种灾难,一批学者站在后现代的高度掀起了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高潮,并把马克思奉为现代性批判的先锋,甚至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具有后现代的意味,与后现代理论是共通的。尽管我们不能苟同后现代理论家把马克思打扮成一个后现代主义者,但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对当代的深远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马克思以其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深刻批判促使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进行反思、修整、调整。思想和理论对历史的参与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大表征,人类意识和观念的历史参与度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之一。如同人类个体的生命历程是从非反思态走向反思态,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从“自在”(thing-in-itself)、自然的客观状态到“自为”(thing-for-itself)、自觉的主观状态的转变。这其中的关键性因素是“反思性”(reflectivity,吉登斯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将它视为现代性的一个基本特性)。正是思想和理论的历史参与性带来了现代社会“实践主体性”的确立,成就了现代社会的反思性。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的揭示和批判也以这种反思性参与了20世纪的历史。进入马克思以后的20世纪,马克思对资本或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一次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昭示了它的当代价值,它是以反向的方式彰显自身的理论价值的。众所周知,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自由放任无政府状态导致了经济大危机,于是兴起了倡导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形态——凯恩斯主义及其政策——罗斯福“新政”。这恰恰应验了马克思关于资本非理性的警告和提示。国家对资本的干预并没有触动资本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它完全不过是遵循、贯彻而实现资本的原则,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资本的统治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称马克思拯救了当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意义,最根本的是他所提供的那种批判范式。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实行着自我调整和完善,当年马克思批判的一些现象消失了,一些弊病治愈了,一些矛盾解决了,甚至被马克思当做是革命运动的承担者的无产阶级,无论在构成结构和社会革命意识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鉴于这种情况,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批判只是对古典资本主义的批判,言下之意,马克思的批判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在我们看来,这种看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错误的。

第二,马克思从资本维度对现代性的批判仍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性意义。如前所说,马克思抓住了现代性的根本因素,即资本或资本逻辑来进行批判,抓住资本逻辑造成的人的异化现象来进行批判。只要资本还是社会的主要力量,资本逻辑还支配着社会的其他现象,马克思的批判就不会过时,马克思的这种批判范式就是不可超越的。当今盛行的一些现代性批判,比如意识形态的批判,生态主义的批判,如果离开了马克思批判的这个根基,就必然陷于一种无根的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现代理论家,都自觉地承认与马克思的承继关系。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还是当今新马克思主义、生態学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都号称是马克思主义,就是表明他们与马克思的承继关系。

第三,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意义,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家们对当今世界形势和现代西方国家的理解上,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义方面。毫无疑问,在过去的许多年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尽管说其中包含了很浓厚的教条主义倾向,从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解释力。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克服了这种教条主义的弊端,正本清源,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批判本性,合理地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的现代发展,包括合理地理解资本主义的可超越性(政治制度方面)与不可超越性(市场经济方面)的关系,马克思的批判方法具有的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就彰显出来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避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这些都是马克思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基本内容、内在逻辑和命运,为人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指明了实践批判的方向,并为人们探索新型现代性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又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资本论》的热潮,这充分说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没有过时,依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3-723.

[2][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M].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41.

[3][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M].高湘,冯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78.

[5][英]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历史中的政治、哲学与爱欲[M].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8.

[6]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14.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8.

[9]陈宝.资本、现代性、人——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意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42-14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8.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21.

作者:张时佳

资本论视阈下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篇2: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微观分析

摘要:政治经济学作为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理论依据,彰显了马克思《资本论》的生命力与解释力。运用政治经济学资本循环周转模型从微观层面上分析,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堵点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供给存在结构性不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有效性亟待提高;产业升级缓慢,产能过剩与供给短缺并存,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品质和效率亟待提升;低端产品过剩和高端产品不足并存,商品资本职能实现困难,扩大内需亟待落实。打通堵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是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其解决之道在于要在利用资本循环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对资本配置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资本循环周转;经济双循环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对能否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1]厘清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采取切实手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也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资本循环周转模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梳理出其中的堵点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有益探索。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基本依据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全面深入地考察了资本运动,提出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原理,从微观层面分析了资本职能转化的过程和前提条件。产业循环和商品流通在市场上是交错进行的,资本循环与周转原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的理论源泉、核心和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

(一)政治經济学资本循环理论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理论依据

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是货币资本循环,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

其中第一阶段G—W和第三阶段W′— G′处于流通领域,产业资本在企业外部市场上流通,表明企业的生产过程受宏观经济环境制约。第二阶段W…P… W′处于生产领域,产业资本退出流通在企业内部进行循环,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为了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极为高效,产出非常庞大,但其原材料购买和制成品销售则依赖于市场流通。如果外部市场环境恶化,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则难以完成职能转化,现有的循环便可能发生中断。由此,马克思指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即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为了揭示资本循环与经济危机爆发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卫·科茨认为资本循环原理是分析经济危机的有效工具:“对于分析积累和危机的所有框架而言,资本循环无疑是最全面的框架,这个框架由马克思发明。”[3]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叠加新冠疫情暴发的不利局面,运用资本循环周转模型分析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微观层面上梳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流转堵点,有利于破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障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遵循《资本论》关于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社会总产品交换与实现理论、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理论,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深刻阐释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机理。”[4]

(二)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向运动的客观条件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现实依据

依据资本循环周转模型,经济双循环可以理解为资本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的双向运动,是两个方向的资本循环之间的互通互补。内循环是我国不同经济领域、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业循环,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均在国内市场进行,通过产业关联依次完成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转化。尽管我国是超大体量的新兴经济体,但仅靠内循环难以完全保持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外循环是我国企业基于本国优势产业,在外部国际市场上进行的产业循环,通过输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利用国际市场完成这部分资本职能的转化,进而促进内循环的连续性和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内循环是主导,外循环是内循环的必要延伸。

经济双循环是适应世界经济周期变化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抉择。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疲软,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兴起,迫使各国调整原有的产业循环模式,由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转变为向本国内部寻求发展动力,这标志着世界经济增长发生了周期性变化[5]。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疫情更加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衰退,经济发展本土化和区域化倾向加剧,各国产业循环更加趋向于国内市场。我国经济经过近70年工业化的积累,特别是4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形成了超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因而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能够将依靠外需带动的增长转变为依靠内需拉动的增长,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施的时机已经到来。

构建经济双循环的客观条件蕴含于资本循环周转规律之中。第一,外循环的客观条件是国际资本循环的需求。马克思深刻指出,资本的本质在于价值增殖,“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产业资本的目的和动机——价值增殖、赚钱和积累——表现得最为醒目(为贵卖而买)”[6]70。至今国际资本的本质仍然是获得剩余价值,这是经济外循环始终可以为我国所用的根本逻辑。第二,内循环的客观条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全产业链的超大生产规模和巨量消费需求,以及广阔的国土面积和较大的地域经济差异,使得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都有着很大的回旋余地,为把内循环作为新发展格局的主体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第三,双循环统一的客观条件是我国产业链具有稳固的产业基础优势。我国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和高端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带动各种生产要素流入中国市场,在更多依靠自主创新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利用外循环解决高端制造业“卡脖子”的问题。

二、我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堵点分析

微观层面上资本循环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堵点都会影响到整个循环的连续性。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资本在第一阶段G—W 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置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6]63我国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市场消费需求结构明显升级。由于供给体系的调整具有滞后性,供求结构脱节现象在高技术和高端商品领域凸显,并因国际经济周期变化和疫情的影响而加剧,接连形成了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流转堵点,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由此陷入困境,产业循环在一些经济领域受阻。依据资本循环周转模型,能够从微观层面對此现象予以具体准确的分析。

(一)要素市场存在堵点,货币资本职能转化难以符合资本有机构成比例

购买阶段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在市场上购买符合资本有机构成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A和Pm),二者有机结合构成生产资本的物质形态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进入生产阶段。如果所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配比达不到资本有机构成的要求,货币资本则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资本,导致企业资本闲置、开工不足或低配生产,降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国要素市场供给在两个方面都有结构性不足问题:一方面,市场上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反映了我国当前人力资源的构成状况,成年劳动人口的数量接近9亿,在总人口中占比达六成以上,其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在两亿人以上[7]。目前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仍居全球第一,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基础雄厚,但在实际用工市场上高端科技开发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不足,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另一方面,生产资料供给存在结构性缺口。我国物产丰富但资源利用率不高,部分资源高度依赖进口,资源短缺制约着相关产业的发展。高技术要素产品短缺现象长期存在,是导致产业升级缓慢和高端商品生产不足的直接原因。

(二)供给侧存在堵点,生产资本职能转化质量和效率不高

进入生产阶段的劳动力在企业内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生产,生产资本随之转化为商品资本。目前在生产端存在的供给堵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供给问题造成企业难以招聘到适合的员工,致使生产中科技研发受阻或生产加工水准降低,高端产品制造受限,出现产能过剩与产能短缺并存问题,难以适应消费升级时代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市场供给的堵点和原材料利用率不高,引起生产阶段出现产能闲置、成本和能耗较高等问题。例如,我国铜资源需求量很大,但国内铜矿资源短缺,近年来铜矿资源进口不足使相关企业生产线闲置现象严重,类似的矿产资源供给不足现象在工业生产领域普遍存在。众所周知,由于美国限制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华为供货,导致麒麟系列芯片无法生产,对华为高端手机硬件出货影响巨大。作为关键零部件的芯片短缺困局对诸多依赖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兴产业负面影响很大,高科技产业瓶颈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升级速度。

(三)商品市场存在堵点,商品资本职能实现中结构性困难严重

在销售阶段,以待售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执行着商品资本的职能,商品是为市场而生产的,需要通过市场销售把商品资本重新转化为货币资本,收回投资和利润最终完成资本循环。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循环过程就会发生中断,市场流通的情况限制着资本循环的速度。目前我国商品市场供给和需求错位问题突出。首先,消费市场规模超量且潜力巨大,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层次跨度很大,几乎涵盖所有高中低档商品,为各类企业的销售提供了市场机会,但客观存在的收入差距会导致消费人群实际购买力失衡进而造成部分商品销售困难。其次,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且各种销售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企业销售商品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市场平台,但平台经济垄断、消费市场内卷的无序状况使部分生产企业获利较低、生存艰难,小微企业更是不堪重负,恶性市场竞争威胁着产业的良性发展。最后,市场供需结构问题突出,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低端产品却过剩滞销,既无法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又造成企业库存积压,投资收回受阻。资本循环三个阶段的堵点所累积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销售阶段,解决商品销售难问题成为打通流转瓶颈的切入点。

构建经济双循环的立足点是内循环。斯蒂格利茨研究发现:“现在看来也许是令人吃惊的,但对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而言,对外贸易水平相对于美国经济的规模来说都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美国经济的学者们可以忽略对外贸易。的确,为了简化分析,他们把美国经济看作是一个封闭经济,或者是一个不进行贸易的经济。”[8]虽然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美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但美国经济一直主要是由内生动力推动的经济循环系统。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说明,大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根本动力,外源动力起辅助作用。当大国经济发展到超大体量并开始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之后,技术创新和消费拉动只能依靠本国,经济发展要立足于国内经济循环的关联畅通,外循环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为内循环疏通堵点、弥补短板服务。

三、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

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存在的堵点,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的问题,是要处理好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问题。打通堵点需要从资本循环的前提条件入手改革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循环三个阶段中对资本配置的引导作用。

(一)立足内循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有利于经济双循环的市场前提

资本循环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要保持在空间上并存,另一个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要保持在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要求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停留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保持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同时进行。这两个前提条件既是个别资本循环的规律,也是一国产业循环的物质基础和内在要求。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为自觉利用资本循环规律提供了现实条件。

首先,精准提高货币资本投入,优化生产要素市场配置。第一,逐步改变人力市场资源供需不匹配的局面。加大高职教育改革和支持力度,吸引社会优质人才进入制造业,并利用国有企业的技术体系优势完善一线工人的培育机制,为社会输送高端技术人员,满足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人才需求;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力度,激发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精准增加基础教育投入,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国民文明素养和科学素养,把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第二,加大资源利用投资力度和资源利用机制改革力度。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和循环经济,缓解国内生产资料供给短缺问题,减少资源对外依存度。第三,集举国科技资源尽快解决高技术“卡脖子”难题。不仅要提高国有企业科技投入,还应以配套资金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注重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竞争力。

其次,控制生产资本总量,强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生产阶段,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所带来的内需变化,尽快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第一,压缩落后产能对生产资本的占用和耗费,扩大高科技和高端消费产品的生产规模。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激发央企、国企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打通命脉产业的堵点和瓶颈。第二,完善金融服务和降低税费,改善企业营商环境。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民营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意愿,鼓励民间中小资本创业创新,成为个性新型消费品生产的主力军。第三,发展大都市圈产业集群,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都市圈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可以提高资本周转速度,有利于研发资金和创新人才的市场化集中,以在高端科技领域和新产品开发中产生聚变效应。

最后,建立现代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扩大内需,改善消费发展落后于生产发展的现状。长期以来,消费滞后的困局造成我国制造业总体产能过剩,主要依靠外循环销售商品,外贸企业受制于人、盈利水平低,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导致出口受阻,外贸企业就难以经营下去。扩大内需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和动力源,是实现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根本途径,要推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消费与生产的协调发展。第一,在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坚持向工资收入倾斜。通过创造就业和加大社保投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和其它收入,并通过大幅度降低税费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占比,激励城乡居民消费。第二,持续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新基建覆盖范围以改善消费结构;通过立法规范网络平台经济,鼓励针对消费模式多元化创新消费市场。第三,长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幅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鼓励、引导和规范向农业农村投资;培育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以绿色美丽乡村发展吸引城市人群,促进消费下沉带动社会财富分配流动。第四,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依托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商业集聚效应和便捷交通对居民消费的引导和提升作用,并辐射周边地区实现消费升级。

(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借力外循环打通内循环堵点

疫情危机之下,在共赢的基础上启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众望所归。我国与全球各个经济体在产业循环的三个阶段互补性都很强,优势在于超大经济规模和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吸引着全球资源和商品融入,具有启动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实力,但也存在着原材料和高技术生产要素短缺的劣势。

首先,稳定货币资本外循环,缓解生产要素供给短缺。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层次经济合作,稳定资源性商品输入。尽力保持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互动,用稳定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开放的诚意,争取外资投入以引进高技术要素产品。持续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与合作,创造条件在资源优势国家进行投资开发合作,缓解国内要素市场堵点。

其次,巩固生产资本外循环,助力过剩产能有效转化。我国的中高端工业品产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需,高端工业品产能是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所需,与多数国家合作的市场前景广阔。要契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需,对标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所需,本着共享共建共赢的理念,积极同各国开展生产合作与技术合作,提高国内企业的周转速度,抓住供给侧改革的窗口期,尽快完成产业结构升级。

最后,依托自贸区和自贸港的关税互惠平台,提高商品资本实现速度。2019年底暴发的疫情导致世界各国经济严重下滑、失业率增高,收入急剧下降的情况普遍存在。然而,在此空前困难的背景下,我国依托自贸区和自贸港的关税互惠平台,加快商品资本实现速度,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都在快速增长,这充分证明我国无论在消费端還是在生产端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大力推动经济双循环必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是布局经济双循环战略的现实基础,资本循环周转理论是研究经济双循环的科学方法。针对构建经济双循环过程中出现的堵点和瓶颈问题,要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机遇,自觉利用资本循环周转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和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资源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N].人民日报,2020-11-25(06).

[2]李震,昌忠泽,等.双循环相互促进:理论逻辑、战略重点与政策取向[J].上海经济研究,2021(4).

[3]大卫·科茨.利润率、资本循环与经济危机[J].理论经济学,2013(5).

[4]刘立云,孔祥利. 基于《资本论》视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阐释与当代价值[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9).

[5]王晋斌,厉妍彤.“双循环”战略是中国新开放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果[J].教学与研究,2021(4).

[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国家统计局.全国超218亿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EB/OL].中国教育在线,(2021-05-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446283391638119&wfr=spider&for=pc.

[8]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39.

【责任编辑:何妮】

作者:张月华

资本论视阈下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篇3:

把握五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摘要:近年来,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方法论诉求。整体性研究强调以宏观视阈把握全局,彰显整体意识和综合思维。只有以整体性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最大程度发挥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整体功能。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至少应该明确和坚持五个最基本、最紧要的“结合”。

近年来,以整体性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方法论诉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固有的有机性、整体性要求作为它的子系统即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必须持续协调的进行,反之,马克思主义系统的有机性、整体性就会破坏,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影响。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整体性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许多复杂的层次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功能与作用。笔者认为,做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至少应该明确和坚持以下五个最基本、最紧要的“结合”。

一、坚持分科研究与整体性研究的结合

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辨证关系告诉我们,认识事物是一个不断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对于任何事物,我们仅有对其部分的把握属于一叶障目,如同盲人摸象;对其只有整体的感性的认识属于浅尝辄止,恰似蜻蜓点水。所以,我们必须既要不断从“整体”也要不断从“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切实做到二者的密切结合。

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呼声折射出我们以往的确缺乏从整体视野上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反映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没形成准确的、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观。近年来学术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讨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当前我们必须加强从整体上理解、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这不单是一个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的问题,更是关乎怎么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首先要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主义三大主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意义及其相互关系,不断从内容体系、价值取向、立场观点与方法论等层面把握其整体性。

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和否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分科式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博大恢弘,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否则,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就无法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按学科划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内容,深入把握其理论内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的学科中确立其学科地位,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1]我们以前在分科式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绩,这些成绩正是我们今天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出发点。总之,从长远来看,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兼顾分科性研究与整体性研究,不能矫枉过正。

二、坚持(保守)与创新相结合

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的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和特质,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保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保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取向。坚持是创新的基础,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无所谓创新。同样,创新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须。坚持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互为前提。我们可以想象,假如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始终保持“最初形态”,我们怎能用19世纪40年代的思想一直指导21世纪的伟大实践?我们今天之所以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把它作为指导我们改造自身、改变社会、改变人类命运的思想,其关键是我们根据其原初精神不断发展、补充、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无不是我们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正是这些结晶,给人类带来了新气象和新希望。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

坚持与创新就是定与动、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统一,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发挥真马克思主义的威力与魅力。但是,如果这种创新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意图,那么坚持的就不是真马克思主义了。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意图,还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整体性的视角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作出科学的、准确的和完整的概括与回答。

三、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在整体性视野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艰苦的理论探索,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人类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世界各地的学者都把它作为重要的研究對象且长久不衰,希图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十月革命开辟的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及今天古巴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委内瑞拉等国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国际金融危机下《资本论》的热销,无不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吸引力和当代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需要对自身的研究充满自信,克服浮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反思和探索,其逻辑在于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直接回答和解决当代实践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然而,光有理论研究还不够,还需要把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牢牢结合起来。“无论是哲学也罢,政治经济学也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是归结于直接指向现实共产主义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3]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体。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是理论家,更是社会实践家。他们都能积极参加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当中思考、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构建。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理论创新的生成点。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也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挥的。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用之学。从历史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伟大创新,无不是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的结合中诞生的。仅以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为例。这一理论的形成,一方面是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后的剩余部队到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在武装开展土地革命的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毛泽东不断开动脑筋,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结果。毛泽东善于总结实践,这一时期先后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报告和文章,从理论上基本阐明了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在这里表现得相辅相成,天衣无缝!

所以,理论工作者需要积极了解和参与社会实践,以求在实践中不断对理论进行反思、创新、检验和完善;并在理论探索中总结实践,升华经验。

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160多年了。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走过了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理想到现实这样一条凯歌前行的道路,也经历了从蓬勃发展到遭遇挫折的艰难幽曲。回顾和总结这1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这里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但无论我们怎么总结,都无法得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个谬论。因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空前挫折的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历史的教训,以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以更开放的理论姿态,不断实现着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理论不断得到活水源头。苏东剧变后,中国共产党能以史为鉴,不断加快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成了推动中国不断发展强大的理论利器。

同时,社会主义是人类空前的伟大实践,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并且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毫无例外的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设想相差甚远。在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境遇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和说服力,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和民族化。

最大程度地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克服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足和弊病,最大程度地发扬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最大限度地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现实相结合,是历史和现实逻辑的必然要求。

五、国内与国外研究方法及其成果的相互结合

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既要立足国内,又要具备国际视野和放眼全球的开放心态。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我们应该自觉加以借鉴和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林立,学说观点纷杂,但它们有一个大致的共同点,即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而是自觉不自觉地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理解和发挥”。[4]

对于国外学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成果我们加以研究和吸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开放性的本质所规定的,自我封闭是没有前途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即宣告了一个大时代:人类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是隶属于这个大时代的,各个不同国度的马克思主义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具体的历史任务,而且道路也多样,但有着共同的精神情趣與价值关怀,应当加强联系、合作和团结,增进了解与互信,求同存异”。[5]

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马克思主义,它所追求的不仅是整个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超越国界,在追求公平正义、人类进步、社会和谐的先进群体中产生了并不断产生着共鸣。今天,面对马克思主义从低谷中奋起的历史机遇,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实践者,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宽广胸怀海纳百川,以批判精神审慎甄别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合理因素与缺陷,应该学习的就要认真细致地学习,应该批判的就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在综合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成果的过程中,既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又要坚持辨证法,不轻易全盘肯定,也不轻易全盘否定。这是坚持、捍卫、发展和宣传真马克思主义的必由路径。

参考文献:

[1]顾钰民.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2):4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3]王南.从实践意图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7.

[4]阎孟伟.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国外马克思主义[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20.

[5]乔耀章.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浅解[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2):14.(责任编辑/田苗)

作者:宋晓东

上一篇:基于地铁信息系统审计案例论文下一篇:和谐社会民事法律制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