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创作传统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当代雕塑创作在材料语言和观念上较之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材料语言的应用日趋多样化,观念从视觉到思想的表达日趋深刻,甚至重构。作为雕塑创作两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材料语言和观念表达相辅相成地渗透于当代雕塑创作的各个方面,对材料的运用开拓和对观念的表达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重要的课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雕塑创作传统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雕塑创作传统艺术论文 篇1:

3D打印技术对现代雕塑创作的影响

摘 要:雕塑创作能够对艺术的价值加以呈现,传统雕塑作品主要以纯手工制作为主,这一制作方式的缺点在于细节粗糙、效率偏低等。现如今,3D打印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为现代雕塑创作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不仅更高地要求着雕塑创作水平,还大大影响着艺术领域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3D打印技术的特点和原理,分析这一技术在现代雕塑创作中的影响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现代雕塑创作;3D打印技术;影响

近年来,各个领域中开始逐渐应用雕塑艺术作品,如:城市景观设计、艺术展览活动等。但是在传统的雕塑创作中,所应用的技术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创作失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促使3D打印技术逐渐得以应用,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现代雕塑创作的水平和质量。3D打印技术是基于三维褥子模型软件的应用,借助可固化成型的材料进行逐层打印,从而呈现出雕塑模型,类似空间真实物体的再现。对于3D打印技术在现代雕塑创作的应用,创作者们仍需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此来确保这项技术的应用优势得以全面发挥,创作出更加优质的雕塑作品。

一、简述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主要是一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型的技术,该技术的创作依据为:计算机原有的相关文件,借助塑料、粉末状金属等可粘合材料,通过纸叠法或是光固法来对已设计好的模型加以层层打印。将这一技术应用到雕塑创作中,可较好的推动现代雕塑的创作和创新,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人们对雕塑艺术的审美需要。

针对3D打印技术来说,该技术的原理和打印机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中打印机主要是在电脑上对相关数字文件进行设计,然后将已设计好的文件传送至喷墨打印机中,然后借助墨水学将二维图像打印在纸上。3D打印技术则是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蓝图,且通过相关数字切片,把已处理的信息传送至3D打印机上,然后逐层叠加全部的数据,最终获得固态物体。

当前3D打印机主要包括:(1)熔积成型技术,这类打印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喷墨打印机,借助分层重复性的进行喷墨,来逐层叠加成三维立体形态;(2)激光烧结技术,借助粉末微粒打印,在鑄模托盘中对其进行喷撒,然后合理控制激光,依据模型选择性的进行逐层烧结平铺,再借助气流或是水来将多余的粉末除去,从而获得成型物体。

二、3D打印技术对现代雕塑创作的影响

(一)有利于提高雕塑创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在传统的雕塑创作中,所需步骤非常繁琐,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有操作都要求创作者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和高超的创作手法,且对相关工具、原材料等均具有很好地要求,这就致使雕塑创作效率相对较低。现如今,通过在现代雕塑创作中引入3D打印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现代雕塑创作的效率,还可以较好地规避风险,减少误差的发生。同时,针对泥塑而言,可借助先进技术制作的电脑数据模型,能够让创作者和模型间接接触,这就防止创作出可能发生的风险;还能够调节数据模型,让其不管是在整体上,还是在局部上,均具备良好的实用价值。

针对雕刻制作而言,3D打印技术可通过机器来实现精细化制作,让整个创作过程极具规模性,特别是在复刻一些精密仪器或是物体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避免人工雕刻中出现的误差或是细节错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雕刻作品的生产成本。如:在“爱神维纳斯”的雕像创作中,创作者分别使用了传统雕塑技术与3D打印技术,经过对比两种创作技术可以发现:在相同时间之内,传统雕塑技术并不能完成雕塑,仅仅能够完成雕刻制作,并不能够完成细节部分的处理;而3D打印技术不仅完成了整个雕像的创作,还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表情等细节;由此可见,相较于传统雕塑技术,3D打印技术具有重细节、误差小及效率高的优势。

(二)不断丰富了雕塑作品的形式

在传统的雕塑创作中,因为所应用的材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就使得雕塑作品主要是木雕和石雕等。而在现代雕塑创作中,通过引入3D打印技术,可以应用各种各样的制作材料,这就能够制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雕塑作品,如:不锈钢雕塑、树脂雕塑及铸铜雕塑等。同时,创作者也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用实体的形式来呈现出自己心中所想的雕塑作品。在各个时代背景下,创作者们可以借助这一技术来表达自己的各种理念和情感,这就使得雕塑作品具有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也为创作者的雕塑作品设计思想提供了较好的载体。如:现如今,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这时雕塑创作者们开始探索如何在雕塑创作中呈现出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也就是借助3D打印的各种工业零件,来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进行制作,力求通过自己的雕塑作品来警示人类“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此外,这一先进技术也更好地满足了雕塑创作们天马行空的需求,为其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使其创作出的作品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性,还能够让创作者无任何后顾之忧的进行设计,无需担心图纸无法变成现实,从而进一步拓宽雕塑创作者的创作领域,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灵感源泉,最终设计出更加多样化的雕塑作品。

(三)衍生出了现代化雕塑工作者

在现代雕塑创作中引入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将虚拟数据转变成实体物品,促使传统雕塑创作发生了颠覆性变革。该技术有机融合了传统雕塑的可触摸性与数字雕塑的不可触摸性,从而让以往只是一门手工艺的雕塑专业,转变成现在能够在电脑前操作的高科技产业,故而衍生出了一批新型的雕塑专业工作者。由此可见,3D打印技术既能够为雕塑艺术家们提供更好地渠道,还能够为雕塑专业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方向。同时,当前社会对雕塑艺术作品有了更大的需求,这就开拓了一定的市场,从而促使3D打印技术下的雕塑作品制作成本低,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购买雕塑作品,从而实现消费者和雕塑专业工作者之间的互惠互利。

此外,3D打印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不仅能够满足各类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还能够为相关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新的就业途径。当前我国很多艺术类院校都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纷纷开设了雕塑专业,这一专业方向的学生需要学习美术、城市景观、视觉设计、雕塑等多种课程,而在雕塑课程中引入3D打印技术,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手段和理念,且雕塑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了可以担任传统雕塑与城市建设等岗位,还能够在数字雕塑类企业或是3D打印雕塑类企业就职。可以说,3D打印技术在现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大大提升雕塑创作的活力。

(四)降低雕塑作品的艺术性

因为3D打印技术完全是在电脑上进行创作,这就使得该技术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劣势,即极易被复制。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应该是独一无二和极具个性化的,但是3D打印技术让人们能够更加简单的复刻和模仿,从而大大影响了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信心。同时,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蕴含着创作者的心血和情感,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都力求把自己的雕塑作品创作成有内涵、有深度、有思想的艺术作品。故而仅仅借助3D打印技术往往不能实现雕塑作品的价值。在传统的雕塑创作中,每一件雕塑作品的价值在于独一无二的,而3D打印雕塑的价值则是“复刻”,正是如此,传统雕塑作品和3D打印雕塑作品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3D打印技术无法完全替代传统雕塑技术,而雕塑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依赖3D打印技术。对于一件雕塑作品而言,创作者就是灵魂,要想生成一件具有实际价值的雕塑作品,必须充分融入创作者的想象。3D打印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型技术手段,虽能够帮助创作者更加精准地、简便地进行雕塑创作,但不能实现作品的艺术性价值,所以要想真正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充分融合起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和3D打印技术。

三、3D打印技术在現代雕塑创作的具体应用

一是,雕塑作品创作前期引入传统手工方式。在现代雕塑创作前期,创作者需要借助手工创作方式开展创作,从而借助三维扫描来获取到实际的模型数据,然后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加以二次创作;再借助3D打印技术来实现作品输出后,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作品,通过这种有机融合现代先进技术和手工创作的方式,来有效提高创作者的效率。

二是,雕塑作品创作中对计算机的优势加以充分发挥。在现代雕塑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借助计算机中心建模和精准地数值计算,获得更加规范和精准地模型数据,打破传统雕塑创作中的局限性,有利于创作者更好地进行推算,并进一步延展雕塑空间,从而制作出具有具象性和抽象性的雕塑艺术作品。

三是,基于3D打印技术的材料特点进行雕塑创作。3D打印材料的种类非常丰富,不同类型的材料则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石膏的特性是细腻易碎,尼龙的特性是独特的弹性等。基于此,在现代雕塑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结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性,来加以自由创作和发挥,从而创作出多种各样的雕塑作品。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雕塑创作中有效引入3D打印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雕塑创作的效率和精准度,还能够不断丰富雕塑作品的形式,为雕塑创作者提供新的就业渠道,然而该技术也存在一些劣势,需要创作者进行深入探索,确保该技术的优势得以全面发挥,创作出极具个性化、有实际价值的雕塑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赵盾.探究3D打印技术在雕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J].艺术大观,2019(04):196-197.

[2]毛东.3D打印技术对雕塑艺术的影响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9(02):157-158.

[3]杨德安.浅析3D打印技术的繁荣对传统雕塑的影响[J].文化产业,2020(11):15-16.

[4]李清波.浅谈3d打印技术对现代雕塑创作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9(28):271.

[5]刘旭,何冠融.3D打印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深度运用探析[J].新一代:理论版,2019(04):28.

[6]张迪.基于数字技术的雕塑艺术创作方法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52-53.

[7]王超.3D打印技术对现代雕塑创作的影响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4):50+52.

作者:高峰

雕塑创作传统艺术论文 篇2:

当代雕塑创作中材料语言与观念的转变

【摘要】当代雕塑创作在材料语言和观念上较之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材料语言的应用日趋多样化,观念从视觉到思想的表达日趋深刻,甚至重构。作为雕塑创作两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材料语言和观念表达相辅相成地渗透于当代雕塑创作的各个方面,对材料的运用开拓和对观念的表达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重要的课题。本文围绕当代雕塑创作中的材料和观念的转变展开,并梳理雕塑材料语言与创作观念的发展过程,分析当代雕塑创作中的材料语言的拓展应用与观念重构。

【关键词】雕塑;材料语言;观念

引言

材料与观念是雕塑创作中最受人关注的两个方面,材料是视觉语言与形式的载体,观念则是艺术家思想的载体。材料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雕塑作品的观念性,观念的表达亦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材料载体作为支撑。材料与观念在雕塑的创作中是相辅相成、互为表现的两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雕塑的材料选择越来越丰富,不仅仅是传统材料应用于创作中,综合材料也越来越成为雕塑家们的选择,帮助观念不再停翟于传统意义的层面上,以更多样的形式呈现出雕塑家门对艺术本体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等,这也是一种不断发生的状态。因此,材料语言的拓展和观念的转变是当代雕塑创作中形式与精神的物化。

一、雕塑材料语言的发展

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的艺术形式,传统意义上认为雕塑是可视、可触的三维立体形象,是通过其静态的视觉、空间形象表达观念、反映现实,因此也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与空间艺术。与其他艺术类别相比,雕塑作为造型、视觉艺术的一种,材料语言在其中应用更加重要。不同的材料表达不同的语言,呈现不同的观念。

在人类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就有石雕和骨雕等出现,这可以看作是雕塑的早期材料的应用,之后又出现了陶器、青铜器、铁器、瓷器、金银器等,进一步丰富了雕塑的材料语言和造型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玻璃、塑料、纤维、树脂等新型材料出现,在雕塑创作中甚至还有布、丝绸、泡沫等软雕塑材料媒介,再加上对现成品的使用,材料语言在雕塑创作中也越来越具有时代特征和文化意义。

“材料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在艺术创作中可以嫁接、转化、嬗变、演绎,又是一种文化符码形式。”在传统意义上,雕塑材料又包括土属、金属、综合材料和现成品四个部分。土属包括从土地上来的所有物料,如泥土、石英、石、木等;土属材料具有强烈的亲切感,因为它能让人感受到自然界包容、和谐的特点;金属材料包括了铜、铁、钢、铝合金等,因为它坚硬和耐用的特点而使其成为经典,金属材料的外观结实厚重,就算表面着色后仍能经久不变,对于金属材料的创作可以采用铸造法、电解法、锻造法、铆接法、焊接法等;综合材料包括所有的化纤合成、塑料、硅胶、石粉、自固性材料等,大部分材料取自工业应用,由于其特性可取方便之处,因而运用于艺术之上。“硅胶、塑料、自固性材料、现成品就是人们视觉范围内的任何物质。”

在目前的雕塑创作中,雕塑家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土、石、金、铜等传统材料的应用,因此雕塑材料语言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综合材料和现成品的使用日趋广泛。现成品的出现,不可避免地提到马塞尔·杜尚,当他把带有签名的、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小便池取名为《泉》放入美术馆开始,艺术就与现成品、观念艺术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雕塑与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

杜尚的《泉》可以被认为是一次行为艺术,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件装置作品,又可以看作是一件雕塑作品,因为从那一刻开始,雕塑家们发现,雕塑创作的手段不仅仅可以雕或塑,或敲打、煅烧,或分割、焊接……同样,现成品也可以成为一件完美的带有强烈观念的艺术作品。因此,雕塑家们也开始反思材料语言,关注材料语言的物质属性与精神或文化属性,进一步发掘材料语言的特质。在杜尚之后,还有美国的照相写实主义艺术家杜安·汉森、波普艺术家克莱斯·奥登伯格、艳俗艺术家杰夫·昆斯等,他们的观念与雕塑创作的关系极大,在材料的选择上日趋现代化。杜安·汉森的雕塑作品比例大多为真人大小,所用材料多为树脂、玻璃纤维翻造,后用颜色描绘细节,1965年之后他将作品的创作形式定位于写实人物肖像雕塑,雕塑作品上再配以真实的饰物,安置在真实的环境中,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奥登伯格的雕塑作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现成品的应用,使用极其夸张的比例仿制日常用品,并将他们放上街头,他的作品灵感都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体悟,比如软雕塑——《巨无霸》直接取材于美国的快餐里的食物形象,用有色帆布和填充泡沫塑胶制成一个庞然大物,体积巨大,冲击力极为强烈。还有将日常生活用品放大到极致的作品,比如衣夹、唇膏、保龄球、水果等,超乎寻常的尺度,给人以荒诞、震撼之感。杰夫·昆斯的雕塑作品是光怪陆离的,放大的不锈钢雕塑、玩具风格的充气雕塑等,杰夫·昆斯对材料的应用更加灵活,以对日常用品的复制创造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带给观众新的视觉冲击力,也常常引起争议,被认为是波普艺术重要的探索者。

对中国当代雕塑创作而言,受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雕塑的影响,在对材料语言的使用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材料语言的探索方面,有两个展览提出了材料的问题:一个是,“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于1992年在浙江杭州举办,诸多的中青年雕塑家参加了此次展览,展览上的作品趋于多样化的风格,硬质化的雕塑材料被雕塑家们开始注意,即在雕塑创作中铸铜、钢铁与石材等硬质材料被普遍地应用。看似是材料转换的问题,实际上是对现代工业材料的重视与应用,因此也标志着材料语言与雕塑观念必然会有新的变化,新材料、新观念、新技术开始在中国雕塑创作中凸显出作用;“另一个展览是‘隋建国、傅中望、张永见、展望、姜杰五人雕塑系列展’,展览于199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材料与观念的问题在这个展览上再一次被提出,材料和材质对于雕塑创作观念的表达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在这个展览上被提出来。”1992年和1994年的这两个重要的展览开启了中国当代雕塑在语言材料与观念方面的探讨。由此,在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对于新材料语言、观念等应用与融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当代雕塑创作中,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对材料语言的转化,新型综合材料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当代雕塑创作的中坚力量,而传统材料反而变得越来越边缘化,材料语言成为当代雕塑创作的视觉焦点,也越来越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独立存在。

二、雕塑创作观念的转变

提到“观念”,这是一个具有多元意义甚至暧昧的语汇,既是一种思潮,又是一个概念。观念艺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艺术界的沉闷局面。

对雕塑来说,跟随着艺术史的发展,大概也经历了原始、古典、现代、后现代与当代等几个时期。在西方,雕塑的最初出现离不开崇拜与信仰,比如突出女性特征的《威伦道夫的维纳斯》,一般被认为是对生殖的崇拜。从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从神权到人权,等等,雕塑作品讲究的是完美的比例,可以说,此时期的雕塑作品在观念上是出于实际需要,为宗教服务,或许还带有某种纪念性的目的。而随着雕塑材料语言的拓展,雕塑作品的形式和观念有了更多的拓展,不再受传统观念的限制,比如出现了抽象雕塑、活动雕塑等。后现代主义时期,雕塑中又出现了现成品的使用,雕塑家们在丰富的材料媒介中寻找适合于自己创作的东西。比如奥登伯格超乎寻常尺寸的现成品雕塑,是对世俗生活及其物品的冷面直观,说到个人的作品创作时,奥登伯格说:“我使用质朴的仿制品,这并不是由于我缺乏想象力,也不是由于我想谈谈日常生活:我仿制普通物、创造出来的物品,如符号,这不带有搞艺术的意图,而有质朴地含有当代魔法功能的东西,我还试图通过我自己毫无做作的质朴,去进一步发展这些东西。进一步就是充实他们的强度,精心处理它们的关系,我不想把它们搞成艺术,这一点必须先讲清楚,我仿制这些东西有一个教诲性的目的,因为我要人们习惯于普通物品的威力。”奥登伯格的雕塑观念是从世俗生活的日常用品形式中获得启示。而杜安·汉森在1965年《流产》诞生之后,就正式将自己的艺术创作形式定位于写实人物肖像雕塑,表现各阶层劳动人民的命运,旨在表现美国劳动人民的艰辛,是对下层劳动人民命运的关怀。

中国雕塑史上,雕塑是作为实用功能或工艺品出现的,还有众多的宗教雕塑、纪念碑及雕像等,观念的应用在早期也是相对较少,雕塑家们在这里更注重雕塑作品的形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70年代末,去纪念碑性雕塑的创作引起了美术界的普遍关注,这也是观念发生变化的开始,从20世纪70年代星星画会成员王克平雕塑作品中对现实的反思,算得上是令人震惊的前卫雕塑艺术。到20世纪80年代“形式革命”的讨论,“形式革命”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学院的写实性雕塑出发,创作的重点从内容、题材,逐渐转到作品的形式与风格上。出现于197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小型雕塑展’,及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上的大部分作品都属于此种类型,代表性艺术家有刘政德、杨冬白等;二是从民间文化、地域文化中寻求形式与风格的语言转换,代表性艺术家有田世信、何力平等;三是有意识地模仿、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语汇,赋予作品个人化的风格,代表艺术家有刘焕章、包泡、吴少湘等,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创作倾向中,像李秀琴、余志强、朱祖德、甘少诚、杨明等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具有抽象或构成主义的特征;四是从本土的视觉文化资源中汲取养料,积极寻求形式语言的现代转换。”20世纪90年代正式对材料与观念问题提出了重视与讨论。上文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的两个重要展览,1992年浙江杭州举办的“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这个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们已经开始重视对材料语言的转换,随着材料的变化正是雕塑观念的转变。雕塑家们开始注意到中国雕塑的问题,中国雕塑不会也不能再在一个狭隘的氛围中探索,原来的跟现实主义相关的创作方式已经脱离了时代的发展,中国雕塑面临新的急迫的问题是要将新观念、新材料和新技术引入创作中。“另一方面,在面对信息化的社会背景,特别是西方艺术资讯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社会现实也可以作为雕塑家们汲取营养的源泉。”另一个重要展览是1994年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的“隋建国、傅中望、张永见、展望、姜杰五人雕塑系列展”,除了对材料和观念的思索外,作品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及人的精神状态方面的思考。之后,当代雕塑的创作在观念、材料、语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化和拓展。

观念的转变在雕塑创作中形成了清晰的线索,雕塑家们走出传统雕塑的藩篱,重视对生活经验和个人经验的表达,在当代文化情境中找到观念的陈述位置,以及材料语言的转向。

三、当代雕塑创作中材料语言的拓展寻求观念表达的可能性

材料语言与观念表达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在中西方的雕塑创作中,雕塑家们都有意识地选择材料,并希望通过所选的材料向观众展示作品的观念,材料被当作直接的表达思想与观念的媒介。当代雕塑创作在材料语言的选择与转化中,为观念的表达找到了合适的方式。

在西方当代雕塑的创作中,雕塑家们已经冲破了传统的障碍,用不同的材料语言表达创作观念,中国雕塑的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观念的应用与表现上也日渐丰富。就中国当代雕塑的创作而言,隋建国、展望、李秀琴等艺术家们在作品中都致力于不同材料的研究,寻求材料对于观念表达的各种可能性。

就笔者个人而言,作为雕塑创作的亲历者,在创作中也一直不断地探索材料与观念的拓展应用,并在雕塑作品中付诸实践,《中国雕塑》副主编唐尧先生的一段文字里可能会更清楚地阐释笔者的雕塑创作:“宗涛自由运用各种材质手段的作品,是一种理性与灵性的醇和均衡。其中诙谐幽默的重庆草根文化,被轻度地加以观念和形式的提升,并不哗众取宠,这些作品保持着作者特有的温和智慧和善意——在充斥着极端与偏执的当代艺术中,这种温和倒显得有些突兀甚至前卫,它们的核心,依然弥漫着对人之生存的敏感与同情。”材料语言与观念表达在雕塑创作中不断形成各自全新的、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价值,如殷双喜所说:“观念就存在于材料之中,存在于材料的表现之中,存在于艺术家对于材料的理解与处理之中。”材料为观念延续生命力,观念赋予材料语言文化力量。

作者:宗涛

雕塑创作传统艺术论文 篇3:

负空间意识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作为一项研究立体空间的艺术,雕塑创作与对空间的理解是息息相关的。从古代雕塑到现代雕塑,从西方雕塑到东方雕塑,都很好的诠释了空间艺术创作的灵感。在空间的组成部分中,相对于人们较为熟悉的正空间(三维空间),还有一类负空间。在近几年的艺术创作中,负空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受到雕塑艺术家的关注。本文就以以负空间意识在雕塑创作为出发点,对负空间意识运用在雕塑创作中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负空间;雕塑;空间

一、负空间意识概述

(一)负空间意识含义

负空间就是指物体之间的空间,是用来突出孤立的视觉效果。虽然它们的出现往往是与设计者的设计初衷相背离的,但是在实际中,它们又是一种随着特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类空间。之所以称之为负空间,就是因为它与人们所认同的“正”的代表有所区别。

雕塑作为一种实在,立体的物体,它的创作往往与空间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具有向外扩张或者向内凹进的体块结构特点,传统上将雕塑凸出来的部分称之为正空间,而相对的,就将其凹进去的部分称之为负空间,即那部分只是占有空气虚无的,没有实体部分的空间。在现代雕塑中,负空间雕塑已经成为了雕塑语言的重要一个分支,被广泛的运用到雕塑中。负空间雕塑可以为雕塑家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表现手法,促进更有感染力的作品的产生。

在雕塑负空间意识的思考中,存在着以下三点方向:

一是注重人与客体的交互式感觉的表达,例如,空谷幽兰等;

二是从欣赏者的视觉入手,从而展示出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情感和感受;

三是从人的主观感受上进行表达,如,顾影自怜等。

(二)负空间对雕塑创作的影响

负空间作为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青睐,被更加广泛的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负空间凭借其虚实之间的关系,给读者提供一个可供发现和探索的空间关系,从而产生一种具有潜意识的、被忽略的、被遗忘的、被固态审美所束缚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例如,就像是一张纸,在平铺的时候呈现的仅仅是一个平面,但是通过折叠所产生的一个曲折面就会凭空的呈现出另外的一个平面空间,这个空间本不是纸张原本所具有的,而是通过对纸的形状的改变所得来的,这就是一种简单的负空间。在在雕塑中运用负空间理论,可以最大化的将雕塑作品的空间概念展示出来,使得雕塑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加受到大眾的喜爱。如果要真正的明白一件立体事物的存在,就要假想当这实物被移去后被它占领的空间,所以,负空间的运用,可以对空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度量关系,使得人们更好的走进雕塑艺术,更好的理解雕塑艺术的内涵。在物理意义上,空间是现实存在,真实可触的;但是负空间凭借其虚无飘渺的感觉可以很好的诠释人们感性意义上的抽象多变的空间,艺术欣赏就是这种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效果。雕塑的空间语言在塑造过程中就需要很好的把握与知觉的关系,从而使得其在形体、动作和姿态上都能够很好的都能给予观者很好的空间视觉感受,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的触摸到雕塑作品的灵魂。

在雕塑艺术中,亨利·摩尔对空间的把握很好,为雕塑作品的负空间运用带来了很多的启示。他是西方现代派雕塑家的杰出代表,他的雕塑作品很好将非洲雕刻艺术、原始美洲雕刻艺术以及现代西方雕刻艺术进行很好的结合,具有质朴简单、宁静沉稳的艺术风格,在其作品中运用空洞的理论,试图突破传统观念将雕塑作为空间包围的实体的束缚,为雕塑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二、雕塑艺术与空间的重要关系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已经从自然审美的阶段过渡到了涉及观念的新艺术时代,在雕塑创作者的艺术创作的观念变化过程中,亨利·摩尔曾说道:“要想真正的明白一件事物的立体存在,就要假想这实物被移去后被它占领的空间。”可见,作为一项研究立体空间的艺术,雕塑艺术在创作时是否很好的把握了与空间和形体的关系几乎成为了雕塑创作好坏评判的标准。雕塑作品很好的展示了空间的产生于变化,就宇宙来说,虽然广义上宇宙是一个空间概念,但是又可以通过对各大恒星以及行星等位置重新给它形成一个较为具体的概念。中国有句古诗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便很好的说明了空间的不同视觉效果,在进行物体的观察时,观察者受到物体周围环境以及自身视觉效果的影响,而视觉效果则是与观察对象周围的空间的相互作用来形成的。空间语言的探索是雕塑重要的发展方向,负空间所蕴含的丰富的艺术理念和表达方式很好的展示了艺术创作的不断改进和不断推陈出新,最后又回归自然的过程。雕塑的空间概念,源自于人们几千年来对于艺术创作空间的追求,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在以往的雕塑负空间创作的运用中,一般是以将其依附在正空间上,随着艺术家对负空间的不断重视,使得负空间雕塑逐渐的走进人们的视线当中,展示了雕塑艺术独具一格的魅力。

三、负空间意识对作品的影响

在雕塑的触觉上面,罗丹的论述“石头是真实的肌肉并且可以在雕像上感受到石头的温度。”受到了众多现代雕塑家的反驳,他们普遍认为“石头和肉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不可能从其中一种中找到另外一种的联系,更不要说从石头上感受到肉体的柔软和温度。”在雕塑中,笔者认为可以将其触觉幻化,不要求从触觉和视觉上进行感受,而是通过精神上来感受。雕塑是三维立体空间的形态表现,由此决定了雕塑艺术在艺术表现上的难度,众多雕塑艺术家在表现雕塑的三维空间时都显得无所适从,但是对三维空间的表现确是他们艺术创作中不能够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雕塑界对于三维空间表现的最好的便属亨利·摩尔了,他擅长在雕塑艺术中将三维空间表现出来,让雕塑作品与空间视觉紧密相连,使得空间成为雕塑实体的一部分,更好的表现出雕塑作品的艺术创造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对负空间理论的运用。

亨利·摩尔的对空间的理解,为雕塑作品负空间的运用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作用。在亨利·摩尔的作品中对孔洞的运用以及其自身对作品所追求的完美,运用负空间理论进行雕塑创造,突破了传统雕塑创作模式的束缚,使得负空间雕塑作品蕴含着风度的内涵和意蕴,给人无限的回味空间。在雕塑的负空间的作品表现上,雕塑家索菲塔贝·阿尔普的作品《切割的浮雕》就很好的体现了负空间理论。在作品中,浮雕被切割成高低不齐的圆柱体、方体和孔洞等,通过对突出的雕塑部分的颜色加工,整个浮雕作品具有强烈的对比感,赋予了作品更多的生命力,使得观者在观看雕塑作品时视觉冲击力更加的明显,从而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在雕塑创作中,正负空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转化。

在崔世亮的作品《上善若水·逆水行舟》中也是很好的利用負空间的创作手法来表达出一种触觉上的生动感。在观察作品时,若是采用正面观察法,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将人平放在镜子上的画面,反映了人本身与天地之间的空间概念;同时,人又是对着竖着放的镜子,将人与社会的关系很好的通过这个表现了出来,这种触不可及的状态将人的视觉感官放大化,形成一种虚无的空间。镜子的背面则反映了人与自我的映射,表明了个人在转换空间情况下的另一种状态。在他的《远山远水》中,就利用负空间的创作理念实现了人与客体空间的交互式感觉表达。这个作品的创作意图就是表现出雕塑创作的一个新维度,将雕塑作品本身所具备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进行升华,更好的吸引欣赏者的兴趣,让其充分的走进雕塑作品的意象中去,使自身尽情的享受在山水世界里。当人感觉到自己置身与山水世界之时,就会感受到一种与自然之物亲密接触的感觉。

而另一名雕塑创作家舒兴川则借助于负空间的理论,将空间的运用良好的体现在艺术创作中,他认为,场就是空间,包含着狭小与广阔,雕塑创作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作品的“场”,即气场、场所和场地等,同时,场也承载着无形、参禅与悟道。在哲学上对于悟道有着辩证的说法,即“无道者,演绎着平庸;悟道者,诠释着无极。”在空间上,存在着正负之分,分别诠释着虚实、真假,为雕塑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作用。在舒兴川的艺术创作中,主要体现了作品的“飘”,在雕塑的创作中,他利用负空间理论的运用,将作品的“飘”的感觉体现了出来,将传统与现实紧密的结合起来,在《飘系列——水云亭》的创作中,他很好的将大众的审美观结合起来,在巨型的雕塑作品中展示了负空间的虚无缥缈、出其不意的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

四、结语

雕塑创作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演变和改进的,其空间语言的塑造方式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在雕塑的艺术创作中,随着负空间概念的不断运用,使得雕塑作品的艺术内涵不断的演变。在以往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创作往往是作为一个批判继承、去粗取精的过程,其中受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阅历的变化而变化。在艺术的观察中,只有关注艺术形式的表象,深入的发掘艺术创作的内涵,才有可能体会到艺术家创作艺术的初衷。在对雕塑的负空间的研究中,突破了人们对于艺术创作理解上的局限,负空间理论凭借其虚无的观念,带给人们一种独具特色的视觉冲击力,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对负空间的研究较为浅显,对负空间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加深,希望通过对负空间的不断发掘和研究,使其在雕塑艺术上拥有更多的表现领域,产生更多的新形式和新的理念,促进我国艺术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世亮.负空间意识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研究[J].设计理念探索,2016,(01).

[2]舒兴川.负空间雕塑语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3][英]亨利·摩尔.亨利·摩尔艺术全集[M].张恒编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课题名称:基于手机媒体的就业指导服务系统设计研究。课题项目:2017年度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为:SKL—2017—861】

作者:韩子霏

上一篇:发电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艺术设计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