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2022-04-25

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的人来展开,真心倾听学校全体成员的期望、心愿,以学校全体成员的生命成长与人格完善为最终目的,而非压制学校全体成员的个性和能动性,将学校全体成员视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局外人、服从者,甚至是学校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篇1:

国内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及民办高校的不断壮大,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有关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对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研究进行了梳理;其次,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等方面对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评述;最后综述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关键词:大学 核心竞争力 研究综述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The Havord Busi-ness Review)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首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在该文中,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它具有客户价值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性三个明显的特征,核心竞争力的拥护者们还认为核心竞争力应具有稀缺性、专用性、方法性特征。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获得学界认同,随后在多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核心竞争力概念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历史背景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我国加入WTO之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两方面的影响导致高校面临国际国内双重竞争的压力。如何提高我国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我国大学管理者和相关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国外也有涉及。郭秋平通过研究文献发现:“国外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校长从大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大学竞争问题进行的一些理性思考。”

国内首次提出“高校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是南京理工大学的马士斌,他在2000年发表的《“战国时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一文中首次谈到了“高校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但遗憾的是作者并未对其进行系统阐释,只是认为:“影响高校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人的因素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它体现在一所高校员工的数量、素质、结构、配置、激情、合作与竞争等七个方面。”“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则源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王继华和文胜利2001年发表的《论大学核心竞争力》,同样也未对概念进行深入地阐述,仅提出核心竞争力是“指那些促进大学走向成功,在大学竞争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同时指出教师、管理和大学校长是提升一个大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认为两个概念指的是同一个事物。

最早对大学核心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赖德胜、武向荣,两人于2002年发表了《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文,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提升途径等,从而掀起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热潮。正因为如此,才有学者认为赖德胜、武向荣首先将“核心竞争力”概念引入高等教育领域。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来讲,多为理论层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要素、结构及培育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众多观点。从研究对象上讲,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研究型大学开展的,特别是对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诸多的建议;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地方高校才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于是研究开始转向地方高校,这其中就包含地方公办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高校。这类研究更加注重高校特色与地域性,但整体来说,对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还是偏少、质量偏低。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主要借鉴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成果,但企业与大学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因此,从大学的本质出发,研究与探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论文不是很多,全面系统地阐述的则更加少了。这些讨论均处于探索阶段,观点并不成熟,也缺乏实践的有力佐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为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

本文从研究内容着手,通过对目前存在的众多观点做一归纳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研究与實践提供有益的思考。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目前,对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学者较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定义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本文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将学者们的观点总结为四种研究视角:职能与特性的视角、文化视角、资源整合视角以及大学竞争的层次性视角。

(一)从职能与特性的视角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1 有关大学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

大学是传承、创造、传播知识的组织,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其三大基本职能。基于大学的职能与特性,可以将这一视角划分为三种观点:技能观、知识观和学科观。

第一,技能观。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中,技能“包括科研能力、科研转换能力、教学能力、培训技能等”,主要体现在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上。

第二,知识观。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其根基在于对知识的科学管理。林莉等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则是大学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大学达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以大学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办学理念、组织管理、学术梯队、校园文化以及校园的外部资源等竞争力诸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齐义山则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高校资源、知识、能力交融互补成一体化的独特整合性能力。”成长春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学习力,并进一步指出“学习力是获取和整合知识,并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以获取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第三,学科观。认为学科是大学履行三大职能的载体,学科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强弱。陈传鸿等认为:“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即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学科的水平在总体上决定学校的水平和竞争能力。”蒋洪池等将大学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点,在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中运作自身资源所形成的整体能力”。陈兴德等总结了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经验后得出结论:“中

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水平决定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2 有关大学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研究

赖德胜等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是:技能独特性,即学校在其关键技能上具有显著优势;用户价值性,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体现在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消费者(学生、家长、社会)的偏好与需求上;资产专用性,即指资产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性;价值可变性,指核心竞争力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林莉等将异质性、衍生性、历史积淀性、用户价值性作为其特征,其中,“异质性”与“资产专用性”类似,“衍生性”是指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在相关领域衍生出新的核心竞争力,使之不断转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历史积淀性”则表明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同时具有生命周期。曹连众则把其特征表述为异质性、溢出性、创新性与稳定性、用户价值性,涵义与前面学者类似。可以看出,上述观点基本上是用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特征来阐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相差不大,没有体现大学的本质特性,这也与其大部分的早期研究不够深入有关。蒋洪池等另辟蹊径,从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学科的特征着手,将学科的稳定性、延展性、辐射性三大特征作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3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赖德胜等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技能、知识、组织三者合为一体的复杂体系”,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無形资产,它包含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四大类。曹连众则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大学的核心知识技能体系、大学的核心产品、大学的核心资源和大学的核心文化与特色四个部分”。陈兴德等从学科建设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其构成要素是学科研究方向、学科队伍、学科条件和运行机制四个方面。””齐义山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拥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的独特整合,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五大类:基础资源、核心资源、载体资源、能力资源、环境资源。

(二)从文化视角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1 大学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被认为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凡一流的大学都具有一流的大学文化。有较多的学者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了大学核心竞争力,这一视角有两种观点:文化本质论和文化基础论。

第一,文化本质论。认为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最本质、最关键的要素是大学文化。曲恒昌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大学的文化力,“是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学校内质中的,学校独有并能给学校带来价值性,支持学校过去与未来的竞争优势,能使学校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朱宇娟直接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一种具有不可复制性、强大适应性、可持续发展性的文化体系。

第二,文化基础论。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与动力。陆为群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孕育于高校的文化”,经过长期的培育与积淀形成的一种“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基础性能力,是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李清平等则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基于大学文化与精神之上的,以大学的持续和谐发展为指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柱,综合办学资源、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管理效能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各种要素所形成的竞争合力。”

2 有关大学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研究

从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特征来看,周亚芳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是“异质独特性、有机整合性、动态延展性、价值让渡性。”朱宇娟则认为是“不可复制性、强大适应性、可持续发展性。”此外,作者还从从文化不随人员的更替、时间的流失而消亡这一特点出发,作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体系具有“积累性、调适性、独特性、流变性”的基本特征。“积累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考量,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物质优势和文化特色的传承、释放和升华;“调适性”指出其具有随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而自我重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特质;“独特性”强调了不可复制、差异化、特色化的竞争优势;“流变性”则指出了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演绎性、发展性、始终是居于事物发展核心位置、发挥引擎驱动作用的效能定位。

3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毫无疑问,文化观下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必然要有大学文化,周亚芳将其分解为“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层面上;朱宇娟认为其应该包含“长期办学所积累形成的精神气质、文化特点和人文生态”三部分;此外,有的学者则将与大学文化相关的其它资源纳入到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中来,胡立华认为:“符合学校实际、特色鲜明、与独特的文化内核相匹配”的学科设置、管理理念、名师风范、校园文化、典籍传承。

(三)从资源整合的视角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1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从这一视角展开研究的学者最多,其基本观点就是认为大学是一系列独特资源的组合,其核心竞争力是大学通过对一系列资源的有机协调与整合形成的整体竞争力。按照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资源基础观、要素整合观和系统观三种观点。

第一,资源基础观。与文化基础观类似,该观点认为高校资源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孟丽菊将大学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一所学校所独具的特色与优势,”其来源就是“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优教方案以及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等一系列的竞争要素。夏仕武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深植于竞争主体的各种资源之中”,并且“以自身独有的核心能力为支撑点在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运作自身资源所形成的整体竞争能力。”刘春燕等在对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时认为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竞争主体的资源与能力。黄伟则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以其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精神文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等竞争要素的既有优势和潜在优势进行战略整合,确定发展目标、核心价值、关键因素与优先领域,通过构建并实施行动体系而显现效用,通过阶段性评估不断完善和升级转换,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朱洵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蕴涵于高校组织内质之中的,难以被其他高校模仿的,能够承载高校发展的资源和能力。”

第二,系统观。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能力系统。别敦荣、田恩舜很早就提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人大学内质中支撑大学竞争优势,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系统。”并进一步解释:“大学核心竞

争力是一个由制度体系、能力体系和文化体系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沈星元则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使大学在一定领域中具有超出对手的特色和优势能力体系。”可以看出,前者强调的核心竞争力是针对大学的整体而言,后者则是针对大学的某一领域而言,两者针对的范围不同,但本质上无多大区别,都是指能力系统。

第三,要素整合观。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通过整合高校具有的各种资源等要素获得的,并使学校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整合性能力。朱永新等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整合大学各种资源和能力提升而成的,并能在持续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王斌林则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作为竞争主体的大学在通过对资源、学科和过程的有机协调与整合,形成独具的、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学术竞争力。”李化树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在“在履行人才培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或者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其核心优势为中心,不断整合其他资源,强化组织管理,注重创新,优化学校人力、学科、产业和科研等方面的配置,使学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较大竞争力和吸引力。”或者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所具有的整合校内各种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源的潜在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在持续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外,有的学者专门研究了地方高校,如施鲁沙认为:“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为核心,在对资源、能力、技术、知识和管理等要素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学校所具有的内在的一般竞争力得到提升,进而形成的对学校发展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侯俊华等则认为:“对于地方高校,其核心竞争力应是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及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相互协作和有机结合,能够促进高校持续发展,凸显优势或特色学科,在竞争中能显示自身能力的一种运作模式。”可以看出,此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将大学核心竞争力当成了一个“要素筐”,将高校拥有的资源、能力等要素都放人了其中,至于怎样整合、整合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

2 有关大学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研究

由于从资源整合视角研究核心竞争力的论文非常多,对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描述可谓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众多对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特征的阐述都有如下相似的提法:用户价值性、延展性、独特性。也有学者针对大学本身与企业不同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朱洵在肯定了大学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相似的基础上,提出與“用户价值性”不同的“社会价值性”,主要是因为大学与企业的目标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服务社会则是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社会价值性”正好能体现这一点。此外,该视角还强调了“整合性”,朱永新等、王斌林、沈星元等均有类似的提法,这与其研究的视角有关,但笔者认为其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大学核心竞争力相比较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比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复杂,其培育与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3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在资源整合的视角之下,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主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有学者在阐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时专门强调无形资源的重要性,如朱永新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由三部分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构成:教师、学生、组织管理;王生卫等认为无形资产起核心作用,包括大学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理念和精神、大学的声誉;大学的人力资产、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潜在优势,等等;别敦荣等认为核心要素是现代大学制度、学科生长机制和大学文化传统;施鲁沙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六种能力:人才培养打造力、科学研究创造力、社会服务贡献力、组织管理创新力、资源环境整合力、校园文化影响力。

有的学者则认为无形与有形资源都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孟丽菊将大学核心竞争力表述为UC=f[硬件,软件],其中硬件包括师资力量、资本存量、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区位力、结构优化程度、聚集力;软件由文化要素、制度要素、管理要素、开放要素、秩序要素构成。夏仕武将大学运行必需的资源分为人力资源、学科资源、财物资源、校园文化、社会声誉五个方面,其中前三项被认为是有形资源,另两项则是无形资源;沈星元认为基础设施、知识产权、社会网络、品牌和信誉以及人力资本等是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并强调“人力资本即骨干教职员工是重中之重。”黄伟从微观角度指出了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具体成份,即:具有优势学科和学科群、具有领先的学术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校长、社会声誉和大学品牌。

(四)从大学竞争的层次视角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目前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几乎都将“大学核心竞争力”当成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认为所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都是一样的。针对这一状况,王建红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层次性的,即不同层次的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作者将我国大学划分为五个层次,并分别探讨了不同层次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及构建方法,其中,大学竞争层次划分如表1。

1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

前面已经提到,不同层次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因而其内涵也各不相同,作者针对不同层次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不同的内涵,如表2所示。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大学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并无本质区别,仅仅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2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作者将不同层次的大学核心竞争力分为“发展竞争力”和“巩固竞争力”两类,同时将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要素”和“辅助要素”两部分,其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由表3我们可以发现,各层次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历史传统、学科、师资、人才培养、招生就业、制度管理、科研、社会服务、筹资、品牌声誉等,这与前面三种视角的观点也无太大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该视角区分了核心要素与辅助要素,同时各个层次均有不同。

再者,该视角的层次划分方法是基于大学本身的层次性,与朱永新等从核心竞争力发挥的时间先后和成长阶段来分析,把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可分为“潜在层、临界层和效应层”三个层次的方法是不同的。

三、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途径

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目的在于通过识别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在,以期寻找到培育的有效方法。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阶段论

第一,核心阶段论。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要经历比企业更长的时间。赖德胜等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划分为几个核心阶段:开发与获取核心专长和技能的阶段;竞争要素的整合阶段;核心竞争力的更新阶段。其中,开发与获取阶段主要是“以自主开发为主,关键是要确立本校的价值目标,围绕价值目标展开各种活动,尤其要重视开发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力资源,防止关键人才的流失,以免削弱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整合阶段,主要是“围绕学校的核心价值,将特殊技能、人力资本、领导才能、组织管理甚至大学精神等融合在一起。”作者特别提到要注意三个问题:“切忌脱离资产一知识体系,片面强调发展技能”、“切忌片面强调有形资产的投入,注意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整合”、“切忌盲目组合,走出盲目合并,追求‘大而全’的大学的误区”。更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某些阶段性、低层次的核心竞争力因不能适应环境、技术、市场变化而带来的成长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逻辑阶段论。把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看成是一个系统,根据系统形成的逻辑分析,将其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确立价值目标,明确自身特色,准确定位;第二阶段,个人竞争力基因转化为大学单项核心竞争力,其中个人竞争力基因是指教师个人的经验、知识、技能;第三阶段,从大学单项核心竞争力到大学核心知识技能体系的形成阶段;第四阶段,以核心产品为表征的大学核心竞争力形成阶段。第一阶段的最终目标就在于确定大学应该形成怎样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在第二阶段通过团队成员间知识的碰撞与整合,使教师个人形成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即大学单项核心竞争力;第三阶段的任务就在于继续将单项核心竞争力进行升华,使之变成组织独特的知识技能体系;最后一个阶段,运用组织的独特资源,取得一系列“产品”,体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2 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四条途径

第一,制度创新。认为“现代组织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制度的竞争,”因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虽有赖于各个大学自身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宏观上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鉴于制度对于大学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制度创新应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构造现代大学的管理方式”、“创建战略联盟”四个方面着力。

第二,知识管理。认为“大学作为发现、保存、传播、应用和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科学的知识管理对于大学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来自大学组织内的集体学习、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提出的措施主要有:营造知识管理文化氛围、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建立校园知识库,优化高校知识共享体系、改进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加强高校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等。此外,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加上了构建知识联盟、积极推进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等有效措施。知识管理是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新视角,运用知识管理,有助于推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使外部知识内部化、个人知识组织化,从而推动知识以螺旋状的形式上升,不断增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文化建设。认为“大学文化是构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而不能任其发展,要“注重人本、校本和创新原则”,在资源整合基础上,“积极制定高校文化竞争战略”,使其得到凝练与升华还有学者认为“发掘各种积极的文化因素,继承、发扬并予以创新,把优秀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根基,培之以学校独特的教育思想的土壤,在教学、科研的实践中凝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这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在构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注重“传承与创新”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正确定位自身的文化,加大宣传的力度。甚至有的学者将文化体系称作新时期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因密码”,它已经“成为高校办学内在的价值审视和判断,成为所有物质架构的逻辑根源,成为高校不断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内在引擎”。因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从文化特质人手,“明确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建立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建立具有特殊组织文化的制度体系”。

第四,学科建设。学科作为一种“专门化组织方式”和大学的“一个独特和主要的特征,”学科建设是培育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是因为“人才培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科学研究以学科建设为平台”,“社会服务以学科建设为基础”。评判一所大学是否一流的标准。主要是要看它“有没有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有没有一支造诣深、声望高、有影响的教师队伍,有没有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因而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引进一流的学科拔尖人才,切实保障学者在学科建设中的决策权,充分发挥大学校长在学科建设中的领航作用,努力构建优秀的大学文化;”同时,还要注重学科发展机制建设,建立“专家主导的学科发展决策机制”和“高度竞争性的学术专业遴选机制,”并且要“理性设计优化的学科专业结构。”

3 层次视角下大学核心竞争力构建方法

认为不同层次的大学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方法,同时核心竞争力要分成发展竞争力与巩固竞争力两部分来构建,其具体方法见表4。

四、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第一,研究沿用企业管理的理论较多,基本沿用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对大学这一不同性质的组织竞争力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第二,理论与实践脱节。有关核心竞争力培养途径提出的理论虽多,但真正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用以作为大学构建核心竞争力指导原则的并不多,这种状况显然也与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滞后密切相关。

第三,研究模式单一。前面三个视角的研究采用的都是“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培养途径”研究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研究结论趋同,缺乏创新性。

今后要摸索新的研究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采用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实践意义。

作者:谢卫红 王永健 王晓燕 高 瞻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篇2:

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确立四个意识

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的人来展开,真心倾听学校全体成员的期望、心愿,以学校全体成员的生命成长与人格完善为最终目的,而非压制学校全体成员的个性和能动性,将学校全体成员视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局外人、服从者,甚至是学校文化的被动接受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同样,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学校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以实现育人的目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我们所建设的学校文化具有育人的价值与功能?我们认为,在学校文化建設过程中,应该树立方向意识、继承意识、开放意识和主体意识,从而保证学校文化的育人价值。

一、坚定的方向意识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意识所关注的是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的方向问题,决定着学校文化去往何处。新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愈发高涨,“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视觉享受’,而更追求‘心灵感受’,不仅追求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而且追求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熏陶;不仅追求身体愉悦方面的文化娱乐,而且追求心智愉悦方面的文化娱乐”[2]。然而,当前社会正处于急剧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民族与国家等多重文化相互激荡、并存。多元、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多重的选择,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加丰厚的资源和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使得学校文化建设面临更多的压力与挑战。面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坚持何种方向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文化是价值分类、判断与选择的过程,选择一种文化,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3]文化作为人们对于社会生活样态的选择,坚持何种方向的文化,从根本上讲便是走何种道路的问题。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建设中自觉树立文化自信,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

坚持正确的方向意识,这也就要求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自觉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谓的自觉坚持和弘扬并非是口头上的响应和表面上的功夫,而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落地。要切实杜绝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嘴边、粘在墙上的行为,真正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自觉、自为的价值选择。教育工作者自身要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认识、认同和践行,才能去开启学生的价值观。[4]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教师与学生自觉的价值取向与行动选择,“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5],学校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坚持正确的方向。

二、自觉的承继意识

学校文化建设的继承意识关注的是学校文化从何而来的问题。学校文化并非凭空出现,也非学校文化建设者的主观臆造。学校文化是在对民族、国家历史的深刻认识与反思,对学校传统继承与开拓的基础上形成的。自觉的继承意识内在地要求学校文化建设一要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二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传统。

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要求学校文化建设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发,从中找寻学校文化的根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6]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史,有着悠久、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这注定了我国学校文化建设有别于他者。学校文化建设要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从中汲取学校文化建设的养料。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养再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都是学校文化建设宝贵的资源。当然,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并不都是正向的,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甄别和选择,通过对传统文化育人价值的发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立足于学校的办学传统,就是要求学校文化建设要从学校自身办学传统出发,从学校文化传统、人才培养传统等多方面对学校文化进行梳理与反思。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要植根于学校的文化传统。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建立的初衷与宗旨,在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学校文化的建设也要立足于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对学校的历史与传统、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从中汲取学校文化建设的养料。当前,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忽视,甚至舍弃学校文化传统的问题,换一个校长提出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不同时期为响应不同的号召建设不同的学校文化,这都是不可取的行为。背离学校文化传统的文化建设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必不得长久。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传统,深入了解学校的真实学情。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查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家庭社会经济情况以及真实发展诉求,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建设适合本校学生的学校文化,“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这既是学校文化建设所必需,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三、适度的开放意识

学校文化建设解决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之后,还要解决文化建设的格局与视野的问题。学校文化建设不能闭门造车,要具有开放的意识与格局,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做法。学校文化建设的开放意识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建设要善于借鉴国内外其他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以及国外的先进文化;二是借鉴其他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时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借鉴国内外先进学校的文化建设经验是有效促进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不同的学校在建设学校文化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做法,学会吸收借鉴其他的学校的先进经验可以有效帮助学校自身开展文化建设。除了借鉴国内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更需要对国外的先进文化怀有开放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密切,特别是近年来,伴随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愈发密切,文化交流与交融也在不断加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7]这便要求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与格局,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并为我所用,以此来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

当然,开放的视野与格局并非意味着要将其他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切照搬、照抄。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物质性的、外在的技术层面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学校文化建设最终是要从学校内部生发出来的,并非是简单地移植,要学会找寻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核和诀窍。无论是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还是国外优秀文化,都有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当文化脱离其民族的社会生活根基,便失去其存续的基础。

四、明晰的主体意识

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解决方向问题、历史问题、中西问题,还需要解决主体问题,即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由谁来建设、为了谁来建设的问题,这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人是文化生成、传播与保存的主要力量,这也就决定了人在文化生成、传播与保存中的主体地位,学校文化也不例外。处于学校文化中的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

一方面,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活动。学校全体成员既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也包括全体学生,不同成员虽然在学校内具体分工不同,但学校文化的建设却是大家共同参与的结果。一般来说,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代代相传、共同呵护和坚守、共同承载和不断升华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是表明学校作为组织、群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共同体、成为一个积极地追求真理、个体完善和社会担当的机构所具有的灵魂和精神自我。[8]而当前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学校或依托校外机构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这本无可厚非,但将学校文化建设全部依托于校外机构,放弃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学校全体成员作为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存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实现需要调动学校全体成员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如此才能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任务。

另一方面,学校全体成员作为学校文化的主人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享用者和受益者。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学校文化的根本目的也是实现人的发展。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学校是学校中的人的生活场所,生活在学校中人无不在点滴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学校文化的浸染,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学校全体成员通过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从而形成文化认同,最终将学校文化内化为个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的人来展开,真心倾听学校全体成员的期望、心愿,以学校全体成员的生命成长与人格完善为最终目的,而非压制学校全体成员的个性和能动性,将学校全体成员视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局外人、服从者,甚至是学校文化的被动接受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潘小刚.为什么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N].湖南日报,2017-11-23(8).

[3]张祥兰.班级文化场域建构:价值选择与关系调适[J].中国教育学刊,2016(8):51-54.

[4]唐汉卫.学校德育改革应该确立的四种意识[J].教育研究,2017(6):27-31.

[5]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6]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DB/OL].(2013-12-26)[2018-11-01].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27/c64094-23954162.html.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8-11-01].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8]唐汉卫.关于學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兼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Z2):84-89.

【钟晓,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楚然

作者:钟晓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篇3:

学校文化建设及其途径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受到普遍关注。然而,目前许多中小学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尚浅,导致学校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本文在辨析学校文化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阐明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为未来更好地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 途径

学校作为传递文化与创造文化的特定机构,自产生起就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一所学校要想获得长久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建设自己学校的特色文化,铸就学校自身的精神力量。

一、学校文化及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学者、现代人类学之父华勒于1932年在其所著《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华勒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他指出学校文化有两个来源。来源之一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之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前者主要强调学生群体的文化;后者则指教师群体的成人文化,这种文化主要涉及各种习惯传统、价值观念、心态行为等,是学校全体成员共有的信念。伽利将学校文化定义为信念、态度和行为等。他认为任何健全组织中的成员对如何做事以及什么是有价值的事情是有着一致的观点的。瓦格纳则将学校文化阐释为学校成员在校内外共同的经历或经验,是一种社区、家庭、团队的意识在校园中的弥漫,是一种全体成员达成的共识[1]。综观国外学者对学校文化的定义,突出强调学校文化是一种群体秉持的信念以及在此信念支持下形成的行为方式。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学校文化进行研究,对学校文化的界定也尚未统一。著名学者顾明远教授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包含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以及行为层面[2]。郑金洲教授在其著作《教育文化学》中将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3]。学者王定华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其以具有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制度、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影響和制约着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4]。我国学者对学校文化的建设除了强调群体及信念之外,同时强调了实践。

结合国内外对学校文化的界定,基于笔者自身的理解,本文认为学校文化是在继承学校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学校全体成员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时,基于学校自身条件,主动探索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文化体系。

学校文化建设即学校文化形成并得到师生认同,从而进一步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过程。这一过程随着学校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调整,从而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氛围。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灵魂的所在,作为师生精神家园的核心,它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学校自身条件,进行着各异的学校文化建设。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追求,是一所学校多年教育实践的文化积累,这种积累一定程度上彰显学校的品牌形象,是一所学校独一无二的特色名片。这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赋予学校以历史的生命,赋予学校以鲜明的个性特征,把这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通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不断反思、检讨和重建学校文化,从而使得学校特色进一步凸显,赋予学校更具体、鲜明、独特的学校文化内涵[5]。

2.有利于凝聚全员力量

学校文化具有统率作用,它可以培育师生的“学校意识”,促进他们对学校的认同,使得师生获得坚定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在其引领下,学校师生践行一致的价值观,有着较为一致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学校文化像磁石一样,吸引师生团结在一起,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践行文化理念,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齐心协力实现学校建设的美好愿景。

3.有利于师生发展

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受益最大的群体。首先,学校文化规范制约着师生的行为,使得全校师生拥有得体文明的行为、仪态,拥有自信良好的精神面貌。其次,学校文化具有凸显教育和学习的性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同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后,学校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优秀的文化总是给人以激励,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里,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驱使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努力学习,相互切磋,并争取自己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学校文化是宏观和微观两部分组成的文化体系。学校文化建设应从分析这一文化体系着手,遵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建设原则,渐次展开,全面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

1.宏观的学校文化建设

宏观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从文化的层次来说,由内及外分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

(1)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深层的、内在的,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精神文化一般指学校秉持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校风、办学理念、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外在表征,通过对校风的渗透及践行,学校场域内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因此,校风的培育是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良好校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它主要依赖个体心理机制的疏通以及学校活动的渗透。个体心理机制即个体对于校风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过程。自觉按照校风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在此基础上,具有相同心理倾向的个体通过与其他个体的交往活动,相互交流、模仿,校风逐步在群体内树立。除了内在心理机制的建构外,校风建设需要外部活动的不断强化,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不断渗透,孕育浓厚校风。

(2)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组织结构运转的制度支撑及其相应的约束师生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教师教研制度、师生评价制度等。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各学校依据自身实际,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创造不同的学校制度,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校制度的形成,二是学校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学校制度的形成关键在于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解读,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建构一套适合本校发展的制度体系。学校制度体系确立以后,要形成较为完备的执行监督系统,确保制度的落实。如学校形成较为具体、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未尽到职责或违反相关规定的成员给予严肃的处理,并及时公开,以期得到全校师生监督。对于表现较好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制度文化的建设是动态的,随着不断地实践与反馈,随时完善,确保制度日趋合理与全面化。

(3)物质文化建设

作为学校文化中的有形部分,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存在。它主要指学校中的硬件建设,既包括广义的学校地理位置的选择、建筑的设计风格及布局,也包括狭义的校园内、走廊内等各种空间的装饰与设计。学校物质文化本着“以物育人”的理念,潜藏和传递着学校的独有文化与观念,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继承学校历史文化,同时体现当下的办学理念,将历史与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悠久的办学历史、古老的教学建筑都是学校文化的传达与诉说,一方面,通过保护学校古老建筑、进行校史陈列、组织学校活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形成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结合现代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细微之处入手,将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作为传达教育信息的载体,于无声处渗透现代办学理念。通过对校园宣传栏、走廊以及墙壁进行主题化的设计与装饰,凸显理念。

2.微观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微观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具备了宏观的文化建设,有了文化底色之后,在整体文化的熏陶下,全校成员共同践行文化理念,形成的具体的学校文化。主要包括管理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

(1)管理者文化建設

管理者即在学校承担着领导责任,履行着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监督控制职能的人。学校中的管理者,一般指校长及其带领下的一部分承担学校工作的职员。管理者文化即管理者在管理学校中所信奉的价值取向以及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风格。管理者文化不同,管理阶层所体现的管理理念形成一所学校鲜明的管理特色。先进、民主的管理者文化可以彰显学校的人性关怀,调动全员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学校的高效运转。

管理者文化建设首先体现在学校管理者角色的转变上。优秀的管理者文化需要管理者转换角色,即领导者是与人协商、合作的人。在进行学校管理规划时,领导者应权衡各方利益,通过商量、谈判,换取合作共赢。同时领导者应该学会下放权力,充分授权,调动全校师生建设学校的积极性。

其次体现在学校管理模式的建构上。管理者角色定位清晰之后,就要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管理模式。学校管理模式建构应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管理模式建构需要管理者带领全校教师,群策群力,确定符合学校发展的模式。

(2)教师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是教师作为社会中特定的一个职业群体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教师在学校中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的人格力量时刻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应该是优秀文化的集成者与传播者,为此,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文化建设。首先,从广义上来说,树立新型的教师文化建设基点。即教师文化应从传统的控制型走向对话型文化,这是教师文化建设的基点[6]。学校不再是教师发号施令的场所,而是师生共同学习的乐园,树立相互尊重、交流的对话文化。其次,从狭义上来说,在教师文化基点的引领下,学校要建设合作型、学习型教师团队,组建不同学科的教研组、备课组,互相学习切磋,凝聚教师智慧。同时组建教师团队,团队成立可以依据不同的学科或者教师特长自由组建。在团队成立初期,指导团队做好发展规划,以民主的形式选出团队带头人、制订规程和方案,拟定合作学习计划与制度,形成团队共享规则,在制度化的团队建设下,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3)学生文化建设

学生是学校最大的文化主体,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由于学校生源较为复杂,学生个体之间受到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影响,差异较大,这就使得学生群体文化建设尤为困难。尤其在各种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接受到的各种文化冲击源源不断,如何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面对学生所接触到的各种文化,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筛选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优秀文化,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丰富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教育力量,依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创建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合作,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3] 冯炜,赵建军.关于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2).

[4] 王定华.试论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2(1).

[5] 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意义的重新阐释[J].中小学校长,2009(7).

[6] 葛金国,吴玲,周元宽.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张兰婷(1990-),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作者:张兰婷

上一篇: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临床护理实习管理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