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22

摘要:自21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经常被提及,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属于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子系统,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校园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校园的生态文化质量严重影响莘莘学子的学习质量,生态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论文 篇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研究

【摘要】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文化载体,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协调,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好的协调作用,两者相统一于和谐协调理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视角,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找准创建定位,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凝练校园精神,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突出育人导向,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持久力;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关键词】生态文明;校园文化;构建

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层次不仅取决于教学质量的高低,更与是否具备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意蕴隽永的和谐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我国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经历了不断提升、丰富、创新的过程。对于如何构建特色内涵的和谐校园文化,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着高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自觉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一)生态文明

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生态意识、道德、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以符合自然规律的道德、规范和目标为价值导向。这是进一步对工业文明思考总结和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思维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内容非常丰富,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协调。

(二)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由高校师生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为师生共有价值的趋向及其目标追求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它是以和谐理念为基本内涵。

(三)生态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有利于为和谐校园文化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一脉相承。它是对奢侈消费等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对发展生态文化的不断创新。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好的前瞻性,與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校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同时也包含了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为此,生态文明为每所高校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构建彰显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有效强大的理论支撑。

其次,有利于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承发展,具有很强的向心力,能较好促进高等学校弘扬构建生态校园文化,为社会提供多样的生态文化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态、治理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与参与度的影响力;进一步促使高等学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与生态智慧,使每一位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培育生态意识和责任、价值取向,以及重新审视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协调等新的生态伦理问题,凝聚学子追求梦想、鼓舞斗志为进一步建设美丽的中国梦、校园梦的力量源泉。

再次,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品味内涵的提升。自然界里普遍的一种规律是和谐协调,我国古代就有“礼之用,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了精神、行为、制度物质、网络等方便的文化,具有绿色性、和谐性、持续性等时代特征。它是一种哲学智慧、伦理考量和制度融合,能很好把校园文化建设为以生态哲学、伦理、美学、价值观念为一体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形成以天人关系的认知、感悟、“道法自然”、和谐和以人为本理念与校园精神结合发展,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高校特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品味内涵的提升。

最后,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科技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绿色科技创新需要绿色文化中科学的生态文化思想道德引领。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的是一种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引导协调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学术生态良性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朝着生态环保的方向推进发展。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价值取向不明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绿色人才的责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很好地起到氛围营造和价值导向作用。然而,目前有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要求,忽视了校园文化自身的价值需求,以致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主导价值取向不明,以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

(二)校园文化建设层次水平不高

当前,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多是偏离了生态文明理念,更多的是将校园文化建设错误的理解为为大学生提供的良好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内在的生态化要求以及对学生成为追求生态公平正义的时代价值取向的培养,以致使校园文化建设处在低水平的发展中。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高

当前,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等学校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很好地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谐协调本质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实践中,实践性创新教育长期缺失,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基础,以致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

(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基础不牢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健康消费、素养消费、能力消费三个层面。从目前情况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很好的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心理需要出发开展以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协调发展为内容的消费观教育,忽视了生态文明和谐消费观的要求,部分大学生更多追求的是物质层面的消费,对精神、教育、文化上面的消费投入还不多,以致没有达到物质和精神消费两者有机协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五)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不强

胡锦涛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妇女始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生态文明角度看,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女大学生在构建生态化校园及其以后承担孕育哺育新生命方面,更好达到校园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却没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将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有机契合,忽视了女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体服务功能。

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推进校园文化构建

(一)找准创建定位,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当前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和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为此,作为高校在生态文明下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定位也必须定格在育人為本和和谐发展上,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和哲学内涵,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注重发展校园生态文化,提升自身教育内涵,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追求生态公平正义的时代价值取向,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二)凝练校园精神,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

校园精神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它凝聚着一所大学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理想,并通过学风、教风、校风等体现出来,最终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各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功夫,而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对自身大学精神的发掘还远远不够,甚至未体现。为此,高校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深度挖掘校史资源、适时融入地方文化,进一步凝练校园精神,提升校园精神格调,使之呈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在人才培养导向,使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

(三)突出育人导向,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持久力

作为人才培养和具有育人功能的高校,应该始终牢记育人宗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增强优化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氛围,突出高校的育人功能,坚持把各种文化以艺术形式为载体,融入生态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的全过程,建立生态化的制度管理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价值观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消费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把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自觉的人生追求,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完美的契合,突显校园文化的生动性、形象性、教育性和创建的互动性,促进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持久力。

(四)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中国梦的文化意蕴,在于以文化自信造就中国梦、以先进文化引领中国梦、以文化力量支撑中国梦、以文化复兴实现中国梦。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本质就是和谐协调,为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深化和谐协调与中国梦文化底蕴内涵的有机契合。而中国梦在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青年学生就是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成才梦、实现理想的报国梦;而其对于高校教师员工而言就是育人之梦。只有这样,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员工主体作用和中国梦的凝聚作用,激发起他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起胸怀大局,放眼世界的人生情怀,不断增强自身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意识,使中国梦与和谐校园文化有机深度契合,进一步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总之,当前我国正处于为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绿色人才、生态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化导向。生态文明理念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建设生态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高等学校更好地培养绿色生态化创新人才,促进科技的有效创新和引领生态文明,充分发挥其和谐协调作用,促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在环境、制度、管理、行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的发挥,有效的引导高校进一步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意蕴隽永的和谐校园文化,进一步推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育人服务水平、服务地方社会能力和高校办学层次提高,以致更好地完成高等学校办学使命。

参考文献

[1]张禧.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路径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2(7).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3]黄娟,李枥霖,史静.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地学文化发展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12).

作者:黄珊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论文 篇2:

基于生态思维的校园文化建设-以信阳学院为例

摘 要:自21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经常被提及,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属于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子系统,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校园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校园的生态文化质量严重影响莘莘学子的学习质量,生态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还不够浓烈,普遍存在重学术教育,轻文化建设的问题,本文以信阳学院为例,探讨该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校园

一、引言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深入贯彻,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校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世界观。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的发源地,不仅需要承担传播科学知识文化的责任,还应当承担起弘扬生态文明的使命,高校应当在逐渐探索中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实现自身的科学健康发展。在生态思维的引导下,高校需要在加强校园制度和课程文化建设的同时,兼顾校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生态思维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

生态文化建设从本实质上讲属于生物学的概念,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逐渐延伸到社会学和人文学等人文社科领域,“教育生态学”一词最早被提及是在劳伦斯的《公共教育》中,之后生态学越发频繁地被提起。大学校园作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理应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笔者在对众多学者关于生态校园文化定义整理的基础上,认为本文的生态校园是指运用一定的生态学相关的原理和规则设计、建设以及规划校园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打造出便于校园中人的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人工校园生态环境。一般来说,生态校园文化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生态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和和和谐性。生态校园文化是持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与其他校园文化系统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校园特有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升华人格的教育意义和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推动力;第二,生态校园文化具备顽强的生命力[1]。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因而,校园的生态文化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具备满满的青春活力。

(二)建设生态校园文化注意事项

生态校园文化既包括人文校园文化建設,也包括生态校园环境建设,在很多时候,高校基于吸引生源考虑,在校园经费并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校园的硬件建设上,主要是对教学楼和学生宿舍进行修缮,对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学科知识的规划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上并不是很在意。面子工程做得再好,没有相当的实力还是不能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就像现在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XX大学是最美的校园”、“又到了去XX学校赏花的时候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都意味着在学生的心中更看重的是校园的软环境建设,至于硬件环境都是千篇一律的,只要过得去就没有大问题。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环境是“人-教育-环境”的有机结合,属于一项较为系统的、全面的工程,既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地[2]。因此,在建设生态校园文化时需要兼顾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的共同发展,只有做到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校园文化。

三、建设生态校园文化的意义

(一)有助于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建设生态校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校园的绿化面积,让学生在绿色,健康的环境中生和学习,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市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的良好反映,能够映射出校园的整体风貌以及环境建设状况,对外来说,也属于学校的一处亮点,尤其是在校园中形成独特景观的自然生态,既能帮助本校的学生营造出健康向上校园环境,还能够吸引其他学生和社会人士前来观赏[3]。

(二)有利于提升校园的课程质量

众所周知,新生态校园的基础色调是绿色的,也就是大自然的颜色,在高校内保持四季长春的景象,让学生和教师感觉置身于植物园之中,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有良好的心情没从而促进校园课程质量的提高。经常用眼的人都知道,长时间盯着一个地方太久了,就会产生疲劳感,而此时就应该眺望远方,缓解眼部疲劳,但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看绿色,这样才是最快缓解眼部疲劳的方法。因此,干净绿色的环境能够为教师和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4]。

四、信阳学院的生态校园环境建设实践

信阳学院于2003年成立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校园总面积900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为30万平方米,在不断的办学实践探索中,逐步建立起“学风优良、环境优美”的办学氛围,并且由于其生态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和自然景观较为突出,一度被誉为中原的“最美校园” [5]。

(一)植被覆盖率较高

信阳学院西临南湾湖,南靠鸡公山,再加上学院始终坚持以校园环境建设为重点,使得该院系的生态环境建设有较为突出的优势,随时随地都能见到绿色植物。在学校人文楼的后山,有较为完整的自然山地景观,可供学生们在此处休息和学习,但是碍于长时间没有专门的人打理,植被的密度不够合理。另外,在校园中有两处人造的湖泊,每年到了夏天就开满荷花,格外养眼,众所周知,人造湖有很多的缺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于湖中的水是非流动性的,水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6]。

(二)自然景观建设较为合理

首先,在信阳学院内有两处人造湖泊。尽管湖泊内只有荷花一种植物,但是也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尤其是夏天的时候,能够让学生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其次,在湖泊的四周设置有供学生和教师休息的长凳,并且湖泊的周围是一大片青青草地,学生在春天的时候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简单的踏青活动,既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最后,学校内的地势不是平坦的,因此,在校内有一条类似于林间小道的石子路,学生每天都会在此地经过,学校的园林设计者在小路两旁栽种了花花草草,让原本单调的小路瞬间变成学校的“拍照打卡点”。

五、信阳学院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

自信阳学院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以校园环境建设为重点,并且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以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每年举行的校园生态建设活动始终跳不出传统的宣传模式,更多的是以教师的讲课和相关专家的学术交流活动为主,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出师生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性,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7]。

(二)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面性

通过定期的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学术交流会,信阳学院的绝大多数师生意识到建设生态校园的重要性,他们在日常生活总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但是校园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环境,不可避免的地存在校外人员的进入,他们在此之前并没有接受较为系统的活动培训,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生态校园环境建设属于知识的盲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给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一定的副作用。

(三)学生公寓的绿化面积有限

大学生平时的课程并不多,多数时间不是待在寝室就是在校外,总得来说,在大学生的大学四年生活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只有拥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大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效率。但是就当前信阳学院的环境建设来看,并没有格外重视学生宿舍楼环境的建设,宿舍区的绿植面积较小,完全达不到正常的绿化面积。

(四)图书馆的隔音措施不够完善

图书馆既属于公共环境,又需要有很好的隐秘性,毕竟能在“闹市”中不被外物所扰的人还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愿意到图书馆学习不仅仅是因为便于查阅书籍,更重要的还是在意图书馆的环境,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进行正常、高效的学习。而信阳学院的图书馆旁边就是大型的商业场所,从早上开始就会受到源源不断的噪音影响,这种环境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的。

六、信阳学院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学校要加强对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引导

学校要转变原有的生态校园环境建设引导方式,坚持以实践为主,活动宣传为辅,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生态校园建设的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为生态校园建设服务的意识。学校的生态校园建设活动的主体应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让学生自发地组织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各个学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院的特色为生态校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8]。

(二)打造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

信阳学院的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但是缺乏一定的“人性化”意识,即多数植被属于原始的植被生长,并不具备较强的观赏价值,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注意体现长远性和现代性,要能够凸显出“显山露水”、“树绿湖蓝”的生态建设理念,因此。信阳学院在进行生态校园环境建设时要将生态学和环境设计理论相结合,力图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实现形式美与功能美的统一,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在校园中已有的两处人工湖周围栽种利于净化水质的树木,并在湖中增加观赏鱼、龟、鸭等动态自然景观。信阳学院艺术楼后山属于一块还未开发的土地,基于信阳学院现有的人文建设,可以考虑在此处建立休闲亭、休闲栈道等可供学生游玩和学习的建筑。

(三)改善学生公寓的环境

学校要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宿舍区的在设计,为学生打造出集休闲、娱乐、学习、生活為一体的现代化宿舍楼。根据空间优化理论,可以在除了学校西门附近的宿舍楼以外的楼外种植类似于蔷薇、爬山虎等气质浓郁的植物,以保证学生生活环境的舒适性。

(四)优化图书馆的隔音条件

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大学习场所,是需要具备绝对的安静性的,因此,可以考虑在图书馆周边适当增加隔音措施,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受到外界的打扰。最后,生态校园环境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建设校园的自然生态景观,还体现在建造的材料是否环保,能否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即在进行生态校园建设时要尽可能的使用环保材料。

结语

高校作为弘扬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应当始终做到以“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契机,积极打造生态校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改善学校的生态条件,着重为学生营造出动静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适宜学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参考文献:

[1]李华.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水文化生态校园建设实践[J].山东水利,2020(10):48-49.

[2]宋林飞.构筑校园生态文化高地的研究与实践——以崇明区生态文化校园建设为例[J].现代教学,2020(Z4):14-17.

[3]杜香丽.论新生态校园文化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35.

[4].建设生态校园,打造绿色文化——湖南省长沙外国语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0(Z1):97.

[5]修新路,杨光.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6):148-151.

[6]高汉忠,梁飞琴.人文精神视域下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9(01):53-56.

[7]丁桂香.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浅议[J].文教资料,2018(17):59-60+72.

[8]杨美勤,唐鸣.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教育的转型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7(09):241-244.

(河南省信阳市信阳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作者:李锃浩 杜昊天 岳亚婷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论文 篇3:

对建设生态大学的理性思考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必然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生态大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具有学校与外部关系的生态化、校园文化的生态化及学校职能的生态化等基本特征。建设生态大学要从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建设生态校园文化、实现学校职能生态化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生态大学;特征;建设

作者简介:杨冰(1966-),女,福建泉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助理研究员;庄森(1982-),男,满族,辽宁凤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9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它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大学的发展与时代有着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的关联。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建设生态大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所选择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1]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加之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论对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和谐社会这个大生态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大学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努力铸就民主和谐、兼收并蓄的学校文化,营造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校园,逐步走向生态化。

二、生态大学的基本特征

“生态”一词原是生物学的概念,主要指生物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引申为行为主体与环境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2]大学具有独特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大学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大学各类生态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自在维护大学生态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使大学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3]生态大学是以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4]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学校与外部关系的生态化

大学是一个由机构、人员、文化等要素构成的相互协作的开放系统,其生命力既源于对其本质的追求,更取决于其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即开放能力。不过,大学的开放是相对的,是开放与封闭的统一。没有开放性,大学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没有封闭性,大学的独立性也会丧失,甚至走向解体,完全融入环境。大学组织要维持生存,实现发展,就必须在开放与封闭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既要源源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也要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逐步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职能日益多样,环境日益复杂,大学更应处理好适应社会需求与维护自身价值的关系。生态大学能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等诸多关系,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谋求可持续发展。

2.校园文化的生态化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物质文化指校园建筑布局、教学科研设施、人文景观等,它既为大学人提供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又影响着大学人的身心健康、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制度文化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等,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规约作用,对维系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精神文化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大学人将产生经久不衰甚至伴随终生的影响力。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的,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系统,办大学就是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生态大学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使它们相互促进,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3.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应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应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是大学应尽的责任。大学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生态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协同进化。

三、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途径

建设生态大学就是要以生态和谐理念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认识大学的全部活动,最优化地处理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大学内部的关系。通过协调大学系统内外关系,谋求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整体功能的优化,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大学与外部环境关系中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关系,它直接决定着大学系统内外其他关系的定位,其焦点是如何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问题。在法制社会,没有政府的认可,大学就不可能生存。政府认可既是大学行为合法性的来源,也是大学内部管理权威性的依据,但在处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上,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政府以直接方式还是间接方式管理大学为宜。事实证明,政府对大学的管理,间接方式比直接方式更容易激发大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深刻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推动大学办学自主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实践中行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仍然过强,政府对大学的管理还比较细。建设生态大学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理顺大学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关系,提升大学面向社会依法办学的自主权,确立大学的自主法人地位,并通过建章(大学章程)立制规范学校内外各种权责及其关系,建立起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2.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还体现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大学的办学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是提高大学办学质量、提升整个高等教育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自始至终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话语。这涉及学校类型定位、学科结构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几个方面。建设生态大学必然要求大学办学治校者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真思考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和科技的需求状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意愿,认真研究区域大学和兄弟大学的发展态势及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找准自己的类型、层次、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服务重点,保证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3.建设生态校园文化

生态校园文化应是能够赋予学者以灵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并使师生能够在其中更有效地进行创造、学习与发明的环境。建设生态大学应加强校园文化生态建设。一是塑造高雅文明的校园物质文化。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充分赋予校园内包括楼堂馆所、花草树木等在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大学的荣耀历史、不俗品格和高等学府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和凝重,时时展现出现代大学的科学、文明与进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6]二是建设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建立与学校使命与责任相配套的且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的制度体系,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合理配置学校内部权力,既保证学校办学活动的合法性和有序性,又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培育良好的精神文化。形成和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倡导“和而不同”,秉承学术自由理念,强调学术的多元发展;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坚持严谨治学,讲究学术诚信,力戒急功近利。

4.实现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充分发挥学校职能,正确处理好各职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职能的生态化,保障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大学的必然要求。

(1)积极推行生态化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是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二是以师生互动、探究性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重视学生之间的彼此交往、互相质疑,使学生的新发现和新思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四是重视团队精神培养,使学生学会合作;五是着力提升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养成生态行为。

(2)形成正确的科研导向。在科学研究方面,应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积极为推动人类文明传承创新和社会发展进步发挥作用。首先,要坚持学术导向和社会需求导向并重。既要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开展研究,并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又要高度重视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研究,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次,要重视发展生态科技。生态科技是指能够优化生态系统结构、促进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的科技。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强调技术圈与生态圈的和谐发展,力争做到高效率、低消耗和无污染。[7]建设生态大学应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注重科研成果的生态性,着力解决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应自觉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8]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芙蓉.生态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N].光明日报,2012-06-23(5).

[2]余治平.“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J].江海学刊,2005,(6):5-10.

[3]刘国瑜.生态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53-56.

[4]陈胜伟,刘云.农林高校该营造怎样的文化——专访浙江林学院党委书记[N].青年时报,2009-06-09.

[5]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雏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33-35.

[6]高永蓉.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6,

(8):5-8.

[7]高荣花,田君.对科技引发生态危机的理性思考[J].前沿,2007,(2):

174-175.

[8]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杨冰?庄森

上一篇:广告设计中应用字体设计论文下一篇:设备隐含故障下移动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