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平民视域论文

2022-04-18

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发展的产物,已成为语言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鉴生态学中生态多样性原理,以近年来国内的网络流行语为语料对象,通过整体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生态化研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语言平民视域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网络语言平民视域论文 篇1:

网络流行语的话语效应

摘要:笔者以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国网络语言变迁轨迹进行了考察,对蕴蓄其中的民意表达意涵做了研讨。2000年以来,中国广大网民的网络话语行为汇集成网络流行语后能够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产生巨大的传播势能。发源并成熟于网络的表达样式通过人际与影视文化传播迅速向日常生活渗透,对大众生活用语与思维方式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话语集合效应来自网络话语行为的多个环节,如论坛发帖灌水、使用聊天工具进行的人际沟通、共同参与某个热门活动讨论等等……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话语;民意表达;特质

中国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传播是2000年以来的网络现象。2002年,网络上开始出现现在仍在流传的“偶”、“斑竹”、“灌水”、“弓虽”等流行用词。发展至今,经过时代的磨合与种种事件的催化,网络流行语已在形式与内容上渐臻成熟。“年度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流行语基础上经数据统合而成的网络流行语排行。作为民众认可的、识别率高的网络热门用语,通过人际与影视文化传播迅速向日常生活渗透,对大众生活用语与思维方式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年度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民众主要的网络话语行为,显示了多层面的民众精神结构与意识表征。其中的民意表达意涵与倾向尤为值得关注。笔者主要选择排名前十的“年度网络流行语”作为样本加以分析。其中,2001~2008各年度研究样本来源于论坛和网站转载率高、网友普遍认可的流行语使用排行。2009年样本源于《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盘点》(艾瑞网行业新闻2009年12月14日;2010年年度研究样本来源于《新闻晨报》(2010年11月24日)。

话语分析法是本文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话语分析”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精髓”。[1]那么,何为话语?必须坦言,话语作为术语在话语分析中使用十分混乱。本文无意更无法穷尽话语的定义,在此仅对本文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该词加以说明。本文关注具体的话语过程及其社会意涵。因此,话语在本文中被限定为社会环境中人际交往所使用的言语行为或者个人发表言论的工具。它通常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存在于社会活动中。话语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多元化的价值层面。本文的话语分析方式更接近于诠释学的理解,即将研究关注投入在具体的话语过程及其社会意义的建构上。对于大历史进程中的语言实践或者整体意象以及纯语言学方面的工作仅作必要涉及。

一、时代语境下透视网络流行语现象

现今中国的城市生活已经全面迈进媒介融合的大时代。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不再单一地、明显地有所标示;全媒体环绕下的社会与人群正迅速地被传媒的综合力量所深刻影响。在此种传媒语境下,探讨任何社会现象或问题都应将目光投射到复杂多变的整体生活的真实上去。明晰社会文化生活的实质与否,决定着研讨传播现象的有效性。网络语言现象既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同时也是反映与集中展示的所在。本文将从传播学视角切入该社会现象,作出概括性的梳理。

(一)年度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结构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该年度众多网民广为使用并传播的语言。2000年以来,网络日渐成为中国一般民众意见集聚与传播的主要渠道。网络语言历经十年变迁,发展出特有的表达方式。其中,最基本的文字类型发展出网络自造字系列,如“囧”等火星文;图文表情类发展出形形色色的有情节的短片式表情;网络书写体式发展出特有文体类型,如咆哮体等。以内容出处而言,网络流行语“一种是源于新闻事件中当事人的原话,比如‘躲猫猫’、‘欺实马’、‘很黄很暴力’;一种是网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例如‘被XX’、‘杯具’、‘楼歪歪’;还有一种是从热点事物的既有名称中衍化而来,如‘蜗居’、‘潜伏’、‘微博’等。[2]从词语结构上看,“网络热词大致又分两种:纯属戏谑逗乐的,偏向针砭讽喻的,前者如‘囧’等火星字,后者以‘欺实马’、‘被XX’为例。[2]网络流行语产生于网民口口相传而形成的“口碑效应”,无论是在论坛发帖灌水,还是使用聊天工具时进行人际沟通,亦或是大家共同参与某个热门活动,都能够产生一定的话语集合效应。很多情况下现实中的新闻事件也同样会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频率高发的语汇,因此,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渠道是开放且多元化的。

(二)年度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演变

年度网络流行语大部分衍生于舆论话题热点、成型于如“猫扑大杂烩”、“天涯论坛”等大型综合讨论社区。部分网友先就身边之事或某帖子、某新闻迅速进行短暂的讨论,形成压倒多数的意见后,产生持久的效应,被其他人甚至媒体转引、传播,造成较大影响。其生成可简括为自发讨论——形成亮点说辞——迅速广为传播——最终定型(经媒体改造或简化)的系列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声并非线性移动,而是在各个环节的交织共进。比如在网友自发讨论时就有可能有媒体的参与,而媒体的参与同时也是在为该讨论造势,从而使形成于这一讨论的某些亮点说辞成为关注度极高的网络表达。这其中既有如“囧”这样以单个汉字的个体形象与人的情绪相关联性一炮而红的,也有从关注度较高的影视作品中摘录下来的经典名句,更存在某些无名网友独家创造的语录体。这些都反映了网络社群的集中意见或集体情绪,代表了时代性的“大众想法”与“共识”;作为社会语境下的一种心理暗示,其构架和内涵是较为复杂的。在话语构词方式与意见表达方面,近十年来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具有代表性,也反映出的网络受众的意识观念的转变。仅以2003~2010年排名前三的网络流行语内容加以分析,可见网络流行语的变迁。网友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倾向于“原创性”、“草根性”而非直接传播影视剧台词或摘录新闻媒体的报道用词。

2003~2010年排名前三的网络流行语(根据各年度流行语排行整理)

回顾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历程,从最初网友利用拼音、外语进行简单的造字游戏,到逐渐与社会各方面热点问题相联系。网络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社会层面,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开始不约而同地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对网上流行文化的制造与追捧潮流中去。

二、年度网络流行语的话语特质:显现民众力量

首先,应当指出,网络话语所显现的民众力量并非都是关切现实社会的矛盾与发展的,网络流行语也并不等同于传统社会语境中的公民意见表达。网络流行语的话语虚拟性、民众传播中的娱乐色彩始终都是网络话语本质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当时的论坛里缺乏有力量的新话语的注入,也不是因为当时国内没有重大新闻事件。一般的娱乐调侃性话语能够压倒更具现实价值的热词的原因与当时的网民素养和传统媒体的参与度的关系更大,但也说明了一般网民对于流行语的选择仍然是以娱乐为主的。这也就可理解今天的“微博”信息超载。人们以为“微博”很给力、无数人开始“围观中国”时,还是有大多数人将兴趣与力量投注到“神马才给力”,这样的“造词运动”上去。而这种心态与造星、追星的心态难道有实质的区别吗?笔者以为,在早已“娱乐至死”的时代,这才是常情,这才是公认的社会情绪的表达。而这种倾向使得网络话语不可摆脱与现实生活的裂痕,这种与生俱来的“虚拟性”才是网络话语的本性。同时,也应看到,部分网络流行语并非只为喧哗取闹于互联社区,它们能够得到认同的原因来自于自身的舆论倾向性。在传统媒体上的“串烧”使用,让很多流行语触发爆炸式效应甚至左右某事件的进程,影响政府决策。网络流行语的“传唱”简单快速,迅速融入大众生活,影响大众的价值观和意见表达。网络流行语汇聚起的沉郁的民间力量显示了它的舆论意义。对新闻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对国计民生重大议题的热切讨论都以流行语的方式获得越来越多的力量。这是民众意见表达的精华所在,是中国老百姓的心声。尽管它高度浓缩甚至语焉不详,但是“你懂的”,那种或“明曲折实直白”的说话方式、那种或戏虐调侃却焦虑怨怼的曲折表达与中国的多元文化都是契合的。“我爸是李刚”、“草泥马”、“算你狠”、“花你钱”的诙谐与反讽中显现的平民智慧;“囧囧有神”、“躲猫猫”、“楼歪歪”的百姓伤痕都让网络流行语映射出当下中国民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可以说,“网络话语涵盖了对现实中幽暗面的抨击,对政治、文化伦理失节的焦虑,对权利‘增肥’的吁求,又有对市场逻辑下公共空间中物欲泛滥、道德滑坡的忧心,对文明建构的期许等等”,它们是“普遍化的现实愤懑,或寂寞无味的文化表情;同时它与意识形态脱缰,以自由解构的精神瓦解着正统腔调的严肃性,挑战权力阶层的话语霸权。因而大众化、颠覆性,网络热词兼而得之。”[2]

三、结语: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

截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4亿大关,而且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达到2.77亿人。[2]网络流行语借助网络媒体与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速率更加迅猛,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亦愈加深广。从新近上映的电影《里约大冒险》的翻译中便可窥见这股潮流。该片的中文译制大量选用网络流行语,让中国观众瞬间找到贴近感;在整体语言风格方面,该片也处处充满网络痕迹,诙谐、调侃都不缺乏,如“不该派猴子去办鸟事”等,引发观众会心笑声与强烈共鸣。这些现象都反映了中国当下的社会存在,是当代中国人心理的真实映照。这些多元化思想、多民族语言、多阶层智慧的融合集聚成人民的集体记忆。现阶段,中国网民已经将目光更多地投诸自身,开始在网络世界里发挥个人的魅力和创造性。于是,未来的网络舆论潮流也必然不能为一两个社会事件所左右,而是集众人之智,创造出属于网民自己的世界。对之进行有利引导,让这个开放空间的话语讨论不受不必要的束缚而更加自由、让民众发声、让观点浮现,让这个社会的管理者听到并思考,这才是网络流行语的话语生命力所在。因此,网络话语要避免因过度娱乐与无聊导致无奈空洞的“集体失语”,网络语言、网络文化的传播不应该陷入被动的漩涡。

参考文献:

[1] 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佘宗明.媒介视域下的网络热词和媒体话语变迁[OL].人民网, 2010-05-14.

作者:彭静

网络语言平民视域论文 篇2:

网络流行语的生态化研究

摘 要: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发展的产物,已成为语言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鉴生态学中生态多样性原理,以近年来国内的网络流行语为语料对象,通过整体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生态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流行语具有类型、文化多样性等丰富内涵,同时也存在着过度仿制、过度陌生化、语言暴力粗俗等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来保护网络流行语生态和谐。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生态化;生态多样性

随着互联网普及并成为继报纸、电视、广播后的又一重要交际媒介,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社会方言,正以其强烈的创新性和巨大的影响力引起了语言学者的广泛关注。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由网民自创、在互联网上被广为流传和髙频使用,并有可能从“网上”走入“网下”、从网络世界推及至普通民众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字、符号、词汇、短语、句子、一段话或特定模式等语言表述形式,它具有创新性、时尚性、形象性、简约性、焦点性和渗透性等特征。网络流行语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同时网络语言开放性、随意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又使得网络流行语具有变异性。网络流行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在不断产生、淘汰、稳定、更新的过程中延续,折射着社会变迁带给人们思维方式、观念、心态等的种种嬗变,同时也在其流变、发展过程中对传统语言及现实社会生活施加强大影响力,并大大改变了全球的语言生态。

当前,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视角颇为广泛,主要涉及传播学、政治学、模因论、符号学、文化学、美学、认知隐喻等方面。[1] 另外,将语言研究与生态观念联系起来的观点由来已久,如国外的Haugen[2]、Gabbard[3]、Fill[4]等,以及国内的杨艳丽[5]、冯小钉[6]、范俊军[7]、姜瑾[8]等,总体而言,这些学者都关注语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语言放在生态文化背景下加以认识。当前,随着生态危机的来临以及人们对生态问题的愈发重视,生态一词成了人们经常提及的概念,譬如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生态食品、生态产业、生态工程、生态建筑等。生态学俨然成了热门学科,范围已从生物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延伸到人类的文化生态以及精神生态的层面,生态学的人文色彩也越来越浓厚,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生态文艺学等学科逐渐成为当下新的研究方向。“生态学”已不再仅仅是一门专业化的学问,它已经演化成为一种观点,给人们以极大启发。生态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生态学也必将为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作为网络文化中一道别样的景观,网络流行语已弥散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大众传媒的话语体系之中,以生态思维对其分析将会有很强的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将借鉴生态学中生态多样性原理,以近年来国内的网络流行语为语料对象,通过整体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网络流行语的展开分析,开拓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态化研究。

一、网络流行语生态多样性的内涵

多样性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生态学强调每个物种在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健康中所起的作用,肯定所有物种存在的内在价值,认为物种稀少、生态失衡的环境极为脆弱,同时人为破坏造成全球物种急剧减少而酿成生态危机的教训也极为深刻。[9] 同理,每一种语言的发展和变异都对语言生态系统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存在价值,只有语言多样化才能满足人类各种交流需求,人的多样性、社会关系的多样性、语言运用要求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网络流行语的生态多样性,这对维护语言生态平衡、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语言生态环境自我调节的结果。网络流行语是在互联网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是传统语言的一种变体,本身就给语言带来了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它从一开始就以类型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10]

(一)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多样性

网络流行语的组合元素的多元化带来了其类型多样性,主要包括:(1)谐音类。具体包括英文谐音(如“粉丝”代“fans”、“血拼”代“shopping”、“马杀鸡”代“massage”等)、汉字谐音(如“杯具”代“悲剧”、“童鞋”代“同学”、“鸭梨”代“压力”等)以及数字谐音(如“1414”代“意思意思”、“7456”代“气死我了”、“987”代“就不去”、“4242”代“是啊是啊”等)。(2)旧义翻新。如“潜水”本指一项运动,现指网络中只作为旁观者,不发表任何主题或者评论的行为,而原指向容器大量注水的“灌水”则指在网络中大量发表无意义的贴子或评论;原指食品的“苹果派”则被用来指代那些迷恋苹果公司生产的各种产品之人。(3)古词新用。指一些废旧古体字被赋予独特网络新意后成为时尚热词。如“囧”字出自古汉字, 同“炯”,其本义为“光明”,由于“囧”字楷书形似哭丧的小脸,且普通话的“囧”与“窘”同音,就被赋予了“窘困、郁闷、尴尬、无奈”之意,和窘境、窘况联系在一起,自2008年开始成为国内网络上最风行的一个表达。同样还有“兲”字,它是“天”的古异体字,兲这个字如果从上到下分开念的话,读作“王八”, 于是它就成了很多网民变相骂人的字眼。古文中的“巭”(古语指漆)也是如此,现在被用来指代“功夫”。(4)字母缩略法。包括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如“BS”代“鄙视”、“PMP”代“拍马屁”、“BD”代“笨蛋”等)、英文首字母缩写(如“BF”代“男朋友”、“LOL”代“大笑”、“ASAP”代“尽快”等)以及英文单词缩写法(如“MSG”代“信息/message”、“THX ”代“谢谢/thanks”、“PLS”代“请/please”等)。

除了上述以外,还包括语式仿拟类(如“很X很XX”、“被X”、凡客体、淘宝体等)、重言类(如“羡慕嫉妒恨”、“忠厚老实憨”等)、缩写变义类(如“可爱”代“可怜没人爱”、“天才”代“天生的蠢材”等)、曲解变义类(“后起之秀”代“最后起床的人”、“BMW”代“别摸我”等)、符号类(如“MYM-MYM”表示贪心、“=_=”表示晕等)、外来语法借用类(吃饭ing、作业ing、你走先)、造字类(如火星文)等众多类型。

总之,网络流行语类型多样,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艺术情趣,增加了表达的幽默性、新奇性、简约性等,而且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过去那种循规蹈矩、千篇一律的传统语言交流方式,因而广受网民追捧。

(二)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多样性

每种被运用着的语言都代表着一定范围的生态文化,网络流行语也显示并传承其所属生态区蓬勃生机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语言类型的多样性也必然意味着多元的文化,其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草根文化的崛起

草根阶层的平民大众,在很多时候无法来展现自己,而网络却为草根民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了网民畅所欲言、释放自我的独特空间,为草根文化的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流行语则是草根文化在网络上的集中体现,它往往表达了网民对社会现象的普遍关注和基本评判,体现了网民对社会现状的另类表达和情绪宣泄,也打破了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因而看似简单的网络流行语往往蕴涵着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折射出复杂的社会心理。例如,网络流行语“给力”在表达人们对“给力”生活向往与期待的同时,也暗示出了一种言者的无力,即无力于以主体的姿态审视世界,无从成为“给力”的主体,无法真正成为命运的主宰,于是 “被××”、“×奴”成了其生活常态,似乎“被给力”才是其最大的期待;于是“恨爹不成刚”、“蒜你狠”、“姜你军”、“油你涨”、“煤超疯”、“糖高宗”、“妈妈的朋友的儿子”等网络流行语就暴露出了网民无力之后的自嘲与无奈,体现出其对现实中社会公平和道德的看穿以及对精英垄断和霸势强权的藐视;当规则成为权力或财富占有者明目张胆的“护身符”,稳定与和谐就似薄云一般虚无缥缈,于是草根网民就有了“神马都是浮云”这样失落的感叹以及“逃离北上广”想法。

与御用文化、精英文化、阳春白雪的文化相较而言,网络流行语体现的草根文化虽然力度有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正在不断崛起,力量不断增强,影响也不断扩大,“表哥”、“房姐”、“周老虎”、“躲猫猫”等现象正是在这种草根文化集中爆发的影响下才得以曝光,这又恰恰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的强大之处依然在于其草根性,在于对普通民众呼声的表达,在于普通民众对知情权、话语权的重视与争夺,在于对权势阻碍和话语垄断的反抗和消解。所以,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正是在这种草根文化的推动下才得以进行的,它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社会心理的晴雨表,它代表的是草根民意,抒发的是普遍的草根情绪。

2.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

后现代主义文化是对现代文化和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它是信息社会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它是对现代语言学理念的彻底瓦解。“互联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典范”,[11] 作为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流行语更是完美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去中心化”、 游戏态度”、“碎片式思想”、这些方面。首先,现代主义的“中心化”思想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指经过约定俗成,最终被收录字典的,才是正确的权威的标准答案。而作为后现代主义典型代表的网络流行语则不拘泥于传统语言规范,它任意创造或拼贴词汇(其中“火星文”尤为突出),或对词汇反常规解释(如“打酱油”表达的是一种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态度)等,这些都是对以“绝对真理”、“权威”为代表的唯一正确的“中心”的否定或解构,是对一切约定俗成的语言范式、无需证明的“绝对基础”以及“确定性”的挑衅和颠覆。其次,“游戏态度”在网络上更是被表现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它摒弃了日常语言的庄重和严肃,以搞笑、玩世不恭的方式打破高雅和通俗的界限,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达到某种幽默讽刺或揶揄戏谑的交际效果。于是,受人尊重的专家成了“砖家”、严肃痛苦的悲剧被作为“杯具”把玩,女性白领、骨干、精英成了“白骨精”,夸你“强”偏要说“弓虽”等。网络流行语被大规模仿制的现象更是体现了全民娱乐的特征,如“房奴”、“车奴”、“婚奴”、“证奴”和“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哥唱的不是歌,是寂寞”、“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等。最后,传统观念认为构建宏大的、系统的概念总是好的,而网络的出现,却使言简意赅、简练精辟成为一种时尚,“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新闻”,零零碎碎地描述并感慨着当今的现实生活,这种叙述模式是对宏大主题的消解和挑战,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碎片式思想的典型表现,网络流行语更是充分体现了这种简洁与凝练的碎片式思想,比如“蜗婚”一词就将面对房价压力,一些离婚的“80后”们宁可选择蜗居在一处也不分道扬镳的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被就业”这一碎片式词语则对在高校毕业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与用人单位签署虚假就业协议的这种作假现象进行了深刻嘲讽与批判。

3.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推广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的根基在于象形性,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汉语的象形性表征也越发减弱,但是网络流行语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促进了人们对汉语象形性的感知。如古字“氼”和“嘂”(“溺”和“叫”的古文异体字)本早已被废弃不用,而最近却在网络流行,被网友使用得风生水起, 为其形象直观: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多个“口”的叫当然比一个“口”叫更大声。再如槑,音同“梅”,是“梅”的古体字,它原本也早已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甚至很多人都不知晓这个字的含意与读音。但由于其字面是两个“呆”字构成,在最近的网络流行语里这个字就硬是跟“呆”扯到了一块,被用来形容比呆还呆之意,形容人很呆、很傻、傻到家了。 “靐”字也如此,《康熙字典》将其解释为形容雷声,网络流行语中,“雷”是指看到某些事物,脑子里忽然“轰”地一声,感觉像被雷电过一样,而“靐”则比“雷”还雷,就好像被三个响雷同时劈到,堪称雷的最高境界,表述很形象。这些复出的旧词,充分挖掘了汉字的象形信息,凸显了其象似性认知思维,也体现了汉字原生态的超常智慧与独特思维。

另外,许多网络流行语均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它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推广,如“凤凰男”与“孔雀女”。凤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百鸟之王,羽毛美丽,地位高贵,常用来象征祥瑞,中国俗语中有—句话“山窝里飞出个金凤凰”,因此凤凰男”,就被用来指那些经过努力离开农村,获得城市生活机会的人; 再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孔雀”这种灵鸟被视为美丽、华贵和才华的体现,同时孔雀开屏展现美姿的形象也象征着得意、炫耀,因此网络流行语“孔雀女”就被用来指那些容貌姣好、打扮出色、受过良好教育,但有意无意会显摆的城市娇娇富家女。这些网络流行语不仅蕴含和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4.外来文化的融入

网络流行语在普通话基础上,广泛吸收了他族语言信息,而语言与文化休戚相关,水乳交融,故不少网络流行语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外来文化的融入。如“伪娘”一词诞生于日本,最初指日本动漫、游戏界一些外貌、身材、着装具有少女化或泛少女化特征,设定过于唯美而被其他角色或读者等错认为少女的男性角色,后来,COSPLAY(角色扮演)流行,人们不满足于只在动漫、游戏中观赏,而是去亲身体验,并举办相应的社交活动,于是逐渐形成了对“伪娘”明星的追星热潮,“伪娘”文化也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并逐渐流行。由于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一些日本文化也不断融入我国本土文化中,“伪娘” 作为日本流行文化之一通过互联网传入我国,并很快成为备受网民热捧的网络流行语,它给我国“阴柔阳刚”传统审美意识的带来了冲击与突破。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的全球化趋势,许多西方的文化理念也涌入了国内网络流行文化中。如“低碳生活”这一网络流行语,源于英语low-carbon life,意指尽量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降低生活中温室气体排放。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活理念的改变,“低碳生活”一词很快通过互联网传入我国,成为广大网民热议的网络流行语,而且这种环保主义的生活理念很快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促进了我国绿色生活理念的建立。当然还有很多网络流行语也体现了外来文化的融入,如现行流行的“裸捐”一词就是来源于比尔.盖茨宣布退休时会将其名下个人的全部资产捐向社会。网络流行语“垃圾睡眠”一词,源自英国睡眠委员会的一个术语(JUNK SLEEP),意指因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使用而导致的低质睡眠状态。国外Groupon团购网站引入中国后而掀起的“团购”热和“团购”一词的网络流行,充分体现了国外购物文化带来的影响。

二、网络流行语生态多样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网络流行语生态多样性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本质上看,网络流行语生态多样性的作用是积极的,它使语言更加丰富精美,更加富有表现力,同时也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发展。虽然网络流行语总体情况还不错,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多样化的网络流行语中也存在一些语言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如下方面。

首先,网络流行语存在过度仿制。语言总是朝着时尚和权威的方向发展,网络流行语也不例外,一开始,网络流行语因为其新颖、智慧、表达出当下民众的心声而流传开来。可是,再有趣、再时尚的语言一旦被反复克隆、滥用也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味。如网络流行语“X门”,从淘宝的“评价门”、华为的“辞职门”、韩寒的“博客门”、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门”到足球界的“下课门”、“赌球门”再到普通民众的“雅阁门”、“婚礼门”,许多网民甚至不管大事小事,都以“门”冠之。再如,“灌水”在网络流行语中常表示“发大量无聊帖子或评论”这一概念,“潜水”通常表示只看不回复,而“水”这个网络流行语语素被频繁用来构成许多网络用语,如“水桶”、“水鬼”、“水仙”、“水王”、“水母”,这些都是指特别会灌水的人或在聊天室或电子公告板上经常滥发言的人。这些用法或表述虽生动形象,但若落入俗套,千部一腔,新鲜言语也就成了老生常谈,我们的感觉也就自然变得麻木和迟钝,这种过度克隆就造成了审美疲劳,仿佛人云亦云的模仿成了流行的基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网络流行语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对语言环境的污染。

其次,网络流行语存在过度陌生化。“陌生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去打破久用成习惯的、缺乏原创性的语言常规,它体现了网民对新事物的追捧和求异心理。虽然陌生化可以增强网络流行语的表现力,令人耳目一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化平淡为神奇的语用效果,但陌生化的运用是相对的,如果一味追求新鲜、奇特而丧失合情合理,那反而会适得其反。譬如“火星文”,它们融合了繁体字、英文、日文假名、日文汉字、冷僻字、汉语拼音、符号等众多文字符号,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去甚远,阅读者有时甚至需要用专门的转换软件进行解码翻译,如“me覺嘚,皁巳绝朢の僾凊,bú淔淂畱恋(译:我觉得,早已绝望的爱情不值得留恋)”,种语言虽在80后、90后中广为流行,成了其保护隐私的“黑语”,但是却造成了他人的阅读障碍,已超出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从而阻碍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对网络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此外还有故意模仿方言(如“灰常”代“非常”),或不选字(如“果酱”代“过奖”、“油墨”代“幽默”)、故意选错字(如“围脖”代“微博”、“鸡冻”代“激动”)、故意拆字(如“走召弓虽”、“丁页”)等。上述这些为了追求新奇而造成了部分网络流行语的过度陌生化,不利于网络语言的健康和谐发展。

最后,网络流行语中还存在一些语言暴力和粗俗话语。由于网络是相对自由的环境,有些人会利用其匿名的特点,出于发泄自己的不满、私欲的目的而在网上使用一些非理性、情绪化、不健康、不道德的言语措辞来辱骂或攻击别人。因此,一些网络流行语的不文明现象得以滋生,如438(死三八)、748 (去死吧)、TMD(他妈的)、TNND(他奶奶的)、BT(变态)、SB(傻逼)、蛋疼、你妹、2B青年等粗俗流行话语。这些流行语都是对网络生态环境的污染,是极不符合生态文明观的。

(二)促进网络流行语生态多样性和谐发展的对策

虚拟网络的生态环境异常复杂,难免会出现一些过度阐释、泛娱乐化、秽语狂欢、低俗化等负面现象,从而给网络流行语的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我们强调网络流行语的生态化,并不意味着对网络流行语坐视不管,就像我们强调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并不是放任自流一样,保护网络流行语生态和谐,我们同样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们认为,除了依靠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自身“物竞天择”的自净过程外,还需要一定的法律制约以及广大网民形成的道德制约来对网络流行语中的语言污染、语言垃圾加以监督和规范。网络流行语本身具备很强的过滤性,这是第一位的,大部分不符合语言生态规律的东西在其进化过程中会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法则逐渐淘汰,最终进入历史的语言垃圾箱。同时,网络流行语的自我扬弃也需要规范来加以补充,一方面,规范可以加速网络流行语自我净化的过程,另一方面,规范也可以剔除对那些网络流行语自身过滤系统无能为力的糟粕,从而加快网络流行语的良性发展,促进其生态建设。

其次,我们要充分意识到网络流行语的规范和发展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规范是网络流行语生态运动主要形式之一,而发展则是网络流行语生态运动的根本目标,规范是在发展中的规范,发展是在规范下的发展。只有发展,它才有生命力,但只讲发展不讲规范,它就无法健康发展,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规范实质就是对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规范也应是动态的,应当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因此对已有的规范应该不断地进行修订与改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变化,才能使网络流行语呈现出鲜活而恒久的文化魅力,真正成为语言文化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景观。

再次,我们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革命性变革,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它是人类基于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对自身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等作出的深刻反省与革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代生态科学研究的重点、社会发展的主攻目标。重视语言的生态化建设就必须坚持语言的可持续发展,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过程,它与人类及其他外界事物共存,人类须像保护自然生态一样保护网络流行语的生态,重视其成长,维护其生态平衡。[12]

三、结语

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和谐平衡、生机有序的生态系统,网络流行语也是一样,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生态多样性,它不仅极大地丰富汉语表达,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还构成了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文化生态。但同时,一些求新、求异、求变、恶搞或游戏的心态被放大,导致了某些对生态系统平衡的消极影响,因而我们须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应该重视网络流行语的成长,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抑制其不利性。总而言之,本研究借鉴生态多样性原理,从生态视野给网络流行语一个全新诠释,以生态多样性思维来看待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将利于网络流行语资源保护与健康进化,利于语言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与绿色语言生态的营造,同时也利于网络流行语最终以其广泛的渗透力反作用于社会,对社会价值观念、文化氛围产生导向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生态文明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冯广艺.语言和谐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0-113.

[2]Haugen E.The Ecology of Language [M].Stan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323.

[3]Gabbard R.Ecolinguistics:the future of linguistics. http://www.ecoling.net.2000-11-06.

[4]Fill A.Language and Ecology:Ec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for 2000 and beyond[J].AILA Review,2001b(14):60-75.

[5]杨艳丽.语言生态学初探[J].语言与翻译,1999,(1):6-9.

[6]冯小钉.语言的生态失衡及其对策[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78-80.

[7]范俊军.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2-47.

[8]姜瑾.语言生态学研究面面观[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45-50.

[9]Bernard H.R.Preserving language diversity[J].Human Organisation,1992(5):82-89.nd language diversity[J].Discover,1997,(18):42-44.

[10]Glausisz J.The ecology of language: link between rainfall and language diversity[OB/OL].http:www.terralingua.org

[11]秦志希.网络传播时“后现代”特性[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1):54-57.

[12]张雪梅,王怿旦.生态运动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9-84.

责任编辑:刘玉邦

作者:张雪梅 王怿旦

网络语言平民视域论文 篇3:

网络流行语生成传播机制探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和中国网民数量的骤增,网络流行语因其简洁实用而备受关注。作为网络交际、话语传播的一个语言镜像,“**体”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大量出现并日趋成熟,表征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模式和传播机制等颇具特色。从网络社区空间、热播影视片段、社会新闻事件等渠道中产生,经过网友的复制解构产生新的能指,继而在网络舆论空间中自由广泛传播,最终为大众传媒和社会现实集体接受,这是其生成机制的特征。在“**体”生产过程中,无论最初是生产者还是众多接受者,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社会精英,无论是出于娱乐、交际心理,还是政治的多元诉求,其传播过程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话语的公开化、大众化和多元化,这是其传播机制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体”;生成路径;编码方式;传播动因;传播效应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和中国网民数量的骤增,由网络生成的虚拟世界逐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呈互相交织相互影响的状态。作为网络虚拟空间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和交际方式,网络流行语因其传播范围广、演变速度快、辐射面积大,近年来不断涌现并发生流变。由于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之间特定的互动关系,网络流行语也逐渐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普遍关注。目前,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在学科领域中以语言学为主,多从语言模因论、语音语义变异、语言规范等角度来探究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和普及性,也有一部分从个案角度进行具体分析,但都缺乏多学科的综合考量。至于研究中涉及的对象,像“被自杀”、“俯卧撑”、“打酱油”、“宅男宅女”、“不差钱”、“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杯具”、“不要迷恋哥”、“沙发”、“做人要厚道”、“神马都是浮云”等,非常之多。在这众多火爆的网络流行语队伍中,“**体”作为网络交际话语的一个典型案例,自2006年萌生“梨花体”、“知音体”、“琼瑶体”、“剪刀体”后一直燥热不止。2009年-2012年相继引爆众多类似语体(见表1)。

目前,这些流行语,有的依据不同的影响程度在网络流行,有的甚至被作为正式的官方文书使用,也有些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总的说来,近年来,“**体”在网络虚拟空间和社会现实交际中颇有市场,但在学术研究上却未达到同样的热度。综观网络流行语的众多研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将视角对准网络流行语“**体”。这些论文也多集中在语言学研究层面:一是从语言模因角度展开研究。如《模因论视域下的“**体”现象》《模因角度下的“**体”现象研究》等,它们以理查德·道金斯的“模因论”为理论支撑,通过模因的四个复制过程(同化、记忆、表达、传输)来具体分析“**体”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及其为何会在社会人际交流中被迅速复制和传播。二是从语言修辞角度展开分析。如《从修辞角度看网络语言中的“**体”现象》一文,从拟句和仿调两个角度来对“**体”进行修辞分类和格式分析,并发现有些“**体”语义泛化,具有派生能力,顺利成为网络常用词缀,相反,有些“**体”表达取向消极,语义颓废,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自动消失。三是从语言变体角度展开研究。如《元话语和网络语言中“**体”的篇章构式研究》则着眼于“**体”元话语的研究,通过词语元话语、标点元话语、语序元话语三方面来分析“**体”具体的构式语法和篇章语义。它们虽在语言学科上对网络流行语“**体”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缺乏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几乎没有对“**体”的生产、复制、仿拟、变异、传播全过程的系统研究,同时,也疏忽了对近年来出现的众多“**体”整体性归纳及深层次分类的工作。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对其生产路径、编码方式、传播动因和传播效应等进行深入探究,并尝试从社会学、传播学、语用学理论背景着眼,揭示“**体”这一语言现象复制传播变化的规律。

一、“**体”的生成路径探寻

互联网作为社会成员传递信息、娱乐交际的公共话语平台,人们可以自由公开表达个人情绪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而网络流行语“**体”就活跃在这样一个没有严格意义“把关人”的网络虚拟空间中,在此无限扩大、频繁衍生。网民通过创造、转发、评论、模仿、再造来表达对该词汇(包括该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深意)的关注,较高的民众参与度加速了“**体”的流行,直至最终不仅在互联网上引发广泛关注,还能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普遍关注与运用,形成引人瞩目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

若要系统探究“**体”整个迅猛传播的过程,还需追溯到“**体”在生产初期的来源情境与碰发动机。

(一)网络社区

当今时代是“电子化”、“智能化”的信息时代,网络社区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延伸。信息共享、电子交易、沟通交际等多方面在网络社区中广泛推进。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社区是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互动交际工具,网民们在此记录个人情感,诉说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发起活动并参与问题讨论,表达对社会事件的看法。除此之外,各种网络移动自主传播介质:3G手机、iPad、微信、米聊、博客、微博、播客等新技术的注入,也使网民有了更多的倾诉渠道和共享平台。网络流行语“**体”最初的来源碰发点就来自这些“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网络社区。

1 对网络公告信息的“戏仿”。作为后现代的重要修辞方式之一的戏仿(Parody,亦称滑稽模仿),有着释放被压抑的内在能量的重要作用。其在上世纪后半叶文学与文化理论中的广泛运用,充分表明大众文化对整一的、单向度的意义的拒斥以及对自主与自由表达的精神诉求。戏仿文本与原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丰富并扩大了后者的意义视域,表征着带有解放力量的新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苏联语言学家巴赫金曾十分精到地指出小说家拉伯雷戏仿文本的核心特征:“他对几乎所有意识形态(就该词的一般意义而言)的话语形式——哲学、伦理、学术、修辞、诗学,特别是感伤形式的戏仿态度……十分强烈,竞至于对用语言概念化事物这个行为本身进行戏仿。”戏仿文本的诸种特征充分体现在"XX体”的生成过程中。网络官方信息的发出实为意义传播,当公告中的信息描述性成分多,事实确切信息少,官方解释又过于隐晦、模糊、不确定时,网友在接受过程中便开始以戏耍、娱乐为目的,追寻文字语言游戏转换、变形的快乐,使原本的意义被忽视、被消解。例如,“3Q体”的由头则是腾讯公司发布的一则“道歉信”。其模板为: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一一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凡客体”来源于凡客网站代言人韩寒与王珞丹的广告词。其模板为:“爱____爱____爱____爱____也爱____我是____。”在网络语言游戏中,被众多网友改编为:“爱忽悠,爱唠嗑,爱5毛一瓣的铁岭大蒜,爱20一杯的卡布奇诺,也爱15一顶的藏青鸭舌帽,你是凡客,我不是。我是赵本山。”这其中充满了网民对主流文化的讽刺。官方信息网站的发布→网友自我浏览并恶搞效仿→网络平台“**体”的火爆。

2,名人微博的集群效应。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人人皆为媒体。娱乐化的名人受追捧程度高,而名人微博也借助粉丝量大、辐射面广、转发量多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群际传播能力,更易形成具有舆论导向的公共话语空间。“**体”以此为媒介,极易引发广泛的影响。例如,“德纲体”源自郭德纲2012年2月2日在微博中发布的一条言辞不满的信息,其模板为:“你编出花来,我也不____。你骂出血来,我也不____。你喊出人黄来,我也不____。你学出龙叫唤来,我也不____……”由此引发了造句热潮。另外,还有很多,譬如,“陆川体”、“生活体”、“校长撑腰体”和“丹丹体”等,最初碰发的源头均来自微博。名人微博信息发布→网友围观转发并改编→网络空间“**体”的繁荣。

3 网络活动论坛互动的积极促进。网络活动具有一定的集群效应,由众多个体依赖信息技术的互动,生成特定的公共话语空间。对这一过程的基本状况,传媒符号学家乔纳森·比格内尔有分析:“使用互动技术时,主体成了与他或她的身体以及文化现实分离的符号,由代表他或她的数字符码符号所表现。用于交流的文字处理程序和电脑终端也使信息虚拟化,脱离了纸媒的具体性以及与当地语境的联系。信息被数字化,而且能够在全世界的电子网络中传送,被任何能接收到的人以各种方式重组和使用,因此独立主体和文本的意义在这些新媒体中被其制造者的表意行为以及与技术设备相随的信息访问模式所控制。但另一方面,它们的意义又以各种方式摆脱控制而被传播和发布,被不同文化和地方语境中的接受者解码。”而不同地域不同语境的接受者对特定文本的解码方式的差异,使得文本意义无限扩大并具有广泛的生成可能性。网络中开放的社交关系,广阔的互动平台,不仅拓展了用户之间交流的空间,而且也极大地刺激了每个人寻求奇特的心理需求和参与热情。例如,最初的“知音体”就来自天涯社区的一项活动,有人发帖建议大家沿袭杂志《知音》中“优雅温情”的标题风格来为大家熟悉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命名。组织者首先效仿把《白雪公主》仿拟为“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随后数百名跟帖者踊跃将《卖火柴的小女孩》《嫦娥奔月》《西游记》等名著标题仿造“知音体”的文风进行恶搞。除了天涯论坛之外,淘宝网的“淘宝体”“亲”就来自网购中的呢爱称呼;人人网的“校内体”,将常见日志标题模板:“遇到____的人,就嫁了吧”、“那些____之后才懂得的事”进行改编。交际网站中你呼我应→网友点面相传仿拟传播→网络语境下“**体”的多样生成。

(二)影视话语

影视媒体依托声音和画面作用于受众的多种器官,需要受众不同程度的联想与思考,显然传递的信息内容比作用于单一器官的媒介更为丰富,其中的台词、对话、独白更易被人们熟知并广泛传播。受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主观能动性在整个观看、理解媒介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体”就是从这类影视声音中衍生,它们或深刻、或诙谐,已经渗透到当今网络语境和社会话语之中,成为追求时尚与另类的标签,同时,也增添了影视本身的趣味与魅力。影视流行语的输出传播→网友好奇发现趣味解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致“**体”。

1 来自时下热播电视剧。热播电视剧以其在特定时段的广泛影响,极易生成新的表达方式。其中发人深省的台词对白、引人瞩目的格式调律、反复出现的特定句式等,经电视剧的播出、网友的改编传播,演变为流行的“**体”。例如,《甄嬛传》中含蓄复古的“甄嬛体”、《神探狄仁杰》中寻求调侃的“元芳体”、《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搞笑有趣的“饭团体”。

2 来自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在播出频率和受众关注度较高的电视节目中,个别固定常用的语句格式一经网友发现便搬到网络、恶搞成风。例如,“走进科学体”、“天气预报体”、“新闻联播体”等。在2012年收视率极高的“中国好声音”中,四位导师的话语点评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其中“杨坤体”就在导师杨坤对选手屡次点评中产生。“我是杨老师!你知道一个歌手的生命是什么吗?我接下来在全国有32场个人巡回演唱会,我邀请你当嘉宾,我一定把你打造成一名全方位的歌手!”节目中这一句耳熟能详、重复数遍的声音被网友果断拿来,进行整理。

3 来自经典的电影片段。如《非诚勿扰2》中的“见与不见体”、《蓝精灵》中的“蓝精灵体”、《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那些年体”。影视中本身的台词或许只是平淡的形式、平静的意象、直白的话语,但却被网友转化成生动形象、趣味盎然、喜闻乐见的喜剧“**体”。

(三)作为新闻的社会事件

在信息化的今天,新闻信息传播的结构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传统媒体主流意识形态的适度报道、价值引导外,信息流的扩大更多依托的是网民在网络空间的点面传播。传播媒介的变化使乔纳森’比格内尔所指出的在传统新闻建构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开始广受瞩目,“新闻既不是被发现的,也不是被搜集的,似乎它就已经存在于此。它是新闻工作者用职业视角进行思考、写作和创作的产品,而这些职业视角都是新闻工作者所了解的行为符码”。要真正理解这些符码所包含的全部意义,“我们还需要通过对什么能成为新闻以及建构新闻话语的符码进行更细致的检查来充实有关什么是新闻以及新闻是如何被制作的总体思路。这样,我们才能理解这些新闻结构是如何在特定的新闻报道中对新闻的意义进行编码的,并思考报纸的读者如何才能理解新闻”。比格内尔的说法足以说明新媒体时代网络话语与主流媒体话语之间的关系。主流媒体新闻语言的隐喻性、新闻当事人语言的质疑性、新闻话语表述的伪饰性,都强烈地刺激了网民冲动的个性,他们不仅停留在浏览关注层面,更借助网络自由公共空间讽刺调侃社会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揭示该事件背后隐藏的重要信息,起到瓦解主流新闻媒体意义的作用。这既符合网络空问的特性,同时也满足了网民交流的需要。“**体”就是这类新闻事件流行语中的一支,“7·23”温甬铁路特大交通事故中的“高铁体”(“____是奇迹,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河北大学飙车撞人案“李刚体”(我爸是李刚);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一男生用212天时间写的16万字情书虽感动女同学但仍遭拒绝,由此引发的“十动然拒体”(“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这类“**体”虽碰发点小,不过只是当时新闻传播的一瞥,但经过开放包容多元的网络传播,愈演愈烈。从新闻事件“**体”后期的加速传播,也可看出它集合了网民对其事件的认知与态度。归根结底,这也是众多网民共同情绪疏散的一种呈现方式。“**体”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不仅影响着大众对于新闻事件的评判态度和事实真相发展的方向,也影响着作为新闻信息传输的网络舆论环境。总之,传统媒体新闻事件隐喻报道→网友借用讽刺调侃现实无力→“**体”映射反思考验新闻事实的真相。

除了上述所指出的三种碰发点与传播路径以外,还有一些是网友自行创造的,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篇来,融合到网络话语和现实语境中,构成一种颇为独特、新颖、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达到讽刺、嘲弄或幽默的目的。

综观“**体”整个生成传播过程,可以发现,这其中均离不开两大因素:一是标榜个性、鼓励创造、崇尚自由的网络语境;另一则是率性发挥的网络使用者。他们娱乐性的发现、游戏性的效仿、诉求性的改编和公共性的收编,完成了“**体”的生成路径。

二、“**体”的编码方式分析

鲍德里亚曾指出:“符号一物既不是给定的,也不是交换得来的:它是被个体主体将其作为一种符号,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符码化的差异来占有、保留与操控的。在此存在的是消费的物。而它常常是属于并来自一种在某种符码化中被‘符号化了的’,具体的、被消解的社会关系之中。”也就是说,符号的“意义”生成和价值定位是与符号所处的语境密不可分的。“**体”的趣味性、个性化和影响力借助强大的网民舆论力量而广泛流行,在其意义生成过程中,大众意识是关键,即“**体”主要的编码者便是接受者网民自身。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意义不是由传送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接受者以其所处社会文化语境为基础,完成着对符号意义的生产。不同接受者所处的语境的差异性,使得符号意义呈现出多元化的生成态势。从大众接受方面来看,“**体”的构建呈现为:原符号“**体”的生产输出→网友复制解构“**体”产生新的所指→网络舆论空问自由多元传播→大众传媒和社会现实最后集体接受。

大众对“**体”的编码方式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直接借用固定短语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Gene)中首次提出“模因沦”的观点。模因是一个文字信息单位,具体表征为: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在网络空间中,各种语言符号在自我复制的竞争中,一些语言模因由于容易得到人们的注意、认同、记忆和感染,作为“强势模因”幸运地获得胜利、留了下来。诸如:“淘宝体”中的“亲”;“元芳体”中的“元芳,你怎么看?”;咆哮体中的“有木有!!!有木有!!!”;“李刚体”中的“我爸是李刚”,等等。这种通过复制而传播的固定短语便是多产的强势(成功)模因,通过这种模因方式形成的“**体”,它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固定短语在交际中反复传播复制,经历发现(引起网友的注意与接受)、记忆(在网友大脑中长时间停留),表达(网友以模因为突出手段传输),遵循“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律,逐渐被大家熟知并广泛使用。

(二)套用句式仿词填句

语言的意义并不具有天然的固定特征,符号与其所指称的物之间也不存在固定的联系。“单个符号不表示任何东西,每一个符号表达的意义少于该符号在它本身和其他符号之间指出的一种意义的差别。由于人们在其他符号方面也能这样说,所以语言是由非词语的差异构成的,更确切地说,语言中的词语只是由词语之间的差异产生的”。以此为基础,网络流行语对源语言的戏仿,亦符合索绪尔指出的横组合的语句生成模式。这种模式的广泛使用,使得原文本的意义拥有了广泛生成的可能。“语言的模因在复制、传递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这种模因集合体具备与原型相同的句式框架,但须在内容和词汇上进行重新配置。因此,很大一部分的“**体”是建立在对原型框架的提取、效仿、改编与类推中,因此都具有一定的模板。例如:“丹丹体”的模板为:“____,我就是个____,没多少钱,我请你____,别再____了,真的,求你了!”网民们套用这种句式开始仿词填句,只需在原句上替换几个新的词语就配置成了新的“**体”集合体。这种异中有同的框填形式,保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框架,又配置了新鲜好玩的内容,同时,又不费多少力气地表达了自身复杂的情愫与想法,所以,人们才津津乐道地接受,并屡试不爽地参与到这种“填词游戏”中去。

(三)沿袭格调保持风格

此类“**”体在传播的过程中虽没有易识别的模因符号,但是人们在接触时便能一眼认出,其原因在于它们在编码的过程中都具有一贯的风格内涵。例如,“知音体”保持着煽情的语言、哀怨的情绪和华丽的辞藻。如:《睡美人》版本——“拿什么来唤醒你啊,我的爱人”;《豌豆公主》版本——“花季少女体无完肤伤痕累累,谁才是伤害她的真正凶手”。除此之外,还有直白无味的“梨花体”、嗲到腻歪的“蜜糖体”、表示高富帅的“切糕体”、居高训斥的“纺纱体”、白话抒情的“羊羔体”,等等。

(四)赋予语体新的所指

符号学理论大师罗兰·巴尔特提出:“能指+所指一符号,只是符号表意系统的第一个层次,而将这个层次的符号又作为第二个表意系统的能指时,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所指。”因此,“能指本身是暂时的,所指本身具有无限变化的能指”。也就是说,最早碰发的原符号,在不断交际复制传播的活动中,被人们又赋予了新的所指意义。例如,“切糕体”最初源于岳阳公安处理的一起殴打案件,警方表示案件中损害的新疆核桃糖果竟高达16万元,在新闻事实方面,原本的所指意义是切糕昂贵。后来,网友纷纷撰写“切糕体”,一方面借此讽刺新疆人哄抬价格,欺瞒消费者;另一方面,将天价切糕引入到第二层表意系统,产生多种所指意义。网民们有的拿“切糕”来吐槽高富帅的有钱人,以此表达社会成员内的不平等,“切糕”在这里成为车房的标志:“一块切糕一平方,一个切糕换套房”;“宁愿坐在切糕车上哭,也不愿坐在宝马车里笑”;有些网民还将“切糕”转换成为生命、爱情的代名词:“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切糕”;“切糕恒久远,一斤永流传。爱她就送她二斤切糕吧”。

三、“**体”的传播动因阐释

在“**体”的生成来源与编码传播过程中,网民集创造者与接受者于一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主要作用。他们敏锐地从网络信息、影视声音、新闻文本攫取丰富的语料,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和主观能动性,构建具有套路的词汇游戏和自由多元的意义解读和阐释方式。网民作为“**体”生产传播的主力军,他们追求时尚、自主、个性,在畅所欲言的网络虚拟空间中,用标新立异的语言词汇打破了传统词汇语法的束缚。网民如此高效率、强热情地参与进“**体”传播链条,其心理动因和精神需求可阐释为以下内容。

(一)释放被日常生活世界压抑的能量

在论及狂欢广场及其在中世纪生活中的角色时,巴赫金指出:“可以说(当然有某种保留)中世纪的人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官方生活,单调严肃阴沉、屈服于严格的等级制、充满恐惧、教条主义、尊敬、虔诚;另一种是狂欢广场的生活,自由不受约束、充满含混的笑声、渎神、将每种神圣事物低俗化、满是贬损与下流、与每个人每件事放肆地接触。这两种生活都具有合法性,但通过严格的时间界线被分开。”这两种生活状态的基本模式,可以用来解释网络虚拟空间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虚拟性与包容性,使网民在压抑规制的现实世界之外建立一个公共舆论空间,尽情地畅所欲言、释放不满、反叛理性、颠覆权威。网络空间犹如巴赫金所说的一“狂欢广场”,与之对应,形成了一种与常规语言不同的“狂欢广场语言”。在尼尔·波兹曼声称的娱乐至死的时代中,严肃公共的新闻语言、影视语言、网络公告被浮躁的人们当作发泄不满、排遣不悦、寻求快乐的对象,产生了一大批类似“幼稚婴儿语言”的狂欢广场语言“**体”。例如,“亚克西体”,春晚上一句歌颂幸福、弘扬大好社会的歌词“什么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呀!党中央的政策亚克西!”被网友拿来戏谑物价飙涨、房奴车奴、野蛮拆迁……统统都很亚克西。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游离在虚拟空间中的网民得以自由宣泄在生活中遇到的诸多压力和烦闷。而经网友重新解构后的“**体”已很少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却作为特殊的符号在网络平台上被人津津乐道。“广场语言摆脱了规则与等级的束缚以及一般语言的种种清规戒律,而变成一种仿佛是特殊的语言,一种针对官方语言的黑话。这样的言语还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不拘形迹地进行交往的群体,一个在言语世界里坦诚、直率、无拘无束的群体”。

(二)希图简便快捷的交往方式

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简约便捷的网络交流,时效性与通俗性成为网民愈加喜爱沟通方式,加之“新型媒体”微博140字的体例要求,“**体”在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便采取“省力原则(经济原则)”来完成自身的交际诉求,即用最小的力气,最简洁的语言符号来表现最丰富、最有趣的思想内容,同时,信息也更易被大众所快速理解和接受。网络民众一方面希望复制原符号求同、求短,只省力地用标志词语“亲”、“有木有”、“什么亚克西”等来表达概念,节省了键盘敲打的体力和精心思考的脑力。另一方面,希望人们一眼便能理解,就用习惯相同的对应词来表达。例如,校长撑腰体只简单的对应替换个别名词即可:“你是____,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一一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____替你赔偿!”这样约定俗称的交流方式使接受者理解起来也更为省力。

(三)表达特定群体潜在的政治诉求

伊格尔顿在反思理论被遗忘的政治维度时,曾意味深长地指出:“不能再依赖集体性的观念,它属于我们眼前分崩离析的世界。现在,人类历史大部分既是后集体主义者的,也是后个人主义者的;如果这种感觉像真空,它也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需要想象新的归属形式,它在我们这种世界里肯定是多重的,而不是大一统的。”伊格尔顿的说法的确触及到新媒体时代我们的普遍精神处境,整一的、大一统的理论愿景的付诸阙如,使得多元化的诉求开始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对象,这其中自然隐含着内在的政治维度。而网络的发达,是这一诉求能够得到传播的先决条件。时代的要求、技术的进步,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可以尽情表达自我意见的先进技术,从而形成了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刺激表达者自主意识的觉醒。在“畅所欲言”的网络语境中,作为某个人代表性观点的原版“**体”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集体表达”,并迅速蔓延,进一步的获取更多人的认同。“**体”通过微博评论转发、QQ签名使用,贴吧论坛的跟帖回复、社交网站的分享转载等辐射方式接触每一个网民,好奇心与归属感加速了网民对这类语言符号的获取和应用,并加以继续传播。在社会集体表达的过程中,每一类“**体”都蕴含了网民群体的情绪表达、价值判断与理性思考。吐槽讽刺高富帅的“切糕体”、拒绝冷漠呼吁道德的“校长撑腰体”、揭穿世界末日不靠谱谎言的“玛雅体”、期待破灭重拾自信的“陆川体”,等等,这些“**体”都在一定程度直指社会现实问题,以网络语言戏谑的方式表达着每个民众的政治诉求。

四、“**体”的传播效应及结语

标新立异的网络新语体“**体”几年间已经不问断地产生近百种,在网络上风生水起。这源于网络自由开放多元的语言环境、求速求广求易求奇的语言习惯以及网友独特丰富地生产创造、猎奇热情地参与传播。在网络中,不论普通民众,还是社会精英,不管创造者本人,还是接受浏览者,在推广“**体”的同时,都再次更深入地关注了解原版“**体”的前因后果,促进新闻事件的良性发展,促进影视语言的大众化,促进新媒体中受众的主动性,以及促进意义转化语言的灵活多变性。除了网络中,“**体”也日渐辐射到现实生活中,机关部门与公司企业纷纷运用“**体”发布通知、公告、启事,吸引大众的心理和眼球,从而收到预期效果,达到既定目的,实现通知、劝说、促销的功能。例如,南京理工大学采用“淘宝体”撰写大学录取通知书:“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亲,记得9月2日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还有,运用“甄嬛体”进行人才招聘:“江苏广电本事极好的,倘若能任职靓妆频道,我便不负恩泽了。”由此可见,“**体”在现实社会的交际活动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为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情感表达提供了许多便利。

在网络中,网民生产使用新语体“**体”,尽管获得了狂欢的空间、短暂的放松、虚拟的快感,但盲目的跟风和低级的戏谑仍然无法解除民众内心深处思想的解放,既无法满足民众心灵深处的幸福感,也不便于“**体”元语言意义的渗透于输出。例如,自从“李刚体”红遍网络后,随后还产生了“李果体”。官二代李果被举报调进驻京联络处工作,不上班拿空饷两年。随后辩解的说辞是“早就想把工资退还给联络处,只因受限于人在国外,一直无法返还工资”被演绎成”李果体“的模板,“早就想____,只因____,一直无法____。”这一类“**体”在后期传播中,网民们逐渐忽略掉本身社会事件的预设意义,而只是贪新奇好玩、跟风赶潮流,使“李刚体”、“李果体”逐渐嬗变为一个空洞的文字符号,一种语文杂耍和玩味,原本意义最终被消解殆尽。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体”才会很快没落遗失,留给网民的是一时激情之后的迷惘。除此之外,网络世界的语言游戏运用到实际现实世界中时,也会产生诸多问题,不利于现代汉语的纯洁性,影响语言文字的规范良性发展。因此,“**体”落实到生活中具体语言文字表达时,还需兼顾说话场合、交际语境、表达对象及目的,需要认真斟酌使用。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体”的走红,源于新媒体网络的蓬勃发展,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除此之外,影视、广告、新闻中新鲜语料的注入,为人们的传播欲望也提供了充分的母版,大众的情感诉求、交际诉求和政治诉求,借助网络这一平台获得满足。社会生活的多元与丰富刺激着民众强烈的表达欲求以及积极的语言创造,由此产生出的网络新语体也将再次促进大众媒体的繁荣和生活空间的多元化。

(责任编辑 姬建敏)

作者:朱晓或 冯美

上一篇:余派生行艺术研究论文下一篇:经济管理财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