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文化产业论文

2022-04-30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肥沃土壤。本文通过分析当下辽宁地域红色文化发展对于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属性,倡导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梳理辽宁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从不同维度拓展辽宁地域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文化产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文化产业论文 篇1:

媒介文化与辽宁形象塑造研究

〔摘要〕媒介文化建设是辽宁形象塑造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辽宁当从壮大媒介文化产业入手,逐渐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即从“文化建省”的战略视角出发,以地域文化品牌塑造为中心,升华提炼辽宁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品牌阐释方式与内容,通过融合历史传承和当下转型实践,打造辽宁在新时代的新形象。

〔关键词〕媒介文化;辽宁形象;品牌塑造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4年GDP增速急剧下滑,2015年上半年,辽宁GDP增速为26%,排名垫底;黑龙江GDP增速为51%,排名倒数第三;吉林GDP增速为61%,排名倒数第四。东北地区经济面临“断崖式下跌”的危险。长期以来,拉动东北地区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60%,财政收入中房地产贡献比例独大。这种缺乏文化与社会综合进步、严重依赖传统工业和初级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工业一柱擎天,产业结构单一”的尴尬局面,昔日的经济重省因缺乏自主创新和增长活力而在转型中渐渐迷失方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半年内两度到东北地区调研,全面辩证地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得失,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代表一直以粗犷、浑厚的工业文化形象为世人所知。随着消费文化的迅速拓展和产业升级压力的步步紧逼,辽宁往昔的媒介形象已经不适应当今现实,而既有形象反过来更加固化了外界对辽宁的片面认知,限制了辽宁的创新活力和优质经济增长点的引进挖掘。尽管辽宁历来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树立起独立的文化品牌,但却因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代而呈现滞后的态势。辽宁形象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有太多工业化起步时期的背影,历史因素固然增加了“共和国长子”的凝重与光耀,同时也使辽宁背上了太多特定制度与文化的包袱。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并从媒介文化与品牌学视角重塑辽宁形象、助推辽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就曾给出了媒介的定义,“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他强调,一种传播工具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是由新的标准尺度造成,它通过意识形态的延伸或新科技引进到生活中。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文化工业的发展导致传播工具塑造、控制了人类思维及活动的尺度与形式。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技术一方面侵蚀了艺术创造的本真性,另一方面却以新体制为艺术复兴提供了时代机遇。作为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文化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悄然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尤其是对“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当下中国而言,地域间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区都在大力营造和改善投资环境,力争得到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增强自身的经济竞争力和文化凝聚力,这些固然与特定地域的信任体系建设紧密相关,更与其媒介形象塑造密不可分。媒介文化因其传播速度快、舆论效应大、带动产业广、与经济关联密切,理所应当地成为地域形象确立的首要选项。但相关研究的不足也成为本文着手的难点所在:第一,目前国内的媒介文化研究基本停留在宏观层面,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明显;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思想诉求和行动向导,人们对媒介文化的风向标作用认识不够深入;第三,媒介文化对地域形象的“软包装”潜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其他学科类似,尽管媒介文化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在欧美地区首先兴起,其学术脉络都已经非常成熟,但中国媒介文化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以国外成果的汇集和翻译居多,并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和套路,国外理论成果与中国客观实践的融合问题突出。只有吸纳国外优秀的媒介文化研究成果,立足于本土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自身的问题。

笔者认为,媒介文化建设是辽宁形象塑造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媒介文化牵引下的文化品牌塑造,是对特定文化载体的高度抽象表达,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能够将文化现象中包含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味和情感诉求等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文化品牌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文化消费者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寄托,形成潜在的文化认知。为了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辽宁当从壮大媒介文化产业入手,逐渐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从“文化建省”的战略视角出发,以地域文化品牌塑造为中心,升华提炼辽宁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品牌阐释方式与内容,通过融合历史传承和当下转型实践,打造辽宁在新时代的新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文艺产品对人民价值的引导作用得到了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媒介文化对辽宁形象塑造的作用,为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辽宁的媒介文化、创造辽宁新文化品牌、塑造辽宁新形象提供理论基础,为辽宁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从文化品牌学的视角探索辽宁的电视形象塑造

媒介形象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属性和社会化拓展,在参与辽宁形象构建、打造软实力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其特殊作用。形象需要主动塑造,辽宁形象过去被片面地解读和误读为“清宫、工厂、二人转”,这正是缺乏主动进行形象塑造所导致。因此,如何解读辽宁,重塑辽宁形象、不仅要展现真实的辽宁风貌,还要注重利用媒介形式重讲辽宁故事,形成文化意义上的辽宁品牌。“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在英语中brand的意思是指古时烙在犯人身上的印记。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品牌是得到市场检验和被消费者信赖的产品,而从感知的角度,中外学者在学理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奥格威指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和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3]。韩光军认为,品牌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名称、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及商标等要素构成[3]。营销学家莱威认为,品牌不仅是用以区别不同制造商品的标签,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特征,最后的结果是变成商品的公众形象、名声或个性。品牌中的这些特征比产品中的技术因素显得更为重要[3]。

综合上述学者对品牌的认知,笔者认为品牌是感知、传播和文化的综合体。感知来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直观感受,感知通过传播过程实现,文化则来源于品牌的内涵。所谓文化品牌,是指那些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有独特标记的产品,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特定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心理情感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已经成为当下各类品牌内在价值的考量,同时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政治信任度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电视媒介是塑造辽宁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辽宁卫视多年来立足于本省文化土壤,培育了自己的品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赵本山小品席卷大江南北,成为辽宁卫视的一张名片。对待这一经典文化现象,必须从深层次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这一要素被引入经济轨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无疑于一场洗礼,由阶级革命和工业化建设宏大叙事带来的集体主义观念被致富和消费大潮剧烈冲刷,人们潜藏的欲望被激发,失去了往日安宁和谐的心灵平衡,进而直接带来大众审美文化向世俗化方向剧烈转变。形而上的充满政治激情的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被一种形而下的实用主义和现世主义所取代,富裕光荣、享乐无罪的逻辑在唤起乡土社会休闲文化的同时,又把西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带入了中国。喜剧和逗乐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来说,逗乐是一个基本目标,这个目标成为文艺过程的游戏规则。对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找乐是文化消费的基本模式。赵本山小品的喜剧性逗乐感正好和中国的文化形态发展步伐相吻合。辽宁方言具有质朴、实在、粗犷、诙谐、幽默和俏皮等特点,再加上辽宁人朴实爽快的性格特征,被赵本山加工成小品语体,并将其用到小品舞台上就会使人感到因为实在而幽默,因为质朴而诙谐,因为质感而亲切,能最大限度的再现生活、表现生活和贴近生活,使观众领略到浓郁的原汁原味的东北乡土气息,从而传达出浓浓的乡音,消解了人们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辽宁卫视的诸多节目,《完美告白》、《欢乐集结号》和《老梁观世界》等,其内涵都具有辽宁文化的底色和赵本山小品的影子,如设包袱、讲故事、顺口溜和俏皮嗑等。但在媒介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文化形态在不断地转换,观众的文化消费口味出现了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文化产品不断地创新和改造。此外,地方卫视频道繁多,播出的内容重复雷同,大部分是电视剧、综艺和新闻三大块节目。全国各大地方卫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冲破这种困局,各地方卫视都在积极探索。辽宁卫视应该积极进行战略规划,结合自身优势,横向联合,扩大民间融资,开放发展思路。改革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开阔视野,寻找市场发展空间,创造自己独有的品牌栏目。在特色经营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节目进行升级改造,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吸纳国内外优秀节目板块的优势,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辽宁卫视是辽宁形象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辽宁卫视经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辽宁形象的塑造,重视和打造辽宁卫视优秀的电视品牌栏目对于塑造辽宁形象至关重要。

三、从文学视角探索辽宁形象的塑造

除了以电视文艺为代表的立体影像媒介之外,以文学创作为代表的二维平面媒介的文化传播也是凸显地域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社会性作为文学的本质特征使其只有被传播才有生命。在现代社会中,文学最初以纸质媒介的形式出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学的传播方式已呈现出立体化的多元态势。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文学也承担着区域文化的记录和塑像功能。

第一,文学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都是以审美作用为前提,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写作对象的艺术刻画,将作者的丰富感情、深邃思想注入读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在符号交联和艺术对话中产生审美快感,这其中包括文学在传播中体现的价值、规范和结构三者的各自整合功能。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是传播的最大障碍。而文学的出现与发展正是使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越过并打破特定文化的界限,以优美的文字符号在社会心理上消弭了文化差异造成的排斥感。在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学的社会功能可以对读者的价值观形成产生潜在的影响,而媒体文化中的图像、音响和宏大场面则通过主宰休闲时间、塑造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同时,提供人们用以铸造自身身份的材料等,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4]。因此,文学作为传媒的一种手段对大众内心的导向和制造作用也不可忽视。以辽宁工业题材文学为例,辽宁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和“共和国的长子”,代表性地域文学创作始终和辽宁形象相伴随,诸如:草明的《原动力》(1949年)、《火车头》(1950年),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1950年),萧军的《五月的矿山》(1952年),艾芜的《百炼成钢》(1957年)和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1965年)等,这些作品如今都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再现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历史,叙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群众恢复工业生产和建设现代工业的过程,描写了解放了的中国工人群众的社会地位、心理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传递和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价值取向。新时期辽宁的文学精品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使辽宁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坛发声力度有限,从而弱化了其对辽宁形象的建构和丰富作用。

第二,文学产品的经济影响力。文学作品纳入传播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产品,必然具备文化产品的特性和传媒的特征。就传媒经济学视角观之,传媒是一个将各种资源转化为信息商品的组织,传媒营销的目的就是利用有效的资源整合,在资本与政策的双重引导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它通过对信息内容的组织和传播获得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而注意力的规模决定了传媒品牌在多大层面上为受众所关注,从而形成了一种形塑受众偏好的话语权。2012年,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全国书店莫言的作品几乎售罄,其家乡旧居也成为当地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小说中的原型高密东北乡,成为当地著名文化旅游品牌。文学的价值在传媒的推动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传媒经济就是一种影响力经济,传媒经营的本质就是如何发现、开发和经营影响力的资源。辽宁拥有大量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但由于对文学产品传媒价值重视不够,并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遑论探索其蕴涵的经济价值。鞍山作家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经过评书演说家单田芳的解说更是家喻户晓,辽宁可以利用这类文学产品的影响力,与老工业基地遗产的改造相结合,为工业基地增加文化附加值,一方面铭记历史,另一方面又带来经济效益,从而以多元的投资创意,为改变辽宁发展格局单一化、经济发展迟钝化的局面注入文化活力,树立典范。

文学创作还应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文学创作活动更接地气,加强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实际联系。在这方面,大连在文学创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建于2014年10月11日的大连作家森林,是由大连市“打造文化大连”组织委员会批准,在大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各市地县委宣传部结合各地实际运营发展起来的,是作家们深入生活接触人民的有力载体。在大连创建了“一林多谷”的模式,有作家森林、希望谷、南山谷、响水谷、红崖谷和明珠谷等。在此基础上,大连市新华书店结合自身特点创建了大连作家森林的“下午茶”“24小时书吧”“本土作家新闻发布会”等品牌,另外,希望谷的“大众写作”,南山谷的“文学沙龙”,明珠谷的“大众讲坛”等,各具特色,拓展了大连作家森林的功能和特色,为大连市民奉献了一场场文学盛宴。大连作家森林项目为提升大连的软实力贡献出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受到了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的一致肯定,并派出调研组实地考察。脱离了人民的生活,文化就是一纸空文,文学亦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如果抛弃了对本区域的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视,并任由其边缘化而不加重视,辽宁形象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必将受到削弱。

四、辽宁形象塑造的困境和出路

辽宁形象属于地域形象。地域形象是指某一地域公众对地域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由地域的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是这种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也是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符号化表达。地域形象的塑造分为“自塑”与“他塑”两类。“自塑”指该地域自身的媒体等文化机构对本区域形象的判断与评价,“他塑”指其他国家或区域的媒体等文化机构对该区域的判断与评价。上文重点分析了辽宁媒体自塑和主动塑造的辽宁形象。就“自塑”而言,以文化品牌学和文学视角得出了辽宁人朴实、幽默、健谈、向上、勤劳、肯干和政治觉悟高的精神面貌,但这并非辽宁形象的全部。

(一)媒体视域中的辽宁形象

从“他塑”的角度,根据胡惠林和王婧主编的《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内涵指数体系九个要素的排名及位次差归纳》,辽宁的内涵指数排名第13位,文化资源丰富程度排名第17位,重点文化行业排名第12位,文化产业融合排名第10位,文化企业主体排名第12位,文化市场体系排名11位,对外文化贸易排名第14位,文化产业政策排名第24位,文化创新能力排名第13位,社会经济基础排名第9位。排名最靠前的指数是社会经济基础,这说明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可观,排名最靠后的是文化产业政策,说明政府方面对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推广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辽宁整体的文化发展指标处在全国的中下游。如果把文化视为确立地域形象的一个重要“软实力”标尺,通过文化指标的内在张力,可以看出辽宁文化产业政策的创新和发展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节点。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报告作为对各个区域整体文化形象的归纳和总结,可见在“他塑”的视域内,辽宁形象的被关注度还处在中等水平。更严重的是,与“量的不足”随行而来的是“质的缺陷”,“他塑”中的辽宁负面形象也屡见不鲜。

2003年《凤凰周刊》记者蓝艺撰写了一篇文章《振兴东北,先震东北人》,其中不无痛惜地写道:“东北人不知道什么叫力量,表面彪悍自尊,实际胆小自卑,正常的人际关系被含糊的义气取代,肉体的懒惰导致了精神的畸形……东北人要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自己。”[5]这位记者对东北印象的描述代表了一部分人对东北的看法。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讨论东北人的声音越来越多。在这些声音中,如何对东北地域文化特征进行理性地思考,有科学客观的分析,也有把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归咎于东北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延伸开来就是霸道、无理。2014年8月20日,陕西《华商报》两名记者在采访西安市长安区夏威夷水上王国与大学生工资纠纷一事时,遭到涉事水上乐园保安抢夺采访设备及围攻。20日晚,几名自称是夏威夷水上王国工作人员的人,驾驶一辆车牌号为辽K78F99的黑色轿车,一度将位于西安市含光北路的华商报社大门堵住。随后,该水上乐园项目涉及占用农田,未批先建等多项违法事项被曝光。该事件经上海澎湃新闻、凤凰网等媒体发布后,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其中,堵报社门的辽K78F99黑色轿车也成为网络关注焦点之一,并被不少网友直指“抹黑辽宁人形象”。全国媒体关注记者被打、轿车堵门事件在《华商报》刊出记者采访被打消息后,全国媒体人对此非常关注,在媒体的渲染、网民的“围观”下,个体行为的偏差导致辽宁人的整体形象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既然辽宁形象的“自塑”和“他塑”存在着一定偏差,那么,如何通过媒体去塑造和构建新的辽宁形象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辽宁经济发展迟滞的现实已经通过媒体传播到国内外的各个角落,辽宁媒体如何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并使两者紧密结合,甚至成为改革号角的先声,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以空喊口号、华而不实、僵化保守的形象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进而为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让投资者望而却步。辽宁要发展,要进步,需要一个开放、创新、文明的辽宁形象。

(二)辽宁形象愿景展望

1加强政府引领,构建文明辽宁

地域形象塑造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企业和政府等三方面的力量。具体来说,公众是地域形象塑造的执行者,这一群体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言谈举止等直接影响地域形象的塑造,把文明的理念纳入到市、区、乡镇和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实现文明教育全覆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地域形象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战略决策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都能体现出区域文化的内涵。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和规约,促使企业确立正确的义利观,突出文明的影响力。在这三者中,政府是地域形象塑造和制度构造的提供者,也是地域形象塑造的主要推动者和监督者,在整个地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中发挥着主要作用。2015年9月10日在辽宁大连召开了夏季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的特别致辞,回答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疑问,全世界各个媒体齐聚大连纷纷加以报道,大连和达沃斯经济论坛一起被媒体传播到全球各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的活动成为媒体的焦点、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政府代表地方通过媒体直接发布信息,通过组织设置议程影响大众传播,引导外界对辽宁整体印象的形塑。因此,政府方面必须把地域形象的塑造提上议程,主动参与引导地域形象的构造。

2凸显创新理念,打造创新辽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全面、可及性强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在这方面,也要靠结构性改革。政府不唱‘独角戏’,鼓励社会资本、外商投资一起干” [6]。创新的方向明确,创新的内容清新,创新的事例喜人。李克强总理还特别提到大连的创客公司,这个仅有10名员工的公司,用了两年时间,利用互联网平台吸引了28万注册用户,开发了近百个创客产品,展现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希望。辽宁不缺少活力,不缺少人才,只要抓住时机,营造创新的环境,完善创新的机制,全面、立体地规划未来近期、长期的创新规划,通过市场激励、政府推动、百姓追随,辽宁的工业转型升级方能自生和引进活水,辽宁的创新形象方能在媒体“自塑”和“他塑”的双重视野中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3发展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地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域形象的构建。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中国近十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传统文化和政治规范更加要求中国及其地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首要考量不应在直接消费利润多少,而是要建立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一切文化关系的合理精神秩序中。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园区实践来看,最普遍的就是对工业文明遗产的再利用,通过寻找新的历史进步方法与动力,重建人与文明的相互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文化政策,文化产业规划不仅应具有最大和最持久的约束力,还应该拥有切实的可执行性。发展文化产业并非追求大而全,而是追求少而精。这是因为文化产品的质量必须经过社会效益和文化市场的双重检验,从而体现其价值。辽宁是有特色历史文化的地域,应该把挖掘辽宁特色文化和辽宁形象塑造融合起来,使辽宁文化的潜在价值与现代先进的科技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唯此产品才会在商品同质化的时代脱颖而出,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鉴于地域形象是社会公众长期积淀下来的稳定印象和整体评价,故而一经形成即具有相对独立性进而固态化的倾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对地域整体形象构建注入流动性和立体感,主要体现在:以文化企业发展带动品牌效应,树立地域经济形象;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提升文化氛围,树立地域文化形象;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社会环境优化,树立地域环境形象。良好的地域形象对于地域文化品牌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一定的产业优势作为基础,以产业品牌优势带动整个区域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战略高度的地域品牌文化。遗憾的是,国内大部分企业并未对其品牌文化价值予以深入挖掘,以至于在大连召开的第九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美国安可顾问有限公司全球总裁郭兰诗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面临的一大问题不能忽视,就是跟其他国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品牌和自身声誉方面投入远远不够,大部分的中国企业更注重投资回报率。当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他们首先需要塑造自己的品牌,这样让当地消费者或当地合作伙伴信任,只有建立这样的信任,他们才能够尊重你的品牌,才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7]品牌可以带来信任、尊重和合作。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企业品牌文化的蓬勃发展,是发展辽宁经济、塑造辽宁形象的开拓性创新路径。

媒介文化是一种是依照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加以组织的产业文化,其目标在于庞大的受众,因而它必须回应当代的主旋律,是极为时事化的,它为当代社会生活提供种种写照[4]。当这些写照的片段经过充分地转化和升华,就会为经济观念的准备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提供支撑,从而赋予经济和社会转型以“文化合法性”的意识形态。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见于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论述,见于政治经济学家李斯特对“精神资本”的推崇,更见于自古以来的中外实践。晋商、徽商在近代的兴衰,当下吴越文化对江浙民营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推动,都是历史镜鉴。当下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有其自身痼疾,但完全可以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下走出困境,在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确证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坐标,而这一过程也将是现代经济和社会观念扎根于本地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现代经济增长必须依赖某种特定经济观念的普遍化和稳定化方能发生和持续[8],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辽宁更应该秉承历史文化传统,在地域管理中开放思想,勇于创新,充分发掘利用媒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使之为辽宁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为塑造新的辽宁形象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9

[2]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1015/c87423-27699235html,2015-10-15

[3]王钧,刘琴文化品牌传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5-36

[4]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9

[5]蓝艺振兴东北 先震东北人[J]百姓,2003,(11):8-10

[6]李克强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特别致辞[N]新商报,2015-09-11

[7]郭兰诗在品牌和声誉方面投入远远不够[N]新商报,2015-09-11

[8]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

(责任编辑:邓菁)

作者:栗丹 孙宇晨

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文化产业论文 篇2:

文化自信视域下辽宁地域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肥沃土壤。本文通过分析当下辽宁地域红色文化发展对于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属性,倡导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梳理辽宁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从不同维度拓展辽宁地域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 辽宁 红色文化产业 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红色文化因其优质的文化属性,能够引领全体人民坚守一致的价值追求,形成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才能从本质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与创新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一、辽宁地域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属性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一定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承担使命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文化自信战略的时代机遇坚定了我们必须发挥红色文化作为优质文化基础性的角色。红色文化的发展延承并回应了中国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属性。

(一)辽宁地域红色文化蕴涵的辽宁精神助力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

“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新时代辽宁精神就是要彻底推翻旧有思想模式,从新角度开创工作新局面。尤其是当下全面改革开放进入纵深发展阶段,辽宁发展所面临的体制机制窠臼成为发展的拦路虎。新的历史机遇期,适用辽宁优质磅礴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改善辽宁人民的精神风貌,还能摆脱思想拘囿,畅宽视野,克服掉以往改革中畏懦避世的心态,破解循默无为的老态步履,重振改革开放之初辽宁的气质和风范,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二)辽宁地域红色文化是國家文化建设战略地方实施的智慧选择

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发展的脉络中,文化功能的定位认知也随之调整。文化自信明确了未来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将文化建设价值理念与实践搭嵌。辽宁在谋划地方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上,要大破大立,要横向纵向地总结地域文化建设的经验及资源适用性,结合地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夯实一元主导,多元共进的雁阵式文化格局。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立场。

二、辽宁地域红色文化遗址资源

回溯近代史中的辽宁,战火弥漫。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使得辽宁大地民不聊生。旅顺万忠墓纪念馆、旅顺日俄战争陈列馆、旅顺苏军纪念馆、中苏友谊纪念塔、旅顺博物馆等,正所谓“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辽宁的工人阶级产生及逐步壮大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在辽宁开办企业以及洋务运动兴起发展的民族工业,他们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开展工作坚实的阶级基础。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在辽沈大地产生了巨大浪潮,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影响,辽宁人民集中探索和实践的脚步也紧锣密鼓开展。从辽宁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延展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辽宁人民在开展革命斗争及建设中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创立至大革命期间,辽宁地区党组织的建立适逢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全国反帝高潮,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旧址、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等推动了辽宁乃至东北的斗争形势。土地革命时期,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谷期,中共中央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着重强调了东北地区建立统一党组织问题。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推动了辽宁地区的革命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沈阳的北大营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挑起了入侵战争。中共满洲省委在国民党不抵抗的环境下带领辽宁人民奋战在最前线,鼓舞了全国范围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银冈书院、东北抗联史陈列馆、刘少奇故居、赵尚志纪念馆、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陈列馆、关向应博物馆、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等都是那一段历史的鲜明印记。从抗联精神到新辽宁精神,我们在历史的脉络里感受到先辈们的奋斗足迹。

辽宁地域红色文化遗址资源时间跨度悠久,种类丰富,数目庞大。分布于14个地级市的782处遗址中,有125处重要机构旧址,301处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3处重要人物故居,70处烈士墓,273处纪念设施。从地域看辽东的红色文化遗址资源更为丰富,以大连、本溪和沈阳为代表。其中有9处文化纪念设施于2014年和2015年分批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都是推动辽宁地域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三、辽宁地域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一)坚守“红色”核心发展原则,凝聚红色文化认同

“红色”是辽宁地域红色文化产业的主基调。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坚守“红色”核心不动摇,通过增强价值认同来夯实内核驱动力。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政治共同体及其价值体系中,成员对于共同体的历史认同、显示认同及未来想象具有一致性。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及未来具有根本一致性才能在现实语境中获得表达与呈现;同时共同体的历史结构的自我展现也因为自身的未来发展可能性而实现历史与未来的链接。红色文化可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提升文化的渗透性作用与感染力。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聚焦主题出版,加大唱响时代主旋律和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精品创作生产”文化建设工程,力争用心用智深入读者、挖掘好选题、讲述好故事。

(二)创新红色文化研究范式,探寻契合历史本相和逻辑的学术路径

学理层面,要通过新的研究范式的确立,寻找更加契合历史本相和逻辑的学术路径。深入挖掘还是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内涵,从不同的时空维度进行解读。在教育话语形式上由“文本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在教育话语实践上由“单向灌输话语”向“多元协商话语”转换。根据不同受教育群体的内生性要求,用适用的方式与话语形式进行宣传,实现文本知识的现实性转化。重视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和革命文化传承工作,相继在抗战文化史实研究、抗战事迹收集整理、民间相关文物收藏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努力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等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

(三)推动辽宁地域红色文化品牌集群效应建设

科学整合点状分布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散于不同地域的物质形态红色文化资源,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为原则进行“点-线-面”的立体化格局建设。通过红色文化时代意蕴与历史价值的弘扬实现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融合,通过文化集群的综合效应,推创地域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辽宁地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品牌集群效应建设,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区域组合,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要素调整要发挥最大品牌效应。将新时代辽宁精神作为核心要素,梳理省内红色旅游精品线,将历史与当下相结合,通过消解疏离感与陌生感,形成时间跨度与地域板块跨度的双向链接。

(四)推动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广泛应用新媒体载体

推动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及红色文化产业结构性升级。文化在地化和空间化是与人们的日常行为紧密相连的。从新的视角出发,熟悉并探寻新的研究触点。完善设施,提高服务技能。优化物态文化资源的陈列及展示设施,避免盲目建设。从创意出发,实现立新与入心的融合。与时俱进提升软服务水平,给予工作人员定期培训教育,提高讲解服务质量,更好地传扬经典事迹,传承正能量。广泛应用新媒介载体。推动VR技术与红色文化的互动融合,让更多的民众直接通过VR技术实现浸入式的感官体验,增强红色文化的教育实效。红色文化大数據网络平台建立,开设专门宣传学习红色文化的微信、微博公众号,有效利用节点日期等不定期向用户推送红色文化相关知识,利用好特殊革命纪念日的情感共鸣结合网络宣传来增加大众的认同感。加大对红色文化宣传的监督力度及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五)政府主导,统筹兼顾区域间高效率高质量开发合作

政府的主导是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外力保障。按照国家工作部署,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因事、因时、因势而化。以重大项目为核心,推动板块化建设,始终保持推动区域间的沟通衔接。围绕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多样化纪念活动。政府部门要有制度化、常规化及规范化的推动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针对于不同层次对象,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强化课程体系的精神基因、地域元素和文化向度,从而推进课程体系在正能量的指引下同向同行、同心同德地改进。

基金: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以全面改革开放精神推动辽宁地域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项目编号:L18BLW040);

辽宁省“十三五”规划项目(辽宁地域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JG18DB115);

大连医科大学(新时代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DYLX18026 )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明. 文化产业的新形势新思路新战略[J]. 人民论坛, 2017(31):96-97.

作者:滕慧君

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文化产业论文 篇3: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

[摘要]构建齐齐哈尔市主题文化,应该从齐齐哈尔市城市文化生态这个视域进行研究。打造“吉祥鹤城”符合齐齐哈尔市的市情、民情及人文、地理特色,准确反映齐齐哈尔市悠久的历史文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化系统,充分展示齐齐哈尔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

文化生态,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文化,借用“性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的词。将“生态”一词应用于文化,目的是要表明文化现象也和自然现象相同,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有自身的内在秩序和规律。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齐齐哈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区域独特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诸如鹤文化、昂昂溪文化、先商文化、夫余文化、鲜卑文化、室韦文化、辽金文化、流人文化、宗教文化、驿站文化、冰雪文化、抗战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老工业基地文化、绿色农业文化等,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类文化,不仅在黑龙江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是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构建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应该从齐齐哈尔市城市文化生态这个视域进行研究。

一、对已有的“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的看法

1.关于“鹤文化”作为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及官员都把“鹤文化”作为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而且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较有影响的宣传。但本文认为,城市主题文化直接称为“鹤文化”,不能直接鲜明表达出“鹤文化”的人文内涵,太“自然”了。特别是齐齐哈尔已有了“鹤城”的称谓了。

2.关于“鹤翔九天”为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

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提出“鹤翔九天”为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本文认为这除了不能直接鲜明表达出“鹤文化”的人文内涵外,还不具有民族性和民众性。

3.关于“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为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

和前两点一样,只是字多了,加了“湿地”和形容词,多了生态旅游宣传价值。但也不能直接鲜明表达出“鹤文化”的人文内涵。

总之,把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直接称为“鹤文化”,不能把我市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及主流意识的特质充分体现出来。本文认为城市主题文化设计其实应该更关注城市的人文形态,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城市文化的主体代表应是一座城市里的普通市民。

二、“吉祥”作为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根据

1.“吉祥”是“鹤文化”的最突出的人文内涵

“鹤文化”无疑是齐齐哈尔文化生态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定要此为主要根据。鹤是吉祥美好、长寿多福的象征。人们曾认为鹤落的地方是福地,梦鹤人怀必尘贵子,梦见鹤鸣官禄显赫等等。鹤文化内涵主要是“吉祥”、“长寿”、“高雅”、“神圣”等,“吉祥”是“鹤文化”的最突出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龙、凤、麒麟等,只有“鹤”是现实存在的。

2.齐齐哈尔的文化底蕴的核心是“吉祥”

从文化尘学来看,鹤文化、昂昂溪文化、先商文化、夫余文化、鲜卑文化、室韦文化、辽金文化、流人文化、宗教文化、驿站文化、冰雪文化、抗战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老工业基地文化、绿色农业文化等构成的我市文化体系,都表现出对山河一统、国泰民安、万事吉祥的追求。这些齐齐哈尔的文化底蕴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精华,其核心是“和文化”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特色是“吉祥文化”,这样的文化信息在齐齐哈尔俯仰皆是,在地名上“卜奎”、(据考“卜奎”满语也有“吉祥”之意),“扎龙”、“龙沙”、“五福”等,齐齐哈尔就是“吉祥宝地”。

3.齐齐哈尔是宜居的“吉祥福地”

几百年来,齐齐哈尔没有经历过大的战火硝烟、天灾瘟疫,被誉为“吉祥福地”。(98年特大洪水有惊无险,2003年施虐全国的“SARS病毒”止步门前、2009年凶猛的甲流擦肩过,近年的地震也绕过齐齐哈尔)。

4.齐齐哈尔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长寿宝地”

无污染的嫩江、扎龙湿地、蓝天等,美的象“假”的一样,难以相信。现今齐齐哈尔幸福指数较高,人均寿命高于全国平均寿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2009年我市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统计分析显示:人均期望寿命为78.01岁,男75.68岁、女80.69岁。其中,市区人均期望寿命77.06岁,男74.93岁、女79.35岁;辖县(市)人均期望寿命78.70岁,男76.17岁、女81.79岁。数据表明,齐齐哈尔市居民期望寿命高于全国人均期望寿命5岁,接近美国等发达国家。齐齐哈尔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接近80岁的奥秘在于特殊地理环境“护卫”人体健康。齐齐哈尔市位于东北松嫩平原,地处东经122至126°、北纬45至48°,嫩江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国内著名湿地也在此。“绿色”的嫩江,也是居民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气候原因,齐齐哈尔市一年只播种一次庄稼,肥料少,食品的污染自然减少了,从而消除了很多导致人体病变的病毒及细菌,这都是人均期望寿命居高的原因。

5.打造“吉祥之城”,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待吉祥,吉祥便是和谐、和平、和睦、和顺,便是我们民众生活所追求的福(幸福)、寿(长寿)、康(健康)、宁(平安),反映了人民心声,这就是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充满“吉祥如意”的社会。

6.以“吉祥鹤城”作为城市的主题文化有原创性、特质性、创新性

尽管“吉祥”是人们普遍的追求,但目前国内以吉祥文化为城市主题文化的还没有,类似的有“幸福之都”、“健康之城”、“浪漫之都”、“休闲之都”、“创新之城、中华之窗”等。

近几年,国内评“最幸福城市”、“最休闲城市”、“最宜居城市”等,如果评“最吉祥城市”,我们齐齐哈尔一定能当选。

三、解读吉祥内涵、弘扬“吉祥文化”、打造“吉祥鹤城”的内容与意义

《说文解字》中说:“吉,善也:祥,福也”。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就单字讲,“福”,是古今人间最美好的字,是吉祥意义最丰富、最淳厚、最集中、最典型的字,包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义。福之所至,小到个体,大到人类。《韩非子》中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

吉祥文化早已渗透进中国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尘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离不丌吉祥文化。正因如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使用了吉祥色中国红,吉祥物“福娃”更是与传统吉祥符号有密切关联。吉祥意识、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至于具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吉祥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因此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人很重要的一面。

吉祥文化内涵,可从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视角进行研究。吉祥文化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吉祥文化不仅是一种物承的文化,更有精神或信仰的成分。吉祥文化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反映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折射出民族的精神风貌,浓缩着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思。

我们弘扬“吉祥文化”、打造“吉祥鹤城”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弘扬和深化“鹤文化”。因为齐齐哈尔以“鹤”闻名于世,“鹤文化”研究与宣传有良好的基础,打造“吉祥鹤城”就是进一步挖掘“鹤文化”的人文价值。

第二、有利于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吉祥文化”具有向上的兼容性和时代的容涵性。从文化生态来看,“吉祥文化”、与齐齐哈尔市多种文化流源密切相关,相映成趣,共同装扮着五彩缤纷的鹤城文化园林。在鹤文化、昂昂溪文化、辽会文化、流人文化、宗教文化、驿站文化、冰雪文化、抗战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老工业基地文化、绿色农业文化等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吉祥文化”的元素。这些文化流源相互渗透,兼收并蓄,构成的齐齐哈尔市文化生态,形成以“吉祥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文化体系。

第三、有利于改善市民生活方式,引领人们惬意的生活。构建“吉祥鹤城”,可以满足齐齐哈尔市市民寻找吉祥、获得吉祥的心理诉求;可以改善市民生活方式,引领人们惬意的生活;可以克服拜物主义、一夜暴富等日趋严重的现代“城市病”以及其他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现代性问题”。事实上,选择在哪里生活,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活法,是要活出质量、活出滋味、活出档次。一个城市最打动人心的,实际上是这个城市带给人的舒适和惬意,是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亲切和感动。

第四、弘扬吉祥文化、创造吉祥环境、打造祥和氛围,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造福于民的价值追求,更是市民对各级政府工作的价值判断。

“吉祥文化”是齐齐哈尔市的宝贵的特色文化资源,值得我们好好地挖掘整理,并把这种主题文化做大做强,建设宜居宜业的鹤城。通过打造“吉祥鹤城”的个性化城市名片,来促进齐齐哈尔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与和谐城市的构建,让中国魅力城市闪耀“吉祥”的光芒,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鹤城、热爱鹤城、向往鹤城,来鹤城感受吉祥。总之,打造“吉祥鹤城”符合齐齐哈尔市的市情、民情及人文、地理特色,准确反映齐齐哈尔市悠久的历史文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充分展示齐齐哈尔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奋发有为的时代风貌。

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郝会龙同志曾说,齐齐哈尔是一座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名城、装备制造企业集聚的工业名城、嫩江沿城而过的滨水名城,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我们准确把握市情特点,经过深入思考和科学论证,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繁荣,铸造特色文化,突出滨水园林,改造新建并举,建设宜居鹤城”,“让市民居住得舒服、便捷、自豪”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和发展定位。在我看来,郝会龙书记这番话,就是打造“吉祥鹤城”的城市主题文化的体现,是围绕“文化、人本、生态”这个主题,详细解读了齐齐哈尔市文化中心规划;是传承历史、观照现实、引领未来,解读城市文化、凝练城市精神,宗旨是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和市民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王树松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医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生人格教育中责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