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影响下的初中政治论文

2022-04-30

摘要:人文精神最初被纳入政治教学的范畴。在学生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政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长期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人文精神在政治教学中逐渐消失,表明我国初中政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使人文精神迅速渗透到政治教学中,许多中学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不断改革现行的政治教学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文精神影响下的初中政治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文精神影响下的初中政治论文 篇1:

思想政治课程价值的应然追求与实现策略

摘 要:很长时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价值被归结为物的使用价值,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塑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其课程价值的取向需要予以澄清和纠偏。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和育人使命决定了“人文关怀”理应成为其价值追求的首要选择,政治教师理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人文关怀价值作出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以不辱使命。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人文关怀;课程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社会性学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将其价值归结为物的使用价值,淡化了作为学习主体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这种简单的工具价值观偏离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目标,也无法满足学生德性成长的需要。尤其是在长期的单向权威束缚与单向灌输教学形式的影响下,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人本性诉求无法得到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如何发挥好“塑魂”作用,需要我们更为深入地研究其课程价值,为组织课程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一、人文关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价值的应然追求

课程价值反映课程与价值主体需要的关系。综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常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渠道,其在学校课程体系及德育工作机制中的战略地位得到凸显,其学科课程价值显露无遗。然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不断涌现,尤其是在强调素质教育与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时代语境中,高中政治课程的人本性诉求已经上升到比学科性诉求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支撑点。换言之,人文关怀价值理应成为高中政治课程的应然追求,是其价值的本源。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从课程理念看,高中政治课程着眼于唤醒主体意识,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就本体论和认识论而言,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生理自然成熟过程中同时完成心理的社会化,这一过程不应该是“外压”,而应该是“内需”的。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基于“学生自身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事实,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

第二,从教学目标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动因。在传统课程“双基”要求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界定教学目标,并且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引领作用。

第三,从教学过程看,高中政治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主导性转移到学生的主体性上,倡导研究性学习和开放式教学。政治教材一改过去那种以系统知识一统天下的格局,设置了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的小栏目,有图片、名言、相关链接、综合探究等,从形式上已经做到把教学延伸到课后,延伸到学校之外,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载体。《课程标准》在具体内容教学要求的表述上,以“提示与建议”代替了“基本要求”。表述上的变化本质上就是对于人文精神与开放式教学环境的肯定,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第四,从评价机制看,高中政治课程确立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一改过去那种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了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科学评价机制。这种评价观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强调要改变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和内容、方式单一的现状,建立评价内容、方式多样,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提高,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二、返璞归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价值的课堂实现策略

课程价值是在一定目标引领之下,通过课程的实施,满足国家、社会、个人等对教育的需要,“需要评估”成为课程价值选择的常见方式。课堂教学就成为课程与国家、社会、个人发生关系的纽带,是课程价值实现的主要载体。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更多地从国家、社会的需要出发,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模具”把学生加工成具有同一属性的“标准件”,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感受。虽然江苏新课改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但是由于应试思想的根深蒂固和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许多教师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仍然是“新瓶装旧酒”,新课程价值蕴涵的精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未能有效地内化为教师本身的智慧,人文关怀精神贫瘠,导致教学实践的偏差。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政治课堂亟需返璞归真,树立“‘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本体价值”的思想,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和意义。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生活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生活主题往往是学生情感最易于认同和接受的,高中政治课堂中常见的价值冲突往往是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脱节引发的。人文关怀应从尊重学生开始,尊重学生应从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

例如,“影响价格的因素”是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重点。不少老师选取了叶圣陶的作品《多收了三五斗》作为补充材料,以此为背景给出思考题:秋后粮食与次年6月青黄不接时每斗米价格高低相差10块钱,反映了什么问题?以此来讲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但是,老师们没有考虑到,学生现在所处的社会与文中描述的社会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的10块钱和现在的10块钱也不是同一个概念了,尤其是在江苏这么一个相对富裕的省份,现实生活中丰收与欠收粮食的差价没有太大的变化,少数学生对文中所述丰收之后的差价甚至持怀疑态度。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脱离学生生活,选择的教学素材不具有时效性。反之,如果该教师选取时下热门话题“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作为上课素材,或者以多数学生直接或者间接享受到实惠的“换季衣服”、“晚市蔬菜”等作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倘若上课前还能够布置学生进行一番实地调查,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打造民主课堂

“民主”是人文精神的应有内核,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得到突显。有学者就中西方学生的问题意识作过一个对比:西方的学生头脑里一有疑问就会马上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头脑里有了疑问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方才提出。前者的问题往往有较强的创新性,而后者的问题就缺乏创新性。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课堂缺乏民主的意识和态度,多数学生思维受限于老师的权威,倘若没有考虑周全,不会轻易表达,唯恐出错。课堂中的民主意识和态度包括一些基本的行为,比如学生们对同伴的兼容度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度、对外来信息的客观评价和探究新知识的合理渠道等。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身心发展还有诸多的不成熟性,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观点,包容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或多或少包含着学生的大胆猜想和求异思维,如果贸然“否定”,则可能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对新事物的渴望和需求,了解他们对新事物把握的渠道和内容,要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由于传统观念的作祟和对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误读,常常使人们产生政治教学无创造性可言的误解。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提出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从体现新课改思想的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上看,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各个模块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除了保持严密、科学的理论性之外,更强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开放性,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现实性,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政治教师,课堂上应当赋予学生自由发表观点的权利,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没有“顾虑”的互动交流。事实证明,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后,拓展到校外。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学生个体来看,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其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是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锻炼、方法的运用、情感的培养等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每个单元的最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的内容,从“探究活动目标”、“探究活动建议”、“探究路径参考”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探究要求,给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应当好好利用。除此之外,现行政治教材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在其《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对各个模块教学的“提示与建议”中提出了切合社会实际的探究活动的主题,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例如,《经济生活》模块中的“街头广告面面观”“提出一项本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方案”等;《政治生活》模块中的“一次民主监督行动的参与过程”“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一项改进社区管理的建议”等;《文化生活》模块中的“网吧文化的两面性”“当地文化产业及文化消费的状况调查”等。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选取适当的内容和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健全学生人格、达成课程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关怀精神在此得到升华,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四)实施多元评价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让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种进步不是通过外在的甄别、比较、刺激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教师的建议、学生的感悟和自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能所知的机会来实现的。同时,评价所追求的也不是分数及所在群体中的名次,而是谋取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实实在在的发展,使学生形成自我审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是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种评价机制下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多元的,不只是简单地对知识技能作出评价,还要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方法,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等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要求考查形式也应当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试卷考查,也可以是小论文、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等等。江苏省2008年进入新课改后,笔者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一周时事论坛”的教学改革实践,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每周的第一节课,各小组轮流就上周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进行通报和讲评,小组成员从材料的收集和印制、主题的确定、主导发言人、补充发言人、意见的收集和反馈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邀请学科里的其他老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代表组成考评小组,从材料的翔实程度、分工的科学性、语言的表达、视角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现场的气氛等方面进行打分,最后折算成平均分,连同每个小组准备的原始材料一份作为平时成绩归入学生成绩档案。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同时,每个同学都以平均分作为自己的最终成绩,这对于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课程价值的取向决定着课程实施者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就微观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是一个关注与评价课程价值的过程,所有的课堂都能反映出一定意义上的课程价值。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和育人使命决定了“人文关怀”理应成为其价值追求的首要选择,承担“塑魂”重任的政治教师理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人文关怀价值作出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以不辱使命。

[参 考 文 献]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严仲连,马云鹏.论课程价值的实现与理性选择[J].北京: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

[3]周增为.关于实现思想政治课课程价值的思考[J].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10(10).

(责任编辑:李雪虹)

作者:吴建

人文精神影响下的初中政治论文 篇2:

探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摘要:人文精神最初被纳入政治教学的范畴。在学生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政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长期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人文精神在政治教学中逐渐消失,表明我国初中政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使人文精神迅速渗透到政治教学中,许多中学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不断改革现行的政治教学方法。

关键词:人文精神;初中生;政治教学

初中可以说是整个学习生涯的过渡阶段,做好初中生的政治教育对学生后期发展影响较大。若能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政治教学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会得到很大提升。本文以初中政治教学为背景,对人文精神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意义进行总结,并对人文精神渗透路径进行探索。

一、初中政治人文精神的精髓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其成为一个品德优秀的社会守法公民,是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目前的初中政治以讨论时政为主,渐渐互联人文精神在政治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教学政策下,人文精神的培养又逐渐成为初中政治的核心内容,在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使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初中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政治教学内容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人文精神的融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二)让政治教学内容完整化,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有很多,在授课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可引入人文精神。在政治教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人文精神回归政治課堂,使得政治教学内容完整化,课堂能够选择的素材种类增加,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三)课堂学习氛围得到很好调节,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升。传统政治课堂以时政观点的论述为主,课堂沉闷缺少活力,人文精神的出现很好地改变这一情况。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政治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二、将人文精神向政治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一)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使我国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政治教学也发生重大变革,多媒体逐渐走进课堂,从根本上改变着政治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目标,在政治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人文精神相关的短视频,或者将身边的真人真事作为素材,将事件用文字和圖片串联起来,将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友谊这一话题在初中政治中有详细讨论,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提高辨别能力是该部分课程的主要目的。学生与老师、父母以及同龄人在交往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友谊,此时学生就需要在茫茫人海中分辨真正的友谊。老师可通过多媒体列举古今中外的友谊案例,例如《资本论》的创作者,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又比如《高山流水》的演奏者伯牙和仲子期,老师举例时尽量搜集相应视频,或者相关图片也可以,只要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友谊即可。

在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友谊内涵有直观感受,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对友谊内涵的解读。通过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可得出如下结论:要与正直、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且朋友之间在价值上相对统一,能够不断激励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二)对政治课程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是八年级政治中的一节内容,在对生命问题的深度探讨中,人文内涵充分展现出来。在课程开始前引入这样一则故事:我国某矿井突发事故,两名下井检修的矿工被困,两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两位工人迸发出强烈的求生欲望,在相互鼓励中度过八个夜晚,终于迎来救援。生命是渺小的,但生命同样伟大,蚂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通过上述案例可让学生明白生命是脆弱的,只有精心呵护,生命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实现自身价值,不与他人攀比,在实现价值的道路上会收获快乐和成就感。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屡禁不止,这是明显的不尊重生命行为,也是对自身不负责任的表现。老师可通过向学生展示负面案例,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进而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将课堂向实践延伸,弘扬人文精神。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多进行社会实践可使学生快速成长起来。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渗透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行动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首先制定人文素养培养计划,在完成理论熏陶后,组织学生投入精神文明建设中。可组织学生进行孝亲敬老活动,学生还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友善待人,助人为乐,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传承下去,在具体行动中使人文精神得到弘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以初中政治教学为背景,对政治课堂渗透人文精神的相关介绍。首先总结人文精神走进政治课堂的重要意义,其次针对目前初中政治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加速人文精神在政治教学中渗透的建议。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人文精神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因此必须做好政治教学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锋.浅谈初中政治教学凸显人文精神的措施[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3):93.

[2] 郑小春.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的途径[J].新课程·中旬,2016,(12):481.

[3] 黎昆.初中政治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下旬,2018,(7):270-271.

[4] 夏方秀.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凸显人文精神[J].新课程·中旬,2015,(10):28-28.

[5] 栾洁.试析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怎样凸显人文精神[J].考试周刊,2018,(18):148.

作者:黄兴元

人文精神影响下的初中政治论文 篇3:

新中国体育口号时代特征演变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口号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辨析体育口号的时代特征,可以帮助我们领会体育口号蕴含的时代精神,进而把握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纵观新中国的历史,体育口号在时代更迭中凝结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口号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反映了体育为防御外敌入侵、为国家稳固根基服务的政治使命;改革开放以后,体育口号承载了华夏儿女振兴中华的希冀,反映了体育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人民体质健康发展服务的社会使命。21世纪初的迎奥运、办奥运,体育口号切合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反映了体育为促进人全民发展与进步服务的人本使命。

关键词:体育口号;时代特征;时代精神

The Transmutation of Sports Slogans’Contemporary Characteristics in New China

WANG Yongan

(P.E.Dept.,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0,Sichuan China)

Key words: sports slogans; contemporary characteristics; zeitgeist

“口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口号”在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社会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它是统治阶级传达政令、聚合民心、统一认识的重要宣传手段;另一方面,它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思想、追求理想、实现愿望的精神文化诉求。

“体育口号”是“口号”的一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是体育特征的外在表现,也是体育精神的内在升华,更是体育发展史的时代缩影。通过对新中国体育口号的研究,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体育口号,领会其文化内涵,传承其时代精神,进而能够创造出更加切合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体育口号,从而为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口号的主要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遇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节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有关部门都会发布口号。[1]这种惯例至今仍在延续。纵观体育发展史我们发现,体育口号大致有以下几个来源:第一,由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的讲话、题词、指示演化形成的体育口号,如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二,由重要会议发布的文件精神、思想原则、方针政策等提炼出来的体育口号,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立了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已成为指导学校体育教育的口号;第三,国家组织机构开展宣传、动员以及引导活动时发布的体育口号,如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发出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口号,2004年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口号“每天锻炼1 h,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第四、大型运动会、大型体育庆祝活动、重要体育纪念日发布的主题体育口号,如第十一届全运会主题口号“和谐中国,全民全运”,2009年设立全民健身日时发布的主题口号“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好体魄,好生活”、“全民健身,你我同行”;第五,体育事业发展实践中的工作作风、工作思路、体育教育与训练理念等简化而形成的体育口号,如“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工作思路、“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等;第六,来源于社会生活中人民大众、权威人士的经验总结、理念传播而形成的体育口号,如“四个一点”健康生活新口号、“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生活奔小康,花钱买健康”等。

2新中国岁月更迭中体育口号时代特征的迁变及时代精神的演变

2.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体育口号(1949-1977年)旧中国的体育在内忧外患中发展缓慢,外国人更是把中国人讽刺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成为新中国发展体育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2.1.150年代——体育口号在动荡不安的岁月中凝聚了保家卫国的民族情结时代特征印记:群众体育;抵御外敌;建设国防;保家卫国。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体育事业成为党和政府重要的工作任务。1949年9月制定的《共同纲领》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国民体育”。这部被史学界视为有临时宪法作用的纲领,明确指出了体育是国家行为。1950年,毛泽东再次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时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思想,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后来,毛泽东又相继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思想”和“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方针,这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随即成为我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口号。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时,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不仅指明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还明确了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这个题词也成为流行至今的经典体育口号。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防范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政治使命主导了人们的生活,而体育口号中渗透的“军国民体育” 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社会惯性。“为革命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健康的身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等体育口号,广泛渗透着民族的忧患意识,寓含着国家的独立信念,承载着人民的政治信仰。到了“大跃进”时期,青年学生为了保家卫国而负重长跑和越野比赛的情景随处可见,农民夜间在田间地头做操甚至跑马拉松的场景成为“普遍”现象。这一时期,群众热情高涨的参与“劳卫制”体育锻炼,体育成为服务国防、恢复生产和增强体力的必要手段,体育被赋予了准备劳动和保家卫国的双重含义。尽管这个时代的体育近乎狂热的跃进式发展,但这些口号却深刻的反映了体育事业与国家安危唇齿相依,锻炼身体与国家建设紧密相连,集中展现了人民群众抵御外敌的决心,充分体现了刚刚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身忧民族危亡、体系国家发展”的爱国情结。

2.1.260年代——体育口号在天灾人祸的漩涡中蕴含着战胜灾难、展示气概的力量时代特征印记:政治运动,抗击灾害,革命情怀,建设国家。60年代,国内天灾人祸不断,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运动轮番上阵,严重打乱了社会秩序,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国际上,敌对势力和反动势力在外交上采取封锁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在体育上也继续隔断与新中国的联系。这一时期,抹平“东亚病夫”的精神创伤,向世界展现民族自信和自强,成了第一代体育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成就了中国体育史上那个“革命加拼命”的特殊年代。[2]

60年代初期,苏中关系持续恶化,而原本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合作项目也不得不由中国人自己完成。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中国人倔强的喊出了“敢笑珠峰不高,定叫红旗上飘”的口号。在克服重重困难后,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首次登顶珠峰,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壮举。1961年第26届世乒赛,世界冠军容国团喊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口号,口号迸射出的拼搏精神立即引发了共鸣。在中国乒乓球队取得了男团冠军、女团亚军后,扬眉吐气的国人发出了“把‘东亚病夫’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的豪言壮语。这一时期,在“三从一大”,“三不怕”、“五过硬”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口号的激励下,[3]体育运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我国体育落后的局面有所改变。震惊世界的竞技体育成绩为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体育口号也成为国家内外交困时期振奋人心的兴奋剂。

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1960年到1963年间,我国的粮食减产,副食品短缺,老百姓的生活食不果腹,群众体育活动基本停滞。此时“反右倾”、“大跃进”、“社教”、“四清”等各种政治运动风起云涌,体育口号成为政治运动的有力宣传工具。这一时期,人们带着崇高的政治使命和革命情怀开展体育活动。“敢于胜利,善于斗争”、“胜了从零开始,败了打翻身仗”、“身在球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团结拼搏,为国争光”、“革命加拼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等口号,不仅坚定了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决心,而且还激发了人民群众不畏艰难险阻、战胜自然灾害、展示民族气概的信心和力量。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体育事业陷入长期的混乱状态。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口号漫天飞的年代,在复杂的政治漩涡中,高呼口号被视为是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表现。

可以看出,60年代的体育口号广泛的宣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现了中国人民摘掉象征压迫和屈辱的“东亚病夫”帽子的雄心壮志。然而,在这个政治运动主导一切的年代,尽管时代赋予了体育口号彰显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政治使命,但是一些体育口号也折射出人们对体育的政治狂热已然掩盖了科学理性,其承载的人文精神也被极端异化,体育口号成为这个年代体育畸形发展的历史见证。

2.1.370年代—体育口号在动荡不安的激流中传递着友好和平的外交理念时代特征印记:乒乓外交;锦标主义;拨乱反正;体育复苏。70年代初期,“体育革命”、“路线斗争”成为体育工作的核心,遭受文革浩劫的体育事业曾一度停滞不前甚至逆流倒退。然而在空前的灾难中,体育事业仍然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业绩成为这个时代的永恒记忆。

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赛前夕,周恩来总理接见即将出征的中国乒乓球队时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口号。在这个口号的指引下,“乒乓球外交”结出了丰硕成果,我国对外关系实现了重大突破:乒乓外交,不仅促进了中美建交,而且也使中国和其它一些友好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至今,“乒乓外交”已经成为一段佳话,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个口号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然而,当时整个社会正弥漫着极“左”的思潮,运动员在赛场上夺取胜利被认为是“修正主义”,参加体育比赛被污蔑为“锦标主义”。[4]“谁在世界上成绩越好,就越反动”这个口号清晰的反映了当时的情形。[5]随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被错误的演绎——中国运动员在国内外的赛场上上演了一幕幕让赛、避赛、假赛的闹剧。不可否认,当时中国运动员的这些行为背弃了神圣的奥林匹克精神,但是,在那个政治使命至高、革命精神至上的特殊年代,这句口号及时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共处、友好交往的外交理念,在这一口号的影响下,体育事业为新中国发展对外关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也是盛产体育口号最多的一届全运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好风格、赛出新水平”成为本届全运会的主题性口号。当然,色彩最强的还是蕴含着政治信念的口号,如“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胸怀革命壮志,勇攀世界高峰”、“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为革命锻炼身体”。此时,体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也得到了体现,一些参赛运动员和观众胸前出现了“抓革命、促生产”、“学大寨”等口号。同时,一些口号继续融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元素,如“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红花向阳开,祖国春长在”、“小朋友们来锻炼,长大接好革命班”等。[6]此外,在体育口号中,一些农村题材的体育口号也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如“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可以看出,文革后期的体育口号仍然具有强烈的政治斗争寓意,人们的思想仍然禁锢在僵化的革命思维中。

1976年持续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打倒“四人帮”后,体育系统也进行了揭批林彪、“四人帮”的运动。从1978年开始,体育事业也进行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等工作,为体育的复苏创造了条件,从此体育事业逐渐走上正轨。总的来看,一方面,70年代前期的体育口号不仅展现了混乱年代政治运动将体育事业异化为政治工具的过程,而且又凸显了政治运动将体育精神极度扭曲的场景,使体育进一步沦落为反革命集团上演“政治秀”的附庸。另一方面,70年代的体育口号不仅表现了人民群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而且也表达了中国政府通过体育向世界传递和平友好外交理念的政治诉求。这一时期的体育口号再现了那个群情激奋而高呼口号的历史画面,反映了动荡不安时期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的激烈碰撞和交锋,并由此燃起了中国人民走向改革开放的燎原之火。

2.2改革开放到申奥成功前的体育口号(1978-2000年)

2.2.180年代—体育口号在思潮暗涌的激流中展现了爱国情怀和锐意进取的开放精神时代特征印记:民族精神;爱国情怀;顽强拼搏;为国争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体委于1979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体育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并确立了短期体育工作的原则,人们的思想也逐渐从保守、僵化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开始全面复苏。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作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的决议,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从此,我国的体育事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9年9月9日,陈肖霞获得世界大学生跳水冠军,《体育报》的评论文章标题取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7]这句口号发出了体育事业开放的信号,同时也使体育成为“向科学进军”热潮的弄潮儿。进入80年代,体育充当了“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开路先锋。[8]1981年中国足球队第二次冲击世界杯失利后,民众再一次喊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此后,这句口号传遍神州,成为国人盼望中国体育崛起、渴望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先声。1981年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中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京大学学生畅快淋漓的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国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结再一次被点燃。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举办前,叶剑英和邓小平同志先后为第五届全运会题词:“为国争光、振兴中华”、“提高水平,为国争光”,这些口号进一步提振了国人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力量。激扬的口号也鼓舞了中国健儿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1982年中国在亚运会上首次登上亚洲体坛最高峰;1984年中国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占据了金牌榜的第四位,许海峰则实现了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1981-1986年,中国女排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胸怀、“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壮志取得五连冠,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的一个奇迹,“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也成为这个时代嘹亮的口号。1985年,邓小平发出了对足球的指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而个口号不仅对足球运动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其它体育运动项目也有巨大影响。他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给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国家的发展走向和个人的前途道路充满了困惑和迷惘,而这些困惑和迷惘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来慰藉。此时不断创造佳绩的体育,无疑是对国人内心困惑和迷惘的一种平复:饱含信念诉求的体育事业,燃起了人们对国家未来和个人前途的希望;承载精神诉求的体育口号,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积聚多时的潜在力量。体育事业因势而上,体育口号因势利导,体育成为人们民族精神寄托和爱国热情释放的归宿。尽管在80年代后期我国的体育事业再次跌入低谷,但是,80年代的体育口号却以振奋人心、激扬青春的时代强音叩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从此,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现了百废俱兴的繁荣景象。

2.2.290年代—体育口号在亚运的洗礼与全民健身的浪潮中唤醒了健康意识时代特征印记:亚运成功;众盼奥运;全民健身;健康觉醒。1990年中国举办了北京亚运会,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会,受冷战思维的影响,很多欧美国家仍然对中国持敌对和怀疑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十分需要发挥体育作为民间外交主要平台的作用,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打开局面,改善周边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亚运会提出了“团结,友谊,进步”的口号。在这一旗帜下,中国增进了与亚洲各国人民和运动员的互信和了解,使世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中国,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当北京亚运会闭幕时,群众自发的喊出了“亚运成功,众盼奥运”的口号,举办奥运会的梦想再一次在国人的心中升起。1993年9月,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又提出了“以亚运精神办七运,以七运风采争奥运”、“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等口号,进一步传递出了中国人民举办奥运会的强烈愿望。尽管随后中国的申奥失败,但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举办奥运的信念却变得无比坚定。

90年代,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国在奥运会上逐渐崭露头角、亚运会上继续称霸、全运会上不断创造佳绩,而与此同时,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却相对滞后,发展群众体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十分关心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1990年2月,江泽民同志题写了“发展体育,振兴中华”,[9]这个口号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发展体育、建设国家的号召。1995年6月20日,李鹏同志为《新体育》杂志创刊45周年题写了“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增强群众体魄”,口号向人们传递了群众体育时代到来的信息。1995年6月28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李铁映在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动员大会上讲话并题词:“为增强全国人民的体魄而奋斗”,从此,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帷幕徐徐拉开。1997年8月16日,江泽民同志为全民健身活动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个口号清晰的诠释了全民健身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此后,“全民健身,重在参与”的口号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体现了群众体育自主性的逐渐增强。在这些口号的号召下,群众体育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到了90年代中后期,“全民健身活动”隆重登场,在这一平台上,体育健身消费也悄然兴起。90年代后期,“健康消费”的口号逐渐引领时尚,“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生活奔小康,花钱买健康”等体育口号应时而出,并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健康消费宣言。体育消费活动的日渐活跃直接催生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健康就是战斗力,健康就是生产力”、“健康就是金钱,健康就是效益,健康就是GDP”、“为健康投资”等体育口号,不仅是我国体育产业兴起的写照,而且也是人民群众健康意识觉醒的信号。

纵观90年代,中国体育健儿在世界体育舞台上摘金夺银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体育口号中也少了许多失败的焦虑和成功的激烈,人们对待体育的心态悄悄的发生变化,体育已经不再是中国对外展示民族气概、对内激发革命斗志的工具,而透过体育口号我们看到了人们健康意识在逐渐觉醒,对体育的认识也在逐渐回归理性。体育由“少数从事”转向“大众参与”的趋势,由“追求超越”回归“促进健康”的本位,由“国家福利”趋向“民生消费”的转变,无一不体现着国家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国民体育观念的逐渐成熟,这一系列的变化也预示着“人本体育”的时代正姗姗走来。

2.3迎奥运、办奥运时期的体育口号(2001年至今)21世纪10年代—体育口号在北京奥运的激情中涌动着人文情愫。时代特征印记:奥运圆梦;奥运成功;全民健身;阳光体育。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在《竞技运动》一文中向所有的中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一,中国何时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二,中国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三,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可见,在现代奥运会创办之初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编制自己的奥运梦想了。2000年2月1日,北京奥申委正式确定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奥口号,为即将开始的申办工作做好了准备。2001年7月13日,从莫斯科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中华儿女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百年奥运,中华圆梦”这个口号喊出了中国人民奥运圆梦的心声。随后,北京奥组委发布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口号,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架起了一座桥梁。

2005年6月26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主题口号,这是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传递出的最美宣言。口号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为出发点,以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为切合点,完美的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2007年北京迎奥运全民动员口号:“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将奥林匹克的参与理念融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奥林匹克运动是竞技体育的最高舞台,但在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体育界没有喊出“誓夺金牌第一”之类的豪言壮语,而是发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理性箴言,这充分反映了国民体育心态的成熟和体育观念的进步。

在北京奥运会激情演绎的同时,我国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也涌动着无限的活力。“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这句富有青春活力的口号,向人们传递着体育的激情和健身的理念。2004年9月在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开始唱响,此后这句口号成为我国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行动指针,它体现了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这一口号则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发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口号,乘奥运之风,向人们发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而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提出的“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口号,则切合了当前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顺应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融合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体育促进人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体育价值理念认识上的深化与升华,反映了人们渴望体育回归民生的强烈愿望。

3结语

新中国60多年体育口号的历史演变,清晰的折射了体育事业逐渐从动荡年代服务政治的旋流中回归到和谐社会促进人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过程。在新的时代,我们更加期待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我们也期待更多与时俱进的体育口号能够在中华大地唱响,让承载一代人记忆的体育口号能够固化体育运动的文化精髓,传播体育运动的价值理念,传承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续写体育运动的历史传奇,创造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

[1] 李树新.新中国50年口号纵横谈[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6):100.

[2] 叶伟民.50、60年代:以体育向世界证明中国[N].南方周末,2008-8-28(2).

[3] 伍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8)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131.

[4] 傅砚农,主编.中国体育通史(第五卷:1949-1979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51.

[5] 苏枫.容国团:困难年代的体育惊喜[EB/OL].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8-28/093218530660_2.shtml.

[6] 郭磊.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让我们在红旗下沉思[EB/OL].http://sports.sohu.com/20090807/n265791059.shtml.

[7] 李春思.60年体育口号变迁:90年代之足球从娃娃抓起[EB/OL].http://2010.163.com/09/1117/10/5OAK0I5J00863J0J.html.

[8] 卢元镇.奥林匹克在中国大地上行走[EB/OL].http://aoyun.cso380.com/bin/news/detail.asp?newsid=41.

[9] 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16.

[10] 谢军,易建东.体育口号标示的时代寓意和社会心理[J].体育文化导刊,1999(6):26-28.

作者:王永安

上一篇:思想政治个性培养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非艺术类艺术专业学生特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