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意境传统文学论文

2022-04-20

语文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体现在“引导”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顺势利导,把教学过程导向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当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基本杜绝,广大教师都重视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只是,有些教师还把握不准自主学习的实质,自主学习经常流于形式。有的课堂甚至呈现一种“放羊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创造意境传统文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创造意境传统文学论文 篇1:

浅析意境在摄影审美中的体现

摘 要:本文就摄影与意境,情与景——意境的基本结构,以及摄影意境的审美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摄影教师还应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时代意境,并到生活中去寻求艺术之源。

关键词:意境;审美;摄影

意境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古典美学范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体现。摄影意境是摄影家依据自己特定的思想情感、品格特性、性情特征将自然景物人格化,且通过摄影艺术(不同焦距的镜头、大小景深、冷暖色彩、各类线条、物体质感等)把自己的意念渗透到被摄景物之中,从而再通过摄影艺术作品表现出自然景物的形体特征,进而使作品具有现实审美意义,最终达到与观赏者共鸣的效果。

1 摄影与意境

意境的美学内容,始见于中国曲古诗词,而后逐渐扩展。现在,“意境”这个概念已经被用得相当普遍了。正如文艺美学家胡经之所言:“艺术实践的结果证实了: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可以创造意境,音乐、舞蹈等抒情艺术也能创造意境。戏曲、小说、电影等综合了抒情、叙事、戏剧因素的艺术可以创造意境,接近于实用艺术的园林也未尝不能创造意境。这里意境作为艺术本体,已经深入各门艺术中,成为各种艺术的一种内在结构和意蕴……”尽管各种艺术有各自的艺术规律,但也有共同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讲,意境已经成为我国各类艺术共同的美学范畴。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文学家刘半农就在他的摄影专著《半农谈影》中明确提出摄影意境问题,而郎静山也在他的“集锦摄影”中运用和体现了艺术意境。

当然,各种艺术都须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去创造意境。就摄影而言,它源自西方,而且是以现代科技手段来反映生活的,同时它的门类众多,虽然同为摄影,但它们各自的品种不同、体裁不同、用途不同、社会价值不同、作者的拍摄用意及表现技法也都不一样,因此对每类摄影是否都有创造意境的必要,或者说都适宜于创造意境,那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美学家宗白华也认为,创造意境要“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心灵的反映……”这样看来,创造摄影意境的题材领域还是比较广的,因为意境既表现宇宙生机,也表现人生境界。

2 情与景——意境的基本结构

情与景是意境内在的基本结构,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因素。人们说起意境问题,谈论的中心往往就是“情景交融”,有的甚至把它当作意境的同义语。从哲学意义上讲,情景二元是意境内在的主要矛盾,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情与景是既矛盾而又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我们创造摄影意境就是要协调好情与景的矛盾关系。协调得好,景中寓情,情中含景,则意境生;协调不好,情与景格格不入,两相抵悟,则无意境可言。

然而,要真正做到情与景水乳交融,浑然天成,首先须要处理好以下两点:一是对“情”的提炼与升华,二是对“景”的迁想与情化。所说对“情”的提炼与升华,就是要对“日常生活情感”进行过滤、提炼、净化,从而升华为“审美情感”。所谓“日常生活情感”,大体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种感性现象所引起的情感或情绪冲动。

3 摄影意境的审美效果

在摄影意境表现中,所产生的“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的审美意境,是获得良好审美效果的必备条件。摄影在带给大众“沁人心脾”“豁人耳目”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带给了大众内蕴持久、灵深远阔的审美效果。

3.1 内蕴持久的审美效果

一幅充分体现意境的优秀摄影作品,具有内蕴持久的审美效果。内蕴持久是指所内含艺术魅力是长久的,就像中国文学史上《唐诗》一样经过千年来,含蕴隽永,魅力持久。至今仍能给人们以很高的艺术享受。从摄影的角度来看,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摄影作品,都具有意境的内蕴,其艺术魅力都内蕴持久。

摄影作品意境所产生的内蕴持久的审美情感,体现着摄影作品对读者具有长久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这一点在新闻摄影之中尤其突出。首先体现的是新闻摄影意境的真实与新颖特征,再融合其他意境特征塑造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达到画面表现形式的内容、形式、意境的统一,此时所产生的意境立刻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深深地吸引住受众的视觉,唤醒和激发受众的真实情感,使该新闻摄影作品成为舆论的中心、关注的焦点。

3.2 灵深远阔审美空间

灵深远阔要作为空灵的深远而又宽阔空间来理解。摄影意境表现的产生过程,是由人的意识所产生的丰富审美想象空间和审美意象所构成的。这种审美空间是双向的,它是在摄影者及受众的思维意识中形成的广阔审美空间。对摄影意境的审美空间应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即局部性、整体性、透明性。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新闻摄影意境的深远审美空间。

摄影意境审美空间的局部性,是指在深远而又宽阔空间里存在着无数个局部的空间。由摄影者选择最具有意境表现性的审美空间加以应用,并和受众的思维在这空间里相遇,形成沟通空间。对审美空间即空灵的直接理解就是在摄影形式表现中留有空白,局部空白对画面的表现形式是极为重要的,在中国画里叫“计白当黑”,是利用空白让人产生想象与联想,来补充其空间。

审美空间的整体性。是从整体上来考虑审美空间的。一方面体现在人的思维里对审美空间整体性的思维,是立体的、无边的“无极之境”(庄子语),而且存在着深度、高度、宽度。这个空间是摄影者产生灵气的空间,灵气在这个空间里运动,是摄影者在深远而又宽阔的空间里产生着审美想象,即指对摄影意境的审美想象是不受空间限制的。因而审美想象是更广阔的、拓展的空间,这也是人类的宇宙观的体现。

空灵透明性是空灵深层的体现。刘熙载认为:“无一语及于事实,而言外无穷”,(刘熙载:《艺概·诗曲概》)表面空灵不是空旷无物的,而是包含了無穷的景物,无穷的意境,层层呈现,清澄透彻。形成了一种含蓄的透明。因而摄影意境也需要的一种含蓄美的体现,能清澄透彻地形成摄影意境的艺术魅力。空灵透明性在摄影意境的体现中,主要是指表现新闻事件与典型性的透明性。对拍摄事件与典型性的选择应透明清澄地理解透彻,要在全方位的空间里展开调查。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摄影教师,在新时代的艺术形式高速发展下还应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时代意境,并到生活中去寻求艺术之源。一是关于意境的时代性问题。“意境”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意境也须随之而不断丰富、充实新的因素。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正处于新的变化之中。摄影家也应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时代意境。二是生活是艺术之源。意境当然是源于生活。上面在谈到情景交融的具体过程中,情起主导作用,但归根结底,情还是来自于生活的触动,所谓触景而生情。所以要明确意境的创造,毕竟是先“外师造化”,而后才是“中得心源”,这两点也是指导我们创造摄影意境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宗寿,彭国平.大学摄影基础教程(第三版)[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2]罗琳.摄影基础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3]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关松涛

创造意境传统文学论文 篇2:

提高语文课堂引导的高效性

语文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体现在“引导”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顺势利导,把教学过程导向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当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基本杜绝,广大教师都重视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只是,有些教师还把握不准自主学习的实质,自主学习经常流于形式。有的课堂甚至呈现一种“放羊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必须提高引导的有效性。

一、情境创设引导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探究,正是满足了孩子们的这种“需要”。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结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笔者创设了多媒体情境,为学生呈现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画面,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让古诗教学充满灵秀之美,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理解。然而,同样是古诗学习,教学杜甫的《绝句》时,笔者却没有创设多媒体情境,而是让学生反复阅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琅琅诵读中逐渐体验“两个”与“一行”,“黄鹂”与“白鹭”,“鸣”与“上”,“翠柳”与“青天”之间的对偶关系,在诵读中感知古诗词语言的韵律美。

二、课堂提问引导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推进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堂提问,教师要精心准备,不能信口开河,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预案,并针对不同的回答,思考如何纠正学生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提出的问题不宜过大,以防止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抓手。当然,问题也不能让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诸如“是不是”、“对不对”、“明白了吗”等,尽量不要提。问题一定要能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思考多数学生能够解决;提问要给足学生时间,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时间来思考;学生回答时,不必每次都是举手的同学,让那些不举手的学生谈谈“不成熟”的看法,或许更能帮助学生解决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望月》时,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笔者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1.课文写“望月”,以“月”为核心,写了三个方面:眼中月、背月诗、忆月。

2.在“眼中月”这个部分,作者赵丽宏描绘了一幅画面。

3.除了课本上的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你还能说出哪些?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4.和我一起望月的,还有谁?他有哪些特点?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学中,要 “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通过表情朗读创造意境。像《周庄水韵》《济南的冬天》等优秀散文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沁园春·雪》等诗歌,可通过教师、学生的表情朗读来展现课文的画面和意境,把学生领入课文。

用形象的语音创造意境。例如,在教《春》这篇课文时,教师或学生分别背诵名家、名作中描绘春天的名句。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白居易在《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等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美丽的春色。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景。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语言,渲染气氛,烘托画面,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春”景之中。

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意境。在教学过程中,用电视录像、录音、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造意境,导入新课。在教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选段时,播放了“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歌曲《松花江上》”的唱段,把同学们带入到那个值得我们悲愤的日子,去感受那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生活。这样他们会很快进入角色,深入到课文之中,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三、用启发讨论的方式导入课文

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开拓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的联想,或组织学生酝酿、讨论,引起大家的关注,也应是教师常用的方法。

用设问的方式导入新课。采用这种导课的方法可引起学生的重视,集中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的跨度。例如,教《人类的语言》一文时,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除了人以外,别的动物有语言吗?为什么?人类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打开教材阅读课文从中找答案。

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这种谈话要力求言简意赅,谈话的内容包括解题、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有时还须要引进有关资料。例如:教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犟龟》一文时,在揭示课题后,就介绍本文的出处,本文选自《米切尔·恩德作品集》,接着又讲了作者是德国当代最优秀的幻想文学作家,德语国家的文学评论界称赞他“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新奇极了,对新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求知欲。当然,设置悬念也要力求恰到好处。例如:教授语文八年级《范进中举》一文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范进千方百计要中举,一家人都希望他能中举,可是,当他真的中举时,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想要知道他中举前后的原委、变化等,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用串连的方式导入新课。这里指的是把课内课外知识、新旧知识沟通、衔接起来。当然,这种串连不是漫无边际的,应为新课服务,以旧带新,以课外促课内。教授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时,要求学生对照已学过的毛泽东的另一篇课文《纪念白求恩》,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比较这两篇课文的相似点。同学们在预习和比较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文章中心(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写作特色(以小见大)等几个方面都比较相似。通过这样的对照、讨论,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

如果我们把一堂课比作一台戏,那么,导入新课,就好比是一出戏的序幕。我们要认真探讨导课的艺术,把这个序幕设计精彩,做到先声诱人,引人入胜,从而奠定了一堂课的成功基础。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隆湖一站学校(753000)

作者:查尚婧

创造意境传统文学论文 篇3:

论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创新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对网络世界情有独钟,相反与现实产生了对比,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应冷漠,甚至不屑一顾。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古诗词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一、初中古诗词欣赏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开展古诗词欣赏教学,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教育意义,可以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初中生在学习中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想念、乐观向上、忧国忧民的情怀等。这些在一定的程度都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講解《春望》这一堂课时,教师应带着学生反复朗读,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将学生带入爱国思家的思想感情中。在讲解之前,先引入爱国名言、人民苦难等相关内容,再逐步深入。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

1.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多媒体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多媒体的世界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字、优美的图片和生动形象的影像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有针对性地结合在一起,做成一个有趣生动的视频课件,将枯燥无味的古诗词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动画片形式,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古诗词,将传统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

例如,在教学《观沧海》一课时,我们发现这首诗讲述的是曹操率军东征乌桓的事情,是曹操在凯旋途中所作。当时乌桓是东北方的大患,在攻破幽州时,俘获了汉民,并且南方又有盘踞荆州的刘表、刘备,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建议,在当年的九月胜利回师,途径碣石山,创作了这篇作品。教师可以把此内容以多媒体形式讲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观沧海》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也会逐渐摆脱教材,因为教材要表达的内容在视频中都能得到展现。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生动想象的描绘,也能让学生眼前展现出曹操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立志统一的国家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不仅如此,这堂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要有远大目标的理想。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欣赏教学时,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借此来展现古诗词的魅力。

2.理解性地朗读,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语文课堂中,朗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必经之路,通过对古诗词有效的朗读,学生可以体会到古诗词优美的诗句和诗人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古诗词与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有所不同,具有独特的魅力,学生在朗读之后精神方面能达到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首先教师可以大声地朗读带动学生,让学生在听读中体会到诗人四处飘荡、无处可去,身有才华、怀才不遇的悲惨遭遇;其次,教师可以播放名家朗读,让学生跟着学习,这样也会让诗人创作的情感由朗读展现出来,体会诗人所创造的画面感;最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大声朗读,在读中更深入地体会诗人的独特情感,从而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3.运用情景式教学,提升初中生欣赏诗词的能力

古诗词是一门深远持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其中蕴含了励志能量、文学理念、价值观念、文学修养等,也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包括思乡之情、爱国之情等。如果教师以枯燥的、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讲解,这样只会使学生产生排斥之心;相反,如果教师采取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意境,在理解中深入古诗词的内涵,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古诗词中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体会到古诗词的巨大魅力,这也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我在讲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时,将课堂模拟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赠别诗当中诗人的真情实感,还可以在其中看出友情的重要性。简单的一首诗,不仅让学生深刻了解到诗的写作背景和特色,理解其中的思想情感,而且会让学生思考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交友之道,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学会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讲解;针对不同的古诗词,运用创新性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郭军

上一篇:广告创意手法管理论文下一篇:法院纪检监察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