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传统文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热潮,国外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并且因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发展壮大。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初中时期是传统文化启蒙的重要阶段。所以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呼声越来越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习论语传统文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论语传统文学论文 篇1:

传统文学引领下的文化校园建设途径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学想要一直继承下去,需要每一代人的传承与弘扬,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学发扬光大。青年一代更是传统文学的传承和弘扬的主力军。但传统文学在校园中的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只是纸上谈兵,更需要找寻其在应有的途径和方法,更要不断地渗透进入校园的生活过程中。如何在传统文学的引领下建设文化校园是现如今的问题所在。本文针对传统文学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浅谈有关文化校园建设的具体途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传统文学 文化建设 校园建设

随着近年来不断的“国学热”,国学,尤其是传统文学,逐渐地走向了大众的文化视野中心。而随之而来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而作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一环,以传统文学作为引领的文化校园建设,无疑能够用教育这一传播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将传统文学热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一.传统文学引领与文化建设概述

1.传统文学的概念。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学包含其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其民族的内涵,传统文学是用来区别现如今网络文学而产生的概念,中华上下五千年,上至夏禹下至清末民国初期,无数传统文学作品值得人们去深究了探索,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传统文学的研究也就更加深刻。以往对于文学的理解仅仅在作品层面,而没有考虑到传统文学能否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逐渐将传统文学作为文化建设的引领。

2.传统文学引领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学的引领主要体现在其民族性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首先谈起民族性,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并非几句话或是几页书能够说完的,它包括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它象征着不同时代的人民对于世界的不同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人民的进步和时代的进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民族性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学有别于其他文明文学的特殊性。从民族性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度地挖掘传统文学中的“中国特色”,还有助于我们在今天强调“四个自信”的时代要求下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谈及道德建设,中华上下无不强调道德的建设的重要性,孔子提出的论语、孟子提出的治国理念以及朱熹不断发扬光大的儒家思想,都是在谈及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从整个中国的传统社会来看,重视道德一直是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以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运转的基本逻辑,受传统“德治”观影响的传统文人,自然在传统文学中强调道德感化性的重要程度。重视道德不仅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个体的人文修养培育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国传统文学在这两方面作为起点,以此来引领文化建设,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3.传统文学引领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它是学校发展和进步的关键。而传统文学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学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成为人才的必经之路和必要的选择。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而中国传统文学更是通过古今贯通的方式,以汉字、漢语独特的音、画等美学风格,以及凝聚在文学作品中厚重的人文底蕴启发学生去认知、欣赏以及评价未来生活的一种方法。

二.传统文学引领下文化校园建设的现状分析

1.文化校园建设的调查。文化校园的建设包括很多方面,笔者通过不同的渠道调查研究发现,文化校园建设主要在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阵地、校园文化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环境这几个方面。其中,校园文化特色和校园文化环境两个方面是最直观体现一个学校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校即便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文化环境,比如传统文学的诗词、文人的雕塑等比较直观的体现在校园中,但并没有将这些传统文学教授给学生,最简单的几个问题像学生提问,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在一些校园文化建设还算不错的学校,对于校园文化的氛围建设以及设施建设上却有所欠缺,部分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刻去探究,导致部分学生也仅仅只学习到了课本上的传统文学,而没有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部分优秀的学校成功达成了上述几个条件,也将学生的传统文学氛围提升到了较高的层次,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提升。

2.文化建设中的表现。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表现方式: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首先谈及到精神文明,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的一个指标,它包括学生整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在校园建设中起到一个关键点。它包括了校风、师风、学风和作风四个方面。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之下具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现在消费主义横行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不主动,越来越偏向于寻找低质量快节奏的各种现代工业背景之下产生的作品的刺激,这就会使得一个学生越来越无法对自己人生的价值、自己的社会意义产生清楚的认知,于是就越可能做出越轨的行为。而且从长期来看,缺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会让学生越来越现实,缺乏理想主义的情怀,不利于一个人的正向发展;二则是会让学生越来越无法接受美的熏陶,无法培育正常的美学价值观。

其次是校园物质文明,校园物质文化是实现建设文化校园的途径和主要载体,它可以很直观的体现一个校园的文化建设成果,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也能直观反应学校的教育价值观。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必然离不开物质文明的建设,因为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化设计的重要支撑,如果缺乏物质文明建设,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变成空洞无力的口号;同样的,如果缺乏物质文明建设,制度设计也就没有用武之地,执行效率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最后是校园制度文化,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的制度,这代表着学校对于其学生的要求,这种制度文化体现在很多方面,也是直观能够体现学校是否重视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一个好的校园制度设计文化,显现的是学校对于自我功能和定位的认知:学校应当是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平台,是为师生提供便利和帮助的,而非是要主导教学和研究活动——这不仅会使师生的主动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而且更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偏离了教育的原本的方向,扼杀了每个个体的可能性,这与我们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并不相符。

3.传统文学对文化校园建设的影响。谈及传统文学对文化校园建设的影响,需从多个方面公共阐述,首先传统文化作为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传承物,自身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传统文学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精粹之一,沉淀着的是过往历史中的丰富的精神资源。传统文学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里面有着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不论是诗经中体现出来的传统习俗和淳朴民风,楚辞中体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和做人的一身正气;抑或是唐诗宋词中展现地淋漓尽致的忧国忧民、普济苍生的个体责任感,明清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市民社会下的生机盎然,这些都是我们从传统文学中能够找到并且通过转化为我们所用的精神武器,它们不仅对于个体心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借古鉴今,我们可以从这些精神中找到解决当下困境的方法。

以传统文化作为支撑引领文化校园的建设,可以让学生从中获益,从中明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代表着什么,也从此可以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而学习,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为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品质而成长而进步。对于学校来说,文化校园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涵养,可以帮助学校进步,更可以达成学校的目标,那便是教书育人,培养时代需要的学生。传统文学虽然是过去的文学,但它仍然符合时代精神,需要学校推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以传统文化充当文化校园建设的支柱之时,要对其进行“照单全收”,正如前文所说,传统文学是过去的文学,不可避免地也因此会附带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例如强调愚忠、强调男女不平等和强调封建习俗等等。而这些都是我们在推动文化校园建设时需要进行甄别和剔除的糟粕,对于传统文学,我们的态度应当始终是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性运用,才能使其更符合现实要求,更有利于文化校园的建设。

三.传统文学引领下的文化校园建设存在问题

1.传统文学引领下文化校园建设的缺失。在传统文学引領下的文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很新颖且很宏大的课程和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部分学校不愿意这么做。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这就会导致部分学校认为需要推翻之前所有的理论和工作,重新开创一门新科目。实际上并非如此,传统文学虽然与现代文学不同,但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根基都是相同的,不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现代文学,都是建立在汉字和汉语的基础之上,然后总结人民的生活实践,再通过文学的形式和手法表现出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只是古今差异,而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血脉绵延至今,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我们的文化保持了很强的一致性。对于学校来说并非是需要建立一个所谓的古学、国学课堂,而是将传统文学中极具代表的部分挑选出来作为自身引领,挑选其中优势项目作为学校的主要发力点,这才是文化校园建设的关键。目前来看,部分学校并没有做到这方面的建设,就导致学生不愿意甚至是没有办法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学,也就缺失了一部分的学习。

2.传统文学教育方面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学是一个很复杂的学问,它并非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这就导致部分学校对于传统文学应当怎么教育出现了分歧点。部分学校并不知道该如何建设文化校园,也不知道该如何以传统文学来进行引领,导致文化校园建设的成果与预期背道而驰,最终选择了放弃。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很多学校仅仅只能看到一些文人建筑、诗词和名言,但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这并非是学校在做表面功夫,而是学校并不知道该如何建设文化校园。过于地流于表面产生的不好的影响,一是无法让传统文学真正地被学生所接受,强迫学生们接受表面工程,不仅不会让他们产生对于传统文学的兴趣,反而会激发出厌恶之情,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二则是会加深对于传统文学的误解,认为传统文学就只是诗词、名言,而不去关注其背后的丰富的精神内涵;第三,这种表面工程会使整个学校充斥着对于传统文学的不认真对待的态度,从而更无法使传统文学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3.文化建设不完善。对于文化校园建设的问题,最明显的问题便是文化建设的不完善,这看起来并非什么严重的问题,但对于文化建设来说却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部分学校仅仅是做出了表面的文化建设工程而并非是在仔细钻研如何建设一个合格的文化校园。在这些方面部分学校仅仅只是表面功夫,并未钻研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仅仅只是建立前人雕塑、撰写传统文化中的诗句,但也到此为止了。

推动传统文学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最后要达到的目的仍然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为了营造出更好的学校文化氛围,然后用这种氛围去带动学生,让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产生提升自己心性的自觉性,而这种流于表面的肤浅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学生无法研究到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故文化校园的建设也就没有办法达到最终的目的。

四.传统文学引领文化校园建设的途径

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传统文学是中国阶级进步的标志,以传统文学作为引领文化校园的建设需要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创新,不能仅仅满足了表面而不愿意向前。作为文化校园建设的核心,需要关注的点并不是传统文学的内容,而是传统文学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一面。例如孔子的儒家思想,不能仅仅将《论语》当中的内容照搬照抄放在学校的四处就称其为文化校园建设,而是应当将其中的核心思想弘扬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其中深层次的奥秘。让学生了解何为“仁政”,了解到孔子“克己复礼”的政治思想,了解到“仁爱”的道德标准,了解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让学生能够真正产生对于儒学的兴趣。再比如学校会将伟人的雕塑建立在学校中,但却没有对伟人的事迹进行讲解,学校应当以伟人雕塑作为基点进行创新工作,让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而是进行创新,提取传统文学之中最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提升学校建设的方面并加以提升,这才能称得上是做到了创新工作。

2.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讲究的并非是停留在表面工作,这是很多学校在工作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是应当以人作为核心。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建设,其重点都在于为人服务,只有让同学、未来可能进入学校的师生、其他社会人士都能感受到这份文化传承,这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基于此,以传统文学引领的工作就应当是以人为本作为其重中之重,要抓住传统文学当中适合于当下时代、适合于当下人民的思想的部分,以此部分为核心和重点来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老师传授、社会人士观察的文化建设。其次,以人为本就意味着在选择传统文化经典中也要有所取舍,要注重选取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具有较好影响的经典,强调个体综合素质的成长和个人道德涵养培育的经典。同时还要注意选材的广博性,不能只是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要让学生产生较强的通识能力,就必须广泛选取材料。

3.营造浓郁的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环境。浓郁的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环境并不是说仅仅是把表面工作做好做优秀就结束了,这是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之一。很多时候学校已经在尽力改善校园中的文化环境,但并没有办法让同学领情。归根到底其原因还是在于没有办法理解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适合学生、适合传统文学的环境。这种环境并非是简简单单几个字、几副画就能够说清楚的,而是应当在每一个细节、每一件教室、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的言语中体现的,这是一种自发的而并非是刻意营造的,对于建立文化校园来说,这是一个重任。

4.与校园文化活动融合。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基本上已经可以涵盖所有的传统文学引领方式,但对于一所急需文化校园建设的学校来说还不够,学生的思想氛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轻松改变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学校来说,就必须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要开办符合传统文学引领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学校的引领和指导,才能使传统文学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较好地贯彻执行,才能保证在建设过程中既不会出现无人管理无人问津的现象,又不会出现杂乱无章没有秩序的乱象。

从学校能够开展的活动来看,比如参观传统文学博物馆、传统文学学习交流大会,都可以让学生能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快乐地学习和了解到传统文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愿意接触传统文化,学校也能够顺利地开展文化校园建设的工作。

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学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增强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保证。学校作为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渠道,需要汲取其中的精华并传递给学生,这才能够提升学校的硬实力并符合国家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仝江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的价值与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7):46-50.

[2]符春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建设策略[J].新教育,2021(19):10-11.

[3]陈其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6):14-17.

本文系河北建材职业技術学院课题“传统文学引领下的文化校园建设途径”(课题编号:Y21045)结题论文。

(作者单位: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白宇 张昕

学习论语传统文学论文 篇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摘  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热潮,国外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并且因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发展壮大。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初中时期是传统文化启蒙的重要阶段。所以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知识方面,传统文化主要渗透在写作知识和历史知识上,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反映了鲜明的人物特征。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透过作品,反观那段历史,会对作品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也会让学生对历史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应用思考

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U Chenlan  (Yucai School,Baiyi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代代相传,然而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外来文化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地位。一味的学习外来文化,忽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层出不穷。媒体行业繁荣发展,宣传着其他文化的优越,这给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初中学生带来极大影响。当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师仅从教材表面出发,不能深层次的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因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此种现象需要一线教师们共同努力,和学生紧密配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毋庸置疑,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长久的对学习保持热情,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即使教师交代了文章的背景、出处,学生也很难理解那些年代久远的人物开疆扩土、治国安邦的壮举和壮志难酬的无奈。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源于自身兴趣,而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不辜负家长的期待。研究表明,在内驱力作用下的学习效果要远远优于外驱力作用下的,兴趣就是内驱力,而学业压力、父母的期待都属于外驱力。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不高,很难用内驱力带动外驱力进行学习,因此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受应试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在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多数教师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教师占据整个班级的主导地位,支配着每个同学。尤其在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论语》的学习上,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更侧重于采取灌输式的手法进行教学,通过朗读、背诵,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学生机械地朗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不能获得学习的乐趣,由于时代不同,学生也很难理解当时写作的手法和含义,更难理解作为我国极具影响力的《论语》的内在意蕴。

教师墨守成规,一味的“教教材”,不能深入挖掘教材背后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长久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教传统文化往往容易事倍功半,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手法,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学校文化氛围不浓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个学校争先加大力度投资建设现代化学校,伟岸的建筑、明亮的教室、盘踞的跑道、现代的实验室,校园的每一处风景似乎都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现代化程度。然而,在建设现代化校园的同时,很多学校却忽视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学校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不足,把这一任务全都交给教师,教师由于课业压力和教学任务繁重,也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家长的预期,用应试的方法教学生。学校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教育方向会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理念。学生的教育是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四个方面紧密配合的,如果在弘扬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上,只有学生和老师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因

(1)教师教学压力繁重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需要承担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具体包括课前备课;课中授课,并且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灵活的调整;课后批改作业;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困惑。这只是最基本的工作,除此之外,良好的科研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而将这一过程创造性的加以总结,就迈出了科研的第一步。教师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科研工作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教师几年如一日的积淀,这也挤占了教师日常教学时间。由于上述工作占用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在日常语文教学当中。

(2)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应试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和家长变得“唯成绩是从”,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提高成绩的机会,争分夺秒地让学生在“题海”中“奋战”。因此,关于教学内容,学校和家长只关注教师讲的是否是考试的内容,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迫于中考的压力,学生只重视对考试内容的学习,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学习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但是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教育者永远不可能用一张卷子去判别所有学生的好坏。现代教育理念也要求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应试教育思想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步伐,也制约了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传统文化底蕴

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文言文等作品很难产生兴趣,因为无论是从句式特点、语言结构还是时代背景、文学基础方面来说,文言文的作者都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针对这一现实状况,教师可以突破瓶颈,寻求解决策略。首先,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将文中涉及的成语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等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些我们熟悉的成语都出自于《岳阳楼记》,让学生在熟悉的成语的基础上,对作品产生初步认同,培养其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举办小型竞赛或文学接龙,例如在课前,教师制定接龙主题“花”,学生按照顺序说出和花有关的古诗词或文言文。竞赛是让人精力集中的最好办法之一,能够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跃起来,然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诗句便会一句接一句的出现在课堂上。创新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能促进学生有更强的内驱力去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2)营造传统文化氛围,重视传统文化熏陶

环境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影响,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必须从两个方面做起,首先,教师以语文课堂作为宣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营造“传统文化软氛围”。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基于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传递知识。以往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现在教师可以适当放手,充当“旁观者”的角色,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在经过简单的介绍和讲授之后,和学生共同讨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传统节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传统节日走进课堂,为学生传递文化力量。如端午节时,将《屈原》这篇文章拿出来鉴赏,反复诵读,感受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中秋佳节,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小组,分别查找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文学作品,并拿到语文课上与大家共同分享。用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3)挖掘教材内涵,培养文化认同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传统文化的文章,教师可以从时代背景、人物特征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可以供学生品读,例如《最后一课》中饱含着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母语的信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也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鲁迅;在《背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朱自清深沉的爱;《安塞腰鼓》则让学生领略到一种雄浑和酣畅淋漓。

同时,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也是培养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方式,如四大名著堪称经典中的经典,阅读四大名著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学修养。读《三国演义》可以让人阅遍世事沧桑;读《西游记》可以让人坚定信念,百折不回;读《水浒传》可以体验世间百态,市井炎凉;读《红楼梦》让人懂得人生的要义。广泛的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可以让学生明理且坚定。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在写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写作不一定是长篇大论的作文,也可以是几行字的小诗或散文,来表达对于传统文化的领悟和理解。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厚积薄发的学科,学生通过不断的积淀,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了解传统文化中写作常用的一些手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创作,此时的学生不要为写而写,而是把写作作为抒发心中情感的一种途径,用这种方式来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温度,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传承性,并能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地进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也是中华儿女在国际上讲好中国话的底气。初中语文课堂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传道受业”中将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助力其文化底蕴的提升和道德品格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柳旭,王雪.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01).

[2]梁丽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J].汉字文化,2019(06).

[3]孟莉.中华优秀傳统文化融入诗词教学的路径[J].文学教育(上),2020(09).

[4]胡国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师范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6).

作者:吴晨兰

学习论语传统文学论文 篇3:

探究传统文化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重视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已成为当下社会的热潮,本篇文章旨在结合北京市高中语文教学,制定详实具体的研究方案,对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语文教育在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实践给予总结与梳理,为今后的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教材研究 实地采訪听课授课

本题目旨在研究新课改后的传统文化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践,如何能更好地实践,如何能以最有效率地方式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地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中学生的文学修养、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以及生命感受力,努力改变知识越来越多,素质越来越少的局面。由于题目的实践性较强,因此首先选择了北京某中学的在校的高中二年级国际班的学生。

一、教材研究

由于新课改后,高中教学有了选修必修之分,教材也随之变化,语文课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便从教材开始了研究,并实地采访老师和同学。

进行教材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划定一个概念——即何为“经典”?“经”出自于四书五经中的那个“经”字,而“典”本是个会意字,《说文》中将其释为:“五帝之书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狭义的“经典”指的就是类似于《诗经》、《论语》等四书五经和先秦的典籍公文。而广义的“经典”呢,我们可以将其延伸为经过历史的淘沙所留下了能够代表民族语言和精神的文化符号;比如孔孟老庄之于中国哲学;比如唐诗宋词之于中国文学;比如刮痧针灸之于中国医学等等,在我们的课题中,我们选取的是广义的“经典”含义。

不难看出,在高二上册的语文教材中,全书总共十七篇课文,“经典”篇目是十二篇,其中古诗有七首,皆为唐诗;古文4篇,其中有两篇是精读课,皆为先秦文献;还有一篇是《红楼梦》选段。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典”文献在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而且相对于课改前的语文教材,对于“经典”的调整也是不小的。在所选的四篇古文中,其中精读的两篇分别是:《寡人之于国》和《劝学》,皆是体现儒家思想的先秦文献,而这两篇文章,在课改前的语文教材中是放在高中一年级来学习的;剩下的两篇略读课文章分别是《过秦论》和《师说》,这两篇文章在课改前的语文教材中,是放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的,并且都是精读课文中的重点课。古诗部分,课改后的新语文教材在古诗部分也做了不小的调整,旧教材中的《诗经·卫风·氓》、《离骚》、《孔雀东南飞》等都放在了高一下学期,又将高三上的《蜀道难》等提到了第一学期,最后选取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这四人的诗歌,分别从盛唐到晚唐的诗歌代。古代小说《红楼梦》选段,也是从原先的第四册教材提到必修三中的。总的来说,全书共四个单元,而“经典”文献部分占据了约两个单元。

对于课本的改变,我们采访了老师和同学:

(1)采访教师。多数老师认为,课本的改变对于他们的教学影响并不大。首先,综观三年六本语文书,真正的内容变换并不太多,真正删掉的和加进来的东西有但是数量有限,所以必修语文教材做的最大的变化时课文顺序的变化。其次,对于要参加国内高考的同学来说,如果高考的重点不变,比如说从前重点的《师说》,如果在高考考点中仍是重点课,那么即使它现在是略读课,也仍旧是当做精读来做的;所以,只要高考的思路不变化,那么课本的变化就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于参加国际高考的同学们,语文课其兼具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学习语文的目的才是真正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既具有语文素养,又具备人格修为。第三就是,对于真正想要教授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知识的老师来说,语文书只是纲,因为广义的传统文化经典的范围太过广大,有了语文书就好比有了个基本的线索,可以据此来决定跟学生讲什么,按着什么顺序,怎么讲,而这个纲对于最后老师所呈现出来的授课内容其影响不是那么的大;而对于只是遵循应试的教师来说,那么只要最后的考纲中不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考察发生变化,那么语文书的变化也是影响不了他们的。

(2)采访学生。对于教材的改变,学生们的普遍反映是对他们的学习影响不大。高中二年级的国际班学生们反映,语文课真正依托于教材的东西很少,教材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是学习最基本的古文字知识时候才需要,而真正那些有价值的思想,是老师潜移默化下所引导出来的。学生们普遍反映,教材中课文顺序的变化,课文内容的变化都是在一个大的套子下的,也就是说,比如课本想告诉你一些关于儒家的思想文化知识,只要这个知识,这个帽子不变,里面所选的文章变了,是不影响什么的,因为他们相信老师会给他们讲到非常非常深入的地方,课文变了,无非是进门的窗口换了,但是门里面的宝贵的文化知识是不会变的。

(3)结论。高中语文教材的改变对于老师和学生们的影响都不大,尤其是国际班的师生们。要想再中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贯彻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仅仅靠教材的小小改动是远远不够的。新课标中所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出发设计,要想真正地全面地完成还需要更大的努力。目前来看,新教材的改变,所能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对于第一级知识层面和第二级的过程方法问题上,而真正教育所应做到的对于思维水平和思维方法上的引导,对于思想能力的提高这样重要的命题,新教材的帮助确是远远不够的。

二、实地采访

对于传统经典文化教育到底该如何进行,无疑这其中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一线教师和学生们,为此,我们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国际班的师生,现总结如下:

1.教师

作为国际班的教师,语文课的重点便是这种传统经典文化的教授,这是与普通版教学相区别的。在国际班的教学中,学生们经常会看一些视频,比如讲到中国人的“中庸”问题,学生们就在一起看了台湾一个学者所做的讲座内容,总之就是用尽所能去扩大学生们的视野。其次,一定要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来,学生才是主体,只有亲身参与进来,才能深刻地体味到传统文化经典究竟是什么。而作为教师,重要的不是你教会了学生什么,而是教会了学生怎么去学,怎么去思考,这种思维的力量最紧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也是一样地,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这些孩子将来都要出国,如何能让他们在国外的花花世界中,在面对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时不迷失自己,并且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能传播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些都靠那么一点点的古文知识,显然是不够的,那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让学生们从心底里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或者说去思考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究竟是什么能够说明你是一个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是外在的生理特征,真正说明你是一个中国人的是你的思想和价值观,能够不让学生们变成黄香蕉,传统文化经典的力量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利用语文课的资源,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并且给予相应地适当的指导,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下还能自主的去学习,这样就很不错了。

2.学生

到课堂教学中,希望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希望老师们再讲完相应地知识后,给他们设计一些文化活动,来更好地践行自己的知识。比如讲解完和祭祀有关的文献后,学生们希望可以自己参与一次古代的祭祀活动,比如利用中秋节的机会,组织一次祭月互动等等。说到课下作为国际班的学生,由于语文应试的压力很小,因此他们对于自己的语文学习的设想从某种程度上说来得更有价值。从课上来说,学生们认为老师的讲解一定要有,但是不用很多,就是老师所提的适当的给予指导即可,最基础的东西有了,剩下的就可以自己去发挥了。对于语文课本,学生们认为,上面的基础知识是一定要了解的,但是仅仅局限于课本显然是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的。学生们渴望可以更多地参与的学习,同学们还是希望老师可以推荐他们一些阅读的书籍和值得去听的讲座。而且希望老师们为他们在课余时间,比如周末、节假日等等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参观国子监、参加世界青年文化遗产论坛等等。在全校的选修课的设计上,学生们希望多一些传统文化经典的课程。现在学校的选修课中,开设的有“中医文化知识”、“中国哲学智慧”等等,还可以开一些传统礼仪智慧这样的课,来窥探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之全貌。

3.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强调了一个实践性。如何才能让平铺直叙甚至有些遥远严肃的传统文化经典生动起来呢?多年以来,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多是书本上的平面教学,面对实践性极强的经典文化,这样的学习显然是过于迂腐的。语文课的努力目标正是让潜伏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浮现出来,通过亲身参与活动,让我们的文字能够站立起来。比如说,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和”,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无不体现着一个“和为贵”的观念,那么怎样将这样一个理念教授给学生?难道仅仅靠几篇文献吗?这样的语文课显然是不行的,所以,要想真正的让学生们认识、了解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实践一定是第一位的。

三、实地听课、授课

1.听课

为了更好地了解语文课中如何教授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我们选择了《寡人之于国》这一课,进行听课学习。我们看到,课堂中,老师确实是按照他前文所说的课程设计方案,对于文本的讲解只占了总体课程中很少的一部分,只是将学生们应该知道的古文字知识教授给学生。而后,老师从这篇文章,引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进而是孟子的总体思想。最后,老师讲到了孟子的“四端”说,而后说明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并与西方的“原罪”进行比较,融古今中外于一体。最后,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分组讨论,搜集古今中可以体现西方原罪和中国人四端说的文化事实。

这次课中,我们亲身看到了何为实践第一,何为思想引导,何为亲身参与。而对于这样的课程学习,相对于浅显地讲一些基本的书本知识,孟子思想就要深刻有价值得多。

2.授课

根据前期所调查的结果,学生老师们的意见,设计了两次授课实践。一堂课,是关于学生们提出的可以学习初中部开设的“文化行——华夏传统礼仪智慧”这门选修课,我们给学生们上了一堂传统礼仪课,主要讲解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礼”;第二堂课是关于唐诗的实践课。

第一堂课中,我们引导学生大致了解了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并且以“投壶礼”为例,让同学们穿上汉服,亲生参与到“投壶”活动中来,并且通过“投壶”来了解中国的体育文化精神,以对比古希腊的西方体育文化精神,进而看出中西文化之差异;

第二堂课中,我们教给学生李白的《月下独酌》。首先,让学生们,自己读诗,品味,然后分组发言,只要是关于这首古诗的任何的想法见解都可,以期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们发散思维。然后,讲解诗人李白,告诉学生们,古人的诗歌是其“志”的最直接的表现,因此要想学好一首古诗,最重要的不是字词,而是诗人的一生和自己的诵读,以此来告诉学生们怎样学古诗。最后,我们讲解了最基本的诗歌格律方法,从平仄、押韵、对偶三个方面讲解,让学生们学着自己做一首古诗。

课后,我们采访学生,大多数学生表示,这样的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语文课才是他们所想要的;而且,在课上,他们可以尽情地去思考,这个时候,才能有思维的乐趣。“投壶”新鲜而且有趣,但是在玩中,又能体会传统礼乐文化的精神;作诗,以期认为这个离自己很遥远,其实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后,我也是可以作诗的,一下子觉得经典文化里自己很近,很亲切。

四、总结

经过教材研究、采访学生、实地听课和授课后,我们对于中学语文如何实践传统文化经典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了學生们和一线教师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想法和期望。教材上,学生和老师们普遍反映其影响不大,语文书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大极致,这点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中,加入采访教材编写者这个内容,以期了解编写组的思路,来更好地回答教师和学生们的疑虑。在实地采访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对于该中学老师的授课是非常满意的,他们认为,这个课堂给了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而老师们,更重视地也是实践和思维训练,因此可以说,该中学的语文课堂对于经典文化的教育是很有效率和借鉴性的。第三,我们在听课后作进行了授课实践,在设计的两堂课中,学生们都能很好地参与进来,并且表示收获很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践传统经典文化,实践很重要,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后就是,思维水平的训练,价值观的确立也是老师和学生们所最看重的。

作者简介

林思宏,(1991年1月),性别:女,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

作者:林思宏

上一篇:教学中的高中历史论文下一篇:语文作文材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