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重构

2022-09-12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 新文学的发展从本质上不可能完全脱离母语而全盘的西化。纵观五四时期文学家对传统文学的各种主张以及文学创作的实践, 可以发现五四时期的作家沿着借鉴中创新的思路, 进一步改良中国传统文学。力求中国文学成为革除封建思想的武器, 让国人通过文学关注人性的光辉与可贵, 从而实现文学进行思想启蒙的作用。

一、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基本态度

1、借鉴使用的态度

首先, 五四作家无不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他们普遍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 而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影响。传统文学甚至还是五四作家审美和哲学观念的重要来源。因此, 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普遍存在着借鉴使用的态度和心理。其次, 五四作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 出于挽救国家民族命运的需要, 以及为了达到通过文学促进中国人文精神变革的目的, 五四作家中的大多数把本方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学相结合, 运用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故事蓝本来进行现代文学的改编演绎活动。第三, 五四作家反对是的当代的传统文学创作活动而非传统文学本身, 有的五四作家明确认识到借用传统可以改良中国现代文学。例如, 在胡适的《建设的文学的革命》中, 就曾倡导要多读白话文的传统小学, 例如《西游记》、《儒林外吏》等流行于世的作品。

2、选择批判的态度

文学经典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文学链条上最为光辉和重要的珍珠。无论是任何历史时期, 对经典的解读与重构都是文学发展必然要面对的话题。五四时期的作家同样面临着对中华文学经典进行取舍扬弃的问题。不同的是, 在西方文学思想观念和白话文运动的大背景下, 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重构更加猛烈, 对传统文学经典批判的态度也更加鲜明。首先, 五四作家不再过分的倚重和推崇经典, 而是从文学发展的角度, 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学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五四作家大规模快速的消除了中国传统文学中某些创作观念及手法对当时文学的影响, 直接表达情感, 直面社会惨淡的现实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流倾向。第三, 出于促进新文学发展的需要, 五四作家对经典仍持借用的态度, 在批判的同时保留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3、全面客观的态度

五四时期是不同思维观念, 不同文学流派相互碰撞的时期, 在经历过激烈的交锋后, 大多数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都保持了较为客观的态度, 在革命大潮后, 既不过分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学经典, 又不过分的颂扬传统文学经典, 而是能以较为客观的态度, 有效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精华。例如, 钱玄同、陈独秀的往往通信中, 曾经多次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红楼梦》等对现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指导意义。随着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认识的越发全面, 当时的五四作家群体更主动的从理论层面和文学创作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进行重构。

二、五四作家对传统文学经典重构的基本内容

1、重新编写中国古代文学史

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重要主要围绕着重新编写中国古代文学史来进行, 进而按照现代化的文学理论观点, 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给予重要的评价。首先, 以进化论的角度对中国文学史的脉络进行全面的审视。例如, 鲁迅在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中就以新文学的理论观点全面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学创作的发展, 进而得出了越是接近现代小说越是为人服务的观点。其次, 力求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全面审查, 挖掘和弘扬一批被传统中国文学史作湮没的优秀经典作品。着力构建起一个符合当代需要, 能充分体现新文学观念的经典作品为主的新文学史。从此, 新文学的新风气借助新文学史确立的经典得到广泛的传播, 使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发挥出服务当时社会的独特价值。

2、考证中国传统文学经典

还中一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本来面貌, 使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不仅有助于实现文学作品作为民族经典的重要价值, 同时有利于促进这些经典的传播。首先, 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考证工作主要集中在史料考证上, 力求做到保证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例如, 胡适对《儒林外名》和其作者吴敬梓传记的考证, 使该作品的真实性更高, 同时为开展更丰富的文学批评活动做好准备。其次, 对作品版本的考评, 主要表现为搜寻不同的版本, 并且辨别不同版本的真伪, 以便于读者读到原版的作品, 五四时期的大量作家投入到版本源流、作者直伪的考证中, 将一批身世清晰的传统文学作品纳入到经典的行列。第三, 为了更好的把传统文学经典呈现给大众, 五四作家还做了大量的标点较对工作, 以便于古白话文作品更直观的呈现给现代读者, 促进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在社会上广泛的传播。

3、对文学经典本身的重构

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本身的重构主要通过文学评论的方式来进行。文学要为社会服务, 文学经典同样也要发挥出服务社会的功能与价值, 作家应当站在时代的前沿, 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做出现代化的解读。首先, 对于一批原本就属于经典范畴的文学作品, 需要对其价值进行现代化的阐释, 需要赋予这些作品以时代的新意义。例如, 古代诗歌集《诗经》的解读不能仅停留在封建道统的层面上, 而是要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 对其中表现出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 要还原出其中热爱生活、珍视情感的本来面目。例如, 学界一致公认胡适在其《诗经新解》中对该经典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其次, 对于一些被传统文学史忽略的经典, 要对其历史意义与价值给予重新定位, 要指出传统文学史中遗漏的经典。例如, 郑振铎在《文艺丛谈》对《四库全书》中遗漏的经典进行批评。再例如, 五四作家对被排斥于文学史之外白话文作家的解读, 使他们的作品重新站在了经典之列, 进一步发挥了对公众的引导作用。

三、五四作家对传统文学经典重构的基本原则

1、符合时代发展原则

纵观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的重构活动可以发现, 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进行重构的基本原则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他们都倡导要建立“活的文学”, 力求发挥出文学的人文性价值和社会功能, 起到促进国民觉醒的目的。首先, 按照时代的发展需要, 白话文应当成为文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因此对白话文的倡导与推崇成为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重构的重要标准, 从而建立了中国传统文学经典重构的语言标准。其次, 以小说为代表的现代文体被放置在重要的位置上, 因为小说更符合大众文本阅读的实际需要, 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中小说的重构要大于对诗歌的重构, 中国古代的诗歌、骈文的地位从次退居于小说之后, 胡适曾说过“骈文律诗真小道尔”。在这些文学观念的影响下, 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重构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辉煌的。

2、符合人性需要的原则

文学是为人服务的, 文学作品应当反映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真性情成为评价作品的主要原则之一。首先, 在中国文学史讲求真实自然的作家被五四作家推崇到较高的地位, 汉乐府、白居易等养生写人情的作家作品被视为重要的经典。其次, 按照五四作家的观点, 作品中客观的描述也应当围绕着人的情感需要进行, 要求作品真实的再现客观的社会现实。第三, 在艺术方面要求中国传统文学经典要用自然生动的笔法, 力求使作品多描绘生活的趣味性, 多展示严肃的道统以外的自我与人的性情。例如, 鲁迅和胡适同样关注到《西游记》中诙谐幽默的语言, 认为丰富的想象力, 奇特的描写, 曲折多变的情节都是其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3、符合大众品味原则

五四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面向大众的文学。五四作家群体清晰的知道只有服务于大众的作品才是可以广泛流传并成为经典。因此在经典的构建标准上着重体现了强烈的平民情感和大众精神。首先, 五四作家能成为经典的必须是那些取材于民间同时又服务民众的优化作品, 例如, 五四作家推崇关汉卿、杜甫等, 正是因为其关注的主要是平民的生活。其次, 充分考虑大众是否接受这些文学作品, 例如, 《在国演义》虽然描写“义”的色彩浓厚, 其美学价值并不高, 但是仍因为《三国演义》有着社会百科书式的价值, 并且使人不忍释手, 因此被奉于了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地位。只有符合大众需要的, 并且可以反映大众情感的作品, 才会被五四作家奉为中国传统文学经典, 并且由此出发对文学作品给予基本的评价。

四、五四作家对传统文学经典重构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建立现代文学的审美标准

五四文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重构不仅来自于西方文学, 同时受到了近代国学大师的影响, 但是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重构体现了现代文学的审美标准, 是对以往的全面超越。首先, 在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坚持了独立性, 他们坚持把小说的地位空前的提高, 小说从此登上了传统文学的殿堂, 这是对中国文学发展重大贡献。其次, 文学评价的基本标准彻底摆脱了与史相连的境况。单纯的从文学的审美角度关注文学作品成为主流的文学评价方式, 文学的独立性和地位由此更加明确。第三, 文学不再是只是载道的工具, 文学更应当体现对人的独立追求和个性精神, 文以载道由此走下了神坛, 文学为大众服务成为了主流。第四, 进一步否定了官僚文学的, 要求文学与大众紧密相联, 强调文学为大众服务, 切实满足大众的文艺需要。

2、是顺应文学历史发展潮流的体现

五四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批判, 其目的在于从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中树立起光辉的丰碑, 有效指引后世作家的创作, 进而构成更有影响的文学创作风气, 使中国文学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首先, 成功了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与五四时期白话文学的有效对接, 形成了新的中国文学发展的理论脉络, 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有助于理清和统一当时的创作思想。其次, 彰显了五四文学阶段发展的新特征, 实现了对五四初期某些偏差的纠正, 进而使中国传统文学得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继承和必展, 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学更好的传播与发展。第三, 虽然五四作家群体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态度上有所不同, 但这同时也构建了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学观, 从而使中国作家群体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品评更好的延续下去, 并且为新的文学高峰的到来打下基础。

3、实现了传播和发扬古代文学作用

用现代的眼光对古代文学进行重新审视和再造, 不仅弘扬了一批被历史湮没的经典作品, 同时也架起了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桥梁。首先, 通过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重构, 使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建立了联系, 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新文学的社会影响力, 在新旧文学的交替之中, 使大众更好的接受了新文学。其次, 推动中国传统文学走出传统, 传统文学可以有力的迈向现代社会, 现代人从此能以审慎的态度重新阅读传统文学作品, 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与精华部分得到更好的挖掘与彰显。第三, 中国文学的未来在中国古代经典与现代白化的双重映衬下, 消除了中国文学与传统割裂的危险, 没有使中国文学走上“全盘西化”的轨道, 中国文学由此走上了正确而独立的轨道。

4、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

五四作家借中西方文学观念和理论来重构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作法是值得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借鉴使用的。在中西文化之争中, 长期存在着“西学为用”和“全盘西化”两种声音, 这两种声音分别占据过中国历史进程的主角, 但是他们都有各自的问题, 都没能很好的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五四作家对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构使中国传统文学避免了“西学为用”和“全盘西化”的危害。它既没有割裂中国文学的传承, 也没有完全的固守传统, 而是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 采用恰当的方式让中国传统文学融入现代社会, 从而跨越了“西化”与“化西”之争, 使中国文学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轨道, 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

五、结论

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学的批评, 并不能归结为对“西化”的全面追求。实际上, 大多数五四时期的作家都对中国传统文学做过全面审视。它们力求以“白话文”为代表的新文学改革中国传统文学的精神气质, 使中国传统文学在新文学的关照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从五四作家的作品中可以找出传统文学的原型, 而且可以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读到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借鉴的意味。可以说五四文学是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对传统文学经典进行的一次反思, 是从文学语言到文学形象再到思想情感的全面重构, 其主旨在于焕发中国传统文学的活力, 实现振聋发聩和警醒国人的作用。

摘要:站在反封建旗帜下的五四文学, 从本质上并未割裂与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联系。五四文学更强调借鉴西方文学的表现方式, 但仍然本着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学的思想, 着力增强中国文学的“人性色彩”, 力求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学样式能够真正从人性的角度来关照当下国人的现实生活状态。五四时代的作家力求用白话文的形式实现中国文学的自觉目标。

关键词:五四作家,中国传统文学,经典重构

参考文献

[1] 李怡.从历史命名的辨正到文化机制的发掘——我们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意义[J].文艺争鸣, 2011 (7)

[2] 李怡.“五四”与现代文学“民国机制”的形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下一篇:采煤工作面初采阶段关键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