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公共事件发生时,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具体行为,这给高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高校相应的管理机制往往以男生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缺乏对女性大学生相应的心理辅导与对应的管理措施。本文通过数据分析认为,相对于男性大学生,女性大学生的确不善于通过行为与言语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与观点。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论文 篇1:

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网民参与行为分析与公共管理应对

内容提要 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开放性、几何扩展性和客观明确性特征,推动了社会问题事件的公共化趋向,网民建立在共鸣、发泄、归属以及关怀等心理需求基础上的广泛的否定性评价参与,进一步促使网络公共危机事件的形成与扩大化,需要做出围绕网民心理干预的公共管理应对。

关键词 网络公共危机事件 网民参与心理 公共管理应对

网络公共危机事件指特定的社会问题事件,在经由互联网络平台的传播过程中,引起网民广泛的否定性评价,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公共性和危机特征的公共危机事件。在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深化的背景下,网络公共危机事件越来越成为公共政策活动、公共治理活动乃至国家立法活动必须应对的公共问题。因此,考察网络公共危机事件的形成及网民参与心理动机趋向,乃是进行公共政策应对、公共管理应对乃至国家法治化建设应对的重要环节。

一、网络传播的公共化效应

这里把网络公共危机事件看作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问题事件。从操作性角度理解,公共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广泛的人际影响范围和广阔的地域影响空间,影响的路径不仅有直接的利益关联,还包括基于特定价值观念或价值信仰所产生的心理影响。社会问题事件,则是指某些社会事件中所显示出来的过程信息或结果信息,有悖于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价值认同取向,使他们形成相应的否定性评价,常常伴有批评、批判乃至改变事件进程的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行为表现。

特定的社会问题事件,经过互联网络的广泛传播以后,就会呈现出明显的公共化效应,无论是其人际影响范围,还是地域影响空间,都有着迅速且近乎无限制的扩展趋向。这种公共化效应,主要来自于网络传播所固有的几个特征:

1即时性

通过各大门户网站的讨论版、论坛网站等网络信息平台,在信息的发布者和获取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近似的“零距离”或“零时滞”特征,这使他们基本上处于面对面的共同在场式的对话关系状态,这种对话关系状态促成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征。通常情况下,网络信息一经发布,所有登陆到相关网站或论坛的网民,便立刻接收到该信息。虽然有些网站或论坛实行信息发布审查制度,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以“关键词”或“忌讳词”为主要技术依托的信息审查对于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对于信息传播而言,即时性又意味着信息传播的迅速和快捷。

2开放性

网络信息平台的信息发布具有公开展示特征,网民只要进入相关网络平台,就都能够获取相关信息内容。虽然有些网站要求“注册会员”的准入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传播或发布信息的网民),但是,绝大多数的网站对于注册资格都没有严格的限制性条件,所以,通过互联网络平台,无论是对信息的分布者,还是信息的接受者,信息传播都具有一种指向广泛人际范围和地域空间的开放性特征。

3几何扩展性

通过互联网络平台的信息分布,信息传递和信息获取都不是单路径的,而是有着多重和多选的传播路径。信息发布者和信息传递者可以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方法向多个网络平台发布相同的信息内容,信息获取者也可以借助于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从互联网络上获取几乎所有包括相关信息内容的网络信息平台。这种多重、多选式的信息传播过程,将导致相关网络信息传播覆盖对象上的一个巨大的滚雪球效应,从而形成信息传播趋向上的几何扩展性特征。

4客观明确性

这里的客观明确性不是指信息的具体内容,而是指信息借以传播的符号载体。不同于其他的社会舆论、社会流言或“小道消息”,网络传播信息一般都有着明确、可视以及可复制占有、原件传递的客观性特征,通常都依附于文字、图像(照片)以及视频、音频等传播载体形式,通过这些具有客观性特征的传播符号载体,不仅使该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快捷、方便,而且更容易使相关的信息接收者或信息获取者确信相关的信息内容,为信息影响范围的扩大和影响程度的加深,提供了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传播要件。

即时性、开放性、几何扩展性以及客观明确性分别从信息传播的动态形式、结构特征、过程趋向以及符号载体等四个方面,促成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公共化效应,使得相关社会问题事件具有了特定的公共性内涵。公共性是该事件进入公共政策议程,成为公共治理对象的一个基本条件。然而,最终能否真正进入公共政策议程,推动公共权力机关动用公共资源加以应对,还取决于事件的“问题”性质,即在该事件经由网络传播形成广泛的人员影响范围以后,相关的信息接收主体,是否对该事件所展示出来的信息内容,表达具有否定性意向的评价回应信息。只有在广泛的信息受众那里出现较为普遍的否定性评价信息的条件下,我们才有理由认为,经由网络传播,该事件已经成为一个公共权力机关必须面对的网络公共危机事件。

二、网民参与行为方式分析

在事件发生的意义上,内在的行为动机或行为取向需要外在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在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中,诱导网民广泛参与的共鸣取向、发泄取向、归属取向或关怀取向,也需要通过特定的网络参与行为方式介入到相关事件的演变进程,这里主要讨论点击——围观式参与、发帖(包括回帖式发帖)——表达式参与,以及转载——传播式参与这三种最具普遍性质的网络参与行为方式。

1点击——围观式参与

在互联网络平台,特定的事件或事态信息,无论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还是音频、视频信息,通常都是以标题展示形式呈现在广大网民面前,而具体内容则以点击标题后链接的方式隐藏在后台,所以,对于网民来说,特定标题能否触动其共鸣、发泄、归属或关怀心理,乃是决定其通过点击行为进一步了解事件或事态详细的首要条件。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其信息发布的点击量往往意味着网站或网页本身的社会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在信息化和市场化交汇的大潮中,这又意味着媒体本身的广告平台价值。所以,仅仅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网络媒体的编辑们也会把相关事件或事态标题设计的决定性条件看作是如何能引起网民的关注和点击,而不是与其具体内容的代表性问题,这也导致了一种极端化的网络信息现象——“标题党”。

在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中,事件信息或事件标题信息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网站(如一些大型门户网站)内容的工作人员,也可能来自广大的网民群体(如一些开放式网络论坛),而后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会化 网络社会化,主要是指人们自办网站和上网的广泛化。程度的提高,正越来越大地发挥其在社会信息传播以及网络公共事件进程中的重要媒介作用。

对于网民来说,点击行为可能仅仅代表标题中明示或暗示的内容信息能触动其内在心理的某个层面,并不一定具有参与并影响事件进程的动机,但是一旦点击数量聚集或积累起来,便会以“人气”的形式直接反映在网络信息平台,在很多的网络论坛,这种“人气”高的标题又往往会以“置顶”、“加精”等形式显示出“人气”的“滚雪球”效应。

高“人气”意味着高关注度,说明有广泛的网络信息传播效应,网络的超时空性质,又在很大程度上把所有的“点击”式关注都转化成为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的围观。当然,这种围观是另一形式的共同在场,对于网民来说,这种围观几乎是一种零成本付出的关注,二对于事件中的相关人和担负公共危机应对责任的公共权力使用者来说,这种关注则是一种有形的社会压力和社会监督。

2发帖——表达式参与

这里的“发帖”还包括两种形式:

其一是基于原标题下的回复式发帖,即“跟帖”,通常都是一些内容短小的评论或表达,很多都可以一句话或一个语词(如“顶”、“排”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态度,类似于某些单选式的民意调查,是最具典型性特征的网络民意表达形式。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和“点击”一样,回复式发帖的信息展示也被限制在特定网站或论坛的信息平台范围内,其社会影响力和对公共危机事件进程的影响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网站或网络论坛在整个(国内或国际)网络平台乃至现实社会中的影响力地位。

其二是与原事件贴有直接关联的原创式发帖。其关联性一般在网帖的标题上就由明确显示。由于很多网络论坛对首发帖都由着字数上的要求,同时原发帖本身也要求具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信息展示能力,所以,多数情况下,围绕着相关公共危机事件信息的原创是发帖,大都能提供发帖者关于该事件的较为完整的评价性信息内容,不像在回复式发帖那样,可以简单地以或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完成发帖内容。更重要的是,原创式发帖,不再局限于特定网站或论坛的限制,可以通过在群体网站尤其是论坛发帖的形式,发挥着更具广泛意义的网络信息传播功能。

对于网民来说,发帖显然比点击显示出更加强烈的事件参与意向,这种明确的事件参与意向是网络舆论乃至社会舆论形成的基本内容,所以对于特定的事件演化进程的影响力也更加突出,同时,由于绝大多数网站或论坛都要求发帖者的注册资格,通过发帖的IP地址显示或注册环节的个人身份信息,都可能使发帖者面临一定程度上的个人信息泄露,况且还有些影响重大的发帖者还会在“人肉搜索”下完全暴露个人的真实身份。这种个人身份信息的曝光,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发帖所伴随的个人资本投入,相当于现实社会中进行道德评价所要承担的社会压力。

3转载——传播式参与

转载就是以复制——粘贴形式,把特定网络平台上的网络信息内容,转发到其他网络平台上的网络信息传播行为。转载中涉及的不同网络平台,可以是同一网站、论坛内部的不同板块或分论坛,也可能处于不同网络、论坛。显然,后者的网络信息传播效应更加广泛。

转载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发帖行为,转载者可能需要注册ID,其IP地址也可能随着转载发帖而公开,但是转载并不需要转载者个人的观念、态度表达,甚至不需要对原帖信息进行任何形式的加工,比起其他形式的口头转达和文字转引(指间接转引)有着更具简捷性质的信息传播功能。所以,同直接发帖或回复式发帖相比较,转载行为中涉及的语言能力资本和网络舆论压力资本都要小得多。但是,由于发帖本身可能含有明确的事件或事态展示或价值评判取向,所以,即便转载者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评价,转载行为本身,往往也体现了转载者对于原帖评价性内容的认同,或者对原帖所展示信息更广泛传播的行为意向。在这种资本投入相对较少,同时可能兼顾个人观念表达的双重行为动机逻辑背景下,转载这一网络参与行为日益成为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中,推动事件信息扩展,反映网民参与动机取向的重要参与行为方式。

随着博客、微博在网络信息发布和传播中影响力地位的不断上升,尤其是(通过网站的认证制度)“博主”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在网络上的公开化,“博主”网民的参与行为对于网络公共危机事件的演化进程,将会有越来越主动和强大的影响力地位。一方面,通过博主们的个人信息发布(包括发帖、转载)行为,关于相关事件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的时空限制越来越小,通过微博的关注圈和粉丝团,信息共享、观念交流及参与取向都在强化或放大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共同在场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博主们个人身份信息的公开化,网络信息发布、交流和传播低成本或零成本所带来的虚拟性和虚假性程度越来越小,现实指向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将会推动网络公共危机事件最终走出单纯的网络传播空间,走向现实中的公共生活领域,走上公共权力使用者的公共政策议程。当然,也走进了公共政策分析者的研究论题。

三、网民否定性评价的参与心理动机分析

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心理分析,是一种意向性分析,强调理性的行为取向,认为,行为(即否定性评价)之所以发生,乃是建立在行为主体理性的事件信息认知和利益、价值观念关联性判断的基础之上。

总体上看,诱发网民广泛否定性评价的意向性心理动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共鸣动机

从评价行为角度看,共鸣通常是指对评价信息的共鸣,一般并不直接指向相关事件,主要表现为对他人评价信息中所显示出来的价值观念甚至评价行为方式的认同或赞同。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的共鸣动机或共鸣心理需求,乃是其几何扩展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主观心理要素。

在评价信息的表达层面,围绕着某个特定的网民评价信息,共鸣心理常常可以把相关的参与评价网民简单地划分为正反两个阵营,比如很多网民都会以“顶”、“排”等语词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共鸣意向。

共鸣意向本身就代表了在社会或公共生活中具有广泛认同和影响力地位的价值观念、价值意识或价值信仰,而其否定性评价指向,不仅显示了网民表达自身价值观念主张的个性展示需求,更重要的是,网民希望通过这种批评或批判,改变事件的演变进程,或者减少以后类似事件再出现的可能。在“网络民意”越来越引起公共权力机关重视的形势下,这种变革性动机往往是公共管理活动中,基于价值关联而发生的公共参与的主要原因。

2发泄动机

发泄本来是一种极具个性特征的行为或心理,是个人强烈的内在情绪释放或释放需求,并不一定具有群体性或社会性,也正因为如此,在实际生活中,个人情绪、情感的发泄往往会带有一些无法预料、难以测量的非理性特征,如突然的发泄时机、极其私密、隐藏的发泄方式等等。但是,无论从个体的健康心理构成,还是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来看,个人情绪发泄又都有其合理性成分,即个体大都有其情绪发泄需求, 而社会也需要一个充当社会冲突缓解地带或缓冲机制的供社会不满情绪释放的安全阀机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关于特定社会问题事件的否定性评价,或关于评价的否定性评价,也可以一种个人情绪或情感的发泄性表达表现出来。

在发泄式的否定性评价信息表达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大量的充斥着人身攻击、“问候家人”式的非理性谩骂。现实中的非理性发泄常常伴随着较大的社会风险和社会压力,但网络信息发布的匿名性或群聚性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对于那些有不满发泄需求的网民的吸引力,在这里,相关社会问题事件或其评价信息充当了这个具有强烈否定性特征的不满情绪发泄口。

3归属动机

归属是一个社会关系概念,反映的是人们生活的群体状况、组织状态或社会状态,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是指个体希望融入相关社会生活范围或空间的群体归属需求、组织归属需求以及社会归属需求等等。对于个体而言,这种归属需求,不仅包括那些具有直接利益关联的群体行动支持、组织行动支持和社会行动支持,更重要的是,还有着心理层面的内容,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有着情感或情绪上的群体归属需求动机、组织归属需求动机或社会归属动机,归属需求的追求和满足乃是人们建立社会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网络空间的部分虚拟性质,使它更多地指向人们的需求层面,通过对于特定社会问题事件或其评价信息进行否定性评价的群体性参与,相关网民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比如所谓的“愤青”、“精英”等等。在此意义上,经由网络传播和评价的归属需求满足过程,也发挥着一定的社会组织化功能,虽然关于特定社会问题事件的否定性评价往往会随着时间以及事件处理的终结而逐渐消退,然而一旦类似事件具有多次乃至频繁出现的趋势,由此推动网络空间形成特定的具有一定组织化特征(如固定的网民构成、评价取向、评价表达方式等等)的网络归属群体,他们的网络评价行为将会给整个网络信息的传播以及网络舆论取向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4关怀动机

关怀也是一个社会关系概念,体现了人际关系中具有怜悯、同情、援助、爱护等利他内容的人性需求动机,因此,也属于道德意识的重要构成内容。

在社会生活中,关怀意识、关怀动机的形成,常常伴随着一个个体自我高尚化的过程,抱有关怀意识,并有关怀行为动机的人,通常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善良、利他且占有一定道德制高点的人,同时,关怀动机的满足,也会带来相应的个人心理满足。从社会道德角度看,利他的关怀行为,可能会伴有一定的个人利益损失或个人成本,比如在公交车上为他人让座,就意味着让座者要更劳累地站着,慈善性捐款意味着一定的个人财产付出,等等。显然,通过网络传播的评价性信息表达,网民个人成本或社会风险,都将被降低到一个极低的水平。部分地因为如此,我们能够看到,与当今现实生活中人情冷漠、社会道德关怀严重缺位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网络评价中强烈的道德关怀甚至泛道德化现象、滥用道德评价的状况。而且,与网络否定性评价相关的社会问题事件,大都是一些有着明确强弱势力之间矛盾、冲突关系事件,如当权者的骄横,为富不仁,社会弱势群体受到不公正对待,维权无门,等等。对于这些社会事件的否定性评价,可以为网民提供明确而且社会风险和社会压力极小的道德制高点。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否定性评价,相关网民可以实现自身的关怀心理需求,展示其对于和善社会伦理秩序的向往,乃至影响相关事件的演变进程。

当广泛网民的评价性参与,即共鸣、发泄、归属以及关怀等心里需求的表达,都以一种否定性评价意向指向特定的社会问题事件的时候,就意味着该事件已经通过网络传播演化成为一起公共权力机关必须应对的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了。

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积累性。在相同的情感需求、情绪状态和评价取向反复出现、持续存在的形势下,就可能形成个体稳定的心理构成,而在群体构成和社会关系层面,这就是稳定的社会心理状态,它是主导社会舆论的基本要素,在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络信息空间,则是主导网络舆论的基本要素,以否定性评价信息主导的网络舆论,乃是网络公共危机事件形成的最重要标志。在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网络给人们社会生活、公共生活带来越来越重要影响的形势下,关注网络信息传播,以及经由网络信息传播而形成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乃是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研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四、网络公共危机事件的公共管理应对

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开放性、集合扩展性和客观明确性,以及网民否定式评价参与的共鸣动机、发泄动机、归属动机和关怀动机,推动了网络公共危机事件的形成乃至扩大化。

从公共管理角度看,网络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或形成,往往意味着特定公共管理问题或公共政策问题的出现,需要相关公共管理者在维护公共管理秩序的目标下,凭借既定的公共管理授权,对其进行干预。以下主要讨论基于缓解危机或消减危机公共危害后果的政策应对选择,是一种指向具体公共管理事项的政府组织行为,网络传播的固有特征是难以克服的,所以,在前文网民参与心理分析的基础上,下面主要讨论的乃是以参与网民为政策对象的心理干预行为,沿着网民参与的意向性划分,政策性心理干预也将沿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公益取向的行政伦理展示

按照理想的制度运行逻辑,公益乃是现代公共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宪法、法律制度把什么是公益,如何实现公益的价值标准明确化,而公共管理活动就通过对相关宪法法律制度的政策性落实,或基于公益的政策创新活动,把公益的实现过程展示出来。但是,由于宪法、法律制度文本固有的话语解释弹性(即文本语义抽象性所导致的多义解释取向)、社会制度(如社会风俗、社会惯例)的交叉性制度规范影响,以及政府官员追逐个人利益的自利动机(如公共选择理论指出的官员自利本性)等原因,在现实的公共管理活动中,这种理想的制度运行逻辑并不总能得到顺畅地落实。在无法排除上述几个方面影响的前提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公共行政伦理的角度,灌输、培育政府官员的行政道德意识,通过公共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消减理想的制度运行逻辑所遇到的压力和阻力。在现代公共管理活动中,规范性的行政道德意识主要表现在民主意识、科学意识和公平意识等三个层面:其中,民主意识主要包括公共组织成员身份的荣誉意识、 参见凯尔曼:《制定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44-146页。是受托人的责任意识、公共物品提供者的顾客服务意识 参见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27-130页。以及平民主义的非精英意识;科学意识主要包括尊重科学家的平等关系意识、尊重科学方法的权力有限意识以及尊重科学理论的合理性讨论意识;公平意识则主要包括关怀社会弱势的贫者意识、消解社会潜在冲突的和谐意识以及承担社会历史变迁后果的责任意识。 参见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页。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对于这些公共职业道德意识的培育其实就是一种公益取向的公共行政伦理展示。因此,具体的培育路径也应当是系统的和全方位的,既包括组织意识层面的道德意识灌输教育,组织纪律层面的道德行为方式强化,还应当包括更加广泛的社会大众监督,甚至还可以从国家立法的角度把特定的行政道德行为法治化(如通过《公务员法》的行政道德行为规范化)。通过这些公共职业道德意识的展示,寻求网民共鸣心理在公益的公共价值伦理下与公共管理行为实现和谐互动。

2公共安全阀的系统建设

公共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又意味着公共领域内的矛盾与冲突,传统的社会冲突力量为应对潜在的社会冲突,提出了一种社会安全阀理论,希望通过提供或构建通畅的社会表达或社会发泄机制来消减可能出现的社会冲突心理。 参见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3页。社会安全阀力量在企业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有些企业专门建立工人发泄场所,通过击打管理者或老板模型沙袋的方式,缓解由于巨大工作压力可能导致的工人对于管理者或老板的强烈不满情绪。但是对于已经形成的公共危机形势而言,这种单向的心理发泄是远远不够的。用公共安全阀取代社会安全阀概念,就在于公共安全阀已不再像社会安全阀那样,仅仅是一个自由表达、宣泄不满的平台,而是强调其特有的公共管理功能。具有公共管理功能的公共安全阀机制至少应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例行性公共管理信息的系统展示机制。主要是指不同公共行政职能信息的系统展示机制。说它具有系统性特征,不仅包括相关职能信息以公开方式张贴在相关部门的办公场所或政府网站上,更重要的是,相对复杂多变的公共事务尤其是公共危机事件而言,这些职能信息必须具有系统整体性特征,使得在现有的制度授权下,所有的公共事务或公共危机都能找到相应的职能组织载体负责,而且,还要对社会大众进行相关职能信息的宣传与教育,让人们在公共危机事件来临时,能确定相关的政府组织,以寻求帮助或政策诉求。

二是公共事务或公共危机事件信息的公开传播机制。这种信息的公开传播机制,不仅是指给予网络平台以自主生存和自由讨论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去调查这些事务性信息内容并将其公开化,以更真实、更准确和更完整去消减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片面和扭曲,大浪淘沙,让不实和谎言在真相面前消退。强制性的发贴限制,只能强化不满,难以缓解矛盾与冲突。

三是及时、有效的政策性信息回应机制。这种政策性回应直接指向特定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中网民的不满表达。当然,这里的政策性回应并不是指要以政策规范的强制方式,对这些不满表达予以严格管制乃至追究责任,而是强调一种公共权力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平等对话机制。在特定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应对活动中,政策性信息的表达不能是居高临下的权力话语,而是围绕网民自由表达尤其是那些具有政策诉求性质的自由表达的信息回应,其中既包括各种信息的解释(如上面提到的行政职能信息和事务信息的公开化),还应当包括相关政府部门目前的应对态度和政策选择取向,让那些持不满态度的网民知道,政府正在为此做努力,这种对话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的随着事态变化的政策讨论过程。

3社会组织化的引导

群居和群体归属意识是人的社会生活本能,在公共政治生活中,组织和组织化则代表了这种群体性生活状态的进一步稳定化。在特定的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中,网民的归属意向有着明显的群体归属特征,表现为聚集式的群体关联,相互之间可能缺乏互动性的讨论或交流。从现实的社会生活角度看,这种聚集式的群体往往是不稳定的、容易解体的群体,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缺乏群体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监督(把群体看作一个整体或集体)的形势下,“群体成员”的评价性表达很容易走向极端、片面和偏激。削弱这种到网络空间寻求或建立群体归属的根本出路,是在现实中提高社会组织化的进程。对于公共管理活动而言,社会组织化的推进,不仅是个管理方式变革或创新的问题,还涉及到管理观念乃至公共意识的转变问题。本来,结社自由是宪法赋予广大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现实的制度运行过程中,在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如民政部门)的管理制度限制下,结社自由的实现仍带有较大的社会成本(如各种登记、注册许可证的条件要求),这无疑限制了人们自由结社的积极性。在公共政治活动中,公共权力的垄断性政治强制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政权组织的高度组织化水平。从公共权力关系(即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角度看,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往往带来公共权力的政治强力地位的相对下降,这可能是公共权力使用者所不愿看到的。只有在民主政治的价值观念导向下,基于广泛参与的公共治理模式,才能在公共权力使用者心理确立相应的政治平等观念,使其认识到公共权力与社会组织权利乃是民主政治和公共治理的一体两面,只有在两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组织化发展以后,才能在实力平等的基础上寻求公共权力关系、公共管理秩序乃至公共政治秩序的和谐与稳定,一旦这个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观念问题解决了,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社会组织化限制的消除也将是水到渠成了。

4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

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主要指向网民评价参与的关怀动机。对于公共管理活动来说,就是利用网络舆论这一浓厚的人文关怀特征,引导、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作为当前社会中最具影响能力的组织主体,公共权力的使用者即公共管理者,不仅要独善其身,(建立并提高其指向公益的行政道德意识),还要肩负起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提升的责任,这也是国家倡导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本有之意。如何利用网络舆论的关怀意向去推动现实的社会道德建设呢?在笔者看来,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引导、推动网络关怀的现实化,让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怀不再停留于网络生活的虚拟空间,直接惠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网络关怀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其低成本和低风险,虚拟的ID代号、简单地敲击键盘甚至仅仅通过鼠标移动的复制与粘贴,几乎不会让人感到个人成本的付出。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失范化与道德行为成本上升基本上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的态势,所以,推动网络关怀现实化的公共管理政策选择,不是推动网络实名、发言审查等方式的直接管制,而是通过降低现实社会中道德行为成本来吸引网络的道德关怀走出虚拟空间,进入更具社会责任后果的现实生活。在这里,除了公共权力主导下的社会道德标准的广泛宣传和灌输以外,最重要的当是对社会不道德行为实施有效的个人成本影响,让不道德行为承担其造成的消极性社会成本,如对政府组织官员,可以通过严格的组织纪律处罚;对社会组织成员,可以把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公共政策化,如严格的社会道德管制(如媒体暴光)、个人的社会信用纪录乃至直接的经济处罚,等等。只有在不道德行为变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社会道德关怀才可能会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常态而降低其成本付出。

总之,以上关于公益取向的公共行政伦理展示、公共安全阀的系统建设、社会组织化的引导以及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均指向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中,可能会对该事件的形成与扩大化起推动作用的网民参与心理干预,干预的主导性思路或逻辑在于心理的疏导,而不是压制。从长远的公共管理形势来看,也只有疏导才是消除危机,消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建设和谐公共管理秩序的应有选择。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秦开凤

作者:杨正联

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论文 篇2:

公共事件中女性大学生网络参与与高校管理的机制分析

摘要: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公共事件发生时,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具体行为,这给高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高校相应的管理机制往往以男生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缺乏对女性大学生相应的心理辅导与对应的管理措施。本文通过数据分析认为,相对于男性大学生,女性大学生的确不善于通过行为与言语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与观点。但是,女性大学生却对公共事件有着同样高的关注度。这需要高校在应对网络带来的管理挑战时对女性大学生应该注重对女性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关键词:女性大学生 网络参与 公共事件 管理机制

高校大学生是当下中国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给高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是,在高校管理政策往往只以男性大学生为管理对象,认为网络的出现对女性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并未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以2011年吉林大学举办的暑期调研中的《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网络参与机制——以吉林省大学生为例》项目调研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分析表明,公共事件中,女性大学生群体的同样受到网络的影响,但与男性大学生有着不同的行为选择。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管理机制应当正式这一事实,加强对网络时代女性大学生管理方式的改革。

一、 网络时代高校管理的挑战

大学生是当下中国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其中,95%以上都是网民,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相对于其他群体,大学生群体对各种政治信息和社会民生问题给予了较高程度的关注。他们往往对于舆论所关注的事件给予较高程度的关注,甚至会身体力行参与其中。如“抵制家乐福”事件的游行,“上海静安大火” 事件的现场哀悼等。另外,高校大学生正在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这使得使得大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获取信息的技术高,且网络使用频繁,对网络社区的参与度较高。而大学期间正式一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最强的时期,所以,网络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 女性大学生网络参与分析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得知,接受调查的男女生比例为50.7:48.4,接近1:1。这个数据通过对对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关注程度与性别的交叉列表分析,女性大学生中有98%表示对公共事件有兴趣,高于男性大学生的94%。但是,仅有11%的女性大学生会通过网络发表评论或呼吁别人关注、参与,相应的,男性大学生中有24%的人会通过网络发表评论或者呼吁别人关注、参与。多数女性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关注止步于“仅点击浏览相关新闻”,比率为8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女性大学生同男性大学生一样会对于公共事件产生兴趣,给予关注。这就说明,网络对公共事件的信息的报道与传播,将同样对女性大学生产生影响。但是,女性大学生却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参与相应的活动。为了印证此数据,可以对问卷中对“当网络上有人就你关心的公共事件发起游行、集会等倡议时,您一般会”一题的回应与男女性别做交叉分析。我们果然发现,“当网络上有人发起你所感兴趣的公共事件的游行或集会时,您会”表示会“相应并积极积极参与”的男性大学生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女性大学生群体的同样受到网络的影响,但却与男性大学生有着不同的行为选择,女性大学生往往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与观点。

三、高校网络管理的对策建议

上述数据分析提醒我们,女性大学生同样受到网络公共事件信息传播的影响,所以,在高校网络管理之中,首先,我们不能再忽视对公共事件中网络对女性大学生的影响,应当有相应的管理与心理辅导机制。其次,我们同样应当注意,女性大学生的关注多处于隐藏状态。也就是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女性大学生不善于表达公共事件对自己带来的影响。这说明,我们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上更应该以心理辅导等软性的管理机制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简介:

刘俊清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10级研究生 山东省泰安市人

潘璐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级研究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作者:刘俊清 潘璐

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论文 篇3:

浅析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现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越来越常见,大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到国家的公共管理现象越来越普遍了。公众网络参与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要形式,是一种对国家公共管理的平等,自由的监督方式增强了人民大众对公共管理监督的力度,从而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网络;参与现状

引言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制度之下,人们大众参加公共管理的方式只是在政府进行政务公开的时候,只能通过传统的媒体进行信息报道和传播,进而导致公众在参与公共管理中面临着许多问题。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很多平台已经能够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简单了,使得网络公众参与变得流行起来,公共网络参与平台能够让政府与人民大众进行更快捷的信息交流。同时,也能够增加对公共管理制度的监督力度,为大众表达利益诉求,并为其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一、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特征

公众网络参与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产物,它具有平等性,快捷性和高效性。首先,公众网络参与的平等性表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公共管理采用的是传统的公众参与模式,一般是由政府向公民传达相应的政治制度,使得公民没有参与政务公开的话语权,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诉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共管理模式开始转变为网络参与的形式在公众网络参与的过程当中,人们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政府发出利益诉求,也可以接收来自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使得公民在进行网络参与的时候就有更多的平等性。

公众网络参与也具有快捷性。与传统的参与模式相比,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加的快捷。当社会上发生一些热点事件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上网就可以查询信息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具有很大的网络理论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接收过程中,进一步地为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基础。公众网络参与也具有高效性。公众网络参与可以让公民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不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使得政府的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升公民寻求利益保护和诉求的时候也更加的有效。

二、公众网络参与的实际内涵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资源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背景之下,提高我国网民的思想素质,让他们参与到公共事物的管理中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这能够帮助实现公民对事情的利益诉求,借助网络平台,可以让人民大众更加直接友好,快速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让公众在公共管理事务当中进行网络参与的主要目标就是为管理提供强有力和正确的公共理论,以提高公民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的提高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的质量。

公众网络参与对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体系当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比如公众在进行网络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容易存在著一些非理性的现象的产生。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为公民发表自身的意见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平台和途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寻求利益和诉求的保护。但是,由于人们的思想素质不同,很容易产生非理性的行为,特别是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非真实性,人们在参与公共管理事务的时候,容易发生不当的行为和言论。有一些人们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可能会用一些较为极端的词语,或者是恶意传播虚构的事件,引发非理性的群体性事件对公共参与的过程带来不良的好负面的影响。

三、进行公众网络参与的方法与措施

(一)引导公众在论坛发表意见

虽然很多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出现政府也相应地推出了网络政治论坛,为广大的公众进行网络参与提供了途径网络参与进行公共管理越来越受到网民的认可和接受,使得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了。目前这个阶段我国居民可以通过微博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各种政策的信息。另外,网民也可以在政府的电子公告栏上对社会的热点事物进行讨论和交流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一些思想,根据相关的研究,其可以发现网民在相关的信息传播平台上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关于政府公共管理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可以从一些较大的交流平台上,还可以发现很多网民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政治信息和意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媒体传播信息显然不具备有相关的能力,因此推动网络公众参与已经成为了目前这个阶段我国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在网络平台收集公众的建议

网络平台在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的速度非常的快传播信息的内容也很大,因此,已经逐步地成为我国网民表达自己思想建议的主要场所,网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对国家的热点事件和国际上的热点事件表达自身的观点,只要公众有时间上网,并且查看到热点事件,就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引起大众的关注,对维护政府公共管理,具有监督的作用。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网民可以非常自由,方便的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政治论坛上进行跟帖。对于一些热点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与评价,同时还能够参与一些政府进行的民意调查和网络投票等能够参与到政务工作中的途径。政府的公共管理部门可以借助这种有效的方式对大众的意见进行采集。由此获得的公众建议将会具有很大的可信度。

结语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在网络中引导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但目前网络公众参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又需要相关的部门,加强对人们发表言论和产生的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从而发挥公众网络参与的最大作用,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杨红.试论政治学公共管理中的公众网络参与[J].改革与开放,2018(24):102-104.

[2]丁雅玲,杨双.公众网络参与政治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J].商,2016(15):50.

[3]李大芳,白庆华,陈志成.公众网络参与与政府回应演化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21):45-47.

作者:杨波

上一篇:电网企业税务管理论文下一篇:独立学院资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