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音乐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教育的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而音乐教育人才的发展,也不再是自我封闭和自我孤立式的教学,通过为学生营造更加宽松而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切实的提升音乐学习的素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学生音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中学生音乐论文 篇1:

浅谈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摘 要】我国为应对人才综合素质需求的变化,对现有教育体制做出了更加深入的改革创新举措,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十分重视的问题。音乐素养是我国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均有着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制约着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高中音乐教育相关工作经验,简单的对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高中教育 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

音乐素养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学生提高音乐学习效果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对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目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中教育更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偏向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从而忽略了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鉴于此,高中教育应当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重视音乐教育,并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作为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基础。

一、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高中学习音乐知识,是其音乐素养形成的基础阶段,良好的音乐素养,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形成优异的音乐学习能力,从而在各类型的乐器学习中游刃有余。同时音乐是人们情感抒发的重要途径,是人们价值观体现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良好的音乐素养,可以帮助其形成音乐审美能力,并且有利于高中学生情感价值观健康发展。另外培养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有助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了解音乐艺术,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使学生在释放内心情感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高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高中学校依旧存在固化的教育理念,将应试教育制度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基础,并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杆。因此多数学校将音乐课作为副科,其课程时间安排极为不合理,在临近考试时间,一些语文、数学等主课还会占用音乐课时间,在这种影响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度以及积极性都不高。一些音乐教师为了尽早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采用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或者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反复训练歌曲的演唱模式,对于乐器演奏也只单一的停留在基础训练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十分忽视,学生被动接受音乐教育,对音乐学习的内涵领会不到[1]。

三、提升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教学模式

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设备,引进先进的教学器械,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固化的教学内容向多层次、立体、动态方向转变,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2]。同时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刺激主观能动性,从而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对形成音乐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阶段喜爱的音乐作品,制作教学课件,要包括创作者的生平、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以及音乐作品创作思路等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使学生积累浓厚的音乐基础文化[3]。

(二)提高审美意识

音乐素养的提升,其基础在于高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作品的鉴赏活动、创作活动以及表演活动中,让学生展示自身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规划音乐教学方案,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音乐创作活动,鼓励各学生自由组成不同的小组,利用学校提供的乐器,创作一首与四季相关的音乐作品,最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集中表演,由学校领导以及音乐教师、其他同学作为评判,鉴赏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这种实践活动,将创作、表演以及鉴赏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音乐综合素养[4]。

(三)重视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之间对音乐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当要重视这一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多元化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素养。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個学生,掌握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要掌握学生对哪些音乐类型有着积极的兴趣,从而深入挖掘不同类型学生的音乐潜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模式,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并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5]。

总而言之,在经济物质条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音乐作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人们所具备的音乐素养要求发生显著的变化。积极分析现阶段高中音乐素养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提升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以此培养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厉孟.创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J]. 艺术科技,2015,(02):237.

[2]陈宁.浅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68.

[3]王伟.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J]. 音乐时空,2014,(01):175.

[4]刁春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J]. 文学教育(中),2012,(01):93.

[5]张蕊.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音乐素养[J]. 北方音乐, 2014(11):120-120.

本文就听说考试的理解与分析,进而切实有效地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提出若干建议。首先狠抓基础,排除听说障碍,其次活用教材,精设语言环境,诱导参与;最后巧用评价,激励成长,从而让学生能轻松应对英语听说考试。

一、“狠”抓基础,排除障碍

1、强化语音、语调。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也是听说训练的关键。在这一阶段,要把重点放在音标、读音规则和朗读技巧上。首先,要掌握每个音标发音的要领及读音规则,进行大量的单词拼读训练,把字母、音标、读音规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然后,把训练扩展到短文的朗读训练上,通过短文朗读训练掌握语调、重音、意群停顿、连续、语速节奏及不完全爆破等朗读技巧。

2、注重阅读,积累词汇。语言技能是综合性的,听力理解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语言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因此,平时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语言背景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掌握词语运用的内涵和外延,在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并在听、说上有了质的飞跃。

二、“活”用教材,规范训练

1、课文模仿朗读。英语模仿朗读,要求考生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尽可能与片断保持一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课文录音跟读是训练听说的有效途径之一,即选取现行教材中的重点段落录音进行强化性的模仿。模仿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调,还要特别注意原声对于句子意群、词汇轻重读的处理。专家们实验发现:一个学生只要能连续跟读模仿十段标准录音,其发音和语音语调则可能出现飞跃性的进步。教学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在反复跟读后,部分单词、句型和习惯用法不用刻意去背就記住了,而且能脱口而出。

2、情景对话,角色表演。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角色表演,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不仅提高他们的说英语的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复述课文。让学生对刚学完的课文进行口头复述,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应对听说考试中“故事复述”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因为学生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他们既要运用所学的词汇、句型等,又要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通过课文复述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同时也促进了听力水平的提高。因为一个学生复述课文的过程,也是其他学生练习听力的过程。课文复述也可以促进知识记忆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发展。因为复述是以已知的语言材料为内容,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语言材料进行再创造,既锻炼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复述时可以先写出关键词或借助辅助手段,如图片、幻灯片、投影、手势等,以增强效果,降低难度。

三、“巧”用评价,激励成长

1、建立学生口语成长有声档案。为了记录每个学生口语成长的“足迹”,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口语成长和测试有声档案。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部MP3,每个月录下自己最满意的朗读、对话或英语歌曲练唱,交给老师批阅,老师仔细听后,做好记录,并且对全班进行反馈。这种有声档案的建立,让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口语成长历程。

2、定期进行英语听说考试。每学期进行两次大型的听说考试,听说考试的内容包含朗读、看图说话、复述、回答问题、口头作文等。其中口头作文难度较大,所以必须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把进步较大的学生录音放给全体学生听,并与前次测试作比较,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成绩的公正性,若个别学生对成绩评定有异议,可重放录音,一起分析。当然,学生的口语成绩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为辅,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的参与和表现,都应作为口语评价的一个方面,只要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作者:苏琳

高中学生音乐论文 篇2:

“互联网+教育”下高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教育的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而音乐教育人才的发展,也不再是自我封闭和自我孤立式的教学,通过为学生营造更加宽松而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切实的提升音乐学习的素养。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价值,并且就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不断提升高中阶段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素质;教育策略

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学生艺术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育。音乐教育的功能远比人们想象得要更加强大,很多人认为,音乐教育只是能够帮助学生暂时的舒缓情绪或愉悦身心,并没有其他实际性的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音乐教育在推动人们全方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所占据的地位,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一方面,拥有相应的音乐素质,能够帮助人们放松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音乐教育还能够唤醒高中阶段学生对于美的发现以及人格素质的培养,是高中阶段教育过程中践行身心以及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三月教育过程中,通过合唱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对不同种类,不同题材音乐的认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素养。再如,一些經典红歌或古风歌曲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通过音乐的途径更好地认知传统文化,但是,如何能够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帮助学生开发更加全面的音乐素质,推动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需要高中阶段音乐教育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利用互联网教学设备帮助学生挖掘作品背景,通过音乐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音乐素质的培养,也是对高中阶段学生品德塑造的过程。很多音乐作品中都含有不同的情绪价值,尤其是在一些立意较为深刻的音乐作品中,还可能会体现出快乐、苦难、怜悯善良等不同情绪色彩,而透过这些情绪色彩的传递,学生也能够体会到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本质,从而有效地提升音乐素质。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采用互联网教学设备,为学生引入本堂课程学习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得学生更加了解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从而透过作品表面深入地挖掘其内涵价值,引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共鸣【1】。

例如,在学习歌曲《红旗飘飘》时,歌曲中“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当这样的歌声响起时,歌曲中震人心弦的节奏以及铿锵有力的唱腔牵动着全体学生的心弦。当学生听完这首歌曲后,能够从歌曲的内容中明确的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可以说,学生的感慨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恰恰是音乐传递情感的力量,而真正优秀的作品能够穿透人们的心灵,直击人们的灵魂,唤醒人们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这首《红旗飘飘》就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采用互联网设备,为学生搜寻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得学生对本首音乐作品的了解更加深入。例如,在鉴赏《二泉映月》这曲目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该作品创作的背景纪录片,从而让学生通过纪录片了解旧时代的黑暗,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愤慨之情,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首曲目悲伤基调的原因。由此一来,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将会更加感叹他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由此可见,音乐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而互联网设备在音乐教育中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内涵价值。

二、通过互联网拓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强大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坦然地面对每一次考试的失败和成功,如果缺乏良好的心理建设,即使是面临再小的上海高中阶段的学生,也会感到困难重重,难以逾越。因此,可以通过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音乐素质强化其心理素质。而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应用互联网中的海量学习资源,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资源的丰富性,通过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使学生拓宽学习眼界,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2】。

例如,在学习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时,这首歌曲节奏铿锵有力并且歌词丰富而饱满,不论是学生在剑上还是在演唱的过程中,都能让学生的身心感受到强大的触动,特别是歌词中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这一句,能够让学生很快地将歌词中的内容带到学习生活中,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以及众多的学习挑战,这首歌能够为学生带来极大的前进动力,在陶冶学生艺术情操的同时,使得学生充满了挑战未来的勇气。而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应用互联网资源搜集与之类似的曲目,如《“热情”钢琴奏鸣曲》、《御风万里》等等铿锵有力并且引人向上的曲目,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加油打气,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高中阶段英语素质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情绪层面,同时,在歌曲技术层面也有所体现。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协调能力以及心肺功能,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训练,使得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在合唱过程中学会团队意识,并且提升自身的音乐技能。

例如,在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时,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合唱小组,通过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这首歌曲的合唱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声部在合唱团队中的任务。与此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够采用正确的音乐技巧与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配合,从而更好地将这首歌曲中热爱祖国的情感表现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素质的培养是一种思维以及品质方面的提升。因此,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注重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在音乐课堂中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加多彩的教学情境,切实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婵.“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8:232.

[2]夏靖涵.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实践研究——调研潍坊一中有感[J].当代音乐,2019,12:67-68.

作者:王海滨

高中学生音乐论文 篇3:

浅谈阿卡贝拉合唱训练对普通高中学生音乐审美素质提升的促进作用

【摘 要】 随着厦门六中的阿卡贝拉合唱团的多场演出,大家都对这种特别的演唱形式非常感兴趣,改变了大家对乐队和合唱的一贯印象,让流行乐坛的劲歌热舞也黯然失色。不少学校的老师同学也开始了阿卡贝拉合唱的训练,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提升,音乐的魅力在校园回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音乐的力量!

【关键词】 音乐  素质  阿卡贝拉  促进

中学阶段是学生蓬勃生长的年龄段,学生充满了旺盛的活力,思维的发展也踏上了快车道,学习能力爆棚,更有主见,善于寻找自己的兴趣方向。阿卡贝拉的流行受到大家的欢迎追逐,校园选拔参加人数空前的多,没有被选上的后悔没有早点学习音乐。经过选拔、训练,我们发现,阿卡贝拉进校园,对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的提升作用明显。

一、音乐理论素养的提升

阿卡贝拉演唱团的人数不宜多,多就意味着配合的难度相应增加,所以在有限的人员限制下,能够通过选拔成为团员的机会就非常难得。学生当中,有音乐基础的,学习过乐器的,音准、音色比较好的可以优先录用。

虽说这些同学有基础,其实远远不够,大多是为考级而学,处于机械模仿、无限练习的状态,何况演奏和演唱是不同的表演形式,更不用说多声部合唱了。通过训练,学生的旋律把握、节奏变化、和声学习、发声技巧、识谱唱谱等方面都有了快速的提升。基礎是第一步,对初步的理论实践知识了解之后,才可以根据队员的自身能力、声音特质进行分工,因材施练。

二、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

中学生的音乐演唱水平基本上接近于小学生,处于模仿阶段,音乐课留给学生的印象就是学会了几首歌,甚至他们对音乐课本的曲目没有兴趣。在手机网络等电子媒体普遍的今天,学生接触的流行音乐的机会多,影像形式的诱惑力远远大于音乐课堂的效果。

阿卡贝拉合唱的新形势接近于音乐团体的组合表演,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所以通过合唱小团体的带动,激发大家学习音乐的热情,拓展到音乐课堂上,演唱课本曲目或者练习音阶、节奏等乐谱基本项目时,也可以融入阿卡贝拉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演唱的综合素养。比如学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时,大部分学生听过,少部分学生还能唱上几句,但是都是主要旋律部分。歌曲学唱之后,学生觉得比较简单,我通过课件出示简谱伴奏版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并问“你们愿意用阿卡贝拉的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吗?”学生们都很积极。班级上有几名参加了阿卡贝拉合唱团的同学,由这些同学分声部配合演唱做示范,这样大部分学生才可以模仿。示范之后,把全班同学进行声部分配,主旋律声部最容易,和声部需要节奏把握准确的同学参加,人声打击的速度要求也简单一点,全班人数多,只能做一些局部的和声,否则太乱就无法协调配合了。

阿卡贝拉进校园,对合唱团员的音乐演唱能力是多方面的综合提升;阿卡贝拉进课堂,对全体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极大的提高,演唱的音准、节奏感的培养、听觉的精准等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三、音乐情感体验的提升

音乐情感的体验首先是学生自我娱乐的需要,这是人类基本的情感需求,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嗯——啊——地自由哼唱,即便是无限的无意义的重复,也能发挥自娱自乐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听过、学过不少歌曲,经常会哼唱,即使忘了歌词也不要紧,只要有几段旋律就足以表达情感。学生在欣赏了精彩的阿卡贝拉合唱节目之后,从喜欢出发,参加合唱团或者在音乐课堂参与阿卡贝拉形式的歌唱,从欣赏者成为演唱者,这是一种成功的愉快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后续动力之源;从被动地上音乐课,到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表达,并通过练习、学唱,把自己的音色、音准、乐感不断提升到新的层次,提高自己的音乐文化修养,促进自我的发展,把音乐融入自己的生活。比如,学习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这一单元,欣赏了《我的祖国》中的《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这两篇作品,感受不同民族乐派的风格,之后补充欣赏《歌唱祖国》《祝福祖国》《祖国颂》等曲目,国家不同,爱国之情一致,学生心中对祖国的关联增加了多维情愫,每当提到祖国,每当国庆节日,这些旋律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荡回响!

四、音乐文化理解的提升

音乐文化的理解是深入音乐灵魂的必要途径,就如同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不了解文章写作的背景和作者,那么文章的主旨就不容易把握准确。阿卡贝拉进校园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丰富了音乐表达形式。既然大家对阿卡贝拉的热情高涨起来了,那么何不趁热打铁,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呢?从阿卡贝拉的前世今生到近代的国外的兴起,再到当前国内的火热潮流,说明了经典的艺术不会消失,只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蝶变新生,真正的伟大不是一味的模仿山寨,而是改革和创新。

音乐文化的理解还关乎到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影响学生演唱的情感表达。比如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的学习,涉及了《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拉骆驼》等曲目的欣赏,那么这些歌曲都体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特色,是一种原生态的美,每一首曲目中表达情感、蕴含的时代因素都是不一样的,乐曲里思乡情、人声叹、希望追求等如果不了解,那只能是只见其形不见其神,当然还可以补充《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黄土高坡》等曲目,更加丰富“花儿”“信天游”艺术形式的外延。通过音乐文化的理解,学生才能真正走进音乐,感受音符的生命力。

总之,借助阿卡贝拉合唱新形势,在校园、在课堂引领音乐学习的热潮,正面引导学生的音乐兴趣方向,丰富校园音乐文化,通过课堂的教学改革,通过合唱团的训练,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必然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廖乃雄.音乐教学法.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 吴军.如何在音乐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沈维琴

上一篇:服务社区工作论文下一篇:学生谈话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