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学生论文

2022-05-1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音乐学院学生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音乐素养;流行音乐;筛选;引导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音乐是人身心健康的营养素,渗透着各种文化内涵,影响着人类生活。在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应是一名设计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探讨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来学习知识,获取知识,提高素养。

第一篇:音乐学院学生论文

让音乐教育有趣 让学生爱上音乐

摘 要:学生们接触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多,可谓“见多识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在音乐教育理念上、内容上、形式上积极借鉴,勇于创新,学会做个有趣的音乐教师,让学生们的音乐课堂有趣起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们从接触音乐开始就体会到音乐的美好,慢慢爱上音乐,慢慢学会欣赏美。

关键词:创新;音乐教育;爱音乐

一、引言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格言,也是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奉为座右铭的警句。无论哪个领域、哪个阶段的教育,其目标都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思考。换言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育内容、方式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对于音乐教育更是如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必须抓住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等特点,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开始,让他们刚接触音乐时,就体会到音乐的美好,慢慢爱上音乐,慢慢学会欣赏美。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类儿童类节目、选秀舞台让学生们接触音乐、表现自我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学会创新,学会做个有趣的音乐教师,做一个自带“磁场”的音乐教师,让学生们的音乐课堂有趣起来、快乐起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们从感受音乐到辨识音乐,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中真正了解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

二、在音乐教育理念上创新,让学生感兴趣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总是被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们都是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这就会导致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受到极大抑制,甚至无法体会到音乐之美。新时期的教师要有新理念,让音乐课堂焕发属于学生们的活力,这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当思考的和努力去做到的。

课前,学经验。在教育理念上,不仅国外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近些年来,国内的很多优秀学者、教师,也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我看过很多教学随笔,发现教学中的真实案例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针对学生“好玩”的特点,增强趣味性教学;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注重律动性教学;针对学生“好奇”的特点,提倡探索性教学;针对学生“变声”的特点,引进竖笛吹奏教学;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考虑进去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有音乐灵性的,就看我们如何激发,如何去引导。以识谱、唱谱这一实例教学来说,很多教师反映是教师教得难,学生学得难,究其原因,就是传统的识谱教学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很少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有的教师就创造出图形谱,让学生们通过可爱的图形来识谱,一下子就把高难度动作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事半功倍。我们完全可以在借鉴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创新运用。因此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征逐步设计适合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趣味教学模式。如教唱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闪烁的小星》一课,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媒介,创设高低起伏的星星排列,引导学生观察星星所在的位置,将高音知识可视化,这样学生学唱起来就有趣多了。

课上,重互动。音乐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它应当不拘泥于安静的纪律,更注重师生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增强课堂活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很多形式的学习方式,比如说、唱、舞蹈、伴奏及情景设计等,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满足他们“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及时地作出评价,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即使学生的回答理论上不是那么正确,也一定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音乐,让学生们在最初的兴趣培养上,感受到的是音乐的魅力,而不是条条框框。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跳到我这里来》一课为例,笔者将整堂课设计为参加一场化装舞会,让学生通过不同目标要求的聆听,去层层递进地感受化妆舞会中舞者、歌手、乐手、观众等角色,学生通过跳舞、演唱、演奏、观看等多种形式去感知音乐,在化装舞会的情境中去学习、探索,在玩、唱、跳、奏、动等活动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后,善总结。教师要养成记教学随笔的习惯,把每一次小发现、小进步,或者是教学中的小遗憾、小挫折都记下来,对之前的工作總结、之后的工作形成参考意见,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提高;只有不断思考,才能找到让学生们爱上音乐的方法。只有快乐、精彩的音乐课堂,才会让更多的学生爱上音乐,才会无愧于这种自由艺术的发扬。

三、在音乐教育内容上创新,让学生充实

加入“流行元素”。“共鸣”,在课堂上的最主要表现是共同话题。现在,儿童节目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甚至有的选秀节目也已经低龄化,学生们的话题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前沿。我发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说起学生们熟悉的电视节目,或者有时聊起明星,立即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把时下最流行的评比方式带入课堂。例如在课堂上开展学生们综合自评、互评的方式,让每个学生既能当演员,也能当评委,又能当观众。在互相评价、其乐融融的气氛中,他们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展示了特长,增强了兴趣;体验了成功,促进了个性发挥,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加入“体验实践”。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种体验实践,同样可以用在音乐教育中。例如,在学雷锋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到敬老院,帮老人们打扫、表演节目、聊天等。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学生们编排节目,合理分配任务,把音乐教学和公益活动有机结合,在活动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助人为乐和坚持不懈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念。通过不同形式的体验,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能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加入“情感教育”。新课标要求:“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原本就属于表达情感的方式,它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能让人产生自由和广阔的想象。一首歌曲或乐曲,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带给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尽相同,但这种美妙的熏陶却是相似的,每个人都从中听出了自己的心情。例如学习《义勇军进行曲》,小学生可能熟悉的只是旋律,往往不会去在意背后的故事,这样对歌曲的理解也会出现误差,感受也不会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讲故事,让大家了解这首歌,激发学生们听音乐的热情。这首歌的情感就是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就是充满力量。知道了这首歌是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写出,学生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歌曲是有生命的,而它的生命就是“情感”,教师的使命就是用情感的魅力感染学生,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引导学生们学会欣赏真正的音乐之美。

四、在音乐教育形式上创新,让学生快乐

让音乐可“看”。《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儿歌已经传唱了几十年,成为我们几辈人童年儿歌的最深记忆。我想,这首歌之所以经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感动了几辈人。所以,音乐的“可看性”,也能够成为教育中的一大特色。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找到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的出处,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自己为音乐设计“可看之点”。学生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巧妙地将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跳、演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繁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让音乐可“玩”。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而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音乐教育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因此,成功的音乐教育,就是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有趣的音乐教师,学会和学生们玩。比如,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们不必像以前那样规矩地坐着,他们可以坐在台阶上,可以坐在地上,还可以站着听。再比如教律动时,教师要摒弃以前的机械式模仿,释放学生们的手脚和大脑,让他们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音乐原来是这么美妙、动听。

让音乐可“演”。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表演,在日常的音乐教育中,教师也可以把可“演”的东西挖掘出来。比如我看到一位教师在教学随笔中记录的《小动物走路》教学,很受启发。他运用了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方式来教这首歌,他为学生们设计了很多动作,让他们一边唱,一边跳,一边演。比如有一个小朋友在模仿小鸭走路时,双手放在嘴边“嘎嘎嘎”叫,屁股还左右扭动,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大笑。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学生們个个猫着腰,迈着小步子轻轻走着,还作出安静的手势提醒伙伴不要说话。教师在这时候恰到好处地对他们进行生活常识教育,让他们知道小声说话、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的礼貌,做一名文明的传播者。这位教师还常常把学生们带出教室,让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表演,学生们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对白,设计了动作造型。在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与生活息息相关,教育的意义在这里凸显了出来。

五、结语

音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常常思考,如何才能让音乐教育更加有趣。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对音乐感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充实和快乐,逐渐地爱上音乐,学会传承美好。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王安国,吴 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锐淼.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李莎莎

第二篇: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音乐素养;流行音乐;

筛选;引导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音乐是人身心健康的营养素,渗透着各种文化内涵,影响着人类生活。在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应是一名设计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探讨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来学习知识,获取知识,提高素养。

一、精心筛选,言传身教

从学生方面来看,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喜欢轻松愉快的流行音乐。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本人在音乐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我选用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符合学生审美情趣的流行音乐作品,如在学唱《歌唱祖国》时,引导学生列举一些歌颂祖国的歌曲《我的中国心》《青藏高原》等,并让学生唱一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爱国情怀。

从教材内容来看,传统教材在某些方面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因此教师应当精选一些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现代流行歌曲,如《青藏高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都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从而使我们的教学不用丝毫说教,就能起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二、正确引导,正面学习

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去辨别。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使得某些音乐作品日趋商品化,再加上音乐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张”,流行音乐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良莠混杂、雅俗交织、扑朔迷离。因此,音乐教育则要立足于这种新的形势,选择恰当的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否则音乐的审美教育目的就难以达到了。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音乐,学生“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在无形中就养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教师引流行歌曲进课堂,不是媚俗地迎合潮流,亦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优秀作品带进课堂,以使学生接触各种风格迥异的流行音乐。这样不仅能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接触多元的音乐方式及信息,而且还能为他们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享受音乐,绝不盲从

新课程改革倡扬学生个性自由、以人为本,这更多地体现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情感需要。课堂上引进流行音乐,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心理,揭开流行音乐的神秘面纱,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其分辨能力,使学生不致于陷入亚健康流行音乐之漩涡。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享受音乐并深入地去了解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味,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我们也可以通过音乐这一途径,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书本上未涉及的知识,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因为一个音乐作品往往都会融入许多不同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思想。但要教育学生不要盲目地追求大众流行的音乐,要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类型,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因为许多流行音乐歌曲的内容不适合中学生,大多数歌曲为情歌,也有些歌曲带有暴力倾向,若是沉迷于歌词内容,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整天听歌也会浪费学生学习的时间。

四、创设情景,增强兴趣

如今的学生对你教我唱的音乐课堂教学感到厌倦,而多姿多彩的音乐活动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体验、感受音乐。如,我在教歌曲《小花伞》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为了让学生在自娱自乐中体会同学间的友谊并亲身体验,首先,我启发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然环境: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雨点;一部分同学围成圆扮演校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让剩下的学生扮演同学。在音乐的伴奏下,有伞的学生把一个个没带伞的学生送回家。音乐在流动,动作也在不断地变化,音乐通过动作溶化入学生的体内,这些事例也经常发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所熟悉,因此学生表演起来更为生动!

学生是多元的个体,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很执着,他们一旦喜欢上一样东西,你很难把他纠正过来,因此我们唯有去引导、去筛选,去把握好学生学习流行音乐的方法与尺度,才能让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吸取养分,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大胆地引入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元素,相信学生会更加喜欢上音乐课,更加懂得欣赏音乐所带来的魅力!

作者:鱼莉莉

第三篇: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

【摘要】伴随我国课程教育变革的逐步发展,音乐鉴赏教学已经是推动学生能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此同时,也是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音乐鉴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鉴赏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这也是音乐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文章是针对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培养,展开的具体探究,并且提出相关建议,为相关人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鉴赏;音乐感知力

音乐鉴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此外,借助音乐鉴赏教学,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上音乐鉴赏课,更不能提高其对音乐的感知力。基于此,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及方法,对于小学音乐鉴赏课的高效开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进行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押韵、音调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在进行音乐鉴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深刻领悟音乐的内涵与博大魅力,因此,需要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对音乐进行感知。

(一)文化的渗透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与音乐紧密关联的不但是情感载体,也是一种文化寄托的表现。由于环境存在的明显差异性,所构成的音乐也是存在差异性的,譬如,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对音乐感受中,感受的不但是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也是顺延情感的引导,掌握与感受音乐中存在的文化。针对这种状况,为有效应用音乐进行教学,掌握音乐自身的技巧,是小学生实施音乐学习的根本,更要重点体验其中存在文化魅力,感知创作人创作古诗的主要原因。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音乐鉴赏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提升学生对音乐感知力。

(二)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鉴赏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并且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结合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而言,音乐会对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形式不同的音乐,会对小学生造成多样的感受,譬如:音调较高、节奏较快的音乐,小学生会体会其中存在的欢乐、高涨的情绪等,有助于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感触,提升对音乐的认知。

二、提升小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具体措施

(一)情景交融,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任何一首音乐都具备自身的特征与文化内涵。音乐是情感的寄托。在小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探究音乐的背景及所表达的情感。借助创作人员情景再现,促使鉴赏人员能够领略音乐的无限魅力,激起小学生音乐感知的积极性。譬如:在鉴赏教学《国歌》时,小学生缺少对曲目所蕴含的情感的认知,不能全面展现出情感。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添加影片播放的步骤,借助再次展现当时人民解放军英勇抗战的画面,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与此同时,向学生陈述《国歌》创作人田汉的创作环境及内心的报复。借助上述环节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对其歌曲内容产生共鸣,以此对音乐产生深层次的感悟。

(二)引发学生联想,感知音乐的文化魅力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想象与联想在音乐作品中存在的重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小学生感悟作品当中体现的意境。在实际的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最应该做的是,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促使学生情感和音乐相互融合为一个整体,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提升音乐感知力。音乐不但是作品精神的寄托,也体现了民族的灵魂,根据这种状况,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譬如:在鉴赏《沂蒙山小调》这部音乐作品时,借助甜美的音乐,使学生融入在创建的课堂气氛当中,学生仿佛身处沂蒙山中,感悟其自然风光、山的秀美、辛勤劳作的人民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合适的指导,使学生闭眼聆听后,能够描述自身眼中产生的景象与感悟,在此根本上,小学生能够使用自身喜爱的方法进行陈述,展现自身对沂蒙山文化的喜爱之情,借助此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体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还能够感受作品当中展现的文化含义,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能力,也能够扩大小学生未来发展的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音乐进行感知与鉴赏是一个整体过程。为提升小学生对音乐鉴赏感知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提升小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积极性,以此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推动音乐鉴赏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要应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使音乐鉴赏教学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要着重提升小学生音乐感知水平与音乐文化水平,以此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钱思瑾.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

[2]张慧.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03).

[3]崔婷.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在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中的作用及措施分析[J].北方音乐,2016,(12).

[4]洪文昊.试分析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路[J].新课程(小学),2015,(11).

作者:马莉

上一篇:土木工程方向论文下一篇:中职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