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程下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積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引入音乐多元文化,优化音乐鉴赏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中音乐课程下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中音乐课程下素质教育论文 篇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政革的意义及其背景

一、 为什么要进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标准》的研制具有怎样的背景?

新世纪,迎来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难度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浪潮,有力地推进着素质教育的进程,实现基础教育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顺利推进。《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依据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的启动、使用,体现新的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像一股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实验区中小学校园,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尚存在着诸多自身发展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如课程定位、性质、理念、目标、内容问题,教学方法、评价方式问题,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等问题。尤其是高中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高中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改革背景下进行的,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和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一大举措。《标准》的研制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和充分吸收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力求超前与创新,在立足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力求面向世界,为完善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推动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我国高中音乐课程的现状如何?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高中音乐课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部分城市的高中开设了音乐课,但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而多数地区不开高中音乐课,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初步建立起了基础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无专人管理音乐教育的状态;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国家统一在高中开设了艺术欣赏课(其中包括音乐学科),从而结束了高中没有音乐教育的局面,随后,颁布了《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使高中音乐课的开课率逐步上升,改变了高中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高中音乐教师队伍逐步壮大,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此外,教材建设、器材配备、教育科研等方面也取得许多成果。这些,都有效地推动了整个高中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存在的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在高中音乐课程中不仅同样存在,而且还面临许多自身体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些问题。其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定位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目前高中开设的并非是音乐课程。现行课程名称为"艺术欣赏课",包括音乐、美术两个学科。课程内容仅为"欣赏",同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内容(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相距甚远。高中与初中、小学阶段音乐教育不能正常衔接,使基础音乐教育无法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2. 学时及开课率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内部和社会方方面面对高中开设音乐课均认识不足,以为高考不考,音乐课在高中就无存在必要,担心占了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中音乐课不仅学时偏少(1996年为36学时,2000年调整为48学时),而且许多学校以各种理由不开课或少开课。从全国来看,开课率不足50%。

3. 应试化倾向

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学校的高中艺术欣赏课变成了音乐特长课、准专业音乐课,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教学内容被随意改动,欣赏内容被声乐、琴法、乐理、视唱练耳等高考音乐加试内容所取代。这种状况不仅与国家开设艺术欣赏课的初衷相悖,偏离了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也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4. 传承式教学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讲解音乐、分析音乐的传承方式进行教学几乎是普遍的做法。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的传承式教学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不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三、 国际上高中音乐课程发展状况怎样?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和音乐教育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纵览近百年的世界音乐教育,我们可以看到突出的两个基本特点:一、反映在音乐教育理念方面,是对人本主义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和确立,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二、表现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则普遍扩展了音乐教学领域,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倡导和关注学习者对音乐本身的感受、体验,强调学习者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也就是说,对音乐的学习应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进行。

德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目标为"培养学生情感"、"美化人的生活",强调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把音乐融入个人的生活世界中,使音乐成为个性的表达方法。对世界音乐教育有着广泛影响的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卡尔·奥尔夫本人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

匈牙利学校音乐教育深受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影响,"让音乐属于每个人"、"音乐将伴随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其重要的教育理念。柯达伊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他指出,对音乐的学习应淡化和抛弃那种功利性的目的,"如果不把音乐当成谋生的手段,那么生活将更加美好"即是其著名的音乐教育箴言。

在前苏联,人本主义音乐教育价值观也被音乐教育界广泛认同,"为了人的发展"成为该国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理念。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不仅反映了一个教育家特有的洞察力和使命感,更是揭示了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阐明了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前苏联的另一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人的精神文明的两大基础,为了取得两者的平衡,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如果缺乏这种平衡,就没有资格称为普通教育。

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在20世纪100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一批为之奋斗和献身的音乐教育家,如被誉为"美国音乐教育之夫"的洛威尔·梅森,担任"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首届主席的菲利普·海登,成功研究《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与开创音乐心理学独立学科的卡尔·西肖尔,著有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音乐教育的《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的詹姆斯-默赛尔和梅布尔-格连等。这些卓越的音乐教育家都是人本主义者,其教育理念均闪烁着"音乐以人的生存意识为中心,反映人的本质,展示人的心态,塑造人格"的思想光辉。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的全国性大规模改革给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本主义思想不断得到强化。其核心价值观为:1.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传达人类间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的精神生活。2.音乐是发展人的美感的重要途径。是理解和联系人与人间的愿望、体验生活的内涵和美的手段。3.音乐能激发人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并为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途径。

在亚洲的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最具人本主义的色彩。他表达这样的理念:"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等性格,他获得一棵美丽的心。"铃木镇一的方法具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内容,但其音乐教育思想对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具有相当的影响。在日本最新颁布的"学校音乐课程框架"中,"领略音乐之美,培养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养成通过音乐体验充实日常生活的习惯和态度"等人本主义目标被明确地列入到学习目的之中。

音乐教学领域与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拓展是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又一趋势。

如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音乐教学领域的变化和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1993年美国政府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这是一项宏伟的教育改革计划,其中有两个重点引起国际音教界的关注:一是该文件把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课程增列为美国普通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大大提升了音乐教育的学校地位;二是该计划提出了一个高质量、高水准的宏伟目标,即要把美国教育办成"世界级"的一流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研制了新的音乐教育国家标准。从这个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学领域又有了新的扩展,充分体现了音乐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1. 创造和表演(歌唱、器乐演奏、即兴和作曲、识谱)

2. 感知和分析(听赏、分析、判断,认识音乐与其他艺术和学科的联系)

3. 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理解西方音乐,理解世界音乐)

如德国:各州都在为一个总的教育目标而致力研制新的课程标准。在新的音乐课程结构中,进一步体现了教学领域的丰富变化,教学内容的多姿多彩:

1.音乐的一般见解(音乐材料、形式、功能,时代与文化背景)

2. 音乐实践领域(音乐要素、创作与表演的方法、情感效果、社会音乐)

3. 各种类型的音乐(创作性音乐、摇滚音乐、通俗音乐、实用性音乐、民间音乐)

日本的高中音乐课程设置为音乐I、音乐II、音乐III,三者为程度与水平的递进关系。其教学领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表现",一个是"鉴赏"。在早期的日本学校音乐教育中,"表现"领域中的"唱歌"一直居于音乐教学的中心地位,并结合歌曲进行识读乐谱的学习。70年代以来,日本中小学音乐课内容有了新的拓展,以竖笛、簧乐器和打击乐为主要形式的器乐教学,以即兴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音乐创造活动为特色的创作教学进入了中小学音乐教学领域,大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也给音乐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下面是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学校音乐课程框架:

1. 表现

(l)感觉音乐并认识音符;

(2)感觉音乐要素,学习音乐表达方式;

(3)掌握演唱、演奏技巧;

(4)创造音乐并表现之;

(5)理解并运用音符、休止符、常用记号和其他音乐教材。

2. 鉴赏

(1)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想像音乐

(2)运用音乐材料

总之,国际上高中音乐教育的空前发展给我国高中音乐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值得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参考。

作者:吴 斌 金亚文

高中音乐课程下素质教育论文 篇2:

关于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探究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積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引入音乐多元文化,优化音乐鉴赏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对策

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应当强化音乐鉴赏教育,强化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借助音乐陶冶情操,进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的目的。和基础知识教育相比,鉴赏教学可谓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立足高中音乐教育,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鉴赏课程。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

所谓音乐鉴赏,即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音乐鉴赏是学习者学习音乐的高级形态,是提高学生音乐品味、审美能力、情感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音乐鉴赏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是音乐成为中小学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教育具有德育的价值,或者说:音乐教育是促进德育的一种手段、工具。而审美教育,则是音乐体现其自身重要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当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领悟能力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身情感的体验和领悟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情感是细腻的,需要学生用心聆听,用心感悟。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鉴赏课程的开展,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情感领悟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重视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情感领悟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当前高中音乐的教学中,音乐鉴赏课程开展现状如何呢?

二、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師对音乐鉴赏课程重视不足

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对音乐鉴赏课程重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是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一些高考科目上,如语文、英语、数学等,导致音乐学科在高中阶段受重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被边缘化的课程地位,使得教师在音乐课程的改革创新方面意识不强,动力不足,而音乐的教育,也因这种应试化的教育思想而停留在了“歌唱”的层面;另一方面,在高中阶段,音乐课程课时安排不足也是常见的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周一节的音乐课程,捉襟见肘的时间安排,使得教师很难有机会在教学之余开展专业化的音乐鉴赏教学,进而导致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缺位的状态普遍存在。

(二)音乐鉴赏课程停留在肤浅的层面

音乐鉴赏,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这种欣赏,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本身的艺术表达形式,还体现在音乐本身蕴含的情感内涵等多方面。高中音乐教师要想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必须积极开展音乐鉴赏课程。而在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音乐鉴赏课程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如让学生感知音乐是悲伤的、是喜悦的,这种浅显的音乐鉴赏形式,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不利于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三、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程

(一)激发学生音乐鉴赏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必经之路。唯有学生对音乐鉴赏具有浓厚的兴趣,方能调动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音乐鉴赏课程效果。那么,高中音乐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优化音乐鉴赏课程的导入形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极其关键的环节。课堂导入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一堂课能否高效进行。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时,应当重视音乐鉴赏的导入,并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在音乐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采取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律动导入法、生活话题导入法等,不同的导入形式,最终都是为“激趣”教学服务。以故事导入法为例,高中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为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首先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导入,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故事讲完之后,教师这才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取得好的音乐鉴赏效果。

由此可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是教师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关键所在。

(二)引入多元音乐文化,夯实学生音乐基础

在音乐的学习中,并非每一个教师、学生都能进行音乐鉴赏。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鉴赏是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音乐鉴赏的过程,对学生音乐知识的广度、深度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引入音乐多元文化,拓展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提高音乐鉴赏课程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奠定基础。在音乐多元文化引入方面,一是应用空间概念;二是应用地域观念。以空间概念的引入为例,如我国的民歌、民乐欣赏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不同地区的民歌作为欣赏课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的民歌有何特点?为何会形成这种特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如山西民歌《走西口》、陕北民歌《兰花花》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少数民族民歌,如侗族民歌等,通过不同文化形态的音乐引入,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音乐视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夯实其音乐基础,全面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效果。

(三)开展专题研讨性的音乐鉴赏课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独有的“品位”,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教师在高中音樂鉴赏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专题研讨性的音乐鉴赏活动,不仅能够充分强化学生在音乐鉴赏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同时,教师通过设置鉴赏、辩论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大胆地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知与理解分享出来,同时学习其他同学、教师的思想和观点,提高自己的音乐品味。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音乐课程中,音乐鉴赏课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强化音乐鉴赏教学,构建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林欢.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3):98,137.

作者:童华唯

高中音乐课程下素质教育论文 篇3:

论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学校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核心素养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意义,探索了高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的现状,最后提出了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方法,希望有助于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 音乐教学 核心素养

一、引言

当前,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学校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而高中音乐教学作为高中课程中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一门学科,音乐教师应当就如何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和研究。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新型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音乐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使核心素养渗透到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中。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其教学内容、方式等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不仅能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能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锻炼自己的音乐思维,切实提升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就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直接效果,同时这些能力也代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可以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目的。研究表明,在心理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音乐疗法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音乐在调节人类情绪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使得音乐的这种作用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能够在授予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音乐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用音乐调节自身情绪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音乐知识运用方式。学生运用音乐调节自身情绪,可以使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三、高中音乐教学核心素养渗透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学校对于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较高的重视度,但是部分学校的学科改革在这一方面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多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其学科能力的培养,这样自然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妨碍其核心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中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其能够了解不同音乐中所传递的不同情感或意志,同时还可以通过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具备音乐核心素养。但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在这一方面的效果并不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高中音乐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存在问题,这就造成音乐学习缺乏层次感,而且系统性不强。另外,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上的方式和方法比较落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并且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中音乐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情况并不好。

四、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方法

1.加快高中音乐课程改革

高中音乐教学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通过改革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当过于注重对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应当注意对其音乐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而且在音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理念的改革,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当作高中音乐教学的一大重点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模式、方法等进行改革,这样才能真正获得音乐课程改革的效果。

另外,在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保证设定的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这一目标相统一,这样才能确保高中音乐教学能够起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效果。除此之外,高中音乐教师应当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设置,增强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时的层次感和系统性,并且引进一些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改革音乐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增强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当中的生活元素

每个音乐作品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有些音乐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有些则富含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一些音乐中蕴含了非常多的生活元素,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独特的生活氣息。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其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形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且启发学生的生活思维,同时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3.开展个性化音乐教学

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并且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型认真学习,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音乐类型则是尽量敷衍,教学效果自然不好,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时候,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比如,为了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让其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

4.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来临,音乐已经呈现了多元化的特色,并且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频繁度不断提升,音乐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在这一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应当注意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同时领会各种不同的音乐魅力和文化魅力,并且在多元音乐文化学习的过程中拓宽其视野,让学生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学会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样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观念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利于提升其音乐核心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学校应当不断加快高中音乐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来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当中的生活元素、开展个性化音乐教学、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等方式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涛.浅探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8,(33):159.

[2]罗云.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2018,(07):52.

[3]李曼曼.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18,(04):101.

[4]关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J].才智,2017,(31):104.

作者:周爱云

上一篇:标杆管理中的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四位一体公共危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