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热带休闲农业发展论文

2022-04-22

摘要:本文从中国所处发展历史方位出发,分析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时代背景,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海南的定位、海南热带农业的实际、海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从强化热带农业科技示范、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中转、贡献中国热带农业模式、促进海南农旅耦合发展和挖掘南海要冲区位优势等方面,提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内外热带休闲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内外热带休闲农业发展论文 篇1:

海口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对策

摘 要 休闲农业是一种发展较快的新型产业。概括了海口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海口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海口市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海口市 ;休闲农业 ;发展现状 ;问题 ;转型升级

分类号 S-9

休闲农业起源于欧美,中国的休闲农业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关于休闲农业的定义较多,不同的研究学者从自身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休闲农业。如卢云亭[1]、郭焕成[2]、段兆麟[3]、成升魁[4]、卿前龙[5]等学者都对休闲农业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目前,普遍认为,休闲农业是以与三农相关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为依托,集生产、销售、观光休闲、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生态保护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而成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产业。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目前有秀英、龙华、琼山和美兰4个区,共辖24个镇、4个农垦农场、2个省属农场。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农业资源呈现多样性,具有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概括出了海口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海口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海口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若干对策。

1 海口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 海口休闲农业需求现状

从1988年海南建省至今,海口城市面貌和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根据海口市2013国民经济统计公报[6]的数据,截止2013年年底,海口市常住人口为217.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5.18万人,城镇化率为76.1%。同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支出继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 855.56元,海口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7%。整体上看,海口居民已经进入小康阶段,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已经能够将更多的钱用于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海口人用于健康、教育、消闲等项支出的费用迅速上升。

除本地居民外,海口还有众多的外地游客(图1),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图2),构成了与国内其他城市休闲农业不太相同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在海口旅游期间,除观光之外,还希望度假休闲。因此,对海口的餐饮休闲、体育休闲及其他的文化休闲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多次来海口的游客,已经转向深度的休闲需求。还有很多候鸟式外地游客,在海口停留期间,对于居住环境、休闲餐饮、文化休闲等有很大需求

1.2 海口休闲农业供给现状

1.2.1 休闲农业点不断增多,布局合理

根据2013年海口统计年鉴的数据,截止2012年,海口有休闲农业园区52家,投入运营的有23家。其中属于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有18家,接待体验者约10万人。在休闲农业景点直接从业的人员有3 000余人,从事与休闲农业相关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约6 000人。海口的24个镇几乎都有乡村休闲点的分布,此外海口还先后推出了2批旅游名村。目前,在海口的西部,有羊山公园、南海休闲农庄、海南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石山文化生态园、海口绿枫庄、火山泉休闲农庄等休闲农业点,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带;在东部有东寨港红树林、演丰镇主题公园、三江凤生香草园、星辉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等,以滨海原生态与特色风味为主;在海口的中部和南部,休闲农业点主要有田心村、红旗本立村,三门坡镇龙鳞村、加乐湖休闲农业产业园、龙联村休闲农业产业园等,中南部以红色体验与生态农业为主。

1.2.2 休闲产品类型多样,吸引力强

海口拥有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因而形成了多样的休闲产品类型。海口的休闲农业产品类型有生态观光型、采摘垂钓型、休闲度假型、科技示范型等。首先是生态观光型,以东寨港红树林最为典型,人们在享受绿色的同时也接受生态教育。其次是采摘垂钓型,以海口绿枫庄场、乡村钓鱼台等为代表,体验性强,吸引了一定的都市客源。第三是休闲度假型,这一类型主要依托田园、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度假农庄,如三门坡龙连休闲农业园、甲子东坡农庄等。第四是科技示范型,如海南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兼具科普教育和欣赏体验功能。

1.2.3 休闲农业节庆活动从无到有,日渐丰富

早在2007年,海口秀英区就举办了首届荔枝文化节。2010年海口举办了第一届荔枝交易会暨荔枝文化节,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成为海口市一张新的名片。荔枝文化节的举办,宣传了海口的永兴、三门坡等荔枝产地,为这些地方的休闲农业进行了很好的广告宣传。除荔枝外,海口还有众多的热带水果,如龙眼、莲雾、火龙果、杨桃、红毛丹等等,其上市时间略有差别,也会有不同规模和程度的采摘和庆祝活动。以荔枝节为首的农业节庆活动,影响力大,互动性强,提升了当地休闲农业的知名度,扩大了休闲农业的客源市场,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休闲农业管理现状

尽管海口市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其起步晚,政府相关管理还不很到位。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出现了“诸如随意处置生活垃圾、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更有随意压低农民用工和农产品价格,侵犯农民利益等经营管理问题;各景点之间独自规划发展,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等”[7]。尽管在2010年海口已成立了海南省首个休闲农业协会,但至今海口休闲农业的行业管理还没有真正进行。对单个的休闲农业企业而言,其经营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海口的休闲农业大多散、弱、小,其经营管理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往往只注重对资源的利用,注重经济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目光,管理行为短视而不专业。

2 海口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客源时间较为集中

客源时间较为集中这一问题几乎是中国休闲农业共性的问题。由于休闲农业的客源主体是城市居民,因此整体上看,休闲农业的客源时间多集中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平时很多休闲农业点几乎无人。尽管很多的休闲农业场所在工作日也进行了一些价格促销,但收效不大。这种客源时间较为集中的现象带来的问题,是休闲农业设施设备在节假日和周末超负荷行,但在淡季却是资源大量闲置。

2.2 休闲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

海口休闲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在前期的休闲农业开发方面缺乏规划,在休闲农业经营中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的项目。海口的休闲农业经营仍然比较单一粗放,游客去不同的休闲农业点,从事的活动大多雷同,多为住宿、打牌、钓鱼等,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当中的娱乐和购物所占比例更是很低。同时,有很多的休闲农业点客人往往当天往返,过夜游客不多。众多周知,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产业”[8]。作为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游憩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目前海口的休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还远远不够。

2.3 从业人员素质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不匹配

纵观海口的休闲农业的经营,多数为农户个体或者乡村组织起来合营的模式,其从业人员都为农民,他们大多数的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尽管主观上他们想把自己的休闲农业做大做强,但客观上由于自身素质的缺陷而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少数由公司独立开发或由公司与农户合营的休闲农业点,在从业人员中虽有一定的非农民,但从整体上来看,他们的素质也不容乐观。由于此类休闲农业经营公司大多规模不大,且地点远离海口的城市中心,难以吸引高学历和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海口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与休闲产业发展严重不匹配,这将成为今后休闲农业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4 休闲农业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海口现有的已投入运营的休闲农业场所中,产品功能较为单一,大多只提供娱乐、餐饮和简单的观光活动。就娱乐而言,每个休闲农业点都有麻将棋牌之类,跟城市的此类场所并无二样。就餐饮而言,多数也比较雷同,没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因此游客去了一家就不会愿意去第二家,同时一般也不会成为回头客。众所周知,休闲农业产品本身是核心吸引力,在产品雷同的情况下,休闲农业企业的吸引力就会下降。这种同质化的产品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更会影响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 促进海口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3.1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休闲农业推进机制

休闲农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对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必须介入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合理布局,科学地编制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人员等方面保障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建立休闲农业的推进机制。其次,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继续推进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扶持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提升海口休闲产业竞争力。第三,要充分利用政府组织和相关协会平台,如海口市农委、海口市休闲农业协会、海口市旅游委等机构,加强横向合作,推进休闲农业产学研的研究,为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参考建议。

3.2 完善休闲产业链,加快休闲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海口的休闲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休闲农业产业链条亟待完善。以海口几个休闲农业场所的荔枝采摘为例,多数场所都是在做荔枝“产后”的产品,如荔枝采摘、荔枝文化节等,但在荔枝的产前和产中阶段的很多环节多被忽视,导致休闲农业产业链条过短。更为重要的是,休闲农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在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例如通过举办与休闲农业相关的节庆活动,带动休闲产品的消费;通过举办民俗文化展示和民俗文化纪念品的开发,进一步保护和推动当地的文化;通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休闲农业在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等。

3.3 从文化和服务入手,提升休闲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海口的休闲农业资源独特而丰富,气候优越,全年可开展休闲农业旅游活动。与国内其他地方的休闲农业发展相比,文化和服务成为海口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短板。从文化方面来看,对乡村的饮食、住宿、交通、建筑、民俗等文化挖掘不够。以海口羊山地区为例,这里的民风古朴,建筑奇特,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周边的休闲农业点却没有很好地发掘这些资源,而是一味地照搬别地的模式,忽略了自身最具有吸引力的核心资源。另外,休闲农业从业人员没能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价值,对于一些习俗甚至认为“土气”而不屑或不愿提及,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主动地传承乡村文化。再从服务来看,由于受从业者素质的影响,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客人的满意度。在旅游服务业整体提升的今天,休闲农业也必须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才能够满足客人的要求。整体而言,海口的休闲农业要想可持续发展,需从文化和服务入手,认真学习,修炼内功,不断提升其软实力,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向前发展。

3.4 加快区域联合,打造琼北休闲农业产业集群

海口市较早提出海口旅游圈概念。2007年海口联合了省内的琼海、文昌、儋州、定安、澄迈和临高以及广东的湛江共8个市县,共建“7+1大琼北旅游联合体”,进一步整合资源及差异发展,提出各地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该区域组织虽然开展了一定的工作,但到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琼北7市县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农业资源,应该进一步突出区域特色,加大资源整合,形成一个集旅游休闲要素于一体的休闲农业集群。政府和区域合作组织应该充分认识到区域联合的重要战略意义,借鉴国内外区域联合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先打造琼北旅游基础设施,整合资源,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促进琼北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另外,以海口为龙头,琼北各市县作为一个整体,要“鼓励企业间联合与协助,构建新型休闲农业企业联盟,形成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的格局,发挥集聚效应”[9]。

参考文献

[1] 卢云亭,刘军萍. 观光农业[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2] 段兆麟. 台南县七股乡龙山村渔村新风貌及休闲渔业[J]. 农业经济管理会讯,2004(4):37-39.

[3] 成升魁,徐增让. 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J]. 旅游学刊,2005,20(5):26-30.

[4] 卿前龙. 休闲产业:概念、范围与统计问题[J]. 旅游学刊,2007,(8):82-85

[5] 戴美琪,游碧竹. 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44-148.

[6] 2013年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aikou.gov.cn/xxgk/szfbjxxgk/tjxx/tjg

b/201402/t20140224_648395.html, 2014-02-24.

[7] 陈 刚. 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2:1-25.

[8] 郭焕成,吕明伟.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经济地理,2008,28(4):640-645

[9] 赵云翔,张永青. 南京休闲农业提档升级的路径选择[J]. 江苏农村经济, 2012(12):64-65.

作者:邵小慧 雷石标 申琳琳

国内外热带休闲农业发展论文 篇2:

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出路

摘要:本文从中国所处发展历史方位出发,分析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时代背景,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海南的定位、海南热带农业的实际、海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从强化热带农业科技示范、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中转、贡献中国热带农业模式、促进海南农旅耦合发展和挖掘南海要冲区位优势等方面,提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海南 热带农业 高效农业 发展战略

*基金项目:中央公益性科研业务专项“热带农业与四大国家战略研究”(No.1630072021004)。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打造成为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农业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立国之本,海南是世界上唯一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的全岛型自贸港,并且海南农业产值长期占GDP的20%左右,这是海南的实际,新的时代背景下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如何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进入新时代,“十四五”规划强调贯彻发展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特点,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农业发展稳中有进,粮食产量连续5年达1.3万亿斤,棉油糖生产保持稳定,果、菜、茶供应充足,生猪生产止降回升。然而,受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和衰退风险等重大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来世界农产品产量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增速降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在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经济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经济全球化面临重大转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大背景下确定并启动的。海南自贸港建设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主题主线,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现代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新发展格局。

(二)构建循环新格局,确保粮食重要副食品安全

2018年以來,受美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趋势加剧,美国、欧盟、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贸易自由化明显加快,传统国际经贸循环明显弱化。中国有14亿人口,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要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国内经济循环越顺畅就越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合作和竞争。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建立在各国基本自给和全球化供给基础上的安全,逆全球化的趋势加之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出口等措施。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产需存在缺口,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产需基本平衡,不存在明显的产需缺口,但存在结构性矛盾。“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海南自贸港建设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实际行动主动承担新兴大国责任的担当,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基础。
二、海南自贸港对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定位

(一)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概况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南省总人口1008.1234万人,其中乡村居住人口400.5251万人,海南人均耕地1.27亩。2020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5532.39亿元,占全国的0.5%,其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3∶20.7∶59.0,农业总产值1135.98亿元,农业总产值长期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左右,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是海南省的传统支柱产业。2019年,海南省热带作物种植1314.5万亩,同比增长0.2%;总产量391.5万吨,同比增长1.9%;总产值298.4亿元,同比减少20.0%。橡胶作为国家战略物资,椰子是海南的象征,槟榔被称为“绿金”,橡胶、椰子、槟榔“三棵树”对海南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有着独特地位。天然橡胶2019年末实有790.4万亩,全年总产值33.8亿元;槟榔年末实有172.8万亩,全年总产值87.8亿元;胡椒年末实有33.5万亩,全年总产值14.6亿元;热带水果年末实有230万亩,全年总产值149.5亿元。海南现有椰林面积50.4万亩,占全国椰子种植面积的99%。在海南,与椰子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从业者有200多万人,2018年椰果产量约2.32亿个,每年省内消费鲜椰果近1.2亿个,出岛销售约1亿个。同年,我国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的毛椰子、椰蓉、冷冻椰浆等原材料折合椰子果共25亿个以上。海南春光、南国集团等椰子加工企业产值过亿的只有7家,海南有200多个椰子产品,总产值200多亿元;而全国的椰子产品研发出260多个,总产值达2000多亿。

(二)海南自贸港对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定位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农业GDP每增加1单位,全部行业GDP就增加约3.4个单位。海南农业产值长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涉农事项主要有: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琼海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即“一中心两区三基地”。这对海南省农业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农业对外开放都提出了很高要求。《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要求,“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就是要突破一批农业领域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中国农业由商品和要素流通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中国新时代农业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

(三)海南农业空间布局规划(2020-2035)

2020-2035年,海南农业空间布局要实现以下目标:保护基础农业空间,优先保护优质农业空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任务,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全岛规划布局六大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牢牢守住1072万亩耕地红线和90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0万亩、产量稳定在29亿斤以上。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水稻生产功能区和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保护,至2035年,本岛林地保有量不低于211万hm2,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1%以上;水土流失率不高于2%;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31 m2以下。

同时,稳定热带农业发展格局,做强做优种植业、优化提升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水产养殖业。提升乡村空间发展质量,优化村庄布局、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乡村风貌、升级乡村产业。统筹规划建设全产业链粮食产业物流园区,推进海南生态储粮与绿色粮油产业园建设,稳妥构建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格局。

(四)海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海南省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宜居乡村。

按照分阶段分区域分梯次推进原则,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优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为底线,打造千亿级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档升级“五基地一区”,加快推动热带特色农产品迭代更新,引进新奇特热带水果新品种50种,做优做强橡胶、槟榔、椰子、沉香、文昌鸡、罗非鱼、金昌鱼、火龙果、芒果、荔枝、咖啡、生猪等十二大品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形成热带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造热带农产品加工、畜禽深加工、储藏、冷链物流和交易中心。建设以天然橡胶、咖啡、槟榔等为主的国际热带弄破交易中心。
三、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出路

(一)强化热带农业科技示范,服务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

科学技術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我国农业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海南全省都处于热区,是中国热带农业科技示范的推广地。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2005—2018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I)增长32.72%,年均增长率为2.20%。其中,技术变化指数(ETI)增长3.03%,年均增长0.23%,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的贡献为10.45%。中国热带农业科研经过几十多年的发展,在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控、加工工艺与装备等方面已进入领跑、并跑共存的新阶段;在南繁育种、热带特色作物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精准施肥与绿色防控、动物疫病防控、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等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在热带作物选育种、加工与分子改性理论等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热带农业是中国与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国家开展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带地区不发达国家居多,贫困和营养不良人口有5亿多人,约占全球8亿多贫困饥饿人口的62.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技术在海南省热带农业中的应用对全球热区具有示范和传播意义。海南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区位优势突出,拥有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等一批国际合作平台,先后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等国际组织和5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关系。要强化海南热带农业科技和智力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示范作用,提高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农业走出去,帮助热带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与世界热区共享中国发展成果。

(二)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中转

自由贸易港是当前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面临重大转折的大背景下确定并启动的,“自由”是它最鲜明的特色,海南自贸港具有地理区位、政策、制度集成创新和营商环境等优势。新设立的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把13个部门的179项投资服务整合,使审批时限、环节缩减近七成。海南省委和省政府把制度集成创新作为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核心,根据自贸港建设早期安排落地和近三年工作重点任务,已制定了18项制度集成创新任务,将有力增强海南对国内外各类企业、人才的吸引力。《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原辅料清单》发布了包括椰子等农产品共169项8位税目商品,进一步释放了政策红利,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引导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向海南集聚,夯实海南实体经济基础,推进自贸港建设。

2004年起,中国农业开始出现贸易逆差,且呈扩大之势,主要热作农产品供求格局将趋向“总量不足、品种分化”;水果也于2018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鲜、干水果及坚果的净进口量由2018年的224万吨增至2019年的348万吨,按人民币计价贸易逆差同比增长63.4%;蔬菜和水产品顺差规模在缩小,进口压力增大。2020年中国GDP超过100万亿元和14亿人对美好生活的强大需求,将驱动热带农产品的深加工发展和进出口中转。海南自贸港实行鼓励类企业实施15%企业所得税、企业进口自用生产设备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超过30%(含)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等政策,加之对标国内国际最高标准规则进行制度集成创新,这些将助力发展海南现代加工业、热带农产品深加工和中转,是海南自贸港农业产业的出路。

(三)创新中国热带农业实践区,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海南是我国面积最大与最典型的湿热带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地”。有非常适宜热带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全国60—70%的热带与亚热带经济作物和农作物品种集中在海南,产量占50%。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已有较强的科技储备,科技创新已进入领跑、并跑共存的新阶段。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应国家战略而生,为国家使命而战,长期扎根海南岛。它作为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火车头,不仅立足海南创新中国热带农业实践,更是科技外交连接世界热区的纽带,海南是中国热带农业国际合作交流的窗口。

世界热区大,面积约53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球39.8%;热区人口35亿,占47.3%。全球共有138个国家和地区处于热带地区,其中,典型热区国家94个,局部热区国家24个,非典型热区国家20个。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向所有志同道合的国家和地区开放,涉及一带一路的热带国家有78个。中国热带农科院以开放的心态面向海内外传播有效的农业种植技术,截至2019年底,共培训来自亚洲、大洋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99个国家4162多名学员的实际技能。截至2019年12月,中国政府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跟签署了197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其中,典型和局部热区国家78个,占比57%。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自然条件相近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两地,有较强的经济发展互补性。中非双边27亿人口,2018年贸易额2000亿美元规模,即反映出市场挖潜空间巨大;还有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地域上涵盖中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16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构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协定,海南热带农业打造的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科技创新的实践区和展示舞台,将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四)促进海南农旅耦合发展,拓展国际旅游消费的物理空间

海南的农业、农村与非热区的对比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对中国广大的非热区人民来说具有无穷的吸引力;中国海南岛对国外游客来说,中国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东方风情和诱人美食具有特别的魅力。农业农村和旅游业天然有耦合性,田园景观、生态环境、农耕文化和村落民居等资源是现代农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农村早期的功能主要是为全社会提供农产品、为工业提供原料和资金积累,改革开放后又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建设用地和富余劳动力。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农业的多种功能和农村的多元价值开始彰显。城乡统筹发展,信息技术、交通物流等支撑条件的日益完善,农村的生态、居住、文化等功能得到发掘,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共享农庄和康养农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业休闲园、森林乡村等新的载体推陈出新,海南要充分把握农业农村和旅游业均呈现多元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农旅产业系统融合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打造100个特色产业小镇、1000个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为快速增长的游客提供了广阔天地,拓展了传统景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物理空间,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传播了热带农业农村的魅力。海南的椰风海韵就是金山银山,农旅融合发展不仅是农业绿色发展之路,也将拓展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物理空间,铸就海南自贸港独具魅力的品牌。

(五)挖掘南海要冲区位优势,扩大热带农产品大宗服务贸易

海南是南海要冲,而南海扼守两洋交汇地带,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海上走廊,多条国际海运航线和航空运输线必经之地。海南自贸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支持洋浦港吸引国内外货源,发展国际中转运输业务,培育其成为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就是对区位优势的挖掘。海南自贸港开放第一至第七航权加持免税航油政策,西部陆海新通道将聚集中国的重庆、四川、青海、贵州、广西、粤西、海南7个省、直辖市和地区以及越南的货物,货物集聚、航线加密、运费降低使海南将成为国际集装箱主航线上的新支点,辐射带动琼州海峡两岸、北部湾、泛南海经济圈等三大经济区域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经济扩大开放和进出口服务作出贡献。把海南岛的区位优势转化为自贸港物流体系优势,拓宽海南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和世界的运输通道,形成了更密集的国际班轮航线网络,将为扩大热带农产品大宗服务贸易提供条件。

海南自贸港将围绕全球化和自由化的特点,着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美国家的农业贸易和投资合作,通过建设农业合作示范区、开展技术贸易等多种方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升这些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和稳定地向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能力。海南要着力挖掘自己的区位优势,扩大热带农产品大宗服务贸易,着力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逐步提高對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关键节点的掌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东,吴湾,魏艳,等.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背景下海南新兴旅游消费的设计与实现[J].当代经济,2020(6):70-75.

[2]韩昕儒,张玉梅,胡向东.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R].http:// caas.cn/xwzx/tpxw/304389.html

[3]刘慧.中国将面临缺粮?经济日报:供需并无缺口,有能力端牢饭碗[N].经济日报,2020-11-01.

[4]康景林,张晓华.椰子、槟榔、橡胶——三棵树下有黄金[N].http:// www.hinews.cn/news/system/2019/11/ 26/032223376.shtml?wscckey= 27934e479cfa5677_1585904791

[5]赵清源.中国人如何端牢自己的饭碗[J].时代邮刊,2020(20):18-21.

[6]赵鹏.海南推进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N].人民日报,2020-10-28,第七版.

[7]叶兴庆,程郁,赵俊超,等.“十四五”时期的乡村振兴:趋势判断、总体思路与保障机制[J].农村经济,2020(9):1-9.

[8]李玉萍,梁伟红,刘燕群,等.中国热带地区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责任编辑:欣文

作者:张海东 王俊峰 尹峰 黄艳

国内外热带休闲农业发展论文 篇3:

休闲农业旅游新闻宣传的实践与探讨

摘 要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阐述新闻宣传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做好休闲农业新闻宣传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新闻宣传 ;休闲农业 ;实践 ;探讨

Key words propagation ; leisure agriculture ; practice ; investigation

旅游新闻是对旅游业领域和涉及旅游活动有关行业新近发现和发生事实的报道。景点的鲜明形象、文化内涵及知名度直接关联着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一些规模不大的,或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更需要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人民生活富裕了,想走出家门、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迫切需要从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获得更多的有关旅游业的信息,得到旅游的指导。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加大和加重旅游报道的分量。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

随着旅游景区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同一区域内往往存在数个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如湛江市的三岭山森林公园、湖光岩风景区和南亚热带植物园,这些景区在资源和项目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更强化了景区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在此情况下,旅游新闻能突出强调本景区所具有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个性差异。例如三岭山森林公园以森林游为主,湖光岩以火山地质公园为主,南亚热带植物园则以欣赏植物的多样性为主。将景区个性特征传给市场受众的过程就构成了景区的市场营销,而市场营销同样离不开旅游新闻宣传对旅游产品的推介[2]。

由于景区旅游产品与一般商品在消费方式上存在差异,即旅游者必须要到旅游产品的生产地才能发生消费行为,因此,景区的营销信息系统就成为景区发展的重要平台,它担负着景区形象塑造、需求态势分析、产品营销推广的职责。营销信息系统也应该包括旅游新闻宣传[2]。

1 旅游新闻宣传实践

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壮大,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亚所”)新闻宣传力量逐渐加强壮大。2006年起,南亚所有了专门的新闻报道人员和信息中心,建立了信息网站和新闻发布平台。近几年,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经营日益扩大,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持续深入,给新闻宣传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新闻宣传报道量逐渐增加,对外影响力日愈扩大。2013年仅所网站刊载新闻稿件就达到123篇。

南亚所不但充分办好自己的网站,还充分运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网站及地方新闻网,如“图读湛江”、“湛江新闻网”、“湛江晚报”、“湛江日报”、“湛江广播电台”、“湛江农业信息港”、“中国热带农业信息网”等及时报道所里的科研工作与休闲农业旅游活动消息,2013年全年有383篇次稿件被新闻媒体报道。

1.1 报道基地规划建设,描绘美好的蓝图

如“南亚热作科研创新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准实施”、“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将在湛江新建五个科研基地”和“热作科研创新基地详细规划方案近日评审”等。

1.2 报道新品种、新成果,为休闲农业提供新鲜素材

如“南亚116号澳洲坚果通过品种鉴定”、“南亚所让‘世界坚果之王’又添新军”、“南亚所‘热农2号’芒果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热农1号’芒果通过全国热作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评审”和“南亚所瓜实蝇综合防控技术项目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等。

1.3 报道湛江市中小学生进植物园开展科普游活动

如“绿茵细雨让少先队旗飘扬在植物大观园里”、“植物园里动手制书签”、“学生春游进高潮 植物园昨迎四千师生”、“茂名千名师生春游南亚热带植物园”、“春游植物园 亲手烤美食”、“春天,孩子们走进绿色大观园”、“秋游植物园 围炉品烧烤”、“正值秋冬湛江繁花开 育才师生郊游好惬意”和“昨日是秋分 秋游植物园”等。

1.4 报道休闲旅游活动,扩大休闲旅游的影响

如“湛江南亚奇园国庆受自驾游青睐”、“银沙论坛组织植物园亲子游活动受梁志鹏副市长夸奖”、“植物园装扮景点迎接春节自驾游”、“南亚所美化环境迎新年”、“迎新年万盆鲜花装扮南亚所霸王棕大道”、“国庆休闲体验 不妨到植物园去‘偷’一回菜”、“一片十字架树叶一份祝愿”、“湖南山东朋友慕名来湛品赏水果”、“新春到郊外探绿”、“兔年新春佳节新玩法:体验休闲农艺之乐”、“国庆节郊游 三岁娃爱上钓鱼”、“国庆假期 万人游园赏绿”和“潘那生率队考察‘南亚所’新型绿化树种”等。

1.5 报道物象景色变化,吸引游客进园游览

如“黄花风铃赶在春节里竞艳开放”、“美人树花开姹紫嫣红”、“现代版贝叶王爷轰然倒下要美人陪葬”、“奇异芒果长‘兔耳’”和“哺育‘毒树’成林 终将‘毒物’成园”等。

1.6 报道植物文化系列,丰富植物旅游文化建设

如“植物园数珍19:台湾栾树让港城尽显秋意”、“植物园数珍18:霜降梨花悄悄开 含香小云朵朵飘”和“植物园数珍17:好闺女黄花风铃”等。

南亚所新闻骨干和科技人员发挥地方网站“图读湛江”平民化、通俗化、浏览大的优势,积极投稿,成为“图读湛江”网站最早加入的特约摄影师;通过多年的采写新闻稿件,在该网站采写新闻500篇,现在已成为该网站的骨干力量和编辑;其中报道南亚热带植物园稿件200篇以上,已经把该网站建设成为宣传单位休闲农业旅游的阵地和坚强堡垒。新闻骨干还连续多年被评为该网站“十佳特约摄影师”称号,最近还荣获“图读湛江”2012年度优秀通讯员二等奖。

2 几点体会

2.1 多观察、多采写

新闻报道骨干要提高新闻敏感力和观察力,多观察、多动手。许多新闻都是在时常工作生活中发现采集而来,没有过多的刻意采访。善于拍摄和运用图片,做到图文并茂,增强效果。全部采写的新闻稿件都是图片新闻,鲜活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貌,也给历史档案留下形象的活动场面。

2.2 新技术、新手段

善于使用数码相机新科技发展的技术手段,拍摄采写新闻稿件。随着数码相机的快速更新换代,时刻关注新一代数码相机的新功能,新技术的出现,将新功能,新技术为我所用,提高图片拍摄效果,提高新闻报道宣传效果。运用图片后期处理软件,增强图片效果和画面的色彩,突出宣传形象,达到应有效果。

2.3 多平台、大效果

善于运用网络网站平台,将新闻稿件多方位投放,扩大宣传效果。单位里和社会上的各个网站平台,让所内外,省内外,国内外都能便利地浏览到南亚所的休闲农业旅游新闻宣传。

2.4 勤学习、勤采风

积极争取机会参加所内外新闻培训和讲座。在立足自学的同时,也要积极争取机会外出学习,参加培训班,不断提高自己;积极参加地方网站组织的采风活动,扩大知识面;通过参与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与网站编辑部建立信誉度,建立感情交流。

3 探讨

3.1 旅游新闻史是展示休闲农业的窗口

宣传工作是党的喉舌,更是外界了解休闲农业的窗口,宣传工作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必须坚持正确的正面宣传。因此,建立有组织的、趋于合理的审稿制度,保障了宣传报道的正确性。

3.2 宣传报道手段、工具要与时俱进

时代的进步,如今的宣传手段完全电子化,设备器材的更新换代日趋快速,运用最新的科技设备,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宣传效果。如索尼数码相机新具备的全景扫描功能,让人们拍宽景观图片,不再需笨重和昂贵的广角镜头,只要缓慢地用相机扫描即可得到宽幅景观图片。如何建立项目,申报项目,解决购买器材资金,是新形势下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

3.3 科技人员要提升媒介素养

过去科技人员仅掌握好自己从事的研究知识就行了,随着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在从事科技服务、科技推广工作之后,还要亲自对开展的服务工作进行报道。开展对科技人员进行新闻采写与新闻摄影技巧进行培训,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3.4 专职人员要掌握媒介新技能

学习新的网络传输技术,是快捷交流信息,快投稿件所必须掌握的新技术。如今,3G手机的出现,Wi-Fi功能在数码相机的出现,不但让信息传输更便利,也让新闻采集更便利,如何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将新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新闻采写中,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新问题。新闻骨干肩负着本单位的网站管理与编辑,学习掌握必要的网站管理知识,也是新闻工作者要面对的问题。

3.5 以网络为宣传阵地

现在单位网站一般都是通过租赁空间建立在别人的服务器下面的小网站。以南亚所网站为例,往往因租的网络空间较小,每次登载的新闻,只能上传较小的图片,数量也较少,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建立起网络宣传平台,开放网络宣传阵地。

参考文献

[1] 旅游新闻[EB/OL].[2013-12-07].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7053.html.

[2] 马 勇,李 玺. 旅游景区管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作者:张莉 陈佳瑛 冯文星

上一篇:翻译硕士教育的统计分析论文下一篇:融入成人教育的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