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生产管理升级研究论文

2022-04-24

2012年,张小虞就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2012年9月1日下午3时,天津泰达酒店一层咖啡厅,这位中国汽车界符号性人物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的独家访谈。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企生产管理升级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企生产管理升级研究论文 篇1: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促进东北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东北国有企业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对东北经济现阶段发展现状从人才流失、粗放式发展与资源环境以及东北地区转型升级动力等问题从产业和企业层面剖析东北经济增长速度不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东北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降为中高速增长,然而与此同时东北经济下滑过分突兀,从前期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分析,属于需求拉动不足,对应的便是产能过剩,对于需求不足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仅仅依靠需求侧改革只能在短期缓解经济发展现状,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要想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应该从劳动力素质、资本技术创新等供给角度进行改革,促使东北经济转型升级,达到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目标。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看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原来粗放式发展向依靠技术创新拉动的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仅靠宏观需求政策不能解决潜在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针对总需求宏观经济政策既不能全面收缩也不能全面扩张,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可以控制通货膨胀在一定的水平内,但是会减少需求不能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会使需求加大,缓解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但是将无法遏制通胀加剧。因此在现行经济双重压力下,需求侧速进对经济振兴有严重的局限性,因此在东北经济振兴治理能力方面应侧重从供给因素来对企业转型升级进行分析研究。

供给侧结构改革所分析的对象是生产者和劳动者,相对于需求侧所针对的消费者和购买者,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控方式和传导机制不同,不能通过常规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显现引导,更需要一种制度,来使市场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协调性提升,如果协调不好,将导致国有企业决策制定时容易受到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性干预,主导国有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权力,将市场机制所形成的公平竞争秩序打破导致出现市场失灵这一经济现象,市场失灵必然导致民间资本投资减少,市场缺少活力,导致经济进一步下滑。在构建新制度体系下,东北国有制造企业在供给侧结构调整下进行转型升级,可从供给的四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二、供给侧改革对东北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在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下,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下,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财政收入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等环境下,东北制造业建厂时间久,沉淀成本巨大,归属有国有企业相对其他地区占比高,在全球化发展的现在,如果不转型掌握科技核心技术,企业发展就没有出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应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整,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增强持续有效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劳动力素质,扶持企业自主研发,鼓励创新,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及产业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全面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东北制造业加大创新投入指向高定位发展方向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转变传统观念,从宏观层面来理性认识技术创新、人才流动、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既要从供给角度适应日益变化的新要求,也要从需求角度考虑当前市场环节出现的新变化,清醒认识东北制造业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东北经济现状,利用东北现有的优势资源,将资源禀赋合理优化配置,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固有的物资、人力资源优势,激发企业经营斗志,在增强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不单单东北所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产能过剩,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大区,其问题更为突出,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带动下,应深刻总结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制造业发展模式,产品生产现状等一系列问题,从产业结构中观层面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微观层面全面深入研究实际情况,找到阻碍经济发展屏障,摒弃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研发、企业现代化管理方面下功夫,将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在各方领导的号召下推动产品生产、结构调整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改革与创新。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东北经济结构优化发展

东三省经济均处于下行阶段,但不同省份其经济结构是不同的,如相对于辽宁省和吉林省,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占比高达17%,农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可将农产品向深加工领域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就是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就经济发展全局来看,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问题,相对于南方经济发达省份,东北官场风气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一现象,在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下,应通过体制机制转变来解决自身经济转型发展的难题。

积极培育创新创业园区,推动东北经济新一轮振兴,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产业园区,其产生的创新外部性带动周边城市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如作为鞍山的支柱产业,鞍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鞍山经济增长,鞍钢经济效益直接影响鞍山的经济增长水平。

三、东北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吸引及留住人才能力有所下降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不断加深,企业的竞争其核心便是人才的竞争,吸引而来的外资投资企业,进入中国首先便是高薪聘请核心管理及技术人才,从现有企业中争夺成熟人才。随着市场开放度的增加,以及“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量进入,企业竞争加剧,都以优厚的條件挖掘人才,又由于国有企业在治理能力方面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国有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等人才重视及利用程度不够,而往往是这些人,更切实的接触到一线工作环境,对自身负责领域有独特的见解,从而限制了人才效能的发挥,造成骨干人才流失,这一现象在调研的几个企业中均有遇到过。

2.东北老工业基地粗放式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

东北经济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源于自然禀赋,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其自然禀赋优势也渐渐减弱,资源消耗高,利用率并没有随之提升,环境污染也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同期崛起,据2015年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有1/3的城市属于重度污染,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污染。东北属于老工业基地,一方面由于沉淀成本的巨大,落后产能使工业生产的能源效率难以提高,造成的高耗能高污染便是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产特征来看,其對非清洁能源有相对较大的依赖性,即使国家推动科技环保政策,但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消耗之间还是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因此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是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解决的问题。

3.科技创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支撑不足

东北地区高校及研究院所众多,由于科研人员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多大限于实验室进行先关的技术创新,与企业所需研究项目出现脱节现象,而部分可应用实践的实验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转化程度较低,这不仅仅只是东北现象;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信息产业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极大的促进了制造业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信息化技术在推动整个生产体系信息化运作方面与发达制造强国如德国、美国、日本等还存在很大差距,相当多的企业尚没有掌握与信息化相关的核心技术,科技创新程度不高,对国外先进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从供给结构来看,应着重从创新层面进行改革,若不在创新驱动下提升效率,提升企业内部及产业间的转型升级,强行刺激经济发展只能是刺激劣质抵消的过剩产能,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萧条,不能达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借鉴学者黄群慧的观点从二个层面来分析产生的根源,一是政府层面,一是企业层面。

政府层面从产业结构和体制机制来看,相对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占比过大,在工业内部来看重工业占比过高,国有工业企业总的投资额在增加,而经济效益在下滑,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过低,同时服务业占比低,据最新数据显示第三产业金融相关产业利润占比高达50%,这从一定程度上找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原因。另外是体制机制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占比过高,对经济活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东北三省政府所营造的营商环境不够,导致充满经济创新活力的民企发育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企业层面来看,有些国企的官本位现象严重,靠等,等国家政策补贴等,导致进取、创新等企业家该有的精神匮乏,国有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问题,直接削弱了企业的竞争意识和核心竞争力,使产品质量的提升速度低于民企提升速度,降低了国企的创新活力,导致企业整体缺乏活力。

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东北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全面深化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要举措应从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着手,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指政府层面同样企业层面也亟待提升。

1.制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对策

东北老工业基地应成立战略专家委员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及专业委员会,构建人才培育体系。在引进人才方面,企业不应该倾向注重学历,学历只能在一定程度和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是应该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分析,实现人才引进的综合性。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积极性,建立人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还可以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整体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需要全面建设企业的薪酬福利机制,使其达到激励效应最大化。

2.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激励全厂创新

加大创新投入支持力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培养具有高度自主研发能力的科研人员,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加强各种汽轮机设备改造,新技术、新设计结构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开发研究,使汽轮机设备的技术调整有重大突破,二是加强生产技术的创新改进包括制造技术、生产管理以及市场营销方面,以期在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开拓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同时,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趋势,加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公司智能化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3.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下,加快转型升级

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整体不强,在信息化时代,在人类需要日益多样化的现代,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带动企业的发展,而哈汽在创新方面存在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障碍,这对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形成了阻力。哈汽属于大型国有企业,其固定资产雄厚,若考虑跨行业转型其沉淀成本太高,因此可以从企业内部的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三个方面考虑企业的升级问题,功能升级即放弃落后功能增加产品的新功能,产品升级可以从增加企业新产品或促进企业新产品的销售,在保持市场份额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产品单价,进而提高企业盈利。

参考文献:

[1]金碚,吕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1(2):5-15.

[2]刘伟.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管理世界,2016(7):1-9.

[3]毛泽,朱军,卜鹏楼.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下辽宁转型升级研究(上)[J].辽宁经济,2015(10):10-16.

作者:孙元昊 周晨慧

民企生产管理升级研究论文 篇2:

一段未曾发表的访谈

2012年,张小虞就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012年9月1日下午3时,天津泰达酒店一层咖啡厅,这位中国汽车界符号性人物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的独家访谈。

在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他为我们详细解构中国汽车60年产业图景及未来航向,其内容几乎涉及当下汽车产业所有热点问题——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以及他的汽车情结等。

他的一些观点未必我们都同意,但是《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他都是发自肺腑,值得深入思考。以下为那次访谈节录。

关于合资与自主路线

《汽车商业评论》:作为中国汽车市场60年风云变幻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您如何看中国汽车这60年的发展?

张小虞:按照改革开放的深化,这60年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53年到1978年,是计划经济时代,奠定了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基础。第二个阶段从1980年到2000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从小到大的过程。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中国汽车由大向强的发展过程。

从这个意义看,1953年我们从零开始,到1978年汽车产量达14.9万辆,2000年是200万辆,之后快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国。此过程中,汽车工业发展正好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200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年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过去我们没有考虑汽车作为家庭用车。

中国第一个汽车合资公司是北京吉普。

同一年(1984年)成立了3个合资企业: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和广州标致。

用合资方式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技术水平,这是过去30年中国汽车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您认为合资给中国汽车业究竟带来了什么?

关键是新技术,也带来资金和管理人才。

这是“得”到的东西,我们有没有失去什么?

从历史看,得大大地大于失。我们没有失去什么。真的。就像改革开放一样,你能讲开放使中国失去了什么?成绩是主要的。我们从不会造轿车到会造轿车;从原来落后生产管理方式到先进生产方式;从没有掌握关键技术到开始掌握部分关键技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靠改革和开放两个轮子推动。企业一方面改革,一方面开放,这是两个推动力。

再来看自主品牌路线,现在有很多反思的舆论,您怎么看自主品牌现有水平?

总体讲,我们已完成一般的消化吸收,正走向自主创新路子。这里面商用车基础较好,所以路子较短,走得较快。商用车里自主品牌占85%绝对份额,大街上看到的公共汽车、旅行客车和载货汽车,绝大部分都是自主品牌。自主乘用车市场份额几乎从零开始,到现在约占40%多,最高时达到46%。自主轿车是29%,现在下滑到26%。

当年孟(少农)老爷子说过一句话,做卡车是小学生水平,做轿车才是大学生水平。

这是单纯从制造技术角度讲的。其实重型卡车的技术比轿车还复杂,因为它的工作环境更恶劣。

但两年前就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自主品牌到了最危险时刻。您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是。现在是较劲和关键时候,就看怎么坚持。如果把2000年视为一个分界点,“上海牌”已不存在,天津夏利加上红旗不到4万辆,而轿车产量是60万辆,只占4%。2000年后吉利、奇瑞、中华等品牌才开始加入。

所以,轿车真正对内开放,对民营企业和新兴企业敞开大门,是2000年后的事。当时走的是技贸结合路线。最典型的就是奥迪,我们需要高档轿车,跟奥迪公司谈,最后确定3年累计购买5000辆。

也就是一汽-大众的3万辆先导工程项目。

对。那时奥迪就把全套模具,包括图纸提供给我们。实际上捷达也是技贸结合路子,我们购买大众汽车在美国威斯木兰工厂的二手设备和成熟技术,但二手设备不具备生产捷达3的条件,而发动机是先进的,所以叫捷达2.5(第二代整车,第三代发动机)。当时搞轿车,一是没钱,二是没技术,而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迅速发展的市场。

这时您在做什么?

我在中汽总公司。1978年我到机械部汽车局,1983年中汽总公司成立,我就过去了。

关于行业管理机构变革

《汽车商业评论》:据我所知,汽车行业机构改革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张小虞:那时候是政府管理。中央讲要搞几个全国性大公司,即托拉斯,共成立了6个公司。

托拉斯在“文革”前也搞过。

在1 964年。这是汽车行业第一次大变革。在原汽车局基础上筹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并借鉴国外经验,组建汽车工业托拉斯。接收38家地方汽车企业和37家中央直属汽车企业共计75家,下设长春、北京、重庆、南京等四个汽车分公司,一个轴承制造专业公司,济南和武汉3个汽车制造总厂等。

两年后,受文化大革命冲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被撤销,但在军管会下没立汽车组。1978年拨乱反正,恢复一机部建制,设立汽车总局。

1980年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成立,同年更名为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归口管理机械工业。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下设立汽车行业调整规划协调小组,批准成立以工业城市、工业基地为依托,以生产同类车型骨干企业为基础的汽车联营公司,东风、南京、重型、解放、京津冀和上海六个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以及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联营公司诞生。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运行到1988年撤销,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1993年,机械电子部拆为机械部和电子部。1998年机械工业部撤销。

这时企业有不同意见吗?

没有。赵紫阳主持工作时,认为中汽公司有垄断,不能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便在1978年提出不要搞实体,撤销中汽公司,同时批示其他公司也照此办理,但最后只有汽车这样做。

撤销中汽公司还有个原因,一汽、二汽闹独立。他们闹独立也很正常,因为汽车管得太死,每生产一辆车,都要国家定计划,精确到零,甚至5万块钱的设备和固定资产购置都要拿到北京批示。

的确管得太死。

没有严密计划,国家不给你材料,不给材料你就没法生产。即使你生产出来,也上不了户口,到交通部门登不了记。即使能登记,到石油部门也拿不到油本。我记得那时有种说法,对汽车生产要像计划生育一样管起来。

过去解放牌卡车卖价2.5万元,配套件统一,一汽生产汽车,但金属材料和零部件如果不列计划也拿不到。

这是谁说的?

一位国务院领导。这时有了第一个汽车目录。过去完全靠计划经济,现在如果汽车市场有需要,允许大家都生产。赵紫阳也做了批示:允许多生产汽车。这样汽车行业逐渐由指令性计划变成指导计划,从严格而且严密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真正在党章里明确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才迎来2000年后的大发展。然后消费结构升级,从原来的衣食住行上升为住和行,成为消费新领域。

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是何时明确的?

1985年第七个五年计划,当时只提了一个支柱产业,就是汽车。但有个前提,为适应交通运输的发展,要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主要是为了交通运输需要,全国开始修高速公路。轿车还很少。

业界有争论吗?

没有。认识比较一致,也是比照国外经验。到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提了五个支柱产业:机械、电子、化工、汽车,然后是建筑业。五个支柱产业给了两个任务: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2000年第十个五年计划是大转折,明确鼓励计算机和轿车进入家庭。这些我都亲身经历过。

轿车要不要进入家庭,倒引起了一场空前大讨论。

1985年开始讨论,并形成逻辑:作为支柱产业,汽车肯定要大发展;汽车要大发展,轿车必须进入家庭,不能靠公款消费。这场讨论持续了四五年。杂音很多。正好上海和通用谈合资,要引进别克GL8。很多人认为它是豪华车,不符合中国国情,导致中央迟迟不批。

不是因为有南方项目而没批吗?

两回事。南方项目原则上已经批准,最后没跟奔驰谈下合资。

关于民企和合资续签

《汽车商业评论》:我们再来看民营企业。有人说未来汽车发展民企可能更有戏。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张小虞:如果国家体制不改,应该存在三种模式: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但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企里有合资;民企里也有合资;国企跟民企还有合资,如广汽吉奥。

汽车资本结构呈多元化。有上市公司,有的部分上市,有的整体上市,很复杂。你说上市公司算国企还是民企?它是社会资本,被国有控股。举个例子,北汽福田既有北汽集团股份,有企业股份,有社会流通股,还有经营者股份,你说它算什么?只能说是一个现代股份公司。

在相当一个变革时期,汽车结构呈多元化。资本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既进口,也出口;技术多元化,既引进技术,也输出技术;此外,人才也多元化。

十七大报告里,总书记最后讲的那段话非常深刻:完善一个社会制度,逐步南初级阶段走向比较发达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

有观点认为,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常受限于体制和政策。

这话不客观。政策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并没有歧视(他们)。但必须承认,民营企业是后起之秀。他们希望能同等对待,但有的政策没办法,由资产所有制决定。如有些国家拨款或者政策,确实存在细节问题。

后起者往往弱小,而国家是扶大扶强。以政府采购为例,结果显示似乎偏重于大企业。人之常情。国家政策允许他干就是公平,市场上大家都公平。

奇瑞和吉利刚进入汽车业时也受到很多限制。

1994年版产业政策写得很清楚,几年之内不再批准新的轿车和轻型车项目。轿车审批权在国务院,批准有一定门槛,需要达到一定经济规模。奇瑞和吉利都是从零开始。

后来吉利收购沃尔沃,您说它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

李书福很谦虚,到现在他都在说,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只不过他当上老板。他没往沃尔沃高层派中国人,而且也没把沃尔沃技术跟吉利嫁接,生产如吉利一沃尔沃之类的产品。

李书福是希望能按照合资企业来批,等于把沃尔沃作为境外资本回到中国投资,理应是外资企业。他曾对我讲,如果获批,不会把沃尔沃作为吉利集团的又一新工厂因为他已有9个工厂。因此我建议他,从现有的几个生产基地里拿出一个(基地),作为吉利汽车的境内资本,沃尔沃作为境外资本,以此作为合资企业来批。他最后坚持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

我们看到,一汽和上海都分别与大众汽车续签了合资合作。但在要不要续签问题上,业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您如何看?

从汽车工业发展本身看,只要我们还承认跟国外有差距,合资仍是缩小这种差距的一种方式。

很多人担忧这对自主品牌成长不利,但从国家大政方针看,不会做出硬性规定合资到点后不再合资。我们公开讲,中国要继续合资,继续引进国外技术。新能源汽车也是这样。

要在开放中自主创新,没有说关起门来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和合作创新,这三种模式都属于自主创新,但总体上要以我为主,我需要什么就引进什么,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

那么,第一轮合资合作到期后,我们是否应该用学到的技术来反哺自主品牌?

我们只要还承认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与别人存在差距,我觉得合资就要维持下去。起码国家不会做硬性规定,到点后就离婚。

但长此以往,1800万辆也好,2000万辆也好,中国会不会就只是一个加工厂?

不会。自主品牌一定要成长。形势很清楚,合资企业也要开发自主品牌。一汽-大众正在建庞大的研发中心,过去只有上海大众有。还有如泛亚技术中心,它是合资企业,承担了绝大部分上海通用产品的开发,但泛亚里90%都是中国人。

天津泰达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的讲话我很赞成,就像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一样:只要在中国注册的企业,就是中国的企业;它在中国的制造就是中国制造,在中国的创新就是中国的创新。

两大众合资股比是50:50,起码绝大部分人是我们的,开发的产品主要面对中国市场。按照规划,中国南北两个大众加起来是500万辆,福特是128万辆,韩国现代和通用各500万辆,奔驰第一期100万辆。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当年邓小平同志拍板轿车也可以合资,这是汽车工业的重大战略转折点。那时也反对合资,认为自己孩子自己养。上海大众合资时,争执不下,时任中汽总公司总经理的饶斌同志去请示,最后确定可以合资。因此,我们不要把双方对立起来。

苏波副部长还有个观点,外方必须要把技术拿进来。

不可能拿落后的老技术。现在很多首发车型都放到中国。至于合资自主车型,这中间没有绝对界限,不是说突然哪天早上起来,那款车就百分之百是我开发的。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关于兼并重组

《汽车商业评论》:这60年来,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一到两家跨国汽车公司?

张小虞:得有个过程。前人没办成的事,想让后人一下子办成,不可能。市场经济时代只能用市场办法。业界有些观点,听了都觉得可笑,说把一汽二汽组织起来,我们就是全世界大公司。但一汽二汽和外国已经分不开。以一汽为例,如果剔除合资,还剩三分之一;东风跟日产是全面合资,去掉后三分之二或者五分之四没了,根本不现实。

计划经济能那样做,但也没做成。市场经济更不能用行政办法,全国只搞一个研究院,把其他研究中心集中起来,这样就有几万人,资产几十亿元。那是天方夜谭。

所以得转变观点。

市场化。过去批个项目,那才叫复杂,要分外汇,分投资,上目录。十七大定的新“五化”方针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任何事情都逃不过这“五化”。现在再把计划经济那一套搬到市场经济来,格格不入,绝对行不通。

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之间都有合作,中国企业之间如何加强合作?

现在也在这样做。一些国家项目要求共同合作,在电动车和新能源方面都有共同研发。

但我们的合作推进很难。

人家是怎么赚钱怎么合资怎么干,我们还要分你的我的,你是四川省的,我是北京市的。打破传统观念,真正实现市场化不容易。

即使全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研究院,那能不能让几大集团在一些项目上加强合作?

这方面已开始沟通。但不能用行政办法,要用市场办法和经济办法,一步一步走。大方向是市场化和国际化。去年我有个发言,主题是在更市场化更国际化中实现汽车工业新变革。今年我讲三句话:一是技术改造,要结构优化,必须改造现有结构。二是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品牌,再困难也要搞。三是融入国际。这样打起世界大战都不怕,东西搬不走嘛。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是人类的一种进步,谁顺应这种进步谁就发展。集团之间如何加强合作,第一,现在还需要国家来推动;第二,企业要转变观念;第三,要接受市场考验。

有人认为汽车产业整合的大幕已经开启,您认为呢?

远的不讲,这30年来这种重组和联合从来就没间断过。有段时间是强弱联合,下一步是强强联合。长安和哈飞,上汽和南汽的整合,大家各具优势。

所以对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我总是讲,仅用数量描写不完全,用文学语言怎么描绘呢?如果你对前10年汽车工业发展没估计到,那也很难对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进行估计。谁能想到这10年最大变化就是轿车进入家庭。

您想到过吗?

我当时想的是要争这一口气,但没想到来得这样快。那时收入低,想的是家里什么时候能买辆车。很有意思。收入在增加,汽车价格却在下降,把交汇点提前了。1980年代桑塔纳是20多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00万元都不止,而工资只有100元~200元,买桑塔纳是天方夜谭。但当工资涨到4000元~5000元,桑塔纳卖到7万元,买车就不再是愿景。过去讲3年收入能买辆车时,汽车就要开始进入家庭;如果一年收入买辆车,这车就不算东西。

汽车大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就是交通拥堵,我们如何让汽车与社会协调发展?

靠发展解决问题。路不够就修路,要客观对待。原来没准备好,从现在开始补。吃一堑长一智。北京市很明显,要改变城市结构,不要把所有中心都集中在这里,什么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动漫中心,多中心重叠就变成城市结构不合理。

然后运输结构不合理,全靠公交车解决不行。公共交通是轨道交通,北京拼命修地铁,过去三年一条线,后来一年一条线,现在一年三条线。如果把公共汽车都变为轨道交通,变为地下交通,北京起码要空出一倍的道路面积。总体是路不够。像北京这种大城市,城市道路面积应该占城市总面积的30%,而北京是13%,才三分之一。

关于汽车业未来图景

《汽车商业评论》:放眼全球,汽车界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如艾柯卡、奔驰、福特等,但为什么中国却缺少汽车灵魂人物呢?

张小虞:还不到时候。国有企业要做百年老店很难。比如央企,明确规定一届三年,最多不超过两届。这怎么塑造个人?怎么塑造企业文化?原一汽厂长刘守华,在“文革”最动乱时坚持工作,抓革命促生产,维持生产稳定。但现在还有多少人听说过刘守华这个名字?最苦是耿昭杰,人称“耿着急”,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他?未来要看民营企业能不能保持自己的气节,看企业创始人能不能传承思想和形象。

对于汽车的改革发展,您还有什么要说明的吗?

汽车的改革发展一定要抓住改革开放总线索,这是其一。其二,一定要抓住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国民经济五年一个计划,汽车正好踩在这个点上。最近中汽协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写后20年(1990年~2010年)中国汽车史。

这20年里重点是后10年。前10年是调整,后10年是大发展。没有前lO年的调整、巩固和提高,就没有后10年的大发展。这是主线索。汽车工业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最典型产业,2001年我们加入WTO,从一个最令人担忧的产业变成一个最令人振奋的产业。

2007年上汽跟南汽整合,在人民大会堂签协议,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到场,他还破例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吃饭。我过去敬酒,我说,现在车市、房市、股市,中央关心老百姓切身利益,我敢说车市做得比房市和股市好,按照市场发展规律,让中央放心,老百姓满意。

为什么这样讲?这10多年来,所有东西都涨价,惟一的汽车在降价。(汽车)价格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好。那时候老批评吉利和奇瑞抛锚,但现在很少看到这种情况。

您曾提到汽车救国。

匹夫有责。国家要保持经济稳中求进,汽车应该发挥骨干作用。稳是方法,最后要求进,进是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要接受市场检验,谁是市场,老百姓就是市场。新能源汽车也是。老百姓说这车好,又方便,又节能,又环保,又安全,他自然就买了,不用你政府动员。

您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寄语是什么?

大家认真做,按照中央部署,让中国汽车由大变强,最终让老百姓都能买上价廉物美的汽车。汽车社会谁也挡不住。但要瞄准市场需要。什么是市场需要?老百姓的需要,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产品永远无止境,不用去讨论。也不要去研究要不要汽车,应该思考我们要把什么样的汽车提供给老百姓。不是有效的需求不足,而是有效的供应不足。你造的汽车又便宜又好,谁不买?

关键是要把事情做好。汽车工业都没希望,整个中国工业都没希望,你还要什么工业化?现在讲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两条,第一数字化,第二定制化生产。老百姓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你就生产什么,这样才能赢。(感谢搜狐汽车对本文的支持)

作者:葛帮宁

民企生产管理升级研究论文 篇3: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竞争激烈,信息化建设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愈加重要。它可以提高民企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本文明确了信息化建设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民营企业;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4.012

Research on Privat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Situation and StrategyZhao Guojun Mi Chunhua Li Yuehui

(Library,Changchun Gold Research Institute,Changchun 130021,China)

〔Abstract〕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comes more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It ca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so on.This article defin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then analyze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pointed out that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the strategy.

〔Keywords〕informatization;private enterprise;status;strategy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实力不断壮大。但是当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单纯的依靠扩大规模提高效益难以满足激烈竞争的需要,信息化水平低、家族式管理机制、粗放式生产方式、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阻碍了民营企业进入现代化经营。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是民营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要要求。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1 信息化建设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金融危机、信息闭塞、融资困难、要素配置欠合理、人力资源制约等原因,目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新的挑战。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认识到,信息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1]。信息化的本质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原材料采购、经营管理、决策控制等全过程,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最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控制,降低出错概率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家决策效率,降低流程复杂程度,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民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业务流程优化的速度;以管理信息化、网络化为技术支撑实现管理创新,打破传统的管理极限和信息处理手段。

1.1 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效率

民营企业大多是由家族式作坊发展起来,在创业初期,一切工序都可以由人工实现,生产方式多为单机生产,每天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数量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实现,对管理要求不高。企业家可以凭借经验管理,凭直觉找市场机会,做出决策。随着竞争压力变大,对要求企业管理者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决策,对准确、及时的信息有更大需求。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营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此外,企业规模扩大,各种流程的复杂化,增大企业的管理难度,而信息化建设可以改进企业管理流程,突破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管理压力,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

1.2 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从网络制造联盟的组建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运用两个方面,对生产能力的安排部分优化,对专业分工的安排趋于细化,以实现与其它企业的优势互补。在制造业企业当中,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盈利能力,为此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通过信息化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调度与控制,可以大幅降低企业库存成本,缩短存货周期,提高产品合格率,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可大幅提高单位时间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1.3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受到企业研发水平的影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使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尽快完成研发与生产的智能化、敏捷化、柔性化和精益化,可以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济利益与发展空间。企业通过主动搜寻,处理加工和分析研究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还需要通过促进创新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有效流动来赢取技术创新的成功,同时规避创新活动中因受政治、社会、市场等因素影响而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1.4 信息化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知名度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建立联系,扩大企业的宣传力度,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机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1.5 信息化可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经济的先导技术,可以使制造业市场应变能力大大增强,通过建立与供应商、客户联盟的供应链和信息网络,可以使市场规模更加扩大,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易成本大为降低,资源利用率、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信息技术使得传统产业已经固化的边界开始发生交叉、重叠与融合,拓展了制造业的生存空间,提供和催生了产业创新机会,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动力与活力。

2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信息化成为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鼓励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信息资源优化配置。2005年以来,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普及率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仍比较低,受企业家信息化意识限制,发展速度较慢。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局限在办公和人事管理方面,内部局域网络并未对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尚未进入到规模应用阶段。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调整内部生产力要素布局,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财力、设备和信息等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有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业务创新与管理创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文件管理、员工考勤、需求预测、生产管理等,几乎所有的企业已经安装上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设备。相比之下,我国民营企业计算机普及程度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的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2007)》显示[2],我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有计算机的中小企业仅32%,只有37%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已经应用ERP的中小企业仅为4.8%。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不足10%[3]。

2.2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我国民企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在注册的私营企业中大型企业数量不超过5%,95%是中小型企业。受到民营企业体制弱点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障碍,信息化未能真正普及和产生效益。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2.2.1 企业家信息意识淡薄,观念落后[4]

目前,企业家及管理层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尚未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是造成民营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问题在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企业家眼界有限,对现代化企业了解不足,过多重视短期效益,不愿投资于回收期较长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仅仅将很多企业的决策层仍然没有充分理解信息化管理的实质意义,认为购买相关设备和软件就是信息化,导致企业管理不科学、生产流程随意性大。

2.2.2 民营企业对信息化投入资金有限,效果不大

资金不足是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瓶颈[5]。我国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总额相对较少,大多数民营企业信息化投资额不足10万元人民币。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在基本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购置必要的软件系统,初始投入较大,并且随着信息化的应用,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和改进,后续资投资也将不断增加。如此大的资金投入使很多实力较弱、资金周转较慢的民营企业望而却步。

2.2.3 民营企业人才素质低,高级人才数量少

总体来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企相比,其员工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信息化素养较低[6]。这种现象在偏远地区、二级城市及县级城市表现尤为突出,企业员工的受教育水平大多在初中、高中,少数人达到大专以上,对信息化理解不够,甚至存在偏差。有些员工认为利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就属于实现了信息化。而企业经营管理者受其教育程度、眼界等限制,缺乏信息化相关知识,导致对信息化重视不足,忽视了信息化这种促进企业发展的手段。而高级人才在择业时不愿屈就民营企业,即使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在掌握了技术之后,也容易流失。

2.2.4 民营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利用率低

其一,在管理机制方面,大多民营企业仍维持家族式作坊管理方式,企业家为企业的日常业务所牵绊,现代科技意识薄弱,不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企业长远发展制定规划。其二,在生产车间管理方面,对依托信息技术的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应用较少,仍维持单机生产,人工控制较多。其三,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对网站的运营不足,仅作为宣传的一种手段,并未深入发掘信息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3 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 强化企业家的信息化意识

民营企业要在思想观念上要有一个彻底的改变。首先,企业家需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贯彻落实,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提升管理层和员工的信息意识,在管理、生产、技术等环节扩大信息化的普及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而且短期内很难看到信息化带来的直接效益。要锲而不舍地推进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工具,还能扩充管理思想,打破一些传统管理的边界。

3.2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总体规划

民营企业存在着财力有限、设施不足、缺少信息化相关人才的问题,其信息化建设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推进。民营企业难以一步到位将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这就需要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并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信息化[7]。在制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既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又要与企业自身实际相结合,做到切实可行,为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具有指导意义。

3.3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信息化人才对民营企业来说属于稀缺人才,企业有两种人才来源方式。其一,企业可以通过选拔本企业基础水平较高的人才参加培训、公派学习等方式培养企业所需的信息化人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但时间周期较长,同时也存在着人才流失的可能;其二,企业直接从外部引进信息化人才,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对企业忠诚度较低,存在人才流失风险。对民营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合理的用人机制,给予高端人才适当优惠政策,并在科研资助、生活待遇、出国深造、事业发展等方面创造条件,让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3.4 增加企业信息化投资力度

在企业进行信息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应首先注重信息机构的建设;并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资金投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本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建立多功能、全方位、反应灵敏的企业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使企业决策耳聪目明,知己知彼。不断推陈出新,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立于不败之地。

3.5 循序渐进改善业务流程

由于民营企业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思维方式、运作流程上尚未进入现代化企业行列,用新的、先进的技术去适应旧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阻碍企业信息化进程。但如果对民营企业进行彻底的业务流程改造,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其风险和难度较大。此外,民营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是随着竞争压力、成本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的,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匹配。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可采用由部分到整体的渐进式实现信息化过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以生产流程改造作为切入点,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生产效率,并逐渐与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等结合在一起,逐一实现信息化。

4 结束语

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扩大企业知名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成长壮大。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通过强化企业家信息化意识、增加信息化投入、循序渐进的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而实现国家信息化整体水 平的提高。因此,对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林双林,王振中.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国网.2007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摘要)[EB].http:∥www.china.com.cn/news/2008-02/29/content11114159.htm,2008.2.

[3]墨海媛,苏晶,石媛媛.我国大中型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4.12:178-179.

[4]林文声.关于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9.12:65-69,90.

[5]李怡文,刘杰.中小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9:38-40.

[6]范烨,周鸿武.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3:136-138.

[7]崔雪冬.民营企业信息管理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职业时空,2010.2:11-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赵国君 米春华 李跃辉

上一篇:云计算旅游信息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心理健康问题思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