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18

摘要:《生药学》对药学生药相关就业岗位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好的改革方法可以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结合自身教学体会,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三方面对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探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药学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药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1: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生药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构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 OBE)理念的教学改革,针对目前《生药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 OBE)理念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生药学  教学改革

《生药学》是药学、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直观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最终学习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生药的品种鉴定及品质评价的基本技能;具备生药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从事生药的鉴定、保管、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传统的《生药学》课程教学模式是以“讲授-考核”的方式为主,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为了应付考试进行机械性记忆,缺乏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 OBE)是指“教育系统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清晰地聚焦和组织,确定一个学习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使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之后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1-3]。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不仅仅强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能力。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现终身教育,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各大高校全面铺开,因此,将OBE教育理念运用到《生药学》课程的教学中,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构建全新的生药学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竞争力。

1  生药学》的教学现状

《生药学》是一门鉴定生药品种、评价生药质量,制定生药质量标准,寻找并扩大新药用植物资源的应用学科,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药用植物学、矿物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研究生药的来源、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药理作用等内容。《生药学》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阔,体系庞杂,是一门直观性、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而枯燥

《生药学》课程不是逻辑性很强的推理课,大多数内容都是分散的,零碎的,都是需要学生反复记忆的,且课时比较少,根据药学、药剂学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要求掌握的生药,不仅要学习对生药的基源进行探究,原植物形态进行识别,产地进行比较,采收加工是否合理,且还需要进行性状(包括饮片的鉴别)、显微、理化等多方面内容的鉴别。由于每味生药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散杂,信息量大、易混淆内容多、类似品种難以鉴别,这些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越多地被学生摄取,意味着增加学生对该内容产生视疲劳的可能,导致对该类知识点易混淆或难以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课上呆萌记、课下全不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机械的记忆,让学生感觉乏味而没有新意,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质量,同时,也禁锢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与我国强调的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不符合。

1.2 不能有机地与基础课衔接

我校药学、药物制剂专业《生药学》课程的开设是在大二的第二学期,此时,学生仅仅学完一部分基础课程,比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医药学概论、药用植物学等,与《生药学》学科密切相关的课程,比如与生药的理化鉴别相关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与生药的药理作用相关的学科中药药理学、药理学等都还未开设,所以在课程的讲授中,不能把使课程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学生由于缺少《生药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不能系统的了解这门课程,学习起来费劲又吃力,同时老师在讲授中也颇费心思。

1.3 生药学实验内容单一

生药学实验教学课时少,实验内容都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基本没有,学生只是学习到了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基本操作,当医药临床上对于混淆品鉴别时,缺乏独立鉴别生药的能力,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多数学生在工作之后,很难利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工作岗位的技能的需求力不从心。

1.4 实践性不足

《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对生药真伪鉴别和有效性评价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运用多媒体图片,并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描述进行讲解,学生仅仅通过文字去认识一味生药,没有接触到生药实物的机会,不能形成直观印象,缺乏学习的热情。对于生药的真伪鉴别,学生如果只是理论上学习,没有去药材市场进行调研学习的话,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如纸上谈兵,学习到的内容和知识点实用性不高,目前的教学内容难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2  基于成果导向 ( OBE ) 教育理念的《生药学》教学改革

为了实现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预期学习产出,本门课程的教师团队结合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门课程遵循“清晰聚焦知识点、教学内容反向设计”的原则,采取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生药学》教学改革。

2.1 以“需求”为出发点,重新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基于OBE教育理念,以成果导向教育进行反向设计来确定培养目标。确定生药学的培养目标,并要考虑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生药学》是一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是注重理论讲授,学生对于学习到的知识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因此,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在OBE教育理念中,一直强调“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而不是传统教育意义上的“老师怎么教和教什么”,把学生学习的动力由被动变为主动。在OBE教学模式下,从以下3个方面优化本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强调重要生药的基源,描述重要生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对比容易混淆生药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上的异同点;讲述生药的化学成分,解释生药的理化鉴别方法;运用药理学和中医药学概论的知识解释生药的药理作用。(2)能力目标:熟练操作生药鉴定的各项技术,培养学生对生药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的能力。(3)情感目标: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并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通过以上课程目标的设定,对于课程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估做出正确的指导。

2.2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生药学》课程总共有36個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把生药学总论和50味重点生药进行讲解,其中,每味生药在具体讲解时都涉及到来源、植物形态、产地、采集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与主治、混淆品的内容,枯燥重复,知识体系琐碎且庞大,许多学生普遍反映生药学不好学,知识点多,难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求多求全”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研究生药学的内容,是生药学课程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成果为导向,运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生药学》课程的实际课程中。

(1)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以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BOPPPS)教学模式为主设计教学过程,灵活选用启发引导式、案例探究式、分组讨论式、问题导向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来主动学习并掌握新知识,为学生提供发现、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以“人形何首乌”售卖高价的社会新闻,引导学生探究“人形何首乌”的奥秘,并思考与正品何首乌的区别,学生通过对比正品和伪品何首乌,并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鉴别正品何首乌”的问题。

(2)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很多学生反映生药的显微鉴定很难记忆,在具体讲解时,要抓住共性,突显个性,在共性的基础之上再记忆个性的组织特征,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由于教学内容枯燥,如果教学方式单一的话,学生很容易失去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方式上,采用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PBL),构建情景中的教学,将知识的学习隐含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提高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取新知识。例如,提问“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的生药,它是虫还是草,怎么样来鉴别它呢?”,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同时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理论知识来解释。根据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于冬虫夏草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PBL的教学模式同样是需要学生主动的进行批判性思考,改变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

(3)直观教学法。由于生药学直观性强,仅仅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将生药的个性特性讲解清楚,因此,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高清多媒体图片展示药材的各个角度,但有的图片不够形象直观,立体感不强,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难以满足了学生认知的需求,另外,不能通过观察、触摸和品尝对生药有个直观的认识。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将生药实物用于教学过程当中,变抽象讲解为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4)团队为基础的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team-based learning TBL)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团队,团队内的同学相互督促,进行课前预习和预习测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团队练习与讨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4]。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小组内成员课后相互讨论、交流、查阅文献,得出结论,且须在课堂上对组内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协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个客观的评判,可以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2.3 将科研项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授课中,以“科研、教学齐头并进”为特色,将相关的知识点和相关的科研经验进行衔接,向学生讲解有关生药学的科学前沿,尽早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对生药学的学习的兴趣,真正建立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科研思路。

2.4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实验教学法的应用,优化实验设计、创新实验形式。生药学实验内容是验证性实验,更侧重与培养学生对于单味生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生药的能力,但是,当医药市场上出现多基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伪品等现象,仅仅依靠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能力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基于OBE教育理念,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精神,并促进学生之间团队协作的能力。例如,金银花和洋金花2味花类生药的鉴别实验,教师设置问题,比较二者在性状、显微、化学成分、理化鉴别等方面的异同点,学生根据设置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实验改革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生药学知识并灵活应用。

2.5 开设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生药学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生药学》课程应根据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药、识药、辨药专业能力为基本目标,改变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构建一套完善的生药学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更贴近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到中药市场,中药饮片厂,药店,医院等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亲身观察、触摸和品尝来增加对生药的形态有直观的认识了解,通过与药材商人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对生药药性和特征的认识,掌握生药鉴定真伪和品质的方法。通过实地考察,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2.6 建立多元化的考评方法,完善培养体系

《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贯穿于生药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的全过程,核心内容是生药真伪鉴别,生药优劣评价,对生药品种的确定及质量控制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生药学》课程的学习,并结合现代社会需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药、识药、辨药专业能力为基本目标,建立一套合理的学习成果考核体系,它是衡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重要评判标准,同时更是落实以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的关键环节。基于OBE教育理念评价体系的聚焦点是学习成果,而不是再是传统的评价体系是有一张期末考试试卷来决定,因此,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根据《生药学》课程特点,初步形成了“终结性考评+形成性考评”的综合评价方式,主要包含四个部分:小组讨论成绩(20%),实验成绩(20%),实践考核成绩(20%)和期末考试成绩(40%)。小组讨论成绩包括小组自主讨论,小组小讲课、案例探討成果;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分数、实验设计分数;实践考核成绩主要是对生药识别及生药混合粉末鉴别的能力进行小组考核,每组学生随机抽取一组生药(10味)和一组混合粉末,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的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生药的名称写在答题纸上,确定考核标准,成绩记录在册,作为实践考核成绩;期末考试中,考试内容应侧重学生对于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减少机械性记忆知识的考察,增加综合应用题目,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学校和教师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3  结语

在民办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背景下,将OBE教育理念运用到《生药学》课程的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验,实践及考核评估方式进行改革,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许艳民.基于“OBE”理念的《国际政治相关理论》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8(6):120-122.

[2] 刘锴,孙燕芳.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教师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59-61.

[3] 邱剑锋,朱二周,周勇,等.OBE教育模式下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12):28-30.

[4] Rezaee R, Moadeb N, Shokrpourb N. Team- based learning: a new approach toward improving education[J]. Acta Med Iran,2016,54(10):678-682.

作者:钱慧琴 秦晶晶

生药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2:

高职药学专业《生药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摘要:《生药学》对药学生药相关就业岗位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好的改革方法可以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结合自身教学体会,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三方面对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生药学 高职教育 药学专业

《生药学》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对常用生药真伪鉴别的能力,熟悉常用生药的功效与运用的能力。本课程对生药相关就业岗位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最新版国药基本目录、《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均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在药物行业秉持的“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现代高职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那么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为了培养适合岗位,岗位需求的药学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生药学》课程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认真研习了相关研究,结合自身以往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对《生药学》课程的教学思路做了如下几方面探索。

1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课程培养目标,将生药的来源、性状鉴别、功能主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生产加工、来源鉴别、显微鉴别、药理作用作为熟悉内容;产地、理化鉴别、化学成分作为了解内容。对学生进行分析后,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生药学》课程具有以下两个困难:缺乏《药用植物学》基础,未形成生药的门、纲、目、科、属、种的动、植物自然分类体系,那么在药材鉴别中就不能更好地利用药用植物自然类别进行来源鉴别;仅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而缺乏《中药学》理论知识基础,从而不能很好地将药用植物上升到药物的理性认识。这都加大了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以上分析,对教学内容作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1)将生药性状鉴别法作为理论与实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辨别生药真伪优劣的技能。(2)将《药用植物学》知识恰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生药分类体系,比如,黄芪、甘草、苦参等均来自豆科,在讲授以上药物前,增加豆科药用植物特征内容,加深学生对豆科植物及药材性状的认识。(3)充分发挥学生已具备的中医药基础知识,通过讲解“功能与知识”内容,加强学生对生药运用的认识。

2教学方法改革

2.1项目教学法

课程内容的处理原则为“以就业为导向,与岗位相适应,以生产为对接,以实训条件为依托”,处理依据包括“基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实际工作任务”“基于学校教学条件”“基于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五个方面”。采用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处理成四大模块,16个项目,16个工作任务,三大模块分别是总论、植物类生药、动矿物类生药、综合实训与考核模块,并根据实践指导意义强弱、生药临床使用率、鉴别难易度、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分别对三大模块划定重难点内容。

2.2理論教学改革

《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时处理应达到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一比一。本课程共计90学时,理论与实践课时分别45。教学内容不变,授课学时减少,为保证教学任务按质按量地完成,采用以下两个改革手段:

2.2.1翻转课堂式教学

理论课之前,将相关课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预习课堂内容,同时针对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录制微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预习效果。通过世界大学城布置相关作业,便于学生自我检测预习结果,同时,可起到督促学生自学的作用。理论课堂上,主要对知识点进行提炼讲解。例如,生药的性状鉴别法为重点讲解内容,学生事先通过微课熟悉性状鉴别法一般如何开展,然后借助课件了解每味生药基本性状特征,理论课堂上主要对每味生药的性状鉴别法关键点进行讲解。从而使有限的课时能够更好地为课程内容服务。

2.2.2生药材进课堂

将生药材引入课堂,以引导式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通过眼看、手摸、鼻闻等方法总结每味药材关键鉴别点。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很好地将课前自学的理论知识提炼并直观化。《生药学》课程理论知识庞杂,采用传统教学法的课堂较枯燥,将生药材引入课堂,引导式教学法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

2.3实训教学改革

《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将实训课课时进行改革,共计45课时,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将性状鉴别法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并采用阶段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训课共分为三阶段,分别为基础阶段、上升阶段和应用阶段。

基础阶段主要是进行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法的方法学习,其中,以性状鉴别法为重点内容,显微镜使用以及制片法为难点内容。本阶段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熟悉生药四大鉴别法,为后续生药鉴别实训打基础。上升阶段主要针对各类生药开展鉴别工作,教学重点是各生药材的性状鉴别法。本阶段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药材的鉴别方法,尤其是最简单直接的性状鉴别法。应用阶段与实际相结合,主要是采用性状鉴别等方法对临床常用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定,以及中成药的鉴定。本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鉴别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接为相关就业岗位服务。

3考核方法改革

在课程教法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对应的课程考核方法也作了改革。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应强调对其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考核。改革后,考核指标由四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占50%,实训操作成绩占30%,平时作业成绩占10%,综合素质考评占10%。生药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通过以上考核方式的改革,能加强学生对实训操作的重视,同时,学生对实训操作的重视度、参与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笔者主要从以上三方面对《生药学》课程的授课思路进行了探索并改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工作可以加强,如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法,均可以为教学服务,提高授课效果,这些仍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朱华,陈旭.生药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13(3):112-114.

[2]王立娟,张华.药学专科专业《生药学》课程教学三项改革浅谈.课程教育研究,2014,(19):231.

[3]李君玲.生药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7):5718-5719.

作者:丑安

生药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3:

基于地方高校“生药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基于地方高校“生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实践改革的合理性是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之一。优化理论课程,增加设计性实验教学环节,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内容。从而实现铜仁学院培养制药工程专业相关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药学;课程改革;实验教学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一门药学专业课程,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来源药物的科学。本课程的主要任务研究生药的来源、品种鉴定、品质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药用资源合理高效开发与保护[1]。铜仁学院位于武陵山区域,拥有以梵净山为主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基于当地丰富特色的药用资源,銅仁学院开设了以符合当地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是以当地丰富特色药用资源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从而,实现学生具备从事生药的生产、使用和研发等相关学习能力,并具有研究和开发生药资源的相关能力。2015年10月,中国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的诞生,再一次把“生药学”的领域推向了科研的前沿。为适应新时代药学科发展的需要,铜仁学院对“生药学”课程进行了试探性的改革,并取得一些成效。

一、“百草园”的建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利用业余时间在实验室旁边的空地上建立了约200平方米的药用植物栽培场所,并取名叫“百草园”。园内有进近50种市面上常见的中草药。每味药材都标好拉丁学名、科名及药用部位。从种子的萌发到药材的采集,学生目睹了整个草药的生长过程,充分的感性认知激发了学生们的强烈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学习提供的浓厚的学习求知氛围。与此同时,“百草园”为后期“药用植物学”室外实践活动提供了场地,培养学生掌握鉴定药材植物形态特征以及野外药材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是最好的内源性动力,一旦教师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那“生药学”这门课程教学活动就会很轻松和顺利地推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也会更为默契,有利于学生的长远成长和进步。

二、理论教学的改革

理论教学内容繁杂,理论笔记抽象难记,再加上在有限学时范围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就会不自觉地忽视了具体生药的讲解,关键内容草草带过形成单一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需要记忆的内容在每天增加,知识点之间容易变得模糊,学生也会变得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的主动性[2]。鉴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生药学”教学理论改革应以教学计划为依据,结合铜仁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际,本文对“生药学”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尝试。

“生药学”各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所以知识点比较繁杂,再加上新的研究成果,这样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学习难度增大。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优化变得尤为重要。对课本涉及到的233种生药(其中药用植物198种,动物用药23种,矿物用药12种)进行精简优化,可分为常用生药、名贵生药、剧毒生药,精简后有75种重点生药。对于常用生药需要以药材性状鉴别为侧重点,利用课件照片辅以伪品对照讲解(例如:对照图片,八角果实外露、果柄较长;,莽草果实相对封闭且果柄较短);名贵生药要求掌握全部内容(例如:如何区分人参6年生与3年生的区别);剧毒生药应重点讲解毒性成分、现代临床使用方法和计量以及炮制加工方法(例如:罂粟,八角莲)[3]。

为打破传统“满堂灌”授课形式,“逆转课堂”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由被动转化为主动。采用启发式,探索性模式;自学与授课相结合;将班上分为6组,每组8人,确定一名组长。将教学内容简单部分提前一周时间分发给各组进行分组自学试讲。学生讲课时间为20分钟,然后再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由老师总结和点评分析。这样极大提供了学生上课的互动积极性,同时也较好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学效果显著,融洽了师生关系。

“生药学”与其课程有所不同,其在教学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生药外部形态以及显微结构特征等形态学内容。所以有必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大量的图谱和照片做成PPT课件形式直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对不常见且容易混肴的生药,更需要收集图片制成课件,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同时拓展了认知面。

此外,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介绍本土药材,比如德江的天麻,石阡的缬草,松桃的冬柏等。这样通过对本土药用资源的介绍,增加了学生对自己家乡药用资源的了解,同时激发他们对“生药学”这么课的热情。只有通过让学生多了解自己家乡特有的药用资源,才可能让他们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增加对家乡的热爱,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学好“生药学”知识,推广家乡的药材,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

三、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1.充分利用贵州本地优质野外生物资源进行室外教学。如组织学生到梵净山、亚木沟等进行见习和现场教学。野外课堂教学具有实地体验相对比较直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大自然第一份资料。同时,野外见习的珍贵生药标本和照片更加有利于第三次全国中草药资源大普查和梵净山地区中草药资源的研究。

2.优化实验内容,除了微观鉴定,创新设计实验。(1)取適量的姜黄,通过乙醇浸泡,得到相应的醇提取物浓缩;(2)去一定量的姜黄醇提取浓缩物制成标样,用毛细管粘取样本点滴在TLC薄层板上;(3)用吹风机吹干放入设定溶液比例的试剂中;(4)拿出TLC薄板,用吹风机吹干,放入UV灯下,标出物质分离位置,然后用10%浓硫酸和90%乙醇溶液进行吹洗,加热。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做好实验数据收集工作。

3.“生药学”的学习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中药调剂师”有着密切,所以我们可以在实验室设计相应的测试模式。每次在是实验室标本台上放置十几种药材,让学生进行性状观察,仔细辨别,最后再由老师讲解药材的主要性转特征来加深学生对一般药材的鉴别能力。学校新建实验室内有标本室700余种,包括贵州特色苗药以及名贵中草药,全天向学生开放。为将来从事药学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国家中“药调剂师资格”考核提供有效的学习平台。

四、结论

总之,“生药学”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且持续发展动态过程。课程的合理改革关乎到人才培养质量。“生药学”课程实践性较强,把生药的种植、采收炮制、化学成分、性状鉴定等方面紧紧结合在一起。目前本课程还存在教学团队结构中博士学位青年教师比例尚不高。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上药学课程教学和其他省份以及国外进行交流与合作。在贵州省“大健康”绿色医药生態的氛围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当代医药发展的趋势,将科研成果和经验融入新建的教材中,融入到课堂当中。为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萍.生藥学(第3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4.

[2]牟玲丽,翁榕安,冯星,等.浅谈生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51-753.

[3]黄显峰,吕鹏飞.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生药学理论教学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2):195-197.

Reform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Curriculum of "Pharmacognosy" Based on Local University

XING Ming-ming,CHEN Shi-xue,LU Zhong-ying,DU Shi-jie,YAO Yuan-yong

(School of Materi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Guizhou 554300,China)

Key words:pharmacognosy;curriculum reform;experimental teaching

作者:邢明明 陈仕学 卢忠英 杜士杰 姚元勇

上一篇:商品房买卖研究论文下一篇:中高职化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