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建设法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是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因为公民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参与者和体现者。大学生公民的法治教育是高校理应承担的教育职责和社会责任。大学生的敬法意识、懂法能力和守法行为不仅需要大学教育,还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的自觉养成和积极践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论文 篇1:

高校思政理论课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考

摘 要: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既是一项具有前瞻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要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真正使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关键词: 高校思政理论课 廉洁教育 教育方法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已逐渐成为高校的共识。这既是一项具有前瞻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全面渗透廉洁教育。[1]高校思政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真正使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一、深刻认识高校思政理论课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政理论课功能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目标的本质关联。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大学阶段,主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切实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赋予了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问题的政治导向功能;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价值指引功能;开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道德塑造功能;以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行为规范的行为指导功能。[2]高校思政理论课与大学生廉洁教育可谓是教育对象相同,目标指向一致,知识结构匹配,途径方法相通,两者在本质上有密切的关联性。

(二)思政理论课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主课堂地位。思政理论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政治思想性。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思政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的特殊使命。它在提高大学生廉洁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因而必然是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主课堂。

(三)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决定了它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有别,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廉洁教育体系相匹配,完全适合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廉洁教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恰恰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理论灌输的重要内容,因而它在大学生廉洁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四)思政理论课教育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应当成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阵地。思政理论课承担着弘扬主旋律、提供主导向的历史责任,该课程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核心就是帮助大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廉洁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面对各种诱惑与压力时,能洁身自好,做出清醒的判断。因此,思政理论课能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构建中的效用

高校思政理论课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功能,就是要发挥其政治导向、道德塑造、价值指引和行为指导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在廉洁教育体系构建中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一)发挥思政理论课的政治导向作用,提升廉洁认知。思政理论课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方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当前在我国社会转型、分配关系和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私欲膨胀,出现腐化堕落、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现象,其背后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和丧失信仰。思政理论课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正是廉洁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能逐步培养大学生明确的政治意识和鉴别力,帮助大学生科学准确的判断当前的反腐败形势,坚定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德塑造作用,培养廉洁情感。思政理论课通过教育把良好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品德境界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其将观念的东西内化为道德品质。廉洁教育注重增强受教育者的廉洁、自律、节俭等意识,就是使受教育者在不良风气的侵袭面前、在声色犬马的诱惑面前,自觉地不为其所动摇心志,即使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慎其独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德塑造作用,能使大学生自觉坚守道德底线,并把这种优秀的品格带到社会,促进个人身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指引作用,强化廉洁意志。思政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的重任,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大学生对认识对象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观念体系。根据教育部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是开展廉洁教育的指导原则。通过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今后在干大事业时抗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这是开展廉洁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价值指引作用,能保证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正确方向。

(四)思政理论课落到实处就是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坚定廉洁行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思政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教育部关于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组织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和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给广大青少年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与廉洁教育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增进体验,提升认识,促其在学习期间以至今后参加工作,真正做到“一言一行展廉洁新风,一举一动显正气本色”。

三、积极探讨高校思政理论课开展廉洁教育的途径

(一)完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思政理论课开展廉洁教育的工作目标。高校教学部门和社科部要精心部署,组织协调,保证廉洁教育进课堂。要将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完善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科学制订教学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保证相应课时,落实好具体教学任务。学校纪委、宣传、学工、团委等部门要协同配合,加强沟通,注重联动,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要加强对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研究部署,形成系统全面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队伍、阵地、经费等工作保障机制。

(二)加强培训和引导,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实施廉洁教育的主动性。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廉洁教育的成效如何,与教育者的素质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一些教师对反腐倡廉实践关注不够,了解不多,同时缺乏对反腐倡廉最新理论的研究。为此,要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中央反腐倡廉教育的精神和教育部的相关工作部署,通过举办学习班、培训班,开展理论研讨和工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主动渗透廉洁教育。教师是廉洁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同时应该是廉洁文化的弘扬者和廉洁行为的示范者[3]。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规范廉洁执教行为,以教师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示范效应,增强廉洁教育的感染力。

(三)挖掘与整合思政理论课中的廉洁教育资源,丰富廉洁教育内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每一门课程都与廉洁教育的内容存在契合点。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提高政治上的是非判断能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与现实联系紧密。无论是作为党的性质与宗旨的根本要求,还是在党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中凝练出的历史经验,为民务实清廉的廉政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特征和价值考量,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历史演进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兼有历史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的特点,可以从历史的视角开展廉洁教育,结合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结合政权兴衰的历史,结合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用历史事实向学生讲述腐败会导致亡国亡党的道理,揭示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理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意识教育等,正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内容。廉洁教育中以廉洁为价值追求的权力观、利益观和地位观教育,可以渗透在课程中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环节;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教育可以结合在“法律意识”、“法治理念”的教学中;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等教育内容可以纳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教学内容中。《形势与政策课》一般采取讲座形式,不受专门的教材限制,能反映最前沿的形势、最新的政策、结合最新的案例。因此,廉洁教育完全可以作为专题内容,相对系统地给学生讲授廉洁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与实践,准确把握反腐倡廉的形势。总之,深入挖掘并整合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廉洁教育内容,既可以增进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又可以保证廉洁教育的系统性。

(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被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对教育效果起主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廉洁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1.建立师生的主体间关系。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之间建构主体间对话的关系。廉洁教育是一种全方位渗透式的教育,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廉洁,其目的是要把廉洁以及与此相关的德性走进学生们的心里,成为他们骨子里的东西,成为他们抵抗社会诱惑的本性[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广泛组织结合时政的课堂讨论,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讨论的教学方法,将原来以教师为权威的教学变成师生互相交流,学生充分参与的平等对话,使廉洁教育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法,选用生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案说法,帮助学生提高辨别事非的能力,从思想深处意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情景教学也是值得推介的方法,比如通过廉洁剧,以情景表演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廉洁的真正含义,教学必然更受学生欢迎。

3.突出教学实践环节,在实践中育人。按照教育部《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要安排一定课时,用于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紧密结合一些各具特色的传统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学习体验活动。如组织开展以廉洁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参加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寻访优秀党员和廉政模范等活动,在实践和体验中实现廉洁教育理念的内化。

参考文献:

[1]高建林.从廉洁文化的功能特性看高校廉洁教育的架构及应把握的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09(8):49-52.

[2]曹萍.思政理论课功能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

[3]李景平,韩锐,雷艳.论大学生不廉洁行为及其矫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37-40.

[4]余玉花.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学校廉洁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3-16.

本文为温州医科大学2013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课题“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编号:13DJSZYB19)、教学改革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作者:黄建永

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论文 篇2:

从法治视角谈大学生的公民教育

摘要:建设法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是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因为公民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参与者和体现者。大学生公民的法治教育是高校理应承担的教育职责和社会责任。大学生的敬法意识、懂法能力和守法行为不仅需要大学教育,还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的自觉养成和积极践行。

关键词:法治国家;大学生;公民教育;高等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建设法治中国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更需要对公民进行法治培育。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公民教育是基础工程,大学教育是重要的实施阶段。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特定群体,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参与和实践力量。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素养,能够带动全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法治与公民教育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曾给法治下过定义:“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1]这段话明确了法治国家需具备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良好的法律,二是遵守法律的人。我国学者认为,法治所表达的真实意义在于:它是个人的一种思想、行为方式;是社会公众的一种普遍的生存、生活方式;是社会公众普遍具有的一种精神、信仰、意识和观念;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民情与心态[2]。在现实生活中,众所周知,法律得到普及主要基于两种方式,其中之一是国家强制力。法治是解决社会冲突的最强烈而又锋利的刚性途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融洽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共处,都需要法治进行规范和有力的维护;方式之二是基于社会公众对法治信仰的自觉服从。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实现法治的外部条件,而公民具有法治信仰应该是实现法治的内在的、核心的、基础的条件,著名美国法学家哈罗德·J.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感情,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3]我国学者也认为:“法治信仰是指主体对于法治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为准则。”[4]中国的法治之路尽管是艰辛而漫长的。但是这个写进宪法的依法治国方略,要想变成现实,就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践行。而要吸引社会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到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就必须让人们对法治产生信仰, 而法治信仰不是人先天就具有的,而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养成。法治信仰得以传播的媒介手段当属教育,而非他属。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也曾任总统的杰斐逊特别强调教育对于法治的极其重要的意义,他提出教育乃民主和法治的关键。现代意义的“公民”是指社会成员个体所具有的受法律认证和保护的身份和地位,公民是法治国家的体现,它表明公民具备依法应该拥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公民是法治国家鲜活的细胞,建设法治国家需要社会个体拥有自由、平等、理性的人格特征。教育是塑造人格的基本途径,一般将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社会成员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理信达的公民的各种教育方式的总称;狭义的公民教育是指在教育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个体必要知识的公民教育学科[5]。所以,公民教育是塑造独立人格、培养道德意识和情感能力,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最主要途径。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是伴随着现代法治的兴起而产生的,西方世界的历史演进中法治与公民教育的相关性具有普适和客观的特征。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增强公民的法治理念。所以,建设法治中国就需要对公民进行专门的法治教育和培育,尤其是对法治国家建设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的大学生公民实施特定的法治教育,培养新型公民。我们有必要强调,培养一个人的公民与道德素质最好的年龄和时期是在接受大学教育阶段[6]。

二、法治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要求

大学生是最具备现代公民法治素养的社会群体,大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域,应该适应公民教育的社会需求,培养法治国家所需要的敬仰法律的现代公民。所以,法治中国战略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需要加强的公民教育的内容,那么,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公民世界观教育。法治国家确立了居于国家治理的最高权威地位的是宪法,确立了法律是公民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理念。法律是政治的延伸,公民的法律教育,也是政治教育,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世界观教育。基于法治的大学生公民世界观教育不仅要包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还应该落实西方18世纪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7]。也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尊敬和法律认同的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构筑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世界。因为,人们只有建基于对法治的价值认同所形成的自觉性遵从和自发性依赖,才是法治最持久、最深厚的社会力量。

2大学生公民人格教育。大学生个体是法治国家最有活力的细胞,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塑造他们自由、平等、理性的现代人格。对于法治中国而言,首要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这既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所需,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之一。因为,健全完善的人格特性,对于法律法规的建立、尊重、运用和效力是承载物、是润滑油、是加速器;法治和人们所有的社会活动理应服务于人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其次,法律既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的导向力量,又具有强制、惩罚的工具性作用,法律这两种功能都要求它应该成为教化社会成员的刚柔并进的手段。最后,法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治理系统工程,需要汇集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建设成功,而大学教育是这个宏大系统的重要基础工程。因此,建设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培养人格完善、责任担当、诚实守信和能力卓越的优秀的大学生公民。他们会在公民社会的建设中起到引领和牵动作用。

3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在法治国家,法律之所以能成为立国之本、治国之器,不可或缺是法的规则作为伦理规范而拥有道德之品格,在逻辑上道德是先于法律产生的。道德使人类告别了蒙昧进入了文明,法律使人类文明的秩序有了保障。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法律制度的构善,而完善的法制建设需要先行社会道德的重塑,法治国家的公民道德主要包括诚信、友爱、宽容等品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就是通过对他们进行授业、育人、启智、塑格,使其成为守信履责的新公民、好公民。

4大学生公民法律知识教育。法治国家的表征之一是公民尊法守法,而公民只有了解知晓法律才能做到守法。因此,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大学已经开设了普法性质的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讲授的只是部门法的常识性的或实用性法律知识,比较零散和简单,很难达到让学生敬重法律、信仰法律的教育目的。所以,基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大学法律教育内容应增加宪法、政治制度、民商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专题,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同时还要开设宪法专题、行政法律制度专题和社会保障法专题等。因为,法治国家的核心是宪法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权威地位,法治国家的关键是依法行政,法治国家的表现是公民权利的有效实现和真实保障。 大学生通过系统和专门地学习法律法规,从而成为懂法守法的公民,深入、有效地积极参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

5大学生公民法治意识教育。法治国家不仅要有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还应该具备拥有法治精神的公民意识作为政治文化基础。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公平、正义、法治、 权利、责任、平等、宽容、自主等基本理念,形成能够正确处理个体、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关系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法治意识不仅要求国家要实行“良法善治” ,而且要求每个公民都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还要求全社会拥护、爱戴公平正义的价值尺度,把法律规定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对大学生公民进行法治意识教育,既是让大学生对法治的价值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又是让大学生自觉努力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使大学生的政治民主意识、公共参与热情、诚信守法行为和公民义务得到切实增强。只有内心真正信仰法律、遵从法律的人,才能自觉自愿地领会并接受法律的约束。大学生公民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法律素养,他们的公民意识的觉醒高度、法治观念的发达程度,以及模范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制度的自觉性,是助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6大学生公民公共参与技能教育。法治国家不仅仅是法律健全、人人守法,还是公共参与程度高、民主发达的国家。公共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既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达的标准,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然而,社会的公共参与需要其全体成员具备一定的公共参与技能,因此公共参与技能的培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下中国公民教育在公民参与技能方面培养方面还是比较缺乏的。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他们的公共参与要求、技能和水平对于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非常有利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公共参与技能主要有政治意愿的口头和文字的表达能力,为增进与政府或政治组织、社会成员进行政治互动的沟通能力,以及参政议政的政治技能和法律技能等。

7大学生公民科学技能教育。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要受科学技术的决定和推动,我国宪法独具特色地规定了公民应该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大学作为传授与创新科学技术知识的阵地,应该培养具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人才。同时,大学生通过大学的专门和集中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特定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应用的执业技能,大学生公民才能够适应工作岗位、掌握谋生手段,才能立足社会,才能为自己的政治权利的实现,法律事务的处理、社会地位的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法治视角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举措

法治视角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实施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方法应多元化。主要包括:

1在课堂教育中,向大学生传授公民知识和法治知识。美国著名教育家纽曼认为: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应该明确大学生公民法治教育的目标,将大学生公民法治教育观及相关教育内容整合以后融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形成多领域、多学科、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学生公民法治教育体系。还要开设大量的与大学生公民切身利益需要和公共生活秩序需要相适应的法律和社会科学课程,以扩充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促进大学生知行能力的提升,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法治意识。课程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选择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其参与公共事务、自治组织的能力和技能。然而,公民教育仅依靠学校课业教育是难以实现其全部目标的,还需要开展课下教育,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以及网络教育的介入,从而使大学生公民法治教育的渠道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跃、方法更加多元。

2在实践教育中,让大学生体验民主与法治、权利和义务。公民教育不应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文本的呈现过程,而应是一个注重交流、对话和实践活动的开放系统[8]。公民必须能够去做,而不是仅仅能够成为公民。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治知识,坚定法治理想,塑造法治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与校外相互配合的“参与型”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到公民教育的效果。如在校内,让学生参与民主生活,体验民主的价值,积累民主生活的经验,对于大学生来说,对民主最直接的接触就是参与班级的管理,比如班干部的选举、奖学金的投票,教师在班级的生活中应该给予更多的权利。在校外,把公民教育从课堂延伸校到社区社会、企事业单位,让大学生经过实践亲身经历和深入体验社会生活的多重性、繁杂性,培养大学生较强的公共参与意识及社会合作精神,激励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普法宣教、法律援助等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意识,通过实践服务来理解公民的责任、履行公民义务,并努力践行公民责任义务,深刻体会作为公民公共参与的重要价值所在,并在行动中自觉培养集体精神、合作精神、有容精神。

3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技能。以校内外各种社会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技能。让大学生参与到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训实践体验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与绚烂的校园活动、多彩的社会生活链接融合起来,如模拟法庭活动、学生组织选举活动、社会兼职工作、社区自主管理、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等,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能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参与政治事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自治能力和参政能力。

4在专业学习中培育大学生的公民荣誉感和责任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特别强调,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精英,更应注意培养负责任的公民[9]。大学应该注重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专业教育的时候,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所选专业在热爱、专注基础上的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端正专业态度,养成专业思维,培养专注精神,明晰从业目标,进而确认自己对社会应该承担的学业责任。通过学业责任感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所需,从而达到热爱专业进而热爱职业的教育目的,使大学生努力成为以学好自己的专业为学业己任、以自己专业技能为社会做贡献而自豪的、有社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5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成为新形势的教育载体,而大学生是这一载体的最主要使用群体,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需要按照新媒体的运作模式,努力打造一批技术先进、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法治宣传、教育新平台,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手段对其进行法治教育,以使大学生公民法治教育取得时效性、成效性和有效性。

大学生公民的法治教育,是法治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这个教育工作的实施,需要教育者转变理念。需要教育机构确定鲜明的目标和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需要受教育者端正态度和悉心接受教育。同时还要有社会和家庭等教育环境的熏陶,方能取得成就。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2]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16—18.

[3]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9.

[4]陈煜.试论法治信仰[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

[5]刘军.通过教育捍卫民主——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国家标准[J].开放时代,2006,(6):130.

[6][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3.

[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3.

[8]李新月.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欧内斯特·博耶的大学公民教育思想探析[J].教育探索,2010,(11):151.

[9]朱庆葆.培养现代公民是大学的重要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1.

(责任编辑:朱岚)

作者:南丽军 李臻涵 刘丽

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论文 篇3:

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发展动力和发展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开展和高校德育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论证。

[关键词]道德自我教育 心理机制 前提条件 发展动力 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周围,南通工学院社科系副教授(江苏南通 226007)

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是大学生个体基于自身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环境、高校德育环境的影响下,在较充分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以自己为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调控,以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过程。当前,引导大学生开展道德自我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改革和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综观当今自我教育和道德自我教育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关于自我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的表层研究较多,而对道德自我教育特别是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心理机制的深层阐述较少。本文试依据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从道德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发展动力和发展过程等方面人手,分析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内在心理机制,以期更新高校德育研究理念,拓展自我教育研究的广度。

一、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大学生开展道德自我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大学生处于青年期,自我意识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的发展过程,进入了心理自我趋向成熟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使得大学生可以轻易地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进行分化,能把当前的我指向未来的我,在“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心理活动中,形成“理想自我”的观念。“理想自我”以“现实自我”为对象,对“现实自我”进行分析、监督、调节,努力促进其向“理想自我”的目标迈进。“理想自我”作为一种强烈的内部需要或发展动机,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理想自我使他们内心充满了责任感、使命感和理想、抱负。自我意识的发展,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是青年行为自律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内在心理条件。据调查,只有不到7%的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的动力出于外在需要或主要出于外在需要,而有近90%的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动力是出于内在发展需要或主要出于内在的需要。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探讨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而且也具备现实性和针对性。

2.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能力支持。认知能力是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能力的高低与身心发展、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经过激烈的竞争,步入大学的校园,大学生面对的是全新的学习生活,中学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大学生必须探索全新的学习方式,汲取各门学科先进的知识和理论,迅速扩大自己的信息储量,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快速提高。大学生追求新知,反应敏锐,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都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对外界事物有较强的判断力,对人生、对社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自己的认识、分析和评价也更加全面和深刻。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大学生的道德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基础。

3.大学生的群体生活方式

大学生的群体生活方式也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进入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活动、娱乐活动、生活活动都呈现出鲜明的集体性。班级、宿舍、社团等各种类型的群体,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它能激发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动力。群体生活中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品德言行得以充分的展露和频繁的互动,彼此间的差异、矛盾、冲突,相互间的比较、竞争、压力,激励着大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竞争态势和自我超越的搏击精神。另外,群体生活还能有效促进大学生从他人身上更加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并从他人的成功、失败中获得“替代性强化”(班杜拉语),促进自我教育意识的深化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群体生活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客观环境和条件。

二、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发展动力

发展动力是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重要心理机制,也是激发与维持引导自我教育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来说,道德自我教育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大学生自身内部的需要、动机、理想、目标、信念等行为激励因素,但这些行为激励因素的形成和动力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刺激与诱导作用。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对矛盾的对立统一。

1.社会要求和大学生自我塑造的对立与统一

人是环境作用和自我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要求与自我成长的矛盾调和。道德自我教育的外部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要求与个体自我塑造的对立统一。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站在知识创新、信息交汇和文化对峙前沿的在校大学生,能强烈地感受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脉搏和走向,对社会变化及未来发展态势十分关注、异常敏感。同时,特殊的社会角色和明确的自我塑造意识,也使得社会发展要求与角色自我塑造这一矛盾在大学生身上获得集中体现。大学生经常将时代发展趋势与自身理想抱负、社会价值导向与自我价值取向、学校德育要求与自我发展需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差距,寻找对策。正是这种体现社会发展的外部要求与体现大学生自我塑造内部需求的对立、差异和矛盾,构成了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重要外部动力源泉。

一般说来,大学生在感受时代发展与未来趋势的过程中,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了解社会、他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评判(或者说是社会、他人可能对自己形成的评判),潜意识地关注自我,并与社会文化环境、身边的小环境进行心理上的对比、分析,形成一次次的“对比差”,即自我与社会要求、自我与社会文化环境标准、自我与社会群体、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出自身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相适应的内在品质。学校德育也提供了造成这种差距的环境,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会使学生在接受德育影响的同时,形成对自己的高度关注,使他们“感受和认识到他内在道德矛盾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应有的水平之间的某种‘差别’和‘脱节’,使他(她)产生不安,从而产生提高道德的愿望”。但是,这种对比差往往是一刹那或者是短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冲动,一旦这种影响被其它后来的思想、情感所取代,这种差距感就消失了,自我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育者必须在高校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的、科学的道德自我教育的作用机制,营造浓郁的自我教育环境和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关注

意识方案和相对稳定的自我塑造愿望态势,才能保持受教育者有一个较为长期的自我教育活动。

2.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与统一

为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关注和自我教育的稳定心理和持续态势,必须将社会发展要求与大学生自我塑造的矛盾,落实到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这样,个体才不会停留于刹那间和短时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冲动,个体瞬间或短暂的自我关注与自我塑造意识才能转变为长期和持久的自我教育过程。所谓现实自我是指个体目前所具备的实际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及发展水平,所谓理想自我是指个体在高度自我关注后,心目中认为自己经过努力后应该具备并且可以具备的理想素质和发展水平,它是个体将自我与社会要求、群体规范、典型人物进行对比后形成的一种自我“理想”状态。大学生一旦意识到社会要求与自我塑造的对立统一,会在内心形成强烈的自我关注意识和自我发展愿望,审视自己、分析自己,对现实自我形成一个基本认识和评判,并根据现实自我的发展特点和外在社会要求,确立一个自己认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化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目标,即理想自我。这样,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便产生了分化和对立,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运动开始形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运动,促使个体调动自身的动机、情感、意志、信念、潜能等动力机制,激励、调节、监督自我,努力促使自己向着理想自我的目标迈进,致力于克服乃至最终消除二者的差距和对立,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协调和统一。因此,“这种‘理想’化的自我,一旦在个体思想意识里成为必须,就会对个体产生巨大且持久的推动力,推动个体积极主动地去开展自我教育活动”。

理想自我从总体来讲,是个体不满足于道德自我的发展现状,对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提出的积极要求。但理想自我并不总是积极的,它有可能掺杂消极的因素,甚至有可能是根本错误的。这是因为社会环境是良莠并存、泥沙俱在的,学校教育环境也不可能是纯净的;而且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选择也是千差万别的。教育者要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正确地看待自我,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个从基本要求来看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从今后发展的可能性来看是高尚、卓越的理想自我,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道德自教能力,并发展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道德终身自我教育。

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类型来看,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运动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积极统一。个体树立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实际的理想自我,就会积极地调动自身的潜能,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完善现实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达到统一。而且会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运动中,一方面完善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迈进,另一方面又根据现实自我的发展状况和社会要求的不断变化,调整和修正理想自我,力求达到两者积极、动态的统一。第二种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妥协统一。个体树立了理想自我,但在改善现实自我的过程中,或因理想自我不切合实际,或因遇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困难挫折,使得理想自我难以实现,为消解矛盾、苦闷、失望和消极情绪,往往会选择放弃理想,安于现状,消极处世,得过且过。这是放弃理想自我以迁就现实自我的自我妥协。第三种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虚假统一。个体缺乏对现实自我的清醒认识,狂妄自大、自命不凡,以主观臆想代替客观现实,通过对现实自我的过高评价或虚妄的判断,获得与理想自我的虚假统一,则会沉浸于自我陶醉之中过着虚幻自足、不思进取的生活。第四种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消极统一。个体形成的是与社会发展要求相背离、因而得不到社会认可并且最终也难以实现的理想自我,个体为实现自己的所谓“理想”,往往会做出有违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但个体仍执迷不悟、顽固不化、破罐破摔,在消极抵抗社会规范、正面教育中获得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因此,教育者要密切注意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对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进行及时有效、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介入。

要提倡、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积极统一,并为他们树立先进典型,提供模范事迹,形成方法指导,营造支持氛围;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妥协统一的大学生,要看到他们身上潜在的改善自我的积极愿望,引导他们调整目标,转变心态,培养能力,重树对前途的信心并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虚假统一的大学生,在及时提醒,打破其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心理状态的同时,要帮助他们寻找差距、发现不足,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目标并付诸行动;对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消极统一的少数大学生,要做到说服与惩诫相结合,正面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人手,引导他们改变原先错误的理想自我,建立健康向上的理想目标并促成其改善现实自我的积极行动。

三、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发展过程

学生道德自我教育从其发展来看,主要体现为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自我意识上的心理体验及实践过程。具体体现在认知方面,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体现在情感方面就是自我体验、自我激励,体现在意志方面就是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体现在行为方面就是自我训练、自我践行。

1.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身道德品质、个性特点等方面的感知和分析。自我认识是以直观感觉和外部观察为起点,运用理论思维和逻辑抽象,达到对主体本质的认识过程。自我教育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只有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感知、觉察、思维、分析这样的自我认识活动,才能形成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分化、差异、矛盾和对立,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自觉塑造、积极完善的自我教育过程才能开启和进行;只有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认识是全面的、客观的,才能为正确的自我评价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自我评价,是个体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或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原有的价值取向或外在的价值标准对自我所作的总结性判断和评估。自我评价的正确与否,并不是看主体自我单方面形成的结论,而是看主体自我的判断是否与客体自我一致或基本一致。自我评价有四种类型:与客体自我相符合的自我评价(有自知之明),高于客体自我的自我评价(自视过高),低于客体自我的自我评价(自视过低),与客体自我完全颠倒的自我评价(倒错自我评价)。显然,只有与客体自我相符合的自我评价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推动个体开展正确的自我教育,而其它的自我评价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甚至将个体自我教育引入歧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辩证地评价自己,才能发现差距、明确不足,确立改善现实自我、实现理想

自我的奋斗目标,由此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需求和动机,并转化为自我教育的积极行动。

2.自我体验和自我激励

自我体验,是个体在自我意识过程中形成的情绪体验和情感态势。情绪体验往往是即时的、情境化的,而情感态势则常常是相对稳定的、长期的。个体在自我意识过程中,总有一种或几种情绪处于主要的、经常出现的,甚至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如自尊、自信、自满、自卑、自贬等,这就形成了个体对自身的主要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对自我的情绪与情感体验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个体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时,或者在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体验到的主要是抑郁、自责、悲愤、失望、焦虑、懊悔等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个体无法进行积极的、自觉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与情感状态,成为高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自我激励,是个体为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目标而对自己的情绪情感进行的自觉调整、积极储备和有效激发。在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不断接近的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会遇到来自客观外在环境与个体自身内部环境的限制所导致的困难、挫折,引发个体的情绪变化和情感反应。这些情绪与情感的变化反应,既有自信、自强、勇敢、节制、奋发等有益于个体调动自身潜能的积极情绪,也有沮丧、悔恨、愤怒、自卑、失望等不利于个体克服困难、调动自身潜能的消极情绪。自我激励的作用和意义在于,个体能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感受和分析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效应和后果,通过自我反省,借助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他人的经验教训,积极自觉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整和改变,做自己情感的主人和有效的管理者。自我激励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还在于,当个体向理想自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个体还会对成功经验进行充分的自我体验、自我享受,这种积极的情绪与情感的积累,是个体进行自我教育重要的情感储备,十分有利于个体强化自我教育的动机、信心和发挥自我教育的潜能。

3.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

自我监督是个体在整个自我教育过程中,根据自己所确立的理想自我目标,通过自我观察、自我体验,有意识地、自觉地、经常地反省、检查、督促、提醒自己的自我教育活动。自我监督既是自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贯穿于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是个体进行自我调节的前提和条件。自我教育之所以不等同于他人教育,其中的重要区别就在于自我教育是一种针对个体自身的教育活动,是与充分的、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活动。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贯穿了个体不满足于自我发展现状,自觉确立理想自我目标,主动反省自我、克服内外困难、改善自己品质的意志活动。

自我调节是个体根据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反省、检查和监督,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目标、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的意志活动过程。自我调节贯穿于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并集中体现在客观的自我评价、有效的自我激励、自觉的自我训练和自我践行之中,是个体改变现实自我、实现理想自我的前提条件。

4.自我训练和自我践行

自我训练是个体为了达到理想自我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力、意志和行为训练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理想自我目标,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并针对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自觉确立能力发展、意志培养和行动训练计划,以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意志和行为品质,为自我践行和理想自我向现实自我的实质性转变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

自我践行是个体将自己良好的能力、意志和行为品质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高的自我教育过程。现实自我是否达到了理想自我的发展目标,个体的自我教育目标是否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都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反馈。自我践行便是个体在完成自我教育的心理发展主要历程之后,将一个重新塑造的崭新的“现实自我”(预期理想自我的现实化)展现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实现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经受社会、他人和个体自己的评价、监督、检验,以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将个体在自我教育中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言行加以巩固,使之成为个体稳定的个性品质和一贯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同时,个体在道德自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通过自我践行得以充分的暴露和呈现,使个体对自我教育的成败有一个辩证、客观、全面的认识,并为下一阶段的道德自我教育活动奠定充分的基础和条件。

在个体道德自我教育过程中,体现为认知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主要承担了自我教育过程中观察者的作用和角色,体现为情感方面的自我体验、自我激励主要承担了自我教育过程中审美者的作用和角色,体现为意志方面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主要承担了自我教育过程中管理者的作用和角色,体现为行为方面的自我训练、自我践行主要承担了自我教育过程中行动者的作用和角色。因此,主体自我在道德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着对客体自我的评价、激励、监督、训练等多重教育和影响,也发挥了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充分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经过个体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训练、自我践行等自我教育过程和环节的相互影响和连续作用,道德自我教育完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过程。但自我教育活动是一个连续发展变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一个自我教育过程的完结即意味着新的自我教育过程的开始,在道德素质某一方面的自我教育活动,也牵制和影响着其它方面的道德自我教育活动。因此,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螺旋式上升的动态、立体的系统工程。因此,新时期高校德育要引导大学生在客观、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确立将社会发展要求与大学生自我塑造愿望相结合、具有现实可能性的自我教育理想目标,并通过积极的自我激励、有效的自我监督和调节,切实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并将自我教育的心理体验过程和结果放人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中,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和修正。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进行恰当的指导、善意的提醒和适时的介入,使大学生在充分自主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塑造一个全新的、自觉的、卓越的道德自我。

作者:周 围

上一篇:伤害事故成因中小学体育论文下一篇:剖析掌控营销渠道的手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