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论文

2022-04-20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2.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摘要:中国的体育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紧密相关的综合学科群。体育学科已经具备了学科自我创新和发展的能力,许多新兴体育学科大量涌现。体育学科在这样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论文 篇1:

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摘 要: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建设取得了具有科学意义的重要进展。从运动训练学3个层次理

论体系的确立、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过程的强化、训练理论时空架构相对均衡的调节、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

模型”、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定义以及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6个方面研究成果的

介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进展

作者: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论文 篇2:

理性认识体育学科文化 推动体育学科建设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 中国的体育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紧密相关的综合学科群 。体育学科已经具备了学科自我创新和发展的能力,许多新兴体育学科大量涌现。体育学科 在这样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学科文化是指在体育学科发 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方法、学科术语、学科风格、学科认同以及行为规范的总 和。体育学科文化是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组织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交流、沟通与 合作而产生的某种认同和归属的心理,并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最终积 淀为具有特定文化特质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包括多种因素,主要有:体育学科价值、体育 学科方法论、体育学科语言、体育学科的学术风格。体育学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有复杂 的结构和因素。体育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科文化特点 。体育学科文化多元的价值体系、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直观形象的语言风格、直接实效 的行为方式对体育学科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学科建设中理性认识体育文化的结 构、要素和功能;认识体育学科文化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促进体育学科文化与体育学科发展 的双向互动,是推动体育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体育学;学科文化;学科建设

Rational Recognition on Sports Disciplinary Culture and Promotin g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Disciplinary

HUANG Zhuhang1, YANG Xueqin2

(1.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Yunnan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Yunnan China)

Key words: sports disciplinary; disciplinary culture; disciplinary const ruction

体育学科建设是指体育学科主体根据体育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学科发展的规律,采取各种 措施和手段促进体育学科发展和体育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地说是通过 对体育学科人才培养、学科组织制度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来推动体育学科的发展。

我国的体育学科起步比较晚,发展始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进入高速 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形成完善的体育学科结构。在体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 借鉴和移植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不断和相关学科划清边界,将相关的知识划 分出来集合成为相对独立的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的发展既是对体育现象、本质、规 律认识和解释逻辑的优化,也是体育学术共同体中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语言规则、实践标 准等的变更和提升;既是知识体系的重建过程,也是学科文化的发展过程。今天中国体育学 科已发展成为一个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紧密相关的综合学科群。体育学科已经具备了 学科自我创新和发展的能力,许多新兴体育学科大量涌现。体育学科在这样的建设发展过程 中,体育学科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对我国体育学本身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研究成果比较少、水 平也比较低。近年来,无论是体育学科管理部门还是体育科研工作者都意识到对体育学的元 研究在体育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内围绕体育学科开展的研究课题,1996-2006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 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共有13项:1997-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共有26项。在 国内体育二级学科的核心刊物 也发表了一些水平较高的体育学科的元研究论文。但是这些研究课题和文章,大都是指向体 育学或某一具体科目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和学科基本结构和理论体系,对体育学科的研 究还不够深入。很少见到对影响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和课题。但是 我们看到学科文化已经成为很多体育学者研究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视角和内容,学科文化对 学科发展的作用已经被学者们所认同,这些观点反映在他们的研究论文和课题中。

汪康乐在《体育科学新学科形成的文化底蕴》中认为体育科学新学科的形成,不仅有专 门系统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体系形成,而且是沉淀了一定的文化思想意识、观念、价值、精 神等。

邵伟德等在《论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几个特征》论文中探讨了体育学科学研究的 思维方式和方法特征。

斯格力在《试论体育学科的功能与性质、对象、结构的关系》中以前苏联和美国为例, 比较他们对体育学科性质不同的理解,对体育价值不同的判断构成各自的学术传统、研究方 式,形成各自不同的研究风格,影响着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并导致学科功能的差异。这充 分说明了体育学科文化对体育学科结构、功能的影响。

仇军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一文中提出,我国体育社会学发 展和自身理论体系的形成有赖于体育社会学学科的规范性和学术性研究;借鉴不同学科的研 究方法,与不同研究范式的融合等体育社会学学科文化的建设。

马卫平等对《体育学研究范式探析》这样的体育学科文化的要素进行了专题研究。

这些研究将体育学科的研究向纵深推进,为我们探讨体育学科文化奠定了方法论和知识 体系基础。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研究了国内外关于学科、学科文化的相关研究资料, 访谈了国内体育学科管理和研究的相关学者,对体育学学科文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体育学 科建设的发展影响,提出以下研究观点和研究结果。

1 体育学科文化的概念

每一个学科都垄断了一定的学科知识领域,每一个学科的成员都拥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准则,分享着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信念,拥有自己的“符号系统”从而形成了不同学科 的学科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这些能使我们可以辨别不同学科成员的身份和相关学科 划清边界的差异就是学科文化。

体育学科文化是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组织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 ,各种形式的互动使他们产生某种认同和归属的心理,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规范,最终积淀为具有特定文化特质的学科文化。

1.1 体育学科文化的内涵体育学科文化是指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方法、学科术语、学科风 格、学科认同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体育学科知识性文化与体育学术组织文化的统一。

1.2 体育学科文化的要素学科文化包括多种因素。为了更有利于认识体育学科文化,培育体育学科文化,推动体育学 科 建设,按照学科建设的需求和体育学科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体育学科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梳理因素的逻辑关系、考察本质属性、筛选出最能反映体育学科文化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就是体育学科文化的要素。我们认为体育学科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体育学科价值、体育学 科方法论、体育学科语言、体育学科的学术风格。

2 体育学科文化的特征

学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具有文化的共性。学科文化区别于其它社会文化的个性主要 表现在:以知识领域划分的学科由于学科材料的差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学科特点,具有不同 的 学术性,凝聚于学科之中的学科文化自然也就渗透着浓郁的学术气息,学科文化丰富多彩、 异彩纷呈,具有多样性。就体育学科而言,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和特殊,研究领域的广泛多 元,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使体育学科形成了独特的学科文化。以下我们围绕体育学科文化 的四个要素就体育学科文化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2.1 体育学科价值体系特征体育学科价值是体育学科对人类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包括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有用性、个体 与社会层面上的有用性等等,体育学科价值形成体育学科的重要标志。

体育学科价值体系具有3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 体育学科价值是人类创建、延续和发展 体育学科的基本动机和目标,彰显了人类个体身体、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和社会群体社会协 调的特定需要;2) 体育学科价值也是学科研究者理解、判断自己工作意义的前提和参照 体系;3) 体育学科价值还构成了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鲜明属性和学科个性。

体育学科价值体系还具有差异性甚至冲突性。由于体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体育学科体系 是由多门学科交叉发展而来,不同的学科受其研究客体和母学科价值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有 很大差别。同时,由于具体学科之间知识体系的复杂也存在学科价值的差异。例如,运动人 体科学追求客观性的事实知识,没有价值偏向性,不带有主观性。这类学科通过人体运动中 客观的规律与规则得到构建与发展,通过探寻人体运动的客观事实而得到价值体现。而体 育人文社会学科追求体育知识的意义,追求人在体育运动中的情感体验,具有主观性的因素 在里面。体育运动的意义与情感并不能通过固定的法则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来获得。体育人 文社会学科群的价值体现出长期性、滞后性和模糊性。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群大多是体育运动 源生性学科。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论、运动技能学、各项目专项理论等,这类学科直接指 向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其价值体现具有直接性与现实性。

体育学科价值体系的复杂性也导致体育学科价值判断的标准多元性。

德国人热爱体育,体育的普及程度非常高。广泛的社会需求推动着体育学科体系的发展。德 国体育科学体系在国际上属于比较成熟,严谨而又不失发展性的,在本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也是最高的,体育学科已经跻身于德国学科体系的十大学科门类中。

在美国,体育学科从创建开始主要依靠医学来建立它的理论体系,体育学科缺乏自己的研究 领域和研究重心。一直存在 “身份危机”,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体育在美国人 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体育相关职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体育学科依然很难形 成权威的学科体系。社会认可度很低,“一些新出现的分支学科,为了取得社会的承认,成 为独立学科部门,甚至重新归入传统的母学科,如生物学、医学等。”

虽然我国体育学科体系近30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许多学科和理论在体育教学、 训练中解决实际问题缺乏直接性与现实性。经常遭遇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实践第一线的教 师和教练员对其价值的质疑。体育学科的价值判断因实践需求的差异也出现价值判断的差别 。

2.2 体育学科方法论不同的学科往往以不同的方法论指导学科领域内开展科学研究,不同学科在科学研究活动中 所总结出来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形成了学科内解决问题的特定方式与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 各学科特定的认知图式。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科领域内研究方法的差异性,实则是学科之间 思维方式的差异。

体育学科方法论实际上是关于在体育学科领域内开展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与途径的理论 。

体育科学以社会生活中体育领域的活动以及体育活动中的人为研究对象,体育不仅是人们通 过自身运动来增强体质的一种生物运动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生 物性的因果和规律,还有精神、人性,所以体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它既有大 量 的确定性又充满着概率性;既是有序的又是开放的;既是有组织的又是个体的;既有统一又充 满多元。研究对象的高度综合,决定了其必然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科学门类, 也决 定了在体育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必须移植借鉴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同领域科学研 究方法的移植再生在体育科学独立化、科学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例如,在运动训练中,采用量化的方法可以得到大量诊断分析运动员的起始状态和训练效果 的人体生物学分析结果,并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研究、诊断和监控。但是,对于运动训练和 比赛中的社会学因素、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验和行为,仅靠量化的方法却无法得到实质性的 分析结果,可能需要个案的质性研究。在体育的研究中,研究者面对着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 属性的研究对象,必须采取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学科研究的双重逻辑。正如康德所指出过的 :自然科学教我们如何“打破现象”以便逼近事实,而人文研究则教导我们去“诠释符号,以 便将其中隐藏的意义揭示出来。”

体育研究方法体系在建设和应用中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方法必须适合研究对象和题 材的性质;第二是在具体方法的使用和研究成果的论述之间必须在方法一体化水平上具有一 致性的逻辑推理;第三是体育学科研究通过移植再生其它学科研究方法,可以省去在本学科 体系内部从头发展类似的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不能把单学科的研究方法简单地 运用到跨学科研究中,而是要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领域,通过移植、渗透和综合各种单学科 研究方法,使之“再生”,并得到体育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肯定和公认。体育方法体系对运用 主体的科研综合素养和认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3 体育学科语言知识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套符号、语言的体系。学科是知识的一种体系化形式,是一种知识载 体,体育学科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表现为2个部分:1) 体育学科术语;2) 体育学科措 辞,它们共同表现为体育学科文化的特征。

体育术语是在特定体育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称谓的集合,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 定体育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体育人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

措辞在体育学科的研究中,表现为论证和表达思想和研究成果的语言形式。它与体育方法论 密切相关,关注体育学术成果的表现方式,强调风格与内容的互动。学科措辞隐含着体育学 科方法论的意义,但形式上表现为体育学科语言的构成。

体育学科研究成果以体育术语和体育特有的措辞形式通过论文、论著、教材等载体等以文字 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知识的交流,传承服务与体育实践,并实现体育学科的价值。作为文 字的体育学科语言必须具有逻辑性、共享性, 可以进行编码和易于传递。而体育活动具有直 观性和感性特点,在体育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是个体性的和情景性的,同时存在于体育活动 的参与者的思想和行动中。

在体育科学研究的现实中,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实践中获得的资料 ,经过数据整理与逻辑分析后, 得到的结论用规范的科学语言描述, 虽然逻辑性很强, 但却 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知识结构中不易找到契合点,很难被教师和学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等人 理解和认可,难于实现理论对教学与训练实践的有效的指导。而来自教师、教练员从实践中 感悟到的有效经验,他们可以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和运动员可以意会, 但却难以抽象、概括成可以广泛传递的书面语言。

当体育研究人员和运动实践者的知识结构不同、语言表达不一致时,对于同一概念的不 同理解,或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命名会使研究结果产生很大差别。比如游泳教练员在选材中描 述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水感用四个字概括:“轻、漂、浮、粘”,足球教练员经常说的运动员 的球感、意识等等模糊概念是很难言传和系统表达。当概念不能在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流畅 地沟通、交流的时候。学科的价值就将被大打折扣。

体育学科在语言方面的特殊性归纳起来看,首先,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语言具有共性的一 面,可以用准确的量化语言描述运动中的人的某些生物性的特征,可以用形式化、抽象化的 概念为主的措辞描述其规律;第二是抽象概念组成的理论不足以表达体育实践丰富的情境和 意蕴。体育学科语言还需借助有多场景、案例为媒介,通过对话、情景、体验达到研究者、 传播者、实践者沟通与理解,并达到视界融合,获得思想的完全一致,实现体育学科理论的 实践价值。

2.4 体育学科行为方式行为方式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说话做事的方法和形式。体育教学、训练和研究是体育 学科最主要的学术活动。教学、训练与研究行为方式不但是体育学科文化的核心要素,更是 体育学科文化传承的保障。体育对参与者而言,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训练过程中,体 育学科知识和价值观念逐渐内化成体育学科参与者的学识和信仰,体育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 究方法逐渐改变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体育学科文化转移到体育学科参与者身上,成 为他们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经验和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此时,学科文化 才能显现出它们的生命力和价值。

在体育实践中,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所有的行为价值,都必须是以直观的形式表 现出来。运动训练的效果必须是在体育竞赛中出成绩,体育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学会操作运 动项目。这种价值判断决定着体育人的行为方式。在体育领域只认运动成绩和能直观、快速 呈现的效果。在体育领域只有世界冠军而缺少学术大师。这种价值标准也直接影响体育学科 的研究和教学行为。体育学科中的研究和教学行为显示出务实精神,但也由此带来一些负向 行为方式。例如,在体育科学研究中比较习惯于用观察法和经验总结,习惯用成功经验作为实证来论述 观点,研究选题注重短期效应;研究过程不够严谨,不注重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思路的合 理性;导致研究结果缺乏长效性、基础性和严谨性。这也是体育领域不断创新而体育学科领 域未能出现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原因之一。而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忽略 学生对运动的情感体验等隐性目标,也是负向行为方式的具体表现。

3 体育学科文化对体育学科建设的影响

体育学科建设是指通过创建新学科知识体系,完善学科组织和制度,充实学科文化,培养学 科人才推动体育学科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3.1 体育学科文化促进体育学科向纵深发展,形成学科优势体育学科文化是体育学科的灵魂。体育学科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是体育学科作为一个成熟的学 科体系的重要标准,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疆界;体育学科文化中的价值标准、 哲学思想和思维模式等都影响着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学科文化对体育学科领域进行价值判 断,将最具研究意义和价值的领域和方向发展成为体育学科前沿。体育学科前沿总是动态 地存在着,它的产生、演变依存于体育学科文化的不断发展。体育学科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 。体育学科文化的特征影响着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体育学科价值的冲突是体育学科发展的原动力。体育学科内部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 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群的价值冲突推动着学科内部的交叉整合,协调进行学科结构的优化 和重组,形成新的学科结构。体育学科与外部的价值冲突促使体育学科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 科研究方向形成体育职业——专业——学科一体化的权威性、独立形态的学科体系。体育理 论研究与体育实践的价值冲突推动着体育科研致力于服务体育实践的革命,从而创新体育学 科体系。

3.2 体育学科文化推动体育学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新学科体育学科从诞生开始就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体育学科价值体系的多元化、体育学科研究方 法的多学科交叉移植使体育学科较其它学科更具开放性。体育学科思想、价值、方法等学科 文化要素在学科边界之间流动与渗透,进行学科间的知识对话,形成与不同学科之间对于知 识与现实的共同理解的开放系统。体育学科文化在与不同学科文化互相渗透、交叉、移植、 借鉴、碰撞、吸收的动态发展中不断分化,产生若干有探究价值的“研究领域”,其中在一 些“研究领域”逐渐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概念体系、理论基础, 当这些理论体系在发展中 具有相对稳定的连续性时,就会产生具有独特社会功能的与众不同的独立学科,这就是体育 学科文化在体育学科不断分化形成新的分支学科中所起的作用。

3.3 体育学科文化抚育传承学科理念和精神的学人体育学科建设不仅是为了发展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传递与创新体育文化知 识来培养体育人才,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学科文化通过价值观念体系、工作习惯、思 维方式、研究方式, 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作用。

体育学科的价值观念对体育人才和学者的信仰发挥定向作用,使他们能真正理解、传承体育 学科精神和文化精髓。包括基于人与社会发展的、涉及到体育学科使命定位、功能定位和绩 效定位等体育学科价值观的信仰,包括对体育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信念。

体育学科独有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复合型研究方式的熏陶,养成了研习者开放型思考问题 的方式和习惯,使体育学科群体成员不断学习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和 研究手段,形成不断进取的、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学术风格。

体育学科的语言系统的矛盾推动体育学者和体育实践者的沟通和交流。在这种冲突——协调 ——冲突中加深体育学者对体育的理解,培养他们理解、熟练运用不同的语言模式,并创新 便于沟通交流的新的语言模式。独特的语言系统也能形成体育学者对体育学科的认同,加强 体育学人的凝聚力。

4 小 结

体育学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有复杂的结构和因素。体育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科文化特点。体育学科文化多元的价值体系、多学科交叉的研究 方法、直观形象的语言风格、直接实效的行为方式对体育学科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 体育学科建设中理性认识体育文化的结构、要素和功能;认识体育学科文化与学科建设的关 系;促进体育学科文化与体育学科发展的双向互动,是推动体育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当然体育学科文化也对学科建设存在一些负向影响。比如,体育学科价值观念的冲突会影响 体育学科的地位的认识;体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复杂对研究者的能力要求过高;选择和使用研 究方法的困难会影响体育学科研究水平和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学科语言与实践语言的矛盾会 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障碍;体育教学与研究行为的一些固有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体育学科的发展。因此,理性认识体育学科文化,对体育学科文化进行有意识地培育和利用 ,能有效地推动体育学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马卫平.体育学研究范式探析[J].体育科学,2006,26(6):12-15.

[2]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 高山.大学学科文化核心要素及其认知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8(3):9-13.

[4] 刘慧玲.试论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2(2):72 -74.

[5] 龚建林.德国体育学科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启示第[J].体育学刊,2007,14(7):121- 125.

[6] 杨波.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及现状[J].体育学刊,2007,14(7):116-120.

[7] 章岚.对体育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探讨[J].体育科学,2004,24(7):1-4.

作者:黄竹杭 杨雪芹

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论文 篇3:

对当前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反思

摘要:运动训练理论的若干争议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焦点。通过思辨,认为人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完全建构出客体的真实结构,训练理论理性只是一种“有限理性”,自然会产生争议,而实践理性是唯一具有立法权的训练行为准则。在实践过程中,理论自身的缺陷和在实践中的困窘是产生争议的隐性和显性诱因,化解争议的唯一办法是理论创新。

关键词: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理论理性;实践理性

Retrospection of current study of sports training theories

ZHANG Jian-hu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theoretical study;rationality of theory;rationality of practice

當前,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若干争议,如超量恢复理论与适应理论之间的争议等。对于这些争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者曾对运动训练理论的争议进行过归纳,然而并没有归纳出争议的实质。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人类对运动训练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中受到“科学共同体”自身知识结构的制约。任何时期对运动训练的认识肯定是会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争议是绝对的。从根本上讲,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争议是人们对运动训练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的。对于体育科学发展而言,这种不一致或者争议有助于认识的不断深入,相反一致的认识反而会成为人们探究运动训练本质的无形障碍。因此,对于运动训练研究中的争议,研究者必须反思为什么会产生争议?其根源在哪里?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当前运动训练学研究中的主要争议,批判争议焦点的实质,反思理论研究的缺失与实践的困境,旨在促进运动训练学理论在批判中继承,在论争中发展。

1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焦点

邓运龙[1]认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进入了整体质变的转折时期,基本完成了量变的过程并孕育着质变的发端,新变革将有力地推进运动训练理论质变并孕育新一轮发展变化。这就意味着,训练理论研究亟待创新,从而构建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理论。实际上,理论创新是训练实践对理论提出的时代要求,因为我国训练学研究一直滞后于实践,也落后于西方国家,从国外翻译和引进的许多理论存在着争议,给实践带来了很大的盲目性。毫无疑问,训练理论的争议成了当前人们研究的焦点。总体归纳起来,主要争议有:训练理论基本问题、训练周期划分、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竞技状态,以及一元训练理论对二元训练理论的批判。

关于运动训练提高人体竞技能力的基本理论,目前有3种不同的理论:超量恢复理论、应激理论和疲劳适应理论。在这些运动训练理论中,超量恢复理论从能源物质代谢方面解释人体竞技能力提高之原理;应激理论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角度说明人体运动能力提高的机制;而疲劳适应理论从训练负荷刺激下生物体所产生的效应方面揭示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3种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运动训练的本质,其争议点主要在于对超量恢复理论的质疑——该理论缺乏足够的实验支持,没有考虑训练年限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且超量恢复过程不可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客观地讲,超量恢复和应激是机体对外加训练负荷产生的现象,生物适应则是机体反应的本质,现象与本质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因此,疲劳适应模型是比较好的理论解释。关于训练周期划分问题,突出表现为周期理论与板块结构理论的冲突,争议的核心是传统的大周期安排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竞赛体制的需要。赛事增多是事实,但以此就断言传统训练周期理论过时为时尚早,毕竟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仍然采用周期训练理论模式,况且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员的训练也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周期理论。相对而言,板块结构理论更加适用于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但不适宜于青少年的运动训练。在竞技状态的研究中,首先是概念的界定不一,其次是对良好竞技状态的形成规律及表现形式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竞技能力是运动训练学的核心,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研究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木桶理论、合金理论、胶泥理论、三层次结构理论和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这些理论,都存在一些不足,争议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至于对二元训练理论的批判,一元训练理论者认为体能与技术是“一元”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展,也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人体的竞技能力是一个整体。如果将这个决定运动成绩的“元因素(竞技能力)”割裂为“体能”和“技术”,显然已经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了。当然,将“元因素”仅仅看成是“体能与技术的统一体”也是不科学的。严格意义上讲,“元因素”应该是多元合一的复杂整体,不仅有体能、技术,至少还应有心理、运动智能等二级要素。目前,一元训练理论处于发展阶段,理论基础并不完善,引起了黄璐[2]、张春合[3]等的质疑。虽然茅鹏[4]本人以“人体是复杂适应系统”作为立论基础,借鉴热力学中“熵”的概念,并引入“体力波”和自组织理论来自圆其说,刘承宜[5]等人也提出用内稳态训练理论来发展一元训练理论,但是都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撑,尚需进一步研究。

以上争议基本涵盖了运动训练研究的方方面面,是其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争议的存在,说明原有训练理论在实践中预见性不够,或者很难解释新问题,人们自然会质疑原有的认识成果。科学发展史表明,“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争论,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由此可以断言,运动训练理论的争议就是研究者不断反思、批判、继承和发展理论的最大体现。

2理论理性、实践理性与认识过程

2.1“运动训练”理论理性只是“有限理性”

运动训练理论是解释、预言和指导训练实践的依据,是人类对运动训练活动的认识成果。在客观知识世界中,理论理性为自然立法,运动训练理论理应如此。但是在行为世界中,运动训练理论中存在诸多争议,处于一种讨论的状态或辩论的状态。

运动训练理论是“有限理性”的命题,可以从训练理论的来源上得到确证。形成训练理论的途径与方法不外乎演绎和归纳法2种。相对于思辨性的文史理论而言,运动训练理论的来源途径主要是归纳法。人们通过归纳大量的训练事实,提出理论假设,然后寻求实验数据的支撑,最后形成训练理论。于是,运动训练理论形成的归纳演绎模型为:S1,S2,…Sn→H∝P1→T。通过归纳,大量的训练事实S1、S2……,从结论中得出一种理论假设H,再推演出可以观察的检验命题P1;然后利用实验数据对该命题进行证伪,如果是正确的,则被确证,确证的命题可以上升为训练理论T,用来指导、解释和预见训练实践。由此可见,训练理论研究者事先假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然后去证实。这种先验的结论常常会陷入自我的客观实在性,掩盖了运动训练理论形成方法上的主观性,从而得出的训练理论很难具有普遍客观性,只是一种有限理论。毕竟,研究者忽视了一个理性的判断:在归纳演绎模型的思维链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因果性。因为人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先观察到事件A,然后再观察到事件B,此时人们所观察到的东西只不过是时间上连续的相继事件,其中并没有观察到“必然性”[6]。比如,在超量恢复理论中,研究者寻找到了肌糖元超量恢复的证据,从而验证了“先验”的理论。问题在于,运动训练引起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肌糖元超量恢复与运动能力提高不一定具有因果性。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训练负荷刺激后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是由糖元储备的超量恢复引起的。相反,最近有研究表明,运动训练不能增加骨骼肌ATP、CP的含量及肌酸激酶的活性[7]。这种简单列举由任意捕捉到的个体具有某种属性而推及全体亦具有此种属性的方法,其中便含有猜测的成分。

运动训练理论争议的存在,说明理论理性并非是纯粹的理性,而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因此,所有运动训练理论不可能十分完美,不是绝对的训练真理,也不可能具有绝对理性,人们都可以通过“证伪”找到理论的不足。虽然,证伪并不能毁灭一个训练理论,但却证实了原有理论的缺陷,说明这种训练理论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或者“自主理性”。

2.2实践理性是唯一具有立法权的训练行为准则

对运动训练理论理性的分析和考察可知,训练理论理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而是一种有限理性。运动训练理论的功能在于预言、解释和指导训练实践,这种“有限性”必然会反映到实践中来,造成实践上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当训练理论处于争议状态时,训练实践依据哪一个?如何避免盲目性?就运动训练而言,谁为训练立法?在这里,我们需要辩护的是:实践理性具有客观必然性和普遍性,运动训练实践理性是唯一具有立法权的训练行为准则。

运动训练是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下,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探索性实践活动。训练过程需要理论对训练行为进行指导和解释,但当不同理论在解释同一训练问题出现不一致时,“立法权”就显得异常重要。“立法权”就是最终裁决权,不但可以帮助人们澄清不同理论带来的困惑,而且可以确定“哪个理论”具有普遍行为的效力。在实践论哲学看来,只有实践才是真正的现实,只有实践的理性才是现实的理性[8]。毫无疑问,实践理性是唯一具有“立法权”的训练行为准则。在训练学领域,运动训练实践所解答的是如何改造人类自身的问题,即如何提高人体竞技能力,表现出人类自身极限的问题,这一过程本身蕴涵着二重理性:理论理性和价值理性。运动训练理论理性是基于质料基础之上的认识能力,它揭示运动训练活动是怎样的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仅仅解释运动训练实践;价值理性对训练行为进行规范,回答某种训练行为是否有悖于道德法则,体现着对训练实践活动中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诸如血液回输法和药物的滥用等。在这里,理论理性关系着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成败,价值理性决定着训练实践行为的品位,二者统一于实践理性。这是因为,实践理性从根本上回答人们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时“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本身包含了理论解释和道德规范的实际内容。这就意味着在训练实践中,实践理性决定着运动训练的方向,从根本上对运动训练实践起着导向作用。

马克思[9]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案性。”因而,运动训练理论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认识成果,理应是训练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组成部分,更应通过实践标准来检验其正确性。根据康德[10]关于“实践理性与其思辨理性结合时的优先地位”,在运动训练领域,谁为训练立法的问题就不言而喻了。训练实践理性为训练立法,具有绝对话语权,而训练理论理性仅仅是一种“有限理性”,二者统一于运动训练实践。可问题是,既然产生争议的唯一理由在于训练理论本身,那么根源究竟何在?探究和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只能回到认识本身上去。

2.3认识过程不可能完全建构出客体的真实结构

对运动训练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实际上是人类主体运用自己的时空观念和悟性范畴建构客体结构的过程。在每一次建构过程中,主体都会把认识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

在认识过程中,存在以下事实:“如何”认识运动训练,研究者“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以及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对于“如何”、“应该”、“可能”的回答,会发现所有运动训练理论的争议是必然的。这是因为,从生理学角度“认识”运动训练,研究方法往往采用动物模拟实验或肌电遥测的手段,通过训练前后生理机能和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得出运动训练的生理学解释,比如“超量恢复理论”;从心理学角度“认识”运动训练,研究方法常采用心理测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训练过程心理负荷对运动员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得出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认识”运动训练,研究方法一般采用测量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整个训练过程不同时期运动员血液、尿液等指标变化分析,“可能”会得出生化结论。“认识”运动训练的视角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研究视角一致,研究方法不同,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甚至研究视角和方法完全一致,往往结果“可能”从不一致,毕竟研究对象是“人”或者是作为实验对象的“动物”。

从表面上看,不同的视角与方法,“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这是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中产生争议的直接原因。究其本质,产生争议的根源在于人的认识本身。因为,人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完全构建出“客体”的真实结构,只能不断逼近“运动训练”的实质结构。在一定的时期内,某一训练理论可能是最好解释和预言该领域实践的依据;随着认识的进步,原有理论很可能会成为阻碍该领域实践的绊脚石。毕竟人类的认识没有达到极限,类似的“认识过程”和“可能结果”,在将来还会产生,对运动训练“认识”过程的争议也不会停止,肯定会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而加剧。因此,认识的发展变化是产生训练理论争议的核心,是所有争议问题的症结所在。

3理论缺陷、实践困窘与理论创新

3.1训练理论缺陷是产生争议的隐性诱因

对任何运动训练现象的概括,都应以实践为其立论基础,寻求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科学解释。人们对训练现象的解释过分依赖于经验,因而在归纳总结理论时往往会进入预先设置的陷阱中,去寻找预先的假设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掉入了在经验世界中探索实践的逻辑怪圈。从这一点讲,探寻理论方法学上的不足注定了运动训练理论可能存在着某种缺陷,为争议埋下了导火索。当然,对理论假设的验证过程也不可能十分完美,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原理,就告诉人们通过实验获取的理论依据也可能导致理论存在着瑕疵。

对理论理性的批判和反思,会发现思辨在人类认识过程中不可估量的作用。受认识水平的限制,人类在认识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只能无限接近真理,不可能完全达到真理,这就意味着任何训练理论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超量恢复理论的缺陷在于该理论的实验依据不足,仅仅依靠运动后肌糖元的超量恢复作为基础来支持理论;也没有给出人体能力的极限,导致理论在解释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时不能自圆其说,毕竟超量恢复不是无休止的,并不是每一次训练就肯定会通过超量恢复提高运动成绩。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缺陷在于该理论是以体能类竞技项目为基础建立的,在解释技能主导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明显存在着困难,赛季延长、参赛次数增多、准备期与比赛期发生了改变、恢复期大大缩短、准备期也适当安排一些比赛,这些与传统的周期理论是格格不入的。在描述竞技能力结构的模型中,“木桶模型”虽然指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是存在着机械化解释的缺陷;“合金理论”注意到了素质的相互融合,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即合金是脱离了原来金属单质的特性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物质,而竞技能力中各要素并没有改变原有的特性;“胶泥理论”认可了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但对补偿后结构的总体积变化没有交代。应该说,“双子模型”是目前解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最好理论。但是,如果单独审视二者,无论是“木桶模型”还是“积木模型”,都从整体性角度去描述竞技能力的结构,把复杂的要素结合形式转变为简单的木板和积木叠加,仍然存在着把高层现象低层化、把功能与总体积等同起来的嫌疑[11]。这些理论缺陷往往成为产生争议的“隐性”诱因,成为训练理论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争议的焦点就是理论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3.2训练实践困窘是产生争议的显性诱因

训练理论的归宿是训练实践,因此,理论的缺陷最终通过训练实践表现出来,造成了实践中的困境。比如,传统周期训练的负荷特征是大周期、阶段性地先以量为主然后以强度为主的模式,坚持通过加量和加强度获取超量恢复,势必会导致运动员竞技水平不稳定,高峰状态少且不易保持的现象。在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如果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还是采用传统周期模式进行训练,那么在频繁大赛中运动队的竞技状态起伏不定,很难长时间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无法适应全年漫长赛季比赛的需要。

同样,在二元训练理论的指导下,训练中使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彼此独立,最明显的是1992~2000年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每年要测试12 min跑,与足球技术训练割裂开来,脱离足球项目特征,一些优秀运动员像郝海东、张恩华、邓乐军等成了测试的困难户,比赛中他们却并未出现体能不足的情况(职业生涯的后期除外)。根据Muller/Lorenz[12]研究结果,一场足球比赛中不同位置的运动员跑动的距离是不一样的。体能与技术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运动中不存在彼此独立的表现形式,而是多元一体的专项竞技能力。因此,足球运动中不需要田径项目的耐力素质,我国田径教练员尴尬地退出国家足球队体能训练正说明了这一点。

当训练理论在实践中出现问题时,训练实践就会产生困境,由此導致人们对训练理论产生争议,诸如对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二元训练理论的怀疑。因此,训练实践中的困窘是训练理论产生争议的显性诱因。

3.3训练理论创新是化解争议的唯一办法

对于训练理论的争议,理论自身的缺陷性和理论在实践中的困窘是引发争议的诱因,其根源在于人类的认识本身。正因为人类只能无限接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达到真理,才会出现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理论缺陷,缺陷导致实践产生困窘,从而使训练理论的争议成为认识训练过程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化解训练理论争议的唯一办法是训练理论创新,通过不断改进训练理论,使认识不断接近真理或者“客体”本身。比如,传统训练理论认为体能是基础,技术是关键。我国著名的体能训练专家王卫星在多年的训练后发现,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技术是基础,体能是关键。其实,这一观点在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中得到了证实:2002年足球世界杯韩国队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拖垮了意大利的钢铁后卫,创造了4强历史;同样是这位荷兰教头希丁克,在2008年欧锦赛上,带领俄罗斯队击败了小组赛中全胜的技术派荷兰队,闯进了4强。希丁克的执教理念,再次印证了技术是基础,体能是关键的理论认识。

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根据人体竞技状态的周期性、阶段性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需要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大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3个时期,不同时期有各自的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运动员需要参加职业联赛、大奖赛、单项巡回赛等各种比赛,频繁的比赛势必导致准备期大大缩短。由于周期训练理论强调准备期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且以突出负荷量来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训练,以便为准备期后期的专项训练奠定基础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目前高水平运动员的赛制变化[13]。Verchoschanskij[14]认为周期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应采用板块(Block)的训练模式,集中在3~4周内有选择性地实现1~2个训练目标。Issurin[15]也指出,一个“板块结构”的课次安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一次训练课中可兼容多种专项素质,也可以通过比赛来发展运动员专项竞技需要的某种能力。该理论很好地解决了赛与练的安排问题,从而为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以上案例表明,实践也是在不断探寻训练问题的本质,只有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事实上,运动训练活动是一种开放的物质活动,总是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并不是原有物质活动的简单重复,因而必然会产生新情况,涌现新问题[16]。当原有的运动训练理论不能有效地阐释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时,就要求运动训练理论进行创新,对运动训练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新的理论概括。

对于任何事物,人类的认识不可能完全达到所谓“真理”的境界。运动训练理论亦是如此,只能称其为“有限理性”。正因为人类认识本身存在不足,因此导致了人们对训练理论的争议,这种争议将长期存在,消除的唯一办法是理论本身不断进行创新,适应实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邓运龙. 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进入了整体质变的转折时期[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40-50.

[2] 黄璐,邱新宇,杨磊,等. 对“一元训练理论”的几点质疑[J]. 体育学刊,2007,14(2):117-120.

[3] 张春合. 对一元训练理论立论基础的质疑——体能的客观存在性[J]. 体育学刊,2008,15(6):88-90.

[4] 茅鹏,严政,程志理. 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8,29(6):28-32.

[5] 刘承宜,李江华,袁建琴,等. 内稳态训练理论[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7:541.

[6] 刘大椿. 科学哲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5.

[7] Ron Maughan,Michael Gleeson. The biochemical basis of sports performanc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8] 曹小荣. 实践论哲学导引[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17.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10] 康德[德]. 实践理性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4-167.

[11] 张建华. 竞技能力结构及其协调模型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06,24(4):59-62.

[12] Muller E,Lorenz H. Computergestütztes spielanalysesystem im spitzenfuβball[J]. Leistungssport,1996,26(1):59-62.

[13] 李少丹. “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冲突——训练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79-681.

[14] Verchoshanskij J W. Das End der periodisierung des sportlichen trainings im spitzensport[J]. Leistungssport,1998,28(5):14-19.

[15] Issurin W B,Shkliar W. Zur konzeption der blockstruktur im training von hocchklassifizierten sportlern[J]. Leistungssport,2002,32(5):42-45.

[16] 張建华. 论运动训练理论创新[J]. 体育学刊,2008,15(3):87-91.

[编辑:周威]

作者:张建华

上一篇: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论文下一篇:全过程监理公路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