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十分艰巨的理论难题,理论工作者正在艰辛的探索中。通过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设,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等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 篇1: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述评

摘 要: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工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文案调查、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评析总体研究现状来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对策,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述评

一、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及意义

农民工老年生活有没有保障必然会影响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生活,影响整个农村的稳定,同时也将给城市的稳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学术界对于将农民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非常关注,许多学者对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共识,并就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方面进行了阐述。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有三个:一是来自马克思的六项扣除理论;二是来自张俊山的劳动Ⅱ的理论;三是来自劳动经济学的论据(应永胜,2009)。正确认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依据何种原则、理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充实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徐玉兰,2010)。构建健全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不仅可以显著地增加农民工抵御退休后的养老风险,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幸福感,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崔仕臣、郑卫荣,2011)。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二是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三是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四是促进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长征(2012)认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是中国快速工业化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他从法理角度(中国宪法、劳动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社会保险法以及大部分省市的规章和政策)证明了农民工有与城镇职工同样的养老保险权利。王雷宇(2011)从有利于维护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四个方面,阐述了解决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重大意义。王强(2012)提出了张转玲(2012)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工为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以及推进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非常迫切和必要,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且也可以回避家庭养老的风险,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现状

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现状,中国现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均存在覆盖面小、参保率低、农民工不愿参加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8月2日发布《2011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 7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 157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为3 2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7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8 3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 684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为4 1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56万人。虽然农民工参保人数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农民工总量只占16.38%,也就是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二)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低的原因

农民工、用人单位和地方政府利益主体是影响农民工参保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对养老保险存在需求,但是受到年龄、收入、就业状况、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四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年龄偏大的农民工传统养老观念强,青壮年农民工参保积极性不高(朱晓琳,2012);异地打工待遇低收入少,扣除个人和家庭正常开支外无能力参保;.面临随时被解聘的困境,甚至牺牲参保权利换取就业岗位;农民工流动性大,办理异地转移程序复杂难接续。农民工对自身养老安全保障的担心程度不高,但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意愿较为强烈。年龄对农民工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教育年限、打工年限、是否有留在城市的打算、是否担心自身的安全保障、对城镇养老保险的信任度和是否了解当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与农民工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王赵铭(2010)指出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愿为农民工投保,企业为了逃避责任,往往不与农民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朱志敏、崔瑛(2012)认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是确定基本要素及参数的依据和标准不统一;农民工得到的利益不多;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本人操作不方便;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杨哲、王小丽(2012)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的约束条件主要有:(1)自身约束。如收入水平较低,年龄普遍年轻,流动性较大。(2)就业约束。如非正规就业与低层次就业。(3)土地保障功能。他们在土地上获得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4)政府约束。政府在管理与监督、财政预算和宣传方式上都存在缺陷和漏洞。

三、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立法

在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方面,国家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法的制定应该借鉴地方立法的优点,避免地方立法出现的缺点,结合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去立法。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立法除了要遵循中国宪法、法律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坚持(1)立法普遍性与区别性相结合原则;(2)受平等保护原则;(3)保障生存权与发展权原则;(4)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5)强制性原则;(6)公平与效率兼顾及竞争与稳定并重原则。完善养老保险监管体系可以从完善养老保险立法监督,保证对养老保险的相关错误行为有法可依,从而规范政府、企业、农民工三方的行为;其次,各行政部门应该严格执法,对农民工养老保险违规操作,损害农民工利益和感情的行為严惩不贷,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最后,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三方面预防权利滥用,确保基金安全,保持人们对养老保险较高的信任(邹龙,2012)。只有立法强制,才能避免不同地区农民工雇佣成本的差异,使不同地区劳动力成本对资本的吸引力趋于相同,从而防止部分地方政府“舍保障求招商”的短期行为(范淼、张旭,2012)。

(二)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实施在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政府依据国家政策规定以及当地实际经济状况相继制定了地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大致可分为五种模式:(1)融入型养老保险制度,也叫扩面型或城保型,是将农民工养老保险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内,农民工与职工只是在部分条款上有所差异。以广东、深圳、贵州为代表。(2)双低模式,是同时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比率和待遇水平,即低成本进入,低标准享受。以北京、青岛、重庆、杭州为代表。(3)独立型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也叫仿城型,是专门为农民工设计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南京、天津、厦门为代表。(4)综合型养老保险制度,是将农民的养老、医疗、工伤及其他险种一并予以考虑而制定的一种制度。以上海、成都为典型代表。(5)农保型养老保险制度,即把农民工纳入流出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中。

农民工养老保险究竟采用何种制度模式,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应该采取上述的某种制度模式。赵洪燕(2011)张文学、张立(2011)等主张把农民工养老保险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之中。张乐川(2010)等主张把农民工养老保险纳入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之中。杜毅、王孔敬(2011)认为单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模式,导致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碎片化”的弊病,加重了“城市病”、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背离了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需要建立分类保障方案来予以解决。范琛(2012)认为按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将其分为三类,一是完全市民化的农民工;二是市民化程度较高、流动性也较强的农民工;三是市民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第一类农民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第二类农民工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第三类农民工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些学者认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应该分类指导,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最大化。从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价值理念、制度的适应性、运行效果及可持续性几个方面来看,不同模式适合不同的农民工,各有优缺点,所以有必要保存和发展先行的多种制度,并建立起这些制度之间的衔接关系杨植强(2011)认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应当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对不同群体实施不同措施的政策,尽可能地满足各群体、各类别、各层次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的最大化。

一些学者认为农民工养老保险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周长征(2012)认为,没有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就没有公平的经济竞争环境,也就会使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权利受损。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就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基本原则不应该再动摇。徐小平(2011)认为应该在全国建立大一统的养老保险制度,即改革现存的城镇基本养老制度,使之能够适合农民工等不同社会群体。

一些学者认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还需要较长的过度期,所以鼓励建立多类别的农民工养老保障体系。王汝志(2011)认为破解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无疑还需要较长的过渡期,所以应该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虽然个人账户制度在再分配功能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个人账户制度符合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及不稳定性特点,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缴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李铁喜(2012)认为应该明确全体公民统一均等均享的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建设目标和运行规则;贯彻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在现有《社会保险法》框架下,厘清农民工的身份认证,建立农民工居住地身份认证制度;在国家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鼓励建立多类别的农民工养老保障体系,如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商业保险养老等。范琛(2012)认为,现阶段应该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分类、分层的方法,分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近期有必要将多元化制度安排作为过渡,最终要靠建立一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

各种制度模式有各自的优缺点,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的差异,农民工养老保险目前仍然是各自为政,无法统一。

(三)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机制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之一,阻碍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原因首要问题是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低,其次是各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不统一,现行的转移接续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手工转移业务模式手续繁;属地化分割与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城乡二元结构,地方政府考虑基金支付承受能力以及目前中国实行社会保险分立式的管理体制等给其养老保险关系转续造成困难。崔仕臣(2011)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养老保险金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统筹层次、养老保险类型、养老保险关系七个指标对便携性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了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便携性最高的结论。陈舒超、谢彦(2012)认为,中国统筹范围小,层次低,地方性法规缺乏权威性,调剂力度小,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现象,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起来增加了难度。张娜(2011)认为农民工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时,可以一并转移其个人账户及其统筹基金,改革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其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接,以便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在城乡间顺利转移接续。张蕊(2012)认为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工作地缴费原则、实现缴费年限的累积计算、养老保险待遇累积支付以及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几个方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机制。陈舒超、谢彦(2012)认为,农民工转移接续机制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保险关系转移和权益累计接续的具体办法,将统筹基金分拨给转入地会利于农民工的养老关系的转移接续。

(四)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诉求

明确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在劳动关系上更为规范,更有能力和责任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政府要建立制定化、稳定性、可持续的财政投入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企业、个人、社会机构等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多种途径充实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为农民工提供稳定而充足的养老保险资金保障(顾艳斐,2011)。张转玲(2012)从企业、个人、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1)唤醒农民工的参保意识(朱晓琳,2012),政府相关部门可借助网络、新闻媒体、知识讲座等渠道加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肖云健,2012);(2)既要扩大保障覆盖面,也要照顾到收入高的農民工需求;(3)由政府出面解决好养老待遇的公平问题及转移接续难题;(4)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例如经济上重罚、列入不诚信“黑名单”、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其营业执照。张亚鹏、吴凯强等(2012)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政府、企业、农民工三大主体的关系,指出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政府和农民工各自存在的客观条件的制约,那么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仍然任重道远。

(五)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系统

王雷宇(2011)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水平。要优化“金保工程”,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在各省间乃至全国的联网;要加快开发社保缴费信息的查询系统,推广使用全国社会保障信息卡,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的目标。王强(2012)提出设立“社保个人服务窗口”,简化办理程序,建立地市一级社保信息网络技术服务系统,逐步实现地市间、省市间的联网与信息共享,以农民工个人身份证号码作为其全国通用,终身不变的社保号码,以银行为网络信息系统为依托,增强农民工的信任感,激发参保热情。杨哲、王小丽(2012)搭建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网络平台,提高劳动保障政务和服务信息化水平,政府应采取“一卡通”的形式,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标识,逐步实现省内、省外和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险网络一体化。

四、研究述评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到,学术界对于将农民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非常关注,对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共识:保障农民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现实体现。针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学者们在制度模式、转移接续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但是这些研究与探讨多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与现实关联性不强,也就是缺乏操作性。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一是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面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权益实现中困境,虽有各方面的因素,但其根本还在于缺乏稳定可靠的法律规范,虽然中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策法规,但是操作性不强,存在不少的漏洞,制约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二是协调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目标诉求研究。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三个方面:农民工自身方面;用人单位方面;地方政府方面。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等不同利主体的能动性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取得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深入挖掘农民工养老保险实践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诉求及相应的行动逻辑,是今后进一步深化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是搭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网络平台。农民工掌握不完全的养老保险信息,处理信息能力较低,加上认识不够,操作不方便等,很多人并没有选择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因此,应尽快搭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网络平台,提高劳动保障政务和服务信息化水平,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桐,林婷婷.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完善对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68-69.

[2] 崔仕臣.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便携性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1,(12):56-60.

[3] 陈舒超,谢彦.市民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问题探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8):57-60.

[4] 杜毅,王孔敬.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分类实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5).

[5] 范琛.构建适合中国当前国情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J].农业经济,2012,(3):54-56.

[6] 范淼,张旭.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2,(9):87.

[7] 黄国武.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新思考——基于工业反哺农业的视角[J].劳动保障世界,2011,(7):53-55.

[8] 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生存状况研究——基于765名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7,(11):37-44.

[9] 李培林.流动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44.

[10]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07.

[11] 刘军伟.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4):77-83.

[12] 李铁喜.也谈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以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价值与农民工身份定位为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2,(6):203-206.

[13] 潘剑锋.论孝道在中国农村养老中功能弱化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9,(3):59-62.

[14] 顾艳斐.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1,(12):71-74.

[15] 孙倩,吴平,封明川.农民工参与城镇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奉化市的实证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3):110-114.

[16] 滕姗姗,杨植强.转型期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评析和模式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1,(5):21-25.

[17] 王雷宇.当下农民工群体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探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31-34.

[18] 王强.现阶段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探析[J].民营科技,2012,(2):114.

[19] 王赵铭.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及其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74-76.

[20] 王茜.浅析优化中國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1,(5):151-152.

[21] 王汝志.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研究[J].保险研究,2011,(3):61-69.

[22] 汪华.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回顾与前瞻[J].湖北社会科学,2009,(3):68-71.

[23] 徐玉兰.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shehuiqita/100224/15232341.html,2010-02-24.

[24] 徐小平.在社會保障法视阈下,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审视[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55-260.

[25] 肖云,石玉珍.青壮年农民工的失业及社会保障[J].当代青年研究,2005,(3):37-39.

[26] 肖云健.浅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现代解决信息,2012,(3):236.

[27] 应永胜.中国各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障政策之评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37.

[28] 杨翠迎,郭金丰.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J].浙江大学学报,2006,(3):108-116.

[29] 杨国栋.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30] 姚建平.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与问题——基于北京、深圳、苏州和成都四城市调查数据分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5):36-41.

[31] 张文学,张立.中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述评[J].西北人口,2011,(2):1-5.

[32] 张乐川.浅论二元社会制度下农民工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统筹[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3):78-79.

[33] 张亚鹏,吴凯强,等.农民工参与城镇养老保险的三方利益博弈[J].才智,2012,(6):19-20.

[34] 赵洪燕.户籍制度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11,(2):51-52.

[35] 周长征.社会转型视野下农民工养老保险权利的法律救济:以去私法化为中心[J].法学评论,2012,(2):90-96.

[36] 邹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重庆市合川区二郎镇的实证分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3):64-67.

[37] 朱志敏,崔瑛.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探析[J].当代经济,2012,(2):32-33.

[38] 朱晓琳.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2,(3):60-62.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http://www.mohrss.gov.cn/.

作者:李珍 王林昌

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 篇2: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摘 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十分艰巨的理论难题,理论工作者正在艰辛的探索中。通过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设,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等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要性;可行性;保险模式

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农民问题是其核心,农民养老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研究农村养老问题,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理论工作者对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老有所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养老方式陷入了困境,遭遇到了强烈的冲击。

徐勤(1997)认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养老保障的两个方面,一方的削弱应该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养老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的形势下,只有发展社会养老才是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

曾毅等(2001)认为,从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视角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展开了研究,都认为必须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由各个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一)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职责

尚长风(2004)认为,通过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的财政学反思,要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建立并健康运转起来,政府必须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给与运作中起主导作用,主张在农村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汪柱旺(2006)认为,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根本需要来看,财政责任是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第一责任,并指出国家的投入应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的一部分运行成本和承担给付养老金的不足部分。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势在必行

乐章(2004)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保险参加意愿和保险水平选择两个层面,发现尽管农民规避老年风险的主要方式是家庭和土地保障,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着迫切的需求。

根据我国现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证明了我国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势在必行。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

(一)分类分层管理

陈志国(2005)认为,我国应该改变目前农村既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养老保险可以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相接近。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有序地实施非纳费型养老金计划,同时加强商业保险养老金产品代替农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二)土地保障、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

陈彩霞(2000)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老龄化趋势的加重,以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农村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保障两种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我国农村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又难以承担其保障功能,因此仅靠任意一种模式都是不能满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要。

(三)提出创新制度

闫艾茹(2003)和孙洁(2004)认为,根据中国国情,政府目前不可能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巨额的财政补贴。建立个人账户储备积累、缴费确定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现实选择,也符合国际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

四、简要评论

(一)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

大量文献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缺乏定量分析;而且学者对发达农村地区的农民养老问题研究较多,缺乏对不发达农村地区的研究。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仍处在争论中

有学者提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政策;也有学者提出“三结合保障”模式;还有学者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实物换保障”理论等创新性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勤.农村的家庭养老能走多远[J].人口研究,1997(06).

[2]曾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一体工程[J].人口研究,2001(06).

[3]尚长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学反思[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5).

[4] 汪柱旺.农村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职责分析[J].软科学,2006(06).

[5] 乐章.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04(05).

[6] 陈志国.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构架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J].改  革,2005(01).

[7] 陈彩霞.经济独立才是农村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首要条件[J].人口研究,2000(02).

[8] 闫艾茹.对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理论探索, 2003(05).

[9] 孙洁.城乡统筹: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点[J].甘肃理论学刊,2004(02).

作者简介:孙嘉馨(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士,研究方向:金融。

作者:孙嘉馨

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 篇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自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实施以来,学术界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平台,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的论文进行检索和定量分析;结合前期学者研究的热点,从基金筹集与管理、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财政支持能力、政策实施效应、可持续发展五个维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新农保;基金筹集;影响因素;财政支持;政策;持续发展

农民的养老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被普遍关注但又难以解决的热点问题[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如何保障农村居民晚年的幸福生活,一直是我国政府努力探索的问题之一。实际上,早在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后,北京、无锡、苏州等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就开始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了区别于“老农保”,当时也称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截至2007年底,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 905 个县 ( 市、区、旗) 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但因为这一时期国家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所以各地区在内容和政策设计上有较大区别。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文件明确提出“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到2012年底,“新农保”参保人数从2010年初的3 326万人增加到4.6亿人。随着“新农保”制度的试点及实施,学术界对“新农保”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分析,并对其观点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一、新农保研究的文献定量刻画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平台进行检索,构建文献池。在检索中,以“篇名”为检索项,选定的检索词依次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检索时间未作限定,共计得到文献1 636篇。

(一)年度文献数量

虽然对检索时间未作限定,但从检索结果来看,2006年以前仅有2篇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检索词出现的文献。从2006年开始,文献数量开始增多,但增幅较慢,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文献数量迅速增长,到2011年达到最大值468篇,之后对“新农保”的关注热度略有降低,在2012年为353篇。可以看出,国家“新农保”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对学者们的研究有着较强的引导性。

图120062012年中国知网的“新农保”论文数量(二)期刊分布

从期刊分布来看,20062012年关于“新农保”的文献分布较为分散,从统计结果看,主要分布在70多种期刊中。其中,发文数量最多的前10位期刊分别为:四川劳动保障、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安徽农业科学、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天地、中国社会保障、经济研究导刊、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国劳动、农业经济(见表1)。

(三)研究主题

因为文献中的“关键词”能够较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和研究内容,所以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统计来分析现有文献对“新农保”的关注点和研究趋势。从统计结果看,有100多个关键词,进一步将意思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等关键词可以看作一个,“人口老龄化”、“老龄化”看作一个,最终将关键词合并为近50个。其中,“新农保”、“农村”、“基金管理”等统计频次排名前20位(见表2)。表1发文数量排名前20位的期刊

期刊

名称发文

数量四川劳动保障34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29安徽农业科学28山东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27人事天地27中国社会保障27经济研究导刊26中国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20农业经济18期刊

名称发文

数量中国劳动18经营管理者18农村经济16中国集体经济16社会保障研究14农村财政与财务11特区经济10中国乡村发现9经济研究参考9西部财会8人力资源开发8

表2相关文献关键词使用频次

关键词统计频次新农保783农村92基金管理61问题60对策54财政补贴47影响因素32个人账户26参保意愿24激励机制24关键词统计频次参保率23政府责任18人口老龄化18替代率17现状12可持续发展11制度衔接11城乡统筹11调查11参保行为10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现状

根据前期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基金筹集与管理、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实施效应、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基金筹集与管理研究

1.基金筹集。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是“统账结合”,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其缴费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三个部分组成。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将养老金纳入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进行管理。但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面临着诸如财政压力大、统筹层次低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新农保”制度建设的瓶颈。从前期学者的研究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农保”筹资模式问题。对于现阶段我国“新农保”究竟应采取何种筹资模式,主要存在“实行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模式”、“实行完全积累制的筹资模式”、“实行部分积累制的筹资模式”三种不同的观点[2]。结合我国实际,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部分积累制筹资模式更适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二是探讨新农保筹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筹资方面,现阶段“新农保”存在筹资水平低、监督机制缺乏、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大等问题,最后从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完善政府政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34]。

2.基金的运营与管理。在动态的经济环境下,资金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通胀等风险,对于实行部分积累制的“新农保”筹资模式,如何实现“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是“新农保”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思路。梁春贤从提高运营机构市场化水平、基金管理人监控、建立风险准备金和盈余公积金、投资运营的政府担保等风险防范机制角度提出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的对策[5]。汤晓阳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从设立专门经办机构、拓展个人账户发展功能、允许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推进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新农保”基金的科学管理和运作方式[6]。

根据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成功运作的经验,在相互监督制衡的治理结构下,“新农保”基金完全可以在其所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实现更高的收益。当然,这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运营高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通过委托的方式公开招标基金的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等,并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方式投资于资本市场,还要建立管控有力的风险控制体系,在基金的风险承受范围内实现最大投资收益[7]。总体来看,尽管学者们的思路不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基金运营市场化;二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二)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新农保”自实施以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进下,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多,但也存在部分农户不愿意参保的现象。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或制约农民对“新农保”的参与行为选择?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呢?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正确认识“新农保”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保障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前期文献看,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通过对某一地区的调研获得数据,进一步通过Logit等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民参保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的共同因素有:农民对“新农保”的认知程度、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农民健康状况、家庭养老模式、人均耕地面积、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等。但学者们对部分因素所产生的作用也有不同的结论,例如林本喜[8]、高文书[9]等学者认为婚姻状况与家庭收入两个变量对农民的实际参保行为没有影响,而成志刚、曹平得出的结论则是婚姻状况能显著影响农民的参保行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10]。赵光、李放认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农民参保缴费呈现正相关关系[11]。另外,在对文化程度变量对农民参保行为是否有影响的研究上,学者们同样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王永礼等[12]、高文书、成志刚等学者认为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参保概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原不仅因为教育年限越高的农民在经济行为上更为独立,接触社会更多,选择空间更大,而且对未来物价上涨等预期导致了对养老金收益现值的认可度较低,故而参保率更低;而杨丽、王明钢等学者则得出了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参保概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13]。

(三)“新农保”的财政支持研究

政府是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实现社会的公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与完善同样以政府为主体。在“新农保”制度中,政府提供补贴负责基础养老金部分,正是养老保险制度“普惠性、公平性、基本性”的体现。可以说,政府财政补贴机制是“新农保”区别于“老农保”的最大不同之处。对于财政补贴,从前期学者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划分、支持能力可持续性两个方面。

1.央地政府责任划分问题。“新农保”建设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划分问题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之一。刘昌平、谢婷认为由于地方政府财力差距大,中央政府应承担起“兜底”的责任,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政府应承担较大的财政补贴责任[14]。朱俊生认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保费配套补贴会导致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进而影响新农保制度的扩展面和推进速度。因此,必须根据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对政府补贴给予合理分担,重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15]。封铁英、董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实现新农保制度推进、扩大覆盖率、最终实现制度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即大幅增加中央财政补贴力度[16]。苏明政认为在“新农保”制度运行过程中,会潜在地造成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导致潜在的地方债产生,因此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中央财政要加大对贫困县的帮助和支持,省一级要加大对县级的转移支付力度。具体来说,由中央、省级政府共同承担最低基础养老金,地市级政府负责新农保中最低额度补助以及特困人群的基础养老金支付,区县政府负责支付额外的个人账户补助以及办理具体保险的费用[17]。王慧娟、李燕分析认为,由于东部地区各县财政状况差异大,应当免除贫困县对基础养老金补贴的分担责任,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分担[18]。

综合以上研究,虽然各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思路总体是一致的,即在“新农保”制度构建中,应当进一步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新农保”建设中的事权来合理分担补贴责任;同时,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应当根据省情、市情、县情确定各级政府的责任,并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从而保证该制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财政支持能力可持续性问题。随着“新农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参保人数的增多,财政补贴是否可持续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另外一个热点。邓大松、薛惠元利用2008年全国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数据,分别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筹资能力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央财政完全有能力负担补贴,而从各地区来看,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压力较大,而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负担则不是很重[19]。毕红霞、薛兴利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20]。封进、郭瑜对现行政策下的中央财政支持能力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是现行政策下的“新农保”补贴政策给中央财政带来的负担较低;进一步利用相关数据对提高养老保险水平下的中央财政支持能力进行模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财政的负担率呈现“倒U”型或逐年降低的趋势,即在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加会抵消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对财政负担带来的影响,中央财政负担将会持续下降[21]。程杰利用保险精算模型按照“新农保”制度全覆盖的时间设定了三种全覆盖实现方案,并对不同推进速度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负担水平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加快推进“新农保”建设不会造成过高的财政负担[22]。曹信邦、刘晴晴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未来30年我国“新农保”制度政府财政支持能力进行测算,认为在50%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下,政府财政承担的最高支出比例仅为3.5%,说明政府财政完全能够负担新农保的补贴。研究进一步指出,由于各地政府财政压力差异大,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减轻中西部地区政府的财政压力,确保“新农保”财务收支平衡[23]。

从前期研究看,学者们采用了数理统计、回归预测、保险精算模型等多种方法对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力进行了论证,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新农保”补贴不会给中央财政带来太大压力,中央财政完全有能力进行补贴;但各地区由于区情差异大,财政压力并不均衡,需要对经济落后省份加大“新农保”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四)“新农保”政策实施效应研究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促进消费、减少贫困以及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等诸多功能。“新农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后产生了怎样的社会经济效应?因为该制度实施时间并不长,所以仅有少数学者进行了探讨。

1.“新农保”消费效应研究。刘远风运用湖北省50个县域经济数据,选取 GDP 为控制变量,通过构建倍差法模型,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发现“新农保”有扩大内需的显著效应,根据扩大内需的内在机制,这一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农保”制度有较好的预期与较大的信心,即“新农保”制度增强了农民的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增强进一步提振了农民的消费信心,从而扩大了消费[24]。郭媛媛、刘灵芝运用2011年湖北省农村居民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虚拟变量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新农保”的实施的确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从短期来看尚未有效促进居民消费[25]。沈毅、穆怀中利用2011年截面数据消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平均每增加1亿元,当年可以拉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8亿元左右。同时,农村居民上一年度消费水平对当年消费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1.2倍左右。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加大宣传和制度建设形成农民持久老年收入增加预期、稳定农村消费形成合理消费习惯和消费预期等,减弱农民养老预防性储蓄,来拉动农村消费与内需增长[26]。

不管是国外经验,还是当前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都一致表明“新农保”能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长远来看,我国应逐步摆脱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逐渐转移到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上,以此通过促进内需拉动发展的轨道上来。但目前来看,我国“新农保”扩大内需的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新农保”参保率、扩大制度覆盖面。

2.“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制定与实施具有矫正性的再分配制度与政策,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特别是对收入遇到困难的群体进行基本保障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而社会保障制度即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政策与措施。那么,“新农保”制度实施后,是否会在农村居民之间产生收入再分配效应?黄丽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运用保险精算方法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山模式具有代内和代际间的双重收入再分配功能;政府对农民应缴保费的按月补贴提高了参保农民的总受益,且更有利于缴费期限较长的年轻一代;缴费基数及增长速度的特殊设计则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提供了有力的工具[27]。王翠琴、薛惠元通过构建“新农保”净转移额计算模型,对该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28]。

3.“新农保”减贫效应研究。关于“新农保”的减贫效应,只有薛惠元从试点县和农户两个层面通过构建倍差法计量模型进行了研究[29]。对广西壮族自治区43个县域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政策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由于“新农保”的覆盖面还不大,其对广西整体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对湖北省团风县、宜都市和仙桃市的研究则表明“新农保”对农村老年居民产生了一定的减贫效应。但由于农村老年居民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偏低,其减贫效应还十分有限,对整个农户而言,“新农保”的减贫效应同样不明显[29]。

(五)“新农保”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从前期建设成效看,我国“新农保”参保人数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保”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就“新农保”制度设计层面而言,作为一项新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善的,必然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相较于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作为主要动力的“旧农保”,普惠制“新农保”的创建则是一种强制型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关注的主要是效率目标,其决定因素不是外在压力和财政能力,而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机。普惠式基础养老金保障了新农保的社会性和强制性,有利于缩小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差距,但不能明显提高农村内部养老保障的公平度,且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因此要保障“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强制型制度变迁向诱致型制度变迁的转变,采取措施提升农民的制度需求,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创新能力[30]。

2.就“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其来源于多个方面,其中既有制度性的制约因素,也有主体性的制约因素和环境性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对“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新农保”推进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未雨绸缪,才能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31]。丁建定、郭林从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合理界定“新农保”适用对象与范围、积极推进“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障项目间的整合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新农保”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32]。金淑彬、陈静认为“新农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基金筹集困难、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及政策宣传不力等问题,然后从建立弹性与相对稳定的养老保险缴费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推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加强“新农保”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长效机制[33]。陈晓安、张彦提出从法律保障、财政资金保障、经办机构与人员保障、监督体系保障、投资渠道保障、信息化经办条件保障以及尊老敬老的孝文化保障等七个方面构建起“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34]。黄瑞芹基于两个贫困民族自治县的调查结果,认为制度模式、财务机制和工作网络是影响贫困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节点[35]。

三、结语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我国应对农村人口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部署[36]。从2009年开始试点,到2012年实现全覆盖,“新农保”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理论界关于“新农保”的讨论和研究也日益丰富和深入,基于此,本文从基金筹集与管理、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财政支持能力、政策实施效应、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从前期学者的研究看:在内容上,从资金筹集到基金运营、从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到政府财政补贴测算、从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到制度实施后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在方法上,由单纯的定性研究为主逐步转变为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并将其他学科的政策仿真、数据模拟等诸多方法运用到“新农保”的分析上,研究方法逐渐增多;在数据获取方面,既包括了来自政府统计部门和民政部门的官方数据,也包括了大量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更有说服力。但前期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研究内容重复、对策建议模糊。许多文献所分析的“新农保存在的问题”趋于一致,所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较为模糊,只有一个方向和框架,没有具体内容,而且多是与“旧农保”进行比较后进行删减,创新性的建议相对较少。二是部分研究结论截然相反。例如关于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农民的文化程度等变量是否是影响农民参保的重要因素以及影响方向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实证结果,其原因究竟是由于调研数据质量问题还是地区差异问题,尚需进一步考证。三是缺少动态研究。新农保制度尚在建设、完善阶段,制度设计还不成熟,对其研究如果仅仅是静态的,得出的结论就难免失真,所以应该站在一个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建设[37]。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多元化,人均纯收入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也不断提高,“新农保”制度的缴费标准、政府补贴和支付水平该如何变动以求与之相适应?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居民收入和消费差异等都较大,区域不平衡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如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重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新农保”中的财政责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户籍制度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何实现“新农保”与城镇职工现有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这些问题都将是今后理论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14.

[2]褚艳红.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781.

[3]睢党臣,苑文婷. 论“新农保”基金筹资的困境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1(9):2629.

[4]王敏,刘清江,丁发林.“新农保”基金筹资困境及其解决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4):144146.

[5]梁春贤.论我国新农保制度下养老基金的运营[J].财政研究,2010(2):6971.

[6]汤晓阳.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和运作问题探讨[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33136.

[7]阳义南.“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投资管理的关键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2):98101.

[8]林本喜,王永礼. 农民参与新农保意愿和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12(7):2938.

[9]高文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5561.

[10]成志刚,曹平.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16.

[11]赵光,李放,黄俊辉.新农保农民参与行为、缴费选择及其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65.

[12]王永礼,林本喜,郑传芳. 新农保制度下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41146.

[13]杨丽,王明钢.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主要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2012(6):2528.

[14]刘昌平,谢婷.财政补贴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32435.

[15]朱俊生. 推进新农保制度的难点在地方财政[J].农村工作通讯,2009(20):39.

[16]封铁英,董璇.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测算[J].中国软科学,2012(1):6582.

[17]苏明政.基于地方政府支付责任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1(6):7880.

[18]王慧娟,李燕. 辽宁新农保政策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2(4):6971.

[19]邓大松,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兼析个人、集体和政府的筹资能力[J].经济体制改革,2010(1):8692.

[20]毕红霞,薛兴利. 财政支持农村社保的差异性及其有限责任[J].改革,2011(2):4148.

[21]封进,郭瑜.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能力[J].重庆社会科学,2011(7):5058.

[22]程杰.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负担测算——兼论“十二五”期间实现全覆盖的可行性[J].社会保障研究,2011(1):5766.

[23]曹信邦,刘晴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29137.

[24]刘远风. 新农保扩大内需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8893.

[25]郭媛媛,刘灵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5):98100.

[26]沈毅,穆怀中.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乘数效应研究[J].经济学家,2013(4):3236.

[27]黄丽. 中山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4):8191.

[28]王翠琴,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8):140146.

[29]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减贫效应评估[J].现代经济探讨,2013(3):1115.

[30]余桔云. 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J].兰州学刊,2010(6):9599.

[31]刘向红. 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J].农业经济,2011(8):5859.

[32]丁建定,郭林. 新农保的“协调”与“配合”[J].中国社会保障,2010(7):2324.

[33]金淑彬,陈静.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探析[J].商业研究,2012(9):155159.

[34]陈晓安,张彦.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2(2):5355.

[35]黄瑞芹.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3(1):2834.

[36]朱国龙.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46.

[37]周毕芬,阙春萍.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实践与理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145.

Research Status Review about the New

Type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TAN Wei,ZHANG Jianshe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100, China)

Key words:the new type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 raising; influencing factors; financial support; polic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编辑:段明琰)

作者:谭伟 张建升

上一篇:信息技术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文化内外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