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由于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他们的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不能及时得到化解,从而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这是留守儿童身上潜伏的心理隐患。这一障碍往往使他们在成人后,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本文结合案例咨询和分析,向家长提出了心理对策: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创造条件增进和孩子的联系;特别注意同性期的亲子关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 篇1:

父教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父教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873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MHT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高于非留守儿童。(2)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中,女童的恐怖倾向明显高于男童;母亲抚养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上高于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结论: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MHT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数高于非留守儿童,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和抚养方式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2006年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关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保障制度的提案》一经提出,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得到了广泛关注。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6~16岁儿童[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5861万,占全部留守儿童的80%[2]。我国留守儿童家庭以父亲外出务工为主,父亲回家次数较少,有的每年仅春节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这使得留守儿童很少得到甚至得不到父亲的关爱,产生父教缺失现象[3]。父教缺失是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导致儿童缺少父亲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4]。

Lamb[5]指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者们不能忽略父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开始了对父亲角色的研究。父亲角色理论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玩伴,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是儿童游戏。父亲通过游戏诱发孩子的积极情绪,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冲动,教会孩子学习各种行为规范,从而逐渐在心理上与母亲分离[6,7]。父亲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8]。与母亲相比,父亲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了解性别差异以及确认性别角色[9]。父亲与孩子的良好关系可以促进儿童自信、勇敢、坚强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10,11],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适应能力[12]。父亲的积极参与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13],其中男孩对父亲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14],父亲的参与将使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学校表现得到改善,从而减少未来犯罪的可能性[15]。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中期向青春期过渡的转折阶段,他们希望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方面要面对失去客体连接的害怕与恐惧,希望能够与父母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又因为害怕被控制,失去自主性,而希望和父母保持距离,在这种矛盾中,逐渐完成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有研究表明,父教缺失会影响儿童分离—个体化的进程,儿童早期的分离—个体化进程会因父教缺失而不能真正被掌握[16],进而影响其在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17],其中情感发展影响尤为突出,儿童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等缺陷,同时伴随着更多的反社会行为[18],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更加欠缺[19]。而父教缺失的男孩有更明显的女性化倾向[20],更容易发展自卑、有攻击性的负面人格品质,解决问题时自信心较低,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亲子关系的质量较低,从而导致社会适应问题[21]。针对父教缺失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若在父教缺失的环境下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就难以平稳地度过“心理断乳期”,这将会阻碍其今后的发展。

当前,留守儿童在中国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父亲外出务工,从而导致父教缺失的现象持续增多,而我国针对留守儿童父教缺失的实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3],因此从父教缺失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4]。鉴于此,本研究针对4~6年级的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通过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比研究,探讨父教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以期为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些对策与建议,推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在山西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某贫困县六所小学中选取父亲外出务工及完整家庭的4~6年级学生共905人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32份(测谎量表分数高于8分),得到有效问卷为873份。其中父教缺失留守儿童449人,非留守儿童424人;男生454人,女生419人;四年级285人,五年级302人,六年级286人;独生子女113人,非独生子女760人。

(二)研究工具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由周步成[22]修订,适用于我国中小学生(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该量表有100个题项,其中包含1个效度量表(测谎量表)和8个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效度量表得分若高于8分,视为无效问卷。量表总分越高则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的信效度较好,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1,各分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4~0.88,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67~0.863。

(三)施测程序

本研究主要选择自习课时间进行测试,在正式施测之前主试会按照指导语给学生做说明,并指导学生填写基本信息,在确定学生已经理解测试的要求之后正式开始测试,整个测试在45分钟之内完成。

(四)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二、结果

(一)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MHT比较

为了探讨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在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数上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1)。

(二)父教缺失留守儿童MHT的性别差异

为了探讨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从MHT总分来看,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在恐怖倾向分量表上,留守女童的分数明显高于留守男童(p<0.01);除此之外,其它7个分量表的分数差异不显著(见表2)。

(三)不同抚养方式父教缺失留守儿童MHT得分的差异

为了探讨不同抚养方式下,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抚养方式下的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量表总分差异显著,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三个分量表的分数差异显著(p<0.01)。事后检验发现:母亲抚养的父教缺失留守儿童,总量表和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分量表的分数明显高于隔代抚养的父教缺失留守儿童(见表3)。

三、讨论

(一)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发现,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MHT总分及各个分量表的分数差异显著(p<0.01),这与申继亮等人[23]的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无显著差异)不一致。这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造成的。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重点关注父教缺失环境下的留守儿童。已有研究表明,父亲缺失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10]。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低亲子依恋。亲子依恋是儿童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24],具有很强的情感亲密性,良好的亲子依恋是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社会支持性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父教缺失的儿童缺少男性角色的榜样作用,由此引发的低亲子依恋很可能使儿童在人际交往中过于冷漠,进而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已有研究表明,父教缺失的儿童更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问题[6]。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教缺失留守儿童有较为强烈的对人焦虑,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第二,缺乏监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性日益增长,一方面尚未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规则意识,此时父母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父教缺失导致儿童的规则意识与监督减少,在遇到困难时,儿童通常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权威,这可能是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之一。

第三,心理父亲缺失。小学高年级儿童适应能力有限,情绪不够稳定,而留守儿童与父亲的交流较少,从而导致孩子感受到的来自父亲的情感温暖较少,造成心理上的父亲缺失[13]。心理上的父亲缺失可能会让孩子认为父亲不太关心自己,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这是其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而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父教缺失留守儿童有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之中,留守女童的恐怖倾向分数明显高于留守男童(p<0.01),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长辈对男孩的要求更加严厉,对女孩的关注相对较少,小学高年级的女孩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在面临身体变化时产生的困惑使其更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第二,女孩生性较为敏感,心理上更加脆弱,容易对生活感到担忧,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因此,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容易对外界环境产生恐惧;第三,女孩与同伴的交往比男孩少,友谊模式也与男生不同,女孩通常和一两个同性保持密切的关系,加之缺少父亲的陪伴,使得女孩的孤独感较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表现出胆怯和紧张;第四,父教缺失使女孩在生活中缺少直接的男性榜样,缺乏安全感,父教缺失的女孩常常伴随着更多的心理不适,而且女孩本身对于情绪情感有较强的敏感性,也容易导致她们因父亲关爱的缺失而经历更多的消极情绪。早期研究特别关注父教缺失对男孩的影响,忽视了父亲对女孩的重要性[18]。父教缺失的女孩由于缺乏男性榜样,在今后与异性的相处中很难找到合适的交流方式。因此父亲应更加关注家庭中女孩的教育,树立男性榜样作用,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不同抚养方式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母亲抚养的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其MHT总量表以及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三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明显高于隔代抚养的父教缺失留守儿童(p<0.01),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当父亲外出务工时,留守儿童的母亲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若母亲调节不好,则会出现负性情绪,而此时的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在父教缺失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加敏感,母亲的负性情绪会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这使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容易紧张,也容易对母亲产生反感或敌意[23];第二,母亲的权威性经常会受到挑战,孩子们通常认为父亲更强有力,在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父亲比母亲更容易终止它;第三,对小学高年级的留守儿童来说,学习逐渐成为主导活动,学习的成败会使他们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此时母亲对孩子学习的过度关注会增加孩子的焦虑,而隔代抚养的老人更加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与孩子的需求不谋而合。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对于父教缺失的留守儿童而言,隔代抚养比母亲抚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更积极的影响。随着隔代抚养在我国越来越普遍,对隔代教育引发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如何提高隔代抚养的质量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对策与建议

在大的教育环境和政策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如何立足于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给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最迫切的任务之一[25]。针对父教缺失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1.家庭

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使得许多家庭中的父亲与孩子交流较少,而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所以父亲要充分意识到父教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学生是否处于一个愉快、宽容的家庭氛围之中非常重要,这种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当孩子犯错误或面临困惑时,父亲作为一个男性榜样所给予的引导和帮助能够缓解孩子的消极情绪。因此父亲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努力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对于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而言,身体上的父教缺失已成现实,此时作为父亲更应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让孩子知道即使父亲不在身边,但仍然牵挂着自己,这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心理上的父教缺失。

在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家庭中,母亲需要在丈夫外出的情况下支撑起家庭的重担,还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长此以往容易使母亲产生消极情绪,所以母亲找到合适的情绪调节方式有利于营造温暖的亲子沟通氛围[26]。对父教缺失的留守儿童而言,此时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有重要影响,教养方式不当会影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所以母亲可以在不同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教养策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小学高年级的留守儿童较为敏感,母亲要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而且要让孩子多和父亲交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教缺失的影响。若抚养者为隔代老人,则需要多注意孩子的学习和道德品性问题,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对留守儿童既要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又要给予关注和爱,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2.学校

学校可以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以便长期观察;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培养,心理老师在学校应定期针对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讲座,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依恋,这能给予孩子一定的心理支持,当学生或家长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向心理老师求助;小学儿童的同伴关系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留守儿童与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这有助于弥补留守儿童因父教缺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能力上的缺陷。

3.政府和媒体

政府应做好社会工作,为父教缺失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如在各个社区建立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可定期对父教缺失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对孩子遇到的困惑或问题找到适当的解决措施,同时给予支持和关爱,这对孩子是一种巨大的社会支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大有裨益。此外,媒体在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有目共睹,在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媒体也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媒体应正视父教的重要性且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即父亲不再是传统的养家者和抚养者,而是家庭中对孩子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一员。

综上所述,在对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应更加明确父教的重要性,以此来推动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297(10):15-18.

[2]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2(3):15-25.

[3]李晓巍,刘艳.父教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493-496.

[4]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0-266.

[5]Lamb E.Father:Forgotten contributors to child development[J].Human development,1975,18(4):245-266.

[6]Carr A. Involving Fathers i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for Children[J].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6,13(1):94-97.

[7]Hetherington E,Martha C,Roger C. Divorced fathers[J]. Family Coordinator,1976,25(4):417-428.

[8]Paquette D.Theorizing 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J].Human development,2004,47(4):193-219.

[9]李文道,孙云晓,赵晓霞.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73-77.

[10]吕慧超,张庆林,范丰慧.大学生心中父亲形象的结构分析[J].心理科学,2012,35(1):117-122.

[11]Wallerstein J. Children of divorce:Report of a ten-year follow-up of early latency-age children[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latry,1987,57(2):199-211.

[12]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3]周春燕,黄海,刘陈陵,等.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父母情感温暖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893-896.

[14]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29-36.

[15]蔡志海.父亲缺位与青少年犯罪的因果关系[J].中国青年研究,2002,2:60-61.

[16]Jones K,Kramer T,Armitage T,et al. The impact of father absence on adolescent separation-individuation[J].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2003,129(1):73-95.

[17]Seligman R,Gleser G,Rauh J,et al. The effects of earlier parental loss in adolescence[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74,31(4):475-499.

[18]pfiffner L,Meburnett K,Rathouz P. Father absence and familial antisocial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1,29(5):357-367.

[19]Stanley B,Weikel W,Wilson J. The effects of father absence on 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of nursery school children[J].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86,64(6):383-385.

[20]王莉.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90-297.

[21]Amato P. Life-span adjustment of children to their parents’ divorce[J]. Future of Children,1994,4(1):143-164.

[22]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

[23]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02-503.

[24]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Retrospect and prospect[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82,52(4):664-678.

[25]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990-995.

[26]高亚兵.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7:56-61.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太原,030006)

编辑/王抒文

作者:梁晓燕 汪岑

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 篇2:

留守儿童与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摘要〕由于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他们的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不能及时得到化解,从而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这是留守儿童身上潜伏的心理隐患。这一障碍往往使他们在成人后,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本文结合案例咨询和分析,向家长提出了心理对策: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创造条件增进和孩子的联系;特别注意同性期的亲子关系。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三角关系障碍;亲情缺失;心理补偿

一、心理案例:小女孩到底怎么啦?

留守儿童身上潜伏着一个可怕的心理隐患, 这个心理隐患是什么?

这一天,我接待了一对祖孙的来访。

通过沟通我知道了,小女孩12岁,刚上初中,乖巧,听话,特别听老师的话。这不是好事吗?

爷爷却发愁说,前两天老师把我请去了,说孩子好像有点问题,让我带孩子来心理咨询室。老师说,孩子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感情,有事没事总喜欢找老师,到了老师办公室就不想走,又是扫地又是倒水,只要是和她的老师在一起,就离不开了。

小女孩说:“这个老师特别好,对我特别关心。每次作文都给我写很好的评语,还在班上念给大家听。冬天来了,常常问我冷不冷。我觉得他就像爸爸,比爸爸还关心我。我从心里喜欢这个老师,爱这个老师,您说,我爱老师不对吗?”

谁能说学生爱老师不对?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觉得学生有点不对劲,建议来心理咨询室呢?

交流中,我知道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女孩的老师是一位中年男教师;二是女孩的父母外出打工好长时间了。我脑子里忽然闪出了几个词——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理补偿。进一步的沟通证实,女孩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导致她对中年男教师有依恋,让缺失的亲情得到一种替代性的心理补偿。

于是,我一面为女孩庆幸,一面又为女孩担忧。为什么?

因为亲情缺失以及亲子关系异常,往往会导致两性关系和婚恋心理出现异常。心理咨询中时常有这样的案例:有的未婚女孩总是爱恋已婚的中年男人;有的年轻小伙偏偏爱上了中年女人。他们有的父母早亡,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早年就离开父母被寄养在别人家里,有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外出工作,有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亲子关系障碍重重。总之,他们的童年和今天留守兒童的生活境遇一样:亲子关系异常,亲情缺失。他们,就是过去的时代尚未冠名的“留守儿童”。

由此可以说,一个人生活早期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很容易导致成年后的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进而可以推论,今天的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成人后也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今天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到以后怕就不再是个例了。

于是,说有一个潜在的可怕心理隐患,就不是杞人忧天了。这个问题的潜伏性和滞后性,就是说,这个问题要等留守儿童成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现在人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甚至根本还没有意识到。这才是这种心理隐患的可怕之处。

我庆幸女孩对老师的感情还没有性的色彩,还没有出现两性心理的偏差,却也已令人担忧了。我们是该未雨绸缪,还是等隐患成灾?

二、心理解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隐患来自哪里?

早年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为什么会导致以后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误区?

从精神分析学说看,在人的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大约在四五岁的时候,个体开始关注两性差异,对异性对象有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性心理发展最初的萌芽阶段,叫作“性蕾期”。这种性心理现象,自然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不同感觉,表现为从与异性家长的亲近中来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女孩会对父亲亲近撒娇,排斥母亲;男孩会对母亲亲近爱抚,害怕父亲。于是,就出现了“亲子三角关系情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在6~11岁,正好相当于小学阶段,性心理发展进入“同性期”,最鲜明的特征是,只愿意和同性朋友要好,而排斥异性朋友。于是,孩子开始向同性父母学习。男孩会逐渐与母亲疏远,而与父亲亲近,向父亲学习如何长大成为男人;女孩也不再与父亲过分亲密,而选择和母亲亲近,向母亲学习如何成为女人。所以,大多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会随着成长而逐渐化解。

如果到了青春期前,也就是到了同性期,三角关系情结不能得到及时化解,成人后往往会出现两性关系方面的问题。我们说留守儿童成人后,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其心理根源就在于,亲子三角关系情结没能在同性期及时化解,因而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亲子三角关系障碍,会导致成年后的婚恋心理出现哪些异常表现呢?

如果是男性,常常会继续喜欢与母亲角色相似的女性,特别是已婚的女人或比自己大的女人。

有这样一个男青年,他从小就被送到幼儿园全托,后来又被送到寄宿学校。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最需要母爱的,但是他没有得到。于是,他把照顾他生活的老师当母亲了。后来他成年了,是个大男人了,却还是不找女朋友,一心依恋着老师,在老师面前常常哭得像个孩子,以至于让人产生了很多误解。其实不是他的父母不爱他,而是在他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没有满足他,留下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如果是女性,常常会继续爱慕父亲型的男人,特别是已婚的男人或比自己大的,成熟又有资历的男人。

女孩舒雅(化名),重点大学毕业,工作业绩突出,容貌温柔可人。可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爱上和自己父亲年龄差不多的已婚男人,弄得自己“奔三”了还孑然一身。原来,女孩心理上存在严重的亲情缺失。她在两岁的时候有了弟弟,从此就离开父母,被送到了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此女孩有亲情缺失,尤其缺失父爱。而且父亲一直偏爱弟弟,女孩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父爱补偿,亲子三角关系情结始终没能得到化解。

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还会在孩子心里留下“被遗弃感”,它会久久留在心里,进而影响到他们成年后在婚姻中的安全感。

有这样一位少妇,她总是感觉丈夫对自己若即若离。她心里明白,其实丈夫对她挺好,可她就是怕丈夫遺弃她,于是就时刻为离婚准备着。这是为什么?原来,少妇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中孩子多,生活很艰难,她随后被送到姥姥家,上学了才回到家中。面对陌生的家,她总是担心这个家会哪一天再次不要自己了,以致迁移到婚姻中,也总是担心被丈夫遗弃。

由于亲情缺失导致的婚姻安全感缺乏,更多地会表现为对对方过分依赖。

有这样一个男人,在外面很能干,也很硬汉。但是,他在家里对妻子却有异乎寻常的依恋,甚至依赖,事无巨细,都要妻子操心,都要妻子照顾,简直好像离开妻子自己就活不了。大家都感到匪夷所思。原来,他从小妈妈就去世了,他太缺乏母爱,太渴望母爱了。无尽无休的“母爱补偿”,就是他依赖妻子的潜在心理原因。

凡此种种,都可能在今天的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婚恋生活中重演。

三、 心理对策:我们该怎样未雨绸缪?

留守儿童成年后,是否必然出现婚恋心理异常,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据。但是,亲子关系异常必然造成子女心理异常发展,这已是中外研究的共识。比如单亲家庭,比如父母冲突家庭,比如母亲强悍而父亲软弱的家庭,只要亲子关系异常,就会造成子女的心理异常,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或者说,虽然不能说早年亲子关系异常,成年后必然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但是,成年后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者,早年必然存在亲子关系异常。

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其实质是亲子关系异常。如果亲子关系异常表现为父爱缺失或母爱缺失,就容易导致孩子以后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具体到某一个留守儿童,成人后是否会出现婚恋心理异常,取决于很多因素。

首先要看留守的年龄阶段。同性期的孩子如果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三角关系情结就很难得到化解,很容易形成亲子三角关系障碍。就是说,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成年后最容易形成两性心理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如果女孩亲情缺失特别是父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父情结或类似心理;如果男孩亲情缺失特别是母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母情结或类似心理。

其次,还要看是否有补救措施。如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些因早年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导致长大后出现的消极心理,可能得到化解或弥补。

我们应该怎样未雨绸缪,避免给孩子未来的婚恋留下心理隐患?

一是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

如果孩子的婚恋心理陷入误区,甚至耽误了整个人生,为孩子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是该为孩子多多挣钱,还是该让孩子好好成长,父母要权衡好利弊得失。孩子的成长不光需要钱,更需要亲情。所以,父母应该尽量避免与孩子长期分离。外出打工,可以就近,可以时常回家,甚至可以带着孩子。只要态度问题解决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是创造条件增进和孩子的联系。

有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的父母,32.9%每天和孩子电话联系一次,39.8%每周一次,21.1%每月一次,4.9%每年才一次,1.3%甚至和孩子没有任何联系。如今通讯如此方便,天涯咫尺,为什么有些父母却不和孩子联系?这也是态度问题。不论把孩子托管给谁,也不要忘了你是孩子的父母,不要忘了和孩子的亲子联系。实在不便回家,就让电话来传递亲情吧。

三是特别注意同性期的亲子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同性期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是孩子向同性家长学习的最佳时期。因此,如果性蕾期出现亲子关系异常,能在同性期恢复常态亲子关系,此前的消极影响也可以得到弥补。所以到了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最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抓住时机来弥补和抵消此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当然,对于已经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意识到自己存在亲子三角关系障碍,也应该积极自救,营造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

回到前面的案例。征得小女孩和爷爷的同意后,我与女孩的父母通了电话。女孩父母表示会经常回家看看孩子,经常和孩子通通电话。最后我特别建议,考虑到女孩还处于同性期,正是亲近母亲、向母亲学习的时机,抓住这个时机,让女孩多和母亲接近是非常重要的。沟通的结果是,女孩的母亲决定先回家来和孩子一起生活。就这样,小女孩的亲情缺失及时地得到了补偿,又重新健康成长了。

作者简介:马志国 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孩子不爱上学了怎么办》等40余部专著。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作者:马志国

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 篇3:

亲情缺失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究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监护教育角色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近些年来,学术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教育,未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探讨。本文旨在探究亲情缺失的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改善家庭教育发挥其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从而建立由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的教育支持关爱体系,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教育公平

一、亲情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家庭环境被视为儿童成长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影响着其以后与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已成为儿童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子女的主要责任不仅仅是养育而是如何进行教育。父母的呵护、陪伴和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尤其是小学和初中年龄段的儿童,他们更迫切地认识且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引导和鼓励以及家庭早期教育的支持;如果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一方或者两者“缺席”儿童的成长,会在不同程度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健康成长,形成一定的精神和心理障碍,阻碍他们以后能否发展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这样很可能会直接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感情沟通交流和亲子互动,孩子既然没有机会也就不再希望向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体验感受;同样,父母也没有机会向子女传达自己的关心与爱。长此以往,将会使父母与子女产生严重的心理隔阂,使得儿童逐渐失去基本的生活归属感和对父母亲情的心理依恋。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能力。[2]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泛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料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保障及基本福利都得到了逐步完善,子女教育、家庭权益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有序实施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跟随父母一起进城生活学习。[4]我国流动儿童的城市如何融入与教育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依然存在,家庭教育再一次成为影响农村儿童未来成长的重要因素。[5]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而形成的留守状态使其存在着父母监护缺位、亲情缺失等诸多方面的薄弱。通过对比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父母的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庭经济条件得到改观,增加了留守儿童健康和营养方面的支出。[6]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现在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的和心理的一些改变往往会让他们更加无所适从,成长过程中的欣喜与困扰往往需要有倾诉和安慰的对象,农村留守儿童虽然在物质条件,支付能力上要优于农村留守儿童。但是,由于长期与父母疏远分离,双方之间的亲密依恋关系难以很好地得到有效建立和维护,他们的情感需要时常陷于饥渴状态。亲情环境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参与和监管两个方面受到的关注减少。

在农村地区,单亲监护人或其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疏于辅导、监督和监管。父、母一方外出后,多数单亲监护人要负责所有家务和农活,生活上没有依靠,他们要承受巨大的生活负担。因此,单亲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业辅导和监管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十分有限。当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还正处于未成年阶段的现实,客观上需要外出打工的父母指定委托監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监护。从我国整体情况分析来看,大多数外出打工的父母普遍都会将子女留给祖父母或委托自己放心的亲朋好友照顾,直接将孩子交由祖父母监护的占绝大多数。隔代的监护人往往因为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比较差,他们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与监督上更加束手无策。由于祖父母对孙辈的溺爱,他们更加地放任了孩子,即便是管教,也很可能存在着交流、沟通上的“代沟”。因此,隔代监护人不但大部分缺乏对孩子日常学习的指导的监督意识,而且孩子也往往不受其管教。至于如果寄养在亲戚家中,亲戚们普遍并没有想到如何能够像管教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管教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管得过于严格,孩子很难接受和理解,也没有必要引起与孩子的矛盾。所以常常会疏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从而造成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监管。同辈或自我监护下的孩子根本没有受到监督,只能靠自律。对隔代监护人来说,照顾留守儿童的主要内容是为其解决衣食住行而非学习。[7]

研究表明,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分离期越长,伴随着年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负面情绪增多,各种心理问题也越突出。[8]由于缺乏诉说对象和家庭成员的正确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对外界的理解容易发生错误的理解。如果留守儿童的个性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逐渐向两极分化发展。他们要么沉默而抑郁,胆小而不愿意在遇到困难寻求帮助,要么叛逆,暴力地解决问题,叛逆心理尤为强烈。[9]在这样一个亲情缺失的环境下,心理上的失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难以保障,人格发展不健全,影响学习表现,道德素质的发展也容易陷入危机。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挑战

从广义上来讲,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教育和家庭成员相互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或监护人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至于家长的角色,是指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在其子女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教育分工角色,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行为模式和规范。[1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结构的分离和亲情的缺失。家庭的结构性分离给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参与度有待提高

虽然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但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能够积极地将“逆境”转化为积极生存和发展的“机遇”,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强大动力,对家庭和社会更富有责任感,对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向往和希望。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可以促进他们的积极成长和发展,但由于家长亲情角色的缺失,更多的留守儿童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学习能力不足、缺乏自信、人际疏离、情感冷漠等。

(二)受教育水平和精力制约,隔代祖父母教育方式落后,影响留守儿童学业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后,农村留守儿童与大多其祖父母共同居住生活,他们是留守儿童监护的主体。该类群体的监护人普遍面临着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低或文化素质较差、身体素质较弱等问题。由于他们大多受自身教育的水平和落后思想观念的限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制约。首先,它来自于监护人思想的影响和制约。有人认为读书与否并不重要,也有人认为不读书也能过上好日子。因此,一些老人不仅对孩子不认真学习的行为管理监控不力,还抱着宽容和支持的态度,为一些迟到、旷课甚至辍学的留守儿童提供保护。第二个特点是监护人在自身文化层面受到制约。因为绝大多数监护人受自身教育素质和能力的限制,无法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任何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三)长期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和家长关系淡化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说,“我们虽然每个星期都会和孩子打电话,但也就是问问在学校怎么样,身体好不好,孩子长大了,有些事情也不愿意和我们说。”将未成年子女留在户籍地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出于无奈的选择,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无法与父母保持日常密切的沟通和交流。虽然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电话沟通相对稳定,因父母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在沟通频率和内容上,仍存在诸多问题。

(四)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存在屏障

虽然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原本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为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创造条件,但在某种程度上,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工的日常生活环境条件和诸多社会因素的作用,他们无法举家或者带孩子进城上学,形成事实上的家庭分离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工作繁忙,生活艰苦,责任感和教育意识淡薄,文化素质不高,一些留守儿童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基本要求和情感,甚至有人外出多年没有时间回家探望孩子,所以他们很少与孩子接触。很少有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主动就教育孩子的事情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意见,去更加深度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五)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对政府相关保障政策了解不够

在采访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时,多数家长表示并不了解政府對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有的家长表示了解一些政策但会与扶贫政策相混淆。我国目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和服务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尽管各级政府、家庭、学校、团体和社会力量都积极地投入对留守儿童的支持关爱和保护,但整个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协同运作仍然亟待进一步加强。其中,有效的家庭监督、亲情纽带和家庭教育是确保关爱和保护成效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重要核心因素。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措施

(一)学校应承担起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在家庭功能并不完善的条件下,学校就成为留守儿童走向社会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场所。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都已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他们很难真正得到父母的帮助和照顾,照顾和被照顾是孩子的基本需要。如果家庭无法满足孩子的被照顾需求,那么另一些组织机构就必须满足这一需求,这就必然需要从其他途径寻求强有力的责任承担者。而学校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和责任人,因为学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特殊任务,当然,学校作为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主体,要充分承担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责任,使他们与非留守儿童一样平等地接受教育。如果学校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保证他们公平地接受教育。随着全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认识越来越高,为了有效保障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不少农村中小学都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组织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力,搭建家校沟通平台

家庭教育指导和教育教学工作也需要教师具备专业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熟练地掌握系统的基础性学科知识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专业家庭教育知识,具备理解和分析家长需求的能力,具备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当家校沟通遇到问题时,对于教师来说,拥有一个积极、开放的态度去鼓励、引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业当中,同时,家长对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也充满了期待。要实现家长对因材施教的满意,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家校合作教育的质量已成为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基本技能。教师与家长建立合作教育伙伴关系已成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走访学生家中,深入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情况,开展“家长学校”,向留守儿童家长,特别是隔代监护人,介绍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用爱心呵护农村留守儿童、疏导他们的情绪,打开心扉,使其感到老师是值得被信任的人,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去倾诉的人。

(三)父母应重视陪伴对孩子成长发展的积极作用

亲子监护责任的放弃和代理监护的失效都会造成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严重性缺失,这种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严重性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追求经济富余已成为农村社会的主要目标。他们通过建立亲子关系、家庭互动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言谈举止和社会价值观,通过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学习成就感,通过教育育儿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意义和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把孩子带到身边,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让他们时时刻刻都能享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氛围。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农村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

(四)政府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首次对日益严重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出政策回应和制度安排。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消息,但同时也强化了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责任。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将面临在家照顾孩子和外出打工经商的两难处境;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安排,积极倡导家庭价值观,为孩子和家长尽可能多地团聚创造机会和条件。

在政府层面,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条件和保障措施,细化各项业务流程及工作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及任务分工,因地制宜,切实可行。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与救助保护的有效衔接,区分安全情况、监护、身心健康、居家生活所需照顾等情况及其类型,明确重点目标和对象,因人施策,按需提供帮扶,确保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其应有的照顾和有效的帮助。在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给予流动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解决他们上学困难的问题,让更多的流动儿童跟着父母一起进城。首先,地方政府需要尽量努力提高和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环境,降低公办学校的入学门槛。

政府各级相关部门要针对农民工家长进行指导性教育,强化广大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广大农民工家长们学会与自己子女之间正确的沟通、互动和教育方式,发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作用,引导子女的健康成长,实现最优家庭教育模式。着眼长远,加快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不单单体现了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意旨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婷皮美,石智雷.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OL].西北人口:1-13[2021-07-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2.1019.c.20210408.1018.001.html.

[2][11][16]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1):55-64.

[3]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53.

[4]段成荣,赖妙华,秦敏.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06):52-60.

[5]潘璐,叶敬忠.“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2(03):2-12+188.

[6][8]秦敏,朱晓.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響研究[J].人口学刊,2019,41(03):38-51.

[7]梁在,李文利.从留守经历的视角分析农村儿童家庭教育投入[J].人口学刊,2021,43(01):37-52.

[9]杨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02):94-99.

[10]陈越,吴江,杨智.基于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父母教育角色回归路径探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2):79-84.

作者:黄橙橙

上一篇:护理风险因素分析论文下一篇:威海对外加工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