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哲学常识渗透论文

2022-04-21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中学政治课内容抽象空洞,远离社会生活实践,从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实施必须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高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不成熟,心理情感处于烦恼增值期,心理情绪很不稳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课改哲学常识渗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改哲学常识渗透论文 篇1: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需要及时地得到改变,教师要及时地更新教育理念,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落后等因素,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较差。本研究重点在于探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特点和实现路径,以为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分析

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等哲学常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等政治常识、货币运行形式等经济常识等,旨在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这也就是说,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需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要注意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及时地增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 并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的体验中生化所习得的政治知识。教学生活化既包括教学主体的生活化,也包括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同时也包括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主要特点分析

1、学生现实生活学业化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以提升学生的现实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生火热的现实生活,要善于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贴地气,注意联系社会现实问题,以将政治知识有效地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

2、学生日常生活课堂化

日常生活课堂化是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生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具有含而不露、显而不僵、生动形象以及符合实际的特点,可以借助于一些课堂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3、学生未来生活学生化

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内容既要能够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也要提高学生未来生活的能力和技能。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立足于现实生活, 也要能够感知学生的未来生活,并将其及时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确保教学内容既能够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同时也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现路径分析

1、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要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走下讲台, 积极地转变角色,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明确其属于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着,也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以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2、更新教学模式

要及时地更新教学模式,善于创设生活意境, 以确保学生对于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 从而能够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地理解教学内容, 提升其对于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话剧、小品以及辩论等形式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3、完善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要善于构建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以更好地充实政治课堂。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文化的多样性时,可以借助于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或者习俗等引导学生对文化的多样性进行整体把握,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增进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4、拓宽教学时空

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于一定的社会经验有效地拓宽政治教学的空间,比如,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时,高中政治老师就可以借助于一些历史典故以及文化传承经典等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更好地了解文化的传承过程,以使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性显著增强,使其生活性更加凸显。

四、小结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主要特点包括现实生活学业化、日常生活课堂化等特点, 高中政治教师要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生活化意境, 并要及时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要善于增进学生的生活化经验,使其可以更加充分地体验生活化社会,以有效地实现高中政治课堂的生活化,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海艳.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4,(64):119-119.

[2] 侯玉敏.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4,(16):124.

作者:周海艳

新课改哲学常识渗透论文 篇2: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中学政治课内容抽象空洞,远离社会生活实践,从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实施必须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高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不成熟,心理情感处于烦恼增值期,心理情绪很不稳定。而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从根本上说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能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性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教材包含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大部分,其中有许多与心理健康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还有大量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技能知识,尤其是哲学常识中的许多知识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由于这些内容直接来源于教材,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因此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哲学常识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时,可以将唯物主义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方法具体应用到学生的日常人际关系中去,使他们理解了对同学和朋友也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人无完人,应该肯定其优点,批评其缺点。又如,在讲经济常识第七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吃零食、乱花零用钱、追求名牌等习惯说起,联系家庭中存在的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习惯,直到对当前社会中的铺张浪费、超前消费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批判,最后结合教材得出了正确消费的四个相适应的观点,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又能启发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

中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政治课教学尤其应注重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学生产生乏味厌倦的情绪。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1.教师要增进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孕育出师生间良好的情感状态。教师要寓爱于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学会欣赏、倾听学生意见,学会肯定、鼓励学生有价值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学生自尊意识的提升,使其健康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萌发、积累、成长。

2.善于利用幽默艺术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幽默在保持心理健康上有独特的功效,它可以放松紧张的心理,解除被压抑的情绪,减轻焦虑,陶冶学习情趣。幽默能增进师生感情,使平淡乏味的课堂变得精彩纷呈,使用得当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讲纸币的产生与发展时,老师故作神秘地拿出两张纸币问学生:“这是什么东西?”同学们一看,以为发奖金呢,兴致非常高,七嘴八舌地答道:“货币”“钱”“纸币”。老师继续问道:“这个东西有价值吗?”学生一顿,说:“当然有价值了,要不然它怎么能买东西呢?”老师却斩钉截铁地说:“不,这个东西没有价值!”同学们一听傻眼了,这怎么可能?就这样,他们带着疑问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通过一个具有幽默感的设问,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其教学效果胜过普通的导入新课的规范方法。

3.课堂教学中经常肯定、鼓励学生的新观点,正确引导学生的合理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渴望成功、希望受人瞩目的健康心理得以弘扬。一位老师在讲到商品的价值时,一名同学突然站起来问:“老师,人有没有价值?”,老师答道:“那你想想看人是不是商品?”他说:“人是商品,不然怎么会有人被贩卖呢?”老师在课前并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他灵机一动,回答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我国刑法中有一个罪名叫拐卖妇女儿童罪?”同学们都点头称是。他说:“这说明贩卖人口是违法的,为什么违法呢?就因为人是不能作为商品被买卖的。”接着老师以此引导同学们理解了经济常识中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重要概念,并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提问,鼓励同学多联系实践思考理论问题。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开放竞争的学习心理

“新课改”针对教学实践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的要求,概括而言就是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里只探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的几种典型教法。

1.事例引导教学法。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有着极为强烈的感性特征,在课堂上巧用典型事例,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重要性和道德情感的教育。如学习《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节时,结合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典型侵犯消费者权益案,如食品药品侵犯消费者生命安全权、名人广告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超市搜身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等,既使学生理解了消费者权益是一种现实具体的权利,又让同学们学会在生活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决不要畏首畏尾,应当理直气壮地要求相应的赔偿。

2.诗词意境教学法。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上产生了无数伟大的诗歌作品,在中学教学中这决不仅仅是语文课的宝贵财富,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特定理论问题放入曼妙婉约的诗词中,既使学生理解了生涩的理论,又使学生获得了高品味的艺术享受。如在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全面认识事物”这一重要观点时,以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名诗《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道出一个平凡的哲理,包括了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和综合等耐人寻思的哲学概念。这样不难理解的一首诗,在经过哲学语言的诠释后,使人们真正把哲学生活化了。

3.唇枪舌剑教学法。课堂讨论与辩论是政治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针对所讲授内容设计一些讨论或者辩论题目,既能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在激烈争论中深入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正当的“好胜”心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识与口才,可谓一举多得。如在讲解“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这一哲学原理时,可设立一道讨论题:“如何看待‘人定胜天’这个观点”。学生们兴致很高,有的说地震、海啸、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一直威胁着人类;有的说目前人类自身盲目开采资源、滥砍滥伐,带来环境恶化;有的说如果过分夸大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违背自然规律,结果不仅不能胜天,反而会遭到天的惩罚;同学们哈哈大笑,讨论更加热烈……最终达成共识:“人定胜天”取决于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决不能对这个观点绝对化。通过讨论,学生的思路被大大拓宽,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应变才能,而且通过交流,學生们真正做到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4.课堂表演教学法。课堂表演是课堂活动的形式之一,教师的精心组织,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和延伸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形体表演能力。活动时可让同学们结合学习的要点,最好选取自己的亲身经历,使表演活动能够更贴近生活和学习实际。

参与实践活动,布置广思路、多维度的课后作业

政治课程的作业应改变传统的记忆型题目,多给学生提供实践课堂知识的指导性命题是将知识与心理成长密切结合的核心。新课程要求树立全新的作业价值观,要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而这种凸显发展的功能,正是新课程作业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结合这一精神,作业布置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在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同时,应适当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参观访问,看电影录像、听报告等,开辟教学新渠道,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作用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汲取新知识,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经济常识》第一课和第三课教学后,组织学生参观小商品市场和百货公司,访问公司的经营人员,了解商品流通、价格与市场的关系。参观考察之后,可以拟定或者由学生自拟若干命题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又如,教师可让学生就“金钱是万能的吗?”“我国税收真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吗?”等问题进行人物专访。学生采访的范围很广,有的采访自己的亲戚朋友,有的采访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有的采访做生意的个体户,还有学生采访了残疾军人。在课堂上做采访情况交流时,学生们把自己采访的各种观点都抛了出来,大家进行积极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教学效果非常好,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同学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感触颇深,认为这样的活动和作业使自己不断成熟。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栋梁,中学政治课教学由于其特定的宗旨与内容,成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前沿,而广大政治理论课教师也理所当然成为最重要的生力军。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中教育体制下最合理最有效的途径,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着重研究的领域。如何更为有效地发挥其突出作用,还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究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区域性与实用性的新教法。

(作者单位:甘肃庆阳市第四中学)

作者:杨晓宁

新课改哲学常识渗透论文 篇3: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当前,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也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中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究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是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通过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各种课型,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并帮助学生自我调节,克服不良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课堂教学实效不失为一条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与研究。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外,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各科教材中都蕴藏着不少适合于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的教育情景。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以收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实效。而政治课教学由于其特定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更能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部门对甘肃省白银市的400名高中生进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发现:首先,在问卷中有100%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有36.84%的学生存在学习障碍,有16.17%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障碍,有12.78%的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有11.65%的学生存在性格障碍。这说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中学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新课改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而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高中政治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高一的《经济常识》、高二的《哲学常识》、高三的《政治常识》,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特别是《哲学常识》教学单元任务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等4个方面的知识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资源。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应该结合所授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实现“1+1>2”的整体效应。

1.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故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适时的进行心理指导。如在“意识的能动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提到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此处教学,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心理常识: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在持续的消极情绪反应作用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大脑皮层高级心智活动,破坏大脑皮层兴奋性与抑制的平衡,使得正常的判断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常见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生理、心理疾病的成因中情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从中体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何等重要。

2.树立优秀的师表形象

教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每个学生以宽松、尊重、支持、鼓励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政治课堂中感到身心愉悦。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3.探索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在每一堂课的开始,可留5分钟时间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一个小品表演,内容主要是围绕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成功的表演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在这一过程中成绩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心理潜能被挖掘出来,他们开始也许是生疏的、笨拙的、表演是不协调的,表达是不流畅的,但教师如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和纠偏,必将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引导其他学生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相信在这一活动中全体学生会逐步的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肯定自己,敢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有了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作基础,对学习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根据思想政治课知识容量相对较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主体环节中,教师要多采用看书提问,分组讨论,辩论、点拨等不同形式,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情感目标、心理素质目标的达成度。在提问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给同学们提供均等的回答机会。上课时,老师按座位逐个提问,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以避免那些得不到回答问题机会的学生产生退缩与自卑。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平等的需要,中学生尤其如此。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学生还能从与同学,老师的合作探究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估自己和他人。

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潜心钻研,一定能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知识教学与情感化的统一,从而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艺术,避免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自行消除心理障碍。进而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和谐统一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余建林.浅谈当前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南平师专学报,2005.

[2]王建中.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的现状及对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

[3]明宏.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2005.

[4]《思想政治(必修)二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吴 强

上一篇: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数学学习的特征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