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荣辱观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当代大学生在荣辱观问题上存在着认知无主化、行为矛盾化、目标自我化等重要特征,这给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必要性的佐证,又为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是有效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学生荣辱观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荣辱观研究论文 篇1:

当代蒙古族大学生荣辱观现状调查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提要: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在对内蒙古师范大学、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市民族学院4所大学的蒙古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策

美国教育委员会就在《对学生特征的看法》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机构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机构有责任考虑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智力和成就,他的感情组成,他的身体状况,他的社会关系,他的职业态度和技能,他的道德和宗教价值观念,他的经济能力,他的美学欣赏。简言之,应加强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他进行智力知识训练。”[1]德国的科学教育奠基人洪堡也曾说过“大学最大的成就在于使大学生能够在人格上,道德上得到完善。”[2]大学阶段是人的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荣辱观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深入了解蒙古族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现状,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在蒙古族大学生中开展荣辱观教育。

一、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为了科学地、相对准确地了解蒙古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状,课题组成员在2013年6月,在内蒙古的4所高校的全日制在校蒙古族大学生中实施了一次抽样调查工作,并对调查的数字做了分析研究。

调查对象总人数1000人。被调查者所学专业属于文科的有400人,占40%;理科的有600人,占60%。

调查内容为:蒙古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的认知与理解。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为无记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8份,有效回收率为96.8%。

二、当代蒙古族大学生荣辱观的特征

根据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充分肯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他们的思想道德现状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發展的,但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传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当代蒙古族大学生政治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他们关注国际形势和祖国的政治文化发展和前途命运。对关系到我国主权、国家利益等重大事件,特别关注。如问及“您认为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如何”时86℅的蒙古族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非常重要;问及“在国际比赛中,当中国国旗升起的时候,你会感到骄傲吗”时89℅的学生选了“会”。但也存在着不少让人担忧的问题。如问及“你认为爱国主义的表现是什么”时27℅的学生选了维护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30℅的学生选了把自己工作做好就是爱国,30℅的学生选择抵制外货就是爱国。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在爱国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理智,可是不少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识别能力较弱,有狭隘的爱国主义倾向。

2.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一致。思想意识的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普遍性特征。正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是受多元文化最大的群体,文明与落后、高尚与平凡、现代与传统等等完全相反的道德观念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主体里。当代蒙古族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道德的评价标准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从多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在他们的道德评价体系中,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存在双重的评判标准,例如很多学生希望增强社会的公德意识,但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很少付诸于实践;看似有高尚的道德认识,自己却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期待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但不愿从自身做起;有很多学生以很高的标准要求他人、评判他人,却用个人主义的道德评价标准来要求自己。如问及“摆放在路边美化城市的盆景一部分被人拿走,你怎么看待此种行为”时63℅的选了行为可耻,19℅的选了自己绝对不拿;如问及“如果看见不道德行为你怎么做”时,“严肃指出”的只占6℅,而选置之不理的竟然高达37℅;问及“在上课老师考勤时有人替别人喊‘到’的现象,你怎么看”时有40.6℅的学生选“抹不开的无奈之举”;问及“你对诚信考试怎么看”时21.5℅选没意思。

3.个人本位凸现,集体观念淡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不能脱离社会集体,任何个体都需要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存在的前提,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但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看索取。但当代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对集体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心。如被问及“遇到集体的事情你会——”时,56℅选了主动参与,23℅的学生选了被动参与;当问及“您如果喜欢劳动课,喜欢的原因是——”,54℅的学生选了新鲜和好玩而参加。问及“教室里随便扔垃圾的现象你怎么看”,41℅的学生选择了踩过、32℅的学生选择了视而不见。问及“志愿者活动重要吗?”时选择“无所谓”的竟然占据32℅,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很多蒙古族大学生对集体活动没有热情,缺乏公众、集体意识。

三、增强蒙古族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作为蒙古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本民族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对策,才能提高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4]荣辱观教育想取得实效性必须培养学生的自爱、自重、自尊、自律的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德之人。一个人想做一个有德之人自我教育非常重要。“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的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5]

2.充分尊重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性,以蒙古族传统传统文化为依托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蒙古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比较认同本民族文化。如“问及您认为怎样进行荣辱观教育更有实效性”时,选同蒙古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高达84℅。蒙古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可应用于当代荣辱观教育的资源。注重挖掘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使蒙古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用蒙古族优秀文化来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格、气质修养。

3.加强实践教育,拓展荣辱观教育平台。学校的荣辱观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理论知识讲授上,荣辱具有思想和行为两方面的体现,在理论上认同的观念和规范必须在实践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应鼓励蒙古族大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义务劳动、主题教育参观等,通过和社会的深入密切接触,使他们反思和改变价值观上的某些模糊认识,养成优良品德,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柴义江.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理论界,2006,(5):121-12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王言根.学会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

[5]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17.

作者:包斯日古楞

学生荣辱观研究论文 篇2: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研究

[摘要]当代大学生在荣辱观问题上存在着认知无主化、行为矛盾化、目标自我化等重要特征,这给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必要性的佐证,又为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是有效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荣辱观;道德;思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潘林元

学生荣辱观研究论文 篇3:

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观培育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意义,从廉洁教育覆盖面、廉洁认知、情感认同、廉洁意志、廉洁践行方面分析了廉洁观培育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廉洁观的有效路径:培养大学生的主体自觉,积极践行廉洁行为规范;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守好廉洁观教育的主阵地;落实家庭责任,提高价值渗透效果;社会参与发挥教育合力,提供廉洁观培育的土壤。

【关键词】廉洁观 大学生 公安院校 育人功能 教育合力

“将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廉洁价值观理念深入人心”是党在新时代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部署要求,是党走过百年历程,依然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关键所在。百年来,中国在管党治党、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方向发展,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以高校为有力抓手,将廉洁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大学生对“忠诚、干净、敢担当”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认同,显得更为重要。公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既承担一般高校培养人才的任务,又凸显浓郁的公安特色即肩负培养高素质预备警官的重任。因此,开展廉洁观问题研究,实现反腐倡廉的“关口前移”,是一项极其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

一、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意义

廉洁观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面对利益冲突时自觉抵制诱惑,始终秉承诚实守信、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逐渐形成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意志。廉洁观培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增强道德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防线,自觉形成廉洁自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价值标准。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预备警官的使命,积极培育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廉洁观,将廉洁教育内容融入高素质预备警官培养的全过程,不仅是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题中之义,更是提升未来警察队伍纯洁性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题中之义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立德树人中的“德”,不仅包含大德、公德,也包含私德,与德智体美劳中“德”的含义相同,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三个方面。这与教育部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设置是相一致的,《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防腐拒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由此可见,培育大学生廉洁观,使清正廉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成为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标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应有之义。

(二)增强党政干部队伍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公安院校是未来预备警官培养的摇篮,不断为公安队伍补充新的血液,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是未来公安干警队伍党政干部的重要来源。因此,把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廉洁教育的“关键少数”,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让廉洁观的培育与养成逐渐成为行动自觉,这是提升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由于这些群体是未来公安队伍党政干部的重要来源,因此他们的素质、廉洁意识对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具有行为习惯性影响,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整支党政队伍的纯洁性。为实现遏制腐败的关口前移,切实增强党政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在从政之初就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遏制腐败年轻化的迫切要求

实现干部年轻化、选拔德才兼备和高素质的干部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年轻干部业务能力强、思想解放、敢闯敢干、锐意进取,他们在干事创业中敢于打破发展瓶颈、勇于探索新路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渐成为干部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日益肩负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但面对突如其来的诱惑,有一小部分人开始动摇甚至抱着侥幸心理,不断触碰纪律红线、突破廉洁自律的防线,走上了贪污腐化的不归路,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这些贪腐干部的年龄日益年轻,是他们职业生涯的悲剧,更是干部培养的損失。因此,在大学期间引导学生培育廉洁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金钱观,深刻认识贪腐的危害,形成“不敢腐”“不想腐”的廉洁意识,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权力和利益时,做到不卑不亢、经受住考验、经得起诱惑,在从政道路上越走越宽、在服务人民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党中央重拳出击、形成反腐的高压态势,以“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决心、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清除腐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实现“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牢笼里”,制订或者修订了一系列的党内法规达到100多部,这些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经验。这些鲜活的实践成为学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理解,增强他们将反腐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在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践中,青年学生是重要的反腐主体,他们也可以成为“朝阳群众”,将周围存在的腐败的新形式、新苗头及时汇报给相关纪委部门,自觉成为高校反腐的一员,这不仅增强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效性,也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这种自觉反腐的因子会涌动在他们的血脉中,使他们在日后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依然能够做到“慎独”,能够自觉保持清廉本色,同时也为纪检干部队伍培养后备力量。

二、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现状

廉洁教育是一种以崇尚廉洁为主题的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是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腐败的治本之策,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固本工程。廉洁观培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增强道德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防线,自觉形成廉洁自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价值标准。随着廉洁教育实践的发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人们关注。

(一)廉洁教育覆盖面广,但实效性有待增强

自中共中央2005年提出廉洁教育概念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廉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廉洁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培育大学生廉洁观的主渠道。

1.融入教学内容,但缺乏系统性

各地通过开设教育专题、印发教育读本、开设选修课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廉洁教育,为廉洁观培育提供园地。公安类院校定期开展廉洁案例学习,不仅将正反案例学习融入党课、政治理论学习团课,更是在法律类基础课程中有所体现。但是综合来看,因为教育读本比较少、内容更新慢,重点是能系统讲清楚廉洁教育内容的更少,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营造廉洁氛围,但认同度不高

国内部分公安院校将廉洁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廉洁楷模和廉洁要求以图片形式展示,为学生廉洁观培育营造良好环境。诸多公安院校召开廉洁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会,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和腐败趋势进行专题研究,为推进高校廉洁观培育营造积极氛围。目前,廉洁文化进校园已经实现,但是学生对自觉形成廉洁习惯、培育廉洁品格的认同度不高。

3.创设廉洁教育平台,但参与度不高

目前,公安院校通过开设廉洁社团、廉洁网站等形式,开展一些廉洁教育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廉洁观培育创设教育平台。但是新媒体时代,学生呈现“宅”现象,课余时间多待在宿舍,时间花费在各种手机软件和游戏中,他们主动参与廉洁教育主题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即使创设了廉洁教育平台,也很难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具备廉洁认知,但认同度有待提高

廉洁认知是指大学生对社会发展中凸显的廉洁问题、存在的腐败现象、国家制定的廉洁政策、反腐倡廉工作的行动、颁布实施的廉洁法规的认识和看法。廉洁认知集中反映了大学生对廉洁问题的态度和了解程度,大学生的认可度是培育廉洁观的首要因素。

1.认为廉洁观教育很重要

政治育警是公安院校区别于一般院校的显著特点,对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要求更为明确。因此,公安院校非常注重廉洁观教育,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加上实行“警务化管理”的优势,极大减少了学生受外界干扰的因素,巩固了教育成果。所以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对开展廉洁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更深刻,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2.对教育对象和内容认识模糊

在开展廉洁观培育中,学生对廉洁观培育的对象认识相对模糊,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这是领导干部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一方面是学生对廉洁观教育的对象理解片面,仅限于贪污腐败所造成的人民财产的损失或者是对一些贪腐案例的描述,缺乏对产生腐败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导致其作出“这与自己无关”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廉洁观教育的内容不甚了解。他们通常认为廉洁就是不贪不占、不损公肥私,对更宽泛的要求比如诚实守信作为廉洁观的内容认可度并不高,因此导致认识不足。

3.培育方法创新不足制约认同度

目前,对学生廉洁观的培育主要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讲座及校园文化宣传等,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课堂讲解、正反案例对比等了解国家廉洁政策和工作成效,掌握廉洁法规,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廉洁观培育的意识,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被学生广泛接受。在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学生群体,对教育的信息化技术要求比较高,原有的教育方法如果创新不足,必然影响学生对廉洁观培育的兴趣,制约对这一问题的认同度。

(三)廉洁意志有待巩固,廉洁践行不够有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廉洁更需意志坚。只有坚定廉洁意志,才能自觉做到面对诱惑不动摇、面对困难不低头,为保持自身清正廉洁的本色勇于克服各种障碍不懈努力。公安院校在落实公安工作的十六字方针要求中,就把铸造铁一般的意志作为重中之重,因此,公安院校大学生在廉洁意志培育上更加有力,但是也出现一些问题。

1.学生對腐败现象的零容忍有待加强

有些学生对走后门、找关系这种不廉洁行为不敢于批判,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这就是“社会”,即使自己想要独善其身也会因为某些因素被身边的人影响而屈服,这种认识极大增加了他们在面对权力与利益的诱惑时随波逐流甚至加倍索取的机率。

2.学生廉洁意志薄弱的现象依然存在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会自觉坚持廉洁准则,严守道德底线,在反腐倡廉问题上立场坚定,坚决反对“潜规则”,但是也存在一些滥用职权的行为,突出表现在少部分班级学生干部、学生会干部、社团活动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为同学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埋下贪腐的隐患,不利于学生干部的成长成才。

3.学生廉洁践行力有差别

诚实守信是大学生廉洁品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不廉洁行为主要体现在不能做到诚信,比如考试作弊、包庇同伴逃课等行为。学生普遍认为这些行为是不廉洁的重要体现,应该坚决制止,严以律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少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做好准备在考试中作弊、因为同学关系好包庇同伴逃课等现象。还有少部分学生即使发现了这些现象,心里痛恨因不诚信行为造成的考试不公平,但是他们中极少有人站出来坚决反对,更不会严厉制止,从而削弱了廉洁践行力,不利于廉洁观的培育。

三、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路径

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只有不断汲取科学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自觉培育廉洁观,增强防腐拒变的意识,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后备力量,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安院校发挥主阵地作用,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协同联动。

(一)培养大学生的主体自觉,积极践行廉洁行为规范

大学生是高校廉洁观教育的对象,是形成正确的廉洁理念、培养廉洁自律能力、形成健康人格、自觉践行廉洁行为规范的主体,培养大学生的主体自觉可从“知情意行”上下功夫。

1.提高大学生廉洁观的理论认知

在廉洁专题讲座中、在反腐案例对比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大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认真汲取廉洁知识,关注廉洁问题研究动态,主动厘清廉洁对象和廉洁内容,形成正确的认知。大学生要将廉洁问题的研究延伸到课后,通过自学和与同学、教师的交流探讨,以增进对廉洁观的深层认知。

2.增强大学生廉洁观的情感认同

一方面发挥廉洁榜样的激励作用,用榜样鲜活的事迹激发学生情感,唤起他们的兴趣,以达到情感认同;另一方面重视腐败案例的警示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诸多反腐成果,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等方式学习,自觉提高警惕,努力形成不敢腐、不想腐的意愿,有效提升廉洁观的情感认同。

3.巩固大学生廉洁观的意志品质

培养廉洁意志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大学生不仅要努力自律,在领悟传统廉洁文化中感受高尚的人格,在陶冶道德情操的同时形成清正廉洁、诚实守信的意志品质,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而且要加强纪律约束以形成他律。大学生要树立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形成遵守规范制度的自觉,才能约束思想行为不脱轨。

4.促进大学生廉洁观的知行统一

大学生要提高参与廉洁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廉政教育基地考察中增强个体体验,在廉洁主题教育活动中提升廉洁意识,切实将廉洁观念内化于心,以转化为行动自觉。大学生要主动担责、勇于作为,身体力行自觉践行廉洁观要求,更要号召更多人参与,为营造清正廉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社会氛围贡献青春力量。

(二)发挥公安院校育人功能,守好廉洁观教育的主阵地

公安院校是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主阵地,着力发挥公安院校育人功能,将廉洁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培养廉洁自律的习惯,形成拒腐防变的坚强意志,从而自觉践行廉洁行为规范。

1.丰富廉洁教育内容

首先,增强廉洁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公安院校教育内容应该更贴合公安工作,案例的选取更具有针对性,才能切实实现育人目标。其次,实现廉洁教育内容的科学化。要在教材上进行科学安排,以期能选用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材。最后,增强廉洁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廉洁教育的选题应该聚焦近期反腐倡廉取得的最新成果,只有与时俱进的内容才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思想认同。

2.创建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一方面,将廉洁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融入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实现廉洁观教育的教学目标;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通过宿舍文化、廉政长廊、促膝谈心等,凸显廉洁观教育元素,形成教育的全覆盖。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教师要掌握最新的教学技术,了解学生关注的各种短视频平台、网络直播课、哔哩哔哩网站等,认真思考如何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技术的有效融合,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的效果。

3.积极营造廉洁观培育的氛围

首先,广泛营造廉洁观培育的思想氛围。公安院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廉洁观培育工作,为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专项拨款,在学校积极营造廉洁氛围,提升教师的廉洁素养,以满足学生廉洁观教育的需要。其次,营造廉洁观培育的文化氛围。将廉洁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载体,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使崇廉尚廉的现象蔚然成风,为学生廉洁观培育营造文化氛围。最后,营造廉洁观培育的学术氛围。公安院校要积极引导教师聚焦大学生廉洁观培育问题并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努力夯实教师廉洁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其学术成果为学校继续开展廉洁观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三)落实家庭责任,提高价值渗透效果

家庭是青年学生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廉洁观培育至关重要。大学生廉洁意志和廉洁践行力的个体差异大多与所在的家庭氛围密切相关。

1.父母要重视大学生廉洁观培育

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父母对不廉洁行为的漠视或者高度容忍极易影响大学生,将为大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面对权力和利益选择时无法坚守廉洁本色、践行廉洁规范埋下隐患。父母要转变思想观念,将廉洁观培育放在子女成长成才的关键位置,时刻警醒子女,为他们自觉强化防腐拒变的意识、形成坚定的廉洁意志、严守廉洁行为规范提供有力监督。

2.父母要言传身教,廉洁自律

父母的言传身教、廉洁自律对子女是一种良好的示范。一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到不贪不占、诚实守信,为子女树立榜样。另一方面,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子女,帮助子女树立廉洁公正的价值追求,在他们出现不廉洁行为的时候要及时遏制,把不正之风扼杀在摇篮里。

3.父母要建设良好家风,厚植廉洁情怀

纵观历史,很多优秀的人物深受良好家风的熏陶,使他们能够做到面对诱惑纹丝不动,面对权力和利益做到大公无私,面对个人荣辱与家国利益相矛盾时做到大爱无疆。父母要为子女的成长建设良好的家风,为廉洁观培育提供沃土。

(四)社会参与发挥教育合力,提供廉洁观培育的土壤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的廉洁观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他们的廉洁素养、价值选择也会受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

1.發挥政府的正向引导作用

各级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积极支持大学生廉洁观培育,尽可能地给予经费支持和政策鼓励。比如,政府应该尽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公务员招考或者事业单位面试过程中,政府要规范程序,尽力实现考试公平。

2.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作用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声筒,消息传播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但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诸多干扰。因此必须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帮助青年大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看到事情的本质,从而做出理性、正确的价值选择。大众传媒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倡导清正廉洁的政治文化氛围,号召社会大众的力量支持大学生廉洁观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培育廉洁基因的土壤。

3.着力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更应该注重法治素养的培育,形成法制观念,因为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的“微腐败”现象比较多,要使其长期做到远离“微腐败”,法治教育是一条有效路径。公安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执法工作,提前形成法律信仰、将法治理念牢记心中,才能在未来面对诱惑的时候,做到不为所动,严守廉洁底线。

形成正确的廉洁理念、培养廉洁自律能力、形成健康人格、自觉践行廉洁行为规范是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题中之义,是增强党政干部队伍纯洁性的必然选择,是遏制腐败年轻化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需要。这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要着力发挥高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教育合力,才能切实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实效,才能实现管党治党关口前移,为培养“忠诚、干净、敢担当”的警察后备力量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参考文献】

[1]唐贤秋,梁罡.廉洁教育面向政治生活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5).

[2]王智,霍朋.微信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

[3]魏新华,贾建树.新形势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探析[J].德育研究,2019(2).

[4]任建明,王方方.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全覆盖目标及实现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20(3).

[5]吴成国,江成.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主体意识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

[6]徐桂芳.改革开放40年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基本经验[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7).

[7]穆晓星.大学生廉洁价值观的现状调查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7.

[8]张会峰.廉洁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向度与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

[9]付瑶.理顺公安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涉及的几对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10]马琛琛.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研究:以驻邕高校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5.

[11]王琼花.高校二级学院大学生廉洁教育考评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2).

注:2019年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课题“全面从严治党的公正价值追求及其伦理路径研究”(19XJC710003);2019年度广西廉政研究中心课题“习近平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設思想研究”(LZ2019001);2016年广西本科教改工程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实效性研究”(2016JGB46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宗艳(1984— ),女,河南许昌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党建问题。

(责编 黄桂婵)

作者:李宗艳

上一篇:区域性金融发展论文下一篇:图书馆公共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