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焦虑情绪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调查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现状,为护理教育者开展情绪管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对红河卫生职业学院2018—2019级共710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护士焦虑情绪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士焦虑情绪管理论文 篇1:

有效运用情绪管理 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情绪管理提高護士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53例护士进行情绪管理,具体方法为情景模拟、相关培训、心理疏导及专题讨论。结果:通过情绪管理干预后,护士主观幸福感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结论:情绪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主管幸福感,值得医院推广。

【关键词】情绪管理;主观幸福感;护士

护理工作在实际社会中属于一个重要的服务行业,当护士在为病人或者患者服务的时候,不仅会付出较多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会付出一定的脑力劳动,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情绪管理具有协调、引导、控制、加深认知等功效,能让护士驾驭自身情绪,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使护士的主管幸福感得到增强。我医院通过对护士情绪管理的培训,提高了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临床护士53名,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5.7±2.3)岁。护龄1-5年16名,占30.1%;6-10年8名,占15.2%;10年以上29名,占54.7%。本科6名,占11.3%;大专41名,占77.3%,中专6名,占11.3%。主管护师29名,占54.7%;护师9名,占16.9%,护士15名,占28.3%。已婚40名,占75.4%;未婚13名,占24.6%。入选标准:53名护士均为具有1年以上护龄且自觉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女性护士。

1.2 方法 运用情绪管理来提高护士职业幸福感的途径主要包括:情景模拟、相关培训、心理疏导以及专题讨论等。

1.2.1 模拟情景 模拟情景主要就是针对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方法为:选择若干名护士进行情景表演,其他护士分组进行讨论,内容主要针对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如,当护士在遇到患者家属争吵的时应该如何处理应变;当患者突然发生死亡或者病变的情况,护士应该怎样与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当遇到对医生的遗嘱有疑问的时候,作为护士应该怎样提出来。针对这些情况,模拟情景再现,让护士们在情境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1.2.2相关培训 为了让护士更好的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作为护士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去参加一些护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可邀请一位具有护师职称以上的本院或外院专科护士,以幻灯片和实物演示的方式,结合自身专长对参与者进行5-10min的护理小技巧及新技术的讲解和传授。如:造口护理、PICC导管护理进展、新型精密输液器的使用护理前沿知识等。通过培训,让护士能够更好的应对工作容易遇到的问题,让工作更加轻松愉快。

1.2.3心理疏导 鼓励每一个护士都对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积极的提出来,然后通过大家讨论,专家讲解,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心里测试。这样就要求每一个专家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小技巧,比如说:合理的情绪宣泄、认知调整、情绪转换、环境调节法、自我安慰法等。专家再根据心理测试表让参与者进行合适的心里疏导和情感宣泄,直到让心里恢复健康。

1.2.4专题讨论 可以让护士们都加入一个群,然后在这个群里面大家可以讨论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减小护士工作压力、年轻的护士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充分围绕日常工作生活,展开各类主题的讨论活动。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护士进行健康担忧、精力劳乏、生活满足、紧张焦虑心情、情感行为控制等五项指标进行观察,数据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标示,组间数据行t检验,比较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情绪管理干预前后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见表1。

3 讨论

实践证明,如果护理长时间不能够确定出治疗疾病的方法,或者治疗的方案无效,都容易让护士产生压抑的情绪[1]。在这样的情况下,护士便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规范管理自身的情绪,从而提高自身的心里素质。对护士采取了情绪管理过后,在幸福感方面便能够大大得到提高。

在本文项目中,护士通过情境模拟,能够在应急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法,能够对自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护士通过相关培训能够将所学到的护理知识再转化成小技巧进行集中讨论,不断的熏陶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够变得稳定;通过心理疏导护士能充分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然后再分析这些形成的原因和情景,再采取相应的调节方法,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去改变自己,提高自己。通过专题讨论也能让护士在专项技能上得到发展。综上所述,当护士具备把握自己情绪的能力时,能极大增强自身应变能力及调控情绪的能力。这些能力也与护士的学历和护龄有关,一般护龄较长的护士,自我管理意识都比较强[2]。

通过对我院抽取的53名护士进行情绪管理干预前后比较得出,应用情绪管理后,护士健康担忧、精力劳乏、生活满足、紧张焦虑心情、情感行为控制等五项指标均得到有效提升,说明护士在经过情感管理的培训过后,更能够换位思考,并且让护理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升华。

参考文献:

[1] 周艳,刘晓丹,自我效能感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及增强策略[J].护理管理杂志,2011,6(4):24-25.

[2] 王朝霞,杨敏.护士情绪劳动表现策略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4(11):12-14.

作者:王丽华

护士焦虑情绪管理论文 篇2:

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摘           要]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现状,为护理教育者开展情绪管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对红河卫生职业学院2018—2019级共710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总问卷均分为(3.845±0.437)分,性别、年级、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其情绪管理能力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总体水平较高,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调查研究

情绪管理这一概念最早由霍奇希尔德(Hochschild)提出,目前不同的学者对情绪管理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部分学者认为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1]。护理人员处在医疗工作的第一线,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外,还要面临职业风险暴露以及医疗纠纷,属于高危职业。如果不具备情绪管理的能力,会长期沉溺于自己的负面情绪中,从而导致工作倦怠和护患纠纷发生,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和角色转变为护士的过程中,同时面临学业、实习与择业的压力[2]。Beck D L和Hackett MB的研究指出,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护生感受到的压力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医学、药学和社会学等专业[3]。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使护生能够察觉自己的情绪,减轻知觉压力,及时调整消极情绪,积极应对压力源。因此,本研究旨在关注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探究其影响因素,通过描述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现状,为开展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辅导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8级三年级和2019级二年级的全体三年制高职护生进行调查。

(二)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查阅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个人因素,分为9个小项目,即性别、年龄、专业、年级、大专起点、生源地、在班级或学生会任班干部、学习成绩和奖学金;第二板块为家庭因素,分为7个小项目,包括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和母亲职业;第三板块为家庭经济状况。

2.护生情绪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孟佳[4]在2012年编制,问卷由5个维度构成,分别为情绪觉察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运用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问卷采用李斯特Likert 5级评分法,1-5级分别代表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以及非常符合。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9;分半信度为0.830。

(三)调查方法

问卷以无记名方式由调查者到班级统一发放,使用统一指导语,告知本次调查的目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填写完毕,统一收回。共发放710份问卷,回收665份问卷,回收率为93.66%,有效问卷为60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5.77%。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进行LSD两两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进行描述。

二、结果

1.根据表1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总问卷均分为3.845,各维度的均分在3.803~3.950之间。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情绪理解力、情绪运用力、情绪调控力、情绪表现力和情绪察觉力。

2.表2显示性别、年级、教养方式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LSD两两比较发现,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护生情绪管理能力优于放任型教养方式的护生,差异显著(P=0.002)。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护生(P=0.024)和家庭贫困的护生(P=0.009)。

学习成绩、奖学金和独生子女的学生在情绪管理能力总均分上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能从总均分看出:学习成绩较好>学习成绩一般>学习成绩较差;获得奖学金>未获得奖学金;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

表1 高職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总问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n=375)

表2 不同类别个人因素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比较

①t值,②F值

表3 不同类别家庭因素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比较

①t值,②F值

表4 不同类别经济因素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比较

三、评价

(一)大部分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良好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总问卷均分为(3.820±0.437)分,表明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总体状况良好,这与杨佳丽[2]的研究结果一致。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情绪理解力、情绪运用力、情绪调控力、情绪表现力和情绪察觉力,体现了高职护生能够清楚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化,但对于他人或自己的情绪感知能力弱。这与杨佳丽[2]和孟佳[4]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两位研究者的结果均显示护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分最低。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和教育模式不同有关,前两者的研究对象是本科生,而本次研究对象是高职学生。侯保霞[5]的研究认为专科生在敢为性和世故性上优于本科生,而本科生在聪慧性、怀疑性和忧虑性上优于专科生。本科护生在学校就读时有明显的优越感,但是进入临床后发现从事的工作内容、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都和大专生相差不大时,容易出现较严重的负面消极情绪。

(二)不同特征高职护生情绪管理能力差异的分析

1.不同性别护生情绪管理能力差异分析

表2结果显示男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女生。分析原因可能是男女人格特征各有的特点所致,男生从小就被教育做事要沉稳、要有责任心、遇事敢于挑战、喜欢冒险和处事果决等,女生相对而言更容易受到情绪的控制,特别是在生理周期情绪受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

2.不同年级护生情绪管理能力差异分析

表2结果显示2019级护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2018級,这可能与两个年级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关。2019级为二年级在校就读的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比较熟悉,人际关系稳定,大部分护生情绪管理能力良好。而2018级为三年级在校外实习的学生,一方面他们要面临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另一方面他们要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交往,之前人际关系仅仅是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而实习后人际关系转换为护士和病人之间、护生和临床带教老师之间、护生和护士长之间、护生和医生之间。除此之外,三年级的护生还面临职业资格证考试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和升学的压力,对前途的不确定性都会让三年级护生出现焦虑、紧张和抑郁的情绪,情绪管理能力降低。

3.不同教养方式护生情绪管理能力差异分析

表3结果显示不同教养方式对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有影响,且差异显著,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都可能内化成孩子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父母支持能够帮助护生提高心理韧性水平,促使其减少情绪与行为问题的产生。良好的家庭关系对护生情绪的管理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护生可以在遭遇困境时向父母寻求情感支持,从而逐渐提升自己应对负性事件的能力。专制型父母缺乏对孩子的积极关注和支持,更容易出现打骂体罚等过激的教育行为,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放任型教养下成长的护生亲子关系淡漠,缺乏沟通交流,导致护生安全感缺乏,变得敏感脆弱。因此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的护生更容易被情绪左右,情绪管理能力相对于民主型教养的护生来说较欠缺。

4.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护生情绪管理能力差异分析

表4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明显优于经济状况一般和经济状况较差的护生。徐明津[6]的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越高,越会阻碍青少年良好情绪、行为与认知的形成,不利于青少年良好心理的形成。家庭经济困难是社会生活中主要的压力源之一,护生长期处于家庭经济困境中会导致生活满意度降低,更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消极情感,不擅长与人交流,从而与社会疏离。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护生因为生活无忧,在人际交往中会显得更有自信,更擅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小结

对高职护生而言,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对自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护生情绪调控能力好,但情绪察觉能力有待提高,且护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会受到性别、年级、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经济状况影响,为今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护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但由于研究时间有限,未能进行更大样本量的调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护生情绪管理能力和专业的相关性,扩大样本量和地域,以完善结果的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林恩·克拉克.救助情绪[M].姚梅林,庞晖,姚枫林,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34.

[2]杨佳丽,张琦.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1):48-51.

[3]Beck D L,Hackett MB,Srivastava R,etal.Perceivedleveland sources of stress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schools[J]. JNurs Educ,1997,36(4):180-186.

[4]孟佳.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5]侯保霞.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6]徐明津,杨新国.家庭经济困难对青少年不良适应的影响:父母支持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J].中国特殊教育,2017(2):72-77.

编辑 李建军

作者:杨蕾尼

护士焦虑情绪管理论文 篇3:

情绪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关键词]心肌梗死;焦虑;抑郁;情绪管理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6.33目前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无论急性期还是康复期都过分强调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也主要关注其体力活动恢复的情况,而忽略了患者心理情绪对心脏康复的影响。实际上,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应贯穿于冠心病全程管理的始终。我科自2012年9月开始对住院AMI患者进行情绪管理,起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152例。入选标准:临床诊断为AMI(依据临床症状、心肌标记物、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有效沟通。排除标准:伴有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合并其他心脏疾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管理组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65.76±2.37)岁;对照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64.35±2.6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付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评估方法:两组患者在住院第1天和出院前1天分别应用中文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括14个条目,分为焦虑和抑郁2个亚量表,问卷应用0~3的Likert型计分。HADS的总体、焦虑、抑郁亚量表的Cronbach’α分别为0.85、0.79、0.80,ICC分别为0.92、0.91、0.88。

1.2.2情绪管理方法:(1)管理组患者住院第2天,由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的担忧、经济状况、社会支持情况等内容。(2)依据住院第1天焦虑抑郁量表的得分情况,咨询师对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做出科学的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3)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每天安排十至十五分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倾诉,详细反复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如冠心病发病原因、诱发因素、发病后自救、如何保护冠状动脉、怎样监测血压和脉搏等。(4)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5)关注患者的睡眠,必要时使用药物改善睡眠。(6)帮助患者获取家人及朋友的情感支持。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和管床医生不定期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责任护士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判断患者需要心理护理时进行开导和安慰;住院7天后允许患者逐步下床活动。

指出,AMI患者发病后一年内是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及生活质量降低的高风险期,医院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估及治疗是有必要的。本研究中,文化程度在中专及以上的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的比例(70.59%)低于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患者(89.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出现负性心理的比例(93.75%)显著高于城镇职工医保患者的比例(85.23%)。这表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和对治疗费用的担忧,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心理。对这部分患者,医护人员更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赖感,维护患者的尊严。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情绪管理后,管理组患者在情绪总分以及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后,情感支持不良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增加3倍[4],而且给患者亲属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应激反应。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协调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让患者更多感受家庭关爱和友情温暖,让其有良好的情感支持,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运动有助于患者克服焦虑、抑郁情绪,而且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根据活动耐量逐步调整活动时间。本文结果表明,管理组患者在后测中得分显著低于前测,表明患者在接受情绪管理后,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下降(P<0.01)。所以在AMI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能忽视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评估,采取有效可行的情绪管理方式,帮助患者应对负性情感,有助改善其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AMI患者的情绪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对于患者出院后心理干预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Van Melle JP, De Jonge P, Spijkerman TA, et al. Prognostic association of depression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meta_analysis[J]. Psychosom Med,2004,66(3):814-822.

[2]杨燕飞.慢性压力对冠心病发生、进展及预后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2):238-240.

[3]Mayou RA, Gill D, Thompson DR, et al.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s predictors of outcom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 Psychosom Med,2000,62(2):212-219.

[4]Huagn JF, Wogn RH, Chen CC, et al. Trajectory of depression symptoms and related factors in later life_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J Affect Disord,2011,133(3):499-508.

(收稿日期:2013_12_30)

作者:凡孝琴等

上一篇:中医学院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营销人才开发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