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探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沟通是决定一个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只有良好的、有效的沟通管理才能促进提高工程项目团队的管理效率。下面将从团队沟通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入手,简述工程项目中团队沟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究提出EPC项目实现有效团队沟通管理的策略,旨在为增强工程项目团队沟通管理能力提供借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团队管理探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团队管理探究论文 篇1: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自我管理型团队建设探究

【摘要】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教育体制、学生工作理念、工作结构、考评体系以及独特的受教育对象;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着力点,学生工作者在履行职能时,常常遇到较大的困惑与挑战;本文尝试通过构建自我管理型团队,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最终为该模式下的学生工作提供有效的切入点。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自我管理型团队;自我管理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由中外双方组成,在教育体制、学生工作组织结构、学生考评体系、学生管理方式等方面可以视为两种不同模式的融合与过渡;本文通过对中外合作院校特征及在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以班级为依托建立自我管理团队,在强化班级团队建设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特征

(一)中外特征共存

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下,中外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文化观念、教育理念同时存在,二者既有互补,也有碰撞[1]。

1、教育教学完全采取合作国高校的体制与模式。如:在国外大学登记注册、执行国外合作高校教学计划、采用合作国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认证标准、按照合作国大学标准在全球招聘师资、实行全英文教学。学生在思想认知及行为上全面接受西方的教育管理模式。

2、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学生一直受到国内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熏陶,加上所处环境的特殊性(除了学术教师外,其他人员多为中方员工),使得学生在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体现了更强的中国特征且具有较大惯性。

(二)独特的招生模式和途径、多样的学制安排

中外合作办学采用计划内和计划外同时招生的模式,招生途径上既有按国家规定进行的统招(即计划内招生),也有按照学校(院)实际情况进行的自主招生(即自主宣传、自主组织考试、自主划定录用标准等),计划外学生人数多于计划内学生;学制上灵活多样,根据学生在国内学习年限与国外学习年限的不同,分为1+3、2+2、3+1、3.5+0.5以及4+0,计划内学生多为3.5+0.5及4+0模式。

(三)独特的学生工作结构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工作结构是英国个人导师制与国内辅导员制的融合。以中英学院为例,学生工作由三个相互独立、互相合作的部门承担——学生管理部、学生服务部、学生发展部。学生管理委员会是学生管理部的最高组织机构,由分管副院长,学生管理部负责人,学术部负责人,行政部负责人及学生代表组成,主要是制定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处理学生重大违规违纪事件、处理未达到学术水平要求的学生以及各种学生申述;学生管理部下辖生活老师团队(学生宿舍管理)和辅导员团队(履行个人导师及辅导员职责);学生服务部主要负责学生出国、学校选择、付费等咨询及职业发展、学生实习实践;学生发展部主要是学生会及学生社团,通过对外交流、讲座、论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指出的是:学生会仿照英国高校模式设置,是一个独立的学生组织,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指导工作;团委隶属于辅导员团队,按国内高校模式运行。

二、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一)学生工作理念的冲突与独特的受教育对象所带来的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下,中外学生的工作理念不同。以中英学院为例:

1、英国学生从小就接受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在1993年英国教育部门就颁布了学生宪章,赋予学生顾客的角色,学校及各部门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关系;学校视学生为有能力面对自己问题的成年人,相信学生有能力做出判断,也有责任为自己的各种行为负责;学校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及多元化的价值观。通常在新生入校时,学校就要求与学生签署书面承诺,告知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生所拥有的权利和责任[2]。

2、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学生是家长的一切,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完全不同;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费用投入较高的教育方式,家长期望也很高,包括对教学质量和就业前景的高期望,对教育服务的高期望;此外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过程中,辅导员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是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突出社会本位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高度统一,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基本相同;学生工作过程中倾向将学生看作被教育和管理的对象,侧重于规范和约束[3]。

3、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多为富裕家庭的独生子女,由于国内家庭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个体矛盾突出。一方面,自我期望高、自尊心强、个性张扬,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追求所谓的理想、自由;另一方面,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涣散,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心理平衡能力较差,对社会现象缺乏思辨能力。此外,计划内招生受分数线限制,生源质量高,生源数量有限;计划外招生生源质量较差,程度参差不齐,二者存在着内在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

(二)采用合作方高校学生考评体系对辅导员工作内容提出的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下,学生考评采用合作国高校考评体系。对中英学院而言,英方高校考评体系完善、严格、多样,学生考评体系分三个部分:出勤、平时作业情况、期中及期末考试成绩,每部分按重要程度分配权重;学校有严格的出勤要求,对旷课的界定也很多样;教师要求学生按时按质交作业,并根据相应情况评分。根据英国高校对学生考评的原则与要求,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学院对学生的考勤及作业进行了本土化:1、关注学生考勤、及时主动与学生谈话、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出勤与在校表现等情况;2、审核、处理学生请假条,处理学生对考勤的申述;3、配合外教催缴作业;4、搜集单科缺勤超过警戒线以及总科达到规定程度的学生情况,与家长沟通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综合来看,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以考勤为核心展开,这对辅导员工作的定位、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等提出了疑问和挑战。

(三)学生住宿多元、授课小班化、课程安排多样化以及学生面对的压力所带来的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引用合作方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类型、宿舍及班级安排制度。在中英学院,学生成分和价值观念多元化,课程类型、课时安排多样化;在宿舍安排方面,实行自主居住:学生可以选择是否在学校住宿;学校为学生提供不同标准的宿舍,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申请,由学校进行调配;每学年学生有一次宿舍申请机会,由学校进行重新调整安排;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宿舍成员由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构成;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班15人左右,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每班的上课时间、地点各有不同。这使得辅导员难以实现对所带班级学生从教室、图书馆到食堂宿舍的统一管理,也难以经常性地开展统一的大规模的课外活动[4]。与国内同类学生相比,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学生需要承受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双重压力,同时还必须接受和适应两种不同的教学体制和模式,给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自我管理型团队的构建与自我管理机制的运作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工作实践,本文尝试对现有班级结构进行优化,以班委、入党积极分子以及表现优秀的学生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型团队,建立自管机制,通过对学生骨干的培养,以点带面,使学生由他律进入自律的良性循环。

(一)以现有班级为基础,构建自我管理型团队管理框架

学生的自我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生管学生,即群体的自我管理;二是学生自管,即个体的自我管理[5]。构建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管理框架正是为了实现由群体自管到个体自管的过渡,最终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现有班级(每班16人)为团队的基本单位,通过谈话、试用、选举等方式产生一个具有号召力和战斗力的班委团队,班长作为班委团队的负责人,就班级常规事务或非常规事务随时与辅导员保持沟通。在班委团队层级下是学习团队,由两名班委负责,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男女生比例等因素尽量搭配均衡,每个学习团队由8人组成,进一步可由每个班委负责4名同学,以点带面,推进班级工作的开展。此外,根据校情、班情的变化,随时构建临时性团队。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需要始终保持自己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团队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合作。

自我管理型团队管理框架

(二)在自我管理型团队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建立自管机制

自管机制是自管体系的运行动力,通过自管机制,可以实现外在约束与内在自悟、群体规范与个体自觉的交互运动。自管机制分群体规范和个体自觉两大体系,群体规范有显在规范和潜在规范,群体规范需突出自管机制的导向性、时代性和激励性,如组织主题团日或主题党日活动、树立典型、奖赏、惩戒和条文规章等显性方法,结合系统知识灌输、行为规范训练、集体的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表扬批评等方式方法,通过行为训练、习惯养成、任务委托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理解和内化[6]。需注意的是把各种活动的目的落到实处,克服知行脱节现象,使其道德认知变为行为习惯。个体自觉体系是自管机制的最终落脚点,强调从个体的心理、道德、意识、觉悟等方面挖掘个体自觉意识,提升个体自觉水平。根据接受理论,不同的受教育者因个体差异的不同在接受教育时会有不同的接受反映。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层次差异区分不同的目标序列,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让学生通过社会交往和生活实践去认识、体验。这方面可借鉴英国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小组咨询,定期举办研讨会、工作坊、讲座,学生自愿参加,不求规模宏大,但求实际效果[7]。坚持学生主体定位,注重双向交流,突出自管机制的可行性和激励性。通过群体规范和个体自觉体系,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致力于实现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

(三)为自管机制配置动力系统,实现自我管理机制的良性运作

建构群体规范和个体自觉体系,都必须配置动力系统。就群体规范而言,要充分发挥团体在个体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以舆论引(压)群体规范,对积极因素大力引导(热压),对消极因素加以抑制(冷压),形成显在和潜在规范共同作用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群体规范体系,达到“良性造势”、“良性从众”、“群体文明”、“蔚然成风”的效果。就个体自觉而言,其约束的对象是个体,因此,应当挖掘个体内心“向善”的动力,从情感、需要等细微处人手,以良知感化促成个体自觉,达到“以情动人”、“引心向善”、“启发主体能动性”等效果。群体规范体系的建立必须以良好的舆论导向为前提;个体自觉体系的建立则要以个体的自觉意识为前提。在动力系统驱动下,最终实现自我管理机制的良性运作。

参考文献

[1]邵丽霞.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2):64-66.

[2]Who? What? Where? A guide for students[EB/OL].http://www.Nottingham.ac.uk/ student services/who what where. PDF, 2008-06-09.

[3]李永山.中英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8(8):61-63.

[4]吴亚玲.英国高校学生事务概况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5):54-55.

[5]张宝君,孙志林.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创新模式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25-127.

[6]朱继光.中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差异比较与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09(1):44-46.

[7]孙立军.英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115-118.

作者简介:牛光辉(1979—),男,河南济源人,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辅导员,助教。

作者:牛光辉

团队管理探究论文 篇2:

工程项目中的团队沟通管理探究

摘 要:沟通是决定一个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只有良好的、有效的沟通管理才能促进提高工程项目团队的管理效率。下面将从团队沟通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入手,简述工程项目中团队沟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究提出EPC项目实现有效团队沟通管理的策略,旨在为增强工程项目团队沟通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项目 团队 项目管理 沟通管理

对项目管理而言,团队沟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贯穿,作用毋庸置疑。然而一直以来团队沟通管理都是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其改善和优化已经成为项目团队提高整体绩效的必由之路,值得进一步探究和实践。

一、团队沟通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一方面,团队沟通管理能帮助管理人员正确决策,推动工程项目实现高效管理。任何决策都要解决干什么、谁去干、何时干、怎么干等问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积极与工程项目各方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从而获取大量情报、信息,最终综合各方建议作出决策,从而迅速将问题解决掉。与此同时,项目团队中的一般人员也应主动与上级沟通,主动提出意见、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团队成员还可通过有效的沟通取得上级认可,从而自行决策;沟通还能促使团队成员在发表意见之后进行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强化团队的凝聚力,实现高效管理。

另一方面,有效的团队沟通管理还能减少阻碍,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减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工程项目管理的团队沟通成本决定着团队沟通管理是否有效,但沟通成本通常由项目团队的沟通管理协调性来决定,即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的意愿及能力[1]。时间成本在团队沟通管理成本中占据着最大的比例,只有有效的团队沟通才能促使时间的减少,才能有效节约时间成本,否则会浪费大量资源,甚至对项目领导的权威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其执行力弱化,降低项目管理效率。

二、工程项目中团队沟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1.合格的项目组长不可或缺。站在一个工程项目的角度,项目组长是团队的管理人员,是领导,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合格的项目组长不仅要具备项目管理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如此才能将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特长发挥出来,通过有效的沟通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在成员执行项目任务中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当工程项目出现问题,项目组长务必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与团队成员沟通,充分尊重每一位成员的个性,并适当将与项目有关的权力、资源等授予团队成员,将其工作潜能激发出来,从而把自身的组织作用、榜样模范作用发挥出来。

2.团队成员的信任至关重要。在工程项目中,团队每一位成员在完成任务时都要依赖其他成员的任务及信息,所以每一位成员都应充分认识到相互的差异性与依赖性,要有意识地选择信任其他成员。如果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那么将无法顺利开展信息分享、交流合作等工作,工程项目的整个执行过程也会受到重重阻碍,执行效率被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信任还涵盖了团队成员要具备信任其他成员的能力,每一位成员都要充分相信其他成员可以顺利完成各自的任务,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制约、你争我抢,而是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共同促进。

3.有效的沟通是决定性因素。对一个项目团队来说,每一位成员都有特张,技术能力也有差异,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能起到取长补短、发挥成员特长等作用,能确保团队效率大大提高。一个好的团队应时常开展坦诚、开放、及时的沟通活动,确保团队成员能积极交流思想、互帮互助。与此同时,在团队的交流、沟通环节,成员不同,其表达方式、对任务的理解等也不同,很难避免误解、偏差,而只有及时的、有效的沟通才能避免发生这些问题,确保工程项目中的团队沟通管理有效、高效。

三、EPC项目实现有效团队沟通管理的策略

1.充分了解沟通主体。EPC指的是工程总承包,即企业以总价合同条件为前提,对所承包工程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等负责,因而EPC项目团队的项目组长应充分了解沟通主体的心理、偏好及个性,也就是沟通主体要针对沟通双方选择合理的表达方式,促使对方能很好地理解自己所表达内容的真实含义[3]。团队沟通是团队成员的心理产生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心理特征起着重要作用,任何团队成员的心理因素及变化都会影响沟通效果;成员的偏好及个性代表着沟通主体对沟通方式、媒介及含义等的选择在偏好与倾向上的差异,只有了解沟通主体,才能促使成员明白对方传递的信息。因此,项目组长在沟通之前对沟通主体的了解程度将对EPC项目团队沟通管理的效果产生影响。

2.完善信息沟通制度。在EPC项目的管理团队中,发送信息、接受信息的人是沟通主体,而沟通制度能强制规范团队成员的沟通行为,而存在于团队沟通主体之间的沟通意识能促使成员在遇到问题时有效开展沟通活动,所以沟通制度与沟通意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EPC项目团队只有明确的沟通制度,沟通主体之间却缺乏沟通的愿望、意识,那么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沟通的主动性、积极性将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在EPC项目团队中积极建立完善的内部沟通制度,并通过内部协调会议、办公会议等明确规定需要沟通的内容、事项,才能促使团队成员尽早树立沟通意识,为实现共同的EPC项目目标而主动沟通、培育信任。

3.大力培育协调关系。关系所反映的主要是EPC项目团队领导与成员之间团结的促成,它涉及成员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以及领导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所以EPC项目团队管理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团队沟通氛围有直接影响,而协调关系的培育需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积极协调团队关系。团队成员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相互依赖的程度是决定团队长效运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维系团队共同利益的沟通强调的是适应性行为,团队成员沟通内容的分散、沟通对象的差异等极易造成利益冲突的形成,同时促成有复杂关系的小群体,降低整個项目团队的共识度。此时,团队领导应积极关注各个群体、成员的真实情况,避免因目标冲突而形成紧张的团队氛围,同时通过沟通化解团队冲突,避免团队耗损能量,增进团队凝聚力。另一方面,培育团队彼此信任的沟通氛围。团队成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一般都对团队顺利完成EPC项目任务有利,而沟通则对建立和维持这种关系有利。团队成员只有以信任对方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沟通,才会动用所有资源来消化、吸收这些信息,从而继续扩展沟通的成果,并不断减少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提防、猜忌,确保团队能在开诚布公的良好氛围下开展沟通活动,形成真正协调的EPC项目团队关系。

4.合理运用沟通技巧。在EPC项目团队沟通管理中,沟通技巧的掌握及合理运用也是促使团队实现有效的沟通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一是倾听,团队成员在沟通中应学会不打断他人发言,注重全神贯注地倾听;二是反馈,注意他人给出的回答,不强迫他人改变,给予成员大量积极的、正向的回馈,严禁人身攻击;三是描述行为,将自己的印象、看法等简单描述出来,如果与其他意见有冲突,要采取合宜的方式进行描述;四是避免使用责备、命令、批评等口吻,并以热情、自信的态度和优雅的姿势与每一位团队成员沟通;五是在团队沟通中善于通过眼神传达自信与关注,预防沟通的对立等,以确保EPC项目团队沟通管理有效。

四、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就是团队沟通,其实质在于适时地、适当地传递项目信息,有效协调和把控存在于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项目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朝着对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有利的方向努力。当然,工程项目中的团队沟通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坚持改革和探索,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团队沟通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祝君.基于项目团队能力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3(07):33-37.

[2]冯学东,林祝君.浅论项目管理视阈下的沟通机制建设[J].项目管理技术,2014(07):43-46.

[3]王洋,陈勇强.工程承包企业项目经理对项目团队能力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06):119-122.

作者:谢露艳

团队管理探究论文 篇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教师团队管理建设探究

摘 要:本文以主体间性概念的介入与运用为出发点,结合当代高校的教师团队管理理念,分析教师团队管理中存在的种种弊病。力图通过对主体间性概念的深入理解,寻找问题根源,继而探究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期改进大学教师团队中的人员关系,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并为教师团队管理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教师团队管理

一、主体间性理论介绍

主体间性概念的要义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主体,这里的主体不仅限于人类,还包括物、抽象的结构、介质等;第二是主体间关系,也称为对话关系。这里的“对话”源自阐释学,指的是一种主体之间交流、互动、探索的动态性联结关系,是一个逐步走向深化的融合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是将主体的“自我”抛向外部世界的“他者”,在“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关系中吸纳、完善和融合自我先前的经验与认知,最终达到各个主体的互利双赢,也就是视域融合。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是西方哲学史上的“手术刀”,它破除了之前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否定了孤立存在的、与世界割裂的主体中心论思想。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主体间性见证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多元共存的主体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主体间性展现了教育元素多维度的对话、融合和互动过程,最终实现教育元素最优化的组合配置。

二、高校教师团队管理的主要问题分类

1.二元论中的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与当代社会的团队合作精神相悖。传统模式下,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处于主客体的二元关系中,这种关系并非是绝对的对立关系。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形成的关系大多为一种自上至下的行政命令传达与教学要求的规范模式。这种模式已存在多年,在为数不少的高校干部与教师身上可以找到例证。这一模式导致高校工作气氛、学术讨论气氛沉闷。这样一来,由于多数中年教师处于“爬坡期”年龄段,事业忙碌,同时家庭责任重大,牵涉科研能力、职称水平的提升,壓力很大,又无法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和理解,十分苦闷。这在本质上造成教师仍旧处于这种模式中的客体地位,处于被动和无序的困境中。

2.教师之间缺乏主体间交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突出表现为教师“专业个人主义”。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应该是独立自主的,也是私人性质的。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式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很少与其他教师交流。他们害怕别人说自己是不称职的教师,所以教师聊天的话题很少涉及教学问题、班级问题,尤其是在办公室。教师不喜欢自己的教学行为受到干预,也不愿意干涉别人,如果要去干涉的话,则意味着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或显得自己爱出风头。这种交流屏障不利于教师之间的学术探讨与合作。长此以往,会导致教学工作片面、孤立、缺乏系统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单一化评价方式缺乏客观性与激励作用。由于受到工作绩效、科研统计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教师的工作评价方式以发表文章为主,特别是将核心期刊的论文以及出版书籍、承担科研项目等外在指标的多少定为评价准则。“唯科研论”虽然在当今高校的软实力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并不客观与科学。虽然目前的呼声是摒弃“唯科研论”,努力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如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技能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科学的理念与教师的实际评价方向偏离,多数学校还是以科研数量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年底评估的最终标准。这无疑忽视了教师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对那些教学能力优秀却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表论文的教师是不公平的,也有失评价的客观性。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教师团队管理策略

1.树立教师团队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意识。在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中,行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平等存在的两个主体间发生对话、协作与情感交换的主体。只有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双向交流和协作,最终才能达到认知领域的视域融合。树立平等主体的对话融合意识是目前高校教师团队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要素。因此,应当促进行政管理者与教师展开平等、民主的交流和探讨。

2.增进教师主体间的交流与协作。主体间性的思维不能仅限于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共同探讨,还应扩展到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主体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说话和聊天,而是倡导教师加强自主性和参与意识。应当开展民主讨论和课下的娱乐交流活动,这样才能让教师和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增进交流,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同时,应当加强多领域、多学科教师间的磋商和探讨,使其共同协作,互相取长补短,完成教师主体间的对话融合,发挥不同教师、不同研究方向的优势作用,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知识。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讨论、工作坊等方式,可以促进教师的职业化发展,使教师在工作中不仅输出了知识,还收获了同行带来的不同领域的学识。目前,体育类院校中的大学课程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管理学、运动人体科学到英语语言文学、经济学等不一而足。教师在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研究的领域不同,在教学中对教学材料的把握和引申势必存在差异。主体间性理论倡导不同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最终在认知上走向更高的融合与共通。因此,应当建立不同专业背景的英语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融合,打破教师之间的研究领域限制。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教学执行阶段开始之前,应开展不同研究领域英语教师的对话与合作,共同研讨备课内容,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编写不同内容的双语读物(如跨文化、体育休闲等方面的教材);另一方面,体育类院校的文化课教师应该与体育专业教师建立对话关系。具体来说,文化课教师与体育专业教师展开项目合作,翻译、编写具有体育专业特色的双语教材。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为培养优秀体育教师、提供体育赛事志愿者助力,使英语技能与体育技能紧密契合。

3.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模式,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分别进行评估。摒弃传统评估方式中“唯科研论”的做法。具体来说,可以将教学工作与科研量互相融合,作为冲抵条件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转换。在评估阶段中,对话的主体不是由领导或领导部门构成的委员会单独决定,而是将基层教师引入评估工作中,开展自评与同行评价,并将这些评价结果与自上而下的领导评估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增强民主性和客观性,对教师起到鼓励作用,使教师团队增强主人翁精神,切实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四、结语

本文以哲学研究范畴中的主体间性为出发点,经过分析和归类高校教师团队建设中出现的几大问题,依据主体间性理论得出几点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管理策略,以期为提高高校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以及更好地开展教师主体间的合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刘要悟,柴楠.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教学交往的范式转型[J].教育研究,2015(2).

(责任编辑:黄天骏 王 瑜)

作者:刘凯 孟利魁

上一篇:隐名投资探究论文下一篇:民企生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