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触发机制的心理与认知研究

2024-04-26

歧义触发机制的心理与认知研究(共9篇)

篇1:歧义触发机制的心理与认知研究

身势语的符号、认知、心理、文化机制

身势语是交际行为中的非言语成分,它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方式、心理模式、语言意识.身势语学习是外语教学中形成第二语言个性的必要因素.本文简述俄国、中国学者对身势语研究的成果及观点,尝试描述身势语的.符号机制、认知机制、文化心理机制,指出俄语教学中身势语学习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教学法建议.

作 者:赵秋野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80 刊 名:外语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年,卷(期): ”“(2) 分类号:H0 关键词:身势语   符号机制   认知机制   文化心理机制  

篇2:歧义触发机制的心理与认知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机制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语言习得研究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多方面入手.本文以认知心理语言学理论为依据,概述了心理学对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着重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规律,并讨论了这些理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作 者:杜琳 DU Lin 作者单位:济南职业学院,外语系,山东,济南,250001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年,卷(期):“”(4)分类号:H319关键词:第二语言 习得 过程 认知心理学 机制

篇3:歧义触发机制的心理与认知研究

1 中介语石化现象

中介语的石化概念是由Larry Selinker (1972) 首先提出的。他指出:“语言石化现象时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言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 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都对改变这种状态不起作用。”后来, Selinker (1992) 又对石化现象做出了进一步解释:“语言的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的一些语言项目, 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与固定下来的状态, 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状态不起作用。”Selinker&Lashmanan (1992) 将石化现象修正为“学习者的中介语学习还未达到目的语的模式之前就永久的停止了”。

Selinker和Han (2001) 将石化特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 石化是发展的停滞; (2) 石化的特征出现在中介语的各个层面; (3) 石化的特征是持久的并有抵抗力的; (4) 不管二语学习者是成年人还是儿童, 石化现象都会出现; (5) 石化的特征往往表现为语言的回退、固化了的错误、学习高原等等一些中介语形式的反复出现; (6) 具体的、持久的中介语特征可以通过实证研究被发现。

2 影响中介语石化的心理认知机制

2.1 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用母语规则认知目的语语言规则, 并由此产生学习者的中介语语言规则。如果这种认知对目的语的迁移是起促进作用的, 则为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反之, 则为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显然导致语言石化现象的语言迁移属于负迁移, 母语中的语音、词法、语法、表达习惯等被迁移到中介语中, 干扰了第二语言的习得。

2.2 第二语言学习和交际策略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典型的规律性学习方法。Selinker (1992) 认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习者所处的文化有关 (culture-bound) 。中国的许多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常采取回避的策略 (avoidance) 和简化策略 (simplification) 。第二语言交际策略指学习者与作为本族语的目的语使用者之间典型的规律性交流方法 (戴炜栋蔡龙权, 2001) 。Schachter (1974) 研究发现:讲汉语的英语学习者比美国本族语者使用少得多的关系从句, 而用若干简单句来代替。长此以往, 就形成语言使用方面的石化。

2.3 目的语过度笼统化

目的语的过度笼统化指扩大目的语规则中产生的中介语认知。笼统化的前提是规则适用对象的某些相似, 而笼统化的本质是相似类比 (Richards, 1971) 。过度笼统化是学习者将个别的相似运用到部分甚至全体相似的一种错误认知。如将名词复数规则、动词过去式规则、动词第三人称规则、动词搭配等语言规则过度笼统化, 从而造出如下句子:

-He give (gave) that book. (将过去时态与现在时态混用)

-One of my friend (friends) is a engineer. (未能正确给出可数

名词的复数)

3 结束语

中介语作为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概念, 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而中介语的石化在二语学习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出现。石化的形成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学习者的心理认知因素会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发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为此, 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学习者的语言错误, 从辩证地的角度来看待中介语和中介语石化现象, 这将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潜在的控制石化现象的内部机制, 从而提高二语教学效率。

摘要: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关于石化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关注。该文将从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特点和引起中介语石化产生的心理认知机制作些探讨, 旨在进一步认识潜在的控制石化现象的内部机制, 以求对二语教学产生一点启示。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目的语,认知机制

参考文献

[1]Anderson J R.Language.Memory, and Thought[M].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1976:117.

[2]Anderson J 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Sanfrancisco:Freeman, 1980:223-256.

[3]Brown H D.Princi 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87.

[4]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2) :138-160.

篇4:词汇歧义消解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词汇歧义;消解;心理机制

词汇歧义是由词语的一词多义引起的。一词多义现象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词义的构成不是自主的,而是与人类对世界的感知、认知有密切关系的。词语由多义到歧义的过程更是与人对语言的认知相关的。

词语多义主要有三类情况:第一类,同音异形异义词;第二类,异音同形异义词;第三类,同音同形异义词。多义词进入短语,如果多种意义都能同时表现出来,就出现了歧义。第一类多义词在书面语中不会形成歧义,这里不作讨论;第二类在口语中不会引起歧义,但在书面语中有引起歧义的可能;第三类无论是在口话还是在书面语中都会引起歧义。因此,后两种值得讨论。因第二类的多义词数量非常有限,本文主要讨论第三类多义词形成歧义的认知问题。

一、词汇歧义形成的原因

(一)语境的限制

词语与意义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样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词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就是语言中的同义和多义现象。例如,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另一方面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中需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自己认为表达最准确的词语和最优化的表达形式。所谓“选择最准确的词语”就是对要用到的词语进行合语义合语境的考查,当语言使用者对词语和语境的关系把握失误时,就会出现用词失误。用词失误有多种表现,其中之一是多义词的语境限制不够而使多义被激活形成了歧义。例如,他要烙饼,它可以理解为本人要去烙饼,还可以理解为他要烙饼,不要油条。这样的歧义表达,如果接收者无法依据语境的要求选择唯一的义项,歧义便无法消解。所以,词汇歧义形成的首要条件是词语本身具有多义,其次是消除歧义的语境受到限制。

(二)语境创造歧义

语境能消除歧义,语境更能创造歧义。无论是词汇歧义还是句子歧义都是由语境创造的。因为歧义多半是从理解者的角度来说的,表达者在表达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所说的是表达清楚的、没有歧义的话语。绝不会自己知道有歧义、别人理解会发生误解还要这样说,除非是他要造成幽默表达效果而故意利用歧义。

当表达者所具有的非语言语境与接收者具有的非语言语境不一致时,话语就容易产生歧义。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话人对受话人的非语言语境估计不够而形成的。第二种情况是受话者不清楚发话人的非语言语境,而将所接收的话语置于自己拟想的不同的非语言语境来理解时而形成的。例如,笑话中,一个男人去化验科,护士指着前方一个牌匾说:“非本科人员不得入内!”那人大怒,说道:“我就去化验个尿,凭什么还要本科文凭?”这里歧义产生的原因是护士说的“本科”是指本科室,男人口中的“本科”是指本科学历。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语境在创造歧义。词语到了语境中,多种意义均被激活,就会真正形成歧义。

词汇歧义的形成与消解都与语境有关系,一般说来,语境范围越宽,消歧的效果就越好,语境范围越窄,消歧的效果越差。然而越是范围窄的语境越好掌握,越是范围宽的语境越难掌握,即语言性语境最易把握,场景语境次之,认知语境和背景语境最难把握。但从消歧作用来说,认知语境是最重要的,其作用是最明显的。俗话说的“心照不宣”“一切尽在不言中”等说法,就是指交际双方有共同的认知背景,即使不说双方也都会自然明白。

词汇歧义的形成和消解都是语言的心理过程,前者是多义词词义在语境的引导下被激活,后者是多义词词义在语境的引导下被抑制,其共同的前提是语言使用者对词汇多义的知解。没有对多义的知解,歧义就不可能出现,也就无所谓真正消歧(“主动消解”)。

句法语境可以分为短语语境和句子语境。短语与句子的区别不在于结构的复杂和简单,也不在于结构体的长和短,而在于有无语气和语调。在书面语中,语气由末尾的点号来表示,而语调没有任何书面标志。所以,我们将短语和句子一律称句法结构或句法。句法语境是词语运用的基本语境,是多义词词义得到选择和初步定位的第一站。这一站的选择(即首次消解)是正确的,到现场语境和背景语境中会得到加强和巩固;如果这一站的选择在现场语境和背景语境中检验为不正确的,就会得到修正。其过程可概括为:“语义输入—检索—语义激活—选择—语义抑制—定位—语义输出”。整个过程都是在认知语境的引导下进行的。

二、心理机制下的歧义消除

词汇歧义的消解是与语义认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语言认知的参与,歧义就不可能被认知;没有语言认知的参与,歧义更不可能得到消解。在这方面,心理语言学的许多研究给了我们启迪。在词汇歧义的消解中,下列认知模式在不同的情形下会起作用。

(一)词义层次网络认知模式

它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式。这个模式原本是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而提出的,称作“可教的言语理解者”,后来也用来说明人的语义记忆,并因其具有层次网络结构而被称作层次网络模式。其原理是说,各个单词之间如果存在着种属关系,那么,这个网络就是一个词义层次网络。这个模式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每个特征也可视为说明概念的概念。“所有的概念都按逻辑上的种属关系组织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网络系统。”

层次网络模式对于词语多义的存储和提取有着有益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层次网络模式认为,概念的特征是被相应地分级存储着的。在各级概念的不同水平上,只存储该级概念所独有的某些特征,同一级的各个概念所共同拥有的特征,则存储于上一级概念的水平上。对于下一级的概念来说,其共同的特征可通过连线,到高层次的概念处去获得。人们掌握多义词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认知、存储、形成语义网络和心理词典的过程。

2.层次网络模式认为,词义层次网络的结构就是指由节点与连线构成的网络。其中节点可以表示概念,连线用以连接节点,显示节点间的关系。当某个概念被激活后,先到相应节点上提取有关信息,如果有必要,还要沿着连线再向上搜索,直到找到需要的那个节点。多义词词义激活和抑制的过程是在大脑中寻找节点、不断连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但其提取语义时的不同倾向,就表现在这个过程的不同操作上。

(二)激活与抑制的认知模式

“激活”指认知结构的激活扩散模型,它也是一种网络模型,是用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的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的加工过程是:当某个概念受到刺激或被加工时,在该概念行点上就会产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该节点的各个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节点,再扩散到其他间接相连的节点。激活扩散模型告诉我们,获取知识后的保持不仅与知识的组织程度有关,而且还与知识的运用频率和信息加工过程的决策计算等有关。在歧义句法的处理中激活过程表现得更为复杂,在认知激活过程中,激活和抑制是相辅相成的,不被激活就是受到了抑制。对于歧义词语来说,如果没有抑制,歧义词语就会带来真正的歧义;如果有了抑制,就会将不适合要求的意义淘汰掉,对语言作出准确的理解。如果对于歧义词语抑制不当,将该激活的意义抑制了,或将该抑制的意义激活了,都会造成对语言意义的歧解。

激活和抑制认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意义之间不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有紧密和疏远之别,有强弱之差。如基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辐射引申比连锁引申联系紧密;连锁引申中与第一次引申义联系紧密,与再次引申、三次引申联系就逐渐疏远。如果联系的强度减弱,激活的程度也就会随之降低。基本义与比喻义(或借代义)的联系情况要复杂得多,有的比喻义与基本义的关系近一些,有的要远一些。

(三)词义通达的认知模式

词义通达,是指人们通过视觉或者听觉,接收到词形或词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取词义的过程。对于歧义的词语来说,接收者接收之后,提取什么样的词义,取决于他对由此词语参与组合而成的句法结构整体意义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语言接收者一般要利用上下文信息对歧义词语进行语义筛选。

词义通达与词频、语义启动、词语的性质、词语是否有歧义等认知结果相联系。歧义词语的认知加工比非歧义词语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注意参与,但歧义词语的各个意义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这是由词义的使用频率决定的,由使用频率的不同形成了主要词义和次要词义的分别。主要词义是使用频率高的词义,次要词义是使用频率低的词义。主要词义在认知过程中激活的速度快、激活程度高,次要词义激活速度慢、激活程度低。

如果句子中的偏好线索符合相应的约束条件,当然只有相应的词义被激活,也就出现了所谓的选择性通达。而句子中的偏好线索不符合相应的所有约束条件,对平衡歧义词语的请问义没有取舍的依据,于是就可能激活所有的词义,就出现了所谓的全面通达。对于非平衡歧义词语来说,如果句子中没有相应的约束条件,只可能激活主要词义。但句子有约束条件时,就能激活相应的次要词义。这些也都是选择性通达。如果约束条件出现在歧义词语之前,由于该条件所导致的自上而下的加工的影响,即使对歧义词语的次要词义的激活速度也会加快。另外,个体的经验所造成的频率是影响歧义词语平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个体而言,一个歧义词语的话词义的使用频率或多或少是会有差别的,完全平衡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词义通达的认知模式让我们看到,在歧义词语的语义提取过程中有三大特征:一是主要词义和次要词义提取的速度不一样,提取的频率也不一样;二是高频词提取的速度高于低频词;三是每个认知者对歧义词语的主要意义和次要意义的认识不一样,对高频词、低频词知解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有这些形成了人们对歧义词语的认知差异。

(四)特征比较的认知模式

在特征比较模式中,所有的特征都储存在所有的有关概念下,认知者掌握了某事物范畴特征,就可以对某事物的特征与该类事物的范畴特征进行比较。特征比较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把两个概念的所有特征(包括规定特征和标志特征)作一种整体比较。如果这些特征达到了足够相似的水平,就产生判断为“对”的反应。如果相似性程度特别接近而难以区分,就要进入到第二步,比较两个概念的规定特征。例如,上级概念“鸟”的规定性特征为“长羽毛”“长翅膀”,就自动成为下级概念“鸽子”的规定性特征。“会飞”则是“鸟”的标志性特征。标志性特征对概念也起着一定的辅助性作用。当人们看到某种动物会“飞”,就容易将它同鸟联系起来。在歧义语句的辨识中,特征比较常常表现为对影响句义的词语进行语义特征的比较。

人们对概念特征的把握是依赖于长期的话言实践积累的,只有概念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将概念的特征分析出规定性特征和标志性特征并存储于大脑。用特征比较模式分析由名词概念引起的词汇歧义,可以揭示引起认知差异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亚旭,舒华.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研究:理论、方法与现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2]武宁宁,舒华.句子语境中汉语词类歧义词的意义激活[J]. 心理学报,2002(05).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篇5: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

众多病毒的破坏行为可能给用户以重创。但是,感染和破坏行为总是使系统或多或少地出现异常。频繁的感染和破坏会

使病毒暴露,而不破坏、不感染又会使病毒失去杀伤力。可触发性是病毒的攻击性和潜伏性之间的调整杠杆,可以控制

病毒感染和破坏的频度,兼顾杀伤力和潜伏性。

过于苛刻的触发条件,可能使病毒有好的潜伏性,但不易传播,只具低杀伤力。而过于宽松的触发条件将导致病毒

频繁感染与破坏,容易暴露,导致用户做反病毒处理,也不能有大的杀伤力。

计算机病毒在传染和发作之前,往往要判断某些特定条件是否满足,满足则传染或发作,否则不传染或不发作或只

传染不发作,这个条件就是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条件。

实际上病毒采用的触发条件花样繁多,从中可以看出病毒作者对系统的了解程度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目前病毒采用的触发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日期触发:许多病毒采用日期做触发条件。日期触发大体包括:特定日期触发、月份触发、 前半年后半年触发

等。

2.时间触发:时间触发包括特定的时间触发、染毒后累计工作时间触发、文件最后写入时间触发等。

3.键盘触发:有些病毒监视用户的击键动作,当发现病毒预定的键人时,病毒被激活,进行某些特定操作,

键盘

触发包括击键次数触发、组合键触发、热启动触发等。

4.感染触发:许多病毒的感染需要某些条件触发, 而且相当数量的病毒又以与感染有关的信息反过来作为破坏行

为的触发条件,称为感染触发。它包括:运行感染文件个数触发、感染序数触发、感染磁盘数触发、感染失败触发等。

5.启动触发:病毒对机器的启动次数计数,并将此值作为触发条件称为启动触发。

6.访问磁盘次数触发:病毒对磁盘I/O访问的次数进行计数,以预定次数做触发条件叫访问磁盘次数触发。

7.调用中断功能触发:病毒对中断调用次数计数,以预定次数做触发条件。

8.CPU型号/主板型号触发:病毒能识别运行环境的CPU型号/主板型号,以预定CPU型号/主板型号做触发条件, 这

种病毒的触发方式奇特罕见。

被计算机病毒使用的触发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往往不只是使用上面所述的某一个条件,而是使用由多个条件组

合起来的触发条件。大多数病毒的组合触发条件是基于时间的,再辅以读、写盘操作,按键操作以及其他条件。如“侵

略者”病毒的激发时间是开机后机器运行时间和病毒传染个数成某个比例时,恰好按CTRL+ALT+DEL组合键试图重新启

动系统则病毒发作。

病毒中有关触发机制的编码是其敏感部分。剖析病毒时,如果搞清病毒的触发机制,可以修改此部分代码,使病毒

篇6:IMS业务触发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IMS,触发机制,初始过滤准则

IMS (IP多媒体子系统) 是3GPP在R5中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 在充分借鉴软交换将承载与控制相分离的基础上, 使业务与控制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离。在IMS网络中, 业务的提供是由归属网络完成的, 即当用户漫游时由其归属网络S-CSCF完成业务的触发控制, 再转发到相应的应用服务器进行业务逻辑的处理。S-CSCF的控制方式使得IMS的控制层与业务层完全分离, 因此IMS的业务触发方式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

1 IMS的业务触发框架

3GPP中定义的业务触发框架主要由S-CSCF、HSS和应用服务器组成。S-CSCF是业务触发框架的核心组件, 执行业务的触发;HSS是一个综合数据库, 用来存储用户配置信息;应用服务器完成业务的执行和提供。IMS的业务触发框架如图1所示。

目前IMS的业务触发机制主要通过iFC来实现, 它存储在HSS中, 作为用户属性的一部分, 在用户注册时被下载到S-CSCF上。S-CSCF通过分析到达的SIP呼叫信令, 获取其中的业务点触发器实例, 并与iFC配置在触发点中的业务点触发实例进行比较, 如果匹配, 则将SIP消息触发到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由应用服务器完成业务逻辑的处理;否则基于基本的呼叫机制对该消息进行转发。

2 IMS的业务触发数据

当用户从运营商处得到一个IMS订购关系时, 运营商需要给用户分配一个用户配置。用户配置至少包含一个私有用户身份和单个业务配置。在业务配置中, 用iFC来表示与业务触发相关的数据。

2.1 iFC的组成架构

初始过滤准则用来描述收到的SIP消息何时被进一步路由到一个特定的应用服务器, 是现有IMS业务触发数据的主要内容, 是IMS业务触发机制的核心。IMS通过iFC实现控制和业务平面的分离。初始过滤准则的结构如图2所示。

iFC由0或1个触发点以及一个应用服务器相关信息组成。触发点描述了应该检查的条件, 以便决定是否将业务触发到相应的AS。每一个触发点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点触发器, 它们以逻辑表达式的方法组成触发点。如果没有触发点, 表明将无条件触发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定义当触发点被匹配时应该联系的应用服务器, 并且包含当无法到达应用服务器时相关会话是否被释放。应用服务器还包括0或1个业务信息, 当在注册期间满足初始过滤准则的条件时, 业务信息可以透明地从S-CSCF传到AS。

2.2 iFC触发AS的场景

2.2.1 注册过程中的触发:

用户注册时通过Register消息触发到AS, 这个AS是用户签约业务的AS, 在IMS中指S-CSCF, 通过SAR请求到HSS下载用户配置数据, 这样用户在进行呼叫等其它业务时就能触发到该AS进行业务处理。如果用户注册时没有触发AS, 而是在进行呼叫时再触发, AS就可能没有用户需要的业务数据而导致业务失败。

2.2.2 呼叫过程中的触发:

为了进行用户签约业务, 例如彩铃, 呼叫转移以及所有第三方服务器所提供的业务。主被叫都能触发AS, 这里的AS一般是指位于IMS应用层的IM-SSF、OSA SCS和SIP AS。S-CSCF注册时保存了从HSS下载的用户配置数据, 呼叫时直接触发AS进行业务处理。

3 业务触发过程的实现

3.1 IMS用户配置的下载

当用户向运营商申请了IMS服务时, 运营商就为其分配一个包含业务档案和用户信息的用户配置。在用户注册或收到未注册用户的一个终止的初始请求时, S-CSCF就通过UAR请求从HSS下载这个用户配置。用户配置至少包含一个私有用户身份和服务配置。

3.2 S-CSCF选择并触发AS

如图3所示是用户呼叫过程中的业务触发, 假设AS1和AS2分别提供两种不同的增值业务。当S-CSCF收到用户发来的初始请求时应按如下步骤处理: (1) 客户端发送INVITE消息到S-CSCF初始化一个会话请求; (2) 接收到这个请求后, S-CSCF评估SPT, 并检查是否与到AS1的iFCX匹配, 如果匹配, 则转发该请求到AS1; (3) AS1根据业务键执行所有必要的业务逻辑, 并将SIP请求发送回S-CSCF, 其中还可能带有与业务相关的修改; (4) 接收到AS1的请求, S-CSCF评估SPT并检查它们是否与其他的iFC相匹配, 如果与到AS2的iFCY匹配, 则将请求转至AS2, 执行5a, 否则执行4b;4b如果请求与其他iFC不再匹配, S-CSCF根据路由决策将请求转发; (5) AS2根据业务键执行必要的业务逻辑, 并将SIP请求发送回S-CSCF, 其中可能带有与业务相关的修改; (6) S-CSCF检查AS2发来的请求, 发现没有iFC匹配, 据路由决策转发请求。

4 业务触发应用实例

根据IMS的业务提供架构和以上对初始过滤准则的研究, 开发了基于SIP的主叫隐藏服务器。配置共享的iFC, 使其可以应用于签约同样业务的用户。IMS主叫用户sip:alice@ims.com需要在呼叫时触发到AS (sip:hidden@ims.com) 进行主叫隐藏业务后, 将呼叫路由到被叫所在的CS域, 若触发失败则结束呼叫。在S-CSCF的配置信息中, 需要在共享iFC中加入触发到实现主叫隐藏AS的iFC:ADD SIFCINF:SIFCT-

最后打开S-CSCF支持共享iFC的功能开关, 在CSCF网元下执行下面的命令:MOD SCSCF:SID=0, SHAREDiFC=SUP-PORTED.

篇7: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

关键词:认知 国家形象认知 心理机制

一、对“认知”一词的理解

认知(英文名 cognition)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Encoding &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认知心理学将在大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这些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称为外部客体的心理表征,简称表征(Representation)。通常,“表征”还指将外部客体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大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二、影响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三要素

受众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属于社会认知的一种,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认知可以分为认知对象、认知者和认知情境者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对认知产生影响。其中认知对象就是被认知的客体,在本研究中指的是国家的实体形象,国家的属性、本质、发展状况、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人文环境等共同构成了国家的实体形象也就是它的本身,国家所具有的这些属性和特点,不同受众自然会对其形成不同的认知,所以认知对象是影响认知结果的最基本的一个因素。第二个要素是认知者,也就是认知的主体(这里指受众),认知者的已有经验、知识结构、性格特点、文化背景、认知能力等自身因素都会对认知结果产生影响。第三个影响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的因素则是认知的情境。受众所在的情境会对其认知的方式或认知程度产生影响,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受众的认知也可能会受到限制或引导,所以认知的情境也会对认知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影响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的三个心理因素

受众形成对国家形象的认知不是一个瞬间形成的过程,而是受众接收到国家的相关信息,并结合自我已有的图示对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归纳和推理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印象,并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对于国家形象比较稳定的认知。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心理因素会对受众的认知产生影响,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有三个:

第一个是首因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或初始效应,primary effect),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显著的影响作用,它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首因效应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第二个是好恶效应。好恶效应也就是凭借个人的喜好而形成的一种主观的印象。这是人们形成印象的主要依据。所以受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相关信息的报道方式、报道媒介、报道角度的喜好都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和理解。

第三个是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或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halo effect),指的是认知者对于认知对象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个人好恶得出,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该认知对象的其它特征。如果认知对象被标上了“好”的标签,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反之,若该认知对象被标上了“坏”的标签,那么,它就被一种“坏”的光圈笼罩着,它的其它方面也易于被认为是坏的。

四、结论: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心理机制

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过程是一种社会认知的形成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形成社会图示的过程。社会图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图示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作用。第一种是自我图示,就是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自己个性、外表以及行为的信息。自我图式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自我图式概念的提出克服了行为论者不研究自我的倾向,也克服了只能对自我进行思辩论述的局限,明确地把“自我”或“自我概念”纳入了实验研究的范围,使人们对自我的本质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第二种是他人的图式,该图式包括有关他人行为特征和人格类型的信息。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概念就是“印象”,印象的形成是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态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知觉而实现的。在对他人形成初步印象时会受到一系列效应的影响,比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第三种为角色图式(或称群体图式),就是对社会上的一类人或一群人的预期个性和行为的信息。比较经典的研究是“国民或种族刻板印象研究”,我们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不正确的社会刻板印象,对群体就会产生一种偏见和歧视。对偏见根源的产生也从文化、种族、社会地位等方面作了研究。应该说这类的研究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第四种是事件图式,该图式包括人们在某种情境下所发生事件的有序组织的信息。即许多事情均涉及一系列典型的活动次序,犹如戏剧或电影的脚本中所列出的一个又一个场景。

本文引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通过布伦斯维克(Brunswik)的“认知透镜模型”(lens model of perception)来说明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过程。根据认知透镜模型,国家的客观事实也就是国家的实体形象是远体刺激(distance stimulus),它们是远离认识主体的人,只有通过适当的介质(mediator),也就是信息传播渠道如报纸、旅行或电视节目等,远体刺激才能反映在认识主体眼中,形成近体刺激(proximal stimulus)。近体刺激是远体刺激的复制品,但远非完全复制品。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受到媒介的影响有些信息可能会流失,也可能有附加的信息流入,又或者受到认知者主体的选择性注意和信息的加工,此时反映在认知者眼中的国家形象定与国家实体形象本身存在一定的偏差。之后认知者又会根据已有的自我图示对信息进一步的作出选择和判断,结合所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形成一个最终的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图1)。

受众形成对国家形象的认知不是一个瞬间形成的过程,而是受众接收到国家的相关信息,并结合自我已有的图示对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归纳和推理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印象,并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对于国家形象比较稳定的认知。也就是说,受众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图示形成过程,是以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的图示为基础对于社会中相关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形成与国家有关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钰.权力与声誉——对中国在美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研究[D].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6

[2]杨冬云.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3]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97

[4]Jinbong Choi, Framing North

Korea as Axis of Evil[D].Ph.D.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2005.pp.3-S

篇8:歧义触发机制的心理与认知研究

已有研究对自卑心理的认识大多指向自我评价过低和消极的心理体验, 强调其消极的一面, 很少看到其促进个体发展进步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有其特殊性, 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 其自卑心理往往是要求进步的表现。Adler曾说,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因为我们都发现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得以改进的”[1] 。因此, 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是正常的, 因为适度的自卑是个体进步的动力, 推动个体去积极地补偿。正是因为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 追求优越, 才会不断地发现自己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不断地自我完善。正所谓, 知道得越多, 越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便越容易自卑。正是那些要求进步的人才会不断地感受到自卑, 然后不断地去克服自卑, 这才有了个体可持续的发展进步。如果个体安于现状, 自以为是, 反而体验不到这种自卑心理, 也不会有动力去努力补偿, 也就不会有进步。

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大多对自我期望较高, 积极追求优越。然而现实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往往无法达到自我期望, 这时就会产生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能促使大学生克服困难, 力求改变现状, 追求优越, 当达到一定的目标时会体验到短暂的成就感, 但在与别人进行比较时就会产生不如人的感觉, 这又激起个体继续努力奋斗, 争取更大的成就。但是, 如果由于外界因素的阻碍, 个体经过长期努力, 仍然无法达到理想目标, 当被置于比较情景下, 不如人的体验就会被强化, 这样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丧失追求理想的信心, 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

可见, 大学生并不会轻易地轻视和否定自己,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 只是苦于现实的诸多因素使其不能很好地发挥自我潜能, 由此产生一种无法达成目标时对自己的失落和苦闷心态。当与类似他人比较时, 这一体验则更加强烈。因此, 李宏翰认为自卑是个体认为自己应该优越却觉得并不优越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2] 。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 可能经常体验到的是一种暂时的情境性自卑, 即个体在某些场合很自信, 但在另一些场合由于技不如人而感觉低人一等[3] 。这种情境性自卑源于社会比较的作用, 人有改善自我的天生需求或驱力, 促使个体倾向进行向上比较即与比自己好的人比较, 以引导自己将来的行为[4] 。大学生进行向上比较的原初动力是为了寻求自我改善和提高。然而, 频繁地进行向上比较也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 难免产生不如人的心理体验。因此, 多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是建立在社会比较基础上的一种暂时的心理体验, 它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暂时性。由于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存在差异, 因社会比较而引起的自卑体验可能产生以下几种结果: (1) 激起个体努力奋斗, 以求改变现状, 追求优越, 自卑体验易消除; (2) 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 进而承认自己的虚弱无能, 任其自由发展, 自卑越来越严重; (3) 极少数人则以自欺欺人和自我陶醉的方式来极力掩饰自己的自卑, 最终易陷入自卑情结。

结合上述分析, 大学生的自卑并不是绝对的自我否定, 恰恰因为大学生个体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 应该更好, 但现实的诸多因素阻碍了其充分地发挥自我潜能, 当个体处于特定的社会比较情景下, 就容易产生不如人的心理体验, 引发自卑心理。基于此, 我们认为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是个体在追求优越过程中, 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如愿, 尤其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时, 由此产生的由无力感和无助感所交织成的一种无法达成目标时对自己的失落心态。这种自卑具有一定的动力作用, 可能激起个体积极地补偿, 不断完善自我, 但如果在现实中长期不能如愿, 屡屡受挫, 就会造成自我怀疑, 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 陷入严重的自卑情结。

二、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认知机制

(一) 社会比较是大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重要前提

由上述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实质的分析得知, 社会比较是自卑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个体在对自己的社会特征进行评价时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来获得意义的, 而不是根据纯粹的客观标准来判定的[5] 。李维在《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指出, 自卑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与人或物的比较[6] 。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或某种标准进行比较时, 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他人, 或不及标准时, 就有可能产生自卑。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在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时对自己各方面的不合理评价造成的[7] 。人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 以获得关于自我的认识。但比较的模式和结果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更容易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向上比较, 比较的结果就可能产生消极的自我认识和心理体验;有的人则不易与他人发生比较, 比较后也不会轻易地否定自己, 降低自我评价。有些个体与他人比较是为了精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8] , 从中获取动力, 达到自我完善;有些个体进行社会比较则容易看到自身的劣势, 由此形成消极的自我认识和情绪体验, 并影响后续的观念和行为。因此, 合理的社会比较可以使个体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利于个体的进步;如果社会比较模式不合理, 个体就可能产生不当的自我评价, 引发自卑心理。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与社会比较尤其是向上比较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表明, “自卑心理较重者”或低自尊个体更多地向上比较[9] , 与向下比较相比, 大学生更倾向于采取向上比较, 向上比较比向下比较更容易让个体体验到自卑心理。大学生群体大都积极要求上进和追求优越, 因此容易进行向上比较, 以寻找差距, 促使自己不断完善。向上比较对某些个体可以获得进步的动力, 也可能导致自我评价降低, 因为向上比较关注的是比自己强的人, 所以个体得到的信息大部分是负面信息, 容易产生一种挫败感[10] 。对心理调试能力较差的个体, 向上比较不但不能获得动力, 反而造成自我评价降低, 引发消极的情绪体验。尤其是, 如果大学生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建立在不合理的社会比较基础上, 习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 这样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可见, 社会比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 取决于个体的主观解释和自我调适能力。

大学生通过社会比较以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是个体达到自我完善的途径之一, 因此大多数个体只是体验到短暂的消极情绪, 然后就会努力寻求和创造条件和机会, 力图改变现状, 追求优越。但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 难免不尽如人意, 这就使得一部分人的自我潜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当与同等条件的他人相比时, 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失落和无奈。但他们大多不会甘于现状, 而是认为自己应该可以更好, 仍会继续寻求机会努力奋斗, 如果现实长期无法如愿, 就会挫败他们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 这些个体就会甘愿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能, 形成相对稳固的消极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即虚构自我概念。这些消极的认识和评价与个体的真实水平存在偏差, 大大限制了个体能力的发挥, 于是更加自卑。因此,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偏差是造成其自卑的认知根源。

(二) 虚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

相关研究和心理咨询实践表明,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都起源于自我概念、固结于自我概念[11]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往往与事实不符, 其心理问题大多由个体想象和预设的观念引起。我们认为, 自卑的大学生个体大多存在稳固的消极的自我认识即虚构自我, 它与个体的真实水平存在差异。虚构自我是指面对特定情境时, 个体假想的阻碍个体行动和充分发挥自我潜在素质的消极层面的觉知、体验及观念。这些消极的觉知、体验及观念往往与事实不符, 可能只是个体虚构、假想出来的。但个体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 坚信虚构自我就是事实, 致使个体原本可能顺利完成的事情却不敢去尝试, 这样也就很难发现其真实的水平和能力。因此, 个体在某方面的虚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 是很顽固、很难改变的, 除非能有机会促成其展示和发现应有的能力和水平, 否则不太可能改变其原有的虚构自我概念。如Adler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他在念书时有好几年数学成绩不好, 在教师和同学的消极反馈下, 他加深了数学低能的印象。直到有一天, 他出乎意外地发现自己会做一道难倒老师的题目, 才成功地改变了对自己的认识。

每个个体都可能存在虚构自我概念, 只是虚构的程度或领域不同, 如果虚构自我概念与真实自我水平差异太大, 且持续发展, 个体就会长期处于自卑状态, 直到重新认识或体验到真实自我水平和能力, 自卑才能有所缓解或消除。

从Adler对自卑的界定“当个体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 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所出现的便是自卑”便可以看出, 虚构自我与自卑心理是如影随形的。Adler (1932) 认为自卑心理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 包括身体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 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障碍[12] , 这其中也隐含了自卑心理与虚构自我的关系。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 在面对特定情境和任务时, 并不存在真实的障碍, 更多的只是个体的自我设限。因此, 虚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产生自卑、退缩等心理问题的真正根源, 虚构自我概念与真实自我能力之间的差异, 是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认知根源。大学生的虚构自我与真实自我能力差异越大, 自卑心理越严重, 反之亦然。

(三) 自验预言作用是大学生自卑心理维持和发展的动因

自我概念不仅影响个体现实的行为方式和对过去经验的解释, 而且影响个体对未来的期望[13] 。虚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 就会引发与其相一致或自我支持性的期望, 并使个体倾向于采用可以导致这种期望得以实现的行为方式, 这便是“自验预言”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自验预言作用使得大学生的自卑心理维持并发展下去。具体而言, 自卑个体的虚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 在活动前常会出现“我不行”、“我不擅长”、“我很难成功”的消极自我预言, 这种预言并不一定真实可靠, 而是个体主观假想、虚构出来并已经肯定了它的真实性。在虚构自我的指引下, 自验预言的作用使个体的心理及行为尽量趋向于消极的自我预期, 抑制个体能力的发挥, 结果造成活动结果失败, 而活动的失败又进一步验证了个体当初的自我预言, 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虚构自我概念, 使个体更加确信其虚构自我概念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这便为下次活动设置了更大的障碍。如此恶性循环, 必然导致严重的自卑心理和退缩行为。

篇9:歧义触发机制的心理与认知研究

“写长法”—以写促学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初明教授提出的。写长法要求学生尽量写长作文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以写促学,作文写的越长越好。教师在“以写促学”的教学方式中所承担的角色是尽可能的设计出让学生能有话可讲,有观点可表达的写作话题和任务。在这样的任务中学生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并主动探索其未学的知识,从而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英语水平。王初明教授在其书中也提到过,这一教学方法在中国是有存在的基础和必要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缺乏有利的语言环境,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去沟通,于是,遗忘或是失去学习兴趣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本文在此试图立足于记忆和认知语言学的几个理论去解释“以写得以促学”的心理机制。首先介绍本文将运用到的几个理论。

2 分析理论

2.1 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

Swain(1985,1993,1995)指出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的不足,并提出了“输出假设”,她强调及时的、有意义的语言输出的重要性。Swain认为语言输出能强化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和巩固。语言输出有三个作用:(1)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注意到他想说与他能说的之间的差距,即能激发提高有意识的学习。(2)输出是检验理解力与语言符合规范假说的一种方式。(3)输出为元语言学机能服务,能使学习者监控并使语言知识内化。他认为学习者在有了充足的语言输入后必须与有意义的语言运用相结合,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是必须的(杨从梅)。

2.2 记忆(memory)

根据R.Loftus及F.Loftus(1976)对记忆作出的定义,记忆是一个保持信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仍然能被清晰的记得及提取的思维过程。Atkinson and Shiffrin(1968)首次对记忆提出了一个系统的、综合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型。

遗忘是不可避免的,在记忆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会产生遗忘。但是从以上列出的图示可以得出,反复练习、知识提取、新旧知识建立多样化的联系和知识解码,这些方式被认为可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2.3 信息深层加工理论(The depth of processing hypothesis)

Craik和Lockhart(1972)提出了深层加工假设,输入的知识被认知加工的程度越深,该知识被储存进长久记忆的机会就越大,对该知识的记忆也能持续的越久。Baddeley(1997)在他的《Memory》一书中对比了两种记忆方式,反复练习(rehearsal)和知识间建立多样化的联系(semantic elaboration),他总结出通过后者习得的知识记忆持久性更强。

2.4 投入量假设(The Involvement hypothesis)和产生式模型(generative model)

建立在信息深层加工理论的基础上,Laufer&Hulstijn(2001)投入量假设,Wittrock(1974)提出了产生式模型。这两个理论是对信息加工理论的具体化。投入量假设由需求、查找及评估三个部分组成。根据评定这三个要素的指数来确定某一特定知识的加工程度,并以次推测该项学习方法是否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Wittrock(1974)提出的产生式模型在实验的基础上支持了深层加工理论的合理性,他认为学习不只是输入,产出式的学习方法比单纯输入更有效,同时Wittrock(1974)认为产出并不是单纯的机械重复某一知识点,而是需要将新旧知识建立相关的联系,新知识因此得以巩固能记忆的更长久。

3 理论分析

从输出假设看来,“以写促学”中的“写”正是输出的典型方式,因此写作具有语言输出的三个作用,其一能提高学习者的有意识学习;其二能检验学习者对知识理解的正确性;其三写作能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即记忆,并让学习者自己掌控学习情况,对学习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

从与记忆相关的理论看来,在没有知识输出的情况下,知识的输入可以看作是映像贮存,知识通过视觉和听觉进入大脑的映像贮存区域,而后花费一定的注意力去记忆这一新的映像,知识通过这一环节最有可能进入的是大脑中的短期记忆储存区(Sperling,1967)。

而知识通过写作应用而被大脑所记忆,知识经过这一过程被认为是程序性知识(R.M.加涅)。Randall(2007)认为程序性知识是属于大脑中长期记忆贮存区域的。知识通过写作要经过匹配和认知处理才能进入程序性知识,而写作属于知识应用的一种,因此写作中运用到的知识是存贮于程序性记忆中的。

从投入量假设模型(如下)可以得出结论,写作的指数为3,即知识通过写作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加工程度最深的,因此越有可能进入长期记忆。

4 结束语

本文从Swain的输出假设,认知语言学中的信息深层加工理论(The depth of processing hypothesis)、投入量假设(The Involvement hypothesis),以及相关的记忆理论分析了写作得以促进学习记忆的心理机制。以写促学,通过写作的方式促使学习者在认知层次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加工,通过写的方式对建立新老知识的联系,写作决非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从而获得对新知识的记忆,新知识通过写作成为程序性知识而存贮在长久记忆中。其他研究者从投入量假设这一理论研究方向也证实了,写作在需求、查找和评估这三要素中得到的指数最高,即写作的深层加工水平相对其他学习途径最高,最有可能获得的长久记忆。建立在本文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关于“以写促学”的研究,还可以从研究促学的程度上进行更详尽的展开。

参考文献

[1]郑超.以写促学英语”写长法”的理念与操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2.

[2]杨从梅.“写长法”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6):52.

[3]Loftus,Geoffrey R,Loftus,et,al.Human memory:Th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M].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76:23.

[4]Baddeley,Alan D.Human memory:theory and practice[M].Hove:Psychology Press,1997:74.

[5]Hulstijn J H,Laufer B.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 in vocabulary acquisition[J].Lan-guage Learning,2001(3):558.

[6]Huitt W.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to cognition[EB/OL].[2011-8-3].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teractive.http://chi-ron.valdosta.edu/whuitt/col/cogsys/infoproc.html.

[7]Angela,Joe.What Effects Do Text-based Tasks Promoting Generation Have 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8(3):357-377.

[8]Randall,Mick.Memory,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160-230.

上一篇:说名道姓综合性学习下一篇:记党恩我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