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中医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纵观医学领域,医患矛盾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医学生,大部分都会到医疗一线工作,加强高职院校医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素养中医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素养中医教育论文 篇1:

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摘 要:人文素养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中职生人文素养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综述

在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需求不断提高的合力推动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技术应用人才的重要角色。然而职业院校学生尤其是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效果相对较差,有较明显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中职生群体开展有效的人文素养教育,培养人文关怀就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此为题,对近年来国内中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展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直接探讨研究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

据笔者从学术期刊网检索得知,关于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多数学者都是直接以此为题表达观点,且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如肖小红的《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李炜宁的《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等对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李梦的《中职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现状与策略》、俞华的《浅谈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现状——基于中国知网2000—2014年学术文献的统计分析》、刘志霞在2012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上发表的文章《对中职生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主要对策》、刘莉莉的论文《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问题及教育策略》等对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和对策的思考。唐玉梅发表在《安康日报》的《人文素养为中职生插上“隐形的翅膀”》,王岩松的论文《构建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初探》、黄高松的《广州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研究》等对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整体研究等。

二、与学科相结合研究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

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学界关于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能很好地与语文、德育、英语、数学、美术、艺术等学科相结合,且对语文教育教学课程与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居多,其他学科有所涉及,但研究有限。

(一)与语文相结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国内对中职生语文课堂提高人文素养教育已有很多人进行了研究。如董泽艳的《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依托中职语文教育》、陈春兰《在语文活动中提升中职生人文素养》、罗晓梅发表在《云南经济日报》的《试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郭静在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会上发表的《中国梦视域下的中职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等。

还有学者针对语文课堂教育的某一方面展开研究,来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如覃如洋的《提升中职生人文素养,文言文教学应有一席之地》、陈春兰的论文《中职语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费伟的《中职语文文学人物形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及教学对策研究》、龚卫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与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等。

(二)与德育课相结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中职生的德育课是职业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曹威的《浅谈基于人文素养的中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戴红的《中职德育教师提升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管小青、朱世德的《关于中职德育核心维度之人文素养培养》、孙晓露《中职德育课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策略》、陈丽芳的《夯实人文底蕴提升人文素养——中职哲学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高仪铎的《浅析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王兵发表在《云南经济日报》的《在中职德育中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等。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要把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数学教学、美术教学、艺术教学甚至专业课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如杨艳智的《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找回缺失的人文素养教育》、陈晓兰的《中职英语教学中强化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探讨》、陈保勇发表在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数学探索学术交流会上发表的文章《浅谈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赵凯的《中职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朱国林的《在中职校园艺学课程中渗入人文素养教育》等。

三、利用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目前,学界对利用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比如卫生学校、一些工科学校等。如,刘开颜的《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调查研究》、谢法纲的《中职卫生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刘苏的《加强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朱梦照的《中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祁海萍、赵晓玲的《中医学校医学人文素养现状调查研究》等;二是尽可能与专业相结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研究,如学前教育专业、文秘专业、旅游专业、护理专业等。如,王佳渝的《浅谈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人文素养问题》、卢玉彬、马佩芬的《院校联合构建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李珊《浅谈中职旅游专业加强人文素养的实践研究》、甄晶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下文秘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栗华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等。

四、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利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是提升中职生人文素养的又一重要方面。如,钱静的《经典诵读与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朱艳艳的《倡导国学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石玉秋的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对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李容、李存兴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周冠祥的《经典诵读提升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探索与思考》。

综上所述,国内学界对中职生人文素养的研究大多成果丰富,而且主要集中在直接探讨研究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与学科相结合研究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利用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开展人文素养研究、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四个方面。纵观研究发现,学界对中职生人文素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学界还没有一部关于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专著;很多研究成果多是各职业院校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得出,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学者对如何开展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不够透彻等。

作者:马蕾

素养中医教育论文 篇2:

中医药文化在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纵观医学领域,医患矛盾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医学生,大部分都会到医疗一线工作,加强高职院校医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围绕中医药文化在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教学中的应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医学生;中医药文化;人文素养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学专业留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培养”(2020J0789)

[作者简介] 段 婷(1982—),女,云南保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逐步被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但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很多的问题也愈加凸显。为了让高职院校的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医学模式,也为了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高职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医学行业的特殊性要求高职医学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医学关乎人类的健康,并与生命息息相关。与其他行业相比,医学生必须要具备更好的人道精神及人文素养。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具备精湛的医术,同时也必须要具备仁爱之心。医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主要是在医学院校内实现的。此外,有些疾病在发生时存在社会性特点,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同样需要社会性,借助人文社会学科的力量来治疗人类的疾病,所以,人文科学在医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人文素养教育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人文是医学的一个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十分明显的,而医学的对象又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所以,医学人性化就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属性。此外,医学研究的范畴不仅包括人的健康与疾病,還包括两者之间的转化规律,因此,人的属性是医学研究的出发点。一切医学活动都是对人生命的尊重,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提高人的生命及生活质量。

二、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情况

我国的高职中医院校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受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目前中医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发展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这些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是医学专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以及社会的真实需求等因素,导致了医学专业的教师及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医学技能的学习上,而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长期以来,针对中医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中医院校的学生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培育医学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淡化人文精神,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问题,在医学院校中,生物医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差很大。总之,高职院校的医学生在受自身专业特点的影响,往往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很大,但是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很低,目前高职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亟需提高。

三、中医药文化在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应用

1.将中医药高职院校党团组织的模范作用发挥出来。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对象也是人。人文素养的培育工作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其核心是在团结广大青年的基础上,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重点培养优秀学生代表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生代表对于人文精神的传承作用及创新能力,将这些先进群体培养出来后,借助他们的辐射能力,以先进带动后进,带动其他同学培养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共青团是基层学生组织,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培养提高人文精神的重任,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共青团要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对于高职医学生来说,相关部门要针对高职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借助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来滋养学生,组织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引领学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其人文精神。

2.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可度及自信力。先进的文化理念可以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坚定的文化自信可以促进我国文化的繁荣兴盛。高职医学生在拥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可以增强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将自己定位成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继承者,同时肩负有发扬中医药文化的重任。鼓励学生自觉努力学习中医药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国内甚至在国际范围内,积极宣传推广我国的中医药文化。目前,已经有些高职医学院校,积极利用线上线下等各种渠道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自觉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结成实现小组,选择大家共同有兴趣的话题进行调研,比如说:药膳饮食、名贵中药材等,这样还能起到有力的宣传自己家乡的中医药文化。

3.重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文化方面的联络,进而对周边文化形成有力的辐射。文化是在不断交流的基础上得到传承与发扬的,高职医学生在重视人文素养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高校与中学甚至小学之间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将高校的教育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增强高校对其周边中小学所形成的文化辐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与传播。

很多高职医学生在社团的组织下,积极开展内容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在校医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还积极研究中医药文化,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水平。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周边的中小学讲述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主要以名医故事以及我国中医药文化在我们身边的应用为主,这样既能吸引中小学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还能宣传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还有一些学生,积极投身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教育的范围以“养生保健”等民众关心的话题为主,同时还会提供一些免费的医疗健康服务,让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在宣传过程中也能进一步了解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这样就实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双向传播。

4.鼓励引导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培养更多复合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医学生的目标是要使其成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同时还要让其成为文化的创新者。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这样的大好时代下,学生要在学习中多动脑,勤思考,敢于创新,不断提高就业率。高职医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人文素养,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敢于创新。学生在努力学习中医药知识,积极创新创业的同时,自身的人文素养也在提高。

四、结语

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精湛的医术,同时也必须要具备人文素养。高职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对未来医患关系的和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医药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培育高职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中医药文化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引领作用,这样既与时代发展同步,又能显著提升高职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关工作人员,要对人文素养培育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同时也要及时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不断加强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工作,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成恩.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研究[J].社科纵横,2018(4).

[2]杨丽,雷海霞.政治认同视域中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9).

[3]杜景霞,褚燕,杜梅素,等.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对策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4).

作者:段婷

素养中医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综述

摘 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文献研究法。结果: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其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独生子女、性格、专业、学校教育、父母文化程度及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和寻求知识途径等。结论:我国应该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对健康素养的影响方式,利用有我国本土化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研究深入了解,为提升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詞 大学生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1974年,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一词首次出现在《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一文中。随着健康素养的提出及研究领域日趋拓展,无论是临床医学还是公共卫生都开展了大量研究。作为一个与健康产出具有相关性的变量,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健康素养不仅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政府也把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作为居民健康的目标之一。

1 健康素养的定义

关于健康素养,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定义,广泛认可的是美国2010年使用的定义:健康素养为个人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有利于提高和维护自身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强调个体本身的文化素养、知识的获得、处于复杂健康背景下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深入研究,健康素养的定义也在不断被修改和完善。

健康素养包含3个层次:具有日常阅读能力,了解医学知识,营养知识,用药和急救知识等的功能性健康素养,强调个体改善健康知识、危险认知水平倡导健康行为;具有解决问题,沟通问题等能力的互动性健康素养,强调利用新知识在不同环境下灵活运用;具有批判性分析问题能力的批判性健康素养,意在提高个体和社区的能力在社会经济下改善健康素养。

2 健康素养的研究工具

2.1 成人医学素养快速评估(REALM)

REALM利用测验成人识字率来评估成人阅读技巧和水平。由常见医学术语和表达身体部位或疾病的名词组成的66项,难度依次逐渐增大测试者大声朗读,根据发音的正确与否,将分数转换成相应等级。依发音正确与否计分,正确1分,错误0分,总分66分,其结果将患者健康素养划分为四个等级,测试只需要2~3分钟。在初级保健,健康教育和医学研究领域十分实用。但是这个工具仅测试受试对象对相关词的识别能力,对文化程度较高的成人缺乏鉴别力,无法测试出书写、计算、理解能力,也会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语言隔隔阂和理解障碍等问题。

2.2 成人功能性健康素养测试(TOFHLA)

主要通过测量病人在医疗环境中的计算和阅读能力来评估病人的功能性健康素养。它有两个部分,阅读理解和数值能力测试表,3篇与医疗环境相关的阅读文章,和测试患者在非医院的情况下对药物,手续等方面的理解能力的测试。两者的总分为100分,需要花费较长时间。TOFHL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84,总效度是0.98。但是很多人不能完成基本的阅读任务,需要额外的工作来确定文盲的健康素养。1998年开发了简化版。

2.3 健康素养评估分量表HLC

2003年美国对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所使用的评估工具,通过测量人的阅读能力对成人的相关健康信息的阅读理解和计算能力等的评估来确定健康素养水平。评估中所使用的材料分28项包括药物信息、治疗指导、健康保险、疾病预防、健康信息等,共500分。根据评估结果将健康素养划分为低健康素养、中等健康素养和足够的健康素养。

2.4 其他工具

2.4.1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问卷

我国卫生部于2008年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公告,其中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被用于对公民在日常中对于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行评估。其中第一部分为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25道题),包括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和基本医疗等知识,主要用来检测公民对健康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了解。第二部分是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34道题),包含安全与急救,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各方面的行为。第三部分是基本技能(7道题),用来检测居民是否具有自建和自救的技能来保护自己。多采用二级评分法,将66条知识各分知道与否两个选项进行叠加。

2.4.2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问卷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的研究工具主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工具,为了使其本土化,我国正在开发有关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研究工具,即《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它分为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4个部分,共42条。基本理念和知识13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3条,常用养生保健基本内容6条,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10条。具体内容围绕情志、起居、饮食、运动中医养生四大基石,介绍了公民适宜掌握的中医药基本知识、理念、技能和方法。

3 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水平

从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到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尚不完善,只有少數国家进行了健康素养的全国性调查。虽然每个国家间的制度、经济、文化方面都各不相同,无法进行健康素养水平的比较,但可以肯定各国都普遍存在低水平的健康素养人群。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更低,一百个人中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不足9人。

2008年我国进行的一次全国性的关于健康素养的调查,结果:15~25岁具有健康素养的人群仅占6.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8%。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所占比例分别为14.97%,6.93%和20.39%。陈玮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偏低,而且健康素养的维度水平不均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健康知识理念和较高的健康技能,但健康生活方式较低,有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现象。李春艳结果表明具备健康素养的本科生只占1.36%,低于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其中健康知识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比例最小。沈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仅1.8%。然而少数学者研究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如徐日泉、欧阳江研究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66.2%、67.5%。罗新茂表明大学生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水平比社会人群高,与王晓卫的研究结果一致。

4 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多数学者研究表明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比非医学类专业学生要高,原因是医学类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健康相关,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远高于比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农村学生健康素养低于城市学生,某些少数民族健康素养相对低于汉族,这与环境、生活习惯有关,城市学生的生活习惯要比农村好,注重文化礼仪方面的民族比不拘小节的民族习惯,行为要好。数研究者调查表明女生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生,这与多数女生要比男生更懂得健康保健,女生更关注自身健康和生活细节有关。也有学者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健康素养水平比非独生子女高,可能与家庭关注度和经济条件限制有关。

研究者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层次越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可能与学校对大学生要求程度不同有关。多数研究表明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年级没有关系,但李萍等人研究中提到大学一年级的健康知识理念方面素养要低于二、三年级,主要与新生在高考阶段压力大等影响到了健康素养水平,进大学后不断学习,积累健康知识有关。所以需要进一步探讨年级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是否有影响。

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也就越高。父母的职业与教育方式潜移默化间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可以提高孩子对健康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家庭月收入和学生生活费的多少决定怎么分配使用,分配比例的不同,他们了解知识的途径和程度也就不同,将生活费大部分用于书籍等精神活动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要高于其他。段文凝研究发现月生活费水平位于中间段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相对最高。杨昆研究结果证明不同经济水平的大学生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有差异,这往往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受教育程度有关。

也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对健康知识途径的选择对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很大。健康选修课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效果明显,但是大学生更倾向于借助于网络与课程来提高健康素养。

此外,国外研究发现性格也是一个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乐观主义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要比悲观主义者的健康素养水平高,这提示性格对健康素养的影响很重要。可见,对健康素养水平有很大的影响的自身因素有专业、性别、独生子女、生源地、民族、学校层次、年级、性格、是否为单亲家庭、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和知识途径选择等。其中有些因素不可控制,但是有些因素如性格、学校、专业、知识途径选择等可以调控,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5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而大学生是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群,是国家未来的支撑力量,健康素养水平低的现状令人堪忧。所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是我国高校健康教育与促进的重要任务。深入研究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开展中医保健健康素养的研究活动,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健康素养评价体系刻不容缓。

*通讯作者:李明今

延边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dbksky2016023)

参考文献

[1] 刘晓娜,常春,孙昕霙.健康素养全球研究概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150-153.

[2] Aleda M.H. Chen, Pharm.D., Ph.D.Impact of a health literacy assignment on student pharmacist learning[J].Research in Social andAdministrative Pharmacy 9 (2013):531-541.

[3] 朱艳艳,阮学平.老年人、孕产妇和大学生人群健康素养研究现状[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9):171-173.

[4] 李婷,易巧云,孙玫.健康素养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8):29-32.

[5] 胡晓云,覃世龙,马丽娜,等.国内外居民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4):44-47.

[6] 陈玮,齐玉龙,张静.大学生健康素養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89-1591.

[7] 吴瑞龙,史慧静.国内外有关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9(2):119-123.

[8]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首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2009.

[9] 陈玮.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蚌埠医学院,2014.

[10] 李春艳,唐四元.郴州市在校本科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C):781-782.

[11] 沈莉,孟国祥.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23-126.

[12] 徐日泉,邱远.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41-43.

[13] 欧阳江,牟劲松,赵淑英,等.长沙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00-1805.

[14] 罗新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经验交流,2014:196-197.

[15] 王晓卫.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调查[J].职业,2012.20(27):71-72.

[16] 杨蕾,曹明芹,马金凤.新疆医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12):1651-1653.

[17] 李萍,彭新明,郭俊.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133-135.

[18] 段文凝.昆明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

[19] 杨昆.太原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1.

[20] 罗春花.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3.

[21] 陈晖,卢言瑶,马海燕,等.浙江省杭州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12):911-914.

[22] Lee YC1, Wu WL, Lee YC .Explanatory style differences in health literacy: a survey among young adults in Taiwan[J].Psychol Health Med. 2014 Dec 22:1-9.[Epub ahead of print].

作者:李雅琪 李明今

上一篇:国企党建探讨论文下一篇:碳会计低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