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成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各高校可以开设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媒体知识;开展媒体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利用媒体工具的能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体道德。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媒体素养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媒体素养教育论文 篇1:

媒体素养教育与课程整合的本土化研究

摘 要:媒体素养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并制定出媒体素养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以便进一步加快中国媒体素养教育的步伐。

关键词:媒体素养教育;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

文献标志码:A

一、整合的现状分析

媒体素养教育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二是融合到其他科目中,可以整合到各个学科或成为某个学科的一个内容。

据统计,美国至少有48个州把媒体素养教育内容结合到英语语言艺术、社会历史学、健康学的课程结构中。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2002年颁布了艺术课程提纲来支持媒体素养教育的开展,使媒体素养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英国是最早一批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国家,历史悠久,英国各界把“媒体素养教育”当作国家核心课程之一。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媒体素养主要被整合到英语课程的1、2、3阶段,公民课程的3、4阶段;在ICT等其他课程中也有体现。苏格兰的教育体系自成一套,媒体素养的教育主要落在英语、传播、艺术和设计课程上。

媒体素养实际上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包括:多媒体的文本解读、批判性思维、多媒体技术、社会知识、传播知识等),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它与多个学科整合开展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台湾媒体素养专家吴翠珍教授说:“媒体教育‘不是’一门新的领域,所有内涵都将融入在语文、自然、科学、社会、综合、生活、两性、人权、资讯等领域或议题之中,不会增加老师们额外的教学负担。”教师只要有媒体素养的观念,在原有课程教授的过程中找到适当教学机会就有可能将媒体素养教育从理论推向实践。

二、整合的科学理性选择

媒体素养教育要快速、全面、彻底地融合到中国基础教育之中有着一定的困难。面对这样一种现实,实行分层推进,重点学科推进的模式将是科学理性的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媒体素养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推进的突破口。

(一)从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背景看:媒体素养教育的需求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其中也包括大众传媒时代、多元化社会带来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二)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要求、目标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施媒体素养教育的最佳途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着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媒体素养是公众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媒体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体评判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的信息和文化资源,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参与性、实践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媒体素养教育只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解社会、理解世界、完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

(三)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集中体现学校特色,要求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固定教材,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一方面限制了课程本身“常态”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为媒体素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有国家规定的课时来保障,在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中,额外增加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媒体素养教育提供了实施的必要条件。同时,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扩充和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并成为课程探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四)从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看: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关系的特殊性有利于媒体素养教育与课程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是各学科领域关系的纽带,它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内容可以来自于各个学科,任课教师也不局限于信息技术教师或劳技教师,它的这种学科综合性有利于媒体素养教育与课程的融合。媒体素养教育与各学科整合的方法也在实践活动课中得到充分运用。

三、整合策略的分析

媒体素养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层面的合作;媒体素养教育又是一个连续工程,它是一项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至大学的一种延续性的教育。虽然它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人有着不同的要求,但从现实来看,它更多的为高校、民间组织所熟知,对于中国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媒体素养教育与课程的整合从宏观层面是高等教育力量和基础教育力量的整合。媒体素养教育的先导者(高等教育力量的代表者)和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力量的代表者)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合过程,从而推进媒体素养教育在中国的实施。

(一)教学目的的整合。首先,运用媒体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创作能力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用任何一种媒体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包括课堂上的教科书或学生在家里接触到的大众媒体)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向学生指出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群体的人对媒体信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播放一段录像或要求阅读一些印刷材料,并针对细节进行提问,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鼓励学生制作关于学习内容的媒体“产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利用媒体培养和掌握某种学科的能力。如使用印刷媒体(书籍、报纸、杂志等)来培养阅读和理解力;鼓励学生就学习内容进行网上信息搜索、多媒体项目开发、用计算机发布信息,培养计算机使用能力。

(二)教学手段的整合。第一,利用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可以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媒体材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阅读、分析、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他们已有的或针对新学习内容的观点;告诉学生如何在互联网上搜索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关于学习内容的媒体“产品”并互相展示。第二,把媒体作为常规的教学工具。给出关于学习内容的各种媒体形式的资料,同时比较不同媒体的不同效果;鼓励学生关注或记录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媒体报道;把使用媒体(从媒体获得信息)作为一项家庭作业;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他们从各种媒体上获得的课内外知识。第三,把媒体作为一种评价工具。要求学生在对某一学习内容做总结时使用传统媒体(文字写作)之外的媒体形式;鼓励学生组成小组,把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做成“模拟”的媒体产品;还可以以报纸、杂志或视频的方式发布一些对学习内容而言是错误的信息,看看学生是否能辨别出信息的真伪。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认识媒体信息,即认识信息谎言、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呈现方式。教师给学生分析媒体内容的不实叙述、错误信息或误导;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媒体谎言”,然后,让他们在班级里“散布”,最后,再“戳穿”这些谎言,让学生意识到媒体信息的可信度和偏颇,分辨媒体信息的发布者以及他发布媒体信息的目的,了解发布媒体信息的目的是如何对信息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让学生探究媒体信息是如何反映发布者或者是传达者的特征的;同样的客观信息会因为发布或传达者的不同背景、年龄、种族、性别等因素而可能变成不同的媒体信息;分辨通过不同媒体报道的同一议题之间的真实与虚构,并使学生能够在传达某一议题的几种媒体形式中确定哪种更可信;制作关于某一议题的媒体信息,通过探究让学生获知,信息在传达时可能会因为文字的斟酌、语调的运用、消息的来源、内容的取舍而变得偏颇。

比较不同媒体呈现信息的方式。比较同一议题在不同媒体形式上的表现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媒体形式制作同一主题内容,分析受众是如何因为不同的媒体呈现方式而对同一信息得出不同的结论。

认识媒体本身可以从媒体与历史、媒体与自我、媒体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媒体学习:首先,分析特定媒体在历史上或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某一议题产生的影响。其次,鼓励学生对各种流行媒体产品进行讨论并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媒体产品表达他们的感受和认识。最后,用媒体将学生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寻找与公共机构合作的可能性,通过与这些机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分析和创造媒体信息。鼓励学生主动和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联系,获取在制作媒体作品时的帮助,使用论坛交流分享关于学习内容的研究成果或媒体作品。

媒体素养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只是媒体素养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第一步,它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力度将随着人们对媒体素养认识的深入不断加强,这一过程必将加快媒体素养教育在中国推行的进程。媒体素养教育只有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幼儿园、小学做起,并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所掌握,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达到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y Cyndy Scheibe and Faith Rogow 《12 Basic Principles for Incorporating Media Literacy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to Any Curriculum》http:ffwww,medialit.org/.

[2]By R.Kubey & F.W.Baker 《Media education frameworks:48 states》http://interact.uoregon.edu/MediaLiUmir/resources/resources.html.

[3]《Standards for Media Education》http://www1.medialiteracy.com/standards.jsp.

[4]By Robert Kubey & Frank Baker 《Has Media Literacy Found A Curricular Foothold》.

[5]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家恩〕

作者:王 磊

媒体素养教育论文 篇2: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助力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成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各高校可以开设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媒体知识;开展媒体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利用媒体工具的能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体道德。

关键词:新媒体;媒体素养;媒体道德

一、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是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20世纪后期,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在信息传播领域内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交互地传播信息的新兴媒体被称之为新媒体。”[1]“新媒体是依托于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传播上的快捷性、互动性、生动性、平等性,以及能够满足个性需求、不易控制、信息量大的特点,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2]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效率。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地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发生着新的变化。

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校园文化发展的空间,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改变了校园文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已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首先,新媒体的便捷性、隐蔽性和虚拟性使得信息发布和评论变得十分随意,大量消极落后、淫秽色情、腐朽肮脏、反主流、反意识形态的论调,以及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也借助新媒体技术而大肆传播。泥沙俱下的信息给纯净的校园文化带来了不良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动摇了青年学生脆弱的价值观体系。

其次,在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利用效益不高和不当使用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还有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紧跟时代步伐提出了智慧校园、信息化校园、无纸化办公理念。但是实际工作当中,未能将这些理念贯彻到位,办公并未完全实现信息化,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仍然保持传统的模式,发布信息靠口耳相传,教学靠黑板,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得信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未养成。还有些大学生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隐匿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制造垃圾信息,污染媒介环境;还有些同学利用新媒体工具的方便和快捷,进行考试作弊,欺骗家长和老师等。

再次,许多大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面对方便、快捷、个性、时尚的新媒体工具,他们几乎没有抵抗力。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拿着手机边走边看的学生,宿舍里最常见的镜头就是一人坐在一部电脑前鸦雀无声,由此催生出了许多“宅男”“宅女”,他们可以整日不出门,面对电脑完成一系列的日常活动:完成作业靠百度,购买生活物品靠淘宝,休闲娱乐靠网游和大量的网络视频。笔者曾经在工作的学校里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网络和手机的依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一天当中除了上课以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跟网络和手机打交道,已将使用网络和手机这种新媒体工具变成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对于新媒体工具的严重依赖也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长期面对网络不与人进行交流而变得冷漠、孤僻;经常靠网络完成学业而不愿意开动脑筋而变得懒惰、木讷;长期面对电脑和手机不参加室外活动而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因此,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已成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者应具备的媒体素养

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通俗地说,就是给人们一双明亮的眼睛,看清楚自己所处的媒体周围的世界,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去伪存真。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校园文化的建设者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养:

1.媒体知识。“媒体知识主要在两方面与媒介素养发生关联:一是媒体生产的知识,这是绝大多数受众不怎么接触的部分。二是媒体传播的内容知识(如热门议题、公共事务等),这是受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3]媒体生产知识包含了媒体的产生、性质、传播,以及影响等等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有媒体的价值取向。只有了解媒体生产的相关知识才能理解媒体为什么不可能完全客观,媒体为什么带有一定的利益倾向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直接教育他们“如何看待”媒介是行不通的,可行的方法是教给他们媒介知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媒介,然后由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2.媒体信息的分析、辨别和选择的能力。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新的媒体不断涌现,在各种媒体上呈现的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90后的大学生在这种突如其来的信息大爆炸中,未经专业的培训和思考,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往往人云亦云。因此,在媒体素养教育中要特别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判断、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3.媒体道德。道德本来是用于调整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然而,在多媒体融合的今天,尤其以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今天,道德的调整领域和范围也进一步拓展。在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舆论和行为充斥其中,有很多行为超越了道德的底线,给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强烈的冲击。大学生在面对这些道德缺失的情况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道德标准,怎样进行道德观的选择变得纷繁复杂。有些大学生面对网络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够正确把握,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于是出现了网络欺诈、网络贩黄甚至网络违法现象。面对这些新的道德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媒体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助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开设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媒体知识。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可根据形势的需要,开设媒体素养教育的必修课程,向学生讲授媒体传播理论以及媒体工具的使用技能;还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激发学生对于媒体工具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工具。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上媒介专家学者、行业杰出者来校针对相关主题做专题讲座,围绕比较热点的新闻事件,特别是针对由网络新媒体引起的社会热点事件为大学生介绍媒介知识,分析事件发展变化的原因,揭示网络新媒介的作用,提示大学生理性看待各种热点事件,合理、合法使用新媒体工具,使新媒体变成促进学习、了解时事、关心社会生活、发表个人理性意见的有效平台。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有关新媒体的知识,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技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媒介素养。

2.开展媒体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利用媒体工具的能力。课外活动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实践形式,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自主性较强,通过亲身体会的形式进行,对于学生的影响也较为深刻。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这种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利用新媒体工具的能力。比如,一些学校开展的“手机文化节”“网络文化节”活动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和网络,提高学生利用手机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的学校还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主题活动,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参与。诸如IT社团可以利用微博、QQ群、微信、电子海报等网络新媒体介绍展示自己的社团、介绍和开展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宣传公益事业,组织联络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活动一方面提升了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技能,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媒体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体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媒体道德则是指为维护媒体社会的有序运行而约定的用于调节媒体环境下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4]媒体道德是社会公德的延伸,也是社会公德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新媒体的出现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体道德首先可以将媒体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在政治理论课上设置媒介素养教育相关内容,使媒体素养教育的受益范围扩大到所有学生,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媒体知识,如何正确选择和判断媒体信息以及正确分析媒体信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体价值取向。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使用新媒体工具,善于利用新媒体与大学生们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此外,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应当将媒介素养作为重要内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大学生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正确适度地使用新媒体工具,冷静而客观地分析网络热点问题,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做一名合格的具有较高媒体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总之,新媒体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给媒体素养教育带来契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注重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只有掌握了新媒体传播、使用的知识,掌握了新媒体的使用技能,具备了相应的媒体道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凭借新媒体这一利器,走一条健康、便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庞国庆.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0-62.

[3]冯支越.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方式研究[J].北京教育,2013(1).

[4]丁瑞,夏少辉.大学生的媒体道德建设研究[J].学园,2013(6):6-7.

[5]吕剑红.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3(24):225-226.

[6]何巍.网络新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学理论,2012(13):273-274.

作者:丁瑞

媒体素养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体素养亟需提高。文章结合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与特点的分析,从意识形态安全、网络道德失范等角度指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强调要把新媒体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素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MOOC教育模式新媒体运维与管理长效机制研究”(2013D009011000007);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专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媒体多平台交互式学习途径研究”(BJSZ2014ZC129);北京市宣传思想专项课题“全媒体格局下的首都高校宣传工作对策研究”(JGWXJCZX20134007);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左元(1980-),男,山东临沂人,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名师工作室成员,主要从事俄罗斯哲学、中俄比较、新媒体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李林英(1963-),女,河北保定人,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心理资本、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领域研究。

新媒体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不同的社会群体因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媒介素养和媒介偏好上有所差异。[1]媒介素养教育正日益成为社会教育领域关注的课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有的研究视域从国际化向本土化转变、研究内容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研究范围涉及中小学及大学教育等领域。[2]大学阶段是学生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对新媒体技术应用熟练、接受速度快,他们成为当今时代受新媒体影响程度最深的人群之一。

一、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现状与特点

1.新媒体影响向大学生全面渗透。青年人是互联网的主要应用人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中国网民中年轻且高学历群体普及率已接近高位,或已达饱和,考虑到年龄与学历两种影响因素,大学生中网民所占比例极高,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与社会信息的重要来源。大学生的新媒体技术水平较高,对新媒体信息的需求强烈,他们不只在意网络的娱乐功能,还关注着网络的新闻功能、知识功能,因而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不只表现在生活方面,已经渗入到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品行、审美情趣等层面。对新媒体环境的高依存度意味着大学生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疏离,现阶段我国的传统媒体仍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阵地,具有极强的社会舆论导引与监督作用。而且,传统媒体具有很强的“把关”程序,采纳录用信息的制度相对严谨,在传播信息、教育大众、维系社会稳定方面具有权威意义。大学生与传统媒体的疏离,削弱了正统教育功能,也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媒介信息甄别能力较弱。当代大学生习惯于网上阅读,但他们对于所获信息的评判力还十分有限,对于负面信息的甄别能力有限。媒体内容建构过程中,体现了内容生产者的意图和内容接收者的阅读偏好,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媒体叙述中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对于媒体的特征和实质,大学生们还缺乏充分的了解,对于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警惕,容易混淆媒体信息的真实与现实世界的真实。

大学生对于媒体的商业性特征有较好的了解,能对媒体广告持中立或肯定的态度。但是,媒体还具有极强的大众劝导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媒体产品都带有价值导向。[3]对此,大学生的认识则较为有限,例如,对“软文”和“洗稿”等技术性较强的诱导性媒体文本手段缺乏了解,对外来意识形态的冲击缺少警惕。调查表明,一些大学生持有支持传媒市场化、主张媒体去意识形态的倾向。他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媒体作为党和政府重要宣传工具的属性,但对媒体的广泛代表性持质疑态度,其中反映着自由主义新闻观的倾向。[4]当被问及西方一些媒体出现反华报道的原因时,近一半学生认为是西方媒体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也有一些学生认为此事源于外国媒体长期对中国的偏见,还有不到一成的学生居然认为这是客观报道,只有12.7%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这是西方媒体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使然。[5]

3.自媒體的运用缺乏规范。自媒体的出现,降低了大众参与媒体信息创造的门槛,信息使用者与制作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大学生是较早使用自媒体载体的人群。2009年1月,《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大学生拥有博客的比例已达81.4%,其更新率达到80.3%;截至2013年,新兴媒体微信用户更是已超过4亿,而大学生是它的主要用户群。但是,从大学生发布信息内容来看,暴露出内容单一、缺乏思考等问题,内容质量限制了信息的社会影响力,在网络信息领域不易见到有特点、有号召力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更难见其引导舆论、贡献社会的意义。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中另一常见的问题是缺乏信息责任意识,具体表现是在信息使用传播中缺少知识产权意识,也有一些人缺少网络责任意识,匿名发布一些不良信息。由于大学阶段学生们的媒体实践经验较少,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运用操作媒体的能力水平还不是很高。

4.网络道德水平令人担忧。大学生缺乏信息责任意识的现象体现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现状。目前,大学生网络失范的主要表现有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等,更多的学生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了解不够,对于信息滥用行为不以为然,法律意识与自律意识的缺失,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使得网络信息侵权现象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无法回避的问题。浏览不良信息、充当电脑黑客、发送骚扰短信与垃圾邮件、手机偷拍等现象也在校园里时有发生,新媒体环境的复杂多变、相关的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令人担忧。

二、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提出新要求,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如能发挥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积极方面,即能深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它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任务,即结合新媒体素养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能够自主地分析选择媒体信息内容,进而参与、对话、影响媒体内容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挑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因与互联网的深度依存,90后大学生更易沉溺于虚拟世界从而远离现实生活。这一方面使他们容易出现厌倦现实、自我封闭、疏离社会的倾向,产生情感迷失、精神孤独、心理脆弱等心理状态;另一方面,网络生活中个体的意愿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由此助长个体的自我意识膨胀与个性的过度发展,其后果是一代人共同意识的消解、集体意识的淡化。一旦回到现实世界,大学生们易产生不知所措之感,这将不利于其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网络情境、转型社会、独生子女的生活状态等因素面前,关注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发展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的内容。

2.多元信息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现阶段的网络信息芜杂纷繁、泥沙皆下,互联网上呈现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特征,充斥着各种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意识形态信息,也不乏境外一些政治势力有计划的宣传与恶意煽动。即使司空见惯、看似平常的一些媒体信息,其背后也往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对于社会上偏颇的意识形态观念、境外恶意的意识形态宣传缺乏警惕,这无疑会影响到他们正确政治观的形成,易造成政治目的模糊、政治立场动摇、政治理想缺失。这一现状,也提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思想水平与职业水准,努力应对这场新媒体背后的意识形态斗争。

3.碎片化信息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文本信息组织方式,出现了非线性的网状信息结构,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这种变化对现代各学科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提出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传播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表面看来,内容涉及广泛,实际上内容各要素之间是有机整合、相互贯通、彼此衔接的整体,体现着相当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6]可是,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已经“不再用一种线性的、一页页、一行行、一本本的方式,而是以直觉的、联想的方法将信息链接起来。超文本培育了一种由直觉和联想的跳跃所激励的学问”。[7]这种非线性的阅读方式之下,信息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由此产生的思考偏向于直觉与想象,传统文本阅读中建立起来的思想的豐富性、深刻性、条理性大大削弱了。如何处理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理论性与受教育者思维方式的少连贯、重直觉之间的矛盾,也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考。

4.自媒体传播带来的价值多元倾向。新媒体时代强调公众的“发声”意识与话语权利,个体广泛参与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发布者,人们不再统一接受对错判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源,自由地参与到无中心的交流之中,形成了信息传播中的“去中心”倾向。[8]这种信息传播新模式也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首先,作为自媒体的主体,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是多源的、低可信度的、庞杂多样的,它们会分化消蚀传统的社会信仰体系,消解传统权威。个人成为话语主体,个体意识被激活进而膨胀,随之,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凸显,追求个人绝对自由的现象产生,价值体系的“去中心”倾向出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也会受到削弱。[9]

5.网络失范现象考验当代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既是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与现实中违反道德规范相比,网络失范现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失范行为较隐蔽。在开放、匿名、免责的虚拟网络空间里,公众的网络行为自主进行,暂时摆脱了社会的管理与控制,考验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二是规范内容不明晰。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引发网络新行为的出现,而相关法制法规体系相对滞后,面对内容不够明确的网络规范,大学生需要良好的自主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处罚机制不健全。在现实中,一旦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即会受到相应法律规范制裁,或者社会舆论的谴责,在惩罚的严厉性、即时性、规范性等方面,网络失范行为所受到的惩罚都显得温和、迟缓、模糊,这需要大学生具有清醒的道德自觉。在现实社会的德育教育中,应通过他律到自律,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与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三、把新媒体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在新世纪我们又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国民素养相统一的理念。新媒体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内容具有交叉性,二者互为前提、互为促进,新媒体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而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又会导引大学生规范网络行为。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新媒体素养教育是一种可行的做法。

1.新媒体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把新媒体素养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新媒体素养教育“本土化”,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坚持新媒体素养教育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本原则,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轴心,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议程,借鉴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用强大的正面舆论优势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0]经过新媒体素养教育,大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会表现出主动性、自主性与参与性,能灵活有效地维护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沟通机制的建构,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挥主体能动性,[11]使师生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培养师生协同的新媒体互动意识,使实践教学由讲授向理解转变、由灌输向引导转变,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隐性传播效果。

2.新媒体素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启示。媒体素养教育是上世纪下半叶在欧美及亚洲部分地区展开的新的教学科目。90年代后期,对于媒体素养教育的研究在我国起步,有关论文、著作陆续发表。结合考虑中国国情,研究者认为,大学应该是中国施行媒体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实践也缓慢展开,2004年前后国内一些大学尝试开设传媒素养课程。新媒体素养教育涉及媒体技术、媒体理论、媒体信息分析、媒体产品制作等内容,因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度不同,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只涉及后两项内容,从媒介应用和媒体生态等角度切入能更好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其一,培养大学生网上自律行为,养成良好的新媒体应用习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体,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与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来发展自我。媒体素养教育的目地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体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其二,提高大学生信息甄别能力,了解新媒体生态环境。通过新媒体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对纷繁复杂和良莠不齐的新媒体信息进行客观的甄别、理性的分析、公正的判断。一方面,提醒学生警惕网络信息污染问题,剔除不良信息,保护个人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我国独特的大众传媒生态,了解主流媒体在营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中的意义,恰当地认识理想状态与现实政治的差异,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最终让每一个在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奠定基础,成长为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新媒体素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德育应包含现实社会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两个部分。对于后者,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尚处缺位状态,缺乏对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里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合理导引,这显然影响到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里的道德水平密不可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也会影响他们现实伦理道德观念与行为,网络德育的不足进而会对现实德育形成消极影响。把新媒体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弥补网络德育缺失的漏洞;另一方面,在媒体素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慎独”意识与道德自律,并将这些意识、观念与习惯自觉转到现实世界的道德修养之中,可提高其道德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中,新媒体素养教育从两个方面有所启发。其一,启发大学生主体性思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认识论形成、价值观确立、品德培养、健康心理塑造等方面,而这些内容恰好在新媒体素养教育中也有良好體现。新媒体素养教育本质上也是指导人们尽量摒除媒体信息的主观性,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新媒体素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论提供实例。其二,加强网络道德案例教学。通过具体媒体信息的剖析让学生知晓,媒介并不只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映象与基本信息,其中已经掺入了他人的意念、解释与导向。良好的新媒体素养意味着大学生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的媒体产品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从而在当代中国价值多元的现实中,择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符合的价值取向,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在大学生人格心理成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教育内容系统传播及当代道德教育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均面临新挑战。由于我国媒体素养教育起步较缓,现阶段还没有在大学普遍开展媒体素养教育,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度地融入媒体素养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个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Cori Jakubiak,Michael P. Mueller. Critical Civic Literacy and the Limits of Consumer-Based Citizenship[J]. Contemporary Trends and Issues in Science Education,2014,(41).

[2]CK Cheung,W Xu. Promoting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a primary scho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2014,(1).

[3]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4).

[4]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3).

[5]张波,宋爽.河北省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及提高对策思考[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6]陈洁,高国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0).

[7]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8]张九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革——基于网络思维特征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9]蒋海升.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价值方向的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

[10]郝保权.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2,(9).

[11]朱惠娟.“微”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创新探微[J].理论导刊,2013,(7).

【责任编辑:闫生金】

作者:刘左元 李林英

上一篇:化工工程质量论文下一篇:生态水利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