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诉立法完善论文

2022-04-16

反诉制度作为民事诉讼中一项特有的重要制度,在现代各主要国家的民事诉讼法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反诉制度在我国的现行民事诉讼法中仅有原则性规定,并无太多涉及。理论上对反诉制度也众说纷纭,在司法实践中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反诉制度进行反思、探究,以期对反诉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反诉立法完善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反诉立法完善论文 篇1:

反诉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摘要] 反诉是由罗马法中的“抵消抗辩”演化而来的诉讼制度,与其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相比,我国反诉制度的立法比较薄弱,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不足,也给审判实践造成了混乱状态。基于此,笔者拟就该制度的概念、立法意义和目的,反诉与反驳、抗辩之间的界限,反诉的类型,反诉的特殊要件,反诉的审理等若干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以期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和立法。

[关键词] 反诉制度 法律问题 探析

反诉是由罗马法中的“抵消抗辩”演化而来的诉讼制度,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与其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相比,我国反诉制度的立法相当薄弱,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只有几个条文涉及反诉问题,既未对反诉的概念作规定,也未涉及提起反诉的条件和审理反诉案件的程序等核心问题。可以说,我国反诉制度的立法,不但条文过于简略,而且规定不到位,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不足,也给审判实践造成了混乱状态。基于此,本文就该制度的概念、立法意义和目的,反诉与反驳、抗辩之间的界限,反诉的类型,反诉的特殊要件,反诉的提起与审理等若干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以期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和立法,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

一、对反诉的基本理解

反诉在英国、美国称为反请求。通说认为,反诉可以避免相互矛盾的判决产生同时提高诉讼效率。张卫平教授认为,只有诉讼效益问题的目的。张晋红教授认为除通说两种意义外,还有公平保护的意义。笔者认为:反诉是被告行使诉权的一种形式,也是法律对被告的一种特殊保护,意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反诉可以吞并、抵销、排斥本诉诉讼请求的一部或全部,或使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失去实际意义。反诉制度的设立,体现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和便于当事人诉讼原则,同时通过本诉与反诉的合并审理,可达到简化程序,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促进本诉的审理解决,避免两次判决在相同问题上的矛盾,提高诉讼效率和效益。

基于对反诉的立法意义和目的的不同认识,在我国法学界对反诉的概念亦众说纷纭。有的观点认为,反诉与本诉相对,是指诉讼中的被告向原告提起的诉讼;有的观点认为,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的一种独立的反请求。还有的观点认为,是指在已经提起的民事诉讼中,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法院提出的目的在于对抗本诉的独立请求或排斥、吞并、抵销本诉的独立请求。笔者比较赞同张晋红教授的定义:“反诉,是指在本诉的诉讼过程中,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其对方的当事人,将其旨在抵销、吞并或排斥本诉诉讼请求的反请求提交法院与本诉诉讼请求合并审理的诉。”

二、反诉与反驳、抗辩之间的界限

正确地理解反诉,还要分清反诉与反驳、抗辩之间的界限。

1.反诉与反驳的界限

反驳,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提出表示反对或辩解的主张。其与反诉是有区别的:

(1)当事人的地位不同,也可以说是主体不同。反诉当事人的地位具有双重性,即一旦本诉的被告提出反诉,本诉当事人的地位就发生变化。本诉的原告变成了反诉的被告,而本诉的被告变成了反诉的原告。而反驳则不会使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发生变化。无论被告反驳原告的主张,还是原告反驳被告的主张,均不使原告与被告的诉讼地位发生变化。总之,反诉只能是由被告提出,反驳是双方当事人都可以为的行为。

(2)权源不同。反诉是基于诉权而提出,而反驳是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行为。

(3)目的不同。反诉的目的是为了抵销、吞并或排斥本诉的诉讼请求,意在使本诉失去意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反驳的目的是否定原告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以拒绝接受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

2.反诉与抗辩的界限

抗辩是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采取辩解或防御的方法。是被告自认为有实体法上的抗辩理由,在诉讼过程依法行使抗辩权。广义地看,抗辩也属于反驳。狭义上看,抗辩只能是被告针对诉讼请求提出一定要有依实体法规定的辩解,其与反诉的相同点就是主体一样是被告,与反诉的区别雷同于反诉和反驳的区别,此就不在阐述。但有一种抵销抗辩,如仅仅行使抗辩权,不能算提起反诉;如抵销之后还要给付,应提反诉。二者的主要区别看能否另案起诉。

三、反诉的类型

传统的反诉是没有分类的,但随着反诉理论的发展,反诉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这是使反诉能够分类和有必要分类的客观基础。

联系密切的反诉,是指与本诉在法律关系、事实认定或责任划归等方面具有重叠、交叉或逻辑关系的反诉。如与本诉出自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法律事实的反诉、就同一民法上之标的提出与本诉相反诉讼请求的反诉等,就是与本诉联系密切的反诉。联系疏松的反诉,是指与本诉没有法律关系、事实认定以及责任划归方面的重叠、交叉或逻辑关系,只具有在诉讼请求抗辩理由方面联系的反诉。与本诉不出自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法律事实、但却能够抵销或吞并本诉诉讼请求的反诉,就是与本诉联系疏松的反诉。

四、反诉的要件

反诉的要件是指提起和受理反诉的必要条件,首先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一般条件(管辖可有例外),还要符合其特殊要件。反诉的特殊要件是反诉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作明确的规定,而法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反诉的要件应包括以下五个,同时对争议性较大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反诉只能在本诉进行中提起

反诉在一审中提出的时间,我国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在事实上不当限制了反诉的提起。如前面所述,不同类别的反诉应不同对待。

反诉能否在二审中提出,应如何对待?德国、日本允许在二审中提出反诉,条件是“经得原告的同意”。就被告而言,因其在二审中提起反诉,表明其已放弃了审级利益。但是,法院是否受理,应当经得原告同意。我国《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184条规定虽然肯定反诉在二审中提出,却没有允许法院对反诉直接作出判决。二审法院只能对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另行起诉。这样规定显然是考虑两审终审制度以及当事人审级利益的结果。然而,这一规定无法自圆其说。允许在二审中反诉,却又使反诉的诉讼请求得不到法院的判决。法院调解发生在受理反诉之后,二审法院既没有调解结案,也没有作出判决,又没有裁定驳回起诉,已受理的反诉何以结案?在已受理的反诉尚未了结之前,又告知被告另行起诉,岂不是重复诉讼,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的作法,在二审中提起反诉时,只要经本诉原告的同意,二审法院就可以接受反诉,并做出判决。即在考虑二审中的反诉时,原则上以放弃审级利益为附加条件。

2.反诉只能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且不属于其他法院专属管辖

对于反诉与本诉是否必须属于同一法院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没有规定,学术界有学者认为,反诉与本诉属于同一个法院管辖。笔者认为:因为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以“原告就被告”为原则,反诉与本诉的当事人相同,但诉讼地位相反。如果两方当事人不在同一个法院管辖区,首先,民事诉讼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反诉与本诉就属于不同的法院管辖,反诉就无从提起,反诉制度的确立将成为一句空话。其次,被告向审理本诉的法院提起反诉,意味着主动放弃管辖利益,应视为允许。所以反诉除属于其他专属管辖外,不必要求与本诉同一个法院管辖。

3.反诉请求与本诉请求能够适用同一种诉讼程序合并审理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有两大类:一类是通常的诉讼程序,即用于审理民事纠纷案件的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第二审程序;另一类是特别诉讼程序。在这两类诉讼程序中,只有适用通常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才能作为反诉提出,特别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不能提出反诉。如果本诉适用的是普通程序,而反诉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则不影响反诉的的提起和受理;法院受理反诉后,应当将反诉并入普通程序审理。反之也一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五、反诉的审理

笔者认为:被告提出反诉后,法院应审查是否符合起诉的一般条件和反诉的特别条件,对于不符合反诉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告知被告向有关部门申请解决或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诉或者另行立案处理;对符合条件的反诉,应予受理。法院原则上应一并审理本诉与反诉,将两诉合并调查和辩论,并且一并对两诉作出裁判。在例外情况下,法院也可将反诉与本诉分开调查和辩论,并且在其中一诉已达到可作出判决的程序时,先行作出部分判决。

被告提起的反诉被法院受理后,如果原告撤回本诉,不影响法院对反诉的审理,也不影响本诉的原告承担责任,法院将对反诉继续审理并作出裁判。

但应注意的是:

1.当本诉发生移送管辖时,反诉应随之移送。

2.在共同诉讼的情况下,反诉可由一个或全体共同被告对一个或全体共同原告提起。

3.被告提出反诉后,应交纳反诉部分的诉讼费用,但是如果被告在通知预交或者申请减、缓、免,未获人民法院批准,而仍不预交的,应裁定按自动撤回反诉处理。

4.反诉受理后,应依法及时向反诉被告送达反诉状,并允许其进行辩驳。笔者认为,关于反诉状送达期间、反诉被告提交反诉答辩状时间以及举证期间,都应当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适用于对本诉被告的有关规定。被告如果在开庭过程中才提出反诉,除非原告放弃法定的答辩期利益,法院应休庭让原告答辩并另行指定开庭的期日。

5.被告提出反诉后,本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对于本诉可以按撤诉处理,对于反诉则可以缺席判决;被告提出反诉后,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对于本诉可以缺席判决,对于反诉则可以按撤诉处理。对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民法院可依法适用拘传的有关规定。

6.宣判前,反诉原告申请撤回反诉,是否准许,应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反诉原告经传票面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7.对于提起反诉的案件,在审理中应同时审查判断本诉原告和反诉原告双方的诉讼请求是否有理,胜诉与否,各自对对方享有何种权利,承担何种义务。在判决中应先判明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有理,本诉被告向本诉原告是否负有义务即负有何种义务,接着判明反诉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有理,反诉被告向反诉原告是否负有义务即负有何种义务,如果双方所诉均被支持,即相互负有义务,则需进一步判明双方权利义务相抵后的结果。

8.关于反诉的时效。一般认为,原告行使起诉权必须遵守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那么被告行使反诉权是否也存在遵守诉讼时效期间问题?对此法无明文规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主体只丧失胜诉权而不丧失起诉权的观点,认为反诉的提起不受诉讼时效时间的影响,但反诉能否成立,则与诉讼时效期间是否届满有关。

参考文献:

[1]江伟: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9

[2]见《民事诉讼法》第52条、第59条第2款、第126条、第129条

[3]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51

[4]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2001.70、72

[5]是指在狭义上定义的抗辩.

[6]、[7]、[10]、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54

[8]庄淑珍刘乃忠:民事诉讼反诉制度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1996.(1).46

[9]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4条

作者:潘星容 潘 超 丁 扬

反诉立法完善论文 篇2:

关于反诉制度的几点思考

反诉制度作为民事诉讼中一项特有的重要制度,在现代各主要国家的民事诉讼法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反诉制度在我国的现行民事诉讼法中仅有原则性规定,并无太多涉及。理论上对反诉制度也众说纷纭,在司法实践中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反诉制度进行反思、探究,以期对反诉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反诉制度的历史概况

反诉制度始于古罗马法,由罗马法中的民事诉讼抵销抗辩制度发展而来。但罗马法在设立的初期并不承认反诉制度,当时的法律只确认抗辩制度。直到公元7世纪,反诉制度才在抵销抗辩的基础上逐步确定下来。查士丁尼在其编篡的罗马法之诉权篇规定了抵销债权以及最初的反诉形式:“在一切善意之诉权的诉讼中,审判人员有权根据公平原则决定返还原数。因此如果原告对被告负有债务,审判员应进行抵销,而只判定被告支付差额。”当然,此时适用反诉制度的范围非常狭窄,也不具备现代反诉制度的基本特征。因为古罗马是以诉权的形式来受理诉讼,而诉权只是类型化了的诉讼形式,并不具备相当实体法上的权利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平、正义的诉权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深刻影响到人们对诉权的认识,加之诉权从罗马法的诉中分离出来,极大地推动了民事诉讼法的独立进程。这样,当诉讼经济成为工商社会法律所追求的重要价值时,人们对反诉制度的态度也逐步由原来的消极抵制转为明确接受,并被1806年的法国民事诉讼法所确认。当诉讼正义、诉权观念、诉讼经济成为各国诉讼法共同追求的根本价值时,英美法系国家在民事诉讼中也逐步确立了反诉制度。在诉权基本内涵普遍为各国接受的背景下,本着诉讼经济的考量,反诉权作为诉权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各国家的民事诉讼法中以反诉制度的形式被逐步确立下来。

二、反诉的性质

上世纪90年代初,理论界中关于反诉性质的观点有12种之多。当前有关反诉性质的代表性观点有:辩护方法说,认为反诉是一种辩护方法;独立之诉说,认为反诉是在针对不同于本诉的诉讼对象提出的判决申请,性质上是独立的诉;攻击方法说,认为反诉的性质不是一种防御方法,而是被告提出的攻击方法;特殊形式答辩说,认为反诉是答辩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又与一般的答辩不同,存在着被告向原告提出的独立的反请求。

笔者赞同独立之诉说。所谓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所提出的旨在抵销、吞并或排斥其诉讼请求的独立的反请求。从诉权的性质来说,诉权是自诉讼外加以利用的权能。由于诉权的存在,当事人才能提起起诉,行使起诉权或反诉权,最终启动诉讼程序。因而,反诉是与本诉相对应而存在一种独立之诉。之所以称之为反诉,是因为本来可以另行起诉。但为了节约诉讼成本、避免矛盾裁判和诉讼经济的考量,而在本诉开始后由享有反诉权的当事人提起诉讼。虽然反诉是一个独立之诉,但其同时混合有反击与防御的功能。也许正是这样类似的功能才使反诉在性质认同上容易与反驳、辩护、攻击等相混淆。

三、反诉制度的功能

普遍理论认为,反诉是由债务的抵销抗辩制度演进而来的。因此,反诉制度在确立之初,就有平等保护当事人的诉权、节约司法资源、追求诉讼经济、避免矛盾裁判的基本功能。

1.能够平等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伴随着公法诉权观念的兴起,诉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宪法性基本权利,要求民事诉讼制度必须体现出对当事人双方的平等保护与关怀。反诉作为现代民事诉讼的重要制度,当然应当平等对待当事人的诉权。通过反诉制度,被告可以行使自己的诉权,在本诉之外提起另一个具有独立性质的诉讼。这样可以使被告避免由于本诉原告的诉权过于强大而被动应诉,抑或因为投入了高昂的诉讼成本而在原告撤诉、但还有可能就同一事件再度行使诉权时面临不确定之诉的危险。很显然,后者的情况下被告的诉权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因此,反诉制度的引入能够较好地平衡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权,确保程序正义的理念得到实现。

2.能够促进诉讼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事纠纷大量涌现,这就客观上要求诉讼必须合理地利用司法资源,节约诉讼成本,尽可能地发挥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功能,实现诉讼效益的最大化。而反诉制度不但可以在一个民事诉讼中同时解决当事人之间多个民事纠纷,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客观上提高了诉讼效率,而且还可以依靠自身灵活解决纠纷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程序自身过于形式化的缺陷,实现诉讼经济的目的。

3.能够防止矛盾裁判的作出。反诉制度的确立,使得本诉与反诉可以在同一个诉讼程序中由同一法官合并审理,一并裁判。这更容易使法官了解相关案情,准确裁判。客观上也避免了分别起诉所引起的矛盾判决,从而有助于树立司法的权威和人民对法律的信仰。

四﹑相关反诉制度及其引入

1.强制反诉。所谓强制反诉指被告必须在原告的本诉过程中提出反诉,而不允许提起另外的诉讼。强制反诉适用的特定条件包括:第一,反诉的请求与本诉的请求源于同一个事项。第二,如果不在本诉中一并提出,以后法院作出的本诉判决将在既判力作用阻止该相反请求的再次提出。第三,本诉与反诉的证据均存在关联。第四,本诉与反诉自有逻辑联系。

在本诉与反诉联系明显的情况下,本诉的被告如果不适用强制反诉就很容易预测到以后再起诉是不可能得到救济的,自己的诉权抑或反诉权将彻底丧失。而且在既判力的作用下,要使整个诉讼程序推倒重来,在西方法治社会是不能被允许的。即便是可以把先前的本诉程序推倒重来,也无疑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无效利用,极大增加司法应有的正常成本。因此,强制反诉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在于提前对潜在的反诉进行强制救济,一次性解决纠纷,避免不必要的司法浪费,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诉权,实现诉讼经济的目的。

2.任意反诉。所谓任意反诉是指被告提出的不与原告提出的本诉产生于同一事项或事件的反诉。被告是否提出任意性反诉由被告自行裁量决定。任意反诉不会出现强制付予即判力的问题,其制度设计主要是从诉讼经济上考量的,同时也考虑到诉权特有的内涵。当然,任意反诉与本诉之间并非毫无关联。为防止当事人滥用反诉权,法律上还是对此做了一些限制性规定:第一,任意反诉不能适用民事规则补充管辖权的决定;第二,如果任意反诉的提出与本诉毫无关联,而合并在一起审理会导致诉讼迟延和复杂,则法院应当另行立案处理不得合并审理。

笔者认为,强制反诉制度和任意反诉制度能从根本上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决纷争,因而应当引入。不能说一项制度好但自己不善操作就不引进学习,否则就只能在消极等待中落后下去。

五、对我国未来反诉制度的设计

诉权与诉讼经济是支撑反诉制度存在的两个基石。反诉制度存在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当事人的诉权,所以在设计我国的未来反诉制度时,其立法考量也不过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以妥善解决纠纷,达到制度设计的目的。

(一)提起反诉的条件

反诉本质上是一个独立之诉,当然得符合起诉的一般条件。主要包括:当事人适格;具备诉的利益;受理法院具有管辖权。但是反诉管辖权只要不违反专属管辖的一般规定即可,这主要是从诉讼经济上考量而对级别管辖或属人、属地管辖做一些灵活规定。除此之外反诉还须具备一些特殊条件:第一,反诉必须与本诉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当然,这里的关联性应作宽泛解释,如同中村英郎认为的“反诉请求与本诉请求或防御方法相关联即可”。第二,反诉应在本诉提出之后、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这是对反诉提出的时间限制。为协调整个诉讼程序,实现诉讼经济并从既判力上考量,把反诉放在本诉之后、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更为合适。

(二)适用反诉的程序限制

1.反诉的提起应在普通诉讼程序中提起而不适宜在简易程序中提出。由于反诉的诉讼程序本身是由原告诉权(起诉权)和被告诉权(反诉权)的全面合并而启动的,已具有复杂性,这就必然要求法院、法官给予充分的程序保障。加之反诉本身已从诉讼经济方面进行了考量,没有必要再进一步扩张反诉的经济价值功能,故而反诉不应适用于简易程序。

2.反诉的提起一般不允许在第二审诉讼程序中提起。对于反诉能否在二审程序中提起,我国学术界存有争议。笔者认为,二审程序中不宜规定提起反诉的制度。首先,二审程序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监督一审裁判的正当性,而非受理当事人新的诉讼请求。其次,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如果允许当事人在二审提起反诉或再反诉,则对这些新的诉讼请求裁判的上诉就无法保障。谁也不敢保证二审的一次性审理裁判就比一审的一次性审理裁判更公正而无须上诉的救济。再次,反诉制度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诉讼经济。如果允许在民事二审程序中提出反诉,第一审的裁判利益很有可能被推翻,造成诉讼迟延。这当然有悖于反诉制度之设计初衷。

3.反诉不能在再审程序中提起。虽然再审程序是通过对原案的全面审理来实现监督、补救的目的,但其并不是以全面审理原案纠纷为目的的,更不可能受理新的诉讼标的。况且,再审审理的结果并不一定会推翻原审裁判,原审生效裁判的既判力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本诉被告要想全面解决纠纷,只有依照法律赋予自己的诉权,再次提起新的独立之诉。这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有违诉权平等、诉讼经济之嫌,其实不然。典型的诉讼包含着两层不同的诉讼关系结构:一是审判权与诉权的关系结构,强调平衡、制约;二是诉权相互间的关系结构,强调平等、对等。从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角度来看,再审程序的提起实质上就是在当事人诉权作用下行使再审权的结果。这本已是审判权对当事人诉权做出的重大妥协,如果再允许当事人反诉,则有可能使诉权与审判权之间过于倾斜而使法律的权威发生动摇,得不偿失。从诉权平等、对等的角度来看,允许再审程序中提起反诉,可能会对另一方当事人造成诉讼突袭,甚至在原审既判力的作用下使其既得的裁判利益得而复失,从而导致当事人之间诉权的不平等,有违诉讼正义的基本程序原则。从诉讼经济上考量,由于再审程序是一种后备的稀有司法资源,只能是不得已而用之。如果允许在再审程序中提起反诉,很可能使本已复杂的再审案件更加复杂化,使本来迟来的正义更加迟来,无形中就增加了当事人和法院的司法成本,造成诉讼的僵化、迟延,当然也是有悖于反诉制度追求诉讼经济目的的初衷的。

作者:杨 力

反诉立法完善论文 篇3:

论我国反诉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摘 要:反诉作为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有着节约诉讼成本、平衡当事人诉讼利益、提高诉讼效益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反诉制度由于存在制度规定不全面、适用时监管缺位、当事人法律素养不足等问题,无法真正体现出反诉制度应有的价值。本文将从当下反诉制度适用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为完善我国反诉制度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反诉制度 职权主义 反诉提出时间 强制反诉制度

一、我国反诉制度现状

反诉制度作为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其立法意图有:实现对双方当事人的公平保护、避免对同一事实做出相互矛盾的判决、提高诉讼效益三个方面。从相关法律规定及现在学界的通说来看,提出反诉的目的是为了抵消、吞并、排斥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具有对抗性。当事人基于以上目的提出反诉的行为,是对自身诉讼权利的一种主张,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反诉制度的实际适用过程中,我们看到,反诉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并没有如立法者所设想的那样,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具体表现为:本诉被告欠缺提出反诉请求的法律意识,提出的反诉请求也常常无法为法院受理,反诉权的行使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

二、问题原因分析

反诉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就我国现行整体情况来看,其制度的设计、运行、监督方面的问题依旧存在。下面就从立法、司法、社会三个方面开始分析:

1.立法层面。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对反诉制度进行系统的规定。我国立法层面上对于反诉制度的规定较为粗浅,《民事诉讼法》较为直接涉及反诉的规定仅有两条:第51条在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时表明被告有权提起反诉;第140条中规定本诉与反诉可以合并审理。《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34条则是对反诉的提起时间进行了界定:举\证期限届满前。与同为主张当事人诉讼权利形式的起诉相比,我国先行法律对于反诉的界定、反诉的一般条件、反诉的管辖、反诉提起的程序、放弃反诉权的后果等方面都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尚且都还处于一个缺位的状态。这种不完善的法律体系既无法给反诉制度的实际适用带来明确的指引,还给了实际操作者过多自主选择决策的权利,为反诉制度的适用埋下了潜在的威胁。

2.法律适用方面。法官在决定是否适用反诉时享有過多的自由裁量权客观上造成了被告提出反诉请求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正如上文所述,我国现阶段的立法关于反诉的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这时候掌握着是否适用反诉制度决定权的法官就掌握了更多的自主决策的权利。一方面是对本诉被告行使反诉权的保护不全面,一方面是法官过多的自由裁量权,法官的审判权与当事人的反诉权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平衡的状态。

3.法治理念现状。法必须被遵从才能发挥其实效性。而法发挥其实效性的前提就在于必须让普通大众认识法、尊重法。现阶段反诉制度的适用之所以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对于反诉制度的认识还不够。

当然也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不是还有律师吗?律师不知道使用反诉更经济吗?且先不说我国民事案件律师代理率普遍偏低,我国律师在运用诉讼技巧时还比较容易忽略对于诉的理论的应用。律师在办理案件时,很多时候只是针对对方的诉讼请求做反驳或抗辩,或认为提出反诉极易被驳回,不如不提,或根本不愿意提出反诉用以抵消对方的诉求。这也使得反诉制度价值的实现大打折扣。

当事人法律素养不足,专业人士又缺乏机会去引导当事人的诉讼行为,立法和法律适用的现实又压缩了反诉请求实现的可能性,反诉遭遇“雪藏”,亦是情理之中。

三、完善建议

1.理念层面上。法治理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提高全民法治理念也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见到显著成效的工作。但至少,应当从当下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要注意是如何提高法律工作者素质,提高公民法律水平,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必须端正对于法律的态度。现在我国法律制度的构建还存在一些法律实用主义的思想倾向,只有当法律的适用出现问题后才会有修改法律的行为出现。我认为法律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把法律从工具、变成治国的理念,将法律理念从法律实用主义向法律理念主义转变,从过去的经验中发现法律的理念,构成整个法律体系的理念设计。

2.立法层面上。

2.1将美国“强制反诉”制度引入我国反诉体系。强制反诉反诉与本诉有着一定的关系,其必须在本诉的诉讼系属中提起,否则将产生失权的效果。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任意反诉:反诉与本诉之间没有关联,可以在本诉的审理中一并裁判,也可以将其分开审理。综观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从法条的规定中就不难看出:我国反诉的种类为任意反诉。再加之我国对于可以合并审理的反诉请求范围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是否受理的标准就由法官全权把握着。正如上文所说,这种制度设置已经给反诉制度的适用造成了一些问题,一方面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为反诉当事人带来了变相的侵害。因此,为了实现诉讼经济和保证既判力的稳定性,我们应当借鉴美国“强制反诉”制度,将我国反诉种类进行区分。我国对于牵连性的界定分为三种情况:反诉请求与本诉请求产生于同一法律关系或者事实;反诉和本诉中一方为另一方进行判决的先决条件;在金钱给付之诉中对方提出的意在抵消的反诉。我认为,其实不妨将第一种牵连性情况下提起的反诉纳入强制反诉的范围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否则该请求就丧失了由法院进行审理的机会,之后就算再次提出申请也会遭到法院的驳回。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况下提出的反诉则归入任意反诉的范畴。

2.2关于反诉的当事人。但在我看来,在一审过程中适当扩张反诉被告人的范围,只要不违反关联性的规定,的确是可取的。至少就反诉与本诉是基于同一法律关系或者事实而产生的话,加入在本诉中没有出现的案外人,有助于发现案件事实,一次性解决争议,实现诉讼效益。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反诉中加入本诉案外人的做法会对本诉原告人基于得到司法解决和司法救济的初衷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当案外人加入到反诉被告人中时,法院有必要取得本诉原告的同意。而至于在上诉过程中提出的反诉,鉴于法律有着二审终身制的规定,个人认为在纳入强制反诉机制后,不必再进行更改,维持原状即可。

2.3延长反诉请求提出的时间。在我国法律现行规定中,被告提出反诉的时间是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前。若在此期限内提出反诉的请求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法院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而在二审提出的反诉,二审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诉。其实我国对与反诉时间这样的规定更偏向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但是英美法系国家之所以采取比较短的期限,其大多都具有的完备的审前程序,较为发达的律师辩护制度都为这一设置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但反观我国现状,审前程序的重要性在这次的诉讼法修改中才有了比较明显的显现,律师还属于社会上比较稀缺的职业,民众对于向职业律师寻求法律援助的意识还不强。这时若是武断地就将反诉请求提出时间缩短到与英美法系国家相一致,不利于反诉诉讼利益的实现。所以个人认为,应当将反诉的提起时间规定为法庭辩论结束之前,这样讲有利于鼓励本诉被告根据案件情况适时提出反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反诉制度的设计、运行、监督方面是存在问题的。只有分析其原因,完善我国反诉制度现状,才能真正体现出反诉制度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晋红:《反诉制度适用之反思——兼论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最大化融合之途径》, 《法律科学》2002年第五期.

[2]刘学在:《美国民事诉讼中的反诉、交叉诉讼与引入诉讼介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六期.

[3]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修订版.

[4]吕静:《伦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制度》,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姚国飞

上一篇:体育新闻传播论文下一篇:村务网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