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经历诞生、形成、成熟三个阶段,包括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教育、完善理论基础等内容,教育方法主要有本土“灌输”法、党内与党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法等。通过挖掘和继承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优良传统,使之适应时代主题和环境的变化,从而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

[摘要]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关措施,例如确立“三个并重”的培育理念;构建“厚基础、重素质、强技能”的课程体系;加强理论经典和学术前沿的学习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生质量 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商爱玲(1977- ),女,山东嘉祥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1120)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资大量增加,一些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该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我们如何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推进符合研究生教育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又非常迫切的现实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我国在校研究生49万人;2012年,达到172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8.42万人,占86%。从数量上看,硕士研究生成为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力军,加强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条规定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具备: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制定《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所属二级学科。其下分6个二级硕士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从研究内容上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教学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简言之,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科研水平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是基本方向。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研究生培养面临很多新的挑战。读书、就业、住房、家庭等压力巨大,功利和浮躁心理甚嚣尘上。很多研究生难以静下心来读书,把攻读研究生仅仅视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跳板而已,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偏低。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偏低。习近平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的基础和前提。如上所述,成为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是我们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之一。在学期间,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激情,保持道德品行的纯洁性,是将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尽职尽责干好工作的必要前提。就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硕士研究生是跨专业攻读。这些学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受过规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以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的研究不够深入,无法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

2.缺乏基本的学术训练和论文写作技能。目前,许多研究生缺乏基本的科研素养,甚至认为把别人的论文拼凑之后就是自己的论文。首先,在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面,就能体现这一不足,很多论文选题大而空,平淡无新意,老生常谈。其次,在方法论方面,缺乏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往往是主客观不分,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不分。最后,在论文行文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如行文不通顺、逻辑思维混乱、偷换概念等。

3.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的培养需要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就需要把经典理论与鲜活实践紧密结合,需要分析现实问题并解决现实问题。只有适应社会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着力于解决现实的问题,才能发挥理论指导的积极作用。

此外,操作不规范,态度不端正等也是突出的问题。例如,没有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没有对研究选题进行认真分析论证,就盲目选题开题;不去阅读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而是转引二手甚至三手资料;忙于应付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工作面试等,而草草成稿,就答辩毕业等。

三、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质量的主要途径

1.确立“三个并重”的培育理念。即在研究生培养中,贯彻“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理论熏陶与技能训练并重、学习能力培养与探索意识训练并重”的理念,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使其能够以更广阔的学术背景透视自己所研究的问题。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形式,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他们的民族复兴信念,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通过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系统规划,培养研究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真问题、新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创新的双向提升。逐渐形成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为育人环节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厚基础、重素质、强技能”的课程体系。“厚基础”指在课程设置中,一方面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展学术专长。“重素质”指在课程设置中,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优良的德性、现代公民素质、扎实的人文和学术修养。“强技能”要求学生具备基本职业技能、专业研究技能和就业技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学生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培养新时期具有学术思维、问题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核心课程资源;借鉴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传统的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突出对经典原著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的探讨和把握。通过以上措施,切实加强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基本保障。例如,西南政法大学为研究生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专题研究”课程,一方面,介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前沿;另一方面,该课程还专门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等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数理统计三者结合起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3.加强理论经典和学术前沿的學习。主要通过开设经典文献导读课程、组织学生“读书会”、举办学术沙龙和学术报告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增强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而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是其必修的核心课程。我们的经验是,首先是精心挑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经典文献,既注重理论深度,又强调可读性的导读性著作;其次由多位研究生导师共同开设,每人选讲一部分经典文献,让学生接受更多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目的是让研究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而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读书会”的具体执行方式是,先由老师指定一本书,留给学生一段时间阅读,再组织学生汇报各自的阅读体会。要求学生围绕着读书的基本感受、受到哪些启发以及阅读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困惑等展开切磋交流。再由老师进行重点点评。与“读书会”相匹配的是学术沙龙。区别在于,“读书会”围绕某本书展开,学术沙龙围绕某个专题展开。通过对学术界和大家所关注的经典问题和热点课题展开讨论,重点训练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术报告方面,一是学科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交流;二是学科提供资助鼓励学生去其他高校访学、参加短期培训等。

4.引导“问题意识”和“治理思维”。将理论观照与现实观照相结合,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宗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一篇论文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问题意识建立在对现实的关怀之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学习它,研究它。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现实的紧密结合,让论文选题体现高度的现实关切性。另外,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我们所秉持的问题意识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治理”而批判。“治理”的概念有很多表述,但在国家治理的讨论中,主要围绕着“运用国家权力对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其保持在不破坏或突破现行秩序的度的范围内”,其内涵是由“治”而“理”,进而达成某种有序状态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建设性心态,而非革命性破坏性的做法。换句话说,我们提出问题是为了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5.给予管理制度上的保障。首先,建立、健全导师和导师组制度,给予学生最直接、最有益的指引。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发挥导师组的作用。导师组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解答学生学业上的问题,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建议。制定教师授课效果和导师指导效果等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督查机制,强化导师指导研究生课外学习与研究效果的监督和考核。其次,加强科研激励机制。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科研状态;另一方面,多设立校级、院级研究生科研项目,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再次,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预答辩、盲审、答辩、评优奖励、毕业与获取学位论文分离制度等。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实施研究生课程教学、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答辩、学位评定各环节的淘汰制度。实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为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翠.论理工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与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夏玉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3]王志君,许兰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制度创新和体系的建立[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作者:商爱玲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论文 篇2: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研究

摘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经历诞生、形成、成熟三个阶段,包括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教育、完善理论基础等内容,教育方法主要有本土“灌输”法、党内与党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法等。通过挖掘和继承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优良传统,使之适应时代主题和环境的变化,从而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

“范式”(Paradigm),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他认为,范式是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是一门学科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工具,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是在革命阶段(1921-1949)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结晶。它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成熟于革命完成之时。其主要内容是启发人民思想觉悟,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参加到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不是单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不是机械和教条的宣传,也不是形式化的自上而下的教学,而是采用科学灌输、党内外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调查研究等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不仅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革命史,而且有益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创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是在革命时期诞生、形成和成熟起来的,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为后来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想动力。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而产生的。俄国十月革命唤醒了在压迫中沉睡的中国人民,“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此走上了坚定的革命道路。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空想的和科学的社会主义》等的出版和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相继爆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直接发动的工人运动,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力量,极大地提高了党和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也在轰轰烈烈的工人斗争中诞生了。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形成

国民革命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崭露头角。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革命形势非常艰难,通过早期領导工人运动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即: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力量,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因此,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组成革命统一战线势在必行。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工人、教师、学生、商人、农民等开展了“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宣传活动,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积极投身到大革命中去。

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思想政治教育适应革命形势的变化,以动员广大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己任。为开展好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召开大会、出版农民读物、创办学校、组织文艺演出等途径与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土地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人运动、北伐战争和教育改造国民革命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中国共产党通过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农运骨干,创新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土地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处于萌芽状态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范式进入了成熟阶段。党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全民抗日主张的宣传教育,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党员,还有工农群众、部队官兵、爱国民主人士,以及敌对分子,党对其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以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抗日主张、抗战路线、游击战争战略、持久战思想等,比如,通过宣传栏、报刊、书籍、文艺演出等进行教育宣传;通过整风运动加强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总之,这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方法、途径等的完善都标志着革命范式的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关键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争取和平、准备战争、到获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全面内战爆发后,党在军队数量、质量及后备资源和外援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民党,为了取得内战的胜利,我们党一方面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做好敌军争取、农民工作、军队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建立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使国民党蒋介石陷入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包围之中,最终赢得了战争胜利。总之,在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理论和实践。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主要内容

(一)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在工作实践中总是把启发群众觉悟、提高思想认识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想尽各种办法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组织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帮助一批进步分子最终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工人阶级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提升工人阶级参与斗争的意识;成立青年团组织,为党培养助手和后备力量。在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军阀的统治,着重启发工人和农民的思想觉悟;在抗日战争时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诉苦运动提高全体指战员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人民而英勇奋战的觉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强团结、万众一心,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整个革命范式中,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都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而展开,首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引导更多的民众参与到革命中去。

(二)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艰苦革命的精神支柱。在艰苦复杂的革命环境中,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中之重是使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为取得土地革命战争胜利、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这时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是广泛的,它深入到党组织自身、革命军队、人民群众中去;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信仰、爱国主义等为主要内容;采取的主要方式有书籍报刊的引导、革命标语的宣传、生产生活的渗透、自我党性的修炼等。革命的胜利充分证明,理想信念是我们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整个革命时期。

(三)完善理论基础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情结浓厚,又因为西方列强长期欺侮而信心不足的国家干革命、搞建设,推进现代化,历史已经证明,回头路是走不通的,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也行不通,照搬照抄外国道路也不能成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针,结合中国优秀文化精华,形成了适应中国革命的理论,特别是以组织、动员人民,通过党和人民的丰富实践检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样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多方互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也不断丰富,夯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使其保持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每一次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都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使其更加成熟,为党领导的事业进入更高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教育方法

(一)本土灌输法

灌输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中的宝贵经验和基本方法,它在党的发展及其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并没有完全照搬照抄灌输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对群众进行本土化的灌输。灌输的目的是使人民群众先认识马克思主义,再意识到马克义主义在中国的意义,进而参加革命,使中国共产党不断的发展壮大,取得革命胜利;灌输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党的革命思想、方针、政策等;灌输的方式除了学习、宣讲、戏剧等,还有采取民主的形式和自我教育的形式来展开。总之,本土灌输法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中重要的教育方法,中国共产党运用这种方法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思想觉悟,增强了民族团结,把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前提。

(二)党内与党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核心便是加强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顺应革命与战争的历史主题和趋势中诞生,在发展壮大中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党员,并通过严明的纪律、不屈的奋斗意志、言行一致的行动、持续胜利的功绩,鼓舞和感化了广大人民,引导其参加到改造中国的洪流之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紧靠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還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渗透到不同阶级、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甚至到各党派进行教育工作,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和行动指南,以民族和人民解放为使命,坚持在党内外的广大人群中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启蒙和精神解放。

(三)坚持党的群众工作方法

我们党从成立之初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对象也是人民群众,只有唤醒他们的革命觉悟,发挥其在革命中的主体力量作用,中国革命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建党初期,党的群众工作是通过深入群众、组织群众来开展革命的,在这一过程中,群众工作初步显示出巨大威力,使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迅速壮大了自身力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思想无不体现着群众路线这一主题,并从理论联系实际的高度,系统阐述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得到深化。坚持党的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的教育方法,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传家宝和根本工作方法,是我党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珍惜并坚持的法宝。在艰苦的中国革命岁月里,为了中国人民能够真正的站起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对调查研究问题发表过许多重要的、精辟的、形象的论段,比如,“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眼睛向下”“解剖麻雀”等,而且经常深入农村、农民中亲自做社会调查,撰写了许多调查报告,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调查工作》《长冈乡调查》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为我党的革命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老一辈革命家以自身的亲身实践,用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法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教育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要踏踏实实做调查,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法,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中弥足珍贵的教育方法,虽然今天信息技术已非常的发达,我们依然要坚持调查研究方法,还要不断地创新调研方式,把这种教育方法发扬光大。

四、结语

综观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年思想政治教育革命范式,思想政治教育从涓涓细流发展为奔腾大江,从少数人书斋里的观念到绝大多数人信奉的真理,从舶来品到成长为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的参天大树。在中国革命年代,物质匮乏、力量弱小、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就像通向光明的指路灯,就像妈妈般温暖的怀抱,就像一部机床里的马达,启发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明确了奋斗目标,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内生动力。正确地理解、领悟中国革命历史,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不愧其“宝中之宝”的称号。

参考文献:

[1](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欧阳恩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7]晁小荣.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

作者简介:景宗彩(1984—),女,汉族,云南楚雄人,楚雄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责任编辑:冯小卫)

作者:景宗彩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论文 篇3: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研究综述

摘  要: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与伟大飞跃的理论源泉。黑龙江作为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地域,近几年在学界孜孜不倦地深耕下,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试图对五四时期(1900—1927年)以黑龙江现在管辖区域为研究范围,对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情况进行整体梳理,概括当前学界研究特点,分析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黑龙江

一、研究现状和特点

根据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数据分析,从2010年起,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的文章数量开始出现大幅增长,近十年平均每年有100篇以上的相关研究文章發表。可见,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研究,已经越来越吸引学界的关注,并且呈现从整体研究向纵深细化研究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早期传播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黑龙江和哈尔滨为研究中心,学界普遍达成共识,黑龙江是最早接触、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域。黑龙江和哈尔滨因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三条路径中,苏俄传播路径的枢纽,被学界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红色枢纽”。中东铁路作为传播承载的工具,被称为“红色丝绸之路”或“红色交通线”。学界认为,苏俄、共产国际使华代表与中国共产主义者的频繁互通与互动,形成了以中东铁路为传播载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带”。

第二,研究以整体宏观角度向传播个案角度拓展延伸。2000年以前,学界多以整体宏观论证,分析马克思主义早期在黑龙江的传播,认为哈尔滨党小组以及黑龙江党、团组织建立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对黑龙江人民意识觉醒有启蒙作用。近十多年来,报刊、宣传单、杂志等史料的挖掘和出版,以传播媒介与载体、传播途径与手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群体等为研究对象,多视角、多维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的过程,丰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1]。尤其是早期旅俄华工华侨群体、苏俄共产党员群体以及留苏学生群体的传播活动研究,逐渐走进学界研究视野。

第三,研究由政治学领域向历史学领域扩展,研究者由省、市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向高校学者尤其是党史领域学者和历史领域学者扩展。学界早期多从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与群众运动的政治意义角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与特点,笔墨着重叙述黑龙江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运动以及运动时间段的梳理。近年来,这种研究倾向在逐渐转变,随着研究史料的不断丰富,政治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文本出发以历史研究为基础的文章逐渐增多,产生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及群体研究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中,知识分子群体、进步人士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群体是个案研究的重点。张福山、张文芳在《邓洁民事迹述评》中指出,邓洁民创建的东华学校为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提供掩护和交通保障,是访问、留学苏俄的中转站,是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主要基地之一。何兰的论文《张西曼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出,张西曼是俄国传播路径的最早开拓者,是翻译《俄国共产党党纲》第一人,是矢志不渝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国民党左翼人士,是促进孙中山联俄容共决策的推动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作出巨大贡献。杨宗丽在研究马俊的历史贡献中强调,五四运动学生领袖马俊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哈尔滨、长春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给进步青年学子树立了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旗帜。对黑龙江地区党组织创立者的研究陆续增多,如黄澄对陈为人与吴丽实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对个案进行考察分析。除先进知识分子外,苏俄共产党员和旅俄归国华工群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重要渠道。黄进华认为苏共党员是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传播的先导力量,旅俄华工是传播的重要力量。旅俄华工为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者架起一座革命信息互通的桥梁,苏共党员则以合法身份为掩护,“公开”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思想。郭渊通过对旅俄华工这一群体的研究发现,旅俄华工开始有组织、有步骤的传播马列主义,并把宣传十月革命的书籍带回国内,形成一股革命力量。张福山通过对哈尔滨与“红色之路”关系的研究,发现以中东铁路为依托形成的“红色之路”拓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渠道,加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于佳亮围绕哈尔滨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青年群体通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引导,登上哈尔滨的历史舞台。以史料和档案为基础,充分挖掘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作出过贡献的先进知识分子和苏俄渠道传播群体,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载体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离不开先进的知识分子,而先进知识分子的传播武器就是报刊、书籍、宣言书以及贺年卡等宣传载体。于湘琳认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在早期宣传中,最常用的宣传形式是向中国工人散发中文传单。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的传播渠道与途径,苏俄的报刊、书籍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郭渊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章、媒介进行系统梳理,并强调东北革命的成功,大众传媒的舆论宣传和思想渗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黄进华认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字媒介,不仅包括报纸、书刊,还应包括小报、标语、传单、贺年片以及中共党、团组织的革命文件等文字载体。黄进华通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陈为人等利用哈尔滨无线电台,创办哈尔滨通讯社,进行革命宣传,这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是一次有益地尝试[3]。黄进华还以中东铁路为传播载体,从技术发展角度分析中东铁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的贡献。从文本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媒介进行系统梳理研究,为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本本身进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过程及作用研究

在宏观层面研究上,学者普遍认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黑龙江党、团组织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基础,青年学生、工人、进步群众思想的启蒙为黑龙江党、团组织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任松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黑龙江人民反帝爱国思想启蒙作用的研究中,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特点是与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密不可分的,为黑龙江党、团组织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赵俊清通过对黑龙江五四运动过程的研究,提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学说在黑龙江进一步广泛传播,从感性接受阶段上升到理性思考阶段。张德旺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特点总结为三点,即彻底的革命性、科学的开放性和主體的大众性。在该研究领域中,黄进华、郭渊的著作极具代表性,前者从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对传播过程、传播媒介等方面进行研究,后者从地域优势角度分析布尔什维克与旅俄华工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的过程,成为研究中共黑龙江党建历史的重要文献。经过对传播过程、历史进程与作用的宏观梳理,学者的研究开始转向微观研究,或从某一地域为中心进行研究,或从某一地域党、团组织建立及其所起作用进行研究,或从传播特点及其历史意义进行研究。刘绍唐对中共哈尔滨党小组的建立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其创建的客观条件和历史意义。边青山认为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传播以及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黄进华认为中共哈尔滨党小组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使黑龙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于湘琳、郭渊以哈尔滨为中心,强调俄国布尔什维克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所起的积极推进作用。黄进华在研究中引入社会学的“场域”概念,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视角,以中东铁路、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学校及《晨光报》四个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基地为研究目标,总结哈尔滨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传播的历史经验[4]。

五、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早期传播是一个常探常新的问题,仍有继续研究的空间。首先,扩大研究视域,研究不应仅以黑龙江省或哈尔滨市为研究中心,包括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绥化等地区的传播过程都应作为微观领域,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充实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历史;其次,深入研究文本文献,利用报刊、杂志等传播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当时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传播过程中,传播渠道、传播途径与传播内容等方面均呈现苏俄化倾向,用以了解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内容变化、传播者的思想变化等[5];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角度,针对传播中的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碰撞与交融问题、选择传播与途径问题,推进研究,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编著。

参考文献:

[1]李军林.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角色定位[J].社会科学辑刊,2007(3):201-206.

[2]郭渊.从大众传媒看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早期传播[J].文化学刊,2008(4):78-86.

[3]黄进华.20世纪初在哈尔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探析[J].北方文物,2011(1):96-99.

[4]罗会德.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条件的再认识[J].大连干部学刊,2009,25(5):10-12.

[5]李军林.从“五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32-138.

(责任编辑:董维)

收稿日期:2021-03-12 修改日期:2021-04-07

作者简介:张颖(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