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法律风险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章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对网上银行感知风险进行了初步探讨。把感知风险理论运用于网上银行领域,提出了网上银行感知风险的时间风险、功能风险、人身风险、财务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等维度,并对这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上银行法律风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网上银行法律风险论文 篇1:

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探讨

摘 要:网上银行是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业务品种,它具有虚拟性、时空性、开放性的特点,具有更为快捷、便利、低成本、高效益等优势,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技术风险、系统运行风险、制度风险、交易风险等新型的法律风险,对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应针对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网上银行;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1 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的现实表现

1.1 技术风险

网上银行的虚拟性、开放性使银行交易突破了时间、地域的局限,在业务操作中对技术软件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因而技术风险成为网上银行面临的最大的法律风险之一。如果银行使用的技术软件不能使网上银行业务正常运作,导致现金支付、兑付、结算、网上证券等业务出现差错而给客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客户有权要求开户银行承担赔偿责任,开户银行有义务赔偿客户的经济损失。其次,开户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网上银行服务时,应详细说明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客户作为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因银行的解释说明不到位,导致客户操作失误,由此造成的相应损失,银行也有责任赔偿。所以,开户银行在选择技术软件时,应深入研究和分析软件的技术含量和可靠性,以免影响服务质量和银行信誉,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1.2 系统运行风险

网上银行业务交易前,特定的认证机构对客户的电子签名及其身份的真实性要进行验证,提供具有法律意义的电子认证服务。网上银行判别注册客户合法性身份和确认交易有效性的标识是客户证书及相应密码。假设安全认证系统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导致注册客户出现交易损失,那么,开户银行应当和认证机构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纵观我国现有的网上银行服务协议,许多网上银行服务协议有免责条款的约定,诸如:因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或通讯、供电故障等非乙方过错原因导致一方不能履行本协议规定的义务,乙方不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如果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完全不能履行,则全部免除遭受不可抗力一方的不能履行合同责任;如果不可抗力只影响部分合同的履行,则未影响的部分,当事人仍需履行。同时,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上述服务协议中所约定的不可抗力,并未详细具体地说明或列举什么情况属于不可抗力。如果网上银行运行系统受到外部的恶意攻击,比如计算机病毒的发作、网络黑客侵袭等造成系统瘫痪,客户信息失窃或资金被盗等,客户发出交易指令,而银行却无法执行客户指令,此情况是否可以视为不可抗力?而在这些情况下,银行的举证也存在障碍,很难证明尽了应尽的防范外部恶意攻击的义务。另外,根据《民法通则》有关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银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至少要承担客户的部分损失。同时,根据《合同法》第118条规定,银行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客户,以减轻可能给其造成的损失,并应在合理的期限内提供证明,方能免除责任,否则,也应承担因未及时通知客户而给客户造成更大损失的法律责任。

1.3 制度风险

目前,我国仍然欠缺专门调整网上银行业务的法律制度,仅有的为数不多的金融行政规章,其内容主要局限于对银行业务操作进行规范和约束,但对交易中必然涉及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没有进行规范和调整。因此,在实践中,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都是依据本银行制定的格式合同,比如服务协议等形式进行。对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待确定,尤其是容易发生歧义的条款在实践中会引发纠纷。况且网上银行业务范围涉及面广,既包括传统银行业务,也包括新兴的中间业务,如网上保险、网上证券等,法律关系复杂,涉及的客户类型多样。一旦发生纠纷,如何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责任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网上银行事件中已出现一些纠纷,比如客户资金被盗,电子汇兑纠纷等。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该类纠纷,责任归属于谁?法律依据何在?我国在2004年8月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依据该部法律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消费者可用手写签名、公章的“电子版”、秘密代号、密码或人们的指纹、声音、视网膜结构等安全地在网上付钱、交易及转账。《电子签名法》的通过,标志着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正式诞生。这部法律确定了网上银行交易合同的成立地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总体上而言,立法的欠缺和立法的滞后仍然给法官判案提出了现实难题,也给银行从事网上银行业务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

另外,因特网是跨越国界的。因此网上银行具有无边界性,国与国之间的有关网上银行业务的法律制度也存在差异,在跨国交易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国与国之间的法律冲突,导致客户与开户银行陷入法律纠纷中,从而加大了网上银行的法律制度风险。

1.4 交易风险

由于网上交易的低成本,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上网购物。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在2004年底所做的一次专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网民已经使用过网上银行服务。此外,大约51%的受调查网民表示,会在未来12个月内选择使用网上银行服务。在网上银行各项业务中,通过网上银行购物等服务最受欢迎。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客户因自己保管或使用不当等原因泄露账户密码,或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多数客户趋利和贪小心理,套取客户银行卡的账户密码,趁机截取客户的资金,给银行客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3 防范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的对策

3.1 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的成因分析

(1)网络系统技术和管理中的漏洞导致风险的发生。

(2)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难以发挥作用。

(3)网上银行的开放性容易引起风险。

(4)立法的缺失使法律监督不到位。

3.2 防范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的对策

(1)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和业务协议。

网上银行业务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能否避免和减少法律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内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商业银行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水平,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网上银行的需要和发展,不断完善有关内部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银行和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业务协议规范,尽可能做到详尽和具体化;对于银行和网络服务商之间的协议要明确约定,如遇网络系统故障引发的相关损失应如何处理;对于银行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协议要明确约定,如果因为软件、硬件的原因引发的事故而造成的损失如何承担责任等等,通过协议的约定分担法律风险。同时拟订的协议必须兼顾当事人各方的利益,体现公平、合理、合法。

(2)加强客户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由于网上银行操作的复杂性,有可能出现因客户的疏忽或错误操作而引起风险,因此,应当强化对客户的教育。比如,现在商业银行都对网上银行的业务流程进行演示,这样可以使客户了解网上银行业务的运行流程和具体操作等,减少错误的发生率;其次,客户密码是商业银行识别客户身份的重要凭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39条规定:“发卡银行依据密码等电子信息为持卡人办理的存取款、转账结算等各类交易所产生的电子信息记录,均为该交易的有效凭证。发卡银行可凭交易明细记录或清单作为记账凭证。”据此,客户只要提供正确的密码,银行就视其为该账户的合法客户,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由客户本人承担。所以在实践中,为避免客户密码被盗,商业银行应加大对网上银行客户支付密码的重要性的宣传,告知客户密码设置应避免简单化,注意保管好密码,以免密码被泄露,使客户具备风险防范意识。

(3)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

网上银行的开放性,无边界性,也强化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因此,对网上银行的监管不仅属于一国金融监管的范畴,而且需要不同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相互配合,形成严密的全球监管系统。比如,对利用网上银行交易方式进行非法避税、洗钱等行为的监管;对利用网上银行进行跨国走私、贩毒、色情等犯罪活动的监管;对利用网上银行方式非法侵袭他国客户资料的电脑黑客进行监管等等。

(4)加强对网上银行犯罪的打击力度。

目前,利用互联网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多,作案方式也更加隐蔽和复杂,网上银行因其交易对象金融货币的特殊性,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重点攻击目标。电脑黑客不断侵袭网上银行系统,网上银行的支付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一家银行出现重大的网上银行安全事故,如黑客入侵造成系统故障和客户资料丢失等,那么客户对网上银行支付方式就会产生怀疑,从而影响银行的声誉。因此要使网上银行业务能够顺利开展,就必须加强对网上银行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1997年修正的《刑法》新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定,比如:“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等”。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犯罪日益渗透,危害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定较为粗疏、原则,量刑也较轻,对网上银行犯罪的威慑力较弱。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顺应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针对新的网上银行犯罪问题进一步制定出更加具体细化、操作强的法律规定,加大对网上银行犯罪的打击力度,以确保网上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慧.商业银行电子化的风险控制[J].金融与保险,2003,(9).

[2]刘昊.论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J].新金融,2003,(1).

[3]苏涛.网络银行的风险[N].金融时报,2005-04-20.

作者:黄 蕾

网上银行法律风险论文 篇2:

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的 网上银行感知风险探讨

摘要:文章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对网上银行感知风险进行了初步探讨。把感知风险理论运用于网上银行领域,提出了网上银行感知风险的时间风险、功能风险、人身风险、财务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等维度,并对这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对金融消费者网上银行感知风险识别状况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网上银行消费权益保护困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网上银行感知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感知风险网上银行

感知风险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国内对网上银行的风险研究不乏基于技术、服务等因素进行的分析,但是基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角度进行研究的却为数不多。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金融消费者的网上银行感知风险研究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一、感知风险在网上银行领域的应用

(一)感知风险的定义及其维度概述

1.感知风险的定义

感知风险最初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的Bauer(1960)从心理学延伸出来的。Cox(1967)继Bauer(1960)的研究之后将感知风险的概念予以具体化的说明。概括说来,感知风险就是指在产品购买过程中,顾客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以及由此导致的后果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感知风险来自两方面:一是对购买结果优劣(是否能够满足购买目的)的不确定;二是对购买失败后果的不确定。

2.感知风险的维度概述

感知风险的维度是指感知风险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或者有哪些类型。风险的多维度理论认为感知风险的纬度构成会随产品和购买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各维度对总体风险的解释能力在不同的购买情境下也是有差异的,在某些购买情境中一部分风险可能比另一部分风险显得更为重要或突出。许多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研究都是从以下六个维度来进行的: 时间风险、功能风险、人身风险、财务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

顾客的购买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确认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购买决策和购买后行为,但有时并不是完全如此,尤其是参与程度较低的购买,顾客可能会跳过或者颠倒某些阶段。米切尔的研究表明,在购买过程的各个阶段,顾客感知风险的水平是不同的。在确认需要阶段,由于没有立即解决问题的手段或不存在可利用的产品,顾客感知风险不断增加;开始收集信息后,风险开始减少;感知风险在方案评价阶段继续降低;在购买决策前,由于决策的不确定性,风险轻微上升;假设购买后顾客达到满意状态,则风险走低。

(二)感知风险应用于网上银行研究领域的意义

研究金融消费者的网上银行感知风险,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1.是金融机构制订网上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的重要基础。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从金融消费者视角出发,分析网上银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有效和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营销策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一步发掘商机、开拓市场。

2.是权益保护中心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前提。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可以更好地从消费者的利益考量出发,综合评估网上银行的感知风险,设置合理的消费者预期,从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判断依据。

3.是金融管理机构推行金融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金融管理机构可以从感知风险角度对网上银行的风险进行量化考核,更好地指导金融机构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明确金融业具有行业特点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充实金融标准化体系。

二、金融消费者使用网上银行的感知风险分析

网上银行,又称为网络银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概念,不同的组织机构对其有不同的定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网上银行发展现状,简单说来,我国网上银行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虚拟的银行柜台来开展各项金融服务。对该定义的理解包括三个层次:第一,网上银行是银行提供服务的载体;第二,网上银行是银行的服务场所;第三,网上银行是银行服务的内涵。从本质上来说,网上银行是一种服务,金融消费者为其目标营销对象。

基于对以往文献的研究,同时结合网上银行这个金融服务产品的特殊性质,笔者将与网上银行密切相关的风险定义为以下几个维度:时间风险、功能风险、人身风险、经济风险、操作风险、社会风险。

(一)时间风险。包括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支付时间耗费风险,出于网络资金安全考虑,网上银行往往采用支付口令卡、动态密码等方式确保支付的安全,而网页设计不合理、网页打开速度缓慢、系统网站升级等情况也会浪费客户大量时间;另一个阶段是银行退款时间耗费风险,在银行扣款以及操作出错后,要经过确认等一系列手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资金才能返还相应账户。

(二)功能风险。功能风险是指所购买的产品或者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由于网上银行是即时服务,服务的质量会因为无法亲自触摸、感受以及试用而受到限制,而服务性能上判断存在误差和信息不够充分也都会导致消费者承受更高的功能风险。网上银行提供的服务与金融消费者诉求之间的差异,是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主要原因。

(三)人身风险。网上银行的人身风险侧重于隐私风险。隐私风险主要是指在开通网上银行业务时通常需要填写的个人姓名、地址、工作性质、电话等详细资料,这可能造成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的泄露,给消费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此外,网上银行的使用也涉及到个人资金隐私问题。

(四)经济风险。一方面,网上银行所办理的业务种类较多,公布的收费标准信息量庞杂、部分金融术语专业性太强,客户缺乏相应理解;另一方面,部分银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收费标准因客户类别而有所差异,在银行的网上公示栏中并没有充分体现。

(五)操作风险。网上银行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可以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但这同时也加快了客户自身风险的扩散速度。以资金支付业务为例,由于网上银行处理指令的速度非常迅速,一旦出现错误,回旋余地将大大缩小,无疑等于加大了风险的扩散和补救成本。

(六)社会风险。随着网上银行的普及,成几何倍数增长的客户端成为风险敞口,金融消费者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不法之徒利用以攻击、入侵到网上银行后台服务系统,严重威胁金融经济的稳定,造成恶劣、重大的社会影响。

三、消费者在使用网上银行过程中感知风险识别状况

课题组对各个年龄段的金融消费者在使用网上银行的过程中对感知风险识别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发放调查问卷347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

表1各年龄段网银使用情况

13调查显示,网上银行总体使用率为53%,各个年龄段使用网银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年龄越小,网银使用率越高,反之,网银使用率越低。网络银行在年轻人中使用较高,达到了70%以上,而在60岁以上人群中仅有22%的人使用。

图1各年龄段网银使用比率

在使用过网银的消费者中,对其感知风险的识别状况进行了进一步调查。调查显示,金融消费者对网上银行的整体感知风险识别度不高,其中,金融消费者对人身风险(56%)、操作风险(48%)、经济风险(32%)感知度相对较高,而对社会风险感知度很低,仅有9%的消费者识别到这一风险。

图2消费者感知风险识别情况

四、金融消费者应对网上银行感知风险的策略

基于感知风险对网上银行推广的影响,应建立起“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用户做好自我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加强宣传、金融管理机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四位一體网上银行风险控制体系,切实降低网上银行感知风险,从而激励客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优势,提升网上银行普及率,促进金融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时间风险的应对策略

时间风险的应对主要依靠金融机构的技术进步,金融机构应在加强风险防范、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产品创新力度和简化冗余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网上的信息支持、提高网上银行的响应速度、加速网上银行的业务办理。

(二)功能风险的应对策略

金融机构应建立规范的服务体系,减少消费者的功能风险。在官方网站上提供详细的网上银行相关信息,利用即时交互技术,随时和客户保持联系,及时接受客户的咨询,解答相应的疑问;另一方面应定期进行回访,了解客户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网上银行的功能模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应加强开展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有效利用银行先进服务设施和手段,树立合理的网上银行功能预期;金融管理机构应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对网上银行功能的关注,尽快出台网上银行标准化服务的统一指导标准,将执行情况纳入执法检查范围。

(三)人身风险的应对策略

针对金融消费者面临的隐私风险,金融机构一方面应积极制定详细合理的隐私政策,并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在网站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另一方面应不断提升和完善网络交易安全技术,强化客户隐私保护及安全的技术层面管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也应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普及网上银行人身安全知识,提倡金融消费者培养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提高公众的隐私风险防范意识。

(四)经济风险的应对策略

金融机构必须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合理确定本行收费标准,报人民银行、银监会备案,同时在营业网点、服务电话、公开网站(应在本行主页显著位置长期公告)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公告服务项目、服务价格,并在客户在网上银行操作界面选择的相应服务项目下及时列明该项服务收费标准。加快建立我国网上银行等网络结算方式的制度规范。明确人民银行、银监会在网上银行收费中的监督管理职责,赋予金融管理机构对网上银行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权,定期开展执法检查,维护网络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

(五)操作风险的应对策略

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在网上操作必要环节进行强制性控制和风险提示,另一方面银行内部可集中通过模拟演示或现场操作方式对网上银行客户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强化客户直观感觉和操作經验,帮助客户熟悉网上银行操作流程、加深对指令含义的认识,提高客户操作的准确性。

(六)社会风险的应对策略

社会风险本质上来说,是客户操作风险在风险链的后手传导,其风险应对一方面依赖于客户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自觉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应用自有客户端,有效提高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主要应由金融机构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加强网上银行建设:从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使用、维护、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设专人负责具体事项;开展经常性的病毒监测,及时查处系统、服务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杀毒、护理和动态的防范;做好后台隔离以及网络服务器危机管理,防止风险扩散、蔓延。

参考文献:

[1] 偰娜. 基于用户视角的网上支付感知风险研究[J].西南金融.2013年第5期.

[2] 杨青,刘懰,钱新华.各类网上支付模式及消费者感知风险研究[J].上海金融,2011年第4期.

[3] 饶传平.网络法律制度——前沿与热点专题研究[M].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4] 董佳.关于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余素梅.网络银行业务安全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向明艳

网上银行法律风险论文 篇3:

电子银行法律风险的几个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电子银行业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中所隐藏的法律风险也更为突出,例如来自于对既有法律法规的违反风险、相关法律规定模糊缺失带来的风险等。电子银行法律风险可能带给当事方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可能导致银行声誉下降、业务机会受限、潜力下降等。相比于传统银行的法律风险,电子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更多。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很多非金融机构也开始从事了部分银行业务。由此也它体现出了我国电子银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电子银行法律风险大大增加。

关键词:电子银行;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

前言:

电子银行是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广泛普及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利用开放型公共网络或通讯通道,借助客户建立专用网络或特定自制服务设备,向客户提供离柜金融服务。如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都属于电子银行的范畴。而由于电子银行是一种新生事物,与传统银行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因此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其可能无法全面覆盖,导致电子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比较高。因此,需要对电子银行法律风险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一、电子银行法律风险的界定

在金融市场及金融活动实践当中,风险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剥离的内在属性。金融风险的主体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部分,在狭义上,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在金融风险的涉及范围之内;在广义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各种经济主体,都在金融风险的涉及范围之内。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连续数年都持续表现快速增长。但是,电子银行业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也是很大的。从本质上来说,尽管电子银行风险也属于金融风险,但是却不同于传统银行风险,更多的是来自于电子通信技术应用方面。法律风险指的是对法律的不遵从或违反而可能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或是法律不完善、不明确所造成各当事方面临损失的可能性。电子银行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对既有法律法规的违反,以及法律规定模糊缺失。这些风向将会导致电子银行相关当事方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也会造成银行声誉下降、拓展潜力降低、业务机会受限等不良后果。

二、认证机构和电子签名依赖方的关系

电子签名依赖方指的是对电子签名证书持信任态度,并且以证书确定的电子签名人为交易相对方而进行交易的人。电子签名依赖方可能是认证机构用户,但也可能不是,如果不是认证机构用户,则其余认证机构没有服务合同。而当其通过证书与证书用户进行交易的时候,就在证书服务关系中形成了介入,在特定情况下,认证机构也要对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对于有认证机构和电子签名依赖方的法律关系性质,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研究显示,对于二者的关系,应当根据非纯粹认证关系、交叉认证关系、单方证书用户型、社区认证服务型来进行区分。还有研究认为,双方在事实接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合同。电子签名人证书信息查询就是合同缔结的过程,证书信息就形成了合同内容。还有研究认为,签名人之所以要获得电子签名证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身份证明给电子签名依赖方,而该合同的受益人之一也是电子签名依赖方。还有研究认为,认证机构对于电子签名依赖方的利益,持有法定保证及赔偿义务。

三、大额电子资金划拨的法律关系性质

在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施行之前,并没有调整大额电子资金划拨的统一法律,对于不同大额电子资金划拨,主要是不同当事人私人之间的合同调整,且受到不同法院解释的限制。因此,对于大额电子资金划拨中,各当事方的法律关系,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历史上几个典型的案件中,尽管案情相似,但是最终的判决结果却截然不同。而在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制定之后,对于大额电子资金划拨的各当事方,建立了新的法律关系,也就是贷记划拨关系或资金划拨关系。因此,可以说该部法律的编订,对于电子资金划拨法律关系性质的明确,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中设立的安全程序、支付命令等改变和规则,并没有运用传统的功能等同方法解释和修补以往法律,而是运用了全新的规则及改变。其对于我国电子银行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对电子银行各当事方权利义务不确定所带来的法律风险进行控制。

四、电子银行当中关于消费者保护的问题

消费者是电子银行相关业务中的重要主体,而对消费者的保护也是电子银行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法律风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电子银行当中对消费者的范围界定有所限制,某些业务属于个人投资而不属于个人生活消费,所以对其权益的保护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我国对于电子银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仍然是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主要依据,尽管在2013年新增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义务,但是只局限于最基本的信息,而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特殊性缺乏考虑,没有实现持续性的信息披露。所以,仅利用这些信息,无法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权益提供足够的保护。在电子银行业务中,当前法律对于消費者的保护不足,需要在未来对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义务进一步细化。在订立合同之前,金融机构必须用易懂、清晰、明确的语言,向消费者披露金融机构的联系方式和名称,并说明电子银行业务的费用、风险、特点。一旦出现错误支付、未经授权支付等情况,需要在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合理的分配责任。

结论:电子银行是当今社会中一种新型的金融方式,相比于传统银行模式具有更大的便利性。但是,电子银行在很多方面又不同于传统银行,因此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也比较突出。在未来电子银行的相关立法当中,应当考虑到电子银行的特殊性,从多个方面入手,对相关的额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和完善,减少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不明确、不充足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杨长海,刘时芬.商业银行线上融资业务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现代金融,2019(11):511-512.

[2]付叶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审计策略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8,498(23):154-154.

[3]张扬波.浅谈电子银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8,13(2):128-129.

作者:严小莉

上一篇:民族风格电影音乐论文下一篇:晚清乡村社会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