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

2022-04-21

摘要: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较为相似,实验实践教学较为雷同,毕业论文设计相差不大。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修改相应的培养方案以突出农字,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农字,在实验实践教学中要突出农字,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突出农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农业高等院会计学专业的独特优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 篇1:

新时代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再认识

[摘 要]文章基于新时代高等院校所处的新阶段,通过哲学化解析专业概念,沿着教育史学的脉络回溯专业概念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概括出两种专业概念生长路径,并结合新时代高等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的相关政策,提出三点新思考,为高等院校专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生长路径

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转型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驱动下,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对专业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更多集中于中观和微观层面。从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助推下的新兴市场急需更高质量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短短的几年间,国家相继制订出台了“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工科”等一系列事关专业调整与建设的重大决策,致力于开辟高等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新路径,重新定位专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夯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基,形成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专业布局,最终实现以一流专业育一流人才的使命任务。

一、专业概念的哲学解析

专业是一个源起时间久远的概念,人类早期实现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的时期就出现了专业的基本雏形,直到中世纪的欧洲,专业从社会分工活动中完全脱胎出来,形成了律师、牧师、医师等主流的专业从业人员,但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专业概念限于社会学意义,并且带有从业人员自身社会地位的象征。真正将专业概念纳入教育学、哲学领域进行考察的是人类近代高等教育机构诞生的时期,即欧洲近代大学的出现为专业演变成人才专门化培养的基本组织提供了场所,由此专业从中世纪职业的意义进一步发展为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基本载体,专业开始具备社会学与教育学双边领域的意蕴。

解构专业概念的全部内涵,不仅应还原概念本身所携带的历史图谱,还应借助哲学,尤其是教育哲学这一工具进行哲学意义的深刻挖掘,努力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主要元素、外延诱因、导引思想进行澄清,这有利于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更好的标准根基,推动专业发展的内外联动。高等院校的专业是建立在良好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的,这一基础正是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到的“高深学问”,更准确说是教育哲学的支柱——知识论。迄今为止,社会学家布朗德士(Brandeis)对专业概念做出了最经典的描述,定义一门专业的核心要件“以智能为特质,卷入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区别于纯粹的技能”[1]。也就是说,专业不同于职业、技能等社会现象与行为的关键,是它拥有深奥的知识和科学的知识体系,只有建立于知识论基础上的专业才能通过体系化的知识传递进行教育或培训活动,从而培养出大量的具备专业知识核心素养的专业人员。建立在知识论基础上的专业概念可划分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基本哲学主张。

经验主义知识论是促成专业现象抽象为专业概念的直接力量,知识只能从对客观事物的经验中才能获得,尤其是培根所建立的科学分类法,将经院哲学中的知识归纳为自然神学、自然哲学、人类哲学等门类,为近代专业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影响着从社会职业门类中整合专业门类的思想。在此主义的影响下,高等院校最初的专业教育依赖感官训练和直观教学。

因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知识论则发现知识并非完全来自于经验,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家提出知识的获得需要运用先验的形式,也就是基于知识建立的专业必须有固定的模式和门类的普遍性,不能因经验的改变而随意更改专业。受此主义的影响,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倾向于在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指引下形成一个个的教学单位,专业教育更强调系统理论的传授。

经验主义影响的专业概念与理性主义影响的专业概念在高等院校系统中存在长期的矛盾。20世纪初期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就对专业概念中的“知”与“行”、“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调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指出:“专业须获得学术造诣上量的积累”“以应用科学和技术发展为主线是专业的中心”“专业应给予典型、集中而非广泛的具体工作”[2]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专业教育更加突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更加突出专业与实用环境的沟通,建立起一批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专业。

由此分析,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内涵变迁与近代以来人类知识的转型基本匹配,知识的演化速度影响着专业概念的扩充进度,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旧知识秩序深刻推动着专业概念的结构性嬗变。

二、专业概念的生长路径解读

二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开始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形成了配合战后国民經济恢复发展的专业新布局,指导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专业概念则受到冷战的影响,逐步分化为以欧美模式为代表的生长路径,和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另一条生长路径。两种生长路径影响着20世纪中后期全球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直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两种生长路径引导下的专业概念依然能从我国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中看到缩影。

(一)欧美专业概念生长路径

正式的高等院校专业出现在欧洲大陆,脱胎于古希腊的“七艺”并带有鲜明的基督教色彩,首批成立的大学普遍开设逻辑学、天文学、神学、法学、哲学、算数与修辞学等专业,是一种完备的文法育人的专业理念。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欧洲高等院校的专业概念发生了重要调整,对专业的认识受大机器生产制造的影响摆脱了教义束缚,出现了以探求学问为中心的学术型专业和培养高级技术人员的实用型专业,这深深影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与建设,哈佛大学削弱了文法专业的地位,建立起具有新兴意义的商学院、牙医学院等。二战后,资本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阵营的高等院校紧密连接起来,以英美德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高等院校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专业设置权不再受政府垄断,各院校获得了专业自主设置与调整的机会,企业开始参与高等院校专业的建设工作,专业与用人市场逐步衔接。与此同时,具有通用价值和国际化意义的专业在欧美院校获得生长,如国际法、人力资源管理、工程技术、金融工程等专业,它们的出现使专业概念长期携带的定势得以突破,可组合式构建成为专业概念的新内涵。

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欧美合流后的专业名称进行分析,更容易看出这一专业生长路径的主要特点。英语系的欧美院校常用“Major”来表示专业的概念,有时也会用口语意义较强的“Program”表示[3]。“Major”翻译为汉语是“主要的、主修的”,其语义带有部分、柔性和主观选择色彩,部分的意义表现在“主要的”并非“全部的”,它是根据培养目标有重点地进行专业设置,并不局限于教育的规定性,院校的自主权较大;柔性表现在专业是一种组织关系,通过有逻辑的一系列课程组合起来,而这种组合带有较强的随机性,例如亚洲文明史、当代印度、健康生活等课程既可以组织为亚洲研究专业,也可以再添入社会政治与经济课程后组织为社会政策专业;主观选择表现在这些专业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动态设置,不同兴趣的学生基本都能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找到可供选择的专业。

除此之外,欧美院校的专业生长路径是在与通识教育的矛盾关系中不断发展的。通识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认为是有别于专业教育的另一种教育 [4],也就是说专业概念包含了专业与通识的张力,欧美院校本科的专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了与通识教育的密切联系,例如印第安纳大学本科教育的前两年不分专业地进行通识教育,表现出专业教育的运行建立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以更好地实现培养具有“个性人”素养的“完整人”。

(二)苏联专业概念生长路径

苏联的专业概念生长路径具有国家本位思想,自十月革命以来,苏联建立起庞大的服务工农业发展的高等教育专业体系,按照院校的类别可分为综合类专业、技术类专业和专门类专业[5],历经4次专业调整,至解体前夕由900余个专业压缩为299个专业,形成了31个专业门类。苏联的专业概念是实体化的,专业由实体的班级、实体的教师队伍、实体的教学场所及设备拱架起来。苏联的专业实质上就是人才培养的实体機构,学生招录进来就按学制进入固定的专业进行深造,这样的专业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因为学生的学业生涯是紧紧依托着专业的。

苏联的专业一词相当于英文的“Specialty”,带有特色和专长的意味,指某人具备明确的专门技术,说明苏联的高等院校专业概念含有刚性以及鲜明的技术指向,这受到了苏联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极大影响。“Specialty”是在国家统管统筹的决策下进行设置和发展的,这种刚性体现在院校无专业设置自主权,专业概念是在专业大类—专业群—专业—专业方向的框架下生长的[6],学生通过所学专业的系统培养具备完整的专业技术,毕业后进入相关的专业岗位进行工作,实现高等院校专业与社会职业的高度匹配,从而更好地促进苏联工农业建设。

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形成与生长深受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院校专业建设全面学习苏联,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任务通过1953年的院系调整明确为“培养具体的专门人才”,迅速将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导向推向了苏联路径。时任教育部长的曾昭伦明确阐明了专业概念:由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有计划地确定全国专业设置,是苏联制度的主要环节,专业就是一行专门职能或特长,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高等学校设施以专业为基础。在研究我国高等院校专业问题时,不能脱离专业概念的生长从属于苏联路径这一客观事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院校的专业自主权有所松动,高等院校专业创新、专业结构改革稳步推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苏联路径,但要看到我国高等院校专业依然是教学组织的基本实体单位,这是研究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逻辑起点。

三、新时代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思考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等院校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又要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肩负着教育强国和质量强国的重要使命。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挑战,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因时而动、协力统筹,基于需求办专业、适应战略谋调整、面向世界促融合,不断塑造专业概念的核心内涵,突出专业概念的时代风向,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和国之栋梁。

(一)专业概念凝练出一流元素

从专业概念发展的简史来看,对专业概念的理解和阐述集中在人才培养的单位、专业与职业、专业职能等方面。新时代为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加明确了专业的等级属性,确立了建设和发展一流专业的教育战略,变以往通过专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为当前的一流专业培育一流人才,通过“双万计划”的解读,专业概念中的“一流”赋予了具象的时间刻度和规模效度,“2019—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这种具有指标意义和实践功能的“一流”将对专业概念的扩容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可以预判未来几年专业概念将由“一流”来主导。

1.专业的“一流”是质量管理序列的反映。以“双万计划”为引领的新时代专业建设旨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深入挖掘出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专业的“一流”实质就是从基层人才培养单位树立质量管理的秩序,通过选拔和培育出数以万计的高质量专业夯实内涵式发展的根基,形成一个专门培育一流人才的专业系统,高标准、高要求的强化专业质量建设,从而孕育出具备新时代新素养的一流人才。

2.专业的“一流”是克制同质化的手段。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同质化较为严重,应用型院校专业设置向教学型院校看齐,教学型院校专业设置向教学研究型院校看齐,教学研究型院校专业设置向研究型院校看齐,形成了“专业高攀”的现象,极大损害了我国高等院校分层管理和分类培养质量。专业的“一流”是解决和削弱专业同质化的利器,通过设定一流的专业标准,区分一流专业与普通专业的关系,构建起具有一流属性的专业场域,在这个特殊场域里高等院校不论重点、非重点都有机会竞争一流专业的建设指标,这使重点本科院校既有拔尖专业也有普通专业,应用本科院校既有一流的应用型专业,也有普通的通用型专业,以此提高各类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发展的站位,防止盲目设置同质化专业,强化专业质量,不断推进专业建设的多元化。

3.专业的“一流”承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专业与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课程是专业组织的核心要素,专业通过课程发挥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新时代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要求建设适应新时代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这一连续性目标更需要一流的专业作为支撑,突出专业的一流课程组合意识,用一流的专业师资力量、一流的专业教学方法、一流的专业评价体系、一流的专业管理制度生成一流的专业建设合力,承载更多的一流本科课程。

(二)专业概念嵌入了新技术分化

21世纪人类技术动能的加速转型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高等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的新思潮,西方技术主义者提出“新技术革命时代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议题,高等院校专业概念面临着第三次技术重塑的可能(第一次是文法专业向实用技能专业重塑,第二次是实用技能专业向科学技术专业重塑)。从教育部出台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来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为班底的新技术革命已深刻驱动新一轮高等院校专业的调整与改革。例如在“新医科”战略的影响下,各医学院校加强了新设本科专业的论证,以更好地迎接国家医学专业认证,这在某种程度上撼动了苏联的专业生长路径,按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实习、住院医师规培”顺序构建的医学专业体系逐渐被新技术突破,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新型医学专业体系正在构建,医学院校出现了“医学+人工智能+X”的专业融合趋势。如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出现反映了医、理、工等学科的高度交叉,强调了新兴智能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专业内容包括医学数据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等,专业研究方向在于智能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临床实践应用于智慧医疗与远程医疗、智能医学影像和智能诊断、智能医学仪器及手术机器人,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等方面。专业概念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不再是中心聚合的组织模式,而向着去中心的技术分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解决了我国高等院校专业开设方向過细的问题,而且实现了专业结构的层层分化以及外围融合。因为新技术是没有固定边界的,像生物工程技术本身就包括了基因控制技术、纳米技术、智能计算机技术等,在嵌入新技术之后的专业概念必然产生不断再生、不断分化的效应。

(三)专业概念生成了认证理念

以往专业概念的生成受外部市场环境的需求及高等院校本身发展要求的影响,不能进行概念自身价值的评价与自主化调整,这使得专业概念的生成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不可知性。新时代在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条件下,专业需要增强自身设置的灵活度以及调整的可控度,这就需要为专业概念的生成提供一种可控的工具,那么源自于美国的高等院校专业认证机制就为我国专业概念的自生成、自发展、自调节提供了平台。专业认证是对达到或超过既定专业质量标准的专业给予认可,从而协助院校及相关专业进一步提高内在质量。从专业认证本身的内涵来分析,具有“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基于三大理念开展的专业认证会对专业概念产生必然的影响:一是专业概念更加关注专业的输出端,即培养成果,某专业设置的科学不科学,不完全在于市场需不需要,而是用人市场对培养成果认可不认可,专业人才是否真正能融入市场的技术环境中发挥充分的人力作用;二是专业概念更加关注培养对象自身,视角从院校有没有开设这门专业,教师有没有开设这门专业课程,转变为学生有没有学好这门专业,转变为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全方位体验,这里面包含了系统科学中的过程理论;三是专业概念更加关注基于问题的调整与改进,这是专业本身的一大突破,从依靠外环境向评估内环境转变,专业有没有问题要靠专业本身说了算,专业有设置和发展上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形成专业的良性循环。

高等院校专业概念不完全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它本身是基于哲学基础建立起来的具象路径,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启动的专业发展战略都要从专业概念的研究出发,从本体上找突破、找未来,充分发挥专业概念中的“一流”“新技术”“认证”,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基础的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5):30-39.

[2] 李·S·舒尔曼,王幼真,刘捷.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3] 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47-52.

[4] 王春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以北京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5] 程今吾.苏联高等教育情况介绍[J].人民教育,1951(2):24-28.

[6] 孟景舟.专业教育的历史解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3):49-53.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倪庚 秦宇彤 张守华 王方芳 沈娟

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 篇2:

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策略探讨

摘要: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较为相似,实验实践教学较为雷同,毕业论文设计相差不大。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修改相应的培养方案以突出农字,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农字,在实验实践教学中要突出农字,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突出农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农业高等院会计学专业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农业高等院校都是综合性大学,除了跟农业相关的学科外,还有许多跟农业关系不大的学科和非农学科,甚至有些非农专业的招生人数超出了农业专业的招生人数,如经济管理类学科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财务管理专业、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特别是会计专业,是许多农业高等院校的王牌招生专业,不仅招生人数众多,而且录取的分数始终处于各专业前列,体现出很强的专业竞争力。但农业高等院校毕竟从农业起家、从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的底子厚、基础扎实,农业综合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最强,师资力量最为突出,其他非农专业尽管发展很快,但历史底蕴较差,无法和传统的农业学科相抗衡。因此,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如何建设会计专业,使得会计专业具有农业特色并且呈现出独特的农业竞争能力是会计专业负责人和其他相关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1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现状

1.1在课程设置上雷同

当前,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和其他财经类院校的设置雷同,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差异性,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甚至专业课都相差不大,公共基础课雷同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特别相似就说明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现在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资产评估等课程和其他财经类学校所开设的基本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体现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如果农业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出农字,那么学生和其他财经类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比其竞争优势就无从体现,只会产生竞争劣势,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1.2实验实践教学雷同

当前,许多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实验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和财经类院校相比也有很多雷同性。在实验教学上,所购买的软件基本上一样,所举的例子没有体现出农业特色,绝大多数案例均为非农企业和非农上市公司。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雷同现象,实习基地都是非农企业的工厂和车间,学生实习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深入基层的决心和动力,和农业接触的较少,没有起到应有的实践作用,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

1.3毕业论文设计雷同

此外,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上,农业高等院校和财经类院校也存在雷同现象,毕业论文的题目大同小异,没有体现出农业会计的特色,都是大而全的题目,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引用的参考文献和农业没有多大联系,引用的数据都是非农上市公司的公开报表,然而针对这些数据展开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结果造成全国毕业的会计学生都在写雷同的论文,没有创新性,没有农业特色的成份在里面,形成不了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学生的独特优势来。

2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策略探讨

农业高等院校建设会计专业一定要有新思路和新观念,要突出一个农字,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建设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具有其他非农高等院校所不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策略有以下三个。

2.1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农字

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与其他高等院校区分开来,一定要突出一个农字,这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优势所在。在公共课的设置上,要增加三农内容的比例,如可以增开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和农村经济学等课程,适当减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学时,适当减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学时。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考虑增加农业会计学、农产品流通企业会计、农商银行会计等课程以及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国际贸易等相关课程。在选修课方面,可考虑增加种子学、植物学、生物学、农业机械、食品工程、食品学等与农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2.2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突出农字

当前,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说得多,做得少,累的工作不愿意干,复杂的工作又干不好,一些知名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企业反馈到农业高等院校的信息是:毕业的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到基层锻炼和工作,只想在舒适的环境中呆着,不愿意吃苦,即使某些學生被迫到了基层,比如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等工作场所,也不愿意多干,而且呆的时间会很短,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呆了不到一周就离开岗位,甚至离职或不辞而别,这对农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和被动,久而久之,这些著名的涉农企业就不太愿意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培养方案的设计上,特别是实验实践教学的设置上不尽合理,采取的措施是应加大涉农实验实践教学的力度。具体而言,在实验教学中,购买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会计学教学软件,教学软件中所列举的例子应该是农业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要与农业的生产、经营、农产品的供应、流通、加工和销售紧密相连,涉及的银行要有三农业务,最好是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充分理解和领会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熟悉农业企业的业务流程,在此过程中将会计学的有关知识与农业企业的融资、种植、加工、存储、物流、销售、货款回收、售后服务等流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有得放矢,才能充分学好会计学这门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加大与农业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和农相关的实习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践,要告诉学生装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要倍加珍惜,要深入到基层,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众所周知,在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农产品加工车间等地方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学生只有在这些场所长时间地工作才能够真正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对会计科目的理解将更为深刻,以后在财务部门工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灵活运用。所以,实习基地的选择更为重要,实习基地一定要跟农业紧密关联,学校应重点考虑与农产品种植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的合作,将这些企业作为合作的重点对象。

2.3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突出农字

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论文设计也应体现出农业特色,所撰写的论文应该是以农业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例来阐述会计学的重要理论,如毕业生可写某个农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相互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不同农业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分析,农产品经营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对某个农业企业的财务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对策,分析某个上市农业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某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营运问题展开研究等。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只有突出农字,所选题目才能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综合性和现实性,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尽量跟农业相关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提出一些会计理论方面和会计目录方面的创新性东西。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出去找工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招聘人员看到简历后,选择这些毕业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这对双方来说就是一种双赢,它不仅减少了学生找工作的成本,也减少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刘洪.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探讨[J].北方经贸,2009,(11).

[2]陆萍.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8,(05).

[3]张春颖.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方法的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4,(02).

作者:刘录敬

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 篇3:

适应市场需求,构建特色鲜明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格局的形成,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多年所形成的以外国语言文学为附专业的“经院式”单科型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社会形态尤其是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职能和办学目标的多样性。英语作为一种技能、载体和工具,依附于除语言文学以外的其他各种应用性专业,以构成复合型知识,仍是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从探讨目前纯英语本科专业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的现状入手,说明和论证了高校大力兴办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复合型、应用型英语本科人才的规格和特征提出了个人的拙见。

关键词:英语专业 复合 应用 模式

一、高校英语本科专业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已经走过了五十余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呕心沥血,不断总结规律,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模式,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英语专业人才。然而,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既有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明显,以语言文学知识为中心的“经院式”单科型教学模式已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已为当今世界的明显特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交叉学院和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文化以及中外文化思潮的相互渗透、交流、碰撞和融合,社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逐渐由“岗位稳定型”向“岗位适应型”过渡。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4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和质量标准提出了指导性的纲领。它的出台,有助于推进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作为一门生源和就业十分旺盛的热门专业,难以唤起有关领导和教师的危机意识和改革意识,不论其所属学校的类型、层次、性质和条件,大多严防死守“外国语言文学”这块一亩三分地,不敢也不愿越雷池一步。这一“经院式”的单科型培养模式一味追求“高”、“精”、“正”,强调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荣,忽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生源非“英语类”考生不招,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单一,教材陈旧老化,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自然科学类课程与英语专业格格不入,井水不犯河水。教学模式单调。在语言训练中过分强调模仿记忆,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按这一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量和社会经济适应面日益狭窄,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受到了英语水平日益提高的非英语专业的各类专业人才的挑战。鉴此,笔者极力呼吁从事英语专业教育的同行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英语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学模式。

二、培养复合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人才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1.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按照美国社会教育学家马丁?特罗的观点,高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毛入学率低于15%的为英才教育阶段:15%—50%之间为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教育阶段。世界各国大多接受了这一观点。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978年为1.4%,1990年为1.7%,1999年为9.8%。2005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进入大众化阶段。伴之而来的是高等教育在类型和功能上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不同,这种多样化不仅包括了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包含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有着不同的要求,他们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是研究型人才,也可以是应用型和岗位操作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后两类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幅将远远大于对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而具有不同志向的高校学生也希望对所学专业的功能和方向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度。作为一门点多面广的热门专业,本科英语专业应尽快实现专业方向和目标的多样化,加大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特征是:经济增长对于自然的依赖下降,对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依赖直线上升,也就是说对于未来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掌握自然资源的多少,而是知识水平、科学水平的高低。知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而掌握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人才则是一切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怎样才能使偏向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知识直接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使其最大程度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学以致用,学以适用,学以能用,学以通用,乃是从事英语专业教育的同行们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此外,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处理的便捷化以及信息传播的高速化不允许人们墨守成规,以不变应万变。高校英语本科专业千人一面、多年不变的教学模式若不及时进行强有力的改革,将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

3.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高等教育是人们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高等教育应该是学术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也就是对于高等教育的功能来说,在很长历史上是争论不休的。如在英国经历了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学术和职业教育并存等发展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扩展以及民众要求受教育的期望增高,高等院校的功能扩展为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国高校的本科英语专业也应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从纯粹学术型,转到兼顾学术和应用性职业教育两个方面。既注意本学科高深学问的研究,维护其长远的发展,保證并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也要注意培养社会经济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专业。

三、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方式

1.转变观念求特色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是在我国即将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如何适应市场需求、为市场经济服务,处理好英语专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从事英语专业教育的全体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需要转变的思想和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中国人学习英语,主要目的在于要利用它来作为谋生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很少有人会把研究英美国家的人文历史作为英语学习的目的,纯粹为了欣赏英语语言文学而学习英语的人是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的。英语专业的本科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目标是为学生在今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和专家学者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2)为了适应21世纪对英语专业人才的挑战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科发展的挑战,英语专业教育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要增强服务意识,淡化专业意识。

(3)要妥善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

(4)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增强人本意识。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等方面增强灵活性,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5)在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上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本校实际,敢闯敢冒敢试。不求统一标准(如强制设定专业八级的考核标准),只求社会认可。用己之长,力戒攀比,独创特色,打造品牌。

2.淡化专业讲复合

从根本上来讲,英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一种工具。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过去的英语专业大多附属于语言学和文学的学科领域,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但社会更需要英语与其他专业——如经贸、新闻、外交、军事、科技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是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复合型英语专业不同于特别强调英语技能的其他专业(如外交学、国际金融等),英语是构成专业知识结构的主体。目前正在试验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大致有“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方向”、“英语+专业”(双学位)等。各高校的英语专业要从自身的发展现状、师资数量、学生来源、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自主确定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选择“适销对路”的复合方向。

笔者主张复合型英语专业采用“英语+专业方向”的教育模式,厚基础,宽口径,长技能,高素质。基础知识包括通识、英语和专业方面三大类,如经济贸易方面所必须涉猎的高等数学知识。“口径”讲的是专业的对口度和适应面,“英语+专业方向”并不要求学生完全局限于设定的专业方向,既可偏左也可偏右。如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可根据其自身的专长,选择当英语教师或做国际商务师。“技能”包括英语交际技能、信息处理技能和专业方向的业务操作技能。三者互补,各有所长。“素质”包括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它的形成是在教育和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实现的。

需要强调的是,“复合”不等于简单的叠加,它是各种知识技能的融合、有机结合和优化组合,其构件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合力有着得相益彰、相辅相成之功效。

3.兼顾学科重应用

我国目前设有英语普通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外语院院、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理工农医类院校、其它单科或多科性院校。由于各院校的发展不平衡,办学层次、教育职能、隶属行业和部门、区域条件、生源背景、服务对象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其肩负的责任和体现的功能也应有所区别。目前,能够担负纯研究型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职责的高等院校毕竟是少数,且社会对此类纯学术研究型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因此,倘若各个高校不顾其自身条件都一味追求培养层次上的“高”、“精”、“尖”,表面上似乎有助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却难免有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之嫌,而且还会因盲目攀比而丧失争夺市场的良机。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放开,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为何不未雨绸缪,及早选择一条开放灵活的专业辦学模式呢?

应用型英语本科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不强求掌握系统的语言文学知识;流利正确的英语语言交际技能,不强求语言表达上的精确高雅;宽泛的文化知识面;具有以英语为工具处理信息和相关专业的业务能力;用英语撰写报告、总结和其他常用应用文书的能力。我们在构建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的办学模式时,不论其所依附的专业方向如何,至少应将以上诸要素作为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外语界,2001年第1期.

[3] 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外语界,2001年第1期.

作者:汪泉城

上一篇:国内外语文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