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金融教育资源论文

2022-04-20

[摘要]2007年开始的美国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选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等金融教育资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等金融教育资源论文 篇1:

新时期金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探析

摘 要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金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确立了以产教深度融合支撑金融人才供给的发展方向。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在发展中进一步构建金融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办学优势与特色、创建特色育人品牌,在探索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焕发了金融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 金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优势特色;产教深度融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的先后出台,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金融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创新中激发出新的活力,推动金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需求

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的现状是广大普通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人才市场所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短缺。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功底不够扎实;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理论根基雄厚,但动手实践能力不足。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按照经济社会职场人才所需要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来定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技术过硬、能力较高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人民群众的广泛需求

在现代社会,人人都有对职业的需求。如应届毕业生需要就业,对自己职业不满意的在职人员需要转岗,一些失业者需要学习技能以适应新工作的挑战,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来实现。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发展职业学历教育,更要深挖职业培训的潜力,实现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非学历培训的一体化,真正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1],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满足个人发展的普遍需求

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在校大学生很难预测自己毕业后或未来十几年后将从事什么职业,以及未来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职业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必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在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个人的兴趣、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态度等普适性职业素养,在培养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能力,满足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

二、金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金融财经类院校共有50多所,多由中国人民银行在改革开放初期创办。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些银行学校有的升格为高职院校,还有一部分仍保持中专办学体制。2000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多数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而有的高职院校,如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等,在保持金融行业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在金融职业教育发展中大胆开拓,向应用、技术技能型金融院校方向不断迈进,开启了金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也形成了鲜明的育人特色和办学优势。

(一)具有较强的招生就业优势

金融高等职业院校曾隶属中国人民银行20多年,一直为金融行业输送专业人才。金融人才需求较旺盛,以吉林省为例,截至2016年6月末,全省金融业共有从业人员21万余人,其中银行业从业人员9万余人,保险业从业人员12.6万人,证券业从业人员7000余人[2],并逐年递增。金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银行就业比例普遍达到5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招生就业均呈现进出两旺的局面。如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多年来录取分数线始终保持在二本线左右,第一志愿投档率和报到率连续保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实现了用人單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的100%。

(二)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金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与金融行业一脉相承,金融专业设置一般较早,专业覆盖面也最为全面。如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就是吉林省金融专业开设最早的院校之一,设置了金融管理、国际金融、互联网金融、保险、证券、期货、投资与理财等34个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金融一线为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也自成体系,通常按照学生职业基本技能、核心能力、综合能力等目标要求,深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尝试推动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上线启动慕课教学平台,已上线9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13门混合式教学课程,充分利用在线网络教学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课程体系与市场衔接更加紧密,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加突出,形成了大金融、细专业、全面服务金融行业的专业建设格局。

(三)职业能力与岗位衔接紧密

金融高等职业院校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力度较大,加快与银行、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聘请专业导师和专任教师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并通过组建金融职教集团和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形式,建立新的金融职业教育行业人才培养标准。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建设了模拟银行等22个校内实验室,将实践类课时比例提高到教学课时的50%以上,实验课开出率、专业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达100%,学生在就业前,可在全仿真条件下进行实习实训,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四)教师“双师”素质程度化较高

金融高等职业院校与金融行业联系紧密,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建立了人员互派机制,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金融高等职业院校还有一部分专业教师来自于金融行业,这些专业教师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现有专业教师中占比较高。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仅2015年就申报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78人,最终有70名教师获省级“双师型”教师资格证,获批率近90%,目前“双师型”教师数量已超过专任教师总量的60%,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三、金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优势正在逐渐弱化

长期以来,金融高等职业院校依靠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血脉联系,一直以服务金融行业、为银行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方向。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恢复建校近40年来,已经为全国培养了近4万名优秀毕业生,校友中任各级金融机构局长、行长以上职务的1500多人,金融高管5000多人,仅在吉林省县级以上人民银行、银监局及各类金融机构担任中层以上干部的就占50%之多,被誉为吉林省“金融界黄埔、银行家摇篮”。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金融行业对毕业生学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各金融机构、企业录用毕业生学历层次普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极大地限制了金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使其逐渐丧失了传统的人才竞争优势。

(二)金融混业经营的跨界模式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据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与吉林省人社厅、省政府研究室、省金融办联合开展的“吉林省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结果显示,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各行业与金融有关的业务将频繁开展,金融专业人才和具备一定金融知识背景的各类专业人才需求呈现迅速增长势头。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特别是基层和一线所需的金融人才缺口较大,有效供给不足。与此同时,金融业已经以超强态势进入混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要求开始从单一业务向全能型业务转变,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对金融人才层次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新的人才需求是当前金融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产业的重新定义对金融职业教育升级的挑战

2017年5月,马云在贵州“数博会”演讲中称:我们正在进入重新定义很多事情的世界。金融从过去的二八理论(服务20%大客户就能得到80%的利润),到未来的八二理论(必须扶持80%的中小企业、年轻人和需要钱的人,获得20%的利润),必须建立各种各样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产业的“重新定义”必然要求金融职业教育的升级换代。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的面向较窄,课程十分刚性,制度缺少弹性,适应产业变化的空间不足。同时,金融高等职业院校普遍缺乏研究产业变化的机构、人员和能力,难以紧跟产业发展,不能适时调整课程结构以对接产业新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金融高等职业院校和产业的对接程度决定了金融职业教育能否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四、金融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老牌高等金融职业学校,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在探索金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强化专业特色、突出行业优势、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探索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并逐步发展成为吉林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服务基地和金融服务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

(一)构建金融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不断深化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知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一个跨界的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3] 为深化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了金专大讲堂、金融大讲堂、博士论坛等学习交流平台,定期举办长白山论坛,每年举办讲座、论坛20余次,围绕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等职业教育思想和“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深入研究,深化对核心思想的理解,将服务社会、服务平民、做人第一、敬业乐群、注重实用、注重技能、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等精神和理念融汇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2.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紧贴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金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更加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关注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突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连续三年与省政府研究中心、金融办、人社厅及一行三局联合开展吉林省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专题调研,探索推进金融教育链与金融人才链和产业链的对接,进一步明确了对接金融行业的人才培養方向,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专业与课程设计,探索构建了“P+M”(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开辟与中职、本科院校的衔接合作,构建了“中职-高职-本科”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渠道,打开了学生成长成才的上升通道。

3.确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他们的任务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4];或者是指能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的人才类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是应用能力强,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将“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金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优势与特色

1.突出服务金融行业特色

金融业的发展决定着金融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互联网技术和企业行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新型金融业态不断涌现。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在实践中围绕金融业发展需求,紧扣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保持“金融管理与实务”和“会计”品牌专业优势,带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安全”等新兴专业,强化“投资与理财”等重点专业,新增“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等热门亟需专业,建立了金融学院、会计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开设了金融、会计、证券、保险、物流等34个专业,实现了金融领域全覆盖,形成了大金融、细专业、全面服务金融行业的专业建设格局。同时,率先组建了吉林省金融职教集团和吉林省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探索建立了新的金融职业教育行业人才培养标准,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充分释放了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发展优势。

2.职业能力符合岗位标准

近年来,吉林省相继引进了韩亚、招商、民生、中信、兴业、盛京、华夏、汇丰、进出口银行等机构。截至2016年末,共有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120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5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61家,非银行金融机构4家。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加快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按照学生职业基本技能、核心能力、综合能力等培养目标要求,与金融机构共同制订了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实训指导教材和实训课考核标准,制定百余门课程标准,实行项目化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注重课程从存储知识结构向应用知识结构转变,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启动微课和慕课建设,在吉林省高校中率先引入“尔雅通识课”作为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网上选修课程,丰富各类教学资源,课程体系与市场衔接更加紧密,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加突出。

3.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进有力

创新教育理念、体制机制、培养模式和突破瓶颈制约,从关门办学迈向开放办学,形成以产教深度融合为主要引领、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发展方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金融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走向。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探索与中国银行、吉林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吉林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博创教育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53家优质校外实训基地,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探讨共建混合所有制学院,联合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用友新道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融合金融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网络安全方向)等强势专业,打造金融特色鲜明、专业覆盖立体全面的吉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同时,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与1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按企业之需培養人才,实现了职业能力与岗位的高效对接。

4.双创教育彰显育人成果

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力推进的决定性因素。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倡导建立了全国金融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主导建设了吉林省金融服务业大学生创业园,与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形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实践基地;积极推进“三基工程”和“千导计划”,共同建立5个亿的创业基金,对全省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在合作共赢中搭建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获批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三)创建金融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育人品牌

1.建设科研服务品牌

科研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学校办学的内涵质量。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先后建立了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东北亚金融博物馆、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研究中心、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等六大省级科研平台,倡导师生参加调研,向吉林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建议,每年参与学生近千人,发放调研问卷3000余份,在校生提交的调研报告在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连续荣获特等奖,学校提交的《关于国家开发银行“三农”专项资金融资创新产品的建议》《长吉金融一体化五年规划》《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报告》《吉林省金融改革创新调研报告》等研究报告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和重要批示,学校正逐步成为吉林省金融智库。

2.丰富实践育人品牌

把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金融人才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还需要在实践育人上下功夫。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以“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健康育人、实践育人、安全育人”五育人为核心,创建实践育人品牌,精心打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理论学习小组等14个品牌社团,积极打造“国学讲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国韵“传统礼仪大赛”、“三走”阳光体育运动等品牌活动,以“金融三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传播普及金融知识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在吉林省各市县建立了19个普惠金融观测点,承担国务院普惠金融调研任务,得到国务院、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充分肯定,参与学生达到5000余人次,起到了“金融惠民、金融惠农、金融惠商”的社会服务作用。2016年,学生共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34项,其中,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奖7项,参加省级比赛获奖23项,实践育人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3.打造金专文化品牌

文化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师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当特色校园文化转化为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就成为引领院校发展的精神动力。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将文化建设作为凝聚金专精神、激发创新活力的有效推动,深入挖掘金专文化、金融文化、校友文化内涵,成立了由省民政厅正式审批备案的学校校友会,建设了校史馆和东北亚金融博物馆,并获批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东北亚金融博物馆,深入研究展示东北亚六国金融史和吉林省金融改革发展成果,由在校大学生组建专业解说团队,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举办“日本在东北的金融掠夺”专题巡回展,省内多家高校学生和万余名市民参观了展览,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得到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彰显了金融文化的魅力。

参 考 文 献

[1]车明朝. 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 助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5):5-6.

[2]孙杰光,关于吉林省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5-14.

[3]姜大源.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最大潜力在于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6(21):5-7.

[4]武正营.我国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社会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作者:徐东 任春玲

高等金融教育资源论文 篇2: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和趋势分析

[摘要]2007年开始的美国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选择。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下属的应用研究中心(ECAR)自2007年之始的一系列报告表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如下的新特点和趋势;高等院校之间越来越积极地开展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充分利用赛博基础设施促进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推进绿色IT和对身份管理(IdM)的日益重视。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高等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协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赛博基础设施;绿色IT;身份管理

引言

EDUCAUSE是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专业化非营利性组织,它将高等院校与政府、企业、基金组织以及其他的非营利性组织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来完成对高等教育变革的使命。2002年1月1日,EDUCAUSE成立了应用研究中心(EDUCAUS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ECAR),该中心主要致力于研究美国高等教育中关于信息技术的重要议题。ECAR的主要学术活动有定期论坛,出版双周版期刊,研究相关课题,出版研究论文等等,从成立至今除定期的期刊外已经有超过300多项研究成果,全球约有430所的高等院校参与了ECAR的研究项目。本研究根据ECAR从2007-2011年的相关研究报告,通过对几个热点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据此了解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动态。

2007年3月,当时是全美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的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布消息透露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严重,十几亿美元的市值迅速蒸发,不得不于4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并裁减54%的员工。以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揭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美国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的影响。美国的高校,公立高校的教育投入减少,同时私立高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获得的捐赠居全球高校之首,其年度预算的1/3都来源于此。哈佛大学捐赠基金在2008年7月起的四个月里,缩水超过80亿美元,损失幅度占其总捐赠基金369亿美元的22%。根据EDUCAUSE对319所院校的调查,2009-2010财政年度与2007到2008财政年度对比,近70%的院校在IT方面的预算都减少或者不变。为了应对这场继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又一次经济大危机,美国不少大学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缩减开支,如减少雇员、下调薪水,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从2007年开始EDUCAUSE也展开了相关的一系列研究,诸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是否能够减少成本投入,能否使效率得到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如何通过IT服务外包来降低成本,以及在保证网络安全和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追求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等等。

一、利用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降低IT成本

与一般的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不同,高等院校由于其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所以他们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挑战,诸如员工的薪金报酬缺乏竞争力,IT服务面向的用户很多,他们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同时每个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对市场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对于它们所需要的IT相关硬件和软件产品,高等院校不能影响其市场的定价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协作。

也正是由于与一般的公司和其他组织不同,以及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院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它们不是把追求经济利润放在首位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各院校的首席信息官(CIO)之间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协作愿望,他们愿意分享信息,共同讨论各种理念,商议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高等院校的这个特点给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高等院校中的信息技术协作(collaboration)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cooperation)。参加协作的高等院校之间关系更为紧密,他们要拿出各自的资源,让参与协作的所有院校能无条件地共享相关的资源,投入到他们共同关心的项目中,力争获取产出的最大化。参与协作的院校往往会形成一个独立的组织,实施具体的协作措施,同时来监管整个协作的过程。一方面他们能够共享项目成功带来的收益,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共同承担项目有可能失败带来的后果,诸如资金的损失、时间的投入、声誉的影响等等。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院校选择信息技术协作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应对不断减少信息技术投入的成本。根据EDUCAUSE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协作的动机排在首位的因素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院校间的协作将院校联系在一起,统一对外,面向商业市场采购它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具有更强的买方力量,获得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协作中,各个院校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能够为参与其中的小院校带来与其他大院校接触的机会,共享大院校的资源,接受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的指导,使用该领域的领先技术,改进小院校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高等院校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协作,包括以下四种形式:(1)多院校资源共同提供一些最基本的IT资源或者服务。包括地区性的网络系统或者高级网络系统,例如Internet2和National LambdaRail这两个网络项目。也包括共同运行数据中心,共同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ERP)。这是最主要的一种信息协作的形式,71.3%的院校都会采取。(2)协作中院校接受其他院校提供的资源和技术服务。(3)协作中某一个院校作为资源唯一提供者,而不是大家共同提供资源。(4)共同开发资源的协作。包括共同开发开源软件的项目,诸如Sakai和Kuali等。这是最不常采用的信息协作形式。根据EDUCAUSE对586所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67%的院校至少有一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协作,而参与三种或者三种以上协作的院校占到33%。从以上的协作形式上不难看出,除了对成本因素的考虑,信息技术协作也能够提高参与协作院校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增加更多的接触先进技术的机会。调查数据也显示:绝大部分的院校都希望能和技术领先者进行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以保持其在不断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已经参与技术协作的院校大部分都比较满意协作给他们带来的变化,超过预期目标。那些目前没有参与协作的院校中,有超过一半的院校愿意使用来自外部的非营利机构提供的软件,同时超过一半的院校也认为他们可以在协作中一展才能,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不难看出,他们并不是拒绝协作,只是目前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

本研究认为,要想让院校参与技术协作,一方面要让院校知道通过协作能够确确实实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让参与协作的各方都能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要打消他们对于参与协作的顾虑,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参与协作院校的风险,减少技术协作能够获得利益的不确定性,同时在法律和制度上消除协作的壁垒,当然也要获取院校CIO的有力支持,获得外部的相关IT组织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支持等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院系之间进行协作的时候,要考虑到摩擦成本,开展协作的时候,会对原来的各个院校产生一些变革,也会有诸如参与协作的各院校人员不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能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可能会产生问题;各院校的文化会有差异,带来不同的工作风格;甚至不同院校人员的技能水平存在着差异等等。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IT服务外包进入一个新时期

随着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至2002年,IT的服务外包产业值已经达到570亿美元,但是高等院校的CIO不是很看好服务外包,只有42%的高等院校通过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外包一些非核心的IT业务,甚至还有1/3的院校考虑会把已经外包出去的业务重新收回。EDUCAUSE早在2002年就对服务外包做过专题的研究,而2009年再次研究这个问题,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比,发现有两个较大的变化,第一,高等院校能够接受服务外包的理念,之前很多高等院校都没有过服务外包,也不接受这样的做法,外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如至少有25%的院校已经或者准备把学生邮件服务系统外包。第二,之前高等院校在服务外包问题上的认识是,如果不是自己运营,就是将所有的IT服务进行外包,而现在高等院校不是简单地在这两个极端的做法中来选择,而是基于安全的考虑,进行一个更为理性的选择,如在学生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信息系统这三个系统的外包服务上会更加谨慎。现在高等院校中的IT服务全部是自行运营的或者全部是服务外包的这两种状况都很少见。

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高等院校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成本的因素。要让IT设备得到普遍使用并能够及时更新,必须降低设备的成本,从而才能使高等院校中的信息技术及其支持的相关服务不断地降低成本。相比每个院校自行购置设备的方式,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多个院校可以共享相同的设备提供的服务,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降低IT的运行成本,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随着不断提高的计算机性能和存储能力以及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给信息数字化创造了良好环境的同时,也给第三方公司介入高等院校的服务外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使用不同于传统的外包模式,通过网络的方式来提供外包服务。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开始逐渐展露它的身手。不同的院校客户可以通过向同一云端进行服务外包,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来降低计算和数据处理等服务的成本。同时云端可以根据不同院校用户的需要提供灵活多变的个性化IT服务。另外云资源可以存放在任何地方,如可以选择靠近便宜可再生资源的地点,从而使云端设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IT。

在服务外包的形式上,有待于进一步地发展,目前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是高等院校使用最多的外包方式,有49.8%的院校采用这种方式。而其他的外包方式使用的都较少,不超过20%,其中诸如基于云端的服务器,存储安全应用,软件开发环境等技术只有不到10%的院校选择。本研究认为要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高等院校应该选择多种形式并存的模式,这不仅有利于服务外包的发展,也能够为院校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本研究认为在高等院校选择服务外包的时候,要注意,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技术漏洞也不断出现。在如今的网络中不断出现的身份被盗用、计算机黑客、网络仿冒和钓鱼、垃圾邮件和欺诈等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首先院校的CIO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院校在服务外包的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也要注意在选择服务外包的提供商时,不能简单追求便宜的价格,或者是先进的技术,而是要综合多角度地考虑多个因素,如数据的存储环境和安全性等,服务即使外包出去,但也要能在院校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之下。根据EDUCAUSE的数据显示,约有16%的院校采取自行运营的方式来提供IT服务,他们对自己的服务相当有信心,服务外包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可取之处,在短期内都不会考虑服务外包。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建立一个成熟的IT服务外包市场以及相应的监管体制,这必将有效地促进服务外包的长期持续性发展。

三、利用赛博基础设施促进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

早在200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就提出了赛博基础设施(Cyber Infrastructure,CI)的概念。2003年,在《通过赛博基础设施促进科学和工程的革命》的报告中进一步详细地解释了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基础设施或者信息技术工具,它指的是通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信息和沟通技术等联合起来建立面向网络服务的基础支撑环境,给研究者提供的一个创新平台,研究者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和各种研究伙伴,用各种研究方法,研究各种不同的内容。虽然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最先在科学和工程的领域提出,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应用已经逐渐扩展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院校逐渐重视赛博基础设施的建设。赛博基础设施这一术语中的Infrastructure一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主要指为了发展工业经济而必须要建设的公路、通讯、桥梁、铁路等这些公共设施。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赛博基础设施这个新术语也出现了。本研究认为赛博基础设施在其本质上就是在为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建设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公共设施。虽然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公共设施有所区别,但都是由国家政府出资统一建设,不需要院校自己出资建设。在金融危机之后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这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国家政府出面来建设赛博基础设施也便于统一管理,避免重复投资,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更有利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2007年7月10日,EDUCAUSE召集了以高等院校的首席信息官为主的赛博基础设施峰会,掀起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潮。以CIO为主的各院校代表进行深入探讨,大家达成很多共识,他们认为要想更好地利用赛博基础设施,必须要充分发挥中心信息组织的作用,制定明确的战略计划。短期而言,对于赛博基础设施的资源获取、管理和支持等方面能够统一意见;长期来说,形成一个良好的院校文化,院校不是简单地去获取CI资源,而是更多能共享资源。院校也认为对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院校都要优先考虑并且给予资金上面的支持,EDUCAUSE也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来帮助院校。这些对充分利用赛博基础设施是非常有帮助。

赛博基础设施的出现和使用对于高等院校的科研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都是教师依据学科领域各自为政,同时在成果的认定、教师的晋升等方面也是以院校为单位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事实上是一种典型的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经费的资助是根据项目划分到不同的研究者名下,各种资源也是归调查研究者自己所有,各个研究者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创建自己所需要的研究环境,这不可避免会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而赛博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关键性的研究技术,建立不同院校之间的研究者的协作机制,一方面能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其规模效应,能够给研究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平台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

赛博基础设施应用也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2008年EDUCAUSE的报告中提出院校常用的五种校园赛博基础设施的技术,其中包括:(1)高效率的计算资源(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resources);(2)赛博基础设施的应用和工具(CI applications and tools);(3)数据存储和管理(data storage and management resources);(4)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advance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5)虚拟社区协作(resources for collaboration within virtualcommunities)。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为其教学服务,如高效率的计算资源能够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对知识进行建模、模拟和抽象成为可能;各种应用和工具可以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对学习实践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虚拟组织让学习共同体可以打破时空阻隔等等,提供前所未有相互协作的学习机遇;通过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来创建和发现新的可用于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等各种情境的教育资源;利用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并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估,营造一个泛在学习环境:将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场所、家庭及其他地方整合在一起,推动我们超越传统的教师、学生、课堂、实验室的教育模式,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世界。

四、绿色IT理念追求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著名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 Inc)的数据分析,全球使用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到总排放量的2%,这个比例还不包括冷却数据中心所产生的气体排放。而2%的比例与全球航空业的排放量相当。高德纳认为如果对IT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50%的排放量,如有效的电源管理技术以及随时关闭显示器和打印机的电源等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灾害多发,而在这其中,高等院校IT的排放量是不可以忽视的。从经济方面的因素来看,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伴随着从2007-2008年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这些都迫使人们把实施绿色IT的理念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决策者、CIO、师生们都能认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把它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积极参与实施绿色IT,一方面有助于高等院校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和形象,在实施绿色IT中起到一个领先和表率的作用,另一方面使IT不再是一些简单地消耗电力的设备,而是干净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高等院校的科研技术给实施绿色IT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对数据中心的有效管理、采用更为有效率的技术来冷却数据中心等等。在2007年还成立了美国学院与大学校长气候公约(ACUPCC,AmericanCollege&University Presidents’Climate Commitment),参加该组织的院校承诺采用各种措施来实现绿色校园:如校园的新建筑必须符合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银色标准或者与其相当的标准;购买低耗能符合能源之星(Energy Star)标准的设备;减少能源的使用,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如院校的15%电力供应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注重废弃物的循环使用等等;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迄今为止,已经有677个院校加入该组织。

但是实施绿色IT的路途还很漫长,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需要逐步完善和改进之处。根据EDUCAUSED的调查显示,例如刚才提到的美国学院与大学校长气候公约组织也只有40%左右的院校加入。在实施绿色IT的战略计划方面,更是需要提上日程,目前只有1/4的院校和1/10的中心信息组织(Central IT Organization)制定了战略计划。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全面考虑的计划,能够把实施绿色IT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兴趣和热情的层面,而是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在具体的执行方面,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一个专门的负责机构,只有1/2的院校有专门的办公室,不到2/3的院校有专门的委员会。另外,约有一半院校下面的各部门的IT设备并不是由中心信息组织来统一管理,虽然各个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将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更换为液晶(LCD)显示器,将台式机更换为笔记本电脑等等,但还需要进一步协调中心信息组织和分散的各个IT组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在绿色IT的实施过程中,一个有执行力的领导者也是非常必要的,而高等院校的CIO在促进绿色IT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很多CIO对于院校的绿色IT措施都不是很了解,不能起到他们原本应该起到的领导者作用。

在实施绿色IT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资金的因素。EDUCAUSE的研究显示资金的缺乏是绿色IT实施的三大壁垒之一,1/3的受访者认为资金缺乏影响了院校和中心信息组织实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在实施绿色IT的具体措施的选择上面,受到成本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大,例如在绿色IT的措施中使用的比较多的一些措施,像循环使用废弃的IT设备、最小化增加对电能的使用、购买低耗能符合能源之星标准的设备,这些措施的实施成本比较低,人们也就更多地愿意采用这些措施。而如果采取的措施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比较大,人们就使用的比较少,如采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电能。

除了资金的因素之外,在实施绿色IT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高等院校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也造成有一些绿色IT的措施不是很普遍地被采用,如采用虚拟课堂来代替传统的课堂,这样的措施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务部门的支持理解:如采用远距离工作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办公室工作的模式,这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配合。

本研究认为,在实施绿色IT的问题上,一方面是要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从经济上认识到随着碳关税的实施,随着总量管制和交易规则(cap-and-trade rules)的实施,如果高等院校不主动地实施绿色IT,就要为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买单。所谓“总量管制和交易”,是指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基础上,通过买卖行政许可的方式来进行排放。具体来说,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空气品质未达标准的污染源(这些污染源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依照其空气品质改善目标配给“容许排放权”,并规范其逐年应削减的排放量比例、达成的目标年及最终容许排放权。各污染源取得容许排放权后,即能于开放性市场中自由进行交易买卖。这一机制为《京都议定书》首创,旨在通过对排放权的限制来减少碳排放量。这些措施的实施,就是要把外在成本内在化,迫使高等院校必须实施绿色IT的措施,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中来。

五、有效的身份管理确保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安全

从2007年开始,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使用网络的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根据国际通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的统计,截止2010年,全球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达到20亿,比2005年的10亿用户翻了一倍。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全球53亿移动电话用户中有9.4亿的用户在使用3G网络,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连接到网络获取各种网络资源和信息服务。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用户,有效的身份管理(Identity Management,IdM)能够保证良好的网络环境,能保证各种基于网络的服务能够正常运行。特别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获取所需的各种商品和服务。根据美国商务部调查局的调查数据,2010年美国的线上零售业销售额达到1452亿美元,根据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预测,网络购物的交易规模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到2014年美国的线上交易额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样巨大的交易规模,如果IdM的措施不到位,出现身份盗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人们对IdM的认识也有了变化。在2007年之前,EDUCAUSE是把IdM和安全(Security)的议题在一起研究的。但是从2007年开始,EDUCAUSE把IdM问题作为单独的一个议题进行研究,足以见其对该话题的关注程度。2007年到2010年这几年之间,对IdM的研究热度一直不减,总是把它列入十大议题,如在2007年位于十大议题的第四位,在2010年位于十大议题的第五位。

EDUCAUSE在2011年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美国高等院校实施IdM的动因中,排在首位的是对安全和隐私的考虑。高等院校中网络用户的比例非常大,同时使用网络的频率也比较高,所以网络身份的识别尤显重要。EDUCAUSE在2011年报告的调查显示,美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中有87%拥有笔记本电脑,67%的学生可以通过无线(Wi-Fi)连接到网络,在网络资源的使用方面,使用EMAIL的学生达到99%,每天都多次使用EMAIL服务的学生达到75%。

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能满足高等院校的需求。所以在实施IdM的过程中,高等院校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不足。2011年报告数据显示,有46.4%的院校认为他们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院校的高层管理者中有31.5%的人意识到经费问题,而相比在金融危机之前,在EDUCAUSE的2006年报告中显示,只有14.9%的高层管理者意识到经费问题,这个比例只有2011年的一半都不到。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实施IdM是现阶段高等院校所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高等院校在提供IT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全部由自己来运营。本研究认为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的使用,将是IdM面临的新问题。原来高等院校提供的IT服务大部分都是基于校园,而现在的IT服务范围扩展到了校园之外。高等院校要保证云端提供的服务和以前的服务一样,都能够准确地进行身份识别,保护网络用户的安全和隐私。实施联合身份(Federated Identity,FID)技术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院校的用户可以用一个ID既能使用校园内的网络资源,也能够用它来登录使用云端的资源。在金融危机之前,FID技术还尚未成熟。有22.6%的院校都没有听说过这一技术。FID这一技术目前已经有23.8%的院校在使用,将来会有更多的院校来使用这一技术。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高等院校中有55%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有37%的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连接网络,来参与课程学习以及其他学术活动。相比2006年,只有7.5%的学生有智能手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用户的增多,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并使用各种网络资源,这也将是院校实施IdM中所要面临的新问题。

本研究认为,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IdM的过程中,除了要面对经费不足现状,还要考虑到新技术的使用带来的影响,诸如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智能手机的出现等等。高等院校网络用户的增加,特别是使用移动上网用户的急剧增加,使得IdM越来越重要。同时还要认识到在高等院校实施IdM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身份信息是动态变化的,每年新入学的学生和毕业的学生数量都非常多,要为新入学的学生提供账户,为已经毕业的学生删除账户。所以实施IdM必将是高等院校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长期措施。

结语

本研究通过以上的几个议题的讨论,了解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动态,希望能够对我们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发。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小型便携式的智能设备飞速发展,这些把我们带到一个崭新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的网络,给高等教育信息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我们要积极开展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实施基于云技术的信息技术外包,利用赛博基础设施辅助科研,在新的环境下保持严格的身份管理同时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化发展。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长三角教育联动背景下以网络课程为依托的高校精品课程共享对策研究”(2011ZDIXM03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常晨,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高等教育信息化。

收稿日期:2012年9月25日

编辑:宋树

作者:常晨 赵建民

高等金融教育资源论文 篇3:

金融危机的挑战 高等教育的应对 农业院校的机遇

2009年是华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恰逢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祝贺华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的同时,谈谈高等教育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尤其是农业院校应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开拓创新,我想,比泛泛的賀辞更有意义。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

研究任何问题都要有理论依据,研究金融危机与高等教育,也同样要有理论依据。这一依据就是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也就是说,教育的发展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制约,同时教育的发展也会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产生影响。

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必然也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目前在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方面,大家探讨得比较多,而在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方面,学术探讨比较少,即使有大多也只是探讨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之类的浅层次问题。

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截止目前探讨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深层次影响的研究还不多。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关注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适当的预警,如果对重大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没有作出预警,而是无所作为,这是理论工作者的失职。决策是政府的职责,预警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如果理论工作者提供预警和建议后政府无所作为,应该向政府提出问责;如果理论工作没有提供适当的预警供决策者参考,应该向理论工作者问责。

基于这种责任感,金融危机自去年波及中国后,我已经在我的学术沙龙中组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多次讨论,探讨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大家先后写了10多篇文章,其中7篇在《中国教育报》整版刊出,2篇在《高等教育研究》上发表,还有几篇即将在《教育研究》上刊出。今天我把这些研究和探讨的结果向大家汇报,请华南农业大学的老师们指教。

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有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有的只是微露端倪或尚未露出苗头。一提到危机,大家都觉得是负面的不好的影响,但是必须指出,危机并非都是负面影响,在危机中往往蕴含着机遇。比如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尽管是较小范围的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借这个机遇我国高校大范围扩招,在短短的几年里,在数量上进入大众化阶段,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所以说危机并非全是负面影响,要善于发现、把握和利用机遇。

二、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的应对

(一)浅层次的影响:浅层次的影响是能够看到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经费,一个是毕业生就业。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前者的影响目前还不大,后者的影响却很大。

1. 对教育经费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这方面的表现十分明显。首先,政府公共事业开支缩减,教育拨款下降,比如加州教育拨款少了几个亿。其次,银行贷款数额下降,贷款利率剧增。由于国外高等学校中有部分是通过贷款来筹集资金,有消息报道国外有高校过去贷款利率是1.7%,危机之后利率提高到7.75%,每年的利息都要多支出3.5倍多。此外,国外一些大学设有基金会,把基金存在银行或投资金融行业等,金融危机导致有的银行破产,基金损失或被冻结;如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存在冰岛国家银行的基金就分别损失3000万和1300万英镑;还有一些基金收益缩水,哈佛大学基金缩水就很厉害。最后,私人与企业捐资下降。国外很多大学靠私人或企业捐资,经济危机后由于个人收入减少,或企业破产,因而捐资减少。

不过金融危机对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中国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对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是救市,救资本家,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民为本,救的是农村和农民,因此中国的教育经费预算不减反增。刚刚公布的2009年政府预算中,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为1580亿,比去年投入增加23.9%。虽然这些经费与高等教育基本无缘,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其次是用于困难学生补助,再有就是用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对高校教师而言,可能可以改善青年教师的生活,但目前还没有确切信息。中国不像外国,基金运作模式在中国很少见,民办学校基金办学很少,捐资办学数量更是微乎其微。广东相对多些,但华南农大不多,像五邑大学和顺德、东莞的某些高校可能多些,总体而言对公办高校来说影响不大。

因此金融危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影响不大,在相当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投入不会减少,但也不要寄希望增加太多。2000年以前,政府在教育的中长期规划中曾提出,到二十世纪末,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占GDP的4%,但到目前为止还是3%左右,在金融危机这一形势下就更难实现这一目标,但政府对大学的办学经费投入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说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的经费投入影响暂时不大。

2. 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金融危机对西方和中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国的影响特别大。由于近年来毕业生增量过快,在本世纪初不到10年的时间里高校扩招四倍多。毕业生就业压力本来已经很大,现在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雪上加霜。不过对高等学校来说,也不必过分担忧。中国政府和社会都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看待,正在大力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即使不能得到完全解决,但至少可以得到缓解。

金融危机使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受到冲击,但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存在某些积极作用。

首先,通过这次危机,可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以往大学生就业往往期望值过高,希望到大城市就业,拿高薪,做人上人。目前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思想可能会逐步发生转变,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到艰苦的地区、行业就业。

其次,开辟西部、农村、基层的就业通道。政府和学校一直提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基层去,虽然提倡了多年,但收效不大。这次借金融危机可能会有所改观,关键是政府要有得力的鼓励措施。以前去新疆就业的学生,工资是内地的三倍,不少青年人是先到西部拿高工资,几年后再回内地,但也有些人就从此留在了新疆,他们都为新疆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现在除了西藏地区的工资较高外,其他西部地区的工资并不高,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到农村就业,除教师和医生外其他很多工作没有工资保障,所以就业通道是不畅通的。此外到农村就业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农村教育环境不够好,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后,由于教育环境无法和城市相比,他的后代可能就只能留在农村,这也让毕业生不愿意在农村工作。所以政府应解决毕业生到西部、农村和基层工作的后顾之忧,下决心提供足够的保障。例如有的国家的政策是,毕业生去农村工作,工资增加20%。

此外,毕业生就业问题还可以促进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这两条在后边展开论述,这里就不再多说。

(二)次层次的影响:中层次的影响是已经出现的影响,但作用或压力不是很迫切,这包括对招生和师资队伍这两方面的影响。

1. 对招生的影响:西方由于金融危机,失业人数增加,高校招生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有的适龄青年因经济困难放弃入学机会、推迟上学时间或中途辍学;另一方面,失业率增加也会促使高校生源增加。因为就业形势好的时候,学生容易找到工作,往往选择直接就业工作,导致高校生源减少;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学生不容易找到工作,就选择暂缓就业,并继续充电,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高校生源反而增加。比如我在日本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突然不来上课了,问了之后才知道,他找到了工作,所以就不来上学了。金融危机形势下,有的青年以高校为“避风港”,并借此学习新技能,慢慢找工作,所以形成了经济与教育错位发展的奇怪现象,经济发展的时候,高等学校的学生减少,经济受阻的时候,高校学生增加。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有这种情况,例如财经专业学生一毕业大家抢着要,很多高校就不容易招到财经类的研究生。

台湾地区的高校也存在生源缺乏的问题,主要问题是适龄生源减少,再加上金融危机,所以台湾一直在努力争取大陆生源。据预测,如果招不到大陆学生,可能有10所以上的高等学校要关门。

但在中国大陆不存在生源的问题,目前的适龄青年毛入学率只有23%,高中升入大学的比例也是60%左右,所以生源不存在问题。鉴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也不可能像1999年那样再次采取大扩招的政策。显性扩招不会产生,即使扩大招生也只是2-4%的幅度,不会大幅度增加。但必须注意的是高校的隐性扩招,这可能对某些高校产生一定的压力,必须加以考虑。所谓隐性扩招,就是政府不会增加高校的计划招生人数指标,但可能要求高校招收双学位学生。学生攻读双学位不会增加就业压力,但增加了大学的压力,因为必须为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宿舍、教室、实验室等。华南农业大学由于占地面积大,房子多,恐怕压力小一点;其他一些高校由于扩招,在硬件条件方面已经很紧张,这种隐性扩招带来的压力就会很大。此外,国家也有可能推出储才计划,就是人才储备计划,把人才先储备在高校当中,比如开设各种培训班等,这也是一种隐性扩招。因为这不像储存货物,只要提供场地就可以了,除了场地之外,还要他们提供师资、设备、食宿等。

金融危机对中国高校的招生问题的影响,应该说对显性扩招的影响不大,因为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摆在那里;但是对隐性扩招的影响比较大,很多高校的学生存在隐性增量,必须加以重视,预先谋划。

2. 对师资队伍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国外高校的影响比较大,西方有些大学已出现解聘、减薪现象,虽然不是很厉害,但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但中国高校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中国高校的现状是师资不足,而且大多数高校都是公办高校,不致减薪,至于退休养老金改革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不多谈。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家提出要提高农村教师、小学教师的待遇,高校教师虽不在此列,但青年教师还是有可能改善生活。

金融危机对中国高校的师资影响最大的是可借此机会加强和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因为将会有很多国内外海归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来。国外的海归,大家都比较重视。国内的海归,就是以前下海现在上岸回归的教师,他们有知识,有经验,有实践,对教学是很有利的。目前大学最缺的是有实践经验的老师。高校引进这样的国内外海归,可以弥补原有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尤其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高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过对国内的海归,目前大家重视得还不够,这需要有远见的高校领导和人事部门干部的努力挖掘。

(三)深层次的影响:深层次的影响是尚未出现或只露苗头的影响,但将来必然会出现,而且这种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包括对专业结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影响等。

1. 对专业结构的影响: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结构,原本热门的专业可能变得不太热门或受到冷落,而原来的冷门专业可能会变成热门。国家对过去金融管理这些热门专业人才的需求可能会减少,而过去受到轻视或忽视的技术人才、工业人才、三农人才(为三农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可能将来的需求会大量增加。如果国家的人才结构发生变化,必然影响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结构。

西方有的大学已经形成或正在酝酿调整院、系,增设某些院、系,停办某些院、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正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的一位教师来信说,他所在的学校最近开会,新增6个专业,减少了6个专业,增设的主要是工科专业,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还有1个是高等教育学专业,减少的主要是财政金融系的专业。也有消息报道说,香港一些大学,今年商学院学生报名很少。这说明,西方一些大学,但不是所有大学,已经或正在酝酿市场反应。

中国高校对市场反应比较缓慢,原因是:第一,国内高校的自主权太少,自主权多才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自主权少自然市场反应较慢,不会立即调整专业结构;第二,中国的生源目前还不存在问题,当然专业结构调整就更迟缓。但近年来拥挤的热门专业可能会变成冷门,某些面向第一、二产业培养高科技人才和面向西部、农村、基层培养人才的专业可能成为热门。培养第一产业的高科技人才的基地在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就是这样一所大学,许多面向三农培养人才的专业说实在在过去受到了冷落,但现在有可能变为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些专业会变成热门专业。尤其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为就业机会比较好,专业结构可能会向应用型专业转变。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的信息,2008年全国一半的省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而全国高职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则略高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这是一个重要信号,说明社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结构、教材、课程都要发生改变。我们看到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所以我现在带领我的博士研究生正在做两个国家级课题,一个研究应用型专业该怎么办,一个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怎么办。

2. 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方面,关系到财经课程,尤其是对财政金融方面的理论课程的变化。这些年来我们的财经课程鼓吹新自由主义,这次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在金融危机中遭受失败,连格林斯潘也不得不公开道歉说他错了。财经、金融以及其它风行一时的经济理论受到质疑,倒过来这些年来不受重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重新受到重视。當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东西,现在不可能全部照抄,但是它的最基本的原理还是有其作用的。《参考消息》上有篇文章说澳大利亚总理大批新自由主义,认为新自由主义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应该重新研究社会民主党的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流派。反正,首当其冲的是要考虑某些课程的理论内容,不是说全盘否定新自由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当中也可能有好的地方,但至少需要重新研究,重新考虑。

其次,由于产业结构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快优化升级,例如报纸上说产业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转变,那么高等学校的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课程内容需要更新,配合产业结构优化的升级的需要。

还有一个,为了就业市场的需求,除了重视应用型专业的开设,还要注重应用型课程的开发。应用型的大学开设应用型的专业,这需要应用型的课程、应用型的教材、应用型的教学方法与之配套,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不可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所以我们在课题研究应用型高等教育中重点研究应用型课程该怎么上,应用型的教材该怎么编,应用型的教学方法该采取什么方法。

3. 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反思:这一方面就更少有人注意到。

金融危机归根到底是一些错误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一连串不道德行为所造成的,从而暴露了高等教育某些错误和缺失。这些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害人的、造成金融危机的不道德的人,不是没有念过大学的,肯定都是大学培养出来的,甚至是精英大学的学生,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中国也不例外,三鹿奶粉集团董事长和几个被判刑的集团董事长都是大学培养出来的,还有人曾拿过名牌大学的EMBA。当年中国环境污染十分厉害,淮河污染十分严重以至于河北、山东、江苏北面一带无水可喝,大家都很憎恨这些乱排污染的人。后来我到天津某大学作报告时,曾问过他们有没有培养过这样的科技人才,因为建造纸厂、化工厂排放污染物不可能是普通工人,肯定有,当然不好追究。

所以我们要考虑,大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做到既懂科学,又懂人文,也就是西方所提倡的科学教育人文化,或者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次贷危机暴露出来的精英人才的不道德行为,高等学校有一定的责任,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对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不重视,对职业道德教育中最核心的诚信教育不重视。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一个是经济理论,一个是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的行为。这促使高等学校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坚持。

中国现在面临着经济的转型,传统的道德观念已经解构,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尚未树立,市场的负面影响泛滥。市场对高等教育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作用,也有负面影响。这些年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放松。金融危机将促使高等教育界反思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

总之,金融危机对经济、对社会都是一场破坏性的冲击。坏事可能变成好事。冲击波所具有的破坏力,也可能把它引导为动力。问题在于高等教育怎么应对,怎么消除、缓解其负面影响,利用机遇转变为改革发展的动力。这种转变对农业院校可能特别有利,下面我来谈谈农业院校的机遇。

三、农业院校的机遇

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同样存在于农业院校中。但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农业院校具有特殊的机遇。对农业院校的发展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农业经济,一向比较受到国家重视,无论是传统上的以农立国,还是毛泽东在反对前苏联“重(重工业)轻(轻工业)农(农业)”发展顺序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先发展农业的“农轻重”的发展国策。虽然一些违反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做法实际上起了破坏农业的作用,但至少在观念上都是重视农业的。因此农业教育,在中国是比较发达的。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分布比例高于其它科类院校,这是国家重视的一个表现。但现在的农业高等院校地位较低,与其所拥有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著名教授的比例和水平很不相称。

在一个时期内,我国受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理论的影响,对于三农的现代化建设有所放松,使农业院校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在经费投入与生源水平上,农业院校处于不利地位,是弱势群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对农业现代化投入不足、重视不足,以为农业不成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要靠金融业,而不是农业、工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金融业和服务业,工业曾一度有所忽视,农业的地位降低。

美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超过70%,工业是夕阳工业,农业产值最低。照搬美国产业结构,导致我国对农业不够重视,这是客观事实。因此农业院校发展受到影响。农业院校尽管有最好的学科和最好的设备,却成为各种科类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尤其在经费投入上和生源水平上,农业院校处于不利地位。华南农业大学也存在这种情况,优势学科还是传统的农业和涉农学科,当然非农学科现在的发展也很好,可总体而言最好的学科还是在农学类学科,但每年招生时农业和涉农专业学生的成绩偏低。很多学生不愿意读农,第一志愿率很低,许多农业、涉农专业招收的学生是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的。

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扩招。农业大学为了生存和发展,也大规模扩招。华南农业大学现在在校生是四万一千名,以前只有六千名,扩招达近六倍。扩招不能只靠农学类专业来扩招,因为本来报考人数就少,所以必然多设非农专业。全国的农业院校普遍如此,而华南农业大学这一比例尤其高,在80多个专业当中,3/4以上的专业为非农专业。这不是说非农专业不好,而是说为了多招学生,必然要多设专业,而且要多设非农专业。显然,学生数、专业数猛增,而教育资源不能同步增长,尤其是师资、经费不能集中在农业和涉农专业上,必然影响教学,尤其是影响传统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的发展,因为本来这些专业招生时的分数就偏低。

这次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是发展农村、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教育方面大力投资农村教育。在“国十条”及其后陆续补充的政策中可以看出,国家的政策是增加农村的投入,促进三农的发展,加快三农的现代化。对于农业大学而言,发展本已具有优势的农业与涉农专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中国东部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广东是受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大学生就业困难也较大,这促使大学毕业生更多地往西部、往农村去就业和创业,找出路,求发展。在此情况下,农业院校具有这个责任,为三农现代化培养人才。借此机会农业院校可能从弱势群体变成强势群体,当然这是我们的期望。

农业院校为了更好地培养优质的三农现代化人才,就要在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素质教育强化上下功夫,培养出服务三农的学生。为此,农业院校要根据客观形势,结合自身特点,确定发展战略目标,制订发展规划,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可以概括成这样一个公式,危机为农业院校带来了压力,压力就是动力,而动力就是发展的机遇。

对华南农业大学而言,我作为旁观者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华南农业大学在全国农业院校中,具有五大特色与优势:首先是地缘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是地处广东改革开放前沿,思想解放;又是跨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丰富。其次是历史优势,作为百年老校,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尤其是在服务三农的社会实践方面有良好的基础,继承了首任院长丁颖教授“学农、爱农、务农”的办学传统。第三是学科优势,就是农业学科的优势和生命科学的特色。第四是地位优势,华南农业大学是省部共建的“211”大学,在全国的700多所高校中还是有较高地位的。第五是国际优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棉农组织与世界粮食理事会等单位都在和华南农大合作培养人才,走进来与走出去的留学生多,国际交往访问关系密切。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优势,这些只是我的粗浅看法。

华南农业大学要发扬优势,借助机遇,加快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以下是我的一些设想,不一定正确,还请大家指正。

第一,适当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优势学科主要是传统的、积累深厚的农业和涉农专业,包括为农服务的工科专业、管理专业等,这些学科和专业要继续发扬优势;非农专业要围绕三农现代化建设,办出自己的特色,不要各搞各的,要朝向三农现代化做适当调整。三农现代化不仅需要会种植和养殖的人才,还需要懂加工的工科人才,也需要管理人才,现代化的人才是多方面的。所以,所有专业要一致往三农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在三农方面做出特色。

第二,发展应用型专业与应用型课程。要在农科专業基础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我们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但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等,可以在这一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实践。

第三,加强素质教育,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加强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精神,事实上三农现代化的前途是很广阔的,风光无限。

第四,建议国家在着重农村硬件投资的同时,也应适当加强农村的软件投资。这次应对金融危机,国家的投资政策当中对农村的硬件建设比较重视,但对软件方面的投资还没有很好地摆到日程上来。我们应该共同呼吁,拉动内需也好,发展经济也好,解决金融危机也好,硬件投资是必要的,但软件投资也是必要的,它不能立竿见影,但对前途发展来说更重要。

以上就是我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应对和农业院校的机遇做出的分析与判断。最后预祝我们的百年老校——华南农业大学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刻,重新焕发青春,走向三农现代化的无限风光的前景!

(本文系陈然根据潘懋元先生2009年3月13日在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思想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上的报告录音整理,并经作者审阅。)

作者:潘懋元

上一篇: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论文下一篇:民间端鼓戏文化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