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绩效审计论文

2022-04-19

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对于实行低票价政策以及月票、减免票政策等形成的政策性亏损,各级政府主要采取的是财政补贴的方式,这种方式成为财政支出中体现政府保障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方式。但是这种财政补贴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政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公共交通企业的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共交通绩效审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共交通绩效审计论文 篇1:

聚焦深圳现代审计

[编者按]1986年,第十二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召开,会议发表了“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对绩效审计作出了如下定义:“除了合规性审计,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硼上进行的,是审计发展的必然产物和高级阶段,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大部分审计机关并未单独开展绩效审计工作。而在一贯开改革风气之先的深圳市,绩效审计工作同样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深圳市审计局的绩效审计工作连年增加,并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之路。

如果你在国内互联网搜索“现代审计”或“绩效审计”,你会发现,赫然在目的标题中,有很多带有“深圳”两字。从这一独特的窗口,你就不难感受到,一条以绩效审计为主导的现代审计之路,已经在深圳审计人的探索中,悄然延伸。

为了适应现代审计发展的要求,提高财政资金、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在深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审计局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绩效审计。2001年以来,深圳市审计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极探索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绩效审计数量连年增加,审计质量明显提高,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之路。2002年,深圳市审计局组织实施了全国第一项政府绩效审计——市卫生系统设备采购及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绩效审计。2003年、2004年深圳市审计局分别对旅游、污水处理、环保、市政公园等12个项目进行政府绩效审计。2005年,深圳市审计局加大绩效审计力度,选择对市本级2003至2004年度政府采购、深圳大学2004年度部门预算、市教育局直属8所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使用、市电子警察及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使用、市政府投资公共交通场站、市城市绿化管理处建设和管养、市裸露山体缺口整治、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运作与管理、市银湖旅游中心经营、市妇儿发展中心大厦等10个项目进行绩效审计。2005年深圳市审计局的绩效审计具有项目多,涉及广的特点。为了创新绩效审计发展之路,2005年,深圳市审计局还探索性地进行具有绩效目标与内容的审计调查,包括对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利用土地经济价值、市大工业区建设与管理的审计调查,并向深圳市政府提交了专题报告,这种做法开阔了现代绩效审计领域,也发挥了审计的服务宏观决策的作用。对于2005年深圳市审计局所开展的绩效审计工作,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深圳市2005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时认为,“对今年的10个被审计项目,《报告》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其社会经济效益,指出了被审计项目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公共资源和财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反映了部分被审项目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审计建议,对于加强我市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部门预算的管理、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目前,全国各地审计机关正在规划、试点绩效审计,由传统财务审计向现代绩效审计发展,而深圳的绩效审计已经成为深圳市审计机关工作的经常性任务,在审计工作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鉴于政府绩效审计实践的开创性和取得的成效,深圳市人大代表专门作出提议,给审计人员立功,深圳市人事局于2005年初给予市审计局海上田园风光旅游区等5个项目审计组各记集体三等功,这是深圳市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首次获得立功表彰。2005年11月18日,李金华审计长考察调研深圳绩效审计工作,认为深圳市审计局在效益审计方面为全国做出了榜样,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的路子。考察调研结束时,李金华审计长为市审计局题词:“积极探索,不断总结,走出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之路。”今年初,审计署办公厅和培训中心根据审计长的指示,专门来深圳调研绩效审计经验和做法。

深圳市审计局不仅在审计领域和内容上体现现代审计的特色,在审计结果的运用和处理上也积极引入现代审计的理念,落实《审计法》的要求,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为了进一步推进审计事业发展,加快审计工作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和整改,近年来深圳市审计局还积极探索了审计结果公告工作。2003年2月19日,深圳市审计局2002年首例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登载在了广东省的一些报刊上,深圳开始尝试公开审计结果。同年12月,深圳市审计局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03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情况。从2004年起,深圳市进一步增加审计结果公开的内容,先后在本地主要报纸上公布了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报告摘要和2004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摘要,社会反响强烈。2005年2月28日,深圳市审计局以单行本的形式,向社会全文公开2004年度8个绩效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全面实行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深圳市审计局近年来陆续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印刷单行本等形式,公开了绩效审计、国土基金审计、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等多项审计结果,把审计结果向全社会公开,使审计监督更加透明,这是深圳市审计机关促进依法行政、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努力向现代审计迈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深圳市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式实行,掀开了深圳审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深圳开展绩效审计及审计结果公告等举措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在深圳掀起一个个“审计风暴”。而2005年,连续刮了3年的“深圳审计风暴”,终于引发一场席卷深圳各部门的“责任风暴”。2005年9月份,针对审计查出问题的责任追究,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要求建立“买单制”,决不搞下不为例,随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出台法规性文件建立了审计查出问题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并将之上升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2005年审计问题“买单制”很快得到落实,共有16个相关责任人被追究责任,其中行政处理5名。

现代审计的理念也同样体现在审计队伍自身建设上。近年来,深圳市审计局进一步优化和充实了审计资源,设立了政府投资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两个专业局;派出人员多批次到欧荚发达国家参加培训、学习;组织、邀请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专家学者来局作了十多场专题讲座;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考具有高级职称的审计业务骨干;在局内公开竞争选拔了30多名处级干部……通过一系列举措,培养了一支能够适应和胜任现代审计要求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注重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敢闯敢试、不惧困难的勇气,创造出一项又一项骄人的业绩。自1998年深圳率先设立投资审计局以来,7年间共审计政府投资800多亿元,核减工程款77亿元;2002年至2005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319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违纪金额167.69亿元,其中违规金额14.22亿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49.7亿元,损失浪费资金3.77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市审计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审计工作已经从社会舞台的幕后走到了前台,审计事业任重而道远。深圳审计人正抓住机遇,务实创新,锐意进取,为在新的五年规划期内实现审计工作现代化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深圳市审计局)

作者:申 言

公共交通绩效审计论文 篇2:

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探索

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对于实行低票价政策以及月票、减免票政策等形成的政策性亏损,各级政府主要采取的是财政补贴的方式,这种方式成为财政支出中体现政府保障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方式。但是这种财政补贴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政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公共交通企业的发展。

1.“财政补贴”模式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财政投入所采取的补贴模式在发展实践中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

1.1补贴模式下形成的企业垄断经营模式,使得企业缺乏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公交企业的组织机构大多以一个国有大企业为总公司, 下辖几个营运分公司,政府直接授权公交企业经营。这种垄断经营的营运方式下,公交企业缺乏外部的竞争压力,难以形成自我加压、自我挖潜的动力机制。 同时公交企业以完成政府规定的任务为目标,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目标,缺乏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

对政府而言,难以利用经济手段对公交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数量和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也很难区分公交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无形中也可能为企业经营不善“买单”。

1.2在职能主体上,补贴模式使得政府角色和企业角色错位

政府和企业角色的错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交企业的负责人大多是由政府任命的官员或经理进行管理,难以完全站在企业的角度进行经营,主要以完成政府任务为主,承担了着过多的政府公共服务和公益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公交企业票价受政府价格管制,与市场脱节。大多数城市公交企业的票价体系是政府在平衡各方利益基础上制定的。近几年,社会其它公益事业如教育、医疗等价格在不断上涨,公交企业运营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也不断上涨,但是公共交通票制票价改革十几年来停滞不前,难以推进。

1.3在投入机制上,补贴模式较难形成稳定的保障

政府补贴额度多数是依政府财力状况,平衡各方预算得出的,补贴额度没有与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建立定量关系,公交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目前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补贴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不一定能拨付相应的款项,或者即使款项足够,但拨付滞后或不能及时到位, 较难形成稳定的保障。

2.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实施

在公共财政体系中建立对公共交通服务的购买制度,特别是通过契约化的形式,将公共交通服务外包给企业是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增强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效力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公交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2.1建立健全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价格标准等是政府支出的依据,可通过法律、法规设立一些基本原则和标准,这些标准应具有弹性,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当制订关于公共交通的相关法律和相关的优惠政策。

2.2建立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公共服务购买流程

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需要建立健全财政程序,规范购买流程;制定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预算,为推进公共交通服务购买提供有效的财力保障;政府购买预算要通过公开方式向社会公布,提高采购资金预算透明度。

公共交通服务购买流程包括如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购买公共交通服务项目。由交通运输局提出拟购买公共交通服务项目,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第二步,预算审核。财政部门依据相关规定对项目及其预算进行审核后,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第三步,交通运输局选择公共交通服务提供机构。

第四步,签订合同。交通运输局根据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合同范本与公共交通服务提供机构签订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合同中除应明确服务范围、要求、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外,还应按照资金支付与服务质量挂钩原则明确支付方式,合同签订后报财政部门备案。

第五步,组织实施。公共交通服务提供机构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提供各项服务,保证服务数量和质量。

第六步,有效监督。财政部门和交通运输局分别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提供者实行监督。交通运输局监督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财政部门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性。

2.3建立多元专业监督机制,保障公共财政合法支出

监督管理是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制度保障,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监督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2.3.1外部监督

首先要发展独立、专业性、多元化的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包括几个层面:一是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如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专业调查公司等机构。这些机构拥有专业人才,更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可以保证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二,社会公众、媒体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直接反映了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效果。媒体监督是社会公众监督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与渠道。

第三,专家监督机制。专家可以做出独立专业评估,或者通过邀请座谈等方式,参与到政府的评估过程中。

2.3.2内部监督

在内部监督方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部监督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财政部门对财政购买资金使用的监督;二是交通运输局对服务的质量、数量的监督。

2.4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评价体系。效率评价体系主要是评价政府购买服务的效率,即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所使用的财政资金是否最少或者说一定量财政资金是否购买了尽可能多的公共服务。

二是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效果评价体系。效果评价体系主要评价公共服务的享用者是否满意,可以通过公众满意度来测量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效果。

3.政策建议

基于现有公交企业的发展,建立公共交通服务购买机制,需要创造有利于公共交通服务购买的外部政策环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外部环境进行改进。

3.1政府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公共交通公益性定位,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一种施政理念

从过去把公共交通看作是简单的出行工具,转变为把公共交通看作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公益事业。各地区政府部门只有进一步提高认识,使优先發展公共交通成为一种施政理念,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加快公共交通的发展步伐。

3.2将公共交通服务购买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2011年2月16日财政部印发的《2011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显示,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和规模,适应政府预算体系改革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新变化,按照应采尽采的原则,着力拓展政府采购管理实施范围。加大对服务类采购项目的实施力度,争取将更多的公共服务、专业服务等传统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的突破是将《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法中的“服务”范围中的运输服务扩展到公共交通服务。

3.3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

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对公共交通服务领域的成本核算、政府购买服务价格的确定、服务质量的标准等进行制定和评估。完善政府购买程序,保证政府和企业双方的相对独立性和购买过程的公平公正。

3.4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公共交通服务购买流程

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需要建立健全购买流程,提高采购资金预算透明度,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政府购买行为。保持政府与公共服务提供者的相对独立性,避免职权介入等问题。在公共交通服务购买中应细化购买规则,保障公交企业的主体独立性。

作者:范永杰

公共交通绩效审计论文 篇3:

提高法治观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的观点,法治中国的建设将会成为国家治理的现实要求,逐步提高国家职能部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的能力,从而真正达到法治。我们要看到,现行审计的范围及内容在发挥法治作用上还不完善,尤其在针对法律法规以及公共政策的评价上,还没有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今后,亟需国家审计以法治为基础,以完善立法为出发点,解决我国经济领域立法空白、法规不完善、法规矛盾与不统一等现实问题。

一、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也为法治精神下的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审计立项应当以民生作为立足点。国家审计在审计项目的选择方面,突出为民生服务的主题,具体可能涉及市政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和文化设施等项目的监督。审计机关不仅需要解决项目资金使用的合法性问题,而且特别需要解决项目本身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问题。审计机关应当做到的是,让民众相信审计机关代表人民进行监督,保证政府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

审计结论应当以改革现行管理制度作为着眼点。在我国,国家审计覆盖面还很小,不矫正政府及其部门、上级管理机构在财经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将永远无法消除被审计单位违法乱纪的深层次隐患,审计只能看到表象,而无法探求问题的实质。结果是,审计的效率将长期处在低状态。审计机关应当注意,被审计单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体制上找到根源,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审计建议,告知相关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从根本上杜绝违规现象的出现。

国家审计应当立足服务。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审计,服务改革和建设大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审计监督是基本手段,服务是根本目的,监督是为了服务。实质上是通过监督服务于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审计损害了某些个人的利益,同时却维护了集体或者国家的利益。那种以“监督”为单一视角的审计,无法解释“监督的归宿是什么”的问题。

审计信息应当以报告公开作为关键点。审计信息公开是依靠社会力量检验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督促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整改与执行审计结论的重要手段。审计信息透明度不提高,社会公众和有关机构(如新闻媒体等)对审计机关的外部监控就无法实现,审计机关改进工作的压力将可能不足,审计质量可能无法保证。审计机关应当对涉密以外的审计报告全部公开,对社会提供审计工作底稿的查阅服务,以便促成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建立,使审计能够真正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审计对法律法规及公共政策评价时应遵循特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对法规进行评价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1)整体性原则。制定一项法规时,必须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强调以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主,力求兼顾。

(2)层次性原则。制定法规时,应使每一个决策执行者都能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形成一种层级管理的格局,确保法规和政策稳定、有效地实施。

(3)环境性原则。在制定法规时,要认真研究相关的环境因素,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定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以便进行有效的监测。

公共政策的评价首要任务便是制定一定的标准来检验某一项政策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以及该政策如何影响着现实的世界,是否促进了社会的治理,也就是说是否通过揭示因果机制来反映该政策的有效性。

(二)对公共政策评价应该坚持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必须以相关群体的认可与服从为前提,是通过大众认可、接受的合法化的途径所取得的,因此其本身是具有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价时要重点关注政策内容是否科学、政策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政策在实施当中是否有利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等。

(2)可操作性原则。公共政策的评价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任何政策的评价可操作性都是其重要指标。公共政策制定后实施覆盖面广、影响大,相对政策成本也高。如果对公共政策的评价没有充分考虑该评价系统实施的可能性与推行的困难问题,那么造成的政策的负效应也会相对较大,如造成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等。

(3)时效性原则。由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的,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政策会逐渐出现不适应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因此,通过对公共政策进行动态跟踪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反馈,及时纠正落后的公共政策,以修正和改善其本身存在的缺陷与障碍。

(4)适应性与可持续性原则。公共政策的评价的适应性是指审计目标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公共政策,其关注与评价的重点不同。而公共政策本身的形成是为了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连续性的决策组合,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具备可持续性原则。

(5)公开透明原则。公共政策评价的公开透明可以促进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公开、公证、合法。增强政府行为的开放性与透明度。

为了提高公共政策评价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一是采用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不仅各部门需要对公共政策的规划、制定与实施进行自我评价之外,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比如国家审计机关需要对其进行第三方评估。二是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实践中,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在实践当中需要加强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应用。然而,尽管定量分析的重要性显著,但不可将其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这样便是本末倒置。因此需要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两者任何一方都不可荒废。三是采用专家评估与民众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价时,采用专家评估是其最基本的评价方式;而公民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参与与环境利益相关的政府公共政策的评价,能够有效的规避政策掌握着非完全信息这一弊端。四是采用事实分析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公共政策评价的时候,在重视事实分析的同时,价值判断也越来越重要。用实证的方法来证明、评价公共政策的效能、效率等是必要的,但是关于评价公共政策存在的正义性时候出现的争议也将价值判断引入到判断体系中。

三、法规与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的路径选择

(一)前期论证的审计判断

在对公共政策绩效评价问题上,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回头看”的行为。但随着许多公共政策在评估时出现的预期绩效低下的问题,公共政策预期绩效前期论证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针对公共政策的审计应进行实时跟踪,越早介入审计效果越好。在公共政策的前期决策、论证阶段就将审计引入其中,能够准确的根据法规政策制定的背景以及法规政策制定的预期绩效进行审计判断。对政策的类型以及功能进行宏观把握。只有对国家出台的政策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归纳,在审计中对与其有关联的政策一并予以关注,梳理相关政策的效力与属性,对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进行审计判断,才能保障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在公共政策预期绩效前期论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合法性、可操作性、时效性、适应性与可持续性、公开透明等原则是其重要的衡量标准。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前期评估中很难兼顾的问题之一就在于平衡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这种矛盾在前期评估中尤为突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将定量分析更好地应用于公共政策的预期绩效前期评估中呢?首先我们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对象的性质等适当有所选择与侧重,进行综合统筹,另外要更多地关注之前相类似政策的后期审计成果,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处,将区别之处作为变量进行更为广泛的现场调研和数据收集,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相对合理的绩效预测判断。

在公共政策的前期评估中,应尤为注重政策绩效的审计,明确政策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这是由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和政府职能转变决定的。政策绩效的审计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但《审计法》一直没有把政策绩效的审计作为独立的审计类型予以明确规定,所以,应更加明确其法律依据,确认其法律地位。为此建议:第一,应当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政策绩效的审计目标、主体、内容,并对审计程序、审计责任等予以阐述;第二,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吸取相关的教训,制定可行的操作指南,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评价等内容,为审计业务提供指导;第三,还要逐渐建立起我国政策绩效的审计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为审计评价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保证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效果。

(二)实施过程的阶段性绩效的评估

公共政策管理包括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实施两个阶段,相应的,公共政策执行审计也具备阶段性的特征。传统的审计模式只关注政策执行后的审计,完全忽略了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审计。我们强调多维度、全过程的公共政策审计,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公共政策实施过程的阶段性绩效审计。在公共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各阶段的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对象也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审计机关应关注于政策执行过程中落实情况与政策要求是否实现了内容和标准上的高度统一,执行的过程和结果是否顺利,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中存在的渎职行为、贪污腐败问题和弄虚作假问题,将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和民众公布,确保公共政策的落实到位。同时,随着外部情况的变化,公共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与预期目标出现偏差,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及时进行跟踪、分析和判断,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政策制定者补充和调整。

(三)实施绩效的后期审计

公共政策实施绩效的后期审计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后期审计是对前两个阶段的总结和升华,全面反映了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就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无论是公共政策审计,还是经济责任审计,现阶段我国审计机关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后期审计,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如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已经出现了问题,那么后期审计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此外,后期审计得出的审计结论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将公共政策的前期论证、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看作一个整体,强调分阶段、全过程的审计,形成一个“全过程”的审计模式。当后期审计结束之后,要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全面、客观地将审计结果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最后,后期审计还担负着未来预测的功能,在最后的审计结果中要将未来公共政策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囊括进去,某项公共政策的后期审计要为其他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意见,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运转模式。

四、法规与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经验与教训

纵观我国目前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发展现状,结合各级审计机关的公共政策审计经验,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在公共政策审计方面存在以下难点:第一,公共政策的一致性比较难以把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制定一套公共政策方案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的相符合性、可操作性以及是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符合。二是项目、资金的规模、数量以及进入与政策的要求是否相一致、其预期效果是否相一致。第二,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时,会规避对自己无利或有损坏的法律法规或者政策,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歪曲或者抵制,或者从本位主义出发,实施其政策的一部分保留一部分,导致政策的实施偏离轨道或者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第三,执行者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与上级政策目标表面上相一致,而实际上相违背的措施,使得上级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实施。第四,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过程中,由于人员素质、利益诉求等因素使得项目在制定时就过于繁杂或者在实施时出现拖延执行或者敷衍执行的现象。第五,审计系统的发展不够完善,缺少科学地评价标准与方法,以及对目标群体政策的评估参与机制。再者,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能力的局限,使得其在进行政策评估时不可避免地用定性分析代替定量分析、价值判断代替实施分析。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审计起步较晚,无论是审计流程还是审计技术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但是,随着各级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民众的参与,通过多种形式来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显著地提升了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在未来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流程,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作者:马玉红

上一篇:作文心理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美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