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审计工作绩效审计论文

2022-04-16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企业内部综合性的监督工作,是推进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和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促进企业提升管理质效的有效途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持续有效地开展效能监察,对企业提升经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堵塞经营管理漏洞,防止企业资产流失,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防审计工作绩效审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消防审计工作绩效审计论文 篇1:

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

摘要:政府审计机关从事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财务审计称为政府绩效审计,政府部门应对社会公众负责,将公众满意度引入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既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绩效,也可提升国民满意程度。通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等公众满意度指标全方位反映、评价政府绩效,使得群众对政府工作效率与效果有更深了解,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对瑞典、美国、英国等国家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式。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比较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政府审计机关从事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财务审计称为政府绩效审计。学术界一般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政府部门应对社会公众负责,其绩效也与公众满意状况息息相关,将社会公众的满意指数——公众满意度引入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既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绩效,也可以提升国民满意程度。将通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等公众满意度指标全方位反映、评价政府绩效,使得群众对政府工作效率与效果有更深了解,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对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现实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人”是人民群众,“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简而言之,政府绩效审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要保证人们获得满意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从而使得社会公共需要得以良好实现。将公众满意度引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各国不同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式。

1英、美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西方国家开展了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价值理念。强调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作为服务提供者,其服务质量如何,应如何加以改进,当然得听取服务对象评价与建议。这就促成了政府绩效评估以顾客即公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体现了服务和顾客至上的市场化管理理念。因此政府绩效评估强调必须以顾客即公众为中心,以公众的需要为导向。最后,“回应性政府”、“回应性国家”得以流行;倾听公众声音,按公众要求服务得以施行。关于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的研究,许多国家构建了适合其国情及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设计了公众满意度评估政府绩效的模型与方法。如瑞典学者提出的SCSB模型,美国学者提出的ACSI满意模型,德国学者提出的DK模型,韩国学者提出的KCSI模型等。

1.1英国模式

英国政府注重授权于地方政府,授权于民,建立参与型的、民主的治理模式。建立了以顾客为导向的,能够及时回应公众需求,提供公众满意公共产品,努力追求公正,富有效率和活力的政府。其公共政策的制定采用新型的自下而上的模式,强调政策制定过程中与公众的对话与协商,保障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

英国政府建立了全面绩效考核框架结构,政府、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公民共同参与评估。其评价内容主要如下:(1)资源利用评价;(2)服务评价;(3)市政当局评价。其中服务评价,主要包括对地方政府环境服务、住房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消防服务的评价等。对市政当局的评估,包括抱负、优先发展战略、能力、内部绩效管理、成就等。

2002年英国审计委员会开发出综合绩效评估(CPA)指标体系,对公共服务全方位的综合的绩效进行评估,该体系总共包括了10个一级指标,59个二级指标。对于其中的一级指标“质量与服务的绩效”中,采用了公众满意度作为其评价指标。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市政委员会在普遍性的服务提供方面的质量水平如何?在优先的服务领域取得高水平的质量如何?社区与用户对他们所获得的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如何?满意程度主要有:顾客的满意度、抱怨的程度、市政委员会的调查以及监督的状况。

1.2美国模式

美国非常重视政府绩效审计,前总统克林顿于1993年签署了《设立顾客服务标准》的第12862号行政命令,责令联邦政府部门制定顾客服务标准,要求政府部门为顾客提供选择公共服务的资源和选择服务供给的手段。2005年Claes Fornell 运用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测量了联邦政府23个部门1999-2005年满意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等。美国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有公民和服务对象的广泛参与,并且已由单纯的政府机关内部的评估发展到社会机构进行评估,美国民间机构锡拉旧兹大学坎贝尔研究所与美国《政府管理》杂志合作,每年对各州或者市的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并发布评估报告,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另外,不管是民间机构或是政府机构评估时,都将公众满意度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终极标准。

美国著名行政学家马克·霍哲强调政府绩效评估中应重视公众参与,他设计了一整套具体绩效评估流程。该流程包括7个步骤:(1)鉴别要评估的项目;(2)陈述目标并界定所期望的结果;(3)选择衡量标准和指标;(4)设置绩效和结果的标准;(5)监督结果;(6)绩效报告;(7)使用结果和绩效信息。针对各步骤,公民与政府部门一起制定出具体决策内容:(1)共同决定是否实施绩效评估;(2)共同制定政府

部门使命、工作规划、实施细则等;(3)确定评估指标,包括投入产出比、效率、生产力等;(4)共同确定目标实现情况评价标准,即对实现情况进行评级量化;(5)系统地、持续地、周期性地对政府服务、产品进行监督;(6)绩效报告应立足于公民角度,并且予以公开化;(7)根据结果和绩效信息,提出改进措施,不断促进政府部门工作绩效的提高。

2英、美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分析

英国政府不仅考核体系公开透明,考核结果也是高度透明。公众可以在政府部门或网站上获取政府部门在绩效考核中的各项成绩及最终结果;公众可以查询政府业绩,协助并监督政府部门加强管理,提高服务;地方政府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管理动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政府绩效考核的公开化,使得公众参与积极性强,满意度高。

英、美两国均有效地将公众满意度运用于政府绩效评估中,注重公众满意度,各评价内容指标划分细致,考核体系公开透明,且均注重对结果的追踪,找出缺点与不足,不断改善服务。

3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的构建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又称为经济效益审计,仍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立法型政府审计体制,我国仍属于行政体制,相比较而言,独立性、权威性稍弱。我国民主意识也没有西方国家强,公民参与度低,缺乏强有力的和有效运转的民主,仍停留在自上而下、强制型审计模式上。

无论其工作效率多高,其技术多先进,一旦缺乏公众参与,不受外部评价与影响,该政府将失去公共意义。不管其服务态度多好,提供的产品多优良,其行为也会导致公众的不屑。一个人、一个政府的政绩的好坏,并不是可以通过他的自我评价来判断的,而应由第三方来评判。中国政府往往选择内部导向的绩效评估模式,截取较易获得和准确测量的考核指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财税收入与支出迅速增长,政府行为公开化已成趋势,我国应加强政府绩效审计改革,不断加强公民参与。

目前,深圳市政府正在展开其2012年绩效公众满意度网上调查活动,针对深圳市各区委局办进行评价。深圳市政府绩效评估包括客观指标评估和满意度评估。其中满意度评估由市委市政府领导评价、公众满意度抽样调查和公众满意度网上调查3种方式组成。公众满意度网上调查面向全体市民,是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我国政府应扩大民主公开,坚持社会公认。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实绩的认定,要进行民主评议或民主测评,看群众的认可程度;同时采取更广泛的群众性评价办法,如城市建设与管理满意度的考核,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广大居民直接填写意见。并且要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如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要以统计局的数据为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要分别征求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机关党工委的评价意见。同时还要征求主管领导的意见,并听取领导班子正职对其他成员的评价意见。这种由群众、领导、主管部门、被考核对象等做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考核评价,使民主和社会公认程度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邝必清.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28-32.

[2]赵保卿,李文娟.基于审计角度的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

[3]王素梅.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2010.

作者:张定军

消防审计工作绩效审计论文 篇2:

浅谈效能监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企业内部综合性的监督工作,是推进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和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促进企业提升管理质效的有效途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持续有效地开展效能监察,对企业提升经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堵塞经营管理漏洞,防止企业资产流失,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缺乏科学认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日益完善,部分企业还缺乏對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科学认识。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常把企业效能监察看成是查问题、办案件,或者认为监察监督"手伸得过长,种别人的田,给经营管理添乱",效能监察工作“提前预警、过程控制”的作用未有效发挥,效能监察变成了"亡羊补牢"。效能监察工作未实现"一能三效"目标,未发挥效能监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导向作用。(2)企业效能监察任务边界不清,未形成标准的工作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形式、方法、内容、职责未形成标准统一的操作规范,职责任务目标不清晰不具体,未能清晰界定效能监察与企业其他监督形式的边界,企业开展效能监察方法不一,未能形成有效统一的衡量或评价标准。(3)企业效能监察队伍还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需要。企业效能监察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强、内部协调难度较大的内部监督活动,目前大部分企业配置监察人员的数量、质量能力都难以适应效能监察工作的专业要求,企业监察人员专业能力素质不高,制约了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快速发展。(4)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未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在实际开展效能监察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现象:一是走形式,为效能监察而效能监察,工作浮在表面,效能监察与企业经营管理“两张皮”现象严重;二是事后“救火”,有举报、发生了问题,才组织去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效能监察成了消防与事后调查补救,没有发挥效能监察应有的预防作用与过程监督作用;三是效能监察目标与实施过程中的监察标准不明确,就事论事,监察内容模糊,效能监察的对象确定、过程实施、方法选择不够系统,规范化、专业化不足;四是效能监察成果的评价缺乏科学标准,缺乏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总结与研究。

2.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浅显探索

企业效能监察,应着力于对企业组织运行效能的监察与建设,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能为目标,以职能部门、业务流程为监察对象,围绕制度流程建设的充分性、业务流程设计的适宜性、业务执行过程的符合性、业务执行结果的有效性开展效能监察工作。(1)深刻认识企业开展效能监察活动的重要意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事项,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所辖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职能的情况,纠正行为偏差,发现管理缺陷,促进企业规范运行和提升管理,提高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清晰认识企业开展效能监察活动的重要性,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加企业效益或实现特定效果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认识是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思想前提。(2)搭建科学完善的效能监察体制机制。效能监察工作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要想开展好效能监察工作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效能监察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效能监察领导小组作用,切实落实管理部室(单位)配合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主体责任,发挥部门间的联合协调功能,建立完善效能监察各项制度,搭建科学完善的效能监察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效能监察促进企业管理“一能三效”提升的作用。(3)建立科学的效能监察制度体系。依据效能监察工作所遵循的科学发展、依法监察、实事求是、协调统一原则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目的、原则、目标、方式、流程、标准、评价目标等进行制度化,以规范指导效能监察工作的科学运行。(4)提高效能监察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近年来,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素质提升,但涉及到效能监察方面的培训还不是很丰富,大部分培训项目都是生产业务技术培训,效能监察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也不能及时掌握形势发展,相应的培训教育未配套跟进,制约了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效能监察质效必须从提升效能监察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能力培优提升开始。 (5)强化效能监察工作与绩效考核工作的结合。效能监察工作要形成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设计科学规范的效能监察工作考核依据,将效能监察工作绩效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效能监察工作奖惩同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奖惩同计划、同考核、同落实,以促进效能监察工作的高效开展。

3.落实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措施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要做好效能监察工作,必须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加大对效能监察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举办效能监察成果展等宣传教育活动,使效能监察工作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深入人心,提高领导干部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可和支持力度,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强化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教育,使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正确行使职权,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自觉接受监督。二是加强对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通过聘请老师培训、到先进单位交流学习等形式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效能监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掌握效能监察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职能部门在效能监察中的职能和责任,发挥各职能部室的专业特长,齐心协力地推进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加强对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通过定期总结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广效能监察的工作成果,让广大职工群众看到效能监察实实在在的作用,增强广大职工群众主动参与效能监察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覆盖全员的宣传教育培训,营造主动接受监督的氛围,强化效能监察思想认识。(2)完善监察制度,建立监察机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效能监察制度,通过各种制度对效能监察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基本职权、责任义务、实施范围、实施方法、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经费保障等。二是规范企业领导干部、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岗位责任,明确效能监察工作的监督方法、责任追究及工作措施等。三是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成效评价的依据、原则、标准、程序、奖惩办法及措施,建立起效能监察成果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加强效能监察的制度建设,使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察质量 。效能监察工作人员不但要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能“看”会“算”,要熟悉企业管理、财务审计、工程建设等专业知识,要善于发现问题。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要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定期组织效能监察人员进行企业管理和业务知识培训。二是在政治上、事业上、待遇上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效能监察工作,确保效能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三是按照“精干、高效、有利工作、结合实际”的原则,明确机构定编,确保有充裕的人员从事效能监察工作,保持队伍的稳定。 (4)抓住关键环节,围绕中心开展 。企业要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切实抓住企业管理的重点环节和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加大对经营决策、物资采购、工程建设、大修技改、财务管理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制止、事后查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一要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针对性。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必须在提高效能监察的针对性上下功夫,每年年初部署效能监察工作,明确效能监察的内容和重点,把员工普遍关注的热点、企业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经济效益的流失点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 二要注重效能监察工作的连续性。效能监察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要抓好对受检部门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使效能监察工作善始善终,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5)坚持“三个结合”,抓好选题立项 。效能监察工作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运转过程之中。抓好效能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把效能监察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二是把效能监察与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相结合。三是把效能监察与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做到监察一批项目,堵塞一些漏洞,完善一套制度,推进一次工作。

总之,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效能监察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监督力量,充分调动职能部室(单位)的参与积极性,建立一个系统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效能监察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效能监察最大限度地发挥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罗秀春(1972.1-),女,宁夏中卫人,本科,中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党建思想政治及纪检监察工作。

作者:罗秀春

消防审计工作绩效审计论文 篇3:

对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几点构想

摘 要:预算绩效管理从2011年4月开始试点以来,至今仍未在全国各预算单位全面铺开,一是因为传统财务管理体制的约束,二是因为仍没有找到最佳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但這并不代表预算绩效管理缺乏其生命力,相反,随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深入,以及由此带来的经费使用效益的显现,更加验证了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正确性。

关键词:预算绩效 模式 财务管理

文献标识码:A

预算绩效管理,属于现代管理会计理论的概念,即按照“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运用”的要求,依据预算单位长期建设规划要求,细化量化事业建设标准、科学预测成果效益、精确测算预算需求、严格控制费用成本,并通过预算单位绩效评价小组跟踪问效,全程管控预算执行,从而全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以提高经费对预算单位事业任务完成的贡献度。

一、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1.中央军委及财政部明确提出了要求。本着“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优化财力资源配置,改进经费支出管控,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确保每一分军费用在刀刃上”的理念,中央军委于2014年10月23日正式批准,在全军推行军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央财政部于2011年4月21日至4月25日,在广州召开全国第一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宣告全国财政性预算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正式展开,并确定了试点范围。同年7月5日,中央财政部就此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为了进一步巩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绩,中央财政部又于2015年5月21日下发了《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财预[2015]88号)文件。实行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要让各单位知道完成事业任务需要花多少钱,更重要的是要让预算单位掌握和应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明白花钱的效果,其本质目的就是要提高经费的效益。

2.预算绩效管理是进一步加强经费使用管理的现实需求。一是经费供应与经费需求存在矛盾,需要预算绩效管理这把利器。近年来,城市人口呈几何数字增长,城区面积扩张迅猛,人们对城市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进一步激化了城市各项公共资源日益紧张及地方政府保障任务的辐射面不断扩大与保障经费需求增长不足的矛盾。同时,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部分国家害怕我国大好发展势头,经常对我国添堵使坏、制造麻烦,一心想破坏我国大好发展形势。因此,为了保卫祖国边疆和建设任务的需要,军队装备建设任务也日趋繁重。而所有这些,均离不开一个“钱”字。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总是有限的,要将有限的经费供应投入到无限的建设需求之中,决策者就必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从经费需求测算开始,精确预测预算项目建设成果,科学分析预算立项的意义和紧急程度。在经费运行过程中,要严格履行预算绩效管理程序。二是跟踪问效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情况,是提高经费管理效益的有效措施。预算的编制是有效配置各项经费资源的过程,预算执行是有效管控经费使用的过程,两大步骤均是围绕预算单位中心工作任务而提供服务的过程,是圆满实现预算单位年度工作任务目标的根本保证。从国家层面来讲,预算就是法律,预算编制需要通过人大表决,预算执行也要接受监督,所以,预算不能含有半点水分,其高度的严肃性不容半点亵渎。但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经常会夹杂着权利博弈,参杂着灰色利益,充斥着政绩工程,在经费开支方面,部分领导为了体现个人权威,往往会出现“临时动议,现场拍板”的现象,从而导致单位经常调整预算,预算因此丧失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全程控制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跟踪问效经费使用效益,不仅有利于维护预算严肃性和权威性,更有利于预算单位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预算单位的生产力。优化经费资源配置,发挥每分经费的最大效用,在经费效率上做好文章,精准发力,一直是各预算单位的经费使用的管理目标。但如何配置资源、刀刃在何处?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找不到着力点,就有可能浪费经费,就无法提高预算单位生产力。答案不能凭空臆想而来,必须凭借对预算单位建设发展规划的前瞻性思维,经过专家论证后,转化为单位党委的战略意图,从而找准切入点,使经费投入有的放矢,这是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初衷。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行为,强化经费管控责任,将绩效管理理念落实到经费调配、使用及监管等各个环节,使经费物资集中于紧急任务和降低投入产出比上,从而缩减成本消耗,提升产出效益,为圆满完成预算单位年度工作任务目标筑牢行为规范防线。

3.预算绩效管理相对于传统的预算经费管理有其优越性。首先,实行预算绩效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预算执行人员的积极性。进行预算绩效管理,问效问责预算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可以激励管理者工作热情和创造性。针对不良情况实施惩罚,可以增强预算执行人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对他们形成一定的震慑力;针对绩效管理方面的优良表现实施奖励,可以激励经费使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盘活闲置资金。将预算单位各部门事业任务定向分解为绩效目标,由绩效目标计算出成本耗费,将支出与结果紧密联系,可以倒挤事业部门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同时,跟踪问效预算执行情况,对绩效不明显的预算经费,可以重新优化配置。这样,不仅可以增强预算参与管理活动的能力,加大决策方案的优选力度,还为资金调配使用提供了有力抓手,确保资金不被闲置。再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能够突破现有经费管理模式的瓶颈。预算单位根据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确定预算项目库,严禁预算绩效管理不佳的项目纳入预算,对预算执行不够彻底或预算执行结余资金,可以根据新的工作任务需要,及时作出相关调整。同时,在确定项目经费需求量的情况下,制定按进度拨付资金计划。这样,不仅可以打破经费僵硬分割,还可以保证预算项目论证的全面性及实施的完整性。最后,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可以通过衡量预算单位事业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费用成本控制情况及建设成果效益情况,为来年编制预算提供借鉴参考,从而提高来年预算编制及执行的正义价值。

二、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构想

1.设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消耗经费物资是完成预算单位年度事业任务的前提,是后勤保障的具体行为表现。然而经费物资总是有限的,因此,在考虑经费投向投量之前,就必须研判分析投入的成本所能产生的效益。这就要求决策者在配置经费投入时,必须依据预算单位建设任务制定计划,设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充分预算立项依据、明确预算目标方向、完善预算内容。设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就是要以经费投入产出和经费使用结果为导向,量化事业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指标,根据考评对象分设考评内容,依据具体建设任务细化分值权重,并设定最佳建设成本参考值,明确预期建设成果最大效益及达标效益等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压缩绩效评价小组的自由裁量权,才能让他们握准评判标杆和尺度,而不至于因偏好而随意取舍。

2.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明确绩效评价任务。第一,各预算单位均应成立绩效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应由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拟订绩效评价方案,规范绩效评价程序。(1)绩效评价小组成员要严格依据预期绩效目标,从预算编制源头开始,问责问效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事业建设项目进度情况,监控建设成效是否偏离既定绩效目标。经济运行与建设成果一旦偏离预定绩效目标,就要及时指正并帮助事业建设任务执行人员改正,要坚决抵制无预算、超预算及铺张浪费的现象。(2)绩效评价小组成员要严格参照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和考核评价指标,精确分析研判预算绩效管理达标情况,综合评定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对于预算绩效管理不达标、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任务滞后的,绩效评价小组成员要帮助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中肯的整改意見。(3)绩效评价小组成员要自觉接受广大受众的监督,以示评价公正。第二,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为保证绩效评价的准确性,构建评价体系时,不仅要着眼短期效益的评估,更要立足事业任务长远效益的评估。第三,根据各项事业建设成果的绩效评定情况,形成专项预算绩效评价报告,并进行通报和公示,进而接受群众监督。

3.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制,严格问效问责。首先,要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责任制度,并确保制度落到实处。(1)明确经费管理及使用人员的经济责任及行政责任,按相应职责明确责任层次。单位负责人应作为绩效管理第一责任人,预算编制及执行人员应作为主要或直接责任人,同时,还要根据个人履职忠诚度划分责任大小。(2)要明确奖惩措施。年度考评时,要根据绩效评价小组出具的相关报告,对落实绩效管理责任表现好的部门及个人给予相应奖励,对因不积极作为,敷衍塞责而导致绩效管理目标发生偏离、经费使用效益不佳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对于铺张浪费甚至存在不法企图的个人行为,应按照法律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其次,要严格界定预算绩效管理不达标的主观原因及非主观原因。俗话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对于两种原因,不严格界定,不区别惩处,就会挫败想干事创业人员的积极性,就会造成大量资金沉淀闲置,转化不了预算单位的生产力。而对于在经费使用过程中,消极对待,甚至动了私心杂念,企图少支多报、虚报冒领或者私相授受、吃拿回扣的责任人员,定要严惩不贷。

4.注重绩效评价结果使用,突出经费效益。对预算经费使用管理情况不仅要做出严格的绩效评价,还要划分等级层次,对于等级层次低下的预算经费项目,不再列入预算项目库,来年,也不再列入预算。同时,把绩效评价等级层次纳入事业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的重要内容,事业部门在绩效评价获得等级层次低的,在年度评先工作中,予以一票否决,并扣除业务部门人员的年度工作绩效奖励工资。把预算经费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事业部门评先及事业部门人员绩效奖励工资挂勾,可以倒逼事业部门严格落实经费管理责任,强化经费预算执行,狠抓预算经费使用环节,防止经费使用管理出现漏洞,从而全面提高预算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郭六虎.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 曾亦林.武警部队地方经费绩效预算改革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作者单位:南昌市消防支队后勤处 江西南昌 330038)(责编:纪毅)

作者:周锐

上一篇:电网应急物资仓储管理论文下一篇:中职学校后勤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