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经济信息强化税源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税务部门不断地推广应用,促进了税收征管方式的不断革新,面对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以信息管税为依托,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工作思路,税务部门应如何适应新形势,利用信息管税,强化税源管理,建立符合现代发展方向的科学、专业、精细的管理模式,是税务部门的当务之急。现从制约数据分析和开展数据分析的必要性提几点个人见解。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获取经济信息强化税源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获取经济信息强化税源管理论文 篇1:

我国税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税源管理是保证实现税收职能的前提条件,是实现依法治税的基础,并为评价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提供重要数据。但在我国,税源多元化,结构复杂化,税源的流动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强,这使得税源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税源管理不足,导致我国偷逃税现象普遍,大量的税源不能转化为税收,税收流失严重。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如何构建有效的税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解决税源失控问题,成为当前税收征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税源管理的基本含义界定

根据关税源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果,税源管理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_一)“税源控管是指税务机关以及税务机关与有关方面联合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掌握税源及其变化,防止税收流失的各项管理措施。”(楚善良、姜锡臣。2003)这一观点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税收流失非常严重的现实情况,从防止税收流失所采取的各种税源管理措施角度所做出的简明的概括。

(二)“税源监控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规范、现代的方法和手段,对税源进行监督、管理、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税收收入实现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姜爱萍、林健,2002)这种观点是从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对税源进行监督、管理的角度所做出的简明的概括。

(三)“税源监控就是税务部门为确保税收的应收尽收而运用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对潜在税源的规模与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的、综合性的税收征管活动。”(付丽平,2003)它是从宏观角度对税源管理进行归纳的,并把税源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了税收征管的全过程。

综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税源管理就是指以税务机关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配合,以现行税法或现行税法的立法精神为基础,实现纳税申报的税收收入最大化,使之趋近于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计算的应征税收额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我国税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有关部门逐渐认识到税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的支撑,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焦点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目前的税源管理还只是停留在静态管理和事后管理上,管理水平粗放,缺少前瞻性和预见性。

(一)总体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宏观税源监管缺位。目前税务机关尚无专门机构和人员去收集和分析相关宏观经济信息,缺乏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了解,不能及时掌握税源监管所需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另外,尽管新的税收征管法已经规定了相关部门有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但并没有形成相应有效的联合体系。

2 动态管理缺位。现阶段,我国税务机关在税源监控与管理工作中所依据的信息,大多是从纳税人申报资料中所获得的静态资料,且其真实性、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对于纳税人在经营过程中即将发生和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涉税事项等不确定的动态信息监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动态信息资料,客观上形成税源监控与管理工作和纳税人的经营行为的脱节。

3 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纳税人置税法于不顾,向税务机关提供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等涉税资料所反映的税源状况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隐匿或少报收入、现金交易不入账、造假账、关联企业采取所谓“避税”手段互转销售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纳税人动态涉税信息库和宏观税收预警指标,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的户数、经营地点、实际收入和税负情况,对纳税人所从事的行业、产业结构和发展前景,对纳税人的开业和关、停、并、转等变化情况,不能及时有效地监控。

4 税源监控与管理内容不全面。虽然新征管法为税务机关取得其他部门的配合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所规定的只是工商、海关、金融机构等有限部门,没有把涉税信息所涉及到的其他部门纳入,而且对部门的配合也只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具体操作办法尚未出台,部门协作很可能仅是纸上谈兵。由于社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调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使信息传递不畅通,加剧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涉税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无法全面、真实、及时地获取纳税人的涉税信息,不能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从而造成税源失控。

(二)具体税种中存在的问题

1 增值税。从我国增值税税源管理工作实践来看,销项税和进项税的管理、增值税税制的管理和出口退税环节的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在销项税管理方面,隐瞒和减少销售收入的手段主要有:(1)实行账外经营,销售产品不入账;隐瞒销售收入,特别是以现金方式取得的销售收入。(2)按税法规定应视作销售,所取得收入应计入销售收入的,没有按税法规定执行。(3)故意延迟、后移销售收入,甚至长期挂账不申报纳税。(4)混淆不同税率,将高税率的商品销售列入低税率的商品销售,或作为免税商品销售,以少计销项税额。

在进项税管理方面,有些纳税人擅自扩大进项税范围,随意抵扣进项税金甚至以虚假发票进行抵扣。其手段主要有:(1)减免税商品与应税商品进项税划分不清,擅自扩大和提高应税商品进项税额抵扣比例。(2)把按照税法不允许抵扣的购进物品,如购进固定资产,也通过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来进行抵扣。(3)使用不合法、不规范的凭证进行抵扣。

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增值税的链条机制还不健全,使这一模式的管理功能受到限制,而防伪税控、交叉稽核等管理手段在运行中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得增值税税源管理比较困难。加之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执行不严,大量不合格纳税人进入了一般纳税人行列,为虚开专用发票留下了隐患。

2 个人所得税。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构成来看,工资薪金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在个人所得税收人中占绝对比重,而前者是通过代扣代缴的方式征收的,后者则是通过税务机关核定定额的方式征收的,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行申报方式征收来的税款寥寥无几。虽然自行上门申报的方式推行多年,但效果不明显。概括来讲,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不能如实扣缴、不能足额扣缴、隐瞒收入、虚列费用、提高标准、划整为零等。由于我国没有实行资产实名制,使我国的个人收入不够清晰,收入来源有多渠道化、隐性化和实物化的特点,这让个人所得税成为漏洞最大、税款流失最为严重、征管工作最为薄弱的税种。

三、税源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税源管理内容无论多么复杂,无非主要涉及纳税人和征税人双方,掌握了影响纳税人和征税人的行为因素,就可以分析出影响税源管理的主要因素。

对纳税人来说,如果他预期进行偷逃税时有可能被查获而遭到惩罚,

但即使受处罚,其所蒙受的损失要比按照法定税率纳税款而受到的损失小,纳税人就有较强的动机选择虚假申报行为。

此外,当纳税人选择虚假纳税时,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对纳税人预期行为的可能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正常的诚信社会中,人们对纳税行为的遵从度很高,虚假纳税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此时,纳税人的行为就会受到社会的约束。在缺乏诚信的社会中,社会对缺乏诚信行为的态度不是谴责而是宽容甚至赞同,虚假行为者不为自己的虚假行为感到羞愧,而是沾沾自喜,则纳税人进行虚假纳税行为时,不仅没有感到心理内疚的负担,反而从中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荣耀。在此条件下,意味着社会环境对纳税人选择虚假纳税行为起到了鼓励和支持的作用。可见,社会心理因素对纳税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征税人作为税源管理的主体,它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税源管理的质量。近年来,税务机关一直在完成税收任务和依法征税的两难境地间徘徊。依法征税就要求税务机关在全面掌握税源的基础上。足额、及时、准确地征收。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税务机关的收入任务指标往往是以其上年实际征收数为基数来核定的,并且经费也与收入任务挂钩。如果当年实际征收的收入越多,则次年需要完成的税收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就造成税务机关在依法征税和完成税收任务的两难选择之中,往往从实际需要出发而选择了后者。同时,也就造成了许多基层税务机关在完成收入任务后就不思进取,更不愿在税源管理中下功夫。

四、加强我国税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税源管理的制度

进一步推进税收立法,提高税收法律层次和强制性。一是要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将宪法中关于公民的纳税义务的原则具体化,并为各税种实体法提供依据,使税收的整体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增加有关税源管理的条款,为税源管理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同时在税法实践上要依法“严管重罚”,以保持税法的严肃性和威慑力,促使人们依法纳税。

(二)加速税源管理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建设是以计算机为手段,“科技加管理”双轮驱动,从而进一步规范、优化税收征管,提高信息利用水平。这主要包括:1实行纳税人统一代码。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对所有的公民都赋予独一无二的终身识别号码,或者以居民身份证作为纳税人代码。通过立法明确纳税人代码的法律地位,纳税人到银行存款、购买股权、进行股票交易以及从事雇员工作都要提供和使用纳税号,以便实行源泉扣税。2完善征管监控系统。整合信息资源,在现有设备及应用系统基础上,根据税收征管的要求,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联通,做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3建立全国统一的税源管理网络。加快实现与金融、工商行政管理、海关等有关部门网络的实时连接,及时、准确地采集外部信息,确认纳税人申报的真实程度,从而更加有效地对税源进行监控。

(三)建立社会协税护税网络

与工商部门配合,使税务登记户与工商登记户进行自动核对,发现工商登记信息与税务登记不一致时能够预警提示,很容易找到哪些人办理了工商登记而没有办理税务登记,另外,对重复登记的疑点身份证能发出风险提示。与金融部门配合,让税务机关掌握大部分纳税人银行开户情况,达到控制税源的目的。

(四)建立纳税信誉评级制度

纳税信誉评级制度可以促使纳税人自觉树立和维护税务信誉形象。根据不同的信誉等级享受不同的税收征管待遇,并将纳税信誉制度纳入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之中,建立跨行业的全面监督制约机制,扩大纳税信誉的公众影响力,增加税收违法行为的社会和经济成本。

作者:李 源

获取经济信息强化税源管理论文 篇2:

关于信息管税下税收数据分析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税务部门不断地推广应用,促进了税收征管方式的不断革新,面对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以信息管税为依托,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工作思路,税务部门应如何适应新形势,利用信息管税,强化税源管理,建立符合现代发展方向的科学、专业、精细的管理模式,是税务部门的当务之急。现从制约数据分析和开展数据分析的必要性提几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信息;税收;数据分析

一、当前数据分析的制约因素

在税收管理信息化技术不断推进的形势下,税收数据的省级集中为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决策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应用平台,税收数据分析逐步成为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数据分析的因素。

(一)对数据分析缺乏认识

数据分析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依托信息化平台,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数据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税务内部决策能力,检测纳税异常,预测税源、税收发展趋势。但是有些税务干部,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侧重于经验管理,缺乏对信息数据的驾驭和应用,尚未充分认识到数据分析效用。

(二)数据应用系统开发机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有省局“大集中”征管系统作支撑,但各类功能的应用系统层出不穷,各自独立,互不兼容。开发系统的目标也不够清晰,往往偏重一个特点或区域,缺乏通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三)数据来源单一,质量不高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质量”,这句IT界行话形象地说明了数据质量的重要性。科学、系统、全面的数据分析工作,是建立在全面、准确、有效的原始数据基础之上的。目前各类系统中拥有的海量数据,主要是纳税人提供的基础信息、申报缴纳、财务报表类数据,大量的纳税人生产经营、经济行业指标、第三方纳税人基础信息无法采集。同时,因少数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等原因,也造成了现有数据不准确、逻辑关系错误等问题。

(四)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业务支持

当前,由于没有明确定位数据分析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缺乏业务部门、基层应用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未能对税收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和研究。

(五)数据分析效果不明显

一是因数据分析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专业的数据分析队伍,经验积累少,在处理数据分析事项时往往与实际业务需求存在延时和偏差,主要表现在数据分析的模式单一,分析面窄,针对性差等原因。二是部分税务人员尤其领导层人员信息化程度低,对数据平台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简单的日常申报和事务处理上,而未对其涉税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导致数据分析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六)数据分析人才匮乏

开展数据分析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数据的组织和分析,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既熟悉税收业务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在现阶段,由于机构机制、人员认识、信息化水平和系统的一些实际情况,在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二、开展数据分析的必要性

数据分析就是利用对“大集中”征管系统和各应用平台提供的海量数据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征管现状、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规避管理风险、掌握税源状况、监控税源动态、预测经济和税收发展趋势,全面监控税收征管质量,逐步实现从经验型管理向理性分析为基础的“信息管税”的转变,有效提高税收管理的整体效能。

(一)有利于提高数据信息的应用能力

在海量的征管数据基础上,汇集所有税源信息和外部经济信息等各类数据,应用税收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加以深度加工和增值利用,把“死”数据转变成“活”信息,为领导决策、税源管理、税收分析提供指导和参考。同时快捷、简便的“活”信息有利于增强各级税务部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解决纳税人的纳税风险和税务干部的执法风险。

(二)有利于提升税源管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和分析,各级税务机关既可以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纳税人进行分类量化分析,寻找管理的内在规律性,形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同时也有利于加大税源分析的力度和深度,将税源基本情况、税源变动情况与税收预测相结合,全面掌握税源的规模与分布状况,从而达到加强税源监控、堵塞管理漏洞的效果。

(三)有利于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数据分析如同高空俯瞰,通过对各个管理环节、管理层次的数据分析,不仅能从宏观上展现税收工作的各种情况,也能从微观上深查纳税人的具体信息,使各级税务机关能够及时高效地分析数据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和规律。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及时把握税源管理的重点和方向,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存在的税收风险,真正利用科学手段将税收工作管深管细。

三、实施税收数据分析的几点思考

税收数据分析是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来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资源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是信息化条件下税收管理工作的眼睛,是应用和服务税收管理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税务部门的广泛应用,对征管数据的利用也从简单的数据查询发展到了“管税”层面,在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工作思路中就明确提出了“以信息管税为依托”的工作要求。

(一)建立数据分析应用系统的开发机制

一是在全省通用的“大集中”征管系统和统一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上,按照业务需求由省局有计划的扩展系统应用层。二是省级税务部门制定统一标准和数据规范,各级税务部门在此基础上按照工作中的区域性特点以及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开发具有区域性特点的软件,提高数据处理的针对性。通過数据标准和规范制定便于数据分析时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利用。

(二)建立数据分析的管理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专职组织机构是开展数据分析的保证,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数据分析中心的职责及其内部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数据分析应用在业务、技术等有关部门、岗位、工作环节的职责分工,使数据分析应用工作融入到税收管理的各个方面。二是搭建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大集中”系统及其他应用系统,搭建数据分析平台,以软件分析为主导,人工分析做辅助,进行更加科学、客观、公正的数据分析工作,不断提升信息管税质效。三是健全分析体系。根据各级工作层次和应用范围建立数据分析体系。确保数据分析工作在制定指标、分析处理、结果发布、问题反馈等方面连贯协调,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三)建立数据分析的联动机制

一是加强税务部门内部的技术与业务的联动。在数据分析中,融合信息部门的技术资源与业务部的业务资源是极为现实和迫切的问题。由于数据分析工作既要具备全面的税收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又要掌握较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因此,应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和联动作用,建立以信息技术人员和各业务等部门参加的数据分析小组,把信息技术与业务需求有机结合,挖掘数据信息潜能,更好地促进税收征管工作。二是加强税务部门与外部门的联动。纳税人有关涉税信息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要加强监控管理,提高分析利用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多方位采集外部数据,建立与外部门信息化或非信息化的数据交换渠道,及时获取纳税人的涉税信息以及生产经营的相关指标,为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机制

建立专职数据分析队伍是培养数据分析人才的关键。一是选调业务骨干充实到数据分析岗位。数据分析往往是一些业务的首要环节,也是把“死”数据变成“活”信息的重要环节,需要优秀人才作支撑,数据分析岗位中应充实一批政治素质过硬,计算机技术精良,并能熟悉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建立长效数据分析人才储备。通过竞争选拔方式,建立系统“数据分析人才库”。平时加强对人才库人员的培训,使之成为一批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兵强将。三是加强对数据分析人才培养。要定期对数据分析骨干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化”培训,积极组织参与各类数据分析的探讨、分析、总结等工作,开展不同方式的数据分析岗位练兵,不断提高数据分析人员综合能力,保证数据分析人才需求。

作者:郭东渠

获取经济信息强化税源管理论文 篇3:

新《企业所得税法》引发的税收征管问题及建议

【摘要】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税收征管措施来保障实施。本文针对新《企业所得税法》变化引发的税收征管问题,提出了合理划分税收管辖权、优化机构设置、明晰职责分工等一系列改进建议。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税源管理 纳税评估 信息化建设

一、新企业所得税变革亮点

1、纳税人认定、纳税义务和纳税地点。新《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纳税人的界定,取消了以资本来源作为区分标准的作法,统一了适用对象。按照国际惯例,采用登记注册地与实际管理机构地标准相结合的办法,将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并明确前者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后者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同时改变以独立核算为标准确立纳税地点的方法,确立了以法人为标准的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制度。

2、税率。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充分考虑了财政减收承受力度、国际税收竞争等因素的基础上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统一为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照顾性税率,改变了原有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分设档次过多、不同类型企业名义税率和实际税负差距较大的现象。

3、收入确认。新《企业所得税法》在收入确认上增加了收入总额内涵的界定,首次提出了不征税收入的概念,并严格区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在实施条例中又进一步明确了应计入应税所得额中的收入形式及确认标准和确认时间,比原有税法更清晰明了。

4、税前扣除范围及标准。新《企业所得税法》不仅统一了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扣除政策,明确了不得扣除的支出范围,而且调整了扣除基数,尽量与新企业会计准则接轨,避免调整计算的复杂性。比如工资薪金支出取消计税工资标准,改为内外企业统一据实扣除;公益救济性捐赠计税基数从原来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年度利润总额,扣除标准统一为12%。

5、税收优惠。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较原有所得税法做出了重大调整。一是统一内外资企业适用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规定了5年过渡优惠政策,使外资企业能平稳过渡。二是基本废除原有“区域优惠”体系,构建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技术进步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三是增加了对创业投资企业和企业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体现以“特惠制”取代“普惠制”的改革理念。四是在细节上将原来对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直接减免税政策改为工资加计扣除政策和减计收入政策。

6、反避税。为打击日益严重的避税现象,新《企业所得税法》借鉴国际惯例,专门制定了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对转让定价、资本弱化、避税港避税等各种避税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了转让定价的核心原则即独立交易原则,将独立交易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一切业务往来;增列了无形资产和劳务方面的成本分摊协议条款、税务机关和关联企业间的预约定价安排,要求关联企业报送关联业务往来报表和提供相关资料,强化了纳税人及相关方在转让定价调查中的义务。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化引发的税收征管问题

1、税收管辖权问题。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适用范围,按法人标准确定纳税人,排除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并规定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但在税收征管上仍适用过去“一税两管”体系,即按企业开业登记时间划分国税、地税征管范围,2002年1月1日之前成立的企业由地税征管,之后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由国税负责征管。而在实践中发现,原来由地税部门征管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投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吸收新成员组建为公司制企业,这类企业是仍由地税征收,还是由国税征收?总机构在2002年之前成立由地税征管,分支机构在2002年以后成立由国税征管,汇总纳税时管辖权归国税还是地税?这些在新税法中都未明确,这就可能导致国、地税征收机关争相介入管理,也可能相互推委,无法做到有效控制,给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2、税源管理。

(1)企业纳税地点变更导致的税源管理问题。原内资企业以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为纳税人,实行就地纳税,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分公司应税所得要汇总到总公司进行纳税。随着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纳税地点的变更,对于各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来说,其纳税户户籍管理和税源管理将随之发生变化。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由于没有所得税征收权不便监管,法人所在地对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情况又不了解。在此情形下,各地税务机关如何防止漏征漏管、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如何掌控分支机构的涉税信息、如何交换和共享已经拥有的征管信息,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2)“老企业”和“新企业”的身份认定与过渡期优惠政策的享受问题。新《企业所得税法》给予老企业5年过渡期优惠政策,新企业则不能享受。原则上说,新老企业的认定以工商登记时间在2007年3月16日之后还是之前为界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改制重组的增多,企业新办、合并与分立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复杂,难以有明确的标准。

3、税基管理问题。

(1)纳税人身份认定变革带来的税基管理问题。原所得税法按资本来源划分纳税人和纳税义务,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此判定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法人地位、实际管理机构和控制地双重标准确定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若为居民纳税人则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作为税基缴纳所得税。税务机关如何清楚界定什么是“实际管理机构和控制地”,什么是“仅在我国设立的机构、场所”,成为确定企业所得税税基的关键性问题。

(2)收入确认、税前扣除范围及标准的变革引发的税基管理问题。基于纳税人经济理性的考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利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化,采取各种手段来缩小税基,达到少缴税的目的。比如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确认日期均为“合同约定的应付日期”,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合同约定方式改变税基。税前扣除中的工资薪金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企业就可能采取虚增雇佣人数,虚假提高工资水平等方式增加税前扣除基数。再比如,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当年扣除上限时,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是否可以作为计提基数,各项扣除的审批手续是沿用原有审批规定还是一切推倒重来呢?如沿用现行规定,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呢?如推倒重来,基层征收机关的工作量又将如何?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又将如何?另外,因国税、地税部门对政策的理解不同带来的税务差异是否会干扰企业的经济活动呢?

4、反避税引发的税收监管问题。过去外商在优惠政策多、实际税负低的情况下,规避所得税的动机较弱,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大部分外资企业不仅税率有所提高,享受的优惠政策也将逐渐减少,这就使得外商会采用转让定价、资本弱化、成本分摊等方式在各环节规避所得税,这无疑需要我们增强税收监管。但目前税收监管本身存在以下问题。

(1)监管方法、手段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基层税务机关在监管方面,一般以企业所填数据为准,对企业申报的境外情况基本上是依据企业申报什么,就予以承认并予以抵免,易导致反避税行为的发生。

(2)企业所得税税源动态监控体系不完善、税源信息不完整、所得税信息化程度不高。与地税、工商、统计、房管等部门信息沟通不够,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没有建立。

(3)“一税两管”各自为政,同一类型企业税负差异较大。在实际监管工作中,两个税务部门为了强化所得税管理,各自制定了一些具体监管办法,对同一类型的企业,由于不同税务机关运用的管理方式不同、监管力度不同、规范管理的程度不同,势必会出现税负“避重就轻”的问题。

(4)税收监管缺乏专业人才,管理队伍有待加强。新企业所得税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纳税调整项目多、计算复杂的税种,要想全面提高征管效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素质和先进征管理念与方法的管理人员。而现实中所得税征管工作量大,人手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与新税法的要求差异较大。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框架下税收征管的改进建议

1、合理界定企业所得税税收管辖权,优化机构设置,明晰职责分工。从理论上说,企业所得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应由国税部门统一征收、上缴国库,再按分享比例返还给地方。这样“一税一管”,执法主体明确、执法力度一致。但我国当前国税、地税机关的征管力量、征管水平短期内达不到“一税一管”的要求。因此,本文有如下建议。

(1)建议5年内延用“一税两管”,采取随流转税税种确定的原则划分税收管辖权,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缴纳增值税的,其企业所得税归国家税务机关征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缴纳营业税的,其企业所得税归地方税务机关征管。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的,一律在总机构税收管辖机关纳税。一方面,两个税务机关既可以有效利用自身的征管资源进行管理,降低征管成本,又可以减少纳税人的负担;另一方面,这样划分征管范围,各级地方政府必然会加大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这对国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2)中长期应对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进行职能整合,重新设置机构,并明晰职责分工。考虑我国现行的不彻底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在国家税务总局职能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现有国税部门负责稽查、现有地税部门主管征收和管理,对国税、地税两局的资源进行整合,取消国税局的涉外税收管理部门。在国税局设置税务稽查机构,原地税局负责稽查的人员调到该机构,国税只负责对纳税人进行稽查并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在地税局设置税收征管机构,原国税局负责征收管理等的人员调至地税,负责为纳税人提供登记、征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地税局将企业所得税统一缴入地方金库,再由地方金库按规定比例上缴中央,实现共享。

2、加强税源管理、核实税基、完善汇算清缴制度。

(1)进行户籍信息源头管控。通过进驻政府行政审批中心,建立从工商登记到国税、地税税务登记的“无缝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漏征漏管户。

(2)进行户籍信息全面监管。认真做好纳税人设立、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等工作,并切实加强对外出经营业户、非正常户、停业户、扣缴义务人的监督管理,堵塞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管理上的漏洞。

(3)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把税源管理纳入税管员的职责范围,从日常检查、信息采集、资料核实、税源调查等方面明确税管员岗位职责,并制定统一标准的业务流程,促使税管员规范管理税源。

(4)建立经济分析制度。加强与工商、统计、物价等部门的联系,从各方面采集经济信息,运用对比分析、指数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摸准经济税源的变化规律,核实税基。

(5)加强日常管理,完善汇算清缴制度。即按月或按季对纳税人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做调账;对于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要求企业设立相应的辅助账簿,在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正常账务处理的同时,按照税法规定对需要调整的项目在该辅助账簿中逐笔登记,在年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将累计数填在纳税申报表有关项目中。这样既方便税务机关的监督管理、减轻年终汇算清缴的压力,又可以提高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质量和效率。

3、建立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互动机制。鉴于目前所得税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税务稽查部门得到企业纳税真实信息少、难于发现问题等情况,建议先按照“降低频率,加大深度,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的纳税评估工作要求,积极开展所得税、流转税联评互动,对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申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逐步建立完善具有指导性、系统性、时效性、针对性的行业评估指标体系或评估模型。再从纳税评估中选定税收稽查的对象,避免税收稽查的盲目性;同时根据税务稽查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纳税评估的内容,保证企业纳税评估有效实施。这种互动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征管中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加快企业所得税信息化建设。一是做好综合征管软件更新工作,满足企业按照新税法预缴申报和按照老税法进行年度申报的需求。二是要加快电子申报、网上申报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实现企业所得税多元化申报。三是要优先建立汇总纳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再逐步建立各企业、各行业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为纳税评估工作深入推进打下扎实基础。四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拓宽信息获取渠道。要建立健全与各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渠道,特别是与国土、科技、贸发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外部信息做好项目登记、信息采集、税款征收、纳税评估和项目清算等环节的管理工作。

5、强化所得税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政策宣传和服务,确保所得税政策全面、准确贯彻执行。对内加强税务机关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坚持专门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提高税务人员所得税征税、办税综合素质和技能,建成一支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所得税管理队伍。对外利用网络、上门服务、免费咨询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对新税法的宣传和辅导,使纳税人了解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的各项具体规定,特别是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涉及纳税调整的税收政策、税法与会计制度存在差异时纳税申报的办理等,提高纳税遵从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Z].

[2] 国家税务总局征收管理司:新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释义[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

[3] 杨斌、徐家尊: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8(2).

[4] 王军: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5).

[5] 张秀莲: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的税收征管改进[J/OL].http://www.chinaacc.com/new/.

(责任编辑:胡婉君)

作者:李海燕

上一篇:经济效果评价水电工程建设论文下一篇:解析内陆出口贸易发展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