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意思和造句

2024-04-14

大众传播的意思和造句(精选8篇)

篇1:大众传播的意思和造句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对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传统观念。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宪章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

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向相对众多的人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杰诺维茨1968年提出,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份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篇2:大众传播的意思和造句

二、义守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的GeorgeHou说,由于报导不多,比赛项目也不是很出名,高雄市民对世界运动会其实所知甚少。

三、报纸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体,它与电视、广播、杂志合称为广告的四大媒介。

四、对于一个采行民主主义体制、且大众传播业极为发达的先进国家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大异其趣的独特现象。

五、自大一起,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成为我最喜爱的科目。

六、互联网本质上仍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同样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工具。

七、大众传播媒体除了赚钱,也要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责。

八、本文以大众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危机中的媒介管理。

九、创新和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强化大众传播媒体和新闻通讯单位的社会责任。

篇3: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信息生产

关键词:大众传播,点对面的传播,拟态环境,大众传播的功能,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

大众传媒包括书籍、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六类,实际运用“大众传媒”这个概念时,更多地是指报纸、广播、电视这三类大众传媒。

一、大众传播的传播特点

大众传播远没有人际传播那样无处不在,但在现代城市,大众传播是互联网传播形态普及之前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大众传播的显在和在社会中的影响而言,它远大于人际传播;在一定意义上,大众传播亦是一种以社会作为空间的最大规模的组织对外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三个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是公开的社会性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传播私密信息,属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第二,其基本传播路径是“点”向“面”的传播(图1),“点”即专事这种传播活动的大众传媒,而“面”是分散的、不确定的多数(大众),通常从几万受众到数百万,甚至数亿受众(例如全球性体育赛事的电视现场直播)。只有通过科学的受众调查,才可能了解媒体的受众群的大体情况。

第三,信息主要由“点”(大众传媒)单向流动或辐射到“面”,反馈是偶然的、延时的。

进入网络时代后,大众传播的概念受到挑战。网络传播是以个人通讯为基础的传播平台,提供虚拟界面人际传播、小群体传播、组织传播、无组织的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叠加起来的整合传播。尽管如此,大众传播在目前的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大众传播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16世纪开始,社会信息需求逐渐规模化,印刷技术普及,交通、语言、文化等条件逐渐完善。19世纪中叶,廉价报刊作为第一种大众传播形态出现在世界上。20世纪内普及的电影、广播、电视等媒体形态,把大众传播发展到极致,从20世纪末开始,大众传播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迹象。

(二)大众传播提供了以真实环境为临摹的“拟态环境”

如何认识大众传播?我们可以看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关于“洞穴”的喻证。他谈到有一群人居住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出生时起就被铁链锁在固定地点,甚至连脖子也被锁住,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面壁直视眼前的场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人举着各种各样东西走来走去,火光将这些人的动作和拿着的东西投影在囚徒面对的洞壁上,形成多样的、变动着的影像。囚徒们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不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回头看到造成影像的原因,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仿佛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人、动物和植物。[1]洞穴的环境可用图2表示:

撇开柏拉图赋予“洞穴人”的哲学寓意,从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获取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情况看,大众传播时代人们的处境与那些“洞穴人”类同。我们看到的客观真实是通过传媒所框限的“传媒真实”。大众获取传媒发布信息时的状况,如囚徒们受到的种种束缚和限制。虽然有些传播学者强调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能动性及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但对分散的大众来讲,面对组织化的大众传媒,他们的主动性显然是苍白无力。

现在通用“拟态环境”来描述大众传播营造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媒通过对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它一方面向人们提供了新的信息,同时亦制约着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麦克卢汉就此指出过受众的感觉假象:“读报纸的人不是把报纸看做高度人工制造的、与现实有对应关系的东西,他们往往把报纸当做现实来接受。”“对于看电视的人来说,新闻自动成为实在的世界,而不是实在的替代物,它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2]因此,强调大众传媒告知受众的仅为“拟态环境”,对于认识真实的世界是必要的。

二、大众传播的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Merton,1910-2003)认为,“文化事项是否都一致地对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履行功能应是一个经验问题,而不是一个公设。实际上对不同的系统,社会或文化事项都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果。它们既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或者是无功能的。”[3]这一点对认识大众传播的功能不无启示。大众传播是社会大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信息系统,执行着黏结社会各系统的功能。作为系统必然存在着层次之分———这一点往往为论者所忽略。

作为社会系统之一的大众传播的功能不具有自足性,而是与社会各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种种复杂的利益交合。因此,大众传媒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关于大众传播的功能需要较为辩证眼光和视野。

下面所述的大众传播的主要社会功能,较多地采用了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于1948年、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于1949年、传播学者查尔斯·赖特(Charles R.Wright,1929-)于1959年的论述。

(一)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特别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其它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发挥。人们对目光所及和亲身感触之外世界的了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仰仗大众传播来提供,这就是大众传播的社会有用性,也即其功能。由于人们对这一功能的利用太过熟悉和依赖,所以反而熟视无睹,往往被人们忽略。现在互联网传播正在逐渐包融大众传播,但大众传播这种“点”对“面”的传播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社会的普遍需求,因为即使传播技术给予了人们主动寻求信息的简便路径,人本能的惰性会促使多数人宁愿等待别人“喂食”。

(二)监测环境

大众传播每天都要把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告知周遭,有自然发生的,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层面的关涉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的事实。于是大众传播客观上起到了拉斯韦尔和赖特都提到的监测环境的功能。他们认为,大众传播能够对人们身处的世界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预警,为人们的决策应对提供信息支撑。因此有人把大众传媒比喻为社会的瞭望者。马克思也是这个意义上,把报刊视为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无处不在的眼睛。[4](图3)

小到白菜为什么涨了一毛钱,大到9.11事件、“伊斯兰国”在各地的暴行,人们可以通过大众传播知道周围和世界发生了什么,百姓会受到什么影响,国家会受到什么影响。这个大众传播的功能像使命一样,激励着很多传媒的记者,用他们的笔和镜头,甚至用鲜血和生命作代价,为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一功能肯定了大众传播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正面意义。不过,“过度强调危险和威胁,便可能导致社会的恐慌。……过多地接触那些不寻常、不正常、极特殊的‘新闻’,还会导致受众毫不了解社会上平常、正常、普通状况的后果。”[5]这一点对于大众传媒如何把握报道的平衡具有警示意义。

(三)社会协调

拉斯韦尔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赖特则从社会学的角度使用“协调与规定”来定义这一传媒的功能。

人们需要传媒的信息来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明智的调整。大众传播让人们纠结于更多的关系之中,同时也有效地协调着人们的关系。大众传播在社会中执行联系、沟通、协商的功能,因为除了信息告知外,它还要“解释”。对这一传媒功能的认识,已经渗透到日常的传媒工作中,特别在“新闻评论”、“解释性报道”等新闻文体的制作中,这种认识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前提。然而,大众传播有可能受到各种权力组织、利益集团直接或间接的操控。面对大众传媒对事实的报道和解释,作为接受者的大众需要具备媒介素养,警惕传媒的误导。大众传媒主观性的信息导向,长此以往不利于培育理智的公众,一定程度上压抑或弱化了受众的创造性。

(四)文化传承

拉斯韦尔和赖特对大众传播的文化传承功能从不同视角分别做出了“社会遗产传承”和“社会化”的界定。

文化通过传播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早期的家庭、教会、学校等是人类文化培育和传承的重要形式。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承担了社会表层范围的文化传承责任,相当程度上,大众传播代替了传统的社会化机构执行着文化传播和文化守护的功能,文化、礼仪、道德规范等通过大众传播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人们自身人格的一部分。大众传播具有大量复制和迅速处理信息的优势,可以满足信息社会对人们提出的“再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要求,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不过大众传媒按照工业流程生产,内容浅显,尤其是电视,为争取更多的受众而自觉削低文化准入门槛,任何高层次的文化作品要想适应大众传媒的传播,就得屈尊俯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大众审美能力的弱化。这意味着大众传播的文化传承功能有时反而可能销蚀整体的传统文化结构,因此专门的精英文化机构———诸如学校、科研机关和社会智囊团等———在继续其传统的文化传承功能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执行着对大众传播承载的大众文化的批评和监督职能。

(五)提供娱乐

娱乐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对娱乐的追逐属于“本我”层面,“本我”唯一的运行机制是躲避痛苦、寻求快乐。[6]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William Stephenson,1902-1989)(图4)在《传播的游戏理论》(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1967)中提出,传播的目的不是完成任何事情而只是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的部分。[7]这些说法为大众传播从事娱乐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受众心理依据。另一方面,出于对娱乐生产的成本节约以及娱乐传播的政治机会主义考虑,统治集团也更倾向于发挥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局部冲突不断,但世界总体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繁荣,传播技术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大众传媒娱乐功能的显现提供了条件。在这个社会背景下,赖特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娱乐的内容选项,是目前大众传播媒介集团赢利的主要路径,潜在地造成下面提到的“社会麻醉”的后果。

(六)赋予人和事物知名度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他们认为,事实、人物、商品、意见等一经大众传媒的报道(包括负面报道),就会获得一定的知名度或社会地位。这与大众传媒处于为数有限的信息源地位,以及大众对传媒内容生产的神秘感有关。正面的事物,会带来正统化的效果;负面的事物,虽然形式上被定义为“恶”,但恶名在现代社会却也有“明星”效应,而且对社会带来更大的威胁,因而传媒对恶人恶事的报道应适度,不要给他们造成“出名”的传播效应。

社会地位的赋予功能与大众以受到传媒关注为荣的心理有关,这是一种客观的传播效果,不过往往传媒出于操纵(往往以顺应的方式)大众的目的,通过聚焦和放大事实,有意识地制造出各种“明星”供大众追捧。因此大众也需要具备媒介素养,对传媒塑造的各种形象和典型保持一定的警惕。

传媒报道事实,总要告知事实和事实中涉及的人物、事物是什么,这也是一种“赋予”或“命名”。如果不遵循客观性原则,会造成对大众对事实、人物、事物认识的偏差。例如2009年6月10日,一位88岁的美国二战老兵开枪打伤一位纪念馆的保安。仅根据这个纪念馆是“华盛顿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有的报纸便做出“88岁新纳粹华盛顿酿血案”的头版大标题。显然,这种对事实的命名是违反职业规范的。《人民日报》当时的标题做得很规范:“华盛顿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发生枪击案”。

(七)“麻醉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还提出了传媒的“麻醉功能”。大众传媒以庞杂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占有了大众有限的休闲时间,导致人们疏远了很多传统的社会关系,使他们没有时间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鉴于大众传播受到各种权力组织、利益集团直接、间接的控制或影响,加上“公共关系”技巧,传媒对现存社会制度基本是维护和宣扬的,从而给大众造成“存在即合理”的美好幻象,大众媒介持续不断的宣传会使听众、观众和读者完全失去辨别力并且不假思索的顺从现状。“先进的大众传播工具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8]

三、大众传播产品的生产过程

大众传播的产品是纸质的报刊或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上与一般商品生产过程一样,存在着生产流程。具体的传媒组织利用机械化或数字化的制作、复制技术,进行日常化的连续信息产品的制作发行(播出)活动。大千世界每天发生的无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事件)是大众传播生产的原料,传播者依照一定的业务规范对其进行筛选,制作成适合传媒传播的信息产品,然后传播出去。

大众传播产品的生产流程大致遵循这样的线性模式:对刚才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事件)的选择或选题来源(非新闻类节目)→确定新闻报道角度或选题抉择(非新闻类节目)→采访、调查或创作、策划(非新闻类节目)→写作或制作→编辑→多道审查(业务流程性质的,还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出版或播出的各种程序(出版包括发行和配送,播出包括接受器的设计、生产、销售和不断的技术改进等等程序)。

(一)影响大众传播生产流程的因素

大众传播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对大众传播的整体造成影响。

1. 显在的影响因素。

在大众传播的生产流程中,显而易见的影响来自传媒记者、编辑。在那些不足以影响传媒组织利益的常规新闻报道和节目创作中,他们拥有较大的自主性空间,属于他们个体的知识能力、文化背景、价值信仰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传播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即使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或同一类型的节目,也会有较大差异。

2. 社会影响。

大众传播与社会其它系统之间存在不断的互动,来自大众传播流程之外的影响纵横交错,十分复杂。媒体对那些与传媒组织利益正相关事件的报道,往往与事件本身大体一致,反之则会出现遮蔽、简化甚至扭曲的情形,这里反映出的是传媒组织、社会各种利益集团、政治权力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3. 对大众传播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传媒组织。

传媒组织的利益取向决定了传媒的生产方式和内容的生产。传媒组织的架构设置也会对大众传播造成影响,商业化传媒组织往往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比如独立经营、连锁经营、集团经营、交叉经营等。每一种经营方式都对大众传播产生影响,比如对集团化经营的媒体来讲,利益一体化会不利于多元观点的共生。

4. 传媒之间的竞争影响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

一般来讲,传媒之间的竞争会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整体大众传播业的服务质量。但过度的竞争可能导致新闻的进一步肤浅和琐碎。由于一味争抢新闻,传播者没有时间对新闻进行全面、深刻而理性地分析,不能在随后的新闻报道中对先前的报道进行反思和完善。传媒过度竞争造成的另一个结果是新闻的同质化。不同的传媒一窝蜂地追逐相近的新闻源,因而淡化了选择新闻的创新意识,瓦解了新闻应有的深度,新闻的多样化变成了同质化。

5. 传媒形态的特点也会影响大众传播的内容和传播过程。

报纸适合表现一些深度的、思想性的东西;而对电视而言,那些不具有情节性的事件就容易被忽略,从而造成电视传播内容的表面化和相对肤浅。

(二)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源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大众传播在150多年来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闻生产的业务规范,这些规范构成新闻生产中的各个必要环节。对事实进行选择是新闻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因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事实,大众传媒的版面或时间是很有限的。在实际操作中,传播者必然得有一个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认识,以及新闻价值或宣传价值等选择标准,以便对事实进行甄别和选择。这个选择过程很重要,对事实的新闻价值估量错误会直接影响传媒的正面影响力。

新闻价值的一些标准有利于记者迅速地判断事实,组织采访和制作新闻。不过这种选择标准不是唯一的,还会有宣传价值、法律、社会道德、职业规范和对整体形势的权衡等其他选择标准的考量。例如大众传媒关注重大事件是应有之义,但若所有传媒对同一个事件不约而同地过度关注,则可能损害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在那些划时代的政治事件或体育竞赛中,传媒集中几乎所有篇幅或时间来表现那些超凡魅力的政治人物或明星们,这类情形被传播学者统称为“媒介事件”。[9]表面看起来报道极大丰富,但其他关涉社会利益的重要事实,就可能在这样的“媒介事件”挤压下被人们忽略,实际上是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变得单调了。

显要人物身上出新闻,这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正因为领导者(特别是高层领导者)具有显著性,所以只要是领导者参加的活动就拥有了成为新闻的合法性。各种明星也具有显著性,所以他们几乎所有的行动和言论就有资格获得大众传媒的追逐。然而,一旦事情做过了头,特别的政治新闻人物充斥大众传媒,逆反效应不会产生。。

冲突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然而,若唯冲突才报,那些平缓发展而意义重大的新闻就会被忽略。美国纽约大学哲学系教授杰米森(Dale Jamieson,1947-)曾观察美国白宫记者采访克林顿总统的夫人希拉里(Hilary Clinton)讲解保健计划,即使她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小时,并对反对者的论点加以说明,记者对此无意聆听,他们不断交头接耳或传递纸条,但当希拉里批评共和党某位政客时,记者们立刻振笔疾书,开始建构“第一夫人攻击政敌”的新闻文本。[10]

在新闻生产的环节中,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这就是新闻来源。记者的视野和活动能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历。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新闻不是来自记者的独立发现,而是由新闻来源提供。台湾新闻学者郑瑞成就新闻来源专有一段分析:“广义的消息来源,泛指能作为新闻素材的任何资料。这些数据是新闻工作者透过人物访问、汇集之档和观察所得。其中人物访问(以口语资料为主)是最常运用,也是最重要的新闻来源。所以狭义的新闻来源,单指人物而言。”“其以角色可分为当事人(undertaker)、举事人(promoter)、评论人(commentator)……所以在整个新闻制造过程中,消息来源人物是原始的守门人(primary gatekeeper);他们最常藉近用传媒的机会,筛选、宣扬与己有利之信息。”[11]显然,新闻来源是人,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有利益追求,他们不会白白向记者信息,比如记者对官方新闻源的依赖就有利于政府对信息的控制。传媒的新闻生产中,不可忽视新闻来源的影响。但只要使用身外的新闻源,就可能受到它的影响,对此当事记者对新闻源的意图要保持警惕。

记者为了显示媒体的中立姿态,常在新闻的行文中使用“转述者”、“专家指出”、“调查发现”、“权威人士透露”、“消息灵通人士说”之类的托词。这可能是记者在使用匿名新闻源,或者是掩饰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或者是对自己采访作风差的遮掩。这样的表达是不规范的,只能在保护匿名新闻源的名义下偶然使用,专家要有姓名,调查要交代技术指标。

注释

1[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72-273.

2[2]埃·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7.

3[3]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57.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1卷179页、第一版6卷275页(译文有改动),人民出版社,1995,1961.

5[5]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48.

6[6]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18.

7[7]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7.

8[8]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传播学简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160.

9[9]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

10[10]Fallow,J.(1997:143).Breaking the news.New York:Pantheon Books.

篇4:同性恋:理解和接纳的大众传播

保护野生动物并非是某类人群应该关注而是需要引起所有人关注的问题,因此这类传播不是针对某类人而是更多大众的传播。很多商业概念最后广为人知基本上经过了大众传播的过程,比如最早我们开始接受并使用电子类产品,比如快速消费品领域的一些产品,比如通过公益让人知晓的概念,开始只是一部分群体认知和了解,然后,通过更多的人知晓推进了产品的更广泛使用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一些弱势群体的认知,让一些弱势群体的处境得以改变。

这类面向大众的传播,需要怎样的传播才能达到传播目标?

以理解和接纳同性恋情的传播过程为例。

曾经,同性恋情属于奇特或怪异的现象,不为大多数人从正面理解,之所以引起政府方面的关注,主要是同性恋与艾滋病的相关性。在中国,同性恋的早期传播是以公共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第三方倡议宣传,以张北川教授为代表的性学专家首先站到理解和接纳同性恋的角度,通过央视等主流媒体进行介绍和交流,并提出同性爱的概念。这一阶段的传播,比较突出的传播是由公共知识分子类的专家主导的客观性陈述类传播,用专业化的报告或语言提出观点,比如“同性恋情的发生属于基因变化造成,发生率为3‰”,主要针对高极知识分子人群和意见领袖,让一些关注社会问题的人先行了解和知晓这一类问题。当这部分人发觉自己以“先知”的形象在对这个概念进行传播,会更乐于主动宣传。

接下来第二阶段的传播,通过大量代表性人物的推波助澜,包括一些影视作品,包括一些明星的“实际行为”代言,让更广泛的人群逐渐对这个世界上有同性恋群体的客观事实“习以为常”。事实上,第二阶段的传播才真正推动了社会大众对这类问题的认知。

到了第三阶段,随着以耽美文为代表的“同志文化”被传播和接受,对同性恋情的认知已经不仅仅是社会事件的范畴,对于更年轻的群体,已纳入到对一种文化形态的追随。零点研究咨询集团《90后群体文化及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指出,66.4%(对于同性恋的认知度已经很高了)的90后看待同性恋的态度比较冷静,表示一定程度上接受。很多90后加入到同性恋群体,未必是性取向的转变,更多的是对“同志”文化的追随,意图是表达和表现出反叛和追求与众不同的倾向。

从同性恋的传播过程中,可以看出,大众传播不一定刻意针对某一类特定人群进行传播(虽然开始有可能是针对小众的特定人群),一个社会现象从小众的问题到被大众广泛认知,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参加下图):

在这三个阶段,分别有三类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类是对相关领域有专业研究的公共知识分子或舆论领袖类的专家学者,他们是传播的先锋,他们的研究积累是大众传播的基础。

第二类是有正面传播形象的代言人,他们带给大众对所要传播内容的感性认知,是推进更广泛认知的关键点,比如张国荣对同性恋被广泛认知的贡献,比如崔永元引发对抑郁症的普遍关注,比如李连杰对公众认识自闭症的推动。

第三类是对传播领域有独到认知和创造的人群,他们能借用概念形成一种亚文化现象,引起更多的人追随。

在早期传播阶段,传统媒体是主要的关键性传播路径。第二阶段的传播形式最为多样化。而通过大众主动传播,带动形成一种文化,则是大众传播的较高境界。

近两年,网络媒介成为大众传播的有效渠道。通过微博、网站论坛等互动平台引起广泛关注,将认知期和爆点期缩短,很快进入主动推介期,形成类似于病毒营销的发酵传播模式。比较成功的案例有“免费午餐”(微博+传统媒体,微博是主要传播路径)和“多背1公斤”(网络平台+个人品牌传播,包括豆瓣、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

大众传播会被质疑主要与恶性炒作有关。在社会公信力被严重质疑的当下,如果这类大众传播仅靠“眼泪指数”争取信任或者靠搏出位获得关注,显然已经很难达到传播目的,甚至适得其反,造成对其信任的丧失。

进行大众传播,在不同的阶段可以考虑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

首先,在认知期,要找公知,进行正确表述。

一个新的概念在提出阶段或一个社会现象在被认知阶段最怕被认错,或者强行借用其他概念进行传播,容易在传播初期被质疑,影响后续传播效果。

因此,必须选对切入点。

即明确到底要对公众说什么,希望他们了解的内容是什么。对于某一类问题,到底是要传播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还是为什么要解决这类问题,在同一阶段最好只选其一。如果同类问题已经被传播,重点是强调它的差异性和区别于其他问题的特别之处。

在传播初期,要对传播内容进行梳理,形成简单、有形、易懂、易记的内容,并确保所有的传播形式下核心传播内容一致。复杂的理论可以说明它的科学性,但不容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能最终达到主动传播的目的。

此外,是一定要有专业支持。

专业支持需要的是专业的第三方角度,以便形成客观公正性。只让专家发言,现在很难让人完全信服,较优方式是由第三方提出,整合相关领域的专家资源进行传播,重点传播客观事实、典型不足和优势,以及正向和负面的影响程度。

专业支持对于大众传播是持续性的,而且随着影响面的扩大将更加需要专业的深度支撑。以专业性确保传播的深度,是对传播广度的促进。

其次,是在爆点期,要找爆点,创建文化。

找对爆点,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代言人,借用代言人的影响力。在商业领域这种方式用得比较多,效果已经不太显著了。在公共领域,尤其针对人的问题,找对人还是比制造事件更有效,真正需要的是找到有着类似问题的优秀代表,比如有读写困难的爱因斯坦会让人们认为读写困难是一件光荣的事,因为有可能这样的孩子未来是天才。如果是事的问题则适合与社会热点对接,进行关联传播。

那么,如何形成某种文化呢?

文化是会被追随的,哪怕开始是小众的,比如苹果公司引发的电子类产品时尚文化潮流,从小众接受到最终引发全民追随。大众传播一旦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可能会让小众群体持续关注,也可能最终被大众以某种文化的形式所理解和接纳。形成某种文化不是大众传播的起点,但可以作为大众传播的目标。

最后,是在主动传播期,要跟踪研究,形成可持续的关注。

一种现象被持续关注需要持续性地发出声音,在主动传播期已经不需要再做更多的传播,但对需要传播的内容进行跟踪研究,并持续产出文化类作品依然很有必要。

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都应该多利用互动式传播方式。

早期的大众传播,在营销预算不充足的前提下,网络是较优的传播渠道,网络不仅便捷、免费(如微博),还可互动,通过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比较容易发现各种类聚群体的特点,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兴趣点进行传播。即使在同样的条件下,网络传播的费用相对较低,且有持续性。

当问题、概念或事件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可整合应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可以考虑增加其他形式的互动传播,比如论坛、线上线下的圈子(平台)等。互动式传播或体验式传播能够让传播对象通过直接体验更好地获得认可,而且能够推进后续的主动传播。让目标受众群体传播,比专家和第三方机构传播更有力量。

有些问题看似是小众问题,其实是向社会大环境争取权益的问题,做大众传播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大众传播本身就是树立公信力和扩大影响力的一种方式。大众传播做得好是加分项,会增加目标群体的好感度、信任度和支持度。而且,只有在大众认知度足够高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推进所倡议内容(或问题)被真正解决。如果做得不好,不会减太多分,但可能会延长教育期或认知期。但如果做得不正确,不只会减分,还会造成负面拉动作用,影响对目标群体的正向影响力。

大众传播是建立公信力和提高公共认知度的重要手段,应引起政府、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的足够重视,并充分利用。任何大众传播如果能够做到对于某一类现象、概念等进行持续性的观察、研究和传播,就确实做到了有效、有价值的传播。

篇5:关于传播的意思和造句

基本解释

1. [transmit]

2. 传送或散布

传播知识

3. 传染

虱子传播疾病

4. [disseminate]∶广泛散布

负责传播书籍的图书馆员及出版者

5. [broadcast]∶使普遍知道

传播关于最新科学发明的情报

详细解释

1、广泛散布。

《北史·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为传播吟玩。”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宫人颇闻其语,传播于外。商臣犹豫未信,以告于太傅潘崇。”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一砚一铫,主人俱绘形作册,传播艺林。”

篇6:关于传播学的意思和造句

2.“在好莱坞,卖点是性和暴力,”安嫩伯格传播学院交流方面的教授约瑟夫图罗说。

3.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媒体和大众传播学教授梅里尔认为,麦凯恩的表现还不错,但并不足以反败为胜。

5.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

6.从传播学的角度看,邪教组织散布的歪理邪说,是传播效果“魔弹论”的沉渣泛起,是魔弹现象在现代的“回光返照”。

7.第四,敦煌佛教版画作为印刷品,在大众传播学和中国传播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进而从传播学的角度,深入探讨西方影视业如何在全球化产业化的的背景下,实现其媒介霸权的地位的。

9.博客发展速度惊人,迅速成为传播学领域里尤其是网络传播界不可忽视的重要命题。

10.何源,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新闻理论。

11.试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12.乔纳森泰普林是南加州大学安能博格传播学院的一名教授。

1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是在大众传播学语境下如何更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一个政治传播学问题。

14.本文以新闻学、社会学、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和基本原理为支撑,从文化解析的层面来研究电视谈话节目。

15.若需更进一步的瞭解,请至语言、哲学与口语传播学系网站。

16.章俊: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广告传播。

17.李萌羽博士于年赴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对传播学系的资深教授克罗伯特?圣?克莱尔博士做了深度访谈。

18.所谓学优而仕,拥有传播学者的优势背景,胡幼伟熟悉各项传播理论,看似可轻松扮演发言人角色,结果却被调侃是“内阁”天兵、“政府发炎人”。

19.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国学社成立大会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厅顺利召开。

20.在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考夫卡、勒温、马莱茨客、布尔迪厄等学者对场理论均有深入的研究。

21.昨天下午,中国著名记者范长江之子、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范东升带领师生一行四人,踏上“重走中国西北角”的征程。

22.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南振中,新华社高级记者。

23.但所学不精;特别是因为近年主要从事广告与传播学的教研工作,故《校笺》工作虽算勤勉,但力有不逮,远未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敬请方家批评。

24.近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上师大世界电影研究中心主任王方获得由法兰西共和国文化部授予的“年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25.月日,原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从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手中接过聘书,这位岁的新闻“泰斗”正式出任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26.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刘静慧认为,压力大固然是职场中人吐槽的原因,但是如此集中吐槽的现象却也是综合因素的作用。

27.深圳大学传播学系副主任孙海峰认为,整个事件过程称为舆论和公权互动,进而推动事件进展和信息公开的一个良好范本。

28.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传授“积零为整”读书法。

篇7:传播的意思及造句

传播拼音

chuan bo

传播解释

广泛散布:~花粉|~先进经验。

举例解释

1、广泛散布

《北史·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为传播吟玩。”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宫人颇闻其语,传播于外。商臣犹豫未信,以告于太傅潘崇。”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一砚一铫,主人俱绘形作册,传播艺林。”

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消息立即传播开了。”

2、汉语中的“传播”

“传播”在汉语中是一个联合结构的词,其中“播”多半是指“传播”,而“传”是具有“递、送、交、运、给、表达”等多种动态的意义。这就指明了“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行为。所以在汉语中常作为动词使用。如:传播信息、传播谣言、传播疾病、传播花粉……(来源:康永盛世)

3、英语中的Communication

篇8:大众传播的规模化和公开性

这里所说的大众传播, 既指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 为载体进行的大众传播活动, 同时也指进行这种活动的组织机构。在一般的用法中有时把二者区别开来, 分别叫做大众传媒和大众传播。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大众传播, 其“大众”的意思是一致的。

规模化和公开性:大众传播的两大基本特征

规模化:大众传播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点。规模化的含义有两个:一是指数量大, 包括信息的大批量和受众的大范围;二是指齐一, 即整齐划一。整齐划一也有两个内涵:一是传递信息的一致, 如到达受众面前的是同一期报纸、同一期节目;二是时间上的一致, 信息几乎是同时 (至少传播者的主观目的是这样) 到达受众面前的。

所以这里规模的意思并不仅仅是信息多少和人数多寡的问题, 它还包括整齐划一的内涵在里面。信息的同一和时间的一致强化了规模效果。特别是信息的同一, 这是规模能够扩大的必要条件。

公开性:大众传播的性质要求。公开性的含义是大众传媒上发布的信息面向所有公众, 传播的对象 (即受众) 是匿名的、分散的, 无阶层和群组之分, 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除了技术门槛 (如接收设备的有无、符号解码能力的大小等) 外, 没有其他门槛。

公开性要求大众传媒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话语权, 大力拓展信息畅通渠道, 把公众欲知、应知、早知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告诉公众,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列宁曾经说过, 民主“要包含两个必要的条件:第一, 完全的公开性;第二, 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制是十分可笑的, 并且这种公开性还要不只限于对本组织的成员公开”。有了公开, 就可以形成监督, “造成一种能起生物学上所谓‘适者生存’的作用的自动机构”。 (1) 鉴于任何政府都有掩饰与护短的本能, 因此特别需要大众传媒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来监督权力的运行, 让知情权得到满足的公众对地方政府形成必要的道德和舆论压力, 以维护公众的利益。

列宁1914年夏季在波兰。

在传播中, 规模和公开性在同等条件下成正比, 也就是说, 规模越大, 公开性越强烈。所以大众传播就是一种使某个信息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的传播方式, 其特点可以一言以蔽之, 就是大规模公开。

规模化和公开性使得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真正区别开来。与大众传播相比, 人际传播参与的人数可能很多, 但每一个参与传播的人所接受的信息并不是一致的 (经过中间人的层层把关) , 或者并不是同时接收的 (经过中间人的层层耽搁) , 并不能形成整齐划一的信息, 如以讹传讹、众说纷纭。这两个原因就限制了人际传播的规模, 特别是限制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大众传播总是有追求更大规模的冲动, 这是内在于其传播方式之中的, 而人际传播并没有这样的内在冲动, 其规模总是受到控制的。另外, 大众传播渠道是公开的渠道, 人际传播渠道是闭合的渠道;大众传播的诉求是规模的和公开的, 人际传播的诉求是直接的、私密 (隐蔽) 的;大众传播是宽容的、接纳的, 人际传播是排斥的;大众传播是一次把关, 人际传播是层层把关。

所以理解大众传播一切都要围绕着“大众”一词来展开, 大众传播是服务于大众的, 同时又影响着大众。大众与个人相比意味着规模, 同时也意味着公开, 大众传播方式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由此产生的。比如规模化是以某种对于传播质量的损失为代价的。如教育讲究因材施教, 而规模化就无法照顾个体特点。公开也是如此, 个人隐私的不恰当公开就会侵犯人们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大众传播的两大特征溯源于机械复制技术的特点

美国学者沃伦·韦弗曾说, 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 (2) 就这种程序来说, 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大众传播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作为一种传播方式, 具有规模化和公开性属性的传播方式很早就有了, 如街头演讲、群众大会、游街示众等。但群众大会的规模再大, 也是有限度的。因为规模大了就会反过来影响效果。信息的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传播是在机械复制技术发明之后。机械复制技术的复制性, 使得信息产品的大范围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大众传播方式正是建立在这一技术之上的, 这一技术的特点也决定了大众传播方式的特征。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指出:“复制技术把复制的东西从传统的领域中解脱出来。由于它复制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 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自身的环境中加以欣赏, 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这两方面的进程导致了传统的大震荡———作为人性的现代危机和革新对立面的传统的大震荡。” (3)

复制与标准化、齐一化和强迫性联系在一起。复制遵循的是产业化、市场规律、价值规律, 而不是文化革新和艺术创作规律, 因此机械复制时代的大众文化被法兰克福学派称为文化工业, 文化不再是个体劳动者创造的精神产品, 而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上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基础上的一种标准化的、复制性的、大批量的生产, 其文化创造目的与创造手段和工业生产方式类似, 都是以创造消费使用价值为目的, 以经济效益为运作杠杆。这样的文化产生和制造着单调和平庸的人。

本雅明在讨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时以电影为例, 分析了大众感受模式的转变。他认为, 现在的观众已经成为一位“心不在焉”的主考官, 与以前面对艺术作品时凝神专注地进入作品相反, 现代进行消遣的观众已经超然于艺术作品而沉浸在自身当中。“这是一种消遣性接受, 电影在它的惊悚效果中迎合了这种接受方式”。 (4) 另外, 大众对现代电影作品的接受一开始往往是以集体的反应为条件的, 个人的反应融入到集体当中, 个人反应的总和构成观众的强烈反应, 这样个人的反应就被消解掉了。对于绘画艺术来说, 一幅具有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往往具有被某个人观赏的特殊要求, 而当出现一个庞大的观众群对绘画的共时观赏时, 就意味着绘画陷入了一个艺术危机。这里虽然说的是艺术作品, 但是对于一般大众传播的受众来说, 其接受模式与人际传播的接受模式相比也发生了相似的变化。

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大众传播的以上两个特征。这让我们想起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论———大众传播媒介的确在我们人与人的沟通事务中引入了新的尺度, 这个新尺度带来了新信息, 这些新信息正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论所指称和批判的东西。

规模化和公开性使得大众传媒成为公众舆论的良好载体

传统理论认为大众传媒的功能包括环境守望、协调社会、文化传承和娱乐, 其实这些还没有揭示出大众传媒的本质功能。大众传媒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传播形式, 主要在于其传播的规模化和公开性, 也即传播的广泛性和民主性, 因而其基本的功能是放大和公开, 即把一个信息大规模公开。由于大众传播媒体技术的应用, 过去那种在场的大众传播方式 (如集会演讲等) 可以在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从在场到不在场, 原先那种潜藏在对公众传播活动中的由于信息的整齐划一而造成的规模效果和压力在非在场情况下得到了强化。

大众传媒所谓的议程设置、赋予地位、舆论监督等功能, 都是由此造成或者说是派生的。诺依曼认为, 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多数传播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 (产生“共鸣效果”) ;二是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 (产生“累积效果”) ;三是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产生“遍在效果”) 。 (5) 这三个因素都是信息大规模公开后所造成的影响的三个方面。

规模化和公开性使得大众传媒成为公众舆论的良好载体。因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6) 舆论的特点一个是多数公众的意见, 另一个是这些意见一定是表达出来、在表达中不断磨合、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这些与大众传媒的特点相同。因此马克思才认为:“报纸是作为公众舆论的纸币来流通的。” (7)

社会舆论得到不受制约的正确全面和及时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为了对权力形成遏制, 必须有来自民众的舆论力量, 因为民众本身是没有权力的, 但是他们有权知道公权的运作, 而且只有他们才最有资格评判公权的好坏。在知情的情况下民众会形成巨大的道义力量。这种力量是通过媒体来代表和表现的。所以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 是社会的捍卫者, 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 是无处不在的耳目, 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8) 舆论监督就是把事实“大白于天下”。古人说:“公生明, 廉生威。”公开的力量就是公众的力量, 就是真理的力量。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 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大众媒介通过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问题, 使这些问题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并形成媒介所预期的舆论或社会情绪。实际上, 任何传播内容, 只要经由大众传媒的“版面”, 客观上都在发挥着种种“议程设置”功能。只不过这种功能的效果决定于该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及其“议程设置”的力度。一旦这种“议程设置”的作用与效果体现出来, 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种“舆论导向”, 从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动抉择。

潘忠党说:“我们可以分析历史事件的传媒再现及其建构过程, 从中窥视出传媒在建构历史过程中的框选, 以及这种框选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经逻辑的契合。” (9) 潘忠党所谓“传媒在建构历史过程中的框选”, 为什么能够“框选”?这个“框”的存在就是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导向机制存在的证明。这其实是由大众媒介这一交往形式本身所决定了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不同的, 只是导向的强度和技巧而已。

注释

1 《列宁全集》第5卷, 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448页。

2 转引自邵培仁:《传播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79页。

3 (4)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3年版, 第33页、第120页。

4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21页。

5 (6)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第11页。

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7卷) ,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第523页。

7 (8)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1985年版, 第264页。

上一篇:被带教老师总结下一篇:银行竞聘办公室副主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