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高校汽车营销论文

2022-04-20

为了响应国家的双创政策,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也在不断地尝试走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解决课程体系、课程和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解决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既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发展经济、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商科高校汽车营销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商科高校汽车营销论文 篇1:

汽车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摘 要]汽车营销策划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汽车营销相关知识。通过对本科院校汽车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汽车营销人员市场需求分析,提出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为汽车营销行业培养营销人才。

[关键词]汽车营销策划;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汽车营销策划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汽车营销相关知识。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汽车营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所了解,为今后在汽车营销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我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一个汽车4S店营销能力强弱从某种程度决定着4S店的成败。4S店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汽车营销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4S店实际需要,独立或者协作完成实际的汽车营销方面任务,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营销人才。

一、汽车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014年,麦克思调查评估机构对已经就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有13.2%的学生因为不能达到企业工作技能的要求而被辞退,加上因为不能适应就业环境主动辞职的,高达29.4%。[1]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脱节,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谈起汽车营销理论知识或许头头是道,操作实际项目时却往往面面相觑毫无思路,或者在实际营销过程中,遇到障碍无法顺利推动项目的进展,造成4S店对应届生的专业能力的质疑。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模式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2]

二、汽车营销人员市场需求分析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4年全年汽车销量已经公布,狭义乘用车销量达1970.06万辆,同比增长9.9%。其中,2014年轿车销量达1237.67万辆,同比增长3.06%;MPV销量达191.43万辆,同比增长46.79%;SUV销量达407.79万辆,同比增长36.44%。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4年度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尤其是MPV、SUV的需求量及增长率大幅提升,MPV的销量同比增长率甚至达到46.79%。

2012年-201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达到2349.19万辆,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以及二手车,增幅达到6.9%,与2013年相比,增幅有所降低。如此庞大数量的销售规模,汽车企业一定需要大量的汽车营销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但要熟悉专业的汽车理论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汽车营销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即讲授、学习、实践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3],打破传统的讲授、实践实训的界限,科学的设置教学做项目内容和实训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将课堂设置在可以进行实践的实验或实训车间。这样,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践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多与企业的需求相关,实现与企业的良好对接,所带来的实际教学效果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4]结合汽车营销策划课程特点,采用目标教学法,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目标教学法的一般过程是: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达成目标。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目标,符合专业要求及以后汽车销售行业需求。培养出汽车4S店需要的营销能力强且具有一定项目经验的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把教、学、做融为一体才能解决问题。[5]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结合我校毕业生的反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岗位主要有:接待、销售顾问、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整车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素质,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原则,改革教学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学生按照2人一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如销售人员和顾客,并且角色可以互换。各小组成员要完成以下任务:一人充当销售人员,另一人充当顾客。通过角色扮演法,不但让学生掌握了汽车营销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流程,熟悉各个品牌车型的特点和价值,而且培养了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策划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布置在课后需要完成的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讨论。例如整车销售的任务:六方位绕车介绍某品牌汽车。教师以国产自主品牌轿车“比亚迪G6”为实际案例,先介绍正前方、打开引擎盖、副驾驶室、行李箱、车后坐、驾驶室等六个方位的特色和卖点,然后和另一名学生搭档,学生充当顾客,教师充当销售人员,耐心的讲解“比亚迪G6”的各个方位,学生在互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更有兴趣参与其中。

(三)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模拟4S店各方面功能以及营销技能展示来体现。校内实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去体验现代企业经营的真实环境,让学生通过对各种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的了解,掌握各种营销方法和技巧的合理运用,培养学生接受新方法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设置教学做一体化实验中心

相应的教学场地和实验中心是一体化教学顺利展开的条件。我系的教室有两部分:多媒体教室和汽车实验中心。教师讲课一般在多媒体教室,营销演练和实训在汽车实验中心。由于汽车营销策划课程理论课讲解偏重于理论,学生听课大多觉得枯燥乏味,积极性不高,因而在汽车实验中心进行实训时,又需要重新讲解。这样浪费了时间,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主的一体化教学不相符合。因此需要改进传统的理论授课和实验授课分离的局面,建设教学做一体化式的汽车实验中心。在汽车实验中心加装投影仪和幕布,使汽车实验中心具有多媒体教室功能。教师讲课时先在多媒体上把重要内容和实训步骤讲解透彻,然后结合汽车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境,利用汽车实验中心的场地和汽车,模拟汽车4S店实际营销过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再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教中学、学中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上课的热情显著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材

一体化教材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条件,汽车营销策划教材的编写不但要符合本科培养方案的要求,而且要突出应用。改进现行教材的编写方式,精心编写一套典型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教材,利用典型案例把学生带到学习的情境当中。案例须具有针对性、生动性,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要成系统,相互之间能够联系起来,通俗易懂,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营销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结合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实践教学法,置身于4S店的实际情景中学习,使学生不但掌握了营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加深了对营销理论的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注 释 ]

[1] 李引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2]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闫玉梅,杨晓华.商科类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4] 徐志龙.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系统设计[J].科技信息市场,2011(5).

[5] 康世瑜,张文清.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郭敏锐 张洪飞

商科高校汽车营销论文 篇2: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

为了响应国家的双创政策,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也在不断地尝试走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解决课程体系、课程和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解决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既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发展经济、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创业意识强,参与创业的积极性高,针对他们开展的创业教育就具有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内容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确保他们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及时把握市场机会、开拓市场空间。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目前高等专科院校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核心課程如: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客户关系管理等是创业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也给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提供了机会。如何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如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毕业后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极强的实操能力的同时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目标。

一、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体系的制定和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相对独立

(二)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内容设置重专业轻思维

有的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课程设置不够规范,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还处于探索阶段。而课程内容方面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度的关注了客观需求,理论与实训的结合不够紧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不够科学,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结构的配置与创业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在理论上坚持“够用”的原则,实践上追求“技术应用型”,还有因人设课的现象存在,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不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现象严重,分配不合理,受到实训设备、师资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实训课时比例偏低,实训设备闲置率高,往往“眼高手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市场脱节。

同时,由于起步晚、缺乏经验,以及受传统观念限制等种种因素,目前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创业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

1.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创业教育是一门理论高度联系实践的课程。目前在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一般都过于笼统单一、理论化,对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很不利。创业教育涉及财务、营销、管理、法律、税收、人际交往、商务沟通等各个方面,可谓知识面非常之广泛。

2.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对多种能力有要求并且实践性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般教师的理论知识强于实践经验,不了解市场情况,照本宣科、纸上谈兵,不能把两者课程很好的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现在有些高校通过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部分创业者或企业家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自从国家领导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意见。创业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企业、个人都广泛参与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明显落后,创业教育还缺乏全社会的支持。

4.教学方式单一

汽车营销与服务的课程,大多是参照教学大纲,把知识理论按部就班地讲给学生听,这没有立足于创业教育课程本身的特点,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解决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一)完成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1.汽车营销与服务认知实习,该重点要放在树立学生专业兴趣上。让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完成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树立正确的专业定位。实现了学生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点”的认识——汽车营销与服务到底是干什么的,汽车营销与服务在整个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2.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改革。由于创业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像学院的财会、管理、商务沟通等公选课就弥补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单一的缺陷,通过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公选课来达到补充创业的知识储备。

3.营销学生参与完成社会创业实践。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美容养护公司,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场地。通过学习学校老师与学生自己创办的在校园内的企业“善业汽车美容养护公司”的创办流程、运营模式等以及学生通过互联网+大赛中写创业策划书,做幻灯片展示,教师和学校聘请的创业导师指导,不断学习,最终完成社会创业实践。

(二)完成创业效果评估与改进

通过对学生,特别是毕业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创业效果评估及反馈,结合社会需求,查缺补漏,对创业课程进行改进,形成良性循环。

(三)引入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注重引入现实案例,把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引入,让学生知道成功的方法,积累失败的经验。使学生通过总结创业成败的案例,提高对创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创业思维,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省力好多。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式——多样化

在创业教育中,创业形式也非常重要。要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方式,比如电子商务型的创业,把汽车上的零部件放到网站上售卖,网上销售车辆等等。把发展创业教育的构思变成现实,具体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创业实践当中去。

(五)建立“双导师”共同授课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融合——解决学生对创业实训能力的需求

高职院校双导师制是指为学生在校内聘请专任教师作为学生的校内导师,在实习基地聘请一些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和企业骨干作为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形成配对关系,指导同一批学生,定期为学生进行指导。

我国的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是辅导员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专业教师负责教学工作,而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班主任制度”是一大创新,班主任一般由专任教师担任。学生管理人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班级管理,班主任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就业指导等等。班主任可谓是学生的校内导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还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授课,“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既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强化汽车技术营销、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评估检测、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多学科交叉,不断拓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途径。

创新创业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双创”发展理念的渗透,高职院校汽车服务与营销课程的功能定位得以更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增强了学生理论与社会实践技能。为此,汽车服务与营销课程教学中,应该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求,立足现有问题,从目标确立、内容整合和方法变革等多个层面出发,构建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双一流”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JGYL201901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王佳

商科高校汽车营销论文 篇3:

地方高校一流商科专业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建设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改革的关键,“互联网+”背景下,对新商科人才提出新的培养需求。通过对麦可思《关于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院商科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中存在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显、产教融合度不高、课程体系不能适应新商科人才培养能力需求、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要依托地方产业特色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跨界融合且产教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创新课堂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及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新商科;跨界融合

0 引言

2019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中央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分赛道建设,并且适当向地方高校倾斜。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更多的是“省道”建设,即要求地方高校专业建设要紧扣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利用本土资源,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要凸显地方特色,达到区域一流水平,其培养的学生要获得行业高认可度。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人数占全部毕业生总数的80%以上,因此,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程度将决定我国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

“互联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其倡导共享、跨界和融合的商业思维模式,“互联网+”背景下,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业也要求我们更新商科人才的培养理念,地方高校商科专业必须顺应“互联网+”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要求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湖北文理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省属本科院校,在湖北省省属高校中其排名中偏上,其商科专业的排名与学校排名大体一致。湖北文理学院商科专业在“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地方院校商科专业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的面临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经管学院商科专业为例,根据麦可思公司对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5~2019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相关数据,从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剖析,并结合地方院校“一流本科”建设发展要求,提出地方高校一流商科专业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之功效。

1 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人才培养与期望存在差异

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根据麦可思报告提供的数据分析,学院商科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匹配度不高。对2015~2019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院商科专业与工作相关度为58%,远低于全校73%的平均水平。其中,在“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原因”的问题上,高达46%的学生的选项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关于“主动离职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2017届毕业生认为是想改变职业或行业。这一方面说明学院商科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行业产业实际需求脱节,不能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设计不够、缺乏对学生专业的引导,与学生沟通不到位。

1.2 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度不高

麦可思数据显示湖北文理学院商科专业毕业生在湖北的就业比例从2015届的34%上升到2019届的676%,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凸显,但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融合度不够。关于“2016-2019届毕业生主要行业类需求”的调研数据显示,商科专业的学生就业最高的是金融业(1603%),其次是教育业(118%)和零售业(98%)。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与区域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专业培养特色不突出,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强调高校的“双一流”建设需要产教融合。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克服同质化倾向,地方高校一流本科建设需要提高高校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新商科人才培养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无缝对接,要求人才培养必须紧密联系产业发展需求。

1.3 课程体系不能满足新商科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

传统的商科人才侧重以职能为导向培养专门人才,新技术和产业革命催生的新商业模式要求商科专业人才不仅要懂管理、懂商学,还应懂新技术应用,具有创新思维。根据麦可思调研的数据分析结果,各商科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效果呈下降趋势,由2016届的78%下降到2019届的71%。对核心知识培养效果的达成度降低,原有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需要结合“互联网+”背景下新商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需求,对课程培养目标和知识内容调整。

1.4 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

麦可思关于教学改进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最需要改进的是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实习(占比75%)。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原因:

第一,虽然经管院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和实习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占比都在30%以上,各专业的指导性修读计划都明确了实习、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但由于学校教学管理和行业企业运营管理上差异性,实习时间很难完全按计划执行。第二,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不健全。目前校企合作较多处于浅层次、低水平、松散型阶段,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企业参与积极性不够,过分强调校企合作中能帶给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提供的实习岗位单一或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存在差距。第三,各专业对行业产业的新变化缺乏前瞻性设置,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还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的行业或企业需求,实践教学资源或渠道单一。因此,学生实习内容也很难完全按照各类实习教学大纲执行。很多实践安排还停留在“模拟实习”“仿真实习”和“名义实习”等层面,许多实习实践仍以参观实习为主,这样导致专业见习和顶岗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业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导致老师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环节。

2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院校新商科一流专业建设对策

综上,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商课一流专业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2.1 依托地方产业特色精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满足“区域特色”的办学定位和实践要求,依据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的办学定位,以及地方高校的服务面向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因此对商科专业的培养定位是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中小型企业应用型管理人才。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总体产业格局图和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布局图,在培养商科人才专业能力时要与地方特色产业有效结合,如市场营销专业可结合汽车产业设立汽车营销方向。

2.2 构建跨界融合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职业需求变化,需要跨界融合,培养一流人才必须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相较于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要求,“互联网+”时代对于新商科人才的要求是商科人才知识多元化、技能跨界化、个性灵活化。首先知识要求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跨学科交融。新商科人才要求能将如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融入现代商业管理中,在新商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与经济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要兼顾各种能力培养的需求,强化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如,为了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独特的实践技能,需要根据新商科倡导的学生能灵活处理各种技术型营销问题的能力目标要求,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增加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与市场营销融合的课程比例,可开设“大数据营销”“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课程。

2.3 创新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一流本科教育的直接因素。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接受度高,学习主动性强,可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有效融合,鼓励老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在爱课程、超星尔雅云课堂等平台上学习,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多终端交融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可建立校内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方便学生和老师的在线互动,及时答疑解惑。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

2.4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完善校企双赢的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要通过产学研合作和产教融合,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积极推动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专业建设发展对接产业企业需求,可通过与校企合作的深入沟通,把企业需求引进校园,开设产业需求的系列课程,可将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师生研究的课题或毕业设计选题。其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与训练等实践活动,在专业课教学中自觉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推行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创融合。再次,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落实和监管力度。

2.5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一流商科专业建设也要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能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需要既懂营销又懂大数据,这样才能胜任大数据营销、精准营销等课程。因此,加强现有教师对新技术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向交叉、复合、双师型教师转型,从而适应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建设一批“双师型”师资队伍。经管学院现有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占教师总数的39.34%;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16.39%,双师型教师占比为36.07%。为进一步提升“双师型”师资比例,可通过创造条件并提供经费,鼓励老师获取各种与行业相关的高等级的从业资格证书,参与各种高规格的学术和培训活动等。也可聘请一批行业企业专家为实践教学导师,各类实习实践可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行业专家双导师制。

参考文献

[1]杨光钦.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重心[J].重庆高教研究,2019,(7):93-94.

[2]余秀兰,宗晓华.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特征与评价[J].江苏高教,2019,(2):4-11.

[3]刘六生,宋文龙.我国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111-119.

[4]白逸仙.建设一流本科重在四个融合[J].湖南師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3):23-26,80.

[5]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经济管理学院2019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报告[Z].2019.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国际认证的地方院校商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晓翠(1974-),女,汉族,湖北南漳人,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作者:李晓翠

上一篇:高校财务会计教育论文下一篇: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