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新三步走战略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如何看待大学生民生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培养大学生的民生意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生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生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民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研究

摘要:民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民生,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幸福、自由和尊嚴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民生视域下通过理念创新、课程创新、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创新等途径来创新科学、规范、高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全面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关键词:民生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升,民生问题已是当今社会的热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当紧跟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脚步。这要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创新作为着力点,根据社会民生建设的新形势,创新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在民生视域下构建科学的、规范的和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一、民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必须勇于创新,把民生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在民生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民生视域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民生政策的实施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民生观将直接影响着党的民生政策的实施与执行;他们的民生意识和责任制约着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大学生关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贫富差距、教育公平、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有些人因这些问题对党和政府产生不满情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怀疑,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发生变形扭曲。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通过民生教育全面客观的分析民生问题的产生背景、原因、实质,把社会民生问题与党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使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民生观。这样大学生能从容地面对社会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这对于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二、民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的内涵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状态,它包括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等等[1](P.2)。当今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尊严价值等越来越受到尊重。民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民生,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幸福、自由和尊严紧密联系起来,以时代的精神和全球化的视野培养大学生,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民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方面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诸要素的有机结合。一是合理配置学校各部门的教育资源。教学机构、管理机构和直附属其他机构都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大学生民生教育服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各个方面和环节,形成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和格局,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二是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在全社会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民生理念,使民生理念深入人心,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整体的育人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率最大化。三是师资力量的整合。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整合师资力量,形成理论功底扎实、社会责任感强、老中青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引领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整合。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相互贯通、相互融合。

三、民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的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物质利益、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西方资本主义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影响到大学校园生活,从而使高校师生思想个性化、独立化、差异化更为明显,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新的环境。社会全方位的重新整合与结构调整,本质上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真正使高校全体师生深入理解民生的科学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就需要把民生理念融入到高等学校这个社会子系统当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政治教育导向作用。高校的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应创新理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

民生建设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动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果没有课程的创新,教育创新就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进行体系和内容的创新。社会主义民生观要求培养学生以民生为视角观察社会问题,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民族利益相连,摆正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落脚点落在民生的基本范畴上[2](P.133-135)。

民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生观教育;培养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民生现状;教育大学生加强权益保护意识;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文化修养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生教育,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时代特点,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课程体系单一、内容枯燥的局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系统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教育,大学生对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将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久的责任感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认同感;从内心上获得持续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

(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

民生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是构建一个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和环境育人的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学校内部问题,也涉及到学校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不仅需要加强宏观稳定体系的架构,更需要维护切实可行的微观机制的运行。高等学校的各个学院分别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彼此之间的知识领域不同,需要独立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各学院需要获得一定程度的自主权,针对自己的具体问题及时做出决策,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的微观机制必须实行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学校的高层领导以“大权(政策决定权、宏观调控权)独揽,事权分散”為原则,建构组织形式。所谓事业部制是将负责各个项目的部门作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加以对待,在组织内部根据一定规则进行最大程度授权,使之享有责任范围内的决策权、财权、人事聘用权、业务指挥权等,同时规定其对整个组织应尽的义务。为防止分权后形成“诸侯割据”的分散状态,组织的领导集团必须具有干部的任命权和管理权,同时建立权威的中心协调机构,协调各事业部工作关系与利益关系,实现“全局一盘棋”[3](P.347)(如图所示)。

高校事业部制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基础和领导机构。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首先充分发挥高校组织部门的作用,明确规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使其纳入到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制度化、常规化管理,这就必然涉及到高校组织机构间的互动和协同合作,从而形成运转畅通的、高效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领导机制。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任务最终是由教育者来落实的,教育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落实的程度。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证。从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可以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对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创新逐步科学化和制度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创新首先是培养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新教育观念、创新素质明显,善于吸收最新教育与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有独特见解,能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4](P.41)。创新型教师既是学者,又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家。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启发、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实践,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社会主义民生观,提高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素质。其次是提升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着学校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教育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素质,果断接纳新的理念,把创新与变革作为兴校的发展战略。高校教育管理者尽可能地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活动方式,及时开发蕴藏在广大师生中潜在的创新品质,形成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新模式,既能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教,又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一冰,云霞,王桂枝,徐芳.大学生民生教育理论与实践[M].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1.

[2]董一冰,尹贵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民生教育要渗透“六个为什么”[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3]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兴.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责任编辑:李 佳]

作者:徐桂珍 董一冰

民生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2:

新时代大学生民生意识现状与培养路径探讨

摘 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新三步走战略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如何看待大学生民生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培养大学生的民生意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视阈下加强大学生民生意识培养,要注重将大学生民生意识培养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民生意识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27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作出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根据和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当下中国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新时代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民生意识以便更好改善民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

一、新时代大学生民生意识现状

民生意识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精神,是指对民众根本利益和生存状态的关注和重视,这既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出发点,也是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更是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判断复杂化、发展诉求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大学生的民生意识状况参差不齐。关于大学生民生意识状况,笔者大量搜集文献资料,并采用结构性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的山东大学、聊城大学、滨州医学院、德州学院和北京市的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共六所高校3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非结构调查法对其中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根据搜集的文献资料、访谈和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大学生民生意识整体向好

从大学生的整体来看,民生意识向好发展。近几年,在全国、各省、各高校调研活动的推动下,全国大学生掀起了关注民生的热潮。调查显示,各高校的大学生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调研民生问题。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除高科技发明作品外,与社会民生相关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学生主要参赛选题,包括地沟油的合理开发利用、社区养老服务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等。各省也愈发重视与民生相关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浙江省“民生民意杯”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每年举行一次,选题涉及到老龄化社会“以房养老”问题的调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调研、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满意度调研、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等民生问题。为了鼓励在校大学生暑期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增进对社会的观察和了解,山东省每年举行一届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实践活动,该调查活动提倡深入基层、贴近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第一线,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弱势群体,鼓励多种渠道、多种调研方式相结合。

2.大学生民生意识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群体民生意识呈复杂化特征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社会整体民生意识的淡薄,针对“您认为民生意识是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吗”一题,56.6℅的同学选择了“是”,30.7℅的同学选择了“不确定”,还有12.7℅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民生意识的关注又局限于自身利益的角度,更多去关心涉及自身学习发展的民生问题。针对“你关注当下民生热点问题的目的”一题,选择“了解社会,拓展见闻”“为考研或工作”“培养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比例分别为21.2℅、54.5℅和24.3℅,超过一半(54.5℅)的大学生关注民生是为了自身利益。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深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推崇个人权利和自由,而贬低和否定社会整体利益,由此出现大学生关注民生与淡漠民生、关注自身利益与淡漠社会整体利益两种现象同时并存的特点。

(2)大学生民生意识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淡化倾向 调查显示,针对“您对贫富差距有何看法”一题,53.9℅的同学选择了“很不合理,社会主义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距”,21.5℅的同学选择了“虽然不合理,但这也是避免不了的”,有24.6℅的同学选择了“很合理,社会就是适者生存”。针对“您认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一题,39.1℅的同学选择了“企业利益熏心”, 26.7℅的同学选择了“政府监管不力”,34.2℅的同学选择了“当前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受调查者中,居然有近四分之一(24.6℅)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贫富差距是合理的,七成多(39.1℅加34.2℅)的学生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最重要原因归结为企业利益至上和社会道德沦丧,而没有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重要性。这说明,在我国社会快速發展、和平崛起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今社会,部分大学生在认识民生问题上呈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淡化的倾向。近些年来,高校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搞“分化”的前沿阵地,大学生一直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对象。当今大学生出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淡化的倾向,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深思。

(3)部分大学生民生意识狭隘、功利性较强 在访谈中,针对 “您认为当今社会存在的民生问题和我们大学生关系密切吗?请列举你所关心的民生问题。”一题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回答“关系不太密切”,还有的学生回答“有些问题和我们大学生关系密切,如就业,有些民生问题和大学生没有太大关系”,只有少部分学生回答“关系密切”。在所列举的民生问题中,写的较多的是就业、教育、收入差距、环保、腐败问题,而对于留守儿童问题、失独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却少有涉及。这表明,当今大学生的人生观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导致部分大学生民生意识还较狭隘,利己倾向鲜明,功利性强,由于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对社会民生现实的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把个人的努力、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民生意识的欠缺使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难以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民生意识的意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

1.更好地改善民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重任

现实的民生问题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还是发展的。民生需求与时代发展同步,日益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多维度等特点。当下中国“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3]。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需要一代接一代去传承。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有担当,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了当代大学生肩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核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住作为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关注民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生教育的价值导向和政治导向是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理想。而关注民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为人民服务。“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理想就是教育大学生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树立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谋利益、谋发展,致力于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4]。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功利化”和“ 多元化”的倾向,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甚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淡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意识形态观已势在必行。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民生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民生意识、民生观念纳入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正确轨道上来,从而增强大学生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的信念和理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使新时代的大学生能更加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关注民生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未来希望,也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可以说,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高,大学生的思想成熟度越高;对民生问题的思索越深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越丰富;对民生问题的实践越深入,民族振兴越有希望。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民生,可以使大学生对我国社会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科学规划人生,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第一,加强民生意识培养能提高大学生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能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民生意识培养,使青年学生能以辩证的思维和视角从宏观、微观、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考察社会问题的理论渊源、历史背景、持续过程、发展结果、社会影响等,对社会问题做整体研究,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从而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并力求创新,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因此,加强民生意识培养能提高学生用辩证思维探究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第二,加强民生意识培养能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以人民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赋予当代青年学生的光荣使命。在当前中国贫富不均、社会阶层明显、社会矛盾凸显的背景下,作为即将以公民身份踏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来说,对其进行民生意识培养,可以使其了解国情,理解国策,领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树立一切为人民群众整体利益服务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重大意义。

三、新时代大学生民生意识培养的路径

大学生民生意识培养就是要让大学生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了解民生现实,理性对待民生现状,正确树立民生理念,成长为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和担当能力,并关怀人类共同命运、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新时代合格公民。习近平總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要求,就必须做到以全面精准的教学蕴育人、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培育人、以健康高雅的文化涵育人。

1.将民生意识培养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5],“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新时代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职责。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民生为价值目标的思想体系。民生问题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从关心贫苦农民的生存生活到关心“人”,再到揭示人的生存生活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义务对大学生进行民生意识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融入民生意识的培养。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始终贯穿民生意识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些课程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民生”概念,但民生内容比比皆是。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来看,“中国近现代史”本身就是一部“民生思想史”。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该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革命与建设的成败。近代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各革命阶级都试图解决好这个问题。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提高了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指引着亿万民众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这些重视民生的史实表明,对民生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的重视是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夺取政权的重要原因。反之,晚清政府及近代以来的军阀、国民党政权不重视民生,则是近代中国社会动荡、战乱不息、民不聊生的重要原因。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理想与信念”部分,教育学生要关心人民疾苦,把个人理想的确立与社会、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用“中国梦”来丰富自己的价值愿景,用爱国主义情怀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再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唯物史观部分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加强大学生民生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再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社会建设中讲到当今社会的主要民生问题。通过该部分的讲述,让学生既要看到当前社会存在的民生短板,又让学生了解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而做出的不懈努力,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大学生因对民生现状了解不全面、不客观、不深入,而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所误导和利用。可见,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始至终贯穿着民生意识的培养。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活动增强民生意识培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情景创设、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情景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讨理论问题的实践答案,以实现理论课堂实践化的教学目的。如:开设模拟法庭、创设模拟招聘现场、建立模拟新闻发布会等,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场景,让表演者体验、让观摩者互动,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使课堂知识更易理解,使行为规范更易形成。创设模拟角色情境,要注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关心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让学生明白:民生问题是人的基本权利,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关心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关注民生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让大学生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民生奋斗的历史, 了解关注民生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

2.将民生意识培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

民生意识是一种具有体验性的人文精神,要真正掌握民生道理,具备民生意识,就需要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所以,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民生问题,体验民生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切身感受中增强民生意识。因此,除了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外,高校党(团)委、各院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部门以及领导、老师和辅导员,都应担负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多方协同、多渠道、多层面地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鼓励深入社会开展调研 我们要引导学生参与民生行动,在行动中深化认识问题。如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出现并不断壮大的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阶层,其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深入调研,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而且能够跟上时代脉搏,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精神。通过大学生亲自去走访调查,充分认识到农民工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进而理解、尊重、关爱农民工,并体会其工资收入不高、劳动保障欠缺、父母赡养困难、子女关爱缺乏、融入城市难等困境,尽己所能予以帮助,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民生保障机制。另外,关于环境污染问题、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是值得大学生去关注和调研的社会问题。通过调查与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民生无小事,民生无处不在,个人也能为社会民生建言献策,促进问题的解决。

(2)引导大学生结合专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大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或公益活动的方式,走进养老院、社会福利院、乡村中小学、社区等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为福利院孤儿进行学习和心理辅导,可以为孤寡老人送上一份温暖,或者结合自己专业为乡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或法治教育课。还可以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企业。以结对共建单位等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企业等主体的联动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民生意识和民生立场。通过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大学生可以真正地参与到民生的实践中去,将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把服务他人与教育自我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从民生视角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验,锻炼和增强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

3.将民生意识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同化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个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8]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组织、创办有关民生主题的活动,如,浙江大学组织的主题为“在服务‘三农’中历练成才”的 “‘三农协会’服务‘三农’”活动等。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关注民生、感受民生,从而增强民生意识。

大学生民生意识培养,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形成一种“民生为本”的价值观。作为价值意识的积淀,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复杂认知过程。这决定了大学生的民生意识培养不是一时一事之计、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多渠道、多路径、多方面展开,多部门、多层面协同进行、同向发力,形成协同效应,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之目的。

参考文献

[1][2][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1).

[4] 董一冰,杨昕宇.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大学生民生观教育的思考[J].世纪桥,2010(9):91.

[5][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13.

[8]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责任编辑:张学玲]

作者:王洪梅

民生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3:

儒家文化嵌入视角下大学治理的文化特征与治理路径

摘 要:大学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与文化密不可分,传统儒家文化包含丰富的治理哲学,凝结为仁治、德治、善治、礼治四种治理价值取向。文化嵌入对于大学治理结构的搭建与治理机制的运行均有着重要影响,并形成了整合性、依赖性、保守性和功利性特征。文化嵌入视角下完善大学治理应该尝试多种路径,积极将章程规范、精神培育、学术民主与传统儒家文化整合贯通,形成治理合力。

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学治理;文化特征

在当前“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大学治理的革新与优化不仅是高校完善自身运行机制的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在借鉴西方大学成功经验的同时注重对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从文化嵌入视角对大学治理问题进行全景透视,探索传统德治礼序与当代办学治校相结合的治理路径,是新常态下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嵌入与大学治理的文化解读

嵌入性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某种因素对于制度性结构的影响,并以此建构嵌入主体与嵌入对象之间的多重复合型研究。文化嵌入植根于社会性嵌入理论,最早被Zukin 和 Dimaggio 提及并将其列为四种主要嵌入类型之一,被用作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的有效工具[1]。时至今日,虽然文化嵌入理论仍在不断完善发展中,但学者们对于此种方法论在以下三个维度达成了共识:一是在嵌入主体上,文化范畴内的知识、道德、信仰、习俗等因素生发于社会有机体,但同时对社会各项制度安排有影响作用;二是在嵌入对象上,无论是作为制度结合体的社会抑或是单一制度单位均不能游离于文化背景之外,并依照文化影响在保持同质性的基础上呈现出个体特性;三是在嵌入方式上,文化是以内生嵌入的方式影响并制约着制度安排与运行模式,体现为社会组织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融入与适应。

从本质来分析,文化不仅体现为意识形态层面的信仰,更是一种观念上的存在并表现为群体意识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更广的层面来看,包括大学在内的社会组织都是文化的重要建构形式。大学自身便是文化与社会充分结合而产生的制度安排。作为文化进步的产物与文化传承的媒介,大学从诞生至今都烙有鲜明的文化印记。从大学内部来说,宏观层面的办学方向与中观层面的育人目标,广义范围的校风校纪与狭义范围的教风学风,横剖视角的知识传承与纵向视角的学术创新,均与文化有着高度关联和深度融合。文化之于大学,其作用不仅在于提供知识传承与教学示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大学治理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因此,大学治理应重视文化的嵌入性,并从文化共同体视角来审视与建构治理文化[2]。

基于文化语境的大学治理内涵除原有的机制制衡与制度安排之外,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延伸:一是文化积淀属于大学治理的背景范畴,治理应遵循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在继承传统、兼容并包的前提下内部生成治理结构与规范;二是文化特性是大学治理的天然属性,治理的结构、功能、机制和范式要体现大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形成治理层面的大学文化;三是文化治理是大学治理的最终落脚点,大学治理要以塑造文化共同体为重要目标,实现多种文化要素在大学校园范围内的有机融合及升华。
二、儒家文化包含的治理理论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包含着丰富的治理哲学,积极关注政治并参与社会治理是儒家士大夫精神的典型观点,其着眼点为正己即个人修行,尊崇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尤其对于个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探究非常深刻,形成了一系列治理理论,对于新常态下的大学治理的构建与完善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仁治”取向:注重社会利益高于个体价值。儒家文化提倡仁政爱民、以民为本的治理导向,认为治国首先要重视民生,以制产兴教为手段实现保民而王,并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为治理落脚点。从整个儒家文化的理论体系来看,始终围绕着以仁为道的治理思路,在人际交往层面以恭宽信敏惠达成君子之交,在政治生活层面以仁政施行获得民心的归顺,通过克己复礼、杀身成仁来实现个体对群体大同道义的遵从。儒家的民本思想和集体主义取向融入了中国思想文化中最本源和传统的精髓,对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体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2.“德治”取向:强调个人修为基础上的社会德行。儒家文化强调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来实现治理的目的。在治理主体的政治伦理之中,内圣是外王的基础,治己和治世是辩证统一的。治己以修身为内核,立德为三不朽之首,注重道德的内生和自省,以品行端正和具备人格魅力为标志,提倡以孝悌为基础,以重义轻利、大公无私、文质彬彬、身心合一为特征的君子圣贤之风[3];治世以平天下为导向,将道德置于政治之上,目标是以德服人,修己安人,以道德而不是刑罚使人归顺并实现垂拱而治,倡导兴办教育以实现民风的教化,以安然有序、公平正义、尚贤重德作为天下大治的重要标志,实现了对政治生活从顶层到个体的总体设计。

3.“善治”取向:提倡个体与社会的家国同构。儒家文化将善治作为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参与充分有机结合,实现个体、家庭、国家在各个层次上的中庸与协同。于个体而言,要胸怀政治理想,以立心、立命、开太平为己任,进而立德立功立言;于家庭而言,个体在修身基础上不断规范完善家庭伦理,实现家业兴旺、家和万事兴的目的;于国家而言,在个体与家庭实现安居乐业的前提下,进一步施行大道,达成天下大治,构建大同社会。在儒家文化中庸的伦理道德观下,中和即为不偏不倚、中庸持平,目的、手段与内容皆止于至善,体现为个体与社会和谐共生,大道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共生共存与有效治理。

4.“礼治”取向:讲究个体与社会的名分规范。儒家文化隆礼重法,力图构建出一个上下有分、等级有序的社会格局,将循礼作为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则,正是通过礼法对于社会的渗透和影响,儒家实现了由学说向文化的升级,并成为整个社会所共同认同乃至推崇的制度文化和精神内核。礼法不仅仅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和方式,而且是儒家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认知及思考。在儒家看来,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礼的核心要义在于明确个人身份,治国应重礼轻讼,通过礼的规范来实现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寄望于通过礼乐的教化实现经国家、定社稷的治理目的。在礼治的社会中,个体应崇礼并对礼抱有敬畏之心,按照礼要求的身份角色规范个体行为,以个体道德提升实现社会长治久安[4]。


三、儒家文化嵌入视角下大学治理的文化特征

儒家文化包含的治理理论所蕴含的仁义、礼乐、忠恕、中庸、道德等文化要素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入当前中国社会各领域中,通过文化嵌入的方式影响着包括大学治理在内的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嵌入式影响下,当前中国大学治理也呈现出特有的文化特征。

1.整合性:多元角色文化的协同并存。大学的社会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这也是大学参与社会治理与履行社会义务的主要方式。在儒家文化强调整体秩序的思维导向下,社会组织间的差异性被忽视且与社会边界变得模糊,大学往往超越了传统的学术组织而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职能[5]。大学除了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与人才聚集地之外,还需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从而在开展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中占据重要一极。此外,儒家文化家国同构的组织建设取向也使得大学与社会组织的边界存在一定意义上的模糊,相对封闭的环境、相对固定的教工群体、相对集中化的日常需求,加之传统体制等历史原因,大学在面向师生提供教育职能之余往往附带后勤服务保障与生活配套体系,包括住房、交通、伙食、医疗、卫生等多方面,从而产生了“高校办社会”现象,这些游离于学术主业之外的角色保证了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转,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冲淡和稀释了大学以学术为主旨的办学理念。

2.依赖性:国家建构的文化主导。治理文化体现了大学治理过程中与所处政治环境、文化情境密切相关的文化要素,是大学治理核心要求的重要体现。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大众教化的强调使得教育在传统历史上更多承担着传播政治观点、开展系统德育以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是国家治理链条中的一环。当前的中国大学脱胎于政府主导的教育体制,虽然建立了较为明确的现代大学制度导向,但从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来看,其办学自主权仍然不明晰,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仍然存在着科层意义基础上的行政指令和外部干预,行政主导的文化要素在大学治理文化中有着更多的体现和痕迹,大学办学的主体责任性体现不明显,大学治理的主导权更多掌握于教育行政部门而非大学这一法人治理主体,资源的单向授予关系使得大学与代表国家的政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依赖关系。在当前多元文化要素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这种行政式的管控在保证办学方向与未来走向上是必要的,但如何更好地实现大学的自主权与政府行政力量嵌入之间的有机结合仍然是大学治理需考虑的现实课题。

3.功利性:学术运行机制中的实用导向。从儒家整个学说体系来看其并非完全否认功利思想,但对于道义与功利如何取舍缺乏具体的论证和措施。特别是在商品经济道义虚化的大背景下,传统儒家重义轻利的导向反而反向引导使得功利主义抬头,并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大学治理过程中,对现有的学术运行机制产生影响。大学治理更侧重于关注学术资源的争取、社会评价、硬件设施、学科排名等功利性指标,呈现出以利益为导向的外延型发展倾向,而师资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力度等衡量大学本质的软性指标则被忽视,这种运行机制反映到实操层面就是教师过分重视科研而冷落教学,学生片面追求分数而忽视综合素质,使得大学总体使命与责任呈现出泛化与功利化。从宏观层面来看,学术运行机制需要引入竞争模式以督促利益相关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从而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但大学治理也是一个平衡各方利益以达到制衡状态的过程,在强调各项评比与排名之余,也应对于治理主体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予以关注。

4.保守性:稳定与平均主义价值倾向。儒家文化围绕以文为治的中华传统而生并繁衍绵延,其文化要素中始终保有文治思想与政教保守主义倾向,以中庸之道和克己复礼为代表的理论内核,突出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制度变革和社会变动的审慎态度。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织中产生的中国大学治理理论虽然在形式上不断与时俱进,但治理内核文化还是呈现出偏保守的特征,对于治理结构、治理体系、治理机制等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应对的措施与改革的魄力,更多是通过局部的微调或者个别环节的优化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治理文化下,以家族本位和人伦关系为基准的“亲亲”思想所带来的小团体现象以及平均主义思想在高校内部不同程度的存在并产生影响。应该认识到,强化大学治理的稳妥与大学环境的稳定固然重要,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对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主动治理等核心问题进行革新性建构,从而提升大学治理的水平也是迫切且重要的。
四、儒家文化嵌入视角下大学治理路径的丰富与完善

大学治理不仅要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做好结构设计与制度安排,更重要的是使治理主体、客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良好的契合效应。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文化对大学治理的嵌入无法从利弊的角度来衡量,而是使得大学治理呈现出更加立体多元化的特征。在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将现代大学制度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大学内部建构一致的价值支撑和文化认同。从文化建构视角不断丰富与完善大学治理,推动大学内涵式发展。

1.制度规范:以文化之“柔”凸显大学章程。文化是多元要素的合一,正如社會大众文化与法制体系需要互相融合,文化与制度对于大学治理的影响同样是相辅相成的。儒家文化嵌入使得大学治理呈现出与传统中国相符合的社会性、世俗性和生活性,这与大学自身教育职能和社会角色相符,但在协调大学整体运行和切实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方面缺乏精准的应对措施,从而难以完全适应当代高等教育要求。文化之“柔”需要与制度之“刚”充分结合,从而形成对大学治理利益相关者的激励、协调、约束与制衡机制。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法制的不断完善,国内高校章程建设的规范化进程不断加速,并以提升自主办学权、规范高校治理结构、明确考核评价机制为核心目的。大学章程的出台与落实是解决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实现内部去行政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不断向高水平大学看齐,逐步走向成熟和正规的重要标志,大学章程建设作为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托应实现与传统文化的协同嵌入。一要做到“刚中有柔”,切实将制度建设作为治理文化的一部分,注重中国传统优秀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将文化作为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重要基础性平台,将文化的普适性与制度的针对性充分结合;二要做到“柔中有刚”,以文化为根基全面建设崇尚章程和法制的大学环境,建立和健全以章程为本的校园法规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章运作、依据办事,普及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 三要实现“刚柔并济”,要立足于高校自身教育平台和学生主体角色,基于自身历史积淀与文化特色明确章程建设的着力点,构建符合传统人文、贴合教育资源、契合办学特色的大学章程[6]。

2.内核培育:以文化之“魂”滋养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从文化层级角度来分析,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也是儒家文化对于大学治理嵌入的终极皈依,对外体现为追求学术自由与思想独立,对内则依托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考虑到现代大学制度的外部性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大学治理的规范化需系统地、动态地将大学精神与文化嵌入到大学治理的场域之中,使大学精神之“体”与传统文化之“魂”充分结合,构建符合中国高校办学实际的大学精神。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化嵌入的过程既是对大学治理的拓展与重释,也是对大学精神的创新与重塑。精神是文化的内核部分,培育大学精神需要基于文化培育的三个层次来实现。其一,体现在以教学为本。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治理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也是大学精神的薪火传递者和引领者,儒家文化对于学习教育的倡导既为学者提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鸿儒角色与师者导向,又为莘莘学子明确了求学论道、明德修文的求学态度。应立足师生实际,从德育和智育入手将文化基因植入到人才培育实践,使教与学在大学精神的引领下升华,同时提升教育参与者对于大学精神的认同感。其二,体现在以风气为先。以校风、教风、学风、师风等为代表的风气是大学作为社会组织的文化载体,要在传承儒家文化强调整体与稳定的基础上注重凝练和创新,充分利用当代组织管理与治理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紧跟时代脉搏和发展大势,营造风清气正、正能量充沛的大学校园文化。其三,体现在以景物为介。校园景观、教学设施、规划布局是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办学传统和独特韵味的外在体现,要将儒家传统坚持方正严谨的建筑风格与现代不同建筑风格融会贯通,根据大学定位与发展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形成具有个体风格和文化特色的校园景观布局。

3.机制优化:以文化之基倡导学术民主。儒家文化的治理思想体现出政治与教育两大主导属性,在嵌入大学治理的过程中也使得中国大学治理呈现出行政与学术并重的特征。从本质上来说,大学的学术性特征决定了大学治理的主导方向必然向以学术民主为原则的学术型治理转化并发展,使大学治理回归到儒家所倡导的教育职能上来,即实现学术自由目标。大学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其实现仰仗于学术权力在治理体系中的主导以及行政权力的有效推动,更确切地说是要处理好文化之基与学术之成所延伸出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这需要校内外利益相关者的“三方联动”。其一,在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政府作为行政权力的主导者,一方面应从国家法律层面明确大学的独立性与学术的自由性,厘清并划分自身与大学的权力界限、角色扮演和角色空间,杜绝行政手段对大学治理的过分干预;另一方面应从宏观层面优化现有学术评价机制的评判、导向和监督职能,倡导

以质量为本的综合评价方法,引导学术活动回归其本质。其二,在于大学自下而上的行动。大学要主动做学术自由的践行者,确保学术权力在大学治理中的基础和首要地位,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与边界,致力于学术规范的健全,并在学术效率与学术自由的价值选择上进行新的权衡,在大学内部营造崇尚学术与尊重学者的文化氛围[7]。其三,在于社会组织的横向带动。社会上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社会组织是大学治理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在推动大学学术民主过程中应作为第三方承担监督与引导角色,淡化大学履行社会职责过程中的行政化职能,在参与学术活动过程中坚持独立性与客观性,以中立姿态引导大学对学术自由的实施。

参考文献:

[1]ZUKIN S,DIMAGGIO P J. Structures of capit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李娜,王濟干,孙彪.研究型大学内部文化治理研究[J].江苏高教, 2017(4)∶39-41.

[3]平飞. 儒家治理文化五大理念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5-18,157.

[4]孟宪清. 仁—道治国:论儒家的治理思想[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6(2)∶8-13.

[5]肖柯. 和谐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 河北学刊,2011,31(5)∶243-245.

[6]于媚. 文化视野下的大学治理研究[J]. 江苏高教,2015(3)∶41-44.

[7]李维安,王世权.大学治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闫生金】

作者:肖柯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研究论文下一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