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意识下高中历史论文

2022-04-21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称新课标)将家国情怀的内涵解释为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原有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继承与升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生意识下高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生意识下高中历史论文 篇1:

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

摘要: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历史教学中包含着大量丰富的民生内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容,了解古今中外民生传统,认识发展科技是改善民生之本,利用专题形式等培养学生民生意识,用民生关怀将学生学习历史的课堂变成师生共同生活和交流的家园。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培养;民生意识

民生,作为民之生存、发展所必需,是指民众的生存、生计和生活,就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养老就医等生活必需方面的问题,涉及到有关国民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环境保障等方面,说到底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追求民生幸福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民生问题。

历史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包含着大量丰富的民生内容。有关心民众疾苦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吾哀民生之多艰”的伟大思想家屈原;有亲力亲为于社会改革的政治家王安石;有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要求实现社会公正的民生追求,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民生意识培养的有效材料。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呢?

一、挖掘教材内容,了解古今中外民生传统

虽然高中历史教材中没有直接出现“民生”的概念,但如果我们仔细看去,便会发现教材中和民生问题有关的史实比比皆是。培养学生民生意识,首先需要了解历史上有关民生的史实。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封建生产关系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变法图强,发展经济,先秦民生思想产生,《左传》中最早开始提及“民生”一词。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他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给农民一定土地,不得侵犯农民生产时间,反对统治者“暴民”“虐民”,宽刑薄赋。

近代中国,屈辱沉沦。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世纪90年代,孙中山已在倡导改良主义的维新变法,上书李鸿章,希望清廷重视民生问题,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但是遭到拒绝。20世纪初期,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将民族、民权与民生并立,建构为划时代的三民主义。1924年又提出“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直至1925年病逝,孙中山倾心钻研民生问题,使民生主义进一步系统完整,从而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苏联在处理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特别值得我们重视。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因为顺应人民的利益诉求、重视改善人民物质生活而调动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使这一时期成为苏联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时期。而斯大林体制由于片面强调国家工业化和重工业的发展,忽视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积重难返,不仅造成人民离心离德,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而且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二、研究教材内容,认识发展科技是改善民生之本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从人类发展进程历史来看,民生的发展变化与科技创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科技发展对于改善民生意义重大。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人们开始告别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时代,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电灯、电影、电话、电报、汽车、轮船、飞机等发明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工业化程度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以更快的速度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兴起,民生得到极大的改善。20世纪中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等为主要代表的科技革命更是把人类带入信息化时代,其成果日益深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的距离,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家用电器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人造纤维使得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民生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和迈进。

通过引导学生把科技经济发展与民生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学生认识到了科技发展对于改善民生的重大作用,进一步认识到,为了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推动民生的更好发展,社会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让科技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效应。

三、整合教材内容,利用专题形式,培养学生民生意识

在整体了解历史上关于民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握在某些具体民生问题上不同时期政府的处理措施和成败得失,深入了解民生问题。

例如民权和民主是民生的保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生问题的解决是随着民主制度的完善实现的。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极其残忍和冷酷,比如美国的西进运动和英国的圈地运动等,虽然这些运动最终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从长远来看有极大的进步意义,但在当时是以牺牲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和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改善。国民素质因为义务教育普遍提高,衣食住行得到稳定保障,政治待遇明显提高,八小时工作制度逐渐推行,工资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民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制度,运用社会服务开支和社会保障政策,来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历史课程中的民生问题,既是历史学科固有的教育因素,又是国家民生意识的体现,也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毫无疑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民生意识培养,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靠深厚的民生精神内涵吸引和感染学生,营造民生教育的浓厚氛围,用民生关怀将学生学习历史的课堂变成师生共同生活和交流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苏万青,《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01

2.陈超,《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培养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4

3.姚焕成,《从学生的参与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04

【责编 金 东】

作者:闫海容

民生意识下高中历史论文 篇2: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

摘    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称新课标)将家国情怀的内涵解释为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原有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继承与升华。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发生转变,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培养方法    家国情怀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重视知识教学转变为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且将家国情怀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基本价值观,家国情怀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人文关怀,是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重要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教学目标,是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追求。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家国情怀的目标培养问题做论述。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中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提升到家国情怀的高度。对此,教师要准确理解什么是家国情怀?包含什么内容?高考对这方面是如何考查的?等等。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这些方面的资料和知识,比如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家国情怀的论述,准确理解国家对高中历史教学这方面的要求及期望实现的目标;阅读有关课程改革及核心素养的理论著作,丰富理论知识;积极参加校内外举行的关于新课改理念的培训、交流活动;在本校教研组进行的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教研活动、公开课及评课活动中学习同事的长处,提出困惑,虚心求教于同事;阅读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等学术性较强、论文质量较高的期刊,了解当前关于家国情怀的教学动态;学习同行的治学态度及教学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反思;加深对家国情怀理论的认识,指导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充分发掘高中历史教材中相关的教学资源

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在这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许多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这条历史长河中还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都是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历史学科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这些成就是很好的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笔者所在单位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是北师大版的,本文以下提到的课文题目均根据北师大版教材)时,教师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传播;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产生了巨大影响;指南针对地理大发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通过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生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上的进步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比如两弹一星、神舟五号飞船、巨型计算机系统研究的重大突破、杂交水稻,等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通过文学成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介绍了从西周到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这些成就代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历史教师要引领学生对古代文学家、诗人及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怀,提高文化修养。例如通过学习《离骚》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和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宋代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和对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柳永作品的学习,感受他们词中表达的不同思想情感,等等。学生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通过介绍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心。教师通过介绍历史人物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西汉时期一心为平定匈奴而“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霍去病;三国时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明清之际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清朝时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而主持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主持设计及修建京张铁路的杰出工程师詹天佑;破除“中国贫油论”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淡泊名利冲破美国重重阻挠毅然回国做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等等。通过学习这些杰出人物的爱国事迹,感受他们为国家利益而勇于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体会科学家们掌握专业知识并勇攀科学高峰的执着精神,感受他们关心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爱国精神。

三、合理运用教学方式

家国情怀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归属,教师不能单方面地灌输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在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戰争》时,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本课相关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教学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学习、感受。如,教师可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区人民失去美好家园的悲痛心情,抗击日本侵略者坚定信念及早日重返家园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对于日本侵华的罪行,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比如展示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图片,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让学生铭记这段历史,不忘国耻,珍惜今天的和平。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风云儿女》《血战台儿庄》《七七事变》等相关抗日战争电影视频片断,让学生学习抗战英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观念,真正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历史教学中。

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搜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衣、食、住、社会习俗等各方面的变化情况,然后进行展示。比如,通过负责讨论服饰小组同学的展示,我们知道了:在服饰方面,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服饰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个阶段中国男装主要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装主要是对旗袍的改良,清末的旗袍宽松肥大,民国时期的旗袍经过改良体现了女性的曲线美。第二阶段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流行列宁装、绿军装,朴素单一,具有保守性、政治性的特征。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人们在衣着方面追求舒适、个性,男女服装款式都很新颖、层出不穷。通过分组讨论,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应该珍惜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教师在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中百家争鸣的时候,可以让多名学生分别扮演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阐述他们的主张。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分别阐释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在思想方面主张“仁”“为政以德”,在人性论方面认为“性相近;孟子在思想方面主张实行“仁政”“保民”,在人性论方面提出“性善论”的观点;荀子在思想方面主张“仁义”,认为君与民的关系是“君民水舟”,在人性论方面则提出了“性恶论”的观点。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庄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集权国家,厉行赏罚,以法治国。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反对战争,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思想。學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不同学派的思想主张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除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如开展纪念“五四运动”文艺晚会,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组织学生观看反抗外来侵略的影片,如观看《小兵张嘎》,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缅怀革命先烈,使当代青年肩负起责任与担当;进行“中华诗词”黑板报、手抄报比赛活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举行“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演讲活动,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尚情操,等等。

五、结语

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一枝独秀,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精神层面的培养。家国情怀作为一种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宗旨,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带领学生充分挖掘课本,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做心怀祖国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刘芳.立足家国情怀谈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6).

作者:蒙丽勤

民生意识下高中历史论文 篇3:

引领“家国情怀”核心价值取向,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

摘 要: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主动适应当代学生重视课程体验的需求,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提升课程体验,提高教学效率。试题将爱国主义、民族意识、民主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发展、社会公平、德育教育、民生福祉、社会责任感、世界和平等社会热点议题或隐或显体现其中,反映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突出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育人属性,引导学生从历史学科视角思考国命家运、民族兴衰和人类发展,发挥了普通高中历史学科的人文教化功能,有助于落实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助力基础教育“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

关鍵词:家国情怀;核心素养;高考历史;考查研究;立德树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300)成果。

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家国情怀”是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目标,是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具体目标。高考作为沟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发挥着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指挥棒”的关键作用。高考历史全国卷通过多样的考查形式和加强考查力度,引导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2020年初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该高考评价体系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一脉相承,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可以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高考可以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指挥棒”作用,切实体现其育人功能。高考必然会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引导普通高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四个自信”,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全面彰显高考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育人功能的考查和指导。

通过对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的分析和研究,笔者注意到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

一、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主动适应当代学生重视课程体验的需求,引导教师在普通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创设历史情境提升课程体验,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学科自身具有丰富的情景,创设情境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情景创设是高考命题对普通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适应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体验,提高普通高中历史课堂的生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将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或隐或现体现在高考试题当中,反映时代主题,弘扬时代主旋律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中的社会热点有:爱国主义(全国卷Ⅰ24、24、35题,全国卷Ⅲ46题),民族意识(全国卷Ⅱ30题,全国卷Ⅲ28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卷Ⅰ27题,全国卷Ⅱ24、25,全国卷Ⅲ26、45题),民生福祉(全国卷Ⅰ26、29、30、31、45题,全国卷Ⅱ46题,全国卷Ⅲ31题),改革发展(全国卷Ⅱ31题,全国卷Ⅲ31题),社会责任感(全国卷Ⅰ47题,全国卷Ⅱ45、47题,全国卷Ⅲ47题),社会公平(全国卷Ⅱ26题),世界和平(全国卷Ⅰ41题,全国卷Ⅱ35、46题,全国卷Ⅲ35题),民主意识(全国卷Ⅱ29),家国情怀(全国卷Ⅰ32题,全国卷Ⅱ33题)。上述社会热点都能体现“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内涵。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突出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属性,引导学生从历史学科视角思考国命家运、民族兴衰和人类发展,有助于发挥普通高中历史学科的人文教化功能,落实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实现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三、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透过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考查考生人文素养

全国卷Ⅰ25题透过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生动展现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既体现了阎立本《步辇图》的艺术魅力,又展现了研究唐与吐蕃交往的史料价值,有助于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把握和理解。全国卷Ⅱ24题题干材料讲了三个史实:一是角抵是流行于巴渝一带的百戏之一;二是秦二世在宫中欣赏角抵;三是汉武帝举行大规模角抵表演,并以此欢迎西域人。这说明角抵这种体育活动在当时社会上非常流行,体现了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是对当前教育“五育并举”的体现。全国卷Ⅱ25题题干材料为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实物佛光寺。壁画文物遗存与实物遗存互征的史实能引发考生对敦煌莫高窟这个“东方艺术宝库”的向往,从而激发考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体现了对德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重视

全国卷Ⅰ33题题干材料为蒙田主张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综上,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量大面宽,对普通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育人方式变革有很大的导向作用。

高考历史全国卷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对普通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高考历史试题贴近时代主题,突出“立德树人”导向,普通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更应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育作为教育教学实践的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家国社会,帮助学生用历史的视角去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更加注意历史经验教训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利用普通高中历史丰富的“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国际视野,践行基础教育“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4.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84-1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7.

作者:张锋

上一篇: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