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型金融服务外包论文

2022-04-21

金融服务外包是服务外包的重点行业,主要包括金融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简称BPO)和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简称ITO)两大领域。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职业型金融服务外包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业型金融服务外包论文 篇1:

金融服务外包专业数据库系统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摘 要 针对目前金融服务外包高级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适合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中所需数据库系统知识要点,提出数据库系统的四层立体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对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和数据库系统课程进行分析,之后提出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中数据库系统的实验改革方法。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专业;数据库系统;实验教学

Database System’s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Financial Services Outsourcing Professional//Wang Yanling, Lin Xiao

Key words outsourcing of financial services professional; database system; experimental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22

“如今,以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为主的金融后台服务与金融机构前台经营分离,正成为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也使金融业务进一步摆脱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为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流程重组和实现服务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业内专家通过对信息科技在金融业深入应用趋势的分析,得出上述论断[1-2]。正如专家所言,随着金融后台服务产业的蓬勃兴起,在中国试水多年的金融服务外包有望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未来10年将是中国金融行业变革发展最集中的一段时期,金融服务外包业必将大有所为。

在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中急需金融服务外包的人才。教育部、商务部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号召高校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培养金融IT服务外包人才对发展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改善对外贸易结构、加速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及促进金融服务外包专业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数据库系统课程在金融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目前在金融外包服务专业中所开设的数据库系统课程为普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没有突出其为金融服务的特性,因此急需根据金融行业中数据库的实际应用来对数据库系统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从而更适合该专业的教学。本文先讨论金融外包服务的知识特点和发展趋势,后讨论数据库系统课程目前的实验体系,最后针对金融外包专业对数据库知识的要求重新进行数据库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 金融服务外包

1.1 金融服务外包的知识特点

金融机构在业务流程中必须处理大量的信息,包括书面和电子形式,而且通常要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相关服务,其数量巨大,覆盖范围宽,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服务作为支撑。金融业务与IT技术的融合是金融服务外包的特点。

1)除了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一般知识外,还需要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处理(采集、备份、恢复等)、视频处理、系统开发和维护、IT项目管理等。

2)与金融和保险相关的知识,包括货币银行、保险、基金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1.2 金融业务外包发展趋势

从目前业务发展情况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越来越专业化,但主要是金融机构后台服务。金融后台服务作为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最快的领域,正在细分市场上向更深、更专业化的领域拓展。

金融灾难恢复作为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外包业务。

2 数据库系统课程

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同操作系统一样,已成为各种应用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平台[4-5],因此,数据库系统课程已成为各类高校许多专业的必修课,更是金融外包服务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主干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力图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熟练掌握数据库的管理技术等。

虽然数据库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但对于金融外包服务专业的本科生,学习数据库课程的主要目的或者说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渠道,就是应用现有的商品化DBMS 和开发工具,设计、开发和管理面向各种实际问题的金融数据库应用系统,因为大部分金融IT企业和金融单位需要的是工程型应用人才。因此,为了实现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课程实验内容和模块组织方案也就显得十分的基础和重要。虽然金融服务外包专业数据库系统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课内实验和为期1~2周的大型实验,但由于实验方案陈旧,内容单一,且理论教学基本上按照“理论—实践—理论”的顺序进行组织和教学,加之数据库原理知识理论比较抽象,导致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感觉被动乏味、理解困难,而当进入数据库应用系统大型实验阶段后,又感到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实践工作无从下手,致使实践与理论之间严重脱节,也导致教学质量难于提高。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未突出其金融特性,导致学生学习与工作脱节。

3 构建金融外包服务专业数据库系统课程实践教学

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一个合格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除了理论知识以外,熟悉业务流程、系统开发和管理、数据管理、灾难恢复系统等实际工作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

3.1 金融外包服务专业数据库实践教学知识点

1)金融服务外包商直接面对银行、证券、保险等专业,外包服务人才尤其是外包服务高级人才必须了解或掌握业务流程;2)IT技术搭建的各种系统的确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效率;3)在外包服务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数据资源的管理,数据处理的相关技术十分重要;4)在服务外包过程中,IT项目的管理是必须的。总之,根据金融服务外包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来整合数据库系统知识要点,作为外包服务人才实践教学的基本点。

如图1所示,在知识的级别上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在整个学习期间可开设3门相关课程,分别为数据库系统、Oracle大型数据库管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其中,在数据库系统阶段,让学生在了解金融系统的业务流程的已有知识基础之上,了解数据库的历史概况和发展方向;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了解和熟悉金融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提高金融外包项目管理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改革目标与模块组织原则

针对金融服务外包专业对数据库系统提出的新的要求,改革目标是:基于学生了解金融系统的业务流程,让学生掌握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常用工具和SQL语言的具体使用方法等基本技术,还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水平,能够使他们在给定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具备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研究,完成一个简单金融管理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开发任务等数据库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实验模块组织原则采用“实践—理论—实践—理论”的原则。在每个实验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选择“教师提问—学生探索—学生总结—教师点评”或者“教师演示—学生探索—学生总结”的方式。

3.3 实验模块的组织

如表1所示,该实验体系分为4种实验类型。

1)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型实验“网上银行系统”开始,简单说明这个系统运行所涉及的用户、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OS和计算机硬件5个基本部分,引起学生对于金融软件构成和开发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提出对DBMS的要求:安装Oracle。进而提出对Oracle本身的兴趣。

2)基础实验。基础实验类型为验证型。理论教学中,根据“网上银行系统”示例,指出数据库中数据模型、关系代数、模型规范化、数据库安全与维护、数据库设计等理论。同时,实验中分别验证在Oracle中如何实现。

3)设计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针对金融服务的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可以为网上银行的开发或者财务管理系统开发。

4)综合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金融、保险等理论,IT技术、数据库技术和项目管理等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强调技术的应用,提高金融外包项目管理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个层次的课程为面向金融服务外包专业高年级单独开设数据库课程设计。实验内容为电子银行系统设计与实施、呼叫中心系统设计与实施、保险系统设计或实施、证券系统设计或实施等。

4 实验

洛阳师范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信息技术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都采用4种实验类型,流程为:演示(获得直观感觉)→分步实验(逐步实现)→小型系统设计(初步实现小型系统)→大型系统设计(最终实现大型系统)。通过四类实验,充分了解和实现数据库操作的各个方面,从而更适应金融服务外包行业。

5 结束语

金融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方面,未来国内对金融外包服务人才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为金融服务行业提供高级人才。本文主要讨论在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数据库系统的理论和实验设置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好地为金融服务外包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瑞林.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5):95-96,109.

[2]魏光强.如何改进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模式[J].考试周刊,2010(2):238-239.

[3]孟小峰,周龙骥,王珊.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J].软件学报,2004,15(12):1822-1836.

[4]教育部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黄德才,陈庆章,古辉,等.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8): 139-140.

作者:王燕玲 林晓

职业型金融服务外包论文 篇2:

中国金融BPO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金融服务外包是服务外包的重点行业,主要包括金融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BPO)和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Technology Outsourcing,简称ITO)两大领域。金融BPO是指金融机构出于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风险或价值再造的目的,将部分辅助性的数据处理、资金清算、银行卡业务、呼叫中心、灾难备份等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机构来完成的一种商业模式,同时也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个新兴产业。

我国金融BPO的发展对人力资源提出了特殊需求

1 离岸金融BPO的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业的外包趋势正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跨国机构通过服务外包来实现成本降低、风险分散和流程再造,这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机会,如2008年世界排名前100家的金融公司将100万个后台和技术工作岗位提供给印度,使印度的外包收入由20多亿美元猛升至240亿美元。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属于服务业的高端领域,是价值增值较高的环节,而发展服务产业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变“制造大国”为“服务大国”的可行性选择。金融BPO产业发展还能够为我国带来更多的中高端就业岗位,缓解日益紧迫的就业问题。

2 本土金融机构的外包行为为国内金融BPO行业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除了承接离岸金融BPO业务之外,日益壮大的本土金融机构创造了潜力巨大的国内BPO市场需求。目前,我国金融业已经完成数据的大集中,开始进入后台共享和流程再造阶段,国内很多金融机构也将辅助性的金融业务实施在岸外包(如信用卡发卡和收单业务、保单数据录入业务以及数据处理等),这为我国金融BPO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成为国内金融BPO产业增长和发展的又一助推力。正是因为中国市场同时具备承包市场和发包市场的“双向特征”,使很多国外的外包企业看好中国,美国、印度外包企业已经陆续进入中国开拓市场。抓住国内外机遇,打造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金融BPO产业、培育国内的外包品牌企业,时不我待。

3 金融BPO推动了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建设

为了实现世界服务外包业务向中国转移,培育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全面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我国已经批准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大连等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城市,这些基地城市因承接BPO业务,城市建设与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知名度也日益提升。2007年,北京市制定的《首都金融产业后台服务支持体系总体框架》正式提出建立北京市金融产业后台建设的总体框架,意味着未来北京金融外包服务人才的需求必将呈上升趋势。对金融BPO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探索将为此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

4 金融BPO行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特殊要求

金融BPO行业属于金融业和IT业、服务外包行业的外延交叉性行业,同时也是典型的应用性、国际性行业,因而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求员工具备应用型、交叉型、国际型人才的特征,在储备足够的金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须掌握IT、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交叉融合更集中体现为一种综合技能。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金融BPO企业,还需要员工能够熟练地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沟通。但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使得现有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大量的金融BPO岗位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全国范围内,BPO企业每年约有20万个专业岗位缺口,仅上海每年约有3万个服务外包岗位没有合适人才。高质量、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匮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制约中国金融BPO产业发展的瓶颈。

现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金融BPO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强调素质教育,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高校常年运行的“素质教育”“精英教育”虽然强调理论体系的健全和人才的素质培养,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造成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在现有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知识结构单一、参加实际操作的机会少、教材内容滞后,导致毕业生进入企业的适应周期长、企业进一步再培训的成本高,从总体上难以满足金融BPO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大学生就业也受到了应用能力、实用技能方面的限制。

2 “窄口径、窄专业”的培养方案难以满足交叉型人才的需求

金融BPO是金融行业、IT行业、服务行业的交叉行业,其人才需求自然呈现“交叉型”特点,要求人才具备知识的交叉性、能力的综合性。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窄口径、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可以奠定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但难以满足现实中行业的动态发展与企业的现实需求。为此,教育部曾就高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原则性指导意见,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3 现有的外语教育难以满足离岸金融BPO对国际型人才的需求

金融BPO行业遭遇人才匮乏,尤其是能熟练运用外语的金融人才缺乏。国际离岸外包业务主要来自于欧美,但中国目前能够利用英语进行沟通,具备这种直接对话能力的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另外,因中国的离岸外包业务以日、韩为主,能够熟练运用日语、韩语进行交流并具备相应专业技能的国际型人才更是匮乏。现有教育并非不重视英语能力的培养,但对读写能力、应试能力的强调,使很多大学生虽能够顺利通过四级、六级,但不能熟练运用口语交流。目前我国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四级考试的词汇对BPO使用词汇的覆盖率还不到50%,说明目前的普通高等教育还不能满足BPO对英语技能的需求。

4 实践教育体系薄弱是阻断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关键

人才培养取决于校内课程体系、实践教育体系、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密切配合。而实践教育体系是增强人才应用性、推动知识向技能转换的重要平台,是联系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关键纽带。金融BPO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应用性、交叉性特征,更加强调实践教育要对AT]-~养目标起到切实的支持作用。但一直以来,实践教育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很多高校的实践教育体系流于表面,缺乏相应的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内容难以跟随行业的动态发展,因而关键性地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阻断了

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密切结合,使学生失去了毕业前把潜在的知识储备转变成实际技能的机会。

现代金融BPO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构想

2009年,教育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调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结构,扩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些专家由此提出了“分层次培养”:将金融BPO人才需求划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不同学历教育应进行分层次的人才培养,在本科层次上主要侧重培养中端BPO人才。本文就以本科阶段金融BPO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

1 以“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根据金融BPO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征,高校也应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培养总目标,在立足培养人才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保障人才未来职业生涯的可延展性。具体说来,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复合性知识储备、熟悉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掌握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操作、能够进行数据处理、了解国际规则、懂技术、精外语、善管理,能够适应服务外包行业企业需求、可以胜任服务外包企业“中端职能层”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向高端管理层发展的基本素质。对于那些学科门类较为完备的应用型大学来说,其学科设置和办学定位能够对金融BPO人才培养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在立足金融学科基础上,通过学科交叉、课程模块设置的方式来开设一个有针对性的金融专业新方向,对金融BPO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具有建设意义。

2 构建紧跟行业动态发展、学科交叉、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也是专业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针对金融BPO人才需求的特点,课程体系设置应体现“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打通学科间壁垒,将金融学、信息科学、管理学、服务科学等知识以模块设置的方法集成于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建设之中,构建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在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大平台课程的基础上加入金融类课程模块、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服务外包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来对学生进行专门性的培养。课程内容应该紧跟行业动态,通过行业参与课程建设、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授课、学生进入行业课程体验等的方式实施产学结合的课程建设模式。目前,我国各高校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金融BPO教材,与BPO相关专业的教材存在老化现象,对此应根据目前或将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时更新教材,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外文类教材,甚至鼓励教师与行业共建开发新的金融BPO教材。

3 搭建并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为纽带,使人才培养与行业紧密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对金融BPO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实践教学环节要做到配合理论课程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金融BPO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同样可以利用模块设置的方式,通过“金融业务实践课程模块+IT技术实践课程模块+金融BPO行业实践模块”来实现人才知识储备向应用技能的现实转化。除了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外,高校还需要与行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利用学生参与行业实践和科研项目,搭建并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改革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改善实践环境,逐步增加实践教学时间,提高实践质量。利用产学研实践平台,寻找“订单式”人才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结合点,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与校企联合培养,通过联合指导毕业生学习、实习和实践,让学生在校期间提前介入实际工作,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的无缝结合,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时间。

4 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的金融BPO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高校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尤其要重视实践实习环节的教学方法改进。在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针对课程特点采用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在教学环境应模拟实际操作,或者到相应的企业中去进行实地的体验式教学;在某些课程上适当引入双语教学,强化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对专业词汇的掌握;还可以通过鼓励师生结对以项目组的形式参加国内外的学生科技活动、金融模拟交易大赛,利用“以赛代练”的方法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校内外以及各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5 多管齐下,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学团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教学计划的核心。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教学研究和培训、教师深入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和学习实践、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打造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使更多的教师具备“双语”授课的能力,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相互促进与提高;聘请行业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把行业培训的教学模式引入实践课程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聘请本专业校外共建单位的优秀专家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行业精英、高校名师和研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经常性地举办学术讲座,深化产学研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还要通过强化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来为金融BPO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傅巧灵等

职业型金融服务外包论文 篇3:

金融服务外包行业人才需求及培养

摘 要:针对当前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对全国100家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人才招聘的岗位从学历层次要求、专业要求、素质要求、工作经验要求、薪酬待遇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高校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从“多元化”管理模式、“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金融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世界金融危机阴霾的逐步淡化,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企业也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了人才短缺带来的巨大压力。人才问题带来的困扰将使服务外包企业对参与大型项目的承接缺乏信心和底气,因此,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一些高校专门成立了服务外包专业或在专业内设立金融服务外包方向,面向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培养人才,更多的高校正在进行相关专业设立的调研。纵观国内高校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情况,普遍存在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严重问题。如何服务于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是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金融服务外包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及分析

为了摸清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人才需求现状,我们选择了100家金融服务外包(BPO)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这些企业多分布在发达的一线省市,集中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提供信贷管理类、产品营销类、客户服务类、运营保障类、财务管理类等5个大类53种岗位。现就企业对这些岗位的用人要求总结如下:

(一)学历层次要求

在我们调查的100家金融服务外包(BPO)企业的招聘岗位中,有学历要求的占65%,学历不限的占35%;在有学历要求的岗位中,要求专科及以上的占57%, 其中要求在本科及以上的占19%。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招聘的学历层次要求, 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岗位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支持, 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对学历要求总体来看还比较低,80%的岗位尚接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人才, 原因一是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要求过高招不到足够的人,二是一些岗位对技能要求较低,通过企业的岗位培训即可胜任。

(二)专业要求

对于BPO企业的人才需求来说,专业方面一般是要求具有传统的金融行业专业要求,但是随着人才的复合化、多元化,更多的企业提出了专业能力不限, 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各大高校在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时候,不仅要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好,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具有沟通能力的人。见图1。

(三)综合素质要求

从调查的100家BPO企业看,对应聘人员的素质要求主要是:(1)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自信心、挫折承受力、团队合作精神;(2)具有金融行业人力外包服务经验;(3)主动积极,谈判与协调能力强;(4)乐观向上,勤奋踏实,责任心强,能在压力下工作;(5)熟练操作OFFICE软件, 熟悉各种金融软件及信息平台;(6)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7)吃苦耐劳,诚实守信;(8)有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无不良嗜好,无任何违法犯罪记录,银行个人征信无不良记录。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方面要专注于“人”的培养,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学会合作共事和懂得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以应对未来的职业需求。

(四)工作经验要求

BPO企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一般是想即招即用,招聘时多数岗位对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从调查的100家企业看,要求有工作经验至少1年的岗位占23%,两年及以上的占43%,无工作经验要求的占44%。由此可见,工作经验和上手能力成为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瓶颈之一。这就要求各高校的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训、实习。

(五)薪酬待遇

从调查的100家企业的招聘情况看, 标明月薪4000元以下的岗位占21%,4000~10 000元以下占7%,10 000元以上的占6%;薪酬面议的占66%。总的来看,刚毕业的应届生月工资一般集中在4000元以下,4000元以上的大多数属于有工作经历而且能力较强的员工。

二、对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思考

通过对全国100家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人才需求调查,结合全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为满足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在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新模式

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引入多元化校企多方共同管理模式, 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委员会由与学生培训、就业密切相关的校企合作单位、高校、金融机构、培训中心、人才服务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或专家组成, 共同负责学院发展规划、专业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学生招生、就业规划等重大问题,使学生培养与就业融为一体,保障学生入学就知道就业去向,毕业就能上岗。为保证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培养一体化,创新机构设置,设立学生工作部、教学工作部、事业发展部三个部门。其中,学生工作部负责招生、就业与学生管理;教学工作部负责师资队伍建设、 理论教学及职业化技能培训;事业发展部负责实践平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及职业化养成教育等。 实践平台是金融服务外包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体现形式, 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实训室、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实验园、大学生科技园、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

(二)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模式

大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市场需要、企业急盼的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中,职业化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和灵魂(“职业化”是指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具体包括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和职业化技能三部分内容)。要实现培养目标,仅靠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和实训学习是不够的,还需不断整合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形成以校外企业实践、实习平台和校内综合实践创业平台为支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

一是整合校外资源,大力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创建校外企业实践、实习平台。通过该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场所,学习和实践企业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运作、业务流程及项目开发流程,体验感受企业对员工知识结构、技术技能、团队合作的要求,体验企业文化氛围。

二是整合校内资源,大力完善校内实践条件,形成校内综合实践创业平台。按照企业的真实环境和工作流程高标准打造实验室、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实验园、大学生科技园等实践平台,使之成为“生产性实训室”,并按照企业工作流程组织实训企业布局与实训教学活动,通过模拟和实战操作,使学生了解各个环节以及操作流程,积累项目实战经验。

通过上述两个平台的建设,可以保障学生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模式,做到学生工作后能直接上岗,实现学生与社会、岗位的零距离。

(三)设立“导师池”,实施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方式

要形成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从校内外、国内外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相关高校、培训机构选聘精英人才,组成一个既包括理论教师,又包括实践导师、创业导师和就业导师,既有专职教师,也有兼职教师的多元化的“导师池”。教师聘用后还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国内进修、企业兼职、境外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业务流程,实施“模块化教学”。学生学完专业理论课程后,可自由选择导师对其进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对有发展前景的相关项目,学生通过自我申请、导师推荐,可申请“学生创业基金”,优先入驻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实验园进行孵化培育。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指导,可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就业和择业。

(四)加强与国际教育资源合作,实现服务外包人才国际化培养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也要以开放办学思想为引领,兼容并蓄全球教育资源,实现服务外包人才国际化培养。通过金融服务外包领域的“合作培养项目”,在师资培训、学生海外实习和留学深造等方面展开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等多种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国际通行的专业化训练,实现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国际知名企业需求同步发展,形成毕业生“零距离、国际化”优质就业模式。

(五)增强“校企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

1. 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讲师的互动培养。 学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 需要具有足够实际社会工作经历的教师做指导,通过“校企合作”, 可以对企业讲师和校内教师进行培养深造。 对于聘请的企业讲师,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通过理论知识深造, 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正式教师”;学校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可通过进入企业实践增加其实际操作技能, 来满足培养学生的需要。 教师进入企业将是培养教师的一个重要模式;同时,企业也需要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师进入企业, 换一个视角来审视企业,为企业指出问题,帮助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企业完善。最终使“校企合作”成为一个双赢的模式。

2. 加强学生实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涯结束前,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大量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践,一方面解决了学生所学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更早地接触到社会岗位对其非专业知识的需求,使其抓住在学校的学习机会;此外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践, 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和新人试用成本,也是“校企合作”共赢的一个重要组成模式。

3. 做好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校企合作” 并不是只针对学生和学校为前提的合作, 以企业为先导的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一部分。通过对企业现有员工的在职培训,使企业的员工素质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可以降低企业招聘高级员工所付出的额外努力。

(六)建立“前校后厂”型的实验基地

“前校后厂”型的实验基地是指将学校的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不再单单是学生实验课的教室,在课余之外,将实验室像企业一样使用起来,学生就是员工,教师就是领导,指导学生工作,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提高学生学有所用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对工作岗位和其他知识需求更加了解,进而主动学习。同时,像企业一样运作实验基地,产生实际效益,使学校和社会接轨,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动向, 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和潜在需求人才。

(责任编辑:卢艳茹;校对:李丹)

作者:课题组

上一篇:审计事业科学发展观论文下一篇:小学多媒体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