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导向下,各地区都紧密围绕着产业升级这一战略,来不断推进自身的去除过剩产能和优化产能结构的各项工作。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可从:价值导向、市场干预、制度优势等三个方面来认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篇1:

中国国别教育研究的立足点

《比较教育研究》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是比较教育研究学界的权威期刊。其前身是《外国教育动态》,创刊于1964年,“文革”期间停刊,1980年复刊,1992年起使用《比较教育研究》刊名。它除了介绍各国教育动态外,还对各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政策与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等重点进行比较研究,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了解各国教育的重要窗口。《外国教育动态》所刊登的文章主要是对外国教育状况的介绍和描述,《比较教育研究》才真正从“比较”的角度来定位刊物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比较教育界认识到,要借鉴外国教育的经验,必须对各个国家的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把握各国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脉络,于是开始了国别教育研究[1]。本文主要选取2001~2009年《比较教育研究》中涉及国别教育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以期对近十年来《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国别教育研究状况有更清晰的了解。

一、国别教育研究的意义

国别教育研究就是以国家为分析单元,基于比较的研究视野,以国家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发展经验为研究对象,旨在描述其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理解其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参考其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为理解他国教育和发展本国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2]。研究的内容既可以是国家教育制度的宏观层面,也可以是学校教育实际运行的微观层面,还可以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理论层面。[3]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互为依存,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相似的教育问题。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这些教育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解决教育问题的同时考虑差异性,这就体现了国别教育研究的意义所在。通过国别教育研究,不仅可以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向本国教育决策部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完善教育政策;而且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了解世界教育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育政策,促进本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从《比较教育研究》

看中国国别教育研究的总体态势与特征

1. 近十年《比较教育研究》国别教育研究的总体状况

国家一直是比较教育研究最常选取的比较单位,各国教育发展与改革则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永恒关注点。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一切都在围绕着国家这个中轴而运转。另外,随着各种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和机构积极介入世界教育事务,加之教育领域中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同问题,对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和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也必将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4]

以《比较教育研究》近十年的出版情况为例, 2001~2009年间,《比较教育研究》共计出版108期,刊登论文1 820篇。其中,有1 171篇论文涉及到33个国家和地区或国际组织。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比较教育研究》所刊发的论文中,每年关于国别研究的论文数量比重都超过一半,最多时可达72.67%。由此可以看出,国别教育研究一直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

另外,从图2能够看出,在近十年国别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国中,发达国家的比例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表1则更为清晰地显示了近十年来国别教育研究论文中各个主要对象国所占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近十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是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国。其中,美国位居榜首且遥遥领先,而且对美国教育的研究数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并且在2008年达到最高77篇,比例达一半以上(50.99%)。接下来依次为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和法国。由此可见,分析并研究发达国家教育的成功经验是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者共同的兴趣所在。另外,《比较教育研究》中国别教育研究也深受国家关系的影响,在建国初期,中国一切照搬苏联模式,因此对苏联的教育研究也居高不下。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从1949年~1966年,建国17年,仅苏联研究就占据了国别教育研究总数的88%。[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印度和中国一样,是一个人口居多的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可比性。然而,近十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表2所示),我国教育研究者对于印度的关注较少。而且,在国别教育研究中,在近十年中关注发达国家之间以及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的文章达208篇,关注发展中国家之间比较的文章数量不足10篇。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国别教育研究中主要对象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度远远不及发达国家。

2. 近十年《比较教育研究》国别教育研究的特征

近十年的国别教育研究总体呈现出整体性、实践性以及时代性的特点。整体性是指将研究纳入国际视野;实践性是指别国经验的本国化;时代性是指研究当前热点问题。

近十年来,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在对中国比较教育学科造成较大冲击的同时也提出了崭新的时代要求。全球化促使各国教育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互动,要求从国际教育发展的总体上把握各国教育的发展。中国作为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球化的巨大旋涡中自立自强,和平崛起,中国教育面临重大考验。[6]同时,全球化使世界教育产生更迅速、更全面的交流与开放,从而引发体制和文化上的竞争,大国、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与国家之间在教育上的不同作用都将对比较教育学提出新的课题。在近十年的文章中,以国际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增多,如2009年第10期的《欧盟教育质量监测的指标和基准》、《欧盟教育制度公平测度指导原则简述》和《欧盟与东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比较》等文章都是在国际视野下从整体上对教育政策的研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求比较教育研究必须对教育发展具有整体性把握的全球意识,不仅仅是对国与国或中国与外国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科体系实现在国与国的研究下达到对世界教育发展总趋势的宏观把握。

实践性反映了中国比较教育学从早期注重介绍国外经验,到重视理性分析借鉴,再到在借鉴基础上推动实践的阶段性发展[7]。介绍别国教育的目的就是借鉴别国的经验教训以促进本国教育发展。当然我们不否认借鉴的重要性,但是一味的借鉴移植,不能从根本上促进本国教育发展,只有立足本国国情、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国教育发展。“比较教育学者首先要深入了解本国的教育历史、现状和问题,因为失去自我就失去了发展的主体,失去最有活力的资源,同时也失去了比较研究的根基和与世界各国平等对话的资格。”[8]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比较教育研究处于描述和介绍外国教育研究的阶段[9],而现在关于国别教育研究的文章,最后一般把落脚点放在本国教育问题上,强调别国的经验对本国的启示。另一个方面是通过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对比分析,得出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中国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如2009第2期《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演变及启示》这篇文章,虽然在写美国的基础教育财政,但是落脚点是中国义务教育财政走向的启示,这也反映了别国经验的本土化即实践性。

紧随时代动态,追踪实事要闻,研究当前热点问题,是《比较教育研究》中关于国别教育研究的又一特点。200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颁布实施《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之后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便刊登了关于这一法令的相关文章,如任长松的如何看待对《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质疑与批评,文章分析了自法令出台以来存在的种种争议,最后得出该法令总体上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地震摧毁了绝大多数的学校建筑,给很多学生和老师带来了严重的身心伤害,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沉痛的教训和反思。《比较教育研究》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出版了相关的文章。再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当选后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比较教育研究》中专门刊发了相关文章对奥巴马的教育新政进行解读。以上文章都说明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时代性特点。

另外,中国国别教育研究还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国别教育研究呈现出研究国家多元化。《比较教育研究》从2007年开始增加了非洲教育研究专栏,关注了非洲国家的教育发展情况,如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在比较教育发展历程中,比较教育学者曾把主要精力主要放在评价6个发达国家的教育上,而现在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国也及时把视野转向更多发展中国家,充分表现了国别教育研究国家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第二,国别教育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比较教育研究在起步阶段,只停留在对发达国家教育的描述借鉴阶段以及对该国宏观教育政策的研究阶段,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比较教育学者深入教育实践,同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协作开展研究,扩大比较教育研究的概念和领域,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层面的比较分析,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参加国际比较教育合作和交流,积极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进行国别教育研究时,比较教育者不仅从宏观上把握教育政策,还细致到学校等微观层面,积极探索促进中国比较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三、启示与建议

1.启示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国内比较教育学者的国别研究对本国教育问题关注度不高。顾明远先生认为“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中,各国教育更需要历史的、文化的自我认同。要借鉴别国的经验,首先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我国的优秀教育成果不仅是我国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由于“长期以来,比较教育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占统治地位”,这不仅带来研究者对本国教育的忽视,还导致“许多外国比较教育学者至今不了解中国教育”等问题,严重妨碍“相互理解、互相学习”[10]。2008年10月,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据统计,这次论坛大会及分会场发表的102篇中国比较教育研究者的论文(包括3位澳门研究者和1位香港研究者的论文)中,以中国教育问题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包括单纯研究中国教育以及中外教育比较的论文)仅占25%,以外国教育问题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占45%,不涉国别的研究论文占30%。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际比较教育研究者的论文中,以其本国本民族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占58%;以外国教育问题为研究主题的论文仅占6%,不涉及国别的研究论文占36%。例如,日本的参会论文共12篇,其中有10篇以日本教育问题为研究主题,约占83%,其他研究主题的论文仅有2篇,约占17%[11]。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人员关注外国教育问题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关注中国教育问题的比重最小,带有一定程度的“去中国化”[12]倾向,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国别教育研究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发达国家的文化影响。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发达国家通过发扬光大本国的文化来扩大在国际的影响力。同时发达国家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为输出其文化提供了可能。第二,英语成为国际化语言。许多学者访学交流也首选以英语语言为主的国家,因为研究欧美国家更容易获取一手资料。这也促使研究美国的文章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第三,中国学者对比较教育研究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一些学者认为比较教育主要是研究本国以外的国家,而忽略了本国文化,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没有做好本民族文化的代言人。

2. 对策和建议

针对目前中国国别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今后比较教育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中国的比较教育学者要密切关注本国教育问题。美国比较教育家卡明斯曾指出,“正是不研究本国教育,使美国比较教育在整个80年代没有惊世之作。”[13]因此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我们要关注本国的教育问题,关注本国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否认借鉴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而是追求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平等对话,让中国的优秀教育传统及经验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其次,中国的比较教育学者需同时关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近十年的《比较教育研究》所刊发的论文中,国别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发达国家。笔者认为,在国别教育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发达国家,而且也要关注和中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关注发达国家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发展动态,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关注和中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和中国的国情相似,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困难相似,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参考的地方,更容易使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

参考文献:

[1][9] 顾明远,阚阅,乔鹤.改革开放30年中国比较教育的重建和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8(12):3.

[2][3] 何茜,温静.国别教育研究:意义、现状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9(6):16.

[4] 徐辉,王正青.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新发展:主题、方法与地域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8):97.

[5] 生兆欣.垦拓之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比较教育发展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12):10.

[6][7] 冯增俊.论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J].比较教育研究,2008(12):1-3.

[8] 冲原丰.比较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18.

[10] 顾明远.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3):1.

[11][12] 孙龙存.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参与国际对话的方略选择[J].教育学报,2009(3):15.

[13] 冯增俊.比较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302.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编辑:覃云云

作者:贺菲

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篇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导向下,各地区都紧密围绕着产业升级这一战略,来不断推进自身的去除过剩产能和优化产能结构的各项工作。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可从:价值导向、市场干预、制度优势等三个方面来认识。在此基础上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路径,则可以围绕着:制订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标準、财政监管下开展在职员工培训、突出财政政策的市场干预职能、政企校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财政政策;功能;实施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导向下,各地区都紧密围绕着产业升级这一战略,来不断推进自身的去除过剩产能和优化产能结构的各项工作。就工作难度而言,后者的优化产能结构内含有技术创新需求、人力资本提升需要等要件,所以在当前是困扰地方政府和市场各微观经济主体的难题。面对这样的难题,除了需要在发挥国企改革主动性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建立起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助力人力和物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微观视角下来考察优化产能结构工作,其体现为以技改和固定资产重置为工作主线,借助企业技术组织形态调整这一中介过程,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和引入人力资本增量,最终在动态视域下适应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需要。与当前“见物不见人”的主题讨论不同,笔者十分重视人力资源要素在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从而本文也就将积极财政政策落脚于支撑人力资本培育之中了。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分析

(一)价值导向功能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为各级政府部门,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财税“分灶吃饭”格局的建立,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所致,地方政府成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下,以及在发挥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要求下,地方政府通过对特定项目开展定向投资和融资工作,这就在市场机制下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了风向标的作用。随着这一作用效应的逐步显现,便能在区域范围内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予价值取向。

(二)市场干预功能

因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垄断等因素的普遍存在,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区域微观主体所内在的技改和固定资产重置,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培育等工作都具有长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因此,通过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职能内容,便能弥补市场机制单纯注重效率的短视问题。同时,还能在财税政策的调适下,来激励和约束市场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而,从整体上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三)制度优势功能

这里的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联系宏观调控和微观引导的制度优势;二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植根于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之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则在地方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撑下得到落实。所有这些制度优势都能够以功能的形态存在着,并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展。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

在以上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可归纳如下。

(一)助力企业在职员工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

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也可以理解为,L:K(劳动要素:资本要素)之间在数量与结构上满足一定的技术系数。资本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升级,可以借助资金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完成,而对于劳动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升级,则因面临诸多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因素的作用,需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得到解决。利用积极财政政策和在地方政府公权力的保障下,便能满足企业提升在职员工人力资本存量的内在要求。

(二)帮助企业落实所需高端人才的引进计划

2017年12月所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未来我国将着力发展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在内的高科技产业。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形成“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则成为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在区域开放经济体格局下,域内企业必然存在着引入域外高端人才的需要。而引入高端人才的工作不仅涉及到人力资本增量变革的问题,还涉及到与之相伴随的社会问题。此时,积极财政政策便需要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三)以产业发展项目为载体培育创新型人才

这里的创新型人才在其职业身份界定上,可以定义为自我雇佣。他们作为类似于自由职业者的形态而存在,却在区域中高端服务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打造区域服务产业和高新技术服务平台,将能在社会网络化分工格局下促进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为此,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推手来赋予创新型人才获得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则成为了需要被正视的内在要求。

以上从三个方面围绕着人力资源培育所做的内在要求归纳,改观了当前在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积极财政政策时“只见物不见人”的局限。

三、积极财政政策设计

根据以上所述,积极财政政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设计。

(一)制订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标准

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这里不必累述,但作为财政资源的稀缺性则需要给予强调。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产能优化局面的不断扩张,将会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资源更显紧张。因此,这里首先需要制订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视角,标准的制订又需要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改革重点等事项相联系。从而,这就需要在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内形成合作和协同模式,共同打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标准。

(二)财政监管下开展在职员工培训

助力域内特定企业的在职员工开展岗位培训,成为了积极财政政策落地的重要环节。但实践表明,因岗位培训的空间割裂性,以及人力资本存量信息的内隐性,这些都使得财政实施部门与企业方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信息不对称。为了实现积极财政政策能够精准发力,需要建立起政府主管部门、企业方、第三方培训机构在内的契约管理形式,并在在线视频监督和声誉约束机制的作用下,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真正产生实效。

(三)突出财政政策的市场干预职能

在助力域内企业引进域外人才时,积极财政政策应突出发挥市场干预的职能。前面已经指出,人才引进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吃、穿、住、行等。而且,部分高端人才还存在着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需要。为此,积极财政政策便需要在人才引进上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针对人才引进修建福利保障房;二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办针对高端人才子女入托的幼儿园,并在域内基础教育阶段给予国民待遇;三是为他们的配偶就业提供前置性岗位培训资金支持。

(四)政企校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

培育创新型人才不但需要挖掘本土人才资源,还需要大力引进域外创新项目入驻。为了使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型项目商业化同步展开,便需要建立政府、企业、高效三者合作下的工作机制。积极财政政策在这里主要以内在标准为门槛,筛选出符合财政投资和融资的项目和人才队伍,通过长期跟踪创新团队的工作绩效,以及预算监管校企之间的合作实效,来全方位提升域内高端服务产业的结构。

四、展望

(一)降低财政政策制定随意性

随着我国将功能财政引入到宏观经济调控之中,则极易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而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信奉的整体原则相背离的。因此,降低财政政策制订的随意性,首先需要弄清楚经济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再者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

(二)提升财政政策执行调控能力

不仅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的政策导向优势,也需要及时纠错。为此,今后需要提升财政执行调控能力。但由于一项财政政策的制订需要履行完整的审批程序才能实施,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制度惯性。从而,需要有效区分财政政策应用对象。结合我国国情,笔者建议,未來可以增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制定应用权限,从而来降低实施成本和增强执行调控能力。

五、结语

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可从:价值导向、市场干预、制度优势等三个方面来认识。通过主题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则可以围绕着:制订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标准、财政监管下开展在职员工培训、突出财政政策的市场干预职能、政企校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刘成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财政政策选择[J].财政监督,2017(23).

[2]李烝,张小莉.把脉宏观经济形势 纵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财政,2017(11).

(作者单位:大同区财政支付中心)

作者:袭秀华

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篇3:

金融财会政府目标与财政政策选择

【摘要】 财政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应适应时代要求与国情变化转换政策视角,除了坚持发展经济这一传统目标之外,应该向促进公平、增加就业、调整结构和健全体制这四个方面倾斜,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通过逐步缩减国债、调整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建设等途径,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财政政策;目标;途径

在政府的各项经济工作中,利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递次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表现为:物质资本收益趋于递减,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的作用逐渐强化,并且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各类矛盾,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等,深刻影响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福利水平的增进。

具体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更坚实、动力更强劲,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一是经济运行中存在工业增长偏快、投资增速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外贸顺差过大等突出问题。宏观经济正处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系统性风险逐渐增长的重要关口。二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还在继续。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递减,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增加,发展总成本进一步提升,甚至将超过国内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三是经济增长的非均衡趋势仍未扭转,不同的地区、产业、群体在经济增长中形成的差距尚较大。四是国内自主技术储备不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趋于突出,难以应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竞争。五是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转型伴生着复杂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积聚和激化,不仅会约束经济增长潜力的释放,还将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那么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的同时,促进就业、实现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条件,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对目前财政政策目标设定的分析

这里所说的财政政策,并非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行为,而是特指政府宏观调控的一种政策工具,其职能是稳定经济,也就是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避免失业和通胀等经济病症。

设计一个财政政策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设定政策目标。只有正确设定政策目标,才能真正达到政策目的。首届诺奖得主丁伯根在其《经济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指出:政策目标的设定取决于政策目的,财政政策目的可分为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如图所示)。直接目的是稳定经济,常用四个目标来表示。最终目的则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可用体现社会总目标的四个方面来表示。显然这四个方面实际上也反映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按照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德国经济学家的观点:它们也是政府工作努力的最重要目标。可见,考虑到政策的最终目的,作为稳定经济的政策本身是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重任的。这一点往往被我国经济学者所忽视。由于体现社会和谐的总目标能否实现,依赖于经济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政策目标的设定非常重要,它决定着政策总目标能否实现。

在我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目标设计为经济增长,据此单纯从经济增长这个目标考虑,可以说财政政策的直接目的是达到了。自1997年以来,政府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1998~2004年有效地将GDP增长保持在7%以上。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增长、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并未向安定、公正的目标前进,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收入分配悬殊。如此看来就社会总目标来说,财政政策的最终目的并未达到。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总目标,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目标应作出调整。

二、目前财政政策效应的表现

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否达到要依政策效应而定,而我们在评价政策效应时要从两方面入手。如果从静态的角度看,政策实施达到目标值,说明政策产生了效应。但更为重要的是从动态角度看,如果政策停止实施后目标值能保持连续,即政策效应具有了持续性,这时政策的直接目的才算真正达到。财政政策的难点也在于此。

那么,自1997年起实施的财政政策效应究竟如何呢?从静态看,政策是产生了效应的,表现在每年政策的实施都带来了7%以上的增长。但从动态看,政策效应还缺乏持续性,典型表现为,随着旨在保持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总需求的增加相当部分是政府投资,而维持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消费需求和生产性投资需求长期启而不动。消费需求不足可从大量商品供过于求得到证明。据统计,1997~2003年,商品供过于求的比重分别从31.8%上升到85.3%.生产性投资需求可从同期反映贷款不能转化为投资的银行存贷比的变动中得到证明。据统计,1997~2003年,银行存贷比从90.9%下降到76.2%.显然这些数据清楚地说明了政府投资在总需求中的重要性,政策若停止实施,总需求减少将难以避免,增长将难以持续。这说明政策效应还缺乏持续性。政策效应缺乏持续性又使政策实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经济的长期稳定主要依赖于经济的内在机制,政策不可能长期实施,另一方面在政府支出占了总需求相当部分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又对财政政策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那么为何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缺乏持续性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在设计财政政策时对经济目标的选择不合理。经济目标的不同选择,可带来政策的不同效应,如果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目标定为经济增长,那么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品的投资支出,就可直接增加总需求以增加GDP,用这种方式增加GDP虽然简单直接,但效应的持续性差,因为增加的产出中相当部分来自政府的非生产性投资增加,由此引起的未来产出增加有限。

三、财政政策目标的重新定位

那么如何设定一个最好的目标,以便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呢?

对此,中央提出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统筹,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本文认为,按照可持续的发展观,稳健的财政政策除了强调经济稳定发展这一传统目标之外,要向促进公平、增加就业、调整结构和健全体制这四个方面倾斜。

(一)促进公平

公平可以分为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主要指收入、财富和资源的拥有和分布程度,社会公平主要指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生活质量、自由权和发展机会的拥有程度和分布程度。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是相互影响的。科学的发展观本质是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而评价协调和可持续的评价标准就是公平。忽视公平往往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以牺牲公平作为代价,比如非洲国家长期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的基本原因就是贫困和不公。因此当经济社会发展偏离公平目标太远时,政府就应该适当调节,促使其向这一标准靠近。

(二)增加就业

就业问题也是当前财政政策作用的重点,是和公平问题紧密联系的。就业标准一直是经济社会政策的目标之一,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中,很多企业变为民营和国有控股,必然会造成大量原国企人员急需再就业,还有高校扩招后的大批毕业生也面临就业,势必造成就业紧张。财政政策向就业倾斜,缓解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调整结构

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效应是导致经济社会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长期实行的建设性财政使国家财政资源调配不均,重视工业,轻视第三产业,忽视科、教、文、卫等基础公共产品的提供。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史,文化教育等对国民素质有着最直接影响的公共服务一直是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在以后时期,财政必须以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为目标,注意合理发挥其资源调配功能,加快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善,扶植第三产业,纠正财政“错位”。

(四)健全体制

规则缺失是导致经济社会无序发展的重要原因。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单靠领导人和集体的意志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的,特别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重要阶段的特殊性,健全社会主义市场基础规则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是最为主要的任务。从财政的角度来看,就是健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以体现财政的公共性为核心,明确财政的功能,合理界定其覆盖范围,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也只有科学的公共财政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错位”现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财政政策实施的途径

以扩大支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了6年,其转型必然也要以财政支出调整为重心,配合新一轮税制改革,逐步缩减对经营性项目的支出,扩大对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品的提供,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循序渐进,逐步转型

1.逐步缩小国债发行规模

积极性财政政策靠增发国债来筹集支出资金,其向稳健财政政策转型必然要缩小与日俱增的国债余额,减少每年发行的国债量。减少国债发行不能一蹴而就,要瞻前顾后,考虑各方面情况。在尽量不增加新国债投资项目的情况下保障在建国债项目的后续资金,稳步缩减国债发行额。据测算:目前全国在建的国债工程项目所需的后续资金总额达6000亿元以上。如果国债立即全盘退出会留下许多“半截子”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稳步破除原政策下利益集团的阻力

任何改革都会受到阻力,长期的积极性财政政策形成了某些部门对财政政策的依赖,形成了某些地方利益集团对国债项目的依赖,减少财政支出资金会减少部门的权力,其次减少国债项目也会降低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因此财政政策转型必然受到某些阻碍。目前在国家税收连年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稍微增加预算内支出,给各方利益集团一个缓冲期,化解转型带来的阻力。

3.运用多种财政手段合理进行项目融资

在缩减财政支出的同时,注意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合理进行财政融资,诱导民间投资。在财政资金逐渐淡出投资领域的同时,要引导民间资金跟上,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财政担保和财政参股等手段进行项目融资,既可以提高投资项目效益又可以保证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的动力。

(二)区别对待,调整支出结构

经济社会结构失衡迫切要求财政以“三农”问题为中心,优化支出结构,重新配置资源,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同时突出公共财政的职能,增强财政对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和科教文卫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防止财政“缺位”现象。

1.加大对国民教育的扶持,重点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许多地区单靠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能保证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政府有保障每个地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因此财政教育资金应该由中央和地方一起分担,由中央来解决地方政府不足的部分。同时要优化教育投资结构,加大对初级教育的支持,重点加强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教育设备配置和师资配置,提高农村学生的升学率。

2.加快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解决医疗卫生服务缺乏和城乡医疗水平失衡问题,从财政的角度来看,首先明确各级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财政出资比例,加强中央财政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倾斜。其次,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在东、中、西部医疗卫生制度的补贴额,形成东、中、西部不同的医疗卫生转移支付制度。再次,加快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合理进行医疗卫生投融资、多渠道筹措医疗基金,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适当降低报销标准,切实提高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公共财政体制职能的主要体现。应该逐步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当前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不能仅仅局限于预算内的财政资金,也要重视其他财政手段的运用。一是逐步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制度改革。二是对国企职工的社会保障基金问题,可以部分地通过出售国有企业部分产权来解决。三是可以考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开征社会保障税,形成稳定规范的社会保障基金来源。

4.进一步加快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仍然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瓶颈性制约。特别是农村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不足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成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同时要注意运用财政手段和多种融资方法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引导民间资金对农村通信、电力等盈利性产业投资。

(三)制度创新,加快公共财政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就是要进行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从根上解决财政“错位”现象。

1.建立均衡、可持续的新财政发展观

要抛弃过去“大财政”的思维模式,强调公共性的财政思想观。避免过分强调拉动经济增长,转向强调推动经济增长;避免过分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转向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质量的提高;避免过多强调政府干预,转向以市场自主调节和微观经济主体自我发展为主;避免过多的使用行政手段调配资源,转向依赖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财政政策制定要注意提高市场的内生增长能力和经济社会整体效率。

2.提高效益,完善各项财政制度

提高财政对资源的配置效率,健全各项财政制度。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部门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投资评审制度等,丰富公共财政体系。做到依靠科学的制度来调配财政资源。

3.通过各项财政手段引导消费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公共财政要注意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居民消费升级,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使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促进消费主要体现在提高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两个方面,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品种类不齐全和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是导致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在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税制结构、减免税、退税等税制改革,降低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激发企业开发新技术、升级产品结构的积极性,提升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协调。

作者:张梅燕

上一篇:我国学校德育研究论文下一篇:空间结构发展前景论文